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管理汇报材料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设置有独立的、布局合理的传染科,建立健全了院科二级传染病管理网络,业务院长担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组组长,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培训,传染病报告卡收集、审核及网络直报工作。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组织实施,每月由预防保健科对内科、外科、门诊部、急诊儿科进行传染病报告自查,认真对门诊日志、传染病报告登记本进行核对,并派科室专人到检验科、放射科、CT室对每天所做检查结果进行核实,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到及时整改,确保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无漏报、瞒报事件发生。2008年-2010年预防保健科收到传染病报告1404例,均按时限完成网络直报。积极配合县疾控中心结防科进行肺结核周报,协调肺结核转诊工作。医院传染科设置的腹泻以及发热门诊符合卫生部规定,认真执行标准预防。预检分诊工作目前医院设置在急诊科,离卫生部规定还有一段距离。对传染科工作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提高了诊治水平,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切实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医源性感染。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认真完成国家哨点的传染病监测任务和报告工作,每年腹泻门诊均超额完成下达的50例大便培养检查指标。2011年在医院检验科的协助下完成了1000张疟原虫血片检测工作,2009-2010年协助县疾控中心共采集手足口病例标本736例,麻疹病例标本例。定期对全院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对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防控知识进行了培训与考试。对接诊和治疗传染病患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诊疗流程进行规范诊治,无推诿及拒绝接诊传染病感染者或传染病患者的情况,积极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HIV监测、每月2~~5号上报县疾控中心防艾科,2008年初筛1132人次,2009年初筛3709人次,2010年初筛4213人次,2011年初筛4213人次,初筛阳性病例及时报告县疾控中心,并采血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复查。
第二篇:传染病管理规范
传染病管理规范
一、传染病登记报告
(1)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由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传染病的报告、登记,传染病迟报、漏报检查工作。
(3)认真做好法定传染病的诊断、登记及网络直报工作,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和及时率达100%。
(4)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时,要及时(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报告,并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二、传染病疫情处理
(1)积极做好传染病人的诊治、转诊工作,配合疾控中心做好流调等工作。
(2)按照有关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在疾控中心指导下做好疫源地消毒工作。
三、健康知识宣传教育
针对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特点,积极在辖区内开展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宣传。
四、业务学习培训
加强本单位职工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并做好记录。
五、其他工作(1)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管理、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现、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
(2)协助疾控中心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疾病相关因素的调查和防治干预。
第三篇: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认真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保证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传染病的科学管理,特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
1.传染病疫情管理组织设在医院预防保健科。有经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培训上岗的疫情报告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和所辖区内的疫情报告工作。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有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及《卫生部37号令》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交医院指定的疫情管理人员(或投放于疫情箱内),履行好法律规定的义务。
3.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规律,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切实做到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4.熟练掌握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及分类,疫情报告的时限及程序,做好上报登记,核实、填卡、传送等工作。5.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收集异常信息审核报告卡,按时上报并做好各种传染病卡的分类登记工作,每月查对门诊日志、出院病例,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并按规定予以处理。
6.凡发现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或新发传染病或乙类中的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禽流感、炭疽、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应2小时电话报告,随后补报卡片。
7.每月查阅全院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例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并与医务科共同进行目标考核。
8.监督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9.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10.新分配(或调入)来我院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及《卫生部37号令》等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方可上岗。
11.督查检验科、CT室、放射科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的异常信息做好登记,并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开单医生。
12.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13.不定期的接受国家、省、市各专家组对传染病的各项专项检查,对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
第四篇: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传 染 病 管 理 工 作 制 度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一日
疫情值班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的危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疫情值班制度。
一、疾控科负责正常工作时间的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和审核工作。
二、节假日期间,疾控科指定专人负责处理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凡接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或重大疫情,须做好相关记录,并立即报告中心领导。二、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重大疫情,即日起进入紧:急状态,按照上级的要求,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科室以上负责人要保证通讯工具畅通。
四、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擅自公开疫情。
五、疫情值班电话:5522276(办公室)
5528933(疾控科)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一日
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
二、各类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必须建立疫情管理组织,加强对疫情登记、报告和处理工作的管理,指定专职或兼职疫情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或辖区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三、各镇(乡)级及以上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实行计算机网络直报。
四、疫情责任报告人在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由本单位专职或兼职疫情管理人员审核后,及时将其录入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登记本由录卡单位保留3年。
五、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在诊断后应于24_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六、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每日(包括法定节假日)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卡片必须即时向填卡人查询与核对。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包括法定节假日)上网对辖区内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除需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认的,其他传染病经核对无误后,及时通过网络确认、订正、查重。
七、加强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帐户安全管理,网络直报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帐号和密码。发现帐号、密码己泄露或被盗用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码,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否则,由此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由个人承担。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一日
疫情处理制度
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传染病疫情及流行趋势的流行病学分析,传染病疫情预警分级及是否启动应急工作预案的建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具体措施等有关内容的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
三、在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处理。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
流行病学调查制度
一、散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1、核实诊断:收集病人基本情况和查看临床诊治记录,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体征、诊治检查记录,按诊断标准核实诊断,并做好个案调查。
2、采集试验标本:根据病种,分别采集病人(包括恢复期血清)、接触者、环境等有关标本,尽快送检,进一步取得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依据。
3、追溯病例的传染源:搜索未发现的疫源地,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查找疑似病人:根据与本病患者有接触的人群,确定密切接触者,做好详细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注意续发病例的出现。
5、确定传播途径、范围和疫源地:查明病人发病前后活动范围,追溯传染源可能的传播途径,划定疫点、疫区范围,采取针对性的隔离、消毒、杀虫、灭鼠、饮食、饮水等卫生措施。
6、对易感人群采取保护措施:预防服药、应急接种、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等。
7、填写个案调查表: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填写个案表,并对特殊病例进行调查。
8、连续观察疾病的一个最长潜伏期,如无续发病例和病原携带者出现,即可解除疫点、疫区,并及时写出调查处理报告。
9、年末做出调查处理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内容至少包括工作的数量、质量及流行因素调查分析。
二、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理
1、核实诊断:按照国家诊断标准核实报告病例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找出共同特征。
2、证实暴发:分析“三间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罹患率显著地高于该人群的常年同期发病(流行)水平,可认为是暴发。
3、提出假设:根据疾病的分布,提出可能的病因与传播途径的假设,并通过深入反复调查验证假设。
4、了解人群免疫状况:调查当地近年来免疫接种情况发病与免疫接种关系。
5、暴发因素的调查分析:采用病例对照调查;可在一定范围内开展普查和抽样调查;对特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
6、报告制度:随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县卫生局报告进展情况,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7、流行病学分析:整理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8、控制措施:对病例及接触者隔离治疗;对病原周围环境消毒和杀虫;对社区群众宣传动员;易感人群实施应急接种。
9、书面报告:其内容包括暴发和流行的总体情况描述;引起暴发或流行的主要原因;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经验教训;结论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可作出初步报告、进程报告、总结报告。有关调查表格、数据、资料要分类整理,及时归档。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一日
实验室检验、生物安全制度
一、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二、通过国家三级、四级实验室,方可以从事高致病性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
三、生物安全一级及二级实验室个体防护:
1、穿着连体隔离服或连体工作服、工作帽、防护口罩、防护眼镜、专用工作鞋、乳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2、实验完毕离开工作区之前必须洗手。
3、实验完毕后,应将所有可用高压消毒的用品和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高压消毒,不可用高压消毒的样品应用70%乙醇消毒,实验室台面和污染的设备表面应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实验室应用紫外线消毒。
四、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与工作无关的物品禁止放入实验室。
五、实验样品上送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一日
实验室结果报告制度
一、按检验操作规程规定的时限,及时报告检验结果。
二、检验报告必须填写完整,文字简洁规范。
三、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必须是同一检验室的检验人员校核签字,由实验室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审核确认后,经质管办审核盖章后发出。
四、检验报告书的内容不允许任意更改和修改。检验报告在审核批准过程中如发现错误,应由检验人员查找原因,提出改正的理由,经逐级审核无误,予以确认后才能更改和修改。
五、涉及重大疫情、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列入甲类管理的及新出现传染病首发病例的检验报告,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技术负责人签发,发出前应向县卫生局汇报后再发正式报告书,并注意保宓山
怀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一日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l、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医疗卫生物品必须就地进行毁形,先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分类放入专用收集袋。
2、加强医疗废物回收管理,由专人负责回收集中存放指定的地点,严防人为流失,并做好个人防护。
3、由县卫生局指定的单位定点、定时回收处理,严禁出售给其他非指定单位或随意丢弃。
怀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0五年一月一日
第五篇: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一、为加强学校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治领导组织,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有专人负责疫情管理工作,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发现传染病必须于2小时内上报中心校。
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医疗保健、疫情管理人员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四、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对请假、缺课的学生要询问原因,注意追踪,确保对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加强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开设健康教育课、设立宣传栏、举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六、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教室、宿舍要经常通风,设置防蚊灭蝇设施。学生要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制度
为加强我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和流行,依据上级有关规定,按照“科学排查、科学统计、及时上报”的原则,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建立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二、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三、严格疫情监测报告:
1、晨检制度: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因病缺课学生的登记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3、当班主任、课任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
四、报告方式:
1、传染病疫情报告渠道:班主任或兼职校医→学校疫情报告人→校长→子午中心校。
2、一旦发生传染病事件,班主任及时向疫情报告人汇报,疫情报告人及时向校领导汇报,召集传染病应急小组成员,做好专册登记、统计人数及上报等工作。
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制度
一、宣传教育
1、学校要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2、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增强防患知识。
3、学校卫生人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相关情况对学生加强流行病、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4、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帮助学生纠正购零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加强学生良好的行为的养成教育。
二、坚持预防为主方针
1、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2、学校要按照区教育局的安排,配合卫生部门搞好预防疫苗注射工作。
3、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共用生活用品。保持教室通风透气。配合区卫生保健机构,每学年对学生有组织地进行体格检查工作。
4、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开展晨午检制度,及时报告检查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对校外人员进校要严格监视控制,防止流行病传入校园。
5、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打扫,特别是卫生死角。为学生提供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教师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6、坚持卫生工作报告制度,学校一旦发生流行病、传染病等事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坚持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制度,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晨午检制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学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每班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早晨及中午对本班在校学生进行晨检及午检。
2.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在校学生的健康情况;对未到学校的学生要及时了解缺勤的原因。
3.每日晨、午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
4.对晨、午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和现象,要及时、详细地报告学校卫生室;督促有关学生及时就医;在重大传染病流行期间,出现相关疑似症状时应根据卫生室要求立即采取隔离及消毒等措施。
5.班主任教师对患病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做好跟踪记录。
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制度
学生因病缺勤登记既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常规工作,又是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关爱,维护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重要举措,特制订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和卫生员认真按照学校晨检工作的要求及时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晨检,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晨检中学生发现学生有疑似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应及时登记在晨检每日报告本上并及时汇总给卫生员。
二、学生因病缺课,班主任应当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 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作好具体记录,并对学生的病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以便随时掌握,问清就诊医院和就诊结果做到心中有数。并于次日晨检时一并将追踪到的情况汇总至卫生员处。
三、学生因患传染病而隔离治疗的,班主任及卫生员要对其各方面予以关心。卫生员对学生因病缺课的要对其作好病因、缺勤,及治疗情况认真登记备案,凡学生患各类传染病的,其复课要严格把关,必须查验医生开具的病愈复课证明,手续完备符合复课条件的,方能允许其复课,并记录其复课时间。
学校健康管理制度
1、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把检查情况及时用书面形式告知家长。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预防接种工作。
2、学校卫生室和各班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根据季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3、广泛开展形式灵活的健康教育,加强常见病、传染病、性病及艾滋病的预防与了解。
4、加强学生食品卫生的管理,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5、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注意用脑卫生,合理安排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6、学校和各班要切实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学生人人讲卫生。
7、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两操,每个科任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坐、立、读、写的姿势及眼保健操的穴位。
8、建立预防疾病应急制度。发现学生有病及时让学生到医院就医,若发现重大疾病或传染病应在十分钟内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卫生室根据病人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9、每周对学校周边商店等提供的食品、生活用品等进行检查。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证补漏种制度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体新生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就读于我校每年的七年级新生。
二、学生入学所查验的接种证中必须接种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七种。每年七年级新生凭《预防接种证》报名入学,其他地区到我校就读的新生也必须提供当地的《预防接种证》,才能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三、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1、学生在办理新生报名手续时,其监护人必须出示《预防接种证》。
2、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我省的标准免疫程序,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将有关信息登记,并收存新生《预防接种证》学校保存,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进行计算机录入登记。
3、对无《预防接种证》和漏种的学生,将其接种信息进行登记,并告知家长到当地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预防接种证》或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补种。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4、在每年开学之际,将《预防接种证》检验工作情况上报子午卫生院,争取卫生部门的指导,从源头上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查验制度
1、凡在校学生患有传染病一经病确诊,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立即将学生送至相关医院,并将诊断证明复印件及时交学校留档,不得继续在校上课。
2、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相关医院开具复课证明。学生持此复课证明到学校,由校领导复查后,出具回班复课证明,方可进班复课。
3、有传染病患者的班级应按照传染病法相关规定,应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并做好检疫期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