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实施意见(深圳255号)

时间:2019-05-12 12:1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年金实施意见(深圳255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年金实施意见(深圳255号)》。

第一篇:企业年金实施意见(深圳255号)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深圳市企业年金实施意见的通知

(2006年12月8日)

深府〔2006〕255号

《深圳市企业年金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企业年金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社部令第20号)、《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令第23号)(以下简称两个《办法》)和《关于我省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通知》(粤府办〔2004〕81号),切实推动企业年金工作顺利开展,规范企业年金管理,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贯彻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重要意义

企业年金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退休员工的生活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各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的重要意义,全面贯彻落实两个《办法》,推进我市企业年金的稳步健康发展。

二、企业年金的筹集与分配

(一)凡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未拖欠缴费、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并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的企业,可按规定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化管理、经费自筹的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属于经费自筹的人员以及外地驻深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企业年金适用于本企业所有试用期满的员工。

(二)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其中,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参加年金员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员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参加年金员工上年度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

(三)企业年金缴费可按月归集,也可半年或一年归集一次。员工个人缴费可以由企业从员工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企业当年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不得继续提取或缴纳企业年金。

(四)企业缴费部分向员工个人账户进行分配时,可根据员工的岗位、贡献、年龄、在本企业工龄等因素,适当拉开档次,但最高不得超过本企业参加年金员工平均缴费额的5倍。

(五)企业员工因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或被劳动教养、开除公职、除名、自动离职的,应当终止为该员工缴纳企业年金费用。

三、规范企业年金方案和合同备案程序

(一)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应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企业年金方案应提交以下材料:

1.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申请函;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社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证明;

4.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应出具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企业年金方案的决议,以及国有产权单位同意建立企业年金方案的书面文件;

5.非国有企业应出具工会对企业年金方案的书面确认函或其他可以证明方案经集体协商通过的书面文件;

6.企业上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审计报告;

7.由企业年金理事会担任受托人的,需提交企业年金理事会成立文件、章程、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8.由法人受托机构担任受托人的,企业应提交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法人受托机构的企业年金受托业务资格证书复印件;

9.企业对经办人员的授权证明;

10.企业年金方案文本。

(二)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申请后,应对企业提交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核查。核查合格的,发放《企业年金方案登记接受回执》;核查不合格的,应一次性告知企业经办人员所需补齐和修正的全部内容。

(三)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申请后,应在15日内核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方案的合法性,包括建立企业年金方案的条件、企业年金方案的完整性、企业年金方案受益人员的范围、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企业年金方案的决议、企业年金方案分配的合规性等,并出具是否同意备案的正式复函。核查合格的予以备案,核查不合格的不予备案。

(四)企业在收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企业年金备案复函后,应在60日内选择企业年金受托机构,并与之签订书面合同。受托合同签订后,受托人应当与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签订委托管理合同。

(五)企业年金管理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由受托人将受托管理合同及与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签订的委托管理合同报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书面合同备案文本之日起15日内,向备案受托人给予企业年金方案登记号。

(六)在执行过程中,企业年金方案经集体协商后作出调整的,企业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0日内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新备案。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年金方案发生变更的,在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前,应先报国有产权单位备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主体条款或基金管理合同有变更的,受托人应在自变更发生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重新备案。

四、加强企业年金监管

(一)依法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每年应填写《企业年金情况审核表》和提供基本养老保险正常缴费证明,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二)企业每年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应出具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签署审核意见的《企业年金情况审核表》。

(三)企业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的,除依法管理本企业年金事务外、不得从事其他任何形式的营业性活动。市属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必须报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四)由受托人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内和年度结束后45日内,负责将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的季度和年度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报告集中报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各年金管理机构同时报各自的业务监管部门,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受托人提交的年度企业年金基金财务会计报告和

托管人提交的年度企业年金基金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季度和年度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报告须经托管人确认。

(五)企业年金应当遵循市场化运作、风险自担原则。企业年金方案的委托人、受托人应定期对年金基金的投资绩效进行评估,对未达到预期收益目标的投资管理人可按合同规定提出投资策略调整要求或进行更换。账户管理人应提供完善的账户管理功能,委托人、受托人可对年金基金账户进行实时查询。员工有查询本人账户的权利。

(六)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企业年金基金运行监管。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年金方案和管理合同是否依规备案;是否严格按照报备方案和管理合同实施;年金方案是否维护广大员工的利益;基本养老保险暂停时是否中止提取企业年金;年金基金是否完整并与企业自有资金分离;基金运营机构是否具有资格;投资策略的合规性;是否按规定提取有关费用等。

(七)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情况进行检查。我市建立企业年金方案的企业和参与深圳市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中介服务机构应予以积极配合。对违反企业年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企业,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对不按规定向企业年金监管机构报送有关备案材料、违反规定管理运营企业年金基金的机构以及对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的监管活动不予配合或抵制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有权予以通报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有关违规情况报国家劳动保障部,建议国家劳动保障部取消其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资格。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相关的监管部门。

(八)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各监管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发现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有违规行为的,应及时处理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报。

五、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企业年金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和企业发展,市政府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企业缴费在企业参加年金员工上年度工资总额6%以内的部分,可从经营成本中列支,超过6%的部分在企业自有资金中列支;员工个人缴费的部分在本人税后工资、薪金中负担。

六、逐步规范企业年金制度

原按照《关于印发深圳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的通知》(深府〔1997〕182号)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的企业,应按照两个《办法》的规定修改企业年金方案并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由市企业年金管理中心经办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按照企业自愿选择和市场化原则移交。由企业自办的企业年金,应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委托符合资格的法人受托机构担任受托人,委托具有资格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进行企业年金管理。

2006年12月31日前申报企业年金方案的企业,企业和个人缴费可以向前追溯到2004年5月1日,2007年1月1日后申报企业年金方案的企业,自方案备案当月起缴费。

七、其他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市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方案的通知》(深府〔1997〕182号)同时废止。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广东省有关企业年金的规定执行。

第二篇:《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公布实施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公布实施 作者:

来源:《办公室业务》2012年第12期

财政部近日出台《国有金融企业年金管理办法》,明确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办法》指出,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应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企业年金方案应按规定经集体协商确定,并提交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办法》规定了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应当在为企业退休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发挥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将其作为健全薪酬福利制度和激励机制的重要方式,实现保障性与激励性的有机结合。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保障符合条件、自愿参加的全体职工,并根据发展战略、收入分配制度、人力资源策略、职工贡献程度等因素,探索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年金保障体系,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办法》明确,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金融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缴费总额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金融企业应当根据其发展战略、经营状况、人员费用等因素,合理确定企业年金缴费水平,并按照规定适时调整。《办法》指出,金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初期,职工个人缴纳部分原则上不得低于企业缴费部分的25%,以后逐步提高。在职工和金融企业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允许部分职工结合实际,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例。根据《办法》,金融企业职工在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可以按照规定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性或者定期领取企业年金。在职工出境定居、死亡及符合有关规定的情形下,可以按照规定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

第三篇:北京市国有企业实行企业年金指导意见[范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文件

京国资考核字„2006‟77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北京市国有企业实行企业年金

制度的指导意见

各企(事)业单位:

为指导和规范市国资委监管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逐步建立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激励机制,改善企业薪酬福利结构,正确处理国有资产出资人、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现就市属国有企业试行企业年金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原则

(一)保障性和激励性相结合原则

企业年金制度应统筹考虑提高企业职工未来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与即期激励作用的发挥,应与企业人力发展战略、内部收入制度改革相结合,将完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与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企业凝聚力,完善激励机制。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试行企业年金制度既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覆盖企业全体职工,也要与职工个人的贡献挂钩,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三)兼顾出资人、企业和职工利益原则

试行企业年金制度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互相攀比,不能加重企业的负担,不能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试行企业年金制度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符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以下简称《办法》)第三条规定的企业可以试行企业年金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

1、企业盈利并完成市国资委核定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亏损企业以及未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企业在实现扭亏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之前不得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城市公用类企业在经政府有关部门同意后可试行企业年金。

2、企业主业明确,发展战略清晰,具有持续的盈利能力和年金支付能力。

(二)与人工成本承受能力相适应

企业应有较强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不得因试行企业年金制度而造成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凡是人工成本指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未达到市国资委相关要求的,应暂缓试行或调整缴费比例,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基础管理规范并实行民主管理

企业应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试行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方案应按规定程序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三、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

企业年金方案的设计应符合《办法》及相关政策的规定。重点设计和解决以下问题:

(一)关于年金形式和缴费水平

企业年金所需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企业与个人的缴费比例要相匹配。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实发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实发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企业达到试行年金制度基本条件的,可按企业年金计划中规定的缴费比例执行;未达到基本条件要求的,应动态调整缴费水平,连续三年经营亏损的,应暂停企业缴费。

(二)关于年金的激励机制

企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帐户方式管理,应科学合理的确定企业缴费划入个人帐户比例。对已划入个人帐户的部分,应根据职工工作年限(也可以自企业年金计划启动后起计)决定归属个人比例,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相应增加归属比例,在3-8年内逐步归属职工个人。

(三)关于与社会化统筹管理相衔接

企业应通过试行企业年金制度,逐步规范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外项目支出。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应在方案中确定年金取代统筹外项目的办法,兼顾新、老离退休人员福利保障水平,对试行年金制度后离退休的人员,原则上不应在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和企业年金之外再支付任何福利性项目。试行年金的企业在改制时退休人员原则上不计提统筹外项目费用(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四)关于资金的列支渠道

企业应按照《关于贯彻实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劳社养发[2006]39号)规定的渠道列支。

(五)关于年金方案的实施

企业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意见的要求,在对企业整体经济状况、承受能力进行精心测算和对未来经营业绩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统筹规划设计年金方案。一级企业应针对二、三级企业实际情况分步实施,对盈利的二、三级企业可先行试点,对亏损企业待扭亏后再试行企业年金制度,不搞一刀切。

二、三级企业之间的缴费水平应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阶段与经济效益情况合理确定,避免相互攀比。(一级企业是指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二级企业指一级企业所投资的法人单位;以下层级依此类推。)

四、规范企业年金的市场化管理运营

(一)建立企业年金管理运营机构公开选择和考核评估机制

为加强年金基金监管和规范运营,保障企业年金的安全性,各企业应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用市场化方式,择优选择经国家有关监管部门认定的在京机构管理运营企业年金,并将选择的管理运营机构事前报市国资委备案。同时,企业应通过受托人(即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建立动态的考核评价机制,对管理运营机构的业绩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调整管理运营机构。

(二)规范与各管理服务机构的法律关系

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要求,明确与企业年金基金各管理运营主体的职责及运作规则。由企业按规定确定企业年金受托人,企业与受托人建立信托关系并签订书面合同;由企业年金受托人按规定选择具有资格的企业年金帐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管理运营企业年金,受托人与帐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之间应确定委托代理关系并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四)建立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

试行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按照规定定期向企业年金受托人、帐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等管理运营机构,了解、查询企业年金基金管理、重大事件等情况,索取基金管理报告。企业应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重大事件等情况及基金管理报告及时报市国资委。企业年金理事会或法人受托机构应定期向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年金管理、运营情况,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代表职工监督企业年金的管理和运营。

五、核准权限及程序

(一)企业试行年金制度必须经批准方可实施。企业制订的年金方案须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履行以下核准程序:

1、一级企业的年金方案报市国资委审核批准。其中,国有独资的一级企业年金方案由市国资委审核批准;已多元化改造的一级企业的年金方案,由其国有股权代表在提交董事会审议前报市国资委审核,并按照市国资委的指示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2、二、三级企业的年金方案由一级企业审核批准后,报市国资委备案。

(二)本意见印发之前已经试行企业年金(或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企业及以企业年金(或补充养老保险)名义购买商业保险产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本意见的要求认真做好清理和衔接工作,规范完善企业年金方案,并按本意见的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三)企业年金方案经审核批准后,按有关规定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试行企业年金制度是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是一件关系到社会保障和职工福利的大事,各企业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严密组织。试行企业年金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市国资委报告。市国资委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企业年金的运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OO六年七月十四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企业 年金 意见

抄送: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国资委办公室 2006年7月14日印发

共印300份

第四篇:企业会计制度实施意见

为了促进企业严格遵循《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转换的衔接工作,现对工业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衔接规定如下:

一、调账原则及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分别按照《工业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的规定清查损失和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有关减值等的规定预计损失,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企业应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设置“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和“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明细科目,分别核算企业在执行新制度前按照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及因执行新制度预计的资产损失。

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指企业按照原制度规定,因资产发生报废、毁损等已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但尚未处理的损失金额,以及已经发生的损失但尚未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金额,如按原制度规定应记而未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资产盘亏、毁损等。

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指企业按照新制度有关减值等的规定,对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计提的减值准备。

(一)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执行新制度以前,对于按照原制度的有关规定清查出的损失,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账务处理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发生的损失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原材料”等有关资产科目。“待处理财产损溢一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的余额,包括原已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金额以及在执行新制度前按照原制度的有关规定核查出的损失金额。

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应区别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没有明确要求的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经批准冲减相关所有者权益时,应先将“待处理财产损溢一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未分配利润不足以冲减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还应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账务处理为: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同时按依次冲减的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借记“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经过上述结转以后,对于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没有明确要求的企业,其“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应无余额;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中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部分,以负数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反映。

2.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有明确要求的企业,在冲减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时,应以现有经营资质条件所需净资产为限(指冲减有关损失以后的净资产金额不低于经营资质条件所需的净资产金额,下同),将“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中可直接冲减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相应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账务处理为:按可冲减的未分配利润金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按可冲减的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金额,借记“盈余公积”、“资本公积”等科目,按可冲减的待处理财产损失金额,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

如果以现有经营资质条件所需净资产为限,可以冲减的所有者权益金额小于已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的金额,未冲销的资产损失反映在“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该部分资产损失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以减项列示。

(二)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的会计处理

企业按照新制度的规定,对于应收款项、存货、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及无形资产等预计的损失,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应按预计的损失金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按新制度设置的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应按预计的资产损失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借记“递延税款”科目,按预计的资产损失扣除记入“递延税款”科目金额后的余额,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

科目,按照预计的资产损失金额,贷记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在确认上述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并需确认递延税款借方金额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合理预计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期间内(一般为3年)是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抵减,否则,不应确认递延税款借方金额(下同)。

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应按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没有明确要求的企业,在冲减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时,账务处理为:企业应按照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金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对于预计的资产损失中可用盈余公积弥补的部分,应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经过上述结转以后,“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应无余额;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中以公益金和盈余公积不足冲减的部分,以负数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反映。

2.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有明确要求的企业,在冲减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时,应以现有经营资质条件所需净资产为限。企业应先将可冲减的“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果企业在按照本规定将“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冲减相关所有者权益以后,盈余公积仍有余额并可用于冲减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的,应相应冲减盈余公积。账务处理为:企业应按可冲减的预计资产损失金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对于按规定可冲减的盈余公积,应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如果以现有经营资质条件所需净资产为限,可以冲减的所有者权益金额小于已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金额,未冲销的资产损失反映在“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该部分损失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以减项列示。

(三)企业在执行新制度时,对按照原制度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按照新制度规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转为按照新制度核算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调整:

1.如果执行新制度之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

2.如果执行新制度之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应按其差额,借记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在进行上述会计处理后,企业应按照新制度的规定,按调整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四)企业在执行新制度时,对按照原制度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执行新制度之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小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应按其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如果执行新制度之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应按其差额,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二、账目调整

企业应在上述核实资产的基础上,直接转至新账或沿用旧账。

(一)“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调账时,应将以上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

原制度没有设置“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预计的短期投资的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三)“坏账准备”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坏账准备”科目,但与原制度相比,核算方法有所变化。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预计的坏账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调账时,应将“坏账准备”科目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坏账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四)“材料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材料”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物资采购”、“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物资”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科目,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同。调账时,应将“材料采购”、“委托加工材料”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物资采购”、“委托加工物资”科目;其他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企业也可沿用“材料采购”、“委托加工材料”科目进行核算。

(五)“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科目,但未设置“产成品”科目。调账时,应将“自制半成品”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或沿用旧账;将“产成品”科目的余额转入“库存商品”科目。企业也可沿用“产成品”科目核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六)“存货跌价准备”科目

原制度没有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预计的存货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七)“待摊费用”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待摊费用”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调账时,除在财产清查中已作为损失处理的自“待摊费用”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的部分以外,企业应将“待摊费用”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对于原已记入“待摊费用”科目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可按原摊销期限继续摊销,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以后新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新制度及固定资产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八)“长期投资”科目

新制度没有设置“长期投资”科目,而设置了“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科目。调账时,企业应对“长期投资”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将属于长期债权投资的部分转入“长期债权投资”科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分别情况处理:

1.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对执行新制度之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应享有被投资单位账面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应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金额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2.在执行新制度之日,按照原制度以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按照新制度规定应按权益法核算的,应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金额转入“长期股权投资”科目。

(九)“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

原制度没有设置“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预计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的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十)“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和“无形资产”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于原制度下“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应分别情况处理:如果原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因固定资产报废或毁损等原因产生,应将其余额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并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如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是因出售固定资产转入,应将该部分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十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原制度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预计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处理。

(十二)“在建工程”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在建工程”科目,但核算内容有所变化。调账时,企业应对“在建工程”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属于在建工程的部分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将属于工程物资的部分转入新设置的“工程物资”科目。

企业应在“工程物资”科目下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并定期或至少亍每年终了,对工程物资的可收回金额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迹象表明工程物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的,应当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企业在执行新制度时,按照新制度预计的工程物资减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科目;执行新制度以后期间计提工程物资减值准备时,应借记“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贷记“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科目。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工程物资”项目应以扣除工程物资减值准备后的工程物资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工程物资减值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十三)“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

原制度没有设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企业对于执行新制度预计的在建工程价值损失,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贷记“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对于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科目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金额,按照本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十四)“递延资产”科目

新制度没有设置“递延资产”科目,而设置了“长期待摊费用”科目。调账时,除在财产清查中已作为损失处理的自“递延资产”科目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的部分外,其余部分应转入“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企业因执行新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以后,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待摊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摊销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新制度及固定资产准则的规定办理。

(十五)“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同。但在调账时,企业应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在财产清查过程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也应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前的损失”科目。因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则应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执行新制度预计的损失”明细科目。

企业对于清查出的损失在按照本规定冲减有关所有者权益后,由于受经营资质条件的限制仍有未冲减的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减项列示。

(十六)“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和“应交税金”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和“应交税金”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十七)“应付利润”科目

新制度没有设置“应付利润”科目,但设置了“应付股利”科目。调账时,应将“应付利润”科目的余额直接转入“应付股利”科目或仍沿用“应付利润”科目进行核算。

(十八)“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递延税款”、“专项应付款”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其他应交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递延税款”、“专项应付款”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相同。调账时,应将上述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新制度“预提费用”科目的核算内容与原制度有所不同。企业因执行新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以后,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的核算方法由原采用预提或待摊方式改为一次性计入发生当期费用的,其原为固定资产大修理发生的预提费用余额,应继续采用原有的会计政策,直至冲减完毕为止;自执行新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以后新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再按照新制度及固定资产准则的规定办理。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企业,在执行新制度时,“递延税款”科目的金额包括按照原制度核算转入的递延税款金额及在执行新制度时,因按照新制度规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等。

(十九)“实收资本”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实收资本”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实收资本”科目的余额直接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资本公积”科目

新制度“资本公积”科目的核算内容较原制度有所增加。调账时,应在“资本公积”科目中增设“执行新制度前的资本公积余额”明细科目,在执行新制度时,应将“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入“资本公积?执行新制度前的资本公积余额”科目。

(二十一)“盈余公积”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盈余公积”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调账时,应将“盈余公积”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二)“本年利润”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本年利润”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本年利润”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二十三)“利润分配”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利润分配”科目,其核算内容较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所增加。调账时,应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金额在冲减有关损失后的余额转至新账,也可沿用旧账。

(二十四)“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和“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产品销售收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产品销售成本通过“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产品销售费用通过“营业费用”科目核算,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二十五)“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二十六)“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同。由于上述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二十七)“以前损益调整”科目

新制度设置了“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制度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有所不同。按照新制度规定,“以前损益调整”科目除核算原制度规定的内容以外,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核算,也应通过该科目核算,并且该科目余额直接转入利润分配的有关明细科目,不再作为利润表项目列示。由于该科目年末无余额,不需要进行调账处理。

三、会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

企业执行新制度当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栏内所列数字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后填列。调整方法根据上述有关调账规定处理。执行新制度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应按新制度的规定编制,经营资质条件对净资产有明确要求的企业,由于受经营资质条件限制未能冲减的待处理财产损失,在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增设“资产损失”项目列示,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部分如下表所示: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行次年初数期末数

实收资本(或股本)115

减:已归还投资116

实收资本(或股本)净额117

资本公积118

盈余公积119

其中:法定公益金120

未分配利润121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小计(未考虑资产损失

前的金额)122

减:资产损失①123

其中:按照原制度清查的损失未核销部分②124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剔除资产损失后的金额)125

注:

①上表中“资产损失”项目,反映企业按照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以及执行新制度预计的资产损失金额在冲减相关所有者权益后仍需在以后处理的部分。

②“按照原制度清查的损失未核销部分”项目,反映企业按照原制度清查的资产损失中因经营资质条件要求需要在以后处理的部分。

(二)利润表

企业执行新制度当年“利润表”的“上年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年末“利润表”的“本年累计数”栏内各项目数字经调整后填列,即原制度下“利润表”项目与新制度规定的“利润表”项目如有不同,应将原制度下“利润表”各项目数字按照新制度规定的项目进行调整后填列。执行新制度当年的“利润表”应按照新制度的规定编制。

工业企业以外的其他各类企业,在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的调账处理,应比照本规定执行。

第五篇: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一、总则

1、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建设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鲜明特色、对企业的未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文化,是企业管理思想、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内在精神和外部形象的综合体现。从公司建设之初就下大力气推行企业形象战略,培育具有我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实现我公司的发展目标,培育团队精神、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感召力,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公司的发展目标为先导,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核心,以培育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争先精神为灵魂,以提高素质、塑造形象为关键,以建立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实行强有力的领导为基础,总体规划,抓好起步,全面推进,使企业文化建设注入、渗透到公司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公司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3、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并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即: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和行为识别系统。

二、建立理念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包括确定公司发展目标、公司精神、经营理念。

1、公司发展目标是: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科技先导,素质精良、管理科学,安全可靠、环境和谐,效益一流、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企业。

2、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忠于股东、忠于企业、忠于职守,追求公司价值最大化。

3、公司的企业精神是:同创卓越 共谋优势

三、建立公司的视觉识别系统公司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包括统一公司的用色、用字,设计制作司旗、司徽,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使用统一制作的用品用具等等。建立视觉识别系统,主要是设计并推行《蒙华海电公司形象识别手册》。

四、建立公司的行为识别系统 公司的行为识别主要是通过制订《蒙华海电公司员工手册》,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包括站、坐、行姿式,处理业务的规范,接人待物的要求等等,通过行为识别系统的统一建立。蒙华海电公司发展目标以人为本、科技先导素质精良、管理科学安全可靠、环境和谐效益一流、持续发展蒙华海电企业精神同创卓越 共谋优势蒙华海电经营理念忠于股东 忠于企业 忠于职守 追求公司价值大化公 司 宣 言

1、追求卓越 创造未来

2、行卓越管理 创最佳效益

3、未来尽在创造中

4、一切尽在创造中

5、创新是我们的灵魂效益是我们的生命

6、蒙华海电——卓越到永远

7、创造使人杰开发让地灵

8、珍惜创业每一天

9、我们牢记昨天我们苦干今天我们笑迎明天

10、昨天已是历史明天即将到来那么今天呢?

11、蒙华海电——象年轻的太阳真诚又活泼象永远的琴弦坚定而执着

12、蒙华海电——在您的关爱下走来向您的期待中走去

13、岗位是追求幸福的场所工作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14、蒙华海电——挑战极限

15、识才、育才、爱才、用才、聚才

16、蒙华海电——珍惜每一天

17、自立、自省、自律、自强

18、视奉献为天职变创造为乐趣

19、同心、诚心、热心、爱心信心、恒心、用心、关心20、蒙华海电——步步为赢

21、更高、更快、更严、更好

22、心雄万里 脚踏实地

23、挑战极限 超越自我24、求大道坚定执着凌万物不改本色

25、精明、精干、精神精通、精细、精确

26、大干、实干、苦干、巧干

27、每一天都来之不易

28、蒙华海电———创造每一天

29、奉献今天就是创造明天30、您的价值在于奉献

下载企业年金实施意见(深圳255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年金实施意见(深圳255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一、总则1、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建设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鲜明特色、对企业的未来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文化,是企业管理思想、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内在精神和外部......

    企业年金管理制度[范文大全]

    企业年金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公司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

    企业年金方案

    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年金方案 (2007年 10月 22日经公司五届十五次董事会审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保障和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

    企业年金管理办法

    企业年金管理办法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解决员工的后顾之优,保障员工老有所养,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 体系试点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xxxx公司正......

    企业年金方案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障和提高好范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调动公司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建立人才长效机制,增强公司的凝聚......

    企业激励性年金实施初探中(共5篇)

    企业激励性年金实施初探(中) 2012年11月01日 10:10 来源:《劳动保障世界》2012年第2期 作者:苗丽静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2.建立了有效的工作机制大连市相继出台了......

    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精选合集)

    企业文化是生产力,是粘合剂,是全体员工在长期业务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及企业形象的总和,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它对外是......

    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意见

    企业文化是生产力,是粘合剂,是全体员工在长期业务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及企业形象的总和,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复合体,它对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