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5则范文

时间:2019-05-12 12:4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实施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

(1992年10月26日颁布、实施劳办计字[199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公司、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解放军总后勤部:

根据国务院第75号令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报告和处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劳动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制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以下简称《报表制度》)。现将实施《报表制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表制度》是按照“既能取得全面、可靠的统计资料,又不加重企业负担”的原则制定的。各地区、各部门也要遵循这一原则,认真实施。

二、由于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体制,同时又要对部门进行分级考核。因此,各级劳动部门要认真组织好基层真报单位和综合填报单位做到本辖区内全部企业不重不漏,行业不错位,按规定时间报送报表,并保证数据质量,使统计数字准确、及时、规范。各级企业主管部门要配合劳动部门做好上述工作,搞好地区考核和部门考核。

三、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按《报表制度》的表式及其说明,分别组织实施非矿山(B1表及A表)、矿山(B2表及A表)两个系列的统计工作。月(年)报告(即C表)的实施,劳动部不再组织,由各级劳动部门按《报表制度》的要求具体实施。

四、省级劳动部门将汇总后的非矿山表(B1)报送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矿山表(B2)报送部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两局分别负责汇总B1表、B2表后送部综合计划司。由综合计划司汇总出C表,报国务院和送有关部门。

国务院各有关部(局)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将全部直属企业的基层表(A表)汇总为B1、B2表后,分别报送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矿山安全卫生监察局。需要考核的部门和单位,由这两个局确定(调整)并通知。

五、按照劳动部《劳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从一九九三年一月起使用部统一制发的主结构软件汇总(B1、B2、C表)、上报(B1、B2表)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部——省级网络开通后,经该网按时传报表数据库,以提高全国数字汇总的速度。

六、各级劳动部门要按照《报表制度》的要求和上述有关条文的精神,组织好内部分工,做至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共同做好伤亡事故统计工作,为制定劳动安全政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各级领导、各部门及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七、为了配合做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工作,经修改和补充后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随本文下发,并随《报表制度》一并实施。实施中的有关总是按国务院第75号令发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执行。

八、请你们按照本通知的各项要求,抓紧做好组织、协调、培训、印发报表、计算机处理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自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起执行《报表制度》。

附件: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略)

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略)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劳动部内各单位分工表(略)

第二篇:统计报表制度

中建雅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统计报表制度

一、为规范公司各部门统计报表工作程序,建立此项制度。

二、各部门相关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A、财务部会计

1、负责监督、审核出纳凭证并逐笔登记入帐;

2、负责对生产原材料的进厂、消耗进行最后审核和汇总;

3、负责对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及使用进行最后审核和汇总;

4、负责对应付款项、应收款项进行审核和汇总;

5、负责按税务、工商部门的要求进行税务登记、税务报表。负责对营业执照的年检、复审。

6、负责按照政府相关机构、行业机构的要求报表;

7、负责所有财务报表的制作和报送,具体包括:应收商砼款明细表、产品成本计算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8、负责制作《材料入库明细表》。B、出纳

1、负责所有款项的接收、支出、登记。负责月终制作《出纳报告单》一并送交财务会计;

2、负责按月对各工程款项进行核对。包括:应收商砼款项和其他款项(包括抵押款和诉讼款项);

3、负责罐车、泵车租赁明细表;当月交通违章罚款统计表;银行存款调节表;水电费统计表的制作和报送。

C、材料会计 负责每日对进厂原材料按品种分类进行统计。每五天降统计结果报送财务部会计。报表包括《原材料出入库汇总表》; 2 负责对原材料消耗量进行统计并按月将结果报给财务部会计。报表包括:《材料报表》、《库存原材料盘点表》和《理论与实际材料消耗报表》; 负责对设备、汽车配件、零部件及辅助材料的消耗进行统计,并按月将统计结果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月家柴油报表》、《月库存材料耗用报表》、《月材料出库汇总表》、《单车成本汇总表》; D、生产统计

1、负责对销售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按月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月销售统计表》;

2、负责按月对司机运输方量进行统计,并将结果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包括:《月司机方量报表》;

3、负责对运输车辆当月交通违章罚款情况、事故情况、出车率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制作《月车辆事故情况统计表》。并报主管领导

E、办公室

1、负责对食堂花费进行统计并报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办公室。具体报表要求见《后勤管理员日常工作细则》;

2、公司办公用品报表。具体要求见《劳资、文员日常工作细则》;

3、饮用纯净水月报表。具体要求见《劳资、文员日常工作细则》;

4、办公用车油耗报表,具体要求见《车务管理员岗位职责》;

5、办公用车维修月报表。具体要求见《车务管理员岗位职责》;

F、经营部内勤:

1、《已完工程统计表》、《未完工程统计表》,对已完、未完工程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和财务部。报表中必须注明合同应汇款金额;

2、《月份抵砂石料情况统计表》,对抵砂石料的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3、《每周工程信息用计表》,对每周的工程信息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要求每名业务员每周必须提供一条信息;

4、《月现金工程情况统计表》,对现金工程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G、实验室:

1、《月份合格证发放情况统计表》,按月对合格证发放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2、《月份质量事故情况统计表》,按月对发生的质量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并报主管领导。

三、工作要求:

A、财务会计

1、对出纳凭证进行监督审核,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2、对材料的审核要做到帐物相符;

3、对生产统计的审核要做到帐实相符

4、要求报表在每月的28日前报交公司领导。

B、出纳

1、发生的每一笔款项都要记录在案,确保无差错;

2、《出纳报告单》必须附带记帐凭证;

3、对工程款项进行核对,要求做到帐帐相符;

4、每月月底前办理完罐车、泵车结算单,并转会计;

C、材料会计

1、对进厂原料按品种进行统计,要求每日统计、五天汇总,并报财务会计;

2、按月统计的项目要求27日前完成;

D、生产统计

1、对按月统计的项目要求在27日前完成;

E、其它

1、办公室、实验室的月统计表要求在27日前完成;

2、各环节的盘点工作从每月的25日开始进行,各部门可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盘点时间,部门经理必须参加;

3、盘点数据必须是真实情况的反映,对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尽可能做到准确,理论值与实际值不得出现大的偏差;

4、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不报。如有人在数字上提出不合理要求。统计人员有权直接向公司领导反映。

5、报表上报财务之前,部门经理要进行审核并签字,注明日期。

四、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中建雅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二零零六年五月一日

第三篇:关于修订201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计报表有关事项的通知

为全面反映我行业务经营情况,满足人民银行金融统计的需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5年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4‟393号)相关要求,总行决定在2014年信贷收支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上,扩大统计范围,调整和修订部分统计内容。现就2015年统计报表报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表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行内统计报表。

1.修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统计月报表(B101)。为细化向中央银行借款统计分类,增设统计指标“21281支小再贷款(总行专用)”;为完善拆放同业期限统计分类,新增统计指标“19190短期拆放同业”和“19191中长期拆放同业”,并在“19190中长期拆放同业”下新增“19192拆放境内同业款项”等交易对手类统计指标;为细化定期存款分类,新增“21275两年以上非农资金存款”等7项统计指标,用于反映我行吸纳的两年以上定期存款。此次新增的统计指标采集方式均为手工采集,其中除新增的两年以上定期存款统计指标外,目前我行“支小再贷款(总行专用)”、“中长期拆放同业”及其子项暂时没有数据,不需要填报,如有机构开展了中长期拆放业务,需提前向总行报备。新增统计指标的排列顺序、启用时间详见附件1。

2、修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统计月报表(B110/B111)。分别在B110、B111中新增外币类及外币折人民币类统计指标“80644/ 85644 短期拆放同业”和“80647/85647 中长期拆放同业”,并在“80647/85647 中长期拆放同业”下新增“80648/85648 拆放境内同业款项”等统计指标。新增“80661/85661 两年以上非农资金存款”等统计指标,用于反映我行吸纳的两年以上定期存款。此次新增的统计指标采集方式均为手工采集,新增统计指标的排列顺序、启用时间分别见附件2和附件3。

3、新建贷款变动因素专项统计制度(B190/B290)

在月报二批报表任务中新增《贷款变动因素专项统计表》,用于统计除贷款发放、收回外影响贷款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主要内容包括贷款核销额、资产证券化贷款转让、不同法人机构间贷款转让、同一法人机构间贷款转让。目前我行尚未开展不同法人机构间贷款转让业务,暂不需要填报。同一法人机构间贷款划转需反映我行跨省移库、省间品种串换等业务数据,相关数据由基层行客户部门负责提供,各级管理行客户部门负责审核,各级行资金计划部门负责填报。贷款核销额及其中项相关数据由基层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提供数据,各级管理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各级行资金计划部门负责填报。资产证券化贷款转让相关数据仅总行填报,由投资部负责提供数据,营运中心负责填报。表中外币数据由基层行国际业务部门负责提供,各级管理行国际业务部门负责审核,各级行资金计划部门负责填报。该表表样、校验关系、数据属性及报送范围详见附件4。

3、修订涉农贷款月报表(B160/B260)。

增设“三权”抵押贷款、农村小微企业贷款、农民合作社贷款等5项需手工采集的附报统计指标。该表中抵押贷款相关数据由基层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各级管理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各级行资金计划部门负责填报。该表中小微企业贷款及农民合作贷款相关数据由基层行客户部门负责提供,各级管理行客户部门负责审核,各级行资金计划部门负责填报。外币数据由基层行国际业务部门负责提供,各级管理行负责审核,各级行资金计划部门负责填报。表样及采集方式详见附件5。

(二)人民银行统计报表。

1、修订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人民币统计指标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外币统计指标。具体修订内容分别详见附件6和附件7。

(1)修订向中央银行借款统计分类,在“12MK1/22MK1向中央银行借款”项下增设“12MK7/22MK7支小再贷款”。

(2)在“12M21/22M21拆放同业”项下新增“12M2E/22M2E短期同业拆借”和“12M39/22M39中长期同业拆借”,并在“12M2E/22M2E短期同业拆借”和 “12M39/22M39中长期同业拆借”项下新增13项交易对手类统计指标,同时取消“12M22/22M22拆放境内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等12项统计指标。

(4)增设“12MVT/22MVT 企业两年以上定期存款”等6项月报附报指标。

2、新建金融机构贷款变动因素专项统计制度。人行与农发行指标对照关系详见附件7。

3、整合现行日报、周报、旬报、月报快报统计内容,建立金融机构日报统计制度(详见附件8),终止报送金融机构原日报(表单:A3700)、周报(表单:A3601)、旬报(表单:A3501)、月报快报(表单:A3400)。

4、修订委托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1)修订委托业务资金净额的统计方式。委托资金净额根据委托人客户性质进行分类,金融机构、个人、企业、机关团体、社会保障基金、部队、住房公积金和境外机构委托业务资金净额分别归入同业存放、个人存款、企业存款、机关团体存款、社会保障基金存款、部队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非居民存款等相关统计指标。

(2)委托贷款专项统计表单(A3411)由月报二批调整至月报一批报送,按照月报一批时间要求报送。表样详见附件9。

5、将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贷款专项统计的统计频度由月度调整为季度,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统计(表单:A3321)由季报零批调整为季报一批报送。

6、严格区分同业交易对手,金融机构与资金信托计划等特定目的载体发生业务往来时,应反映在特定目的载体项下。

7、推进金融企业部门的细分,将企业或单位交易对手进一步细分为融资类企业与非融资类企业。

二、2014年报表报送时间及相关要求

(一)行内统计报表(适用于省级分行)。

1.月报:一批报表数据于月后2日内报送,省级分行一批报表数据修订时间截止到月后3日中午前,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不顺延。

二批报表数据于月后4日内报送,省级分行二批报表数据修订时间截止到月后6日中午前,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顺延。

2.季报:季后10日内报送,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顺延。

3.年报:次年5月10日前报送(仅总行报送)。4.结转数:2015年1月14日前报送月报一批数据,2015年1月15日前报送月报二批和季报一批数据。报送内容包括月报一批所有报表(除B1020表外),月报二批(除B190、B290外),季报所有报表。

各地市级分行和县级支行上报时间由各省级分行自行确定。

(二)人民银行统计报表(由总行报送)。

1.日报:每个工作日14∶00前报送前一工作日日报数据,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后第一个工作日补报期间的旬末、月末日报数据。

2.月报:第一批表单数据于月后4日16∶00前报送,逢国家法定节假日顺延,双休日不顺延。

第二批表单于月后10日16:00前报送,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顺延。

3.季报:季报一批表单数据于季后20日16:00前报送,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双休日顺延。

7.年报:次年5月12日前报送。

8.结转数:月报一批结转数于2015年1月22日16:00前报送,月报二批结转数于2015年1月23日16:00前报送;季报一批结转数于2015年3月20日16:00前报送。9、2015年数据修订安排:月报一、二批次结转数、1月份和2月份月报数据安排数据修订,其它频度、批次数据原则上不再安排数据修订。没有安排数据修订的数据,如事后发现数据错误,应在下一期数据中修正,已报送数据不再更改。月报一、二批次结转数和1月份数据同时修订,提交修订申请截止时间分别为2月27日12:00前,报送截止日为2015年3月2日报送;2月份一、二批次数据修订申请截止时间为3月18日12:00前,报送截止时间为3月19日。

三、其他要求

(一)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金融统计制度和行内统计报表制度。一是各级行要提高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根据通知要求,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报表数据;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要做好统计数据集中管理系统(V3.0)试运行相关工作。省级分行指定专人跟踪试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反馈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二是要规范报备制度。及时报送数据变动说明及数据修正申请。各分行及总行报送部门(营运中心、总务部,总行营业部)要及时向总行报备机构、人员及重大业务变动情况。在报送月报、季报数据时,凡环比变化超过10%的指标数据,均应报送数据变动情况说明。

(二)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和调研工作。各分行要充分利用统计数据资源,针对本行业务经营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有效开展统计分析和调研工作,按月撰写具有时效性的、能反映问题或提出工作建议的业务经营分析报告。

附件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统计月报表(101)修订内容

附件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统计月报表(110)修订内容 附件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统计月报表(111)修订内容

附件

4、贷款变动因素专项统计表 附件

5、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修订内容

附件

6、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人民币统计指标修订内容(A1411)

附件

7、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外币统计指标修订内容(A2411)

附件

8、金融机构贷款变动因素专项统计指标对照表 附件

9、金融机构日报统计制度 附件

10、委托贷款专项统计制度

第四篇: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有关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制定有关政策、进行宏观决策和调控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依据,特制定《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二)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及从业人员变动情况和社会从业人员及劳动报酬情况。

(三)本报表制度的综合范围为广州市辖区内城乡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城乡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及农村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

(四)本报表制度中的单位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的资料来源为各基层单位劳动情况表。基层资料由各区、县级市统计局、主管部门及各基层单位妥善保存,存档以备待查。劳动情况表(I102—1表)未经市统计局同意,不得抄报其他机关或单位。社会从业人员情况的资料来源是:统计局、工商管理局和乡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三家综合报表。各类专业人员的资料来源为:1.人事部门的事业、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2.本企业人事部门档案或职称办公室资料。

(五)各区、县级市统计局、主管部门及各直报单位应按照广州市统计局报表制度和具体要求,按规定时间和报送方式报送广州市统计局。

(六)对本报表制度中的各项规定,统计范围、指标统计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与部门不得随意修改。

(七)本报表制度中的所有基层表和综合表中的从业人员指标以“人”为计量单位,劳动报酬以“千元”为计量单位,均保留整数位。

(八)《劳动情况》表表头基本情况填写说明:

1、“登记注册类型”:按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表601表中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代码“18”填写。

2、“行业类别”:按照国家统计局2002年修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填写。

3、“企事业机关划分”:企业一

1、事业一

2、机关一3

(九)本报表制度由广州市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处负责解释。

主要指标解释

------------------劳动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一)人数指标

1.年末人数

指填报单位年末的总人数。按照“谁发工资谁统计”的原则,在单位领取劳动报酬(生活费)的人数都应由发放单位统计。这里包括以下6种人:(1)在岗职工;(2)不在岗职工;(3)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4)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5)民办教师;(6)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人员。

注意:在年末人数中不包括利用课余时间打工的学生及在本单位实习的各类在校学生。2.单位从业人员

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包括临时工、外来劳动力)、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3.职工

指在国有、城镇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其他各种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含在岗职工(包括临时职工、外来劳动力)和不在岗职工。

4. 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病假6个月内)、伤(工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

5.使用的农村劳动力

指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单位、股份制单位、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单位、其他单位的职工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

6.省外员工

指户籍在广东省外的人员(不包括外籍人员和港澳台人员)。

7.省内市外员工

指户籍在广东省内,广州市辖区(包括两个县级市)外的人员(不包括外籍人员和港澳台人员)。

8.长期职工

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单位的人员和其他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原计划外用工。

9.临时职工

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包括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招用的,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或使用期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

10.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不在岗职工

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包括长期病休职工(吃劳保人员)。

11.内部退养职工

指接近正常退休年龄但因各种原因退出工作岗位,并办理了内退手续,在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前由单位按月发给一定生活费的职工。

12.长期病、休假人员

指劳动关系在本单位,但因病、事假离开工作岗位半年及半年以上的人员,不包括由单位派出或自费长期学习的人员。

13其他从业人员

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并包括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人员。

14.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

指本单位聘用、留用的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包括留用的本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和聘用的外单位的离退休人员。不包括聘用的社会上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的各类人员。

15.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不包括临时访问、讲学和以从事某一课题(或任务)进行短期(半年以内)研究或工作的人员。16.专业技术人员

指在岗职工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以及从事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且已在1983年前评定技术职称或在1984年以后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专业技术人员包括:(1)工程技术人员;(2)农业技术人员;(3)科学研究人员(含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研究及实验技术人员);(4)卫生技术人员;(5)教学人员(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校、中学、小学);(6)民航飞行技术人员;(7)经济人员;(8)会计人员;(9)翻译人员;(10)统计人员;(11)图书、档案文博人员;(12)新闻出版人员;(13)律师、公证人员;(14)播音人员;(15)工艺美术人员;(16)体育人员;(17)艺术人员;(18)海关专业人员;(19)船舶技术人员;(20)政工人员等。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具体指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企业、事业单位下设的职能机构、企业的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从事生产、技术、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二)平均人数指标的计算方法:

1.月平均人数:以报告期内每天拥有的人数相加除以报告期日历日天数。

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也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 月初人数+月末人数新成立的单位要从实际开工之日起到月底每天拥有的人数相加除以日历日天数。计算公式为:

月平均人数= 报告月内每天实有的全部人数之和

报告月的日历日数

2.年平均人数,指报告期内每天平均拥有的人数。是以12个月的平均人数相加之和除以12求得,或以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除以4求得。

其计算公式是:

年平均人数= 报告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或:

年平均人数= 报告年内4个季度平均人数之和

(三)人数增减变动指标

1.新增和调入的人数 ⑴从农村招收的人员:指从户口在农村的劳动力中招收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农村的补充自然减员的人数。

⑵从城镇招收的人员:指从城镇社会青年、失业人员中招收参加工作的人员,包括来自城镇的补充自然减员的人数。

⑶录用的复员军人:指从部队复员后,直接由单位录用的或由职业介绍所介绍的人员,包括参军前是职工或已办理了招工手续,服役后又回到原单位复工复职的人员。不包括复员回农村参加生产后,又被城镇单位招收录用的人员,这一部分人应计入“从农村招收的人员”人数中。

⑷录用的转业军人:指退出现役,转到地方由国家分配到各类单位直接录用或由职业介绍所介绍而录用的部队转业军官和干部。“录用的复员军人”和“录用的转业军人”统称为“录用的退伍军人。

⑸录用的大学毕业生:指从大学、专科学校及研究生院(部)毕业后,直接由单位录用的人员。包括由学校推荐、本人自行联系工作单位而录用的各类应届毕业生。⑹录用的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指从中等专科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后直接由单位录用的人员。

⑺不在岗职工重新上岗:指的是原无岗位的职工本年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包括本单位的不在岗职工重新上岗,同时也包括社会上的不在岗职工到本单位上岗工作。

⑻由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调入:指在报告期内由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类单位调入的人员。

⑼其他增加入员:指除上述几类人员以外的各类增加的人员。包括增加的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人事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2.减少和调出的人数

⑴离休: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离开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办现了离休手续并享受离休待遇的人员。

⑵退休:指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和条件,退出生产或工作岗位,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条件,在单位内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不能统计到退休人员中,仍应统计为单位不在岗职工。但如已被社会统筹机构承认并发放退休费的提前退休人员,可计入本项中。

⑶退职:指职工本人自愿,或因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而办理离职手续并享受相应待遇的人员。

⑷开除:指职工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重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

⑸除名:指根据有关规定,对无正当理由经常旷工,经批评教育无效,由单位办理除名手续的人员。

⑹辞退:指按有关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以及由于其他原因按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

⑺合同制职工终止或解除合同:指根据有关规定,单位与职工签订合同后,因正常或非正常原因,与单位终止或解除了劳动关系的合同制职工。⑻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不在岗职工:是指年内新增加的不在岗职工,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的减少。

⑼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指在报告期内调到外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类单位的人员。

⑽其他:指除上述几类人员以外的各类减少的人员。包括减少的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

(四)劳动报酬指标

1.劳动报酬(生活费)总额

指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使用的全部劳动力的报酬(生活费)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不在岗职工生活费和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即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民办教师劳动报酬;兼职人员、借用外单位人员及从事第二职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其中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不包括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2. 过节费

指遇节假日各单位自筹资金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人员的过书费用,是全年劳动报酬总额的其中数,同时应分别统计在“在岗职工工资总额”、“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劳动报酬”、“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中。这个指标原来在工资总额外统计,为与国家统计局保持一致,进行了指标口径调整,统一调整在各类人员的劳动报酬中。

3.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指各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计件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过节费、交通费、洗理费、书报费、伙食补助等以及由单位为职工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大病统筹基金、房租水电费等。但单位应缴纳的各项保险基金不应统计在工资总额内。

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资金来源,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税项目还是免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4.计时标准工资

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

⑴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

⑵机关新工资构成中实行职级工资制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实行岗位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制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实行岗位工资制的岗位工资。

事业单位新工资构成中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职员职务工资、运动员的体育基础津贴。⑶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生活费)。

⑷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技能工资和岗位(职务)工资。

⑸合同制职工按规定缴纳的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3%的退休养老基金,职工受处分期间的工资,浮动升级工资。

⑹凡是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明确纳入基本工资(即计时工资)的各项物价补贴性质的补贴。

5.计件标准工资

指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单位按照批准的计件单价和规定的劳动定额或工作量应支付给计件工人的劳动报酬。

6.计件超额工资

指计件工人超额完成定额任务后所得的工资。即计件工人实得的全部计件工资减去应得的计件标准工资后的数额。

7.奖金

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

(1)生产(业务)奖

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

(2)节约奖

包括各种动力、燃料、原材料等节约奖;

(3)劳动竞赛奖

包括发给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各种奖金和实物奖励;

(4)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节支奖励、岗位责任奖励及年终一次性奖金、机关工人的奖金、体育运动员的平时训练奖。

(5)其他奖金

包括从兼课酬金和业余医疗卫生服务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运输系统的堵漏保收奖,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从各项收入中以提成的名义发给职工的奖金等。

8.津贴和补贴

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1)津贴包括:

①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及岗位性津贴。包括邮电人员外勤津贴、夜班津贴、中班津贴、班组长津贴、环卫人员岗位津贴、流动施工津贴、盐业岗位津贴、废品回收岗位津贴、课时津贴、班主任津贴、科研辅助津贴、卫生临床津贴和防检津贴、口岸鉴定检验津贴、特殊岗位津贴、环境监测津贴、收容遗返岗位津贴、责任目标津贴、领导职务津贴、专业技术职务津贴、技术等级岗位津贴、机关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包括公安干警值勤津贴、警衔津贴、海关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基层审计人员外助工作补贴、人民法院及检察院干警岗位津贴、司法助理员岗位津贴、监察、纪检部门办案人员外出办案津贴、人民武装部工作人员津贴)、机关工作人员临时职务补贴等;

②保健性津贴:包括卫生防疫津贴和医疗卫生津贴、科技保健津贴以及其他行业职工的特殊保健津贴等;

③技术性津贴:包括特级教师津贴、科研课题津贴、研究生导师津贴、工人技师津贴、中药老药工技术津贴、特殊教育津贴、高级知识分子特殊津贴(政府特殊津贴)等。④年功性津贴:包括工龄工资、教龄津贴和护士工龄津贴; ⑤、地区津贴:包括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地区附加津贴; ⑥其他津贴:包括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伙食津贴、合同制职工的工资性补贴、上下班交通补贴、洗理卫生费、书报费、工种粮津贴等。

(2)补贴包括:对于1993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套改后,原按国家和地方规定发放的物价、福利性补贴及自行建立的津贴,扣除冲销的各项补贴32.44元外保留归并的各项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肉菜补贴、粮差补贴、生活用煤补贴、房租补贴、水电补贴等。包节假日的一次性补贴和“过节费”。

9.房贴

指在城镇住房改革中,对提高公房租金后发给个人的房改补贴。不包括发给个人的住房维修费,亦不包括单位发给个人的住房公积金。

10.其他工资

包括对法定节假日和公众假日工作的职工以及在正常工作日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职工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加点工资,也包括其他根据国家规定支付的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以及调整工资补发的上年工资等。

工资总额不包括以下项目:

(1)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发放的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

(2)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费用。具体有:职工死亡丧葬费及抚恤费、医疗卫生或公费医疗费用、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费、工会文教费、集体福利费、探亲路费等。

(3)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4)支付给聘用或留用的离休、退休人员的各项补贴。

(5)劳动保护的各种支出。具体有:工作服、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按照国务院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九日劳动部等七单位规定的范围对接触有毒物质、矽尘作业、放射线作业和潜水、沉箱作业,高温作业等五类工种所享受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

(6)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7)出差伙食补助费、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8)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的从业人员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9)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10)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

(11)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12)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和管理费。(13)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14)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15)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16)单位发给个人的住房公积金。

11.不在岗职工生活费

指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期间从本单位领取的生活费用。

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

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兼职人员、第二职业人员的劳动报酬)。

12.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劳动报酬

指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的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在填报此项时,应将外币折合成人民币。

13.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劳动报酬

与“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指标相对应。指支付给聘用、留用的离退休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但不包括离退休费。

五、单位支付给个人的其他收入

指单位发给职工工资总额以外的各种现金和实物。包括:劳动保险福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以及按规定未列人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

具体内容如下:

1.保险福利费用

指各单位在工资总额以外实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个人的劳动保险和福利费用。包括: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各种非工资性补贴(如托儿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防暑降温费等)以及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改革的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医药费等。

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

指职工从单位得到的由劳动保护费开支的保健食品待遇、解毒剂、清凉饮料以及夏季冷饮费等。

3.按规定末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

包括:创造发明奖、国家星火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运动员在重大体育比赛中的重奖,稿费、翻译费、讲课费、评审费、课题费,以及各单位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职工进行生产、咨询服务、科研、设计和其他活动,从中得到的收入中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和实物,单位之间业务往来收取的回扣、好处费、手续费收入中给职工个人的提成等。

4.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指一些单位职工集资入股或购买企业债券后发给职工的股息分红、债券利息以及职工个人技术投入后的税前收益分配。

5.其他收入

指在上述各项以外职工得到的其他现金收入,包括实行租赁经营单位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职工的误餐补贴,下基层补贴,出国置装费以及职工从出差补助和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中净结余的现金等。

六、职工平均工资

指各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工资= 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职工平均工资可分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在岗职工工资总额

报告期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不在岗职工平均生活费= 报告期实际支付的不在岗职工生活费总额

报告期不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七、按劳动岗位分组的在岗职工人数

工人

工业企业的“工人”,指在基本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辅助生产单位)中直接从事工业性生产的工人及厂外运输与厂房建筑物大修理的工人。

建筑业的“工人”,指从事建筑安装、附属辅助生产、多种经营与运输工作的工人。

学徒

指在熟练工人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领取学徒工待遇的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指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技术管理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工作能力的人员。

管理人员

指企业的厂长、经理以及在各职能机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车间(或附属附助生产单位)中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和政治工作的人员。包括长期(连续六个月以上)脱离生产岗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工人在内。

服务人员

指服务于职工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包括:食堂工作人员;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文化教育(如职工文化技术教育站、图书馆、俱乐部)工作人员;卫生保健(如医务室、保健室)工作人员;保安警卫和消防人员;住宅管理和维修人员;勤杂人员(与生产有关的车间的勤杂工算工人,不算服务人员),以及其他生活福利工作人员和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

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

指某些与本企业生产无直接关系,但由企业举办的社会性服务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如企业办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中小学、医院、商店、粮店、邮局、派出所等的工作人员。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是“服务人员”中的其中项。

其他人员

指由本企业支付工资,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本企业生产基本无关的人员。包括:农副业生产人员;出国援外和出国劳务人员;长期(连续六个月以上,下同)学习人员;长期派出外单位工作人员。

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统计表指标解释

专业技术人员: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报表中仅指事业、企业单位中已经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未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现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在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批转的二十九个专业职务试行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基础上,将事业、企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归并为: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含自然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及实验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教学人员(含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中学、小学),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新闻、出版人员,律师、公证人员,广播电视播音人员,工艺美术人员,体育人员,艺术人员及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共十七个专业技术职务类别。另外,为保持专业技术人员统计口径的一致,广州市仍对海关人员列入统计范围。

表中未列出的计量检定人员按工程技术人员统计;民航飞行技术人员、船舶技术人员并入工程技术人员统计;专利技术人员按科研人员统计;法医技术人员按卫生技术人员统计;幼儿园的教师按小学教师统计;审计人员按会计人员统计;群众艺术馆(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按图书资料、档案、文博人员统计;纺织品设计人员、服装设计人员按工艺美术人员统计。现在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与聘任的专业技术职务或原取得的专业技术职称不一致的,按现在担任的专业技术工作的相应职务进行统计。如聘任职务或原职称是工程师,现在从事的是科研工作,则按助理研究员统计。

第五篇: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

煤炭工业部关于印发《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的通知

【分类号】221009199501 【标题】 煤炭工业部关于印发《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的通知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煤炭工业部

【颁布日期】 19950214 【实施日期】19950214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 安全

【文号】煤安字〔1995〕第50号

【名称】煤炭工业部关于印发《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的通知 【题注】 【章名】通知

各煤炭工业管理局、省(区)煤炭工业厅(局、公司)、各直管矿务局(公司)、华能精煤公司、华晋焦煤公司、北京矿务局、伊敏煤电公司:

部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并针对当前安全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现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自1995年起,安全统计在执行《煤炭工业伤亡事故调查统计报告与事故调查处理规程》(能源安保〔1990〕735号)的同时,要按照新《规定》要求,进行统计。

二、1995年的安全控制指标仍按原《规程》统计口径的百万吨死亡率下达和考核,按新《规定》统计数字作为参考。

三、各煤炭管理机构要将试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部安全司。附: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执行《统计法》、《矿山安全法》及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时准确报告、统计煤炭行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研究安全生产状况;为进行安全决策、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提供依据,特制定《煤炭工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煤炭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从事煤炭生产、基本建设、地质勘探、机械制造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 企业在生产区域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工(不论用工形式)伤亡事故,均按本《规定》统计。第四条 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必须有负责安全统计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并配备计算机等必要的事故管理、统计工具,统计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术职务。

企业法人代表对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统计人员依据本《规定》要求和《统计法》赋予的职责权力,进行统计。

第五条 对伤亡事故隐瞒不报、谎报和故意拖延报告的,除责令补报外,根据情节对该企业及企业法人代表予以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取消企业评选先进的资格,评上的要撤销其名誉称号。

第二章 伤亡事故的分类

第六条 职工所受伤害程度分三种:

一、轻伤:指负伤后,需休息一个工作日及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

二、重伤:指负伤后,根据国家规定经医生诊断为重伤的。

三、死亡。

第七条 伤亡事故按伤害程度和死亡人数分为以下六类:

一、轻伤事故:指事故中只有轻伤的事故。

二、重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含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三、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一至二人(多人事故含轻伤重伤)的事故。

四、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三至九人的事故。

五、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十至四十九人的事故。

六、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五十人(含五十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万元及以上的事故。事故死亡人数指事故直接死亡的人数和波及其它区域、其他矿井死亡的人数。

第八条 企业伤亡事故按行业生产特点分为以下八类:

一、顶板:指冒顶、片邦、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二、瓦斯: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

三、机电: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

四、运输: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发生的事故。

五、放炮: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

六、火灾:指煤与矸石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七、水害: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透黄泥、流沙导致的事故。

八、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当事故分类发生争议时,由安监部门仲裁。

第三章 伤亡事故的报告

第九条 企业职工在生产区域内发生死亡事故,事故现场人员要立即将情况报告企业,企业要在二十四小时内逐级报告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并依次报至煤炭工业部,同时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伤亡事故报告指二十四小时快报内容和格式。

各安监部门对全国煤矿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要掌握情况,并及时报告煤炭部安全司,对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要在三天内续报一次事故抢险救灾、初步调查处理情况。

第十条 伤亡事故按《矿山安全法》和国务院34号、75号令要求,由调查组写出调查报告,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复。

第十一条 企业伤亡事故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处理结案。国有重点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及其它国有企业所办各类具有独立井口的煤矿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事故和乡镇集体(含个体)煤矿发生的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必须在结案后15日内将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批复等资料一式两份报煤炭部安全司。

第四章 伤亡事故统计

第十二条 煤炭行业伤亡事故按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国有煤矿开办的具有独立井口小井、乡镇集体煤矿分别列项统计。

国有煤矿井口下不分经营承包形式和用工制度,所发生的伤亡事故一律以井口的所有制性质统计;国有煤矿企业开办的具有独立井口的各类形式小井发生的事故单独列项由企业统一统计。

军工(垦)、劳改及其他系统县级以上单位开办煤矿按国有地方煤矿统计,分别由各省区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汇总上报煤炭工业部。

乡镇、私营煤矿及其他县级以下单位开办煤矿按乡镇集体项统计,必须逐级统计上报至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汇总报煤炭部。

第十三条 煤炭企业伤亡事故按企业分为:煤炭生产、基本建设、地质勘探、火工及机械制造。

一、煤炭生产事故分为原煤生产事故和非原煤生产事故两部分

原煤生产事故包括:1.正式移交生产矿井,企业所有井下生产(不分所有制形式)和技术管理人员(不分用工制度)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2.生产矿井开拓延深发生的事故;3.生产矿井地面工业广场原煤生产系统指煤外运

装车前和原煤材料第一次卸车后的生产服务系统,如:矿井压风、通风、排水、选煤、供电、调度通讯、矸石山、支架(柱)检修、矿灯房、自救器房等发生的事故;4.救护队处理矿井隐患发生的事故。非原煤生产事故:企业从事原煤生产以外工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企业直属基建、机厂、火工品生产、电厂、洗煤厂等单位从事非原煤生产发生的事故;企业内煤质化验、环境保护、救护队抢救事故过程中发生事故等。

二、基本建设事故:正在施工的新建矿井、分期投产尚未移交部分发生的事故。

三、地质勘探事故:煤炭系统省级以上煤田地质勘探企业在生产中发生的事故;煤炭生产企业所属的地质测量单位不在此项。

四、机械制造事故:煤炭系统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生产发生的伤亡事故。

五、火工事故:火工品生产发生事故。

第十四条 煤炭工业伤亡事故报表报告时间规定如下:

1.各省煤炭安监部门要在每月三日前(遇节假日后延,以下同)将上月伤亡事故调度数及三人以上事故明细电传部安全司。

2.国有煤炭企业、地(县)煤炭主管部门每月三日前将上月统计表报省(区)煤炭主管部门。3.省(区)煤炭主管部门每月十日前将汇总表报煤炭部安全司及有关部门。

4.部直管矿务局(公司)所属各类煤矿发生的伤亡事故,要在五日前将报表报煤炭部安全司及有关部门。5.十二月份报表代替年报,可推迟5日报出。

第十五条 工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计入事故总死亡人数;上月报表报出后死亡的,只在死亡的月份报一次死亡,上月报的负伤事故不再修改,到年底一次性更正。

第十六条 外单位承包矿井内的生产、基建、安装、发生死亡事故由发包单位按本企业伤亡事故根据本文规定统计报告。基本建设施工企业比照煤炭生产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第十七条 生产区域内的交通事故:生产矿井以更衣、洗澡为界,职工上班更衣后、下班洗澡前乘坐本单位交通车发生的事故计入原煤生产事故。乘坐交通部门车辆或其它交通原因造成的事故由交通部门统计。

第十八条 下列事故不统计到本企业伤亡事故总数中,列表外统计上报备案。1.本企业支援或承包外单位工程发生伤亡事故由外单位统计报告。

2.企业外组织的安全检查、培训、科研、学习、参观等活动发生的伤亡事故。3.职工在生产岗位直接原因因突发疾病造成的伤亡事故。4.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事故。如:冰雹、地震、龙卷风等。

第五章 伤亡事故分析和计算

第十九条 企业及企业主管部门坚持月、季、年进行伤亡事故的分析,特别是每年一月份将上一年的伤亡事故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一、按事故类型分析:

1.顶板事故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和巷道。采煤工作面按支护方式分为综采支架、单体液压支柱、摩擦支柱、木支柱、其它。掘进工作面和巷道按支护方式分为砌碹、锚喷、金属支架、混凝土支护、木支护、裸体、其他。

2.瓦斯事故按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分析。瓦斯(煤尘)爆炸(燃烧)事故按地点和引爆(燃)火源分析。

3.机电事故按触电、设施(设备)伤人分析。

4.运输事故按提升运输、轨道运输、输送机运输等运输方式分析。5.放炮事故按违章放炮、触响瞎炮伤人分析。

6.水害事故按地质水、老空水、地面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分析。

7.火灾事故按井下火灾和地面火灾,井下火灾又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8.其他事故,即以上七类事故意外的事故。如捅溜煤眼、火药储运过程中的爆炸事故等。

二、按事故发生地点分析:

分地面和井下。其中井下分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大巷(平硐、阶段运输和回风巷)、采区上下山、井筒、其它等6种。

三、按伤亡人员的文化程度分析:

分文盲、小学、中学、中专、大专及以上等五种。

四、按伤亡人员工种分析:

分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含瓦检)、救护、干部、巷修、其他等9种。

五、按事故原因分析:

分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工程质量、安全措施、安全设施不全或失效等四种。

六、按伤亡人员的工龄分析:

分5年以下、5年以上至10年、10年以上及15年、15年以上至20年、20年以上等5种。

七、按伤亡人员年龄分析:

分20岁及以下、20岁以上至25岁、25岁以上至30岁、30岁以上至35岁、40岁以上至45岁、45岁以上等6种。

八、按发生事故的时间分:

每年分12个月,每月分上、中、下旬,每日24小时分早、中、晚班分组分析。

九、按所有制形式分析:

按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国有煤矿开办的全民集体煤矿和乡镇集体煤矿4种。分析时,对每起事故及伤亡人员只填每项分析中的一种,涉及几种的只填报其中主要一种。

第二十条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影响产量(进尺)和直接经济损失。

一、影响产量(进尺)的计算:

导致工作面停止生产的事故影响产量(进尺)的计算公式: 停工小时数×日计划÷24

没有导致停工的不计算影响产量(进尺)。

二、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破坏工程、设备价值(应予折旧),丧葬抚恤费(一次性估算),休养期间的工资及补助费(估算)。第二十一条 伤亡事故分析比较时,使用以下几个公式计算:

一、千人伤亡率:表示报告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发生事故造成的重伤率、死亡率、伤亡率按下式计算:

事故伤亡(死亡、重伤、轻伤)人数 3

千人伤亡率=----------------×10平均职工人数

式中:死亡、重伤、轻伤指企业全部因工伤亡数。平均职工人数按财劳司《煤炭工业计划与统计常用指标计算办法》计算。

二、百万工时事故率计算公式如下: 百万工时事故率分企业和原煤生产两种。事故死亡人数 6

百万工时死亡率=---------×10 实际工作的总工时数 死亡+重伤+轻伤 6

百万工时伤亡率=---------×10 实际工作的总工时数

式中:事故死亡人数和伤亡人数(死亡+重伤+轻伤)指报告期内企业(或原煤生产)所有因工伤亡人数。实际工作的总工时数指同一报告期内企业人员(或原煤生产人员)总的工作工时数。

三、百万吨、万米伤亡率: 事故伤亡人数 6

百万吨伤亡率=-------×10 原煤产量(吨)

式中:统计的原煤人员与生产产量要相对应。事故伤亡人数 4

基本建设万米伤亡率=------×10 成巷米数

式中:成巷米数指基本建设实际成巷米数。

第二十二条 伤亡事故指标的使用规定:煤炭生产(含基本建设)单位使用百万工时死亡率和百万吨死亡率(万米死亡率)。煤炭企业和非煤炭生产单位使用百万工时和千人伤亡率。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煤炭工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五年四月一日开始试行。附:

一、职工因企业发生事故所受的伤害,分为三种:

1)轻伤 指负伤后,需要休工一个工作日及以上,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伤害。

2)重伤 指负伤后,经医师诊断为伤势严重的伤害。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作为重伤事故处理:(1)经医师诊断成为残废或可能成为残废的;

(2)伤势严重,需要进行较大的手术才能挽救的;

(3)人体要害部位严重灼伤、烫伤或虽非要害部位,但灼伤、烫伤占全身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的;

(4)严重骨折(胸骨、肋骨、脊椎骨、锁骨、肩胛骨、腕骨、腿骨和脚骨等因受伤引起骨折),严重脑震荡等;

(5)眼部受伤较剧,有失明可能的;(6)手部伤害:①大拇指轧断一节的;②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任何一只轧断两节或任何两只各轧断一节的;③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自由伸曲的残废可能的;

(7)脚部伤害:①脚趾轧断3只以上的;②局部肌腱受伤甚剧,引起机能障碍,有不能行走自如的残废可能的;

(8)内部伤害:内脏损伤、内出血或伤及腹膜等;

(9)凡不在上述范围以内的伤害,经医师诊断后,认为受伤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各点,由企业行政会同基层工会作个别研究,提出意见,由当地劳动部门审查确定。3)死亡 职工伤亡事故,按照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分为以下5类:(1)轻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只有重伤(多人时包含轻伤)的事故。(3)死亡事故:指死亡一至二人(多人时包含轻伤、重伤)的事故。(4)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三人至九人的事故。

(5)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十人及以上的特大伤亡事故。煤炭工业按伤亡事故的性质分为8类:

(1)顶板:指矿井冒顶、片帮、煤炮、冲击地压、顶底板掉矸、露天矿滑坡、坑槽垮塌。(2)瓦斯: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瓦斯窒息(中毒)。(3)机电:指触电、机械故障伤人。

(4)运输:指运输工具造成的伤害,车辆撞、挤、轧人,斜井跑车、竖井蹲罐、溜子皮带伤人。(5)火药放炮:指放炮崩人,打响瞎炮伤人,火药、雷管爆炸。

(6)水灾:指老空水、地质水、洪水灌入井下,井下冒顶透地面水,巷道或工作面积水伤人,冒顶后透黄泥、流砂等。

(7)火灾:指煤层自然发火和外因火灾、直接使人致死或产生的有害气体使人中毒(煤层自然发火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应算作瓦斯事故);地面火灾。(8)其它。

二、非伤亡事故

企业在生产进程中发生的生产中断、工程或物资损失的事件称为非伤亡事故。非伤亡事故虽然没有伤亡人员,但和伤亡事故只是毫厘之差的问题,两者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据有关专家的统计表明,事故中无伤亡的事故占90%以上,比伤亡事故的概率大10倍以上。况且,非伤亡事故造成了工程、物资的损失,并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应同伤亡事故一样对待,分析事故,查明原因,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为加强非伤亡事故管理,实现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非伤亡事故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把非伤亡事故划分为一级非伤亡事故、二级非伤亡事故和三级非伤亡事故三类。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8h以上或采区停工3昼夜以上;(2)瓦斯煤尘燃烧、爆炸;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50t(含50t);(4)井下发火封闭采区或影响安全生产;(5)水灾使矿井全部或一翼停止生产;

(6)采区通风不良,风流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7)采煤工作面冒顶长10m(含10m)以上;(8)掘进工作面冒顶5m(含5m)以上;(9)巷道冒顶10m(含10m)以上。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二级非伤亡事故:

(1)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2h以上,但不足8h或采区停工8h以上,但不足3昼夜;(2)井下发火封闭采掘工作面;

(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超过10t(含10t);(4)因水灾使采区停产;

(5)采掘工作面通风不良,风流中瓦斯超限或瓦斯积聚,造成停产;(6)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5m(含5m);(7)掘进工作面冒顶超过3m(含3m);(8)巷道冒顶长度超过5m(含5m)。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非伤亡事故:

(1)凡所发生的事故使全矿井停工30min至2h或使采区停工2~8h;(2)通风不良或局扇无计划停电,使风流中局部瓦斯聚集,瓦斯浓度超过3%;(3)煤与瓦斯突出,其突出煤量在10t以下;(4)范围不大的井下发火;

(5)因水灾使一个采掘面停止生产;

(6)采煤工作面冒顶长度超过3m(含3m);(7)掘进工作面冒顶3m以下;(8)巷道冒顶长度5m以下。

下载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实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登记、统计、报告暂行办法

    法规标题: 乡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登记、统计、报告暂行办法 法规编号: (1989)农企字第1号 颁布时间: 1989 制定部门: 农业部 法规内容:乡镇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登记、统......

    交通部收费公路统计报表制度

    交通部收费公路统计报表制度 一、为准确了解全国收费公路基本情况,加强收费公路行业管理,做好公路收费站(点)的公众信息服务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在原《交通部公路统......

    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

    附件: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0年12月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

    能源计量统计报表制度[本站推荐]

    能源计量统计报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能源统计报表管理和能源计量抄报表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准确,可靠,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提供依据,并推进公司能源综合利用和......

    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建议

    国家制订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是为了组织指导企业集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咨询建议。其制订的历史背景源于国家当时的宏观经济经济政策即“抓大放小”。理论上,企业只有多元化......

    百万工时统计报表制度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百万工时统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百万工时(以下简称百万工......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制度(范文)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规定,为切实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保障企业员工依法行使......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关于印发《浙江省供销社2010年统计报表制度》通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浙江省供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