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
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
代表法为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了哪些保障?
代表法对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的保障,是指代表在执行职务时不仅享有公民实现公民权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而且还要享有为执行代表职务所必需的,不为一般公民所享有的各种保障。代表法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实际需要,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保障。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需要,同时,在代表法第四章中还具体地从四个方面对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了保障,这就是:
1、政治保障(又称司法保障);
2、时间保障;
3、物质保障;
4、组织保障。
对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和代表权利是不是一回事?
不是一回事。凡是代表权利都同代表职务相联系,行使代表权利就是执行代表职务。保障是为人大代表更好地行使代表权利、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提供条件、营造环境,使代表权利得以顺利行使。有的同志把属于保障的内容也讲成是一种权利,这只是一般的说法,严格地讲应有所区分。
什么是言论免责保障?
言论免责保障是政治保障的一项具体内容。代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如小组会议上、联组会议上,直到在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上,也包括人大代表应邀列席的人大常委会会议等各种会议上,其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言论免责是保障人大代表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在审议报告、讨论问题时的发言不管多么尖锐,都不受法律追究。
什么是人身自由保障?
人身自由保障是政治保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代表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非经大会主席团许可,在闭会期间非经本级人大常委会许可,不得对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其内容包括下列几项:
1、不受逮捕。
2、不能被刑事审判。
3、不能对其采取劳动教养、居住监视、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等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而且,在我国,这种人身自由保障不受地域的限制。比如,县级人大代表并不只在本县之内受到这种保障,省人大代表并不只在本省内受到这种保障,也就是说,只要他是人大代表,即使是县级人大代表,他也像全国人大代表一样,在国内任何地方都受到法律规定的人身自由 保障。不论在什么地方,如果对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否则就是违法,不仅要予以制止,而且要受到处分,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对于乡镇人大代表 如果采取逮捕、刑事审判,或者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执行机关应当立即报告乡级人民代表大会。
保障人大代表的人身自由,是为了人大代表更好地执行代表职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对阻碍和干涉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要不要追究责任?
代表法明确规定,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凡
是阻碍和干涉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行为,都要视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直到追究刑事责任。具体地说,有义务协助代表执行代表职务而拒 绝 履行义务的,有关单位应当予以批评教育,直至给予行政处分;如果阻碍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根据情节,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拘留、罚款和警告等处罚;如果采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按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代表在被罢免时有权提出申诉是否属于一种政治保障?
属于政治保障。因为代表自己的申诉是在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利。代表被罢免有各种原因,有的是因为不称职,有的是因为违法犯罪,但也有因为积极参政、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而遭到不公正对待被提出罢免的,遇到这种情况,代表法规定,被罢免的代表有 权出席罢免该代表的会议申诉意见或书面申诉意见。因此,允许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或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提出申诉是一种政治保障,它既有助于分清是非,同时也有助于维护人大代表免受不公正待遇。
人大代表的时间保障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我国的人大代表是兼职的,不是专职的,人大代表的日常工作时间主要用于搞好本职工作,执行代表职务主要利用业余时间。但是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人大代表的活动逐渐增多,有时也会占用一部分工作时间,特别是我国人大会期短,人大代表的工作和活动大量是在平时进行的,因此,为了保证代表有时间执行代表职务,代表法专门规 定了时间保障。时间保障强调的重点是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即在平时,人大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安排的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时,该代表所在的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障。
人大代表的物质保障有哪些形式?
我国的人大代表没有代表薪金,因此,法律对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规定了相应的物质保障。物质保障主要有以下形式:
1、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时所需的各种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本级财政开支。
2、代表在平时开展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按正常出勤对待。
3、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要根据实际情况由本级财政给予适当的补贴。如全国人大在八届时每年给这些代表以600元的补贴,九届时每年给予800元的补贴,后来又有所增加。
人大代表的组织保障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便于人大代表更好地开展工作,执行代表职务,代表法就为人大代表提供组织保障作了相应的规定,主要体现在:
1、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同本级人大代表的联系,要为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创造、提供必要的条件,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应当为 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服务。如在全国人大七届时,开始印制了代表专用信封,以便代表随时可以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代表专用信封一是传递速度快,二是不用贴邮资,方便了代表执行代表职务。
2、规定国家和社会、一切组织和个人 都必须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如果发生组织和个人阻碍和干涉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就要根据发生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处分或处罚。
第二篇:乡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考核办法
冷水关乡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考核办法
一、根据《代表法》、《重庆市<代表法>实施细则》《重庆市委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的规定,结合冷水关乡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人大代表执行职务要当政议政督政,须做到小组活动要参加、会议审议要发言、联系选民要热心。
三、各代表小组组织代表参加人大会议,做到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10分)。书面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3条(10分),每增减1条增减5分。各代表小组有1名代表作审议发言(10分),每增加1名加5分。
四、各代表小组按通知要求参加主席团会议,做到不无故缺席迟到早退(5分)。按照主席团会议议题的要求认真调查研究(10分),全年在主席团会议时作1次发言(15分),每增加1次加5分。
五、各代表小组活动有规范的记录(5分)。每名人大代表指导1—3名村民代表开展活动(5分)。有代表活动的经费开支(5分)。全年召开代表小组活动4次,活动情况向主席团汇报,派选代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其他代表无无故缺席情况(10分)。每名代表联系选民户10户,并走访征求意见1次以上(5分)。民主评选出优秀代表(5分)。各代表小组为民办实事1件以上(5分)。
六、主席团根据以上标准评选先进代表小组3个,奖150元,合格代表小组4—6个,奖100元。先进代表若干名。可评选较差代表小组1—2个,凡被评为较差代表小组的不给奖,不纳入先进村党支部评选范围,凡被评为先进代表小组的,该村作为评选先进村党支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篇: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
关于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
(1997年3月6日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5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3月30日广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2次会议《关于修改〈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第1次修正;根据2014年4月30日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8次会议《关于修改〈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保障代表执行职务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第2次修正)
第一条 为保障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办法》的规定,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
第三条 代表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发的代表证件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执行代表职务。
第四条 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其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保证和提供便利条件,其工资、奖金、补贴及福利待遇,均按正常出勤对待。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由市财政按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的标准,给予补贴。
第五条 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无特殊情况,每年离开所在工作、生产岗位执行代表职务的时间不少于十二日。
第六条 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在列席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和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的发言均不受法律追究。
第七条 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承 —1—
办单位应当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之日起三个月内予以答复。代表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承办单位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三个月内予以答复。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答复的,应当书面报告交办单位,并向领衔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代表说明情况,但最迟不得超过六个月答复。
第八条 代表根据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统一安排,对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在视察时可以提出约见本级或者下级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被约见的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者由他委托的负责人员应当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要求,联系安排代表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被视察单位应当如实汇报情况,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改进工作。
第九条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非经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得对代表实施逮捕或者刑事审判,也不得对代表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果代表因为是现行犯被拘留的,执行拘留的机关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送达书面报告。
经许可对代表已经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刑事案件,就同一案由需要变更限制人身自由措施和实施刑事审判的,不需要再提请许可。
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应当自接收提请许可的报告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条 对同时担任两级和两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需要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或者实施刑事审判的,决定或者批准的机关应当同时分别报告有关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并按照其中最高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的处理决定执行。
第十一条 代表被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措施或者被实施刑事审判时,应当主动表明代表身份,并有权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申诉,执行机关应当在十二小时内送达。
第十二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和办事机构应当采取以下方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为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一)安排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与代表联系;
(二)邀请代表列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三)召开代表座谈会;
(四)安排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向代表介绍或者通报工作情况;
(五)做好代表的来信、来访工作;
(六)组织代表培训学习;
(七)发送有关参考、学习资料;
(八)帮助解决代表执行代表职务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可以提供的其他条件和保障。
第十三条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代表的权利,支持代表执行代表职务。
阻碍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根据情节,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进行打击报复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会议、代表视察、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培训方面的费用以及无固定工资收入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补贴等经费,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编制预算,依法列入市财政预算。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七年三月六日起施行。
第四篇:退居二线和退休人大代表怎样履行代表职务
退二线和退休人大代表
怎样履行代表职务
江汉村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明确规定:“代表依照本法的规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这就是说,人民代表是一种常任的职务。人民代表在其任期内,除依法暂时停止执行代表职务和终止代表资格者外,因年龄或健康原因,工作退居二线或退休,其代表资格是有效的,代表职务也是存在的。决不能因工作退二线而把履行代表职务也置于二线,更不能因退休而不履行代表职务。工作退居二线或退休的人大代表,工作任务减轻了或可以不上班了,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更有利的条件来执行代表职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学习模范执法《代表法》第一章“总则”中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依法履行职务决定了代表本身必须具备特有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知识。退居二线和退休的人大代表,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要更多一些。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
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新观点新理论,还要学习现代经济和新科学新技术。人大是制定法律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机关,人民代表在履行职务时常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退居二线和退休人大代表可安排一定的时间,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特别是《宪法》、常用法规和新公布实施的法律法令,要反复学,经常学,学懂学通,会讲会用。既要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要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深入实际,联系选民“ 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 这是一句老话,可也确实道出了人民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作为人大代表,就要坚持深入实际,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认真地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经常到选举单位去,到人民群众中去,直接和工人、村民座谈,收集他们的建议、意见。退居二线和退休的人大代表,没有领导职务了,人民群众更愿意接近,更愿意说出心里在话,更容易收集到许多真实的情况。听了群众的意见,要认真分析,依照法律和政策作出答复。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法律和组织程序,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或同级党委和政府反映,切实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的桥梁作用,为民排忧解难。
三、调查研究服务中心人民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审议报告、议案,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要以实事
为依据,这就要求代表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真实的一手材料。退居二线和退休的人大代表,没有了领导职务,群众更愿意接近,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得到的材料就更充分更真实。调查研究可抓住两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一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当前普遍存在的“医疗费用居高难下”、“穷人的孩子读不起书”、“垄断行业收费不合理”等问题,人民群众呼声很高,党委和政府一时又无有好的办法解决,值得人民代表深入调查研究,寻求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二是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如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化解当前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解决青年人热爱农村、安心农业和怎样使农民尽快富起来的问题等,既是党的工作中心,又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人民代表特别关注的问题。退居二线和退休的人大以代表带着这些问题,可采用持证视察、询问、座谈、走访等形式,摸清情况,找出原因,写出有实事、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帮助政府推进工作,解决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出席会议参加活动《代表法》规定了代表的职务。如出席代表大会会议,参加闭会期间的活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退居二线和退休的人大代表,不能因为工作退居二线或退休,就只参加会议,不参加代表活动而成为“会议代表”,更不能不出席代表大会和不参加代表活动而成为“挂名代表”。代表是选民依法选举产生的,代表职务也是法定的。退居二线和退休的人大代表,必须按
照《代表法》的要求,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参加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义务,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研讨
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研讨
近年来,各级人大代表根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执行代表职务,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然而,部分人大代表在其任期内未能认真履行代表职务,有的不认真参加人大会议和代表活动,有的不积极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成为典型的“挂名代表”,影响了本级人大职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人大代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度。
部分代表未能认真履行代表职务的五种表现
表现之一:有的代表履职热情不高,经常缺席一年一度的人代会。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人代会缺席人数逐步上升趋势。少数地方缺席率超过10%、20%,甚至更高。近年来,有关人大代表因两次无故不出席人大会议而被依法终止代表资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各级媒体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还有,部分参加会议的代表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影响了代表职务的充分行使。
表现之二:有的代表虽能参加人代会,但分组审议时却很少发言,也很少提出议案和建议。个别代表甚至在一届任期内,讨论一言不发,议案建议一件未提。按照代表法的规定,人大代表应当积极履行职务,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但是,有些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时缄口不语。有的代表在会议期间精力不集中。这与其所担负的职务和所处的法律地位不相称。
表现之三:不少代表在提建议、批评和意见时,提“建议”、“意见”的多,提“批评”的少。据《人民日报》报道,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五次会议,代表共提出2247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其中真正称得上代表“批评”的只有一件。类似现象在其他地方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表现之四:有的代表在闭会期间未能认真地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有的代表在闭会期间不参加或很少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不联系或很少联系选民和群众,甚至建议、批评和意见不提一条。另外,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代表兼职制度,相当一部分代表在各行各业担负着一定的工作职务,当代表活动与本职工作发生矛盾时,有的代表往往重本职工作,轻代表工作,使得代表活动难以保证。
表现之五:在代表履行职务中,领导干部代表与非领导代表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有的领导干部代表的代表意识不如其他代表,有的觉得自己当代表是工作需要,有时能不参加代表活动就不参加,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只在每年一次的人代会上亮个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工作的整体合力,甚至影响了非领导代表履职的积极性。部分人大代表未能认真履行代表职务,不仅损害了选民的利益,辜负了他们的重托和信任,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的行使。每位人大代表都代表着所在选区或选举单位的民意,如果部分代表不认真履行代表职务,所在选区选民和选举单位对“一府两院”的建议也会随之而“缺”,导致一些阶层、群体的利益和要求无法反映,审议意见不全面、不充分,特别是对于某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议题,若具有专业优势的代表缺席会议将难以达到集思广益、集中民意、兼顾各方利益的目的。另外,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寄予厚望,过多的人大代表不认真履行职务,将影响国家权力机关的公信力,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形象也会因此而受损。
部分代表未能认真履行代表职务的原因
部分人大代表未能认真履行代表职务,未能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个别代表,特别是工商和私营企业的厂长、经理代表,错误地认为人大代表是一种名誉职务,是因为自己本职工作出色而给予的回报,意识不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这是人民对他的信任,具体表现在代表意识不强,没有把当人大代表当成是一种使命和责任。个别地方甚至发生过身为人大代表的厂长派秘书参加代表活动的事情,发人深省。
另外,由于代表行为的非约束性,难以形成参加活动的驱动力,加之代表履行职务没有量化标准,称职与不称职很难界定。《代表法》对人大代表参加人代会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凡“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将终止其代表资格。而对代表参加闭会期间活动的不作为行为,没有提出相应的制约规定。这使部分代表意识不强的代表,缺少参加活动的驱动力,常因各种原因和借口而缺席。另一方面,因为人大代表与选民、原选举单位没有形成紧密的委托关系和联系渠道,选民、原选举单位对其当选代表后履职情况不了解,对自己选出的代表履职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也在一定程度导致了代表缺乏责任感、危机感,失去了积极参加活动、认真履行职务的外部驱动力。
原因之二: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对代表行为的有效监督。在对代表的监督方面,尽管《代表法》和《选举法》对监督代表工作都作了规定。如《选举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选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法》第四条规定:“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但在具体监督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对监督代表的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人大偏重监督“一府两院”,而对代表的监督却往往被忽视。即使代表不积极行使自己的职权,不履行代表义务,只要不触犯法律,都能维持到任期届满,形成事实上的“代表终届制”。在这种人大代表终届制度下,存在着许多弊端,如届中镇、街和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调整交流,个别代表长期外出务工等,这些代表因工作岗位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已脱离了原选区和选民,不能深入了解民情,不便参加代表活动。同时,由于受名额限制,一些新任的镇、街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又无法补选为代表,无法开展代表工作,影响人大代表职务的充分行使。二是监督代表缺少必要的形式和手段。现行法律只规定了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除此之外,对于选民和选举单位如何对代表的行为进行具体的监督和评判等,法律没有作出明确、可操作、有约束力的规定,使人感到“无法可依”。特别是对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的罢免,规定过于原则、笼统,法定程序不够明确,又没有相应的措施加以衔接,平时如要专门召集某选区全体选民罢免某个代表,工作难度较大。因此,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罢免权实际上难以实现。从当前各地对人大代表进行监督的做法看,普遍采用的监督形式,是组织代表定期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评议。但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所有代表都向选民述职很难做到,要求代表向所有选民述职更难做到。实际工作中,进行述职的只有部分代表,听取述职的往往也只有部分选民,且多数选民对代表并不很熟悉,对其履行职务情况的了解仅限于代表的自我汇报。个别代表在评议大会上只谈成绩,不谈缺点。由此看来,仅靠述职评议也难以达到对代表履行职务进行有效监督的目的。原因之三:有些代表也有积极履行代表职务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原因,难以行使好代表职权。造成代表素质相对较差、难以履行代表职权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当前代表选举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代表综合素质不高。部分选举单位在组织提名人大代表候选人时,忽视了对候选人的代表意识、工作责任心和履职能力的考察,一些老好人往往成为理想的候选人。在当选的代表中,有的是因在本行业做出了成绩而被推选的,有的是因担任某一职务而被推选的,有的是按代表结构而被推选的。在投票选举中,部分选民投票不慎重、不热情,随意投票,从而使一些对代表职务不了解、不热心,甚至根本胜任不了代表职务的人被选为人大代表。二是“后天”培训问题未解决。作为代表自身,未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作为人大常委会,虽然为代表的学习培训创造了一定条件,但由于时间、经费等客观条件所限,培训效果往往难以保证,对代表的素质提高帮助不大。
原因之四:在代表履职环境方面,近年来,人大代表因依法履行职务而遭打击报复的事情屡有发生。某地一名人大代表因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出了取消不合理收费、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结果,其所在地的地税局便以违反国家税收征管法为由,向其所在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和“税务行政处罚事项通知书”。还有一位人大代表因举报城管部门乱收费,被数名城管人员强行拦车殴打。类似事件尽管是个别现象,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法制观念和人大意识还相当淡薄。他们不知道有代表法,不知道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这些人把代表履行职务看作是代表的个人行为,一旦被触及痛处,就设法报复。最近,某市人大常委会曾以“我当代表”为题对部分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了一次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7%的代表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恐吓和报复。这说明,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务的外部环境还不够宽松,由此造成一部分代表在履职中存在一定的后顾之忧。
健全制度促使代表忠实履行职务
目前,全国有近400万名各级人大代表,他们素质的高低,履职的好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因此,强化代表的责任意识,提高履行职务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明确代表职责。根据法律规定的代表职权和责任,制定具体工作职责,对监督代表履行职务十分必要。代表工作职责应包括人代会期间代表应从事哪些工作,如提出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发言等;闭会期间代表应参加哪些活动,如调查、检查、视察,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工作职责能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以增强可操作性。
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人民通过人大代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人大代表要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思想,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真正发挥人大代表应有的作用。
三是要健全工作制度。综合各地的经验,主要可采取以下七项制度: 1.代表公示制。人大代表公示,就是在代表所在选区和选举单位,建立公示牌,把人大代表的姓名、照片、联系地址及电话亮出来,以便选民与代表联系和代表接受选民的监督。实行人大代表公示制,有利于疏通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方便选民向代表反映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把人大代表置于全体选民的监督之下,促使人大代表更好地履行职务。
2.履职承诺制。2003年,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制订了《开展代表履行职务承诺制的初步方案》和《代表履行职务承诺书的主要内容》,以实施代表履行职务承诺制为载体,增强代表工作的透明度,加强选民对代表的监督。根据要求,每位人大代表要撰写《履行职务承诺书》,并到选区向选民作公开承诺。在第二年人代会召开之前,根据上年承诺的内容,组织代表到选区和选举单位向选民述职。3.述职评议制。在开展代表履行职务承诺制的基础上,为确保人大代表真正按照选民的意志和利益履行职务,人大代表要向选举单位及选民述职并接受评议。述职根据总体安排可采取口头与书面两种形式进行,口头述职通过召开述职评议会进行,书面述职即写出述职报告交给所在选举单位,由所在地人大常委会统一组织开展述职评议工作。必要时,可根据各地实际出台专门的《人大代表述职办法》,明确规定代表向选民述职的方式方法、述职内容、述职程序、述职次数等。人大代表向选举单位及选民述职,一是有利于增强代表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代表向选民述职能使代表明确“代表谁”和“怎么代表”,让代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二是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意识。让群众听取代表的述职并进行评议,把监督代表的权力交还群众,这本身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体验和感受民主的最好实践活动,它能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身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代表述职的基础上,由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议。选民评议代表的内容包括:代表是否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否带头贯彻人大决议、决定,是否坚持勤政廉政,是否积极履行代表职务,是否保持与选民联系等。在规范评议的内容、形式、程序基础上,通过组织学习培训、征求选民意见、开好评议大会等环节评议代表。
4.履职记事制。建立代表活动档案,由基层代表小组或各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对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和闭会期间的活动,如出席会议、审议发言、参加视察、小组活动、联系选民及参加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其他活动等情况,特别是代表所提出的批评、建议、意见等,一一记录在案,定期汇总,并向代表所在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反馈,让广大选民全面了解代表是否认真履行了职务,是否反映了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以增强代表责任感。
5.履职考核制。即在建立人大代表履职记事备案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代表履职档案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由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组织各代表小组在年终对代表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优的重要依据。这一制度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6.争先创优制。建立健全代表评比制度,制订相应的评比标准,由各选举单位或代表小组按照评选条件和比例评选出先进代表小组和优秀人大代表,对切实履行代表职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的人大代表由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予以通报表扬,对没有认真履行代表职务的代表予以通报批评,以激励代表增强争先创优意识。7.打破终届制。一种是建立和实施代表辞职制度。就是根据代表调整情况和工作需要,按照选举法关于代表可以辞职的规定,建立和实施人大代表辞职制度。如:担任乡镇主要领导职务的人大代表调离岗位,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能执行代表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辞去代表职务的,由代表本人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提出辞职请求,经人大常委会批准并予公布。另外,除代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代表资格终止外,对于在闭会期间经常不参加代表活动,不联系选民,审议不发言,长期提不出建议和意见,基本不能发挥作用的代表,由选举单位对其提出批评,如无改进,也可劝其辞去代表职务。另一种是关于选民罢免人大代表。选举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选区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罢免要求。”如在代表述职评议中,多数选民认为某个代表不称职,也可依法提出罢免案等。
四是要加大监督力度。要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作用,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代表行为监督制约机制。从监督的内容来看,主要应包括:代表参加活动情况,学习情况,联系选民情况,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情况等。要加强对代表的有效监督,必须进一步完善有关监督代表的法律法规,在有关法律中进一步明确关于监督代表的具体规定。建议在有关法律法规中增加监督代表的相关内容,明确对代表的监督权限、责任和组织领导。在地方组织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中,也应包括对自己选举的上级代表的监督,以保证选民或选举单位监督权的实施。与此同时,还要详细规定监督代表的形式、手段和程序等,从根本上解决由谁监督、怎样监督的问题。在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之前,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结合近年来工作的实践和经验,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大胆探索和实践监督代表的有效形式和手段,明确一些可操作的监督方式,为立法和强化代表监督积累经验。
五是要提高代表素质。在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既要考虑代表结构,以体现广泛性、代表性,保证各方面都有一定数量的代表进入权力机关,又要以素质为先决条件,而不过分考虑代表结构。各级人大常委会还要加强对代表的组织管理和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增强他们的代表意识和法律意识。对代表的培训,不仅一届培训一次,而且要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代表的学习培训,使代表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他们依法履职的能力。
六是要改善履职环境。特别是在人代会闭会期间,更要为代表提供相应的履职便利。作为人大代表工作机构,要成为代表的“娘家”,不仅要指导代表执行职务,更要搞好服务,做代表的知心人,如开通“代表热线”等,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及时办理,对代表反映的困难要热心帮助解决,以激发代表执行职务的热情。还有,对无固定收入的代表执行代表职务,应根据实际情况由本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并承担一定的交通费用,以解决他们在履行代表职务过程中所必需的经费。代表所在单位也要积极支持人大代表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证。此外,还要切实依法保障代表的人身自由等各项权利不受侵害,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同时,司法机关要增强依法保护人大代表权利的意识。执法人员应熟知人大代表司法保障制度,自觉维护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要加大对人大代表受打击报复案件的惩处力度,真正起到震慑作用,使人大代表的权益得到切实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