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2011年度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11年度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省辖市及省直管县(市)科技局,郑州、洛阳、安阳、南阳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各省级高新区管委会,各有关企业:
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经研究,决定开展2011年度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目的评估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进展,总结试点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导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走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的范围是《关于确定首批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通知》(豫科[2007]127号)、《关于确定河南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通知》(豫科[2008]91号)、《关于确定第三批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通知》(豫科[2009]128号)和《关于确定第四批河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通知》(豫科[2011]22号)列出的77家尚未被命名为“创新型企业”的企业。上述范围内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自愿参加评价。
三、评价指标
本次评价依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1)进行。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以考察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程度为核心,主要指标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授权发明专利量、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创新组织与管理等内容。
四、组织实施
(一)省科技厅会同有关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本次评价工作。
(二)请各地方科技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负责受理和初审本地区企业的申请。
(三)主要步骤
1.企业自评估。参加本次评价的企业填写《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见附件2),准备证明附件,按要求报送申请材料。
2.地方和部门初审。各地方科技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分别复核所受理企业的申请材料,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进行初审,填报《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初审表》(见附件3)。
3.联合工作组组织综合评审。联合工作组组织评审专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和分类处理的方法,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审。
4.审议确定2011年度“创新型企业”名单。
5.联合发布2011年度“创新型企业”名单。
五、企业申请材料报送要求
(一)请各有关企业、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登陆科技厅网站(http://)在“通知公告”栏下载本通知正文及附件的电子版。
(二)请各有关企业在2011年9月14日前将纸质版《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及证明附件(分别装订成册)和《自评估报告》电子版送达地方科技局;省属企业可通过省国资委报送。
(三)请各地方科技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省国资委分别复核所受理企业的申请材料,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进行初审,2011年9月21日前将填好的《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初审表》及《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和证明附件,送达省科技厅高新处,一式2份(并报送电子版)。联系方式:
省科技厅高新处谢田峰0371—65908396
袁峥0371—65958691
E-mail:hnkjtgxc@126.com地址:郑州市政三街4号(邮编450003)
第二篇:关于开展第二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第二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
国科办政„200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各有关创新型试点企业:
2008年7月,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以下简称三部门)联合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果,三部门联合命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91家企业为首批“创新型企业”。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经三部门研究,决定开展第二批创新型企业评价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目的评估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进展,总结试点企业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加强创新型企业的建设导向,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引导企业走依靠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的范围是《关于确定一批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的通知》(国科发政字[2006]313号)列出的首批103家试点企业中尚未被命名为“创新型企业”的企业和《关于确定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的通知》(国科发政[2008]16号)列出的第二批184家试点企业。上述范围内的企业根据自身实际自愿参加评价。
三、评价指标
本次评价依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1)进行。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以考察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程度为核心,主要指标包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授权发明专利量、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创新组织与管理等内容。
四、组织实施
(一)三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本次评价工作。联合工作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接受企业的申请材料和地方及部门的初审意见。
(二)本次评价进行以下分工:经三部门研究,请各地方科技厅(委、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负责受理和初审本地区企业的申请;科技部政策法规司负责受理和初审转制院所的申请;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负责受理和初审中央企业的申请。
(三)主要步骤
1.企业自评估。参加本次评价的企业填写《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见附件2),准备证明附件,按要求报送申请材料。
2.地方和部门初审。各地方科技厅(委、局)会同同级有关单位,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分别复核所受理企业的申请材料,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进行初审,填报《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初审表》(见附件3)。
3.联合工作组组织综合评审。联合工作组组织咨询专家和
评审专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和分类处理的方法,根据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审。
4.三部门共同审议确定第二批“创新型企业”名单。
5.三部门联合发布第二批“创新型企业”名单。
五、企业申请材料报送要求
(一)请各有关企业、各地方和有关部门登陆科技部网站(http://地址:北京海淀区玉渊潭南路8号,3814信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邮编100038)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010-58881762
传真:010-58881766E-mail:zts_zcc@most.cn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5号(邮编100862)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010-63193463/3490
传真:010-63193161E-mail:keji@sasac.gov.cn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邮编100053)
中华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010-68591418
传真:010-68591499E-mail:shalei666@126.com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0号(邮编:100865)
科学技术部
二OO九年一月十二日
附件1.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说明附件2.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
附件3.创新型企业自评估报告初审表
第三篇: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附件2
企业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
主要内容要求
试点企业应着重围绕以下主要内容制定试点方案:
一、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提高成果产业化能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发起或参与技术标准制定。
二、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增加自身研发投入,积极承担国家、自治区及行业科研任务,改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装置,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三、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科技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重视发挥职工技术协会的作用,不断总结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方法,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高职工创新意识。
四、推进创新基地开放共享。对于财政性资金支持建设的试点企业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向行业和社会开放共享的机制,把面向行业和社会提供服务,作为运行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完善创新战略和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等;建立并完善企业技术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
六、完善创新机制政策。完善激励创新的机制,推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建立内部员工股份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发明等创新活动,营造创新氛围,建设创新文化等。
第四篇: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说明(范文)
附件1:
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说明
一、评价指标
创新型企业评价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见表1)。
评价时,按企业规模和技术密集度分类评价。
二、门槛条件的设置
申请评价创新型企业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1.区分企业类别,研发经费强度须达到一定标准(见表2);
2.过去三年内须有发明专利申请;
3.过去三年内须推出过新产品(工艺、服务)。
表2创新型企业评价研发经费强度门槛条件
②X的取值按企业所在行业平均研发经费强度情况分别为{2.0,1.0,0.5,0}。
三、指标解释
(一)关于定量指标
1.研发经费强度
研发经费强度是指研发经费支出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反映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对技术创新的侧重情况。
研发经费支出包括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研发经费的内部支出是指在考察期间内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中用于内部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研发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发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研发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 2 —
外协加工费等。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
研发经费的外部支出是指在考察期间内企业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R&D活动而支付给对方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经常性的、主要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如制造业的销售产品、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作业的收入;商品流通企业的销售商品收入;旅游服务业的门票收入、客户收入、餐饮收入等。
2.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
千名研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是指企业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与千名研发人员数量的比,反映企业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掌握状态。
研发人员是指在考察期间内企业科技人员中参与研发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研发项目(课题)组人员、与研发项目(课题)活动有关的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其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
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是指在考察期间内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数量。
3.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指企业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反映企业收入构成和获取利润的来源。
企业新产品(工艺、服务)的销售(营业)收入包括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收入的总和。新产品(服务)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服务),或在技术规格、零件和原料、合成软件、用户体验或其他功能特性等方面比原有产品(服务)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服务)的质量、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服务)。新工艺指采用技术上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包括产品的交付方式。生产方法包括通常用于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技术、设备和软件。这些方法涉及设备、生产组织的变化。
上述新产品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对于提供单一产品、工程或服务的企业,可计算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而新增的产品或提供的工程、服务的销售(营业)收入。
4.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企业增加值与企业全体员工数量的比,反映企业创新的综合经济效益情况。
(二)关于定性指标:创新组织与管理
主要包括创新战略谋划、研发组织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内容,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综合反映企业着眼长远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情况。
第五篇:企业如何开展“创新型”QC小组活动
企业如何开展“创新型”QC小组活动?
1、什么是“创新型”QC小组
“创新型” QC小组的特点是质量创新。它的课题与“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等类型QC小组的课题不同,它要解决的课题以及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因此,它的活动程序不同(见图1)、活动范围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鉴于“创新型” QC小组的特点,决定了小组活动的范围是全方位的,小组成员组成可以是不同的岗位上的、不同的环境中的,为了共同的质量创新目标,在多范围内开展活动。他们为同一质量问题各抒己见,在思维上发生激烈的碰撞,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在多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来,再通过分析影响完成最佳方案的原因,寻找要因、制定对策等步骤,经过实践,创造出卓越来,进而推动企业的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2、“创新型”QC小组活动程序与步骤
开展过“创新型” QC小组活动的成员们普遍认为,由于在“创新型”PDCA循环活动中融有预测、优化、验证和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等科学的工作方法,通过运用统计技术,思路明确,目标清楚,方法得当,能缩短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周期,多、快、好、省地达到预定的目标。以下按PDCA循环工作程序进行叙述。
2.1 计划(P)阶段
2.1.1 选择课题
所选择的课题,自然是对现状不满,而通过新的思维方式,打破现状,去追求卓越的课题。
图1 “创新型”QC小组活动程序表
2.1.2 设定目标
目标的设定应作到量化、具体。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你要达到的目的,为便于以后检验目标是否达到,必须提出量化后的数值。目标提出后,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从存在困难、有利条件、客观条件、人的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用图、表等形式表达出实现目标的依据和可信性,这样,制定的目标是否可行,便可一目了然。
在确定目标后还应制定一个活动计划。应包含PDCA循环的每一个步骤,时间尽量精确到日,每一个步骤的活动都要指定责任人。实施计划的制定也是“创新型” QC小组活动的关键步骤,应坚持切实可行的原则,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活动计划。没有计划的活动可以认为是盲目的活动。有了活动计划,QC小组就有了质量创新工作的日程安排。
2.1.3 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该步骤要求采用预测科学和系统论的方法,建议应用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即PDPC法。在该步骤中,应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提出多个方案来,然后进行分析论证,以确定出最佳方案来。对确定的最佳方案,要注意其有利及不利的方面,尽可能取得小组成员的一致同意。在个别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各持己见的情况,理由都很充分,可能难以确定出最佳方案,这时可聘请有关专家通过论证来确定。
最佳方案确定后,应针对方案的实施,通过采用调查分析、论证等途径,集思广益,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找出解决症结所在的突破口。
2.1.4 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的目的是针对找出的突破口,提出消除症结的办法和途径。具体步骤有:
1)明确攻克突破口的难点。通过调查、抽样检查、论证等手段以及使用关联图、系统图、排列图等统计工具找出难点;
2)针对找出的难点,提出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也就是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3)对策表表头一般可按以下7项进行设计,即序号、突破口、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
2.2 实施(D)阶段:按对策表实施
实施时,应注意做好执行、控制和调整。执行是指要严格按照对策表上的时间去开展活动,切不可我行我素,计划上一套,执行上又是一套;控制是指要重视必要的资源提供,如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保证以及注意相关部门给予的配合。有了上述保障,措施的实施就容易得到控制;调整是指在实施中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时,要注意对原对策及实施计划进行
调整,以保证目标值的实现。调整后的对策要注意进行验证和做好记录。每个要因的实施应作为一项实施,这样层次比较清楚,也便于总结和发布。
2.3 检查(C)阶段:确认效果
为使层次清楚,确认效果可分成确认
一、确认
二、„„。确认一为目标值、卓越指标实现的程度的确认。确认方法常采取对比手法,如柱状图、统计表、雷达图等;确认
二、确认三为所取得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的确认,该两项效益的计算须经技术质量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确认并出具书面材料。
2.4 总结(A)阶段
2.4.1 标准化
这是巩固“创新型”课题永久性效果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创新型”课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要达到的目标是从未发生过的,通过QC小组成员的开拓进取和创新,不仅达到了目标,而且通过对策制定和实施,探索出了一套操作办法、工作程序或者新的理论、新的技术等等,这些取得的成效,一定要上升为标准。新标准执行前,要注意做好新标准的培训教育工作,并通过必要的检查手段,检查试运行的情况。新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还要注意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保证新标准贯彻执行的有效性。
2.4.2 总结与今后打算
把小组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有利于进步提高,有助于以后QC小组活动质量的提高,这也是QC小组的工作之一。
今后打算是针对本次小组活动的遗留问题、或是针对接受的项目或任务,提出下一步小组活动的课题。一个好的成果往往不会通过一、二次PDCA循环就能至善至美,达到理想的状态。“创新型”QC小组的特点是不满足于现状,打破现状,追求卓越。因此,提倡质量创新,提倡不断地去寻找新的突破口,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去追求新的卓越。对于“创新型”QC小组,只有通过连续不断的PDCA滚动,才能一步一个台阶,夺取质量工作的一个个卓越。为此,“创新型”QC小组在本课题结束时,应提出新的课题。
企业的发展需要质量创新。“创新型” QC小组是四种常规QC小组的新的类型,也是企业的需要和必然。企业要努力推进“创新型” QC小组活动的发展,鼓励挑战意识,提倡勇于追求卓越,让 “创新型” QC小组为企业谱写出更精美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