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时间:2019-05-12 11:54: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第一篇: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在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众多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多元融合的统一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纵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担负这个“主体文化”使命的就是儒家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吸收、承传、改造和发展,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要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血缘传承、礼仪道德、语言文字、心理状态、行为习俗等的形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儒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一)儒学的创立——孔子

在古代,知识分子对于世道都有自己选择的余地,遇到乱世或者遇到一个难以自我发挥的世道,这些知识分子就选择出世;如果遇到太平盛世或者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知识分子就会选择入世。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其先祖都是鲁国的贵族,但是到了孔子这一代家族就没落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早逝,母亲把孔子拉扯成人,由此孔子的精神和内心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第一,孔子本人对家庭的责任;第二,孔

1,子对鲁国的责任。他的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等论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儒学的发展——孟子

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二、儒学思想及其于现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儒家经典代表著作有“四书”和“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在此,我们就儒学著作中所体现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并结合现在企业管理的需求进行剖析。

(一)五常——仁、义、礼、智、信

1、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仁字,表现为“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仁”对于现代管理来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使整个企业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在追求高绩效的同时,也要适时为员工着想、关心其生活,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于员工来说,在工作上要真诚踏实,取得领导的信任,帮助身边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另外,整个企业在社会上也要扮演“仁”的角色,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仁,对于近期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负面事件来看,都是企业缺乏“仁”的一种表象。

2、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4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义”对于现代管理来说,要求企业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帮危扶弱的社会责任,例如汶川地震之后,全国的企业纷纷捐赠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义”的表现。

3、礼:礼者,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礼”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企业应该正立于社会中的形象,做到遵纪守礼,树立品牌影响力。并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客户以礼相待,对于面向顾客的一线人员来说,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待人接物的知识与技巧。

4、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智”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企业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让企业当中的人都能够不断的学习与提高。

5、信:信者,不疑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表现为“人”和“言”,人言不悔,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信”对于现代管理也尤为重要。企业经营诚信是第一位的,同样也适用于企业

内部的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建立威信,不能朝令夕改,员工之间也要坦诚相待,不能尔虞我诈。中国企业界的很多问题,就是在“信”上出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也逐渐扩散的社会的其他层面。

(二)《中庸》——中庸之道

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5其意在强调应该时时能做到适中,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小人而无忌惮也。”○

倚,谓之中庸,此乃中庸之道。而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孟子曰:“民

6”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和谐。另外儒家思想倡导整体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义理念,认为人的生存发展应该基于群体的发展,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注重企业团队精神。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2、三达德

靠什么调节五达道那些人际关系?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三)人和 自强

1、《孟子》——人和

7由此可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上至国家,下至企业,想要办成一件事,都离不开“人和”的理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一语道破真谛:“现代的企业,必须使公司反应更灵敏,更易与人沟通,并鼓励员工同心协力,为越来越挑剔的客户服务,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故企业要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女里营造融洽的公司内部氛围,才能更好更快地使企业走向成功。

2、《周易》——自强

8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便奉行刚《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一)重伦理而轻科学,导致保守思想长期沉淀,不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管理思想中传递着“大一统”的基因,形成“大而全”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易对现代企业管理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缓慢,企业活力个性被磨灭,竞争意识、冒险意识不强,趋向保守僵化的消极影响。

(二)重专制而轻民主,不利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建设,更不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很多企业,无论民企还是国企,出现一言堂,个人决策独断专行,个人崇拜就是明显的例证。压制民主,排斥异己,以权谋私,不透明,不公开,不民主现象比较严重,容易阻碍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三)重均同而轻个性,易使企业产生消极保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平均主义式的企业文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内部管理机制上,平均主义的影子仍然出现在许许多多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时期某些场合。从具体行为来看有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平均,不讲业绩;讲公平,不讲效率,论资排辈,忽视能力和差异,强调共性,强调大局整体,忽视甚至故意压制个性,极大地影响优秀人才的发挥发展。

(四)重人情而轻法制,不利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导致有法不依,制度被人扭曲的现象。

儒家具有较强的伦理性,它强调亲情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来说偏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倾向往往导致重德治、轻法治,重人情、轻制度,从而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尤其严重的是,对人情观念的看重,会在整个企业甚至社会造成关系林立,极大地阻碍了制度化法治化的进程。

(五)重中和而轻竞争,不利于良性竞争的发展。中庸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品德,如果把握不好尺度,一味地求“中和”,将严重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发展、进步。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绝大多数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积极影响,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资源宝库。充分利用其精华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展的方向。但一些负面思想也已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注释:

1《论语·卫灵公》 ○

2《论语·雍也》 ○

3《孟子·离娄上》 ○

4《论语·里仁》 ○

5《中庸》 ○

6《孟子·尽心章句下》 ○

7《孟子·公孙丑下》 ○

8《周易·乾》 ○

参考文献:

[1]《中庸大全集》,子思,雅瑟,新世界出版社,2010(1)。

[2]《儒家式现代秩序》,秋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干春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

[4]《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宗权,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

[5]《儒家文化研究》,郭齐男,三聊书店,2012(1)。

[6]《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李宗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

[7]《天地人和——儒家君子思想研究》,李长泰,人民出版社,2012(1)。

[8]《儒家》,百度百科。

[9]《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作者不详。

第二篇: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本站推荐)

论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黎敏

经济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家们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中国的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而儒家文化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之“根”和“源”,长期以来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诸如仁爱和民本主义思想、为政以德的人格魅力、和为贵的处事方式等,成为中华民族奋进不已的精神动力。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儒家思想完全可以成为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如何把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成效,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借鉴儒家思想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基本原则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卓越的基础在于战略与文化的配合,新世纪的企业家应凭借具有儒家思想内涵的企业文化精心制定战略,突破和超越旧有的管理模式。同时,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基本原则:

1.个性与共性互补的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微观文化或者浅表层次的企业文化,哪些是适应企业的内外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哪些是不适应企业的内外环境,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哪些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共性的东西,哪些又是自己所必须具有的个性的文化,这些是企业家们应该注意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共有的儒家管理理念很多,“诚信”、“修身、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等都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都是企业文化建设中所必须遵循的准则。但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与众不同的内外环境,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应该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有个性才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任何不切实际的、盲目的模仿都不是本企业应有的企业文化。如云南玉溪卷烟厂是享誉全国的著名企业,儒家思想“满招损,谦受益”的借鉴,使企业提炼出了“天下有云烟、天外还有天”的企业精神。其独特鲜明的警示和鞭策作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时代性与民族性融合的原则

企业文化应该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既然是民族的,同时也要是传统的,但传统的并不意味着根深蒂固而一成不变。不同的民族,其传统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企业文化应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儒家的勤劳节俭、自尊自强、重视民节、忠诚、和谐和仁

爱等观念。因此,企业应在汲取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相一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竞争文化,有时需要的是企业间的头破血流,难免会显现得不那么“仁义”和“礼让”,但这是市场的需要。摆脱封闭保守的小生产方式,建立与社会化、国际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现代企业文化,这才是根本。换句话说,我们应根据发展的前景来构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使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

1.“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

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儒家主张“以民为本”,与现代企业文化把人置于组织中重要资源的地位有异曲同工之妙。儒家主张“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从实践经验中,得出一个真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可以说,儒家思想本质特征在于肯定人的价值。而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尊重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反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肯定管理主体的创造力。东亚儒家文化圈继承儒家学说,在企业经营中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重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取得了明显效果。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培养职工的互相尊重、团结协作、改进创新的精神。在企业内部以人为本的核心是解决员工和企业的关系问题,即如何看待企业员工的权力和需要的问题。具体地说,第一要关心和尊重每个人和承认每个人的成就、尊重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激发人的自觉性,注重从组织、制度、授权、奖惩等方面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要使每个人都有适合其能力、志趣的岗位与责任,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即人尽其才;第三要把员工的智力开发和培养人才放在首要地位,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不断提 高员工的文化和专业素质,让员工觉得事业有前途、工作有奔头;第四要重视在企业内部创建一个激发人上进、心情舒畅、协调和谐的工作环境,如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第五要尽可能改善、提高、满足员工正当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这就要求企业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机制,又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在管理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同现代企业管理真正结合好,把儒家中“仁爱”思想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既重制度约束和经济、行政手段的运用,更重思想引导、精神激励。以仁爱之心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培养人,对员工倾注极大的热情。充分认识到员工的需要、想法和愿望,尽量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让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这样企业才能稳健发展。

2.“为政以徳”与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相一致

儒家思想主张“为政以徳”、“修身治国”,十分注意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儒家主张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志,就在于他的品徳如何。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为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领导者要正人先正已,就可以取得“无为而治”的效果。这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众星都会围绕着它运行。

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目标、企业使命服务的,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目标,完成企业任务,使企业利润最大化。领导者的品德--也就是人格魅力,在这一过程中能起的作用是关键的。“管”包括管人、管财、管物;“理”就是理顺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关系,协调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利益。一个企业的兴亡,都深深打着企业领导人的烙印。一个好的领导者,一个真正能够为企业服务、为员工服务,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管理者,除了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才能和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外,还应具有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人格魅力。他的人格魅力,能打动人、吸引人,赢得员工的信任和合作。他发出的号令,才有感召力,令行禁止。而感召力的产生,只能来自领导者的人格魅力,即个人品德、情操产生的一种亲和力。许多条件下,这种领导者个人品德、情操产生的亲和力与管理之下权力所产生的效力成正比。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亲和力,企业就不会产生凝聚力;没有凝聚力,就不会产生竞争力。

3.“以和为贵”与现代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团队精神相一致

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之一是贵“和”持“中”,注重和谐,坚持中庸。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的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和”精神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管理思想。“中”,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中庸》将孔子所主张的执中原则,从“至德”提到“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的哲理高度。贵“和”持“中”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极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这正反映了管理文化的本质,是企业文化建设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企业内部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上下级之间、同行之间亲密合作,齐心协力,那么企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即“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团队”(teamwork)是近年来企业管理界颇为流行的一个词,几乎成了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而

实现组织高效运作的理想工作状态的代名词。儒家伦理中讲“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思想为日本企业家们运用起来,他们十分注重团队意识,推崇“人和”。平时十分注意领导者与职工的沟通,下班之后一起下酒馆,节假日组织集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领导与员工的关系亲密了,员工就能较好地对办好企业提出自己的意见,达到“共同管理”。

4.“诚信为本”与现代企业文化所倡导的经营理念相一致

儒家认为: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孔子指的“德”的基木内容是仁义。《论语·卫灵公》中讲“德”时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这话的意思是指君子办事以合宜为原则,依礼制去实行,而且用谦逊的话说出来,用诚实的态度做成功。倡导“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儒家中“信”的地位极其重要。孔了认为为政的要素有三:兵、食、信。其中信最为紧要。无兵,国亡;无食,人死;国亡、人死均不足惜,国不可无信,人不可无信。这个“信”字在儒家看来,是立民、立兵.立国之本。诚实守信是儒家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

企业的诚信经营,首先表现在经营方针的正确。即儒家所说的“求财须有道,不义害自己”。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首先,就是要满足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以赚钱与否为第一。其次,就是要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道德水平,改变社会不良的风气。由于职业活动是在企业与一定行业内进行,它对社会道德水平有很大影响。如行业种种不正之风,大都与缺乏职业道德有关。如果各行各业都能忠实覆行自己的职业义务,不但有助于改变行业不良风气,而且能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再次,就是要“守信”。信,即诚实、讲信用,与公众交往言行一致,守信不移,重望无欺。以诚为本方能有信用和信誉,诚信使企业得到公众的认可。诚信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都是立业的根本。讲诚信是讲究商品质量,货真价实,不短斤少两,即企业对顾客应该坦诚,注重企业道德。如果耍手腕,搞欺诈,企业就不可能正常经营下去。

5.“天人合一”是企业文化的根基

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顺应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儒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集天地之德,五行之秀也”;“天地人,万物之本。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惟天地,万物父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四时有明法”;“万物有成理”。它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周围的一切事物的关系。“天人合一”思想,沟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关系,强调“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种有为的思维方式。人上参天地,下化万物,把天地万物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起来,与天地一同合理地运转。只不过

要求人在有为的时候,要爱天爱地爱人,做到既有所作为又与之和谐相处,不损害天地和他人。达到人与天地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德性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日本松下企业文化:“企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善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激报恩”,松下文化散发着一种浓浓的天人合一的情结。由此看来,儒家思想的精神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人的生命价值观,它希望人们能够充分理解并维护自己生命的理性,从而全面发挥其本性,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

现代经济重压下的企业来不及或者说缺乏对自己心灵、生命及价值取向的反省,对工具理性、物质准备过于执迷,甚至觉得自己处在“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我”的荒谬境地。儒家思想的精神风格、人文智慧无疑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的调解和治疗,它不仅有助于解决现代企业精神的迷失、文化的困惑,而且可以消解企业家的紧张浮躁,从而使人焕发出潜藏的创造性来。这正是现代企业文化所希望达到的最终效果。

三、结束语

现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代表了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进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注重企业使命观和人才观的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应充分尊重与利用两方面的资源:其一是我国传统文化,其二是外国现代企业文化。我国传统文化重点关注的是天地自然规律、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探讨和应用,这有助于我们在理性有限的现实下,遵从天地自然规律;而国外现代企业文化则体现着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与要求,这可使我们尽快跻身现代世界经济秩序的行列。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应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并结合现代化的进程,才能把握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儒家思想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有转化为企业活动以达到其目标的动力,也有使企业达到崇高目标与价值的基本方法。因此,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可立足于儒家思想的背景,用传统文化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选自《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楚学编辑)

第三篇:浅谈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 结业课程论文

2011年11月30日

浅谈中国传统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管理思想,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国际化的浪潮中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来影响现代企业管理,并将之与现代企管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现代的企业管理将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现代企业管理,影响

引言

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自觉由无序到有序的一种活动。人类的管理活动从原始的氏族管理到封建的传统管理、近代的科学管理,走过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历程。在人类管理思想和学说的浩瀚烟海中,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辛勤劳动中,萌发、创造出许多卓异的管理思想,如:西周时期量入以为出的财政思想,秦汉初年的集权、限田管理思想,司马迁的经济放任主张,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政策,张居正的经济改革思想等等。他们无论是治国之道(宏观),还是治

生之道(微观),都内容丰富,脉络清晰,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

综观中国古代诸家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外乎是儒、墨、法、农、道之说的反映和体现。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对于如何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众说纷纭,学派沉浮。它们与当代某些科学管理思想十分相近。但同时它也有不少的缺陷和不足,许多封建的、落后与陈腐的观念与当代科学管理相悖逆,从而对我国当代经济转轨中的企业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古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正面影响

1.“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把人视为现代企业最为核心和宝贵的资源,重视“仁”与“义”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实施人才战略、人性化管理和家庭式文化,努力发现、培养和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让企业成为员工生活与工作的希望之“家”。随着知识经济的极大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知识经济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政策的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企业中“人”的地位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国家的企业所采纳。

人的劳动主体性表现为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现代社会的新型劳动方式使人的劳动主体性大大提升,自由自觉地发挥其创造能力已成为其主要需求。所以现代企业必须充分尊重员工的这种需求,在满足员工需要的同时达到员工和企业的双重发展。以人为本管理是适应人的这种变化的必然结果。由于以人为本管理产生于经济高度发展,又有民主、自由和科学主义传统社会,中国虽然有人本思想传统,但由于经济水平和劳动方式较为落后,又受历史上“人治”思想的影响,制度意识和自由意识不强烈,所以我国企业应结合实际慎重借鉴。2.人类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观。《道德经》上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说的是天地之所以长久,就在于能够让人生存,无私奉献。企业要协调、持续发展,也需要具备天地的“不自生”品德,希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客户贡献能源,为股东谋取利益,为员工提供发展,并寻求这四方的和谐与平衡。尤其推崇“和谐”的企业发展观,认为和谐是一种稳定状态,是人类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企业与社会、股东、客户与员工的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最高的使命和追求。

构建和谐企业需要良好的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的形成在于和谐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念的转变、精神境界和理想目标的追求,企业精神文化需要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培养,企业精神文化强,企业和谐氛围就好,则形成企业团队班子有正气,队伍有士气,员工有志气,单位有名气,因此说,企业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灵魂。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的“入世精神”

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迥异,有西方模式、欧美模式、也有东亚模式、南亚模式、南美模式等。各自的文化传统在其现代化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的现代化管理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儒家思想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现代的一个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21世纪竞争的根本力量。但是,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现代科学却又表现出与中国古代科学的某种相似性。人们比较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结论与古代中国哲学,发现二者在时空观、本体论、宇宙起源、主客观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相似。如著名科学家普里高津所指山:“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和,现代新科学的发展,„„都更符合中国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科学对于现代科学发展,对于人类新的科学革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有生命力”。

二、古代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政治或经济行为,它是一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由于历史上我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加上封建社会多年的宗法专制统治,使传统的思想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行为,具体表现在:

1.重生产而轻流通的偏向

在中国历史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影响下,中国的管理思想长期以来重农轻商,在管理上明确提出了农本工商末、“工商众则国贫”的口号,这种管理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障碍极大,影响极深。它使中国历史上的流通领域长期处于闭塞和萎缩状态,无法对生产产生促进作用。

2.重伦理而轻科学的偏向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以政治伦理为本的。因而历来不重视科学技术的研究。它们认为人是最根本的东西,精神世界的仁义修养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忽视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古代管理思想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即主体人格的确立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管理伦理为质,管理知识为量,这种重道轻艺的倾向,使科学技术多高明也只是粗迹,不懂不为耻。这种儒家管理思想和行为的畸形状态,阻碍了寻求科学真理,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锐气。

3.重传统而轻变革的偏向

千百年来,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管理一直占主导地位。一面是家长专制式的管理关系和纲常礼教,另一面则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守旧思想。其根本原因是:首先,当维新者在管理意识上起来反传统时,却又常无意识地停留在传统之内,传统意识潜移默化地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向和界限。如:康有为从反孔到尊孔,章太炎从反儒到护儒。其次,历史上多次革新实践,革新者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继承传统者。商鞅、王安石、谭嗣同等许多著名改革家的结局告诉人们,宁求稳健而不务革新,可能是较明智的选择。这种因循守旧,知足长乐,处事退缩,不思进取的倾向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当代企业的管理思想和行为。从反到护,反则必险护则相安的历史教训和结局仍在一些企业的改革实践中重演。4.古代整体思维的笼统性对现代管理的负面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整体思维见长,但由于它长期停留在混沌的整体阶段,且没有经过分析阶段,因而具有笼统性。表现在管理上,特别是企业管理中,缺乏精确思维,结果是成本核算讲大概,产品质量讲可以,市场分析讲可能,经营决策讲随便‘这样常常导致成本核算漏洞大、产品质量波动大、市场预测变化大、经营决策失误大的现象。结果是企业效益低下。

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由之路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许多要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包含着许多被国人认为不能违背的人生价值、处世态度、理念追求等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已渗透、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身。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的管理思想能独霸历史的领先地位直到永远。当历史站在工业管理文明大门的时候,使人们越来越渴望用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来解决当代经济发展中企业管理体制、结构、经营方式等各种新问题,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将其合理成分和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科学精神相融汇,再注入马克思主义管理观的生命血液,才能创造出新的科学管理思想。

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以道为核心。“无为”即“无违”,管理应遵循“道”的终极法则。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无为管理模式,放手让员工发挥各自才能,只根据客观规律,积极引导组织自然发展,最后到达水到渠成的目的,从而实现企业“无为而无不为”的战略目标。孔子说,“君子”使人也“器

之”,即量才录用;而“小人”使人也“求备焉”,即求全责备。儒家思想更适合于中层管理者,量才而用,各尽其才。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利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他还主张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利,用严酷的刑罚来镇 压人们的反抗,以维护国家统治。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法”思想——制度建设之道,“术”思想——制度执行之道,“势”思想——领导风格的借鉴)、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法家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法家思想适合于基层管理者,赏罚分明,调动基层劳动员工的积极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要振兴,都离不开探索和形成相应的管理之道,这一规律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结论

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中国五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跨国集团的强势登陆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如何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保持企业良性持久发展,成为颇受学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古代管理思想作为精神价值上的一种导向性趋势,在企业经营领域的价值效应正在日益凸显。把现代西方管理理念与古代中国管理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之路,对于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雪钧,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对当今企业的启示交通[J].企业管理,2007,(12)[2]刘华伟,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J].中外企业文化,2007,(02)

[3]李启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文教资料,2007,(06)[4]胡卫红,活学活用《道德经》。新华出版社,2006.[5]林旭,老子处世真言:灵通处世的54个阴柔智慧。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现代企业管理有重要影响。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格局,世界文化也日益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儒家文化在2000年的历史里,虽经历数次大起大落,但历史的沧桑阻挡不了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和骨干,它的诸多合理的思想,作为儒学不衰魅力之所在,完全可以与现代先进文明共存,成为现代多元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一元。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中,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特就传统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做以论述。

管理,以“仁”为本

仁学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仁”的本质就是“爱人”,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关心人、尊重人、人与人平等。如何做到“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克制个人欲望,视听言行都要循礼,就会使人类社会实现仁爱,达到和谐。把“仁”的思想运用到工商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本、重视人才、举贤授能。事实上,这种思想是相互的,要求个人要做有道德的人,企业要做有责任的企业。儒家假定“人性本善”的“性善论”是其推行仁政,实行管理的基础。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性,根据人性的特点来进行管理。人先天的善需要后天的扩充,才能表现为善的德性,从而人人否成为管理者。因此,在企业中药注重提高员工的修养,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儒家提倡“性善论”的目的,是要求当政者推行“仁政”。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企业中视他人为目的,注重、关心、培养和爱护员工,公正的对待人和事,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管理,刚柔兼施

刚柔——企业管理的方法。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中,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其精髓是为人处世随和谦让,当刚则刚,当让则让,绝不是匹夫之勇,这是一种心胸豁达的思想境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太过尖锐的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犹如一块巨石落在一堆棉花上,棉花不仅毫无损伤,相反,刚硬的石头反被棉花轻松地包在其中。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性格刚烈之人,其情绪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可以设想,失去理智的人不可能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刚柔并济”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也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个人与个人之间如此,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如此。柔是自然之道,柔也是养身之道,柔还是治世之道。

管理,和谐是根

和谐——企业旺盛的法宝。现代国际学术公认:最提倡和谐的古代圣贤是孔子。古代圣贤擅长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运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则是经济活动和企业伦理的主要方面。在以关系为本位的中国,个体和他人 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因而关系调节就是企业伦理道德的首要问题。儒家认为,人际和谐是处理人及关系的根本原则。“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兼容并包,这样,既尊重了个人意志,又能互相合作。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气生财,就能协调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果人人能和谐相处,就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人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于企业家建立一种广泛的内外和睦,互利协作的社会网络关系,达成与利益相关者共赢的战略局面。由于个体在企业中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对其伦理道德的要求有所偏重。儒家认为,尊重他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对现代企业而言,个人必须摆正在企业中的位置,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遵循尊敬、仁爱、信任的原则,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左右级关系,形成人己和谐的环境,营造出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富于合作精神的企业团队。

纵观中外企业,在企业管理中获得惊人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说过:如果日本企业经营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就要因人而用,善用其才。“仁”的人才观要求管理者要尊重人才、依靠人才、用好人才。管理者在选拨人才时不能有世俗偏见,要去除个人好恶,选好人才;同时用才不能求全责备,“人才有长短,不必谦通”,如果求全,其结果是只能早就一个平庸的领导班子,要针对人才各自不同的特点,用其所长,优化组合,长短互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管理者更需要确立与时俱进的用人观,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要具备“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和聚才的方法”,选拨、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能力,为企业所用,企业才会永葆生机,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儒家指出,管理者管理企业,必须要忠诚于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只有“敬而有信”,兢兢业业,努力做事,让下级信服,才能树立起榜样作用。儒家还特别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要求知识分子勤学习,敬业乐业。这对于提高企业家的学识、能力和品德修养,都是十分重要的。把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视为对自身的内在化要求,专心学习,刻苦用功,不断的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以便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管理者还必须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用于承担风险,强化责任伦理。

中庸——企业定位的根本。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儒家的中庸思想要求管理者处理事情要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偏不倚、恰当适度,避免偏激、矫枉过正,确保人心稳定。另一方面,和而不同的思想又对管理的内部环境因素中的组织气氛有积极意义。组织气氛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制约力,西方行为科学在人是“社会人”假说的前提下,认为管理的成功取决于在组织内部为组织成员创造一种精神舒畅、自然和谐气氛和环境。“和而不同”讲求的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而不是人为消除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强求表面的简单统一,“和”是有差异、有区别的和。对企业而言,则要求管理层正确处理及调和管理者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要“以和为贵”,管理者与职工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职工之间要达到互相关心、和睦相处。另外,管理层一方面要鼓励职工个性自由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职工个人要与企业目标一致,为此企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成长环境,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这样的企业,其内部不仅稳定和谐,团结一致,凝聚力强,而且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无疑会提高企业的绩效。

把中庸思想领会并执行的最好的企业,中兴当之无愧。《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一书,让人叹服侯为贵经营企业的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扣其两端,允执其中”。这就是中庸之道,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成就了中兴20年的成功。中兴是中国通讯的巨头,与巨龙、大唐、华为并称为“巨大中华”,一直秉承“牛”文化闻名于业界,他的“森林原理”和“低成本尝试”原则分别代表了中兴的企业认识论和方法论,使企业有效回避了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并抓住每个机会。它不仅体现了一种东方的价值观,而且还展示了这种价值观向企业的组织结构、研发领域、市场末端、文化氛围等各个细胞的渗透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立体动态景象,是中庸之道在中国企业中的典型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发展有深远影响。可以相信,运用儒家伦理来弥补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硬性管理的不足,可以使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承担起社会责任,化儒家伦理优势为竞争优势,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第五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影响的案例

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影响的案例

一、儒家思想

(一)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

(二)一种阶级思想。

(三)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四)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二、儒家对园林的影响及案例

(一)尊卑分明——中轴对称

典型案例:承德避暑山庄南部宫殿区

礼制建筑深受儒家三纲五常影响,儒家注重美与善的统一,礼制建筑的形式与布局趋向对称性以求和谐之美。布局常以中轴做左右对称,中为主,旁为从,左昭右穆,主从尊卑序位分明,体现儒家人伦之序。

典型案例:

(二)“仁”为核心——造台同乐 典型案例:章华台

楚灵王建造的章华之台极为精致,到处都极尽彤镂之能事,作为供人游乐嬉戏的场所,体现了帝王与民同乐的仁政精神。

(三)天人合一——模仿自然 典型案例:阿房宫

阿房宫的空间以天象星座为摹本。《 史记,秦始皇其本纪》 中记载:“公元前212 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忘之宫廷小。无闻周文忘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无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汗抵营室也。”

(四)君权至上——等级森严 典型案例:秦上林苑

为了达成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十分看重用来维持社会各阶层秩序的等级制度,成为必须严格遵守、不得僭越的制度。秦汉园囿的阔大壮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财力、物力、人力、技艺的四重集中使得秦代的宫室规模空前庞大。上林苑的规模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儒家思想。

(五)比德思想——以景赋情 典型案例:个园

受儒家的比德思想的影响,园林喜好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将其赋以人性,暗喻自身对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追求。特别是扬州个园得名“个园”,其意有挺直不弯,虚心向上之意。

(六)大隐文化——隐在朝市 典型案例:沧浪亭

任自然而不废名教的“隐在朝市”的新隐逸思想,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典型的隐逸模式,被人尊称为大隐。儒家知识分子虽不像道家知识分子那样消极遁世,却有“道不明则隐”的选择。

北宗庆历昔年,苏舜钦因支持革新被革职,流寓吴中,见孙氏废园“草树郁然,崇阜广水”,“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埼,号沧浪焉”。苏舜钦因此与沧浪亭结缘,自称沧浪翁。从此沧浪亭声名鹊起。人称“千古沧浪一水涯,沧浪亭者,水之亭也”。能让曾经仕途通达的苏舜钦放下官场得失甘心终老沧浪亭,而见沧浪亭可见沧浪亭之美,宋代文人求雅之心。

(七)死如事生——陵墓恢弘 典型案例:霍去病墓

《荀子.礼论》: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中国古代陵墓受到儒家事死如生思想的影响,以雕塑人物或走兽分列两侧,象征守卫,称为“石像生”,借以表明墓主人生前的威仪或功绩。

下载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一、中国儒家传统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形成是通过孔子完成的。孔子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阶段是中国奴隶制与......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中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

    谈谈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

    谈谈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作用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虽然是几千年前的思想,但其中一些思想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

    浅谈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浅谈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摘要:本文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出发,分析了儒家核心思想中“仁”“和”“义”“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延伸与应用,肯定了儒家人本主义管......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共五篇]

    儒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提倡“仁爱”、崇尚“礼仪”,主张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在此基础上,随着后人的不断补充,逐渐形成了一......

    有关中国传统礼仪对现代礼仪的影响论文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以下是“中国传统礼仪对现代礼仪的影响论文”,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

    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论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从经验和科学管理进入了文化管理时代,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