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企业文化培训都包括什么内容
企业文化培训都包括什么内容?【企业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培训常包含的10个内容:
1.公司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环境。
具体应包括:
(1)公司在该城市的客观位置,公司的平面图以及公司在全市的地理位置。
(2)如公司已有结构模型和宣传图片,应由专人负责引导他们参观,并向他们作解说,使他们对公司的地理位置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3)员工的工作环境,包括办公室的设施、工作的流水线、其他工作的辅助设施,如电脑、复印机、传真机、总经理办公室、主管办公室等,每位新员工工作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硬件和软件设备均需作详细的介绍。
2.企业的标志及由来。(LOGO标志及由来)
3.企业的发展历史和阶段性的英雄人物。(先集团后城市)
每个企业的发展史都会和几个阶段性的标志人物紧密连在一起,他们都是企业的英雄人物,如法国酒白兰地系列,就有马爹利老爹和马爹利老屋的传奇故事,就有甜美葡萄的传说,就有棕木桶传奇般的功能和传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有英雄人物,有转折阶段,有传奇故事,有美丽的传说,把这些编成故事,讲给新员工听,使他们更热爱自己的企业,更有归属感。
4.企业具有重要标志和意义的纪念品的解说。(企业大事件及有意义的事迹)
美国有一个企业,它的大厅里有一个标志性的纪念品,用大玻璃罩着一条金色的香蕉,这香蕉是一个员工,因为向董事长提出了非常出色的工艺改进的建议,这个董事长很想立刻奖励这个年轻的小伙子,但此时董事长身边并未有合适的奖品,董事长拿起桌子上一根香蕉,奖励了这位员工。从此以后,这个公司提合理化建议成风。这个美丽的故事也广为流传,一个金色的美丽的香蕉被制作成纪念品摆设在公司的大厅里,成为这个公司的标志物。要使新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5.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针对性的介绍龙文专业一对一,员工对工作,对公司,对学生和家长应该有的责任心和态度)
6.企业的品牌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企业努力创造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创品牌是企业的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自己企业的品牌,品牌在社会的认可度,品牌定位在哪个层次,本企业有哪些竞争对手,彼此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这是新员工培训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7.企业的组织结构及主要领导。
应该有一张组织结构图及主要领导的名录和联系方式,有的企业领导有员工接待日。随着办公自动化和因特网的普及,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应有专设的信箱,员工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获得与总经理对话的机会。
8.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经营理念。
每个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彼此不相同的,新员工一进入企业就要把本企业正确的经营理念传授给员工,让员工主动与企业协调工作。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和其他有形与无形的内外影响力。价值观是企业文化之核心,新员工进入企业,首先会感受到企业文化的氛围,其次要认可企业的价值观,要融入这一团队中。
9.企业的战略和企业的发展前景。
企业现时的战略定位和企业战略的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前景也是新员工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企业的发展才能给个体带来发展空间,也才能激发新员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激情,才能激发新员工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10.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书。
每一位员工必须获得自己所在岗位的科学规范的岗位说明书并熟悉它。
企业针对新员工首先开展一场企业文化的培训,有利于新员工尽快熟悉企业文化,加强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并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上述10方面内容的培训实际上都是有关企业文化的内容,从这些方面切入对新员工展开培训,无疑亦是让新员工工作尽快上手的保证。
第二篇:新员工培训,都包括什么内容
新员工培训都包括什么内容?
新员工入职之初,往往对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等均不甚了解。因此,针对新员工开展一场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如何具体展开等等的培训非常必要。
那么,新员工培训都应包括什么内容呢?有专家指出,新员工培训应包括意志培训、认知培训、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
一、意志培训
意志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军训,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朴素勤俭的作风和团队协作的意识。
军训的时间长短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与确定,但最少一周,最多一个月为宜。时间太少,新员工还没进入状态就结束了,时间太长会造成员工的厌烦心理,再说企业的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军训期间,建议晚上不要用来搞军事训练,而应利用这个时间开展多样化的各类活动,以丰富生活,淡化军训的枯燥感。比如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演讲竞赛、辩论赛、小型联欢会等,这样既能加强新员工之间的熟悉交流,也能为企业发现一些优秀的人才。
二、认知培训
认知培训主要包括企业概况、企业主要管理者介绍、企业制度、员工守则、企业文化宣讲等内容,学习的方式实行集中培训,并由公司的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门主讲。认知培训主要是帮助新员工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从而尽快找准自己的企业中的定位。
认知培训时间2天为好,建议增加1天带领新员工参观公司的工厂或代表性的地方,并安排座谈交流。认知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进行认知性的测验,以强化企业的各项基本知识在员工脑中的记忆和理解。
三、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是为了使新员工尤其是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完成角色转换,成为一名职业化的工作人员。其内容主要包括:社交礼仪、人际关系、沟通与谈判、科学的工作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情绪控制、团队合作技能等,培训的方式是集中培训,讲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内外部均可。
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培训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不宜用宣讲式,尽可能采用互动式,让新员工在互动的过程中领悟所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自如。当然,职业培训结束时还是可以进行考核的,建议采用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比如论文或者情景模拟等。
四、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主要是结合新员工即将上任的工作岗位而进行的专业技能培训,现在很多的企业的“师徒制”就是技能培训的表现形式之一。
个人认为技能培训有两种培训模式:
一是集中培训,即将岗位技能要求相同或相似的新员工集中起来进行培训,这样可以扩大技能的传播范围,节约培训成本,但沟通难以深入,并且要达到一定的人数才适合集中培训;
一是分散式培训,即由技能熟练的老员工对相应岗位的新人进行指导,并确定指导责任制,一名老员工可以指导一名或多名新员工。不过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是将这两种培训模式结合起来运用,使技能培训作的更好。
小编温馨提醒:新员工培训一定要针对新员工的特点,设置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在许多企业,尤其值得警示的是,许多企业开展的新员工培训往往是在新员工一上岗就随之结束了。可事实上,从新员工入职到之后1-2年,这个时间是新员工的快速适应期和成长期,需要企业从不同的角度给与支持与引导,从而使员工能够更快的进步、更好的发展,也能为企业做出更大的效益贡献。
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培训是指给企业的新雇员提供有关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使员工了解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向他们初步灌输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等,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地适应企业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新员工培训的内容
企业对新进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一、介绍企业的经营历史、宗旨、规模和发展前景,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为企业的繁荣作贡献;
二、介绍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使员工们在工作中自觉地遵守公司的规章,一切工作按公司制定出来的规则、标准、程序、制度办理。包括:工资、奖金、津贴、保险、休假、医疗、晋升与调动、交通、事故、申诉等人事规定;福利方案、工作描述、职务说明、劳动条件、作业规范、绩效标准、工作考评机制、劳动秩序等工作要求。
三、介绍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权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服务协调网络及流程,有关部门的处理反馈机制。使新员工明确在企业中进行信息沟通、提交建议的渠道、使新员工们了解和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能,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准确地与各个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并随时能够就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建议或申诉;
四、业务培训,使新员工熟悉并掌握完成各自本职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和相关信息,从而迅速胜任工作;
五、介绍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产品、市场定位、目标顾客、竞争环境等等,增强新员工的市场意识;
六、介绍企业的安全措施,让员工了解安全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如何发现和处理安全工作中发生的一般问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七、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目标的传达。让新员工知道企业反对什么、鼓励什么、追求什么;
八、介绍企业以员工行为和举止的规范。如关于职业道德、环境秩序、作息制度、开支规定、接
洽和服务用语、仪表仪容、精神面貌、谈吐、着装等的要求。
新员工培训的意义
①新员工培训对企业的意义。
如果说招聘是对新员工管理的开始,那么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新员工管理的继续。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将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介绍给新员工时,对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新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节约管理成本。
通过岗位要求的培训,新员工能够很快胜任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新员工培训管理者对新员工更加熟悉,为今后的管理打下了基础。
②新员工培训对个人的意义。
新员工培训对于个人来说是对企业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的过程,通过对企业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一方面可以缓解新员工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新员工对企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正确看待企业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和待遇,顺利通过磨合期,在企业长期工作下去。
新员工培训是新员工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新员工培训意味着新员工必须放弃原有的与现在的企业格格不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适应新组织的行为目标和工作方式。
新员工培训的误区
涛涛国际多年研究总结发现,很多企业在针对新员工培训方面做的并不成功,究其原因,是企业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企业仅仅把新员工培训当作一种例行行为,正是很多企业有这种想法才导致新员工无法快速融入企业,甚至使新员工在入职不久后就会离职。那么企业究竟忽视了哪些问题呢? 1。没有对新员工进行明确的区分。要知道,校招新员工和社招新员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况:校招新员工就像是一张白纸,无经验、无能力,同时还缺少实际的心态,而社招新员工则正好相反,可以说,校招新员工和社招新员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培训时要将两者区别对待。
2。很多企业忽略了新员工直属主管的重要作用。企业招募新员工都希望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并长期为企业服务,但人才成长是一个长期培训的过程,任何企业都无法通过新员工培训就帮助其快速成长,其中更多还要依靠新员工主管长期的培训才能达成。只是很多企业的主管在这方面没有较明确的认知。
3。培训方式的缺失。无论是选择内部培训还是外部培训,很重要是考虑培训的对象和背景。恰恰这正是很多企业忽略的问题,甚至很多专业的培训机构都将其忽略。要知道,校招新员工和社招新员工由于其背景经历的不同,新员工面对培训的心态、讲师培训手法的应用所带来的效果都不相同,因此培训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用相同的方式进行培训,必然会导致其中一方培训效果低下。
针对性解决新员工培训的问题
一、校招新员工的一片空白
对多数企业来说,80后、90后已经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也是校招新员工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时代不可逆的潮流。但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这些新时代主人翁的思想和行为与70年代出生以前的人有着显著的不同,尤其是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对他们来说,工作除了能够赚取与其能力相符的金钱之外,同时还要是展现自我的舞台,并体现自我价值。
但问题依然存在,首先是能力。做为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说,能力较低、经验较少是阻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环境的变化,和近乎毫无规律的校园生活相比,职场生活则是被众多规矩所束缚,而且交流、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也与校园生活有本质的不同;最后是心态,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容易让这些校招新员工在初入职场时就有一种强烈的落差。
可以发现,这些是初入职场的新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仅仅依靠企业文化、制度这些内容根本无法帮助校招新员工获得成长,相反这些内容更像是为了约束其行为而存在的。对这些80后、90后的人来说,他们在初入职场面临的难题很多,如果企业无法帮助其解决这些难题,那么很荣誉造成人员的流逝,也让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社招新员工,擦不掉的就有痕迹
很多企业认为社招新员工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能够快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很少对舍招新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甚至不对其进行培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这种错误造成的后果往往也是最严重的。
工作时间的长短能够成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吗?相信很多企业的领导者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但恰恰这是很多企业忽略的问题。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不代表其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社招新员工加入企业之后,对新员工能力的衡量很重要,如果在能力方面有不足,那么企业就要承担培育的责任。
企业还忽视的一点是,大多数社招新员工身上都有前一家企业的影子存在,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上,都不可避免的无法摆脱之前企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很有可能为企业带来负面作用:迟迟难以融入团队、将目前的工作标准和之前企业的进行对比、位置和职责的转变带来的落差等等,由于很多社招新员工在加入企业不久就承担较大的职责,如果将这些内容忽视,那么很可能对团队带来极大的影响。
三、主管,被遗忘的职责—伯乐
无论是校招还是社招,要想达到企业的要求并能长期为企业服务,就需要不断的对其进行培育,除了提升个人能力外同时能够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很多企业的主管认为领导、管理是自己的主要职责,新员工培养是企业和人资部门的事。
能够创造价值的“千里马”自然重要,但千里马并非天生就能日行千里,这其中还需要伯乐的不断培养,企业中的主管就承担着这样的职责。但主管是否具有培养千里马的能力是很多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新员工成长需要自身的努力不假,但仅仅依靠自我努力是无法快速成长的。此时
就需要主管承担起相关的职责: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与新同事沟通的技巧、工作方法和能力提升等等,这些都是主管必须承担的职责。
四、新员工培训,要知道“新”在哪里
涛涛国际拥有多年新员工培训经验,经过总结发现,很多企业在进行新员工培训时并没有针对性。员工在加入企业自然要满足多个条件,但企业首先应该了解哪些条件是员工已经具备的,哪些是不具备的?很多企业在培训时面临的状况是,员工已经具备的条件反复讲,员工不具备的能力,反而忽略掉。而有些企业的问题是,既然是新员工,那就将所有内容都拿来培训,结果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在新员工培训时,要知道其“新”在哪里,哪里是要针对性培育的地方。为此特别推出的《新员工“智、忠”发展的最佳推手》可以帮助企业在进行新员工培训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让企业内的新员工培训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篇: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文化建立与推广计划
一、前言与小结。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需要长期培养和培训引导的工程实施过程,结合本次即将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为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首先从
1.制度建立与健全(17项/原不全,全部上墙);
2.岗位职责制定(33个/原不全,全部上墙);
3.责任书制订(33种40份,31人书签订/原没有);
4.劳动纪律监察(配有专人负责/原没有);
5.人性化管理(注重引导与教育,奖先惩后,奖励5人,辞退1人,);
6.员工休假与调休(制定干部员工休假表,员工每周休息1天,特殊岗位者可攒假集中一个时间调休/原不健全,太乱);
7.工作管理流程(编写实施与开展流程/原没有);
8.工作简报编写(已出17期,现改为每月一期/原没有);
9.办公室配给(现在每个人都有办公地点和办公桌椅/原不健全);
10.记录建立(各项工作有记录,有据可查/原没有);
11.消费者维权(制定消费者须知,正确处理市场、商户、消费者三者之间关系/原责任不明确);
12.道德规范(制定员工守则,员工行为规范,商户经营交易规则/原不健全);
以上十二个方面逐步进行引导和实施,目前为止,小有成效,已进入正常运行的轨道。每个岗位人员知道自己做什么,该做什么,应配合哪些人做些什么事。
二、下一步推行项目与工作计划。
下半年从法制宣传、成功经验推广、市场经营理念与领导信念引导、竞争机制建立、团结与民主、转换管理与服务意识、员工生日礼物、市场宣传栏等九个方面逐步入手,在2010年底内可望完成原预定的课目。
三、存在问题与困难。此九项课目需主要领导支持,许多实际困难尚待解决。
1.员工培训时间批准;
2.培训室(地点)的确定;
3.费用支出(生日礼物等);
4.各项机制推行时领导的支持;
5.宣传栏制作;
四、企业文化包括的内容
1.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2.企业的经营哲学
企业经营哲学就是企业的指导思想,体现出企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长期形成的;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全体员工共同接受的思想;
企业的经营哲学反映出企业的领导者的信念、抱负以及工作
重点;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活动所刻意追求的目标。
必须注意,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经营哲学的重要性
远远超过技术、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
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
企业精神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每个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尽管如此,在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相似的企业精神。这些精神大致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爱企精神
创新精神
竞争精神
服务精神
团结精神
民主精神
4.企业的道德规范
企业的道德规范是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的总称。以公正、正直、诚实等道德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调整商户与商户之间的竞争关系,防止不正当竞争;
调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讲究职业道德,维护消费者权益;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
5.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即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合。
企业制度是一种显形的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制度的内容体现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制度的执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企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6.企业的产品
企业的产品是企业文化的凝固。
通过企业产品的整体形象了解企业文化;
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的质量意识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产品的设计反映企业的品位。
7.企业的环境
企业环境是一个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是企业的“衣妆”。
整洁、优美的环境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认识企业的开始;
良好的环境是必要条件;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激发员工“爱企业如家”的自豪感、献身企业的责任感。
良好的环境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开始。
8.文化传统
企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企业中的发扬。相应的,通
过企业文化,又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中既有优良的一面,如中华民族的勤劳、朴素、重
道义、善良等,可以对企业产生正面效应。
民族文化传统中还有糟粕的一面,如我们文化传统中的家长制作
风、等级观念、平均主义等,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效应。
识形态在企业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企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逐渐形成的工作态度。又称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①从本质上说,它包括企业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等;②从外在表现上说,它包括企业的各种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娱乐联谊活动等。企业文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内容有机联系而形成的企业风貌精神。企业文化也反映了一种管理方式,它强调企业内部各成员的行为控制通过价值取向来进行内化和优化控制。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新颖的管理工具,凭借这一工具把精心拟订的企业目标和策略变为具体的业绩。美国劳伦斯等人把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础归纳为目标、共识、贡献、一体、成效、实
征、亲密、正直8种基本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具有其特色:①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同时,企业内部形成文明的、先进的经营管理制度和工作生活方式,激发企业成员积极进取。②反映时代风貌。③突出企业的特色,反映企业的个性,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④激励职工的行为,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⑤调节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开拓市场,提高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做到决策精明、信息灵敏、团结融洽、配合默契、效率快捷、勇于进取;可以克服官僚主义、闭塞保守、腐败昏庸、拖拉疲沓、扯皮掣肘、臃肿松弛等弊端;可以在企业成员中造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创业的动力。
第四篇: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文化建立与推广计划
一、前言与小结。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需要长期培养和培训引导的工程实施过程,结合本次即将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为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首先从
1.制度建立与健全
2.岗位职责制定;
3.责任书制订;
4.劳动纪律监察;
5.人性化管理(注重引导与教育,);
6.员工休假与调休(制定干部员工休假表,员工每周休息1天,特殊岗位者可攒假集中一个时间调休);
7.工作管理流程(编写实施与开展流程);
8.工作简报编写(已出17期,现改为每月一期);
9.办公室配给(现在每个人都有办公地点和办公桌椅);
10.记录建立(各项工作有记录,有据可查);
11.消费者维权(制定消费者须知,正确处理市场、商户、消费者三者之间关系);
12.道德规范(制定员工守则,员工行为规范,商户经营交易规则/);
以上十二个方面逐步进行引导和实施,目前为止,小有成效,已
进入正常运行的轨道。每个岗位人员知道自己做什么,该做什么,应配合哪些人做些什么事。
二、下一步推行项目与工作计划。
下半年从法制宣传、成功经验推广、市场经营理念与领导信念引导、竞争机制建立、团结与民主、转换管理与服务意识、员工生日礼物、市场宣传栏等九个方面逐步入手,在2013年底内可望完成原预定的课目。
三、存在问题与困难。此九项课目需主要领导支持,许多实际困难尚待解决。
1.员工培训时间批准;
2.培训室(地点)的确定;
3.费用支出(生日礼物等);
4.各项机制推行时领导的支持;
5.宣传栏制作;
四、企业文化包括的内容
1.企业价值观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简言之,即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因为有了这一判断标准,所以,员工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有可无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可贵的,什么是要抛弃的。
2.企业的经营哲学
企业经营哲学就是企业的指导思想,体现出企业的历史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感。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长期形成的;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全体员工共同接受的思想;
企业的经营哲学反映出企业的领导者的信念、抱负以及工作
重点;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成功经验的高度总结;
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活动所刻意追求的目标。
必须注意,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经营哲学的重要性
远远超过技术、资源、组织结构等要素。
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信念。
企业精神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文化特征。每个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尽管如此,在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相似的企业精神。这些精神大致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爱企精神
创新精神
竞争精神
服务精神
团结精神
民主精神
4.企业的道德规范
企业的道德规范是用来调节和评价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规范的总称。
以公正、正直、诚实等道德范畴来评价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调整商户与商户之间的竞争关系,防止不正当竞争;
调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讲究职业道德,维护消费者权益;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
5.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即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合。
企业制度是一种显形的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企业制度的内容体现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制度的执行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企业制度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6.企业的产品
企业的产品是企业文化的凝固。
通过企业产品的整体形象了解企业文化;
企业产品的质量以及企业的质量意识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产品的设计反映企业的品位。
7.企业的环境
企业环境是一个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是企业的“衣妆”。
整洁、优美的环境是企业整体形象的组成部分,也是认识企业的开始;
良好的环境是必要条件;
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情绪;
良好的环境激发员工“爱企业如家”的自豪感、献身企业的责任感。
良好的环境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开始。
8.文化传统
企业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企业中的发扬。相应的,通
过企业文化,又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
民族文化传统中既有优良的一面,如中华民族的勤劳、朴素、重
道义、善良等,可以对企业产生正面效应。
民族文化传统中还有糟粕的一面,如我们文化传统中的家长制作
风、等级观念、平均主义等,都会对企业产生负面效应。
第五篇: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即文明演化。很显然,文化是个历史概念。文明又是什么呢?文明是反映人类认知自然、解放自身、改良社会、协谐环境的尺度。
从这里看出,文明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伴随着又衡量着人类历史演进过程的。企业又是什么呢?是个体的人的企望组织,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将既有资源(包括人力)分布与整合的利益组织。既然企业是人群组织,而文化又是因人而生发,因人而进步,因民族认识和习惯的不同而各异。而文化更是从深层次,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以民族而区分)乃至个体的人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气质和风格。企业又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个体的人统一起来的组织。自然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过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却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这便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这里,企业的内含是组织,因此也可以称作“组织文化”。文化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文化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就象个人的能动和创造力不可求极一样,组织的潜力更是无穷无极的,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其形式也好,内容也好也都是极其细致而实际的。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不是企业文化,而是企业组织精神空乏时附庸风雅借以掩怯的幌子。那样的文化不仅组织成员听了云里雾里不知所从,其实就连倡扬这种“文化”者本身也不知其所以然。难怪“企业文化”如此乏弱,企业如此没有点精神和个性,也难怪我们的企业可以生死同路!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潜在力量的表现和开发是以组织成员为载体达成两种沟通。其一是内沟通,也是企业文化产生价值的第一个层次,即企业组织内部成员间的沟通,包括上下级,平行级,点、线、面体全方位的沟通。企业领导者可以提出沟通议题也可以不必提议而由成员们就最关心的问题发表见解,最后由企业代表(组织首脑)将这些见解集纳归整、加工处理。内沟通的主题可以是这样的目标:①企业是干什么的;②员工是干什么的;③领导为什么要用我?④我为什么要到这个组织?⑤我在组织中是什么角色?作用是否不可取代?我发挥的作用是否为积极的并且为这个组织知晓等等。其二是外沟通,这里先要明确一下,沟通的内涵并不仅限于面对面地用语言对话。事实上,凡是达到信息传递目的,都可谓之沟通。组织成员的外沟通就是代表了这种内涵,除了向外面的人解释和回答提问,成员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待人接物,品质修养,关注外界,要求自身等诸多方面,无一不在无声地告诉别人:自己是干什么工作的,干什么层次的工作,工作满意不满意。这些信息传递使得外界不是从广告而是从更直接、真实、更可靠的方面解知了该企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同样地,组织成员无从关心组织生存,建议和意见没有人理采,只能当机器人一样不假思索地完成任务而无需有什么想法,凡此种种,乃企业发展之败笔,企业文化建树之败笔。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理念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一、企业的理念文化
企业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正确的经营理念,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崇高的使命感和奋力工作的干劲。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经营理念都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力量、销售力量、资金力量以及人才等等,虽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正确的经营理念。只有在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员、技术和资金发挥作用。
二、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能够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理念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三、企业的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四、企业的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特点就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的准则 企业制度文化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实践中生成和发育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企业为实现其盈利目标,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等,又是处理其相互之间生产关系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它在实践上表现为带强制性质的义务。
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文化系统,企业制度大体上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员工群体在物质生产、流通、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2)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3)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种种行为规范和准则。
企业制度的完备与否、企业制度的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特别是企业文化贯彻“人本”原则的自觉性和能力如何,对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关系极大。
事实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如,某水泥厂,坚持科学的人本原则,总结几十年企业管理的经验,提出并推行“规范化工作法”,用统一、科学的规范引发统一的行为,把8小时工作时间划分为32个时间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时间内,规定员工干什麽,怎麽干,按照什麽顺序,干到什麽程度,达到什麽标准,从而使工作实现程式化、均衡化、标准化。同时,对每个工人实行定岗、定责、定薪,将竞争机制引入生产、管理岗位,彻底打破八级工资制,使大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公平竞争。这样,使有消极随意性的员工产生了危机感;主观能动性强的员工更加强了紧迫感;中间状态的员工也大大提高了积极性,从而使整个企业以过硬的微观连续性管理,保证了企业目标的实现,获得了最佳经济效益。这一事实,以及其他许多注重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事例告诉我们,这种立足於“治事”,主要地不是“治人”,而是处处注重“感情投资”的企业制度、规范、准则等的改革、创新、调整,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整个企业的发展,是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的。企业民主─企业文化的感情因数
企业民主,即企业活动中企业员工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制度。美国很多公司都极其重视企业民主,他们把员工视为同夥人,尊重他们,给予他们尊严,这就大大增强了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松下员工做事的热忱,非要老板出面制止不可,因为他把员工看得比自己伟大。美国的RMI公司总经理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跟员工打招呼、开玩笑、听他们说话,而且还昵称两千多名员工的名字。正是由於他尊重员工,重视民主,曾三年未投资分文,却挽救了几乎80%的损失。企业民主的内容有三个层次:
第一是企业的民主意识。即从根本上树立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叁与企业管理。这是决定企业存亡兴衰的决定性因素。美国的许多公司都要求员工要知道公司的事情,要分享资讯。第二是民主权利和义务。员工有了民主意识,还必须规定相应的民主权利和义务,它既是民主意识的体现,又反过来促进民主意识的强化。美国惠普公司的用人哲学被称为“惠普方式”,它使每位元员工都有权享受公司的荣誉,承认 “公司的成就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晶。第三是企业的民主习惯和传统。这是企业民主制度在企业和员工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并形成一种惯例,不需要克服困难得以实现的自觉行为,比如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对话成为一种惯例,它是企业民主发展到高水准、高境界的表现,如南方大厦长期实行的“沟通日”制度,已成为了一种民主习惯与传统。企业民主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既需要外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又需要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等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而关键在於决策层的认识和观念。因为民主意识、员工的叁与意识,民主权利和义务、民主意识和习惯的形成,要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企业决策层本身必须具有民主意识,同时又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培育员工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企业文化活动─企业的功能文化
企业文化活动,总的来说,作为企业的功能文化,有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功能性。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一般说来,都是为了发挥其特定功能而进行的,并不是因为它们与其特殊的企业生产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当然技术性活动有些不同),已如上述。还要指出的是,一般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如发展物质文明的主导功能、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功能、对智力开发的动力功能、对共同意识的凝聚功能等,它都具有。
第二,开发性。这包括三个具体内容:一是开发生活,拓展人的生活空间,丰富人的生活内容,增添人的生活乐趣,美化人的生活、心理、文化环境。二是开发人的素质,包括人的体质、智力、脑力以及道德情操、价值追求、品质修养等。三是生产、技术、工艺、产品等的开发。
第三,社会性。企业内搞的各种功能性文化活动,本身即带有共性,是社会各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团体等都可以搞的“通用件”(专业技术培训等例外)。另一方面,他们又可通过这些功能性文化活动,如歌舞晚会、舞会、各种球赛、报告会等,同社会各界加强联系,相互交流资讯,提高企业的社会声望;同时,在与社会各界日益增多的接触中,亦可更多地了解用户、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服务的意见和要求,提高产品(服务)质量,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作为企业功能文化,企业文化活动大体上可分为文体娱乐性、福利性、技术性、思想性4大类型。1.娱乐性活动
这是企业内部(也包括部分以企业名义)开展和组织的文艺、体育等娱乐活动,如举办和组织员工之家、工人俱乐部、电影放映晚会、录影放映、电子游艺、图书阅览、徵文比赛、摄影比赛、书法比赛、周末舞会、文艺演出、春秋季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射击打靶、游泳、滑冰、野游、游园、钓鱼比赛、自行车比赛、“五月歌会”、“戏剧之春”、“班组之声”等。经常举行交流、比赛、辅导、展览等活动,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员工对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形成了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滋养着企业特有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2.福利性活动
这主要是企业从福利方面关心的各种活动。企业通过这些活动,在员工中,在企业内外,造成浓厚的人情味,造成有利於企业发展的“人情场”,使员工加深对企业的感情,加深对这种福利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依恋感。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这一概念本来并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但是实践中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存在着诸多的分歧。作为一门学科也好,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或管理工具也罢,无论它应用了什么样的理论,都要追求反映事实本身,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实事求是”,明道智远中的“明道”也是这样意思。我们帮助客户做企业文化建设咨询、做企业文化诊断评估、做企业文化测评和考核,企业文化的“真相”是什么这个问题,当然也不例外地加以关注。我们也希望客户和我们一样对企业文化是什么有着同样清楚明白的理解,这样大家才有共同的语言,才能对话,才能推动工作,才能将文化的力量真正融入到企业发展中去。从文化的范畴到企业文化的范畴探究企业文化的核心概念,我们需要寻求这样一个逻辑,即:作为人类的“人”——〉融入社会网络的“人”和“人们”——〉某一特定组织中的“人”和“人们”——〉企业中的“人”和“人们”。相应的,企业文化的范畴则是通过“文化——〉社会文化——〉组织文化——〉企业文化”这样一个逻辑来框定的。
“文化”这一术语在不同的领域具有多种含义。关于文化的定义,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组织行为学家等都从自己的学术角度对文化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和理解,据统计,目前学术界有关文化的定义有四五百种之多。一个普遍接受的关于文化的定义是由19世纪的人类学家泰勒(Tylor)给出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这一定义指出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性。它强调文化是生活在一起的人的一种产物,并且是习得的。
文化的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与人合作”,许倬云在谈及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时讲到:“作为有文化的动物,人类跟别的动物不同的地方,是我们会把人群组织起来,有意识地去做特定的工作。这跟大马猴不一样,大马猴也是成群结队的,但他们不是有意识的结合成群。从春秋时代中国人就知道,人不能跟老虎比,也不能跟飞鸟比,但人有自己的智慧,用意识来结合人群,用群体的力量来克服环境的困扰”。
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这一特定组织的文化,其发展和表现都具有鲜明的企业特性。目前,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也颇多,但最为广泛使用的、具有权威性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爱德茄•沙因(Schein)的定义:“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的“自然形成”过程
企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在于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相互间交往,并且无论从事何种经营活动均获得了相当的成就。当他们在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不断重复使用的解决问题方法就会生成他们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它们有效使用的时间愈长,它们就会愈加深入地渗入企业文化之中。
企业文化一经形成,自身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生存和发展。企业总是根据应聘人员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与自己企业的文化相吻合来决定是否聘用的。而新招聘的员工会得到直接的教育,了解本公司人员的行为风格。人们会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向他们讲述公司发展中的轶事和传说,提醒新成员们记住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它们的内容。经理们会对他们言传身教,做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思想上的表率榜样。企业的高级成员会通过日常的谈话,通过企业特殊庆典、仪式反复讲述企业自身的重要价值观念。那些成功地实现这些文化经营思想的员工会受到赞扬,被视为企业的楷模。企业新老成员自然而然相互交往和熟悉的过程,也就是提倡青年人接受老员工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最基本的过程是:凡顺应企业文化规范者得到赞赏,而逆行者则受到惩处。
企业文化的“人为建设”过程其实,说企业文化建设或者企业文化管理,并不是企业文化的概念出现后才有的,我们说“人为建设”是相对于“自然形成”而言的。随着企业文化这一术语在管理者意识中的普及,甚至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讲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时,企业文化便逐渐从“无意识的形成”发展到“有意识的建设和推动”了。
企业都会重视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构建,有人编成宣言,有人编成纲领,也有人喜欢从古文学中断章取义,无非是想通过一种方式来表达企业的共同使命、愿景及价值观。我们为客户做企业文化建设咨询,当然也少不了这些。但是,这绝不构成企业文化建设咨询的全部,也绝不是说文笔好就可以准确提炼和陈述企业的核心文化体系来。
我们对整个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和分析,一直都强调一个重要的事实:所有企业和企业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始终基于企业和企业人所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并与之紧密联系。它们都拥有一个物质底层(material substratum),即以财富、器物的形式而存在的物质环境的特定部分,还有一个产生于其行为活动的价值增值的部分。依据一系列外部契约和内部契约而组织起来,通过社会化和组织化协作来行动,遵循各自特定行业的规则,利用各自所拥有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等,企业和企业人从事其目标活动。
企业文化深层结构的概念可以提供一种对企业向内向外传播的文化符号体系和企业中权力运用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检验的方法。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深层结构”指的是一个社会组织的基本的理性体系;它是组织的一部分,向人们提供了什么是合适的和不合适的组织行为的意识,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理念和价值观。简单来说,它是一个框定组织成员的知觉的实用逻辑。社会理论家康拉德(Conrad)把深层结构和权力联系起来,他提出“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界定和稳固一个社会或组织的界线。它们是与权力相关的组织现实。如果没有它们,那就只有个人的集合体,而不是其成员以稳定的、可预测的、并以同步方式行动的社会集体”。
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显著效果,要使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并转化成自觉行为,在企业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企业文化的表层结构之间要建立起一道桥梁,这道桥梁就是以价值观为导向的、以物质基础和权力(或权威)基础所保护的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从企业文化的深层结构到企业文化的表层符号体系与行为,才形成一条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通道。
因此,实现从企业文化宣言到全体员工一贯的自觉行动的过渡,需要通过一系列明确的、表述清晰的制度和规范来约束,需要给予一定的激励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