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0418新疆日报佛山产业援疆铺就伽师富民路
佛山产业援疆铺就伽师富民路
伽师4月17日讯 通讯员刘伟、邓小易报道:伽师县城以南2公里的南疆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内,一盆盆绽放的蝴蝶兰源源不断地输往内地及中亚各国。在这些稀有花卉间忙碌不已、身着统一制服的400多位员工,全部来自当地各乡镇。“这里工作环境很好,每月工资1800元,和在内地挣的一样多,公司还提供住宿和一些日用品,我很满意。”曾有过内地务工经历、半年前还在伽师县英买力乡务农的古丽娜·布阿依夏木对笔者说。
古丽娜·布阿依夏木的满足感并非偶然。2010年以来,广东省佛山市在对口支援伽师县过程中,把产业援疆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着力打造可广泛吸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当地老百姓铺就了一条富民之路。
佛山市对口支援伽师县工作队领队、伽师县委副书记毛永天告诉笔者,南疆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项目是广东佛山市援疆产业项目中首个“当年投资、当年见效”的项目,目前已拥有蝴蝶兰等优良兰花卉品种近200种,年产蝴蝶兰等高档花卉400万盆,年产值达可2亿元。“公通过司+农户”经营模式,将引导伽师县2000多家农户通过花卉种植走上致富之路。
伽师县铁日木乡是一座人均耕地仅有2亩的乡镇,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难度较大。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南疆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今年3月以来开始在该乡推广援建“温室栽培技术培植食用菌”项目,截至4月3日,试种的3座菌棚已采摘杏鲍菇、秀珍菇等各类食用菌1500多公斤,产值达2万多元。据专家预测,一个菌棚一年至少有十万元的收入。目前,铁日木乡已有近200户农民报名引种食用菌,该项目今年将在全县推广。
据了解,佛山市今年援建伽师县3.92亿元资金的25个项目已全面启动。在伽师县工业园区内,南疆最大的棉纺织生产项目——广东广新控股集团投资6.5亿元的年产20万锭棉纺织项目一期10万锭,3个月后将投产。未来5年,佛山市将投入21.31亿元支援伽师县的项目建设。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约36.2亿元,为该县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将进一步拓宽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的渠道,达到助发展、促就业、惠民生的目的。
第二篇:新疆卫生援疆工作情况汇报
新疆卫生援疆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资源富集,在我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卫生部及中央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新疆卫生事业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显著的改善。2010年3月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会后卫生部高度重视卫生援疆工作,专门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卫生部贯彻落实意见。成立了卫生部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陈竺部长、张茅书记任组长,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卫生援疆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两次赴新疆实地调研,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制定卫生援疆工作规划和卫生援疆专项建设规划,切实推动卫生援疆工作全面展。卫生部还于2010年7月在新疆召开了“全国卫生系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座谈会”,卫生部党组书记、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茅同志,卫生部副部长、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陈啸宏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卫生部相关司局、卫生部部属(管)医疗机构、19省市卫生部门领导及受援地州政府、兵团领导,卫生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卫生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支持新疆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安排6家
部属(管)单位与我区6个医疗卫生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从十二个方面全方位加大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卫生对口支援的全面覆盖。据统计,通过全国卫生系统对口援疆工作座谈会议对接及19个省市的实地考察、专题论证、多次协商。截至2010年12月,19个省(市)对口援疆十二五卫生规划、援疆项目203个,卫生总投入35.8亿元。其中,援疆资金28.6亿元;为促进我区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代表卫生厅党组及全区13.8万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卫生部长期以来对新疆卫生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对19个省市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将一年来卫生援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和责任
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卫生对口援疆的对接和落实工作,卫生厅党组高度重视,及时行动,精心谋划,成立了以殷宇霖书记、买买提·牙森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任小组成员的新疆卫生系统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朱洪彪副厅长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独立的对口援疆工作办公室,抽调三名工作人员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各地(州、市)、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的对口援疆工作领导小
组及其办事机构,加强对口援疆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落实中央对口援疆工作精神,负责卫生对口支援工作中重大事项的指导和协调,研究卫生对口援疆工作相关政策,指导各地编制卫生对口援疆专项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管理,督促落实有关议定事项及编制卫生援疆工作简报等。建立了集体领导和成员分工协作的对口援疆工作长效机制。为确保工作质量与效率,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明确负责领导,建立联络员制度。
二、加强协调,努力推动卫生援疆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是建立了卫生援疆信息报送制度,编印卫生对口援疆工作手册,包括卫生部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卫生厅对口支援新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19省市援疆前线指挥部领队及成员名单;19省市对口援疆工作结对关系一览表;人才规划和项目规划相关内容等。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加以落实。
二是配合卫生部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新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强了与我区在编制2010-2012年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及重大项目方面的沟通与对接,积极引导对口援疆规划的全面实施。
三是配合卫生部在我区召开了全国卫生系统援疆工作座谈会。落实援助规划、援助项目、援助方式和援助金额。陪同有关支援省市前往受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加强援助省市对援助地区的进一步了解。
四是召开全区对口援疆工作座谈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及全国卫生系统对口援助新疆工作座谈会等会议精神,卫生厅专门召开了对口援疆工作会,抓紧做好卫生对口援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我区各地卫生事业现状及当地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各地短期和中长期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工作重点和工作职责。
五是定期统印新疆卫生援助工作信息,报送卫生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及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截止2010年12月底,共印发了10期卫生援疆工作信息,及时向领导提供我区卫生援疆工作情况。
三、对口援疆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经过全国卫生系统援疆工作座谈会的推动,我区卫生援疆项目陆续启动,已经启动的项目有:同济医院与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对口支援工作,这两个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区卫生系统对口援疆工作的全面覆盖。
同时还有深圳市援建塔什库尔干县人民医院综合楼于2010年6月破土动工;北京市援建洛浦县和墨玉县人民医院综合楼已完成地勘等前期工作;天津市援建策勒县维吾尔医医院综合楼和于田县人民医院项目正式启动;浙江省援助库车县两所乡镇卫生院项目已开工建设,援建的新和县维吾尔医医院和一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项目也已开工建设;河北省援建的库尔勒市维吾尔医医院业务用房已开工建设,援建的和静县医院业务用房也已开工建设;福建省援建吉木萨尔县中医院病房楼和一所乡镇卫生院已完成主体工程,援建的昌吉市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已开工建设;辽宁省援建裕民县人民医院综合楼2000万元资金已到账,前期工作已完毕,今年春天开工建设;上海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捐赠的5辆流动诊所车和价值7480万元医疗设备已安装投入使用。另外,中国中医科学院启动了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技术合作项目;中国疾控中心与新疆疾控中心签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协议书》,确定了对口结对关系。截止2010年底,中国疾控中心共派出20余名专家来疆指导工作和授课,培训近600余人,包括新疆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军区的疾控事业技术人员。标志着中国疾控中心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实现了整体覆盖。
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开局良好,目前所开展的部分援疆工作已初步显示成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得到一定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工作都将为加快推进新疆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实现新疆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国家各有关部委和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及全国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援助下、在新疆各族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新一轮卫生对口援疆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成效。我们将加倍努力、鉴定信心、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强与19个援疆省市的沟通,努力做好配合和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帮助援助方和受援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各援助方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共同推进卫生对口援疆工作,为保障新疆各族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实现新疆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篇: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2013年9月23日至24日,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过3年多的对口支援,新源工业园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投资拉动效果初显,随着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快,园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但是,成绩的背后,一些深层次问题已显现,如人才短缺、教育落后等,如何发挥援建投入的带动作用,如何利用援疆平台与援疆省市开展合作、推进产业援建、实现共赢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影响援疆效果、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完成好这些艰巨任务,园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主体性,总结经验,突出就业、教育、人才等援疆重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统筹深化对口援疆
今年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与欧亚各国“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标志着中国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新疆要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将联动亚欧涵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将实现亚欧各国从交通、贸易直至投资、金融的互联互通,绘出惠及经济带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经济新版图。
新源工业园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点,应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等,与对口支援省市展开“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等深层次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以有效解决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
产业援疆是增强园区“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3年来,园区主动对接、搭建平台,依托自身优势,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投资、以环境引客商、以市场引项目,积极落实国家有关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差别化政策,积极与各类企业洽谈合作,招商引资。同时,积极争取与对口援疆城市扬州市合作共建新源工业园区。3年来,对口援疆城市扬州市共在园区投资元。依靠产业援疆的巨大推动,园区及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园区可开发面积达到了27.69平方公里。
随着产业援建的持续推进,三大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新源工业园区基础薄弱,发展工业的基础配套和市场开拓能力非常有限,导致园区虽然建成了,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的集聚能力得不到体现,甚至部分企业建成以后,只见厂房,不见开工。二是由于相似的区域环境,在新一轮对口援疆过程中,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构成成为了各县市园区的首要选择,造成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三是新源工业园区的企业以钢铁及其上下游产业为主,由于近年来国内钢铁产业行情低迷,钢铁行业劳动力饱和,需求相对有限,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职工群众增收问题。
结合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产业援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应以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一是在充分利用差别化产业政策的同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站在全州、甚至全疆的战略高度对产业发展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如根据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对钢铁、水泥等当前需求较大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在整体上做到行业供需平衡,避免区域内部的过度竞争。通过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影响园区的就业结构,乃至收入结构。二是加快构建具有园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园区应立足新源本地资源充足、区内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和对口援疆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聚集园区为载体,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一方面增加园区经济发展实力。三是根据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如鼓励其创业,经营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这样既解决了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的问题,又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培养本土人才为重点推进人才援建
人才是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原动力。近年来,扬州市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根据园区实际需求,加大经济领域优秀专家、人才的选派力度,支持园区人才队伍建设,为园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智力支持。但由于地理位置、体制、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可以预计园区很难出现人才快速聚集的现象。人才的短缺将是园区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结人才援建经验,结合园区实际,应以培养本土人才为重点持续推进人才援建。一是提高人才援建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园区企业现有人才培训需求,缺什么、缺多少、什么专业、什么岗位,切实做到按需培训。同时与对口支援扬州市协商,将受训干部人才放到重点项目中进行实际锻炼,放到相应岗位上挂职培训。二是充分发挥援疆干部带动园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作用。按照“1+X”的模式,一个援疆人才带一至两个或多个“徒弟”,进行结对培训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特殊作用,使其带动园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第四篇:产业援疆工作汇报材料
产业援疆工作汇报材料
木垒县人民政府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在自治区、州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援建方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中央援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州党委和政府对援疆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和发展援疆工作思路,全力推动产业援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领导高度重视,为产业援疆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一是县委县政府对援疆工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先后多次召开援疆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援疆工作,包括产业援疆工作,协调解决援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根据援疆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特长,给援疆干部任实职、授实权、明实责,支持援疆干部大胆放手开展工作,同时,各部门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积极为援疆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援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援建方对援疆工作高度重视。半年多来漳州和南平市主要领导委多次听取援疆工作汇报,对开展好援疆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项目等各个方面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援建方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到木垒看望慰问援疆干部和边疆各族人民,并进行经贸考察活动,极大地增强木垒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做好援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三、积极推进落实产业援疆
一是积极推介木垒县的产业项目。木垒县从去年至今先后组团参加厦门“9•8”投洽会、漳州“11•18”花博会和南平“5•13”投洽会,向福建人民着重展示了民族刺绣、旅游资源等异域风情,积极推介鹰嘴豆、白豌豆、阿魏菇、驼奶有机牛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和煤炭、煤电煤化工等工业项目。对口支援方正在组织在疆的闽籍企业家,组建新疆闽南(北)商会,今后将通过这个平台向福建的企业家推介木垒的投资项目。
二是助力木垒鹰嘴豆产业。经南平市政府积极协调,南平市各大超市和卖场已同意鹰嘴豆产品进入它们的销售渠道。漳州市牵线搭桥新疆大龙王食品有限公司和南航新疆分公司,已初步达成鹰嘴豆产品成为南航的航班食品的意向。漳州市援疆干部还协调漳州企业销售鹰嘴豆产品,今年春节期间,帮助销售鹰嘴豆产品超12万元,虽然数量不多,但让漳州消费者对鹰嘴豆产品有了自身的体验。下一步计划在
漳州设立鹰嘴豆产品的销售点。
四、下一步产业援疆重点
依据木垒县和对口支援方的实际情况和产业优势,重点推进木垒县现有特色产业和潜力项目的发展:
(一)着重发展壮大鹰嘴豆产业。木垒县的鹰嘴豆产业已初具规模,对口支援方将从以下几方面协助木垒县的鹰嘴豆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继续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鹰嘴豆目前已通过原产地认证,下一步通过两三年的培育壮大,争取成为自治区级的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二是做好鹰嘴豆产品的市场细分。针对福建市场的消费特点,开发适宜福建消费者口味(风味)的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顾客群体,开发适宜儿童、老人的产品;三是提升鹰嘴豆产品的附加值,包括开发鹰嘴豆茶点、鹰嘴豆饮料等产品;四是围绕鹰嘴豆的种植、加工和生产过程,开发工业旅游示范点。
(二)培育民族刺绣龙头企业。一是整合现有民族刺绣企业,培育1-2家龙头企业,以此带动木垒县刺绣业的发展;二是转变刺绣产业的发展观念,从单纯经营刺绣产品转向经营刺绣作品和人才;三是木垒县的刺绣产业要有自身的定位。从目前看,木垒的刺绣产品还未要达到艺术收藏的水平,因此先定位为旅游纪念品、日常消费品或宗教饰品;四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成立民族刺绣研究所;五是开发刺绣
工业旅游示范点,让游客体验、欣赏刺绣过程。
(三)重点推进潜力项目的产业援疆。一是出台工业经济政策。针对木垒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现有煤电、煤化工产业基础上,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产业聚集和集群发展。二是聘请专家对木垒县的旅游业进行总体规划,挖掘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及鸣沙山、胡杨林等西域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农家乐旅游项目。三是发挥福建食品工业优势,促进木垒农业产业升级,引进食用菌工业化种植、加工项目,引进牛羊肉深加工和驼奶深度开发项目。
五、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打算
木垒县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客观上引进项目比较困难。下一步木垒县委先政府将紧紧依托福建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援建干部的聪明才智,促进产业援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关于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分析
关于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分析
摘要:自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根据既定的区域发展三步走战略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加大了支援新疆建设的力度。在此背景之下新疆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民生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期间也出现不少问题例如人均居民收入与全国人均收入不断拉大,基础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污染加重等。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新疆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倡优化企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过渡,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
关键词:新疆经济发展;援疆建设
一、西部大开发与援疆建设
(1)区域发展三步走战略的提出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东西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制约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因素。自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东部地区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最早得到了工业化的契机,不仅最早享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带来的经济发展,也最早形成了现代化的社会风气。相反,中国西部地区由于处于内陆深处,自古交通不便,民风闭塞,从一开始便在现代化进程上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三步走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以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为主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
二、改革开放,个别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三、以先富地区为龙头带动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协调发展战略与西部开发。在二十一世纪之初我国已经正式迈入了第三步发展战略,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建设。
(2)西部大开发与援疆建设
援疆建设早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就已经展开。1996年,中央决定从内地省市和国家机关选派2000名至2500名党政领导骨干和专业技术骨干到新疆工作。1997年2月,由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河南8省市和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选派到新疆工作的首批200多名援疆干部陆续抵疆,拉开了援疆工作的大幕。到2004年底,中央已向新疆选派了四批共1700多名援疆干部。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展开,中央进一步加大了援疆建设的力度。2005年中央下文由北京等8省市以及15户国有重要企业对南疆四地州进行对口支援;2010年根据中央最新部署,全国19个省市分别对口援助新疆12个地(州)市的82个县(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2个师。在新一轮的援疆建设力度之下,新疆的经济发展必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
二、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分析
(1)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结构变化
新疆地区面积广阔,地理位置偏远,且由于地理特殊性呈现绿洲被沙漠隔离,侵蚀的状态,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很大,但总体而言还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2010年以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大提高,由之前的18%左右上升至28%,但是相较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的发展还处于远远落后的水平。其中,在公共交通方面的增长异常缓慢,过高的通信成本增加了物流体系发展的难度,直接制约了新疆的经济发展。
随着基础建设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工业设施建设上的提高,新疆的产业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78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4∶40.3∶19.3,到了2012年,这一比值变为了17.5∶47.3∶35.2,产业结构从传统的“一二三”型变为了“二三一”型。而且在新一轮援疆建设下,产业内部也加快了结构优化,新疆的第一产业由单纯的以种植业为主发展成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并实现了两年全国第一的高速增长。第二产业中,石油产业所占的生产总值下降,非石油产业生产总值超过了石油产业生产总值。以笔者所在的水泥行业为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行业飞速发展,水泥产量由2000年的895万吨发展到了2011年的3750万吨,预计2015年可以达到6500万吨,十五年间增幅达到726%!可见,新疆第二产业正在由能源依赖型转变为劳动力密集型。但在第三产业中由于民间资本投入不足,金融业发展缓慢,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运输业发展缓慢,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值只占25%左右,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明显不够。
(2)民生建设
新一轮援疆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2000年用于民生建设的资金为37亿元,占总支出的40%;到了2011年,民生建设支出达到1670亿元,占总支出的73%。其中在医疗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8%,人均拥有床位数和医生数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人民医疗条件总体上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教育方面,普通高等院校数目从建国初的1所增加到了34所,中等学校由11所增加至1766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19.8%增加到了99.8%,文盲率基本为零,本科以上高学历人才所占比例也在稳步上升。2005年6月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正式启动后,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央部属高校为主体的国内40所重点高校对口支援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11所高校的82个一级学科建设,极大的提高了新疆高等教育的质量,为新疆自主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民生虽然有了极大的改善,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新疆居民收入和全国人居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人才外流。援疆建设虽然在提高新疆居民收入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新疆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率却远远落后于全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新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全国的排名从2000年的14名滑倒了2008年的28名。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这一系列问题反映了新疆居民生活改善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对于农村建设投入尚且不足。
在人才外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新疆人才流失高达20万左右。由于地区发展水平有限,很多考入内地的优秀学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回到新疆,很多高级教师,技术人员也选择到经济更发达的内地另谋出路。人才流失导致了地区人才缺乏,各行业也缺少走在前沿的领军人物,直接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生态环境
新疆生态环境本身就存在着生态环境薄弱,自净力差,地域性缺水等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污染治理的速度却远远低于污染生成的速度。以2010年到2012年三年的数据为例,“三废”排放量以12.58%、12.76%和50.98%速度持续增长,这一数字很可能仍在增加。高污染速率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能源密集型企业以及高污染企业的比重过大,同时也反映了对于企业污染排放监管的不力。
三、关于未来经济发展的分析与建议
(1)合理建设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建立起以城镇为中心的交通网,完善各城镇之间的交通网,争取形成一个覆盖所有新疆主要城镇的立体交通网,扩大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使得各城镇能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这样既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有利于依赖交通运输的第二产业的发展,又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降低居民出行成本,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加大力度向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同时大力扶持服务业,加速向“三二一”型的经济结构转型。在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最低,属于多投入少回报的低效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略低于第二产业,但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吸收能力强于第二产业,有利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因此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利于新疆经济向完善成熟产业结构过渡。
(2)加强民生建设
进一步改善民生条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挂钩,减少人才外流。同时利用对口援建新疆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农村基层建设,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城镇居民就业条件,全面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推动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
生态治理是一个长期缓慢付出巨大的过程,“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条入不敷出,绝不能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应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监管力度,绝不可急功近利,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面对对口援建的机遇,大力引进能耗低,污染小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促进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旅游业,优化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海光.中国现代化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与西部开发[C].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2]甘昶春,聂春霞.新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J].商业研究,2013(04).[3]李金叶,杜晓宇.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4(06).二、大宗散货物流体系的发展战略设计
港口物流发展与腹地经济水平的动态匹配和协同是区域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随着区域间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不断的提高,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的需求性不断增强。依据不同区域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从长三角区域、中国区域和亚太区域三个视角来设计舟山港的发展战略路径。
1、长三角区域的定位
长江三角洲区域主要是指浙江、上海和江苏两省一市。2014年,三者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为128,803.24亿元,同比增长8.8%,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0.2%。其进出口总额为1,385.32亿美元,增长4.3%,占全国比重32.1%。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地不断发展,上海港和宁波港都一跃成为国际型贸易大港。考虑到两者与舟山港地理位置和货源性质类似,从长远来看,三者相互激烈竞争在所难免。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不过短短几年时间,相比上海港和宁波港的几十年建设经验,舟山港的各个方面都远远不如两者,甚至远落后长三角港口群的平均发展水平。一方面,舟山港要诚心、虚心展开与上海港、宁波港的合作,借鉴两港港口物流各方面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和提升各项港口物流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借上海港大力发展集装箱业务、逐步放弃大宗散货业务的契机,舟山港聚焦大石油、矿产及粮食等大宗散货业务,承接上海港转移、放弃的业务机会,逐步壮大舟山港域的业务能力,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粮食、煤炭、砂矿和石油等大宗散货业务大港。
2、中国区域的定位
从我国各省、直辖市的能源消耗总量来看,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重工业较发达地区。2012年能源消费量排名前十的省区依次为山东、河北、广东、江苏、河南、辽宁、四川、内蒙古、山西和浙江。除内蒙古、山西和浙江外,其余七省能源消费总量都超过了2亿t标准煤。其中,山东省的能源消费量为38,899万t标准煤,是浙江省和上海市消费量之和的1.32倍之多。考虑到浙江省主要还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外贸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巩固长三角港口群的大宗散货业务中心地位后,舟山港应该积极拓展长三角区域以外的国内市场,加强与连云港港、日照港、秦皇岛港、大连港和营口港等北方主要大宗散货集散港口的合作,并投资建设部分中西部经济较发达区域的陆港口岸,真正意义上建成中国重要的战略物资储备中转基地。
3、亚太区域的定位
随着国家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实施,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64,3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特别是,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37,818亿元,增长9.0%,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3%;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总值为29,506亿元,增长7.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1.2%,贸易量比重逐年扩大。世界经济重心往亚太区域的转移趋势,使得亚太区域成为全球最有活力、最具投资价值的区域。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先后吸引亚洲、拉美地区和欧洲的主要金融大国。
在选择何种区域发展战略时,作为亚太区域的大国之一,我国不仅要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应该适时替亚太地区国家的发展需求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通过二三十年的全方位追赶,舟山港应该放眼全球,争取成为我国面向世界经济中心亚太区域的桥头堡,把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国际大宗散货物流枢纽岛和亚太区域大宗散货交易中心。
三、大宗散货物流体系发展战略的实施支撑方案
在大宗散货物流体系的发展战略制定后,我们还需要将战略规划付诸具体的实际行动之中。为了保证舟山港大宗散货物流体系发展战略的有效执行落实,要从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平台、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大宗散货交易平台三个支撑平台来实施其发展战略。
1、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平台
舟山港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中央、浙江省和舟山市政府,并没有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民间资本融资,从而造成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货主码头分散无序等一系列问题。虽然舟山港尝试以公开发行股票等方式融资,但如果自身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到开放多元的投融资模式,即使成功上市,恐怕也难以解决舟山港中长期资金紧缺的症结。
基础设施投融资服务平台将港口基础设施按其性质分成三类:公益性基础设施、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经营性一般设施。不同属性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着不同的投资收益率,也就有了不同的项目投资主体,从而搭建起适合舟山港域的层次清晰、利益共享的投融资服务平台。就港口的经营性基础设施和一般设施,舟山港可以出资启动其初期建设,发挥示范效应,但并非采取独资或绝对控股的方式。在此基础之上,舟山港选择符合市场经营风险小和融资成本低的融资路径,一方面使得项目的长期运行具有稳定的业务来源和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使得短期内最大限度地避免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下的运营风险。舟山港应该积极调整港口基础设施的资本结构,逐渐增加民间资本的投融资比重。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比重逐渐扩大,既有利于缓解舟山港口建设过分依赖政府的局面,又有利于打破现有港域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垄断的局面,从而形成适度、有序竞争的局面,提高舟山群岛新区港口建设和运营的效率。
2、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以舟山港所管辖的物流园区为载体,港口信息资源为基础,我们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充分利用和整合港口信息资源,建立的一个主要服务于舟山群岛新区的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对接整合以下各方的信息:政府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局、海事局、外汇管理和交通局等;社会金融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等;物流服务企业,如船舶公司、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码头等;货主企业,如生产企业和贸易型企业等。通过各方的信息资源共享,大宗散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全程服务,以满足舟山港域相关港口和物流园区的高效运营。同时,该平台的各项拓展功能,为舟山市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调控港航物流业提供了辅助手段,为舟山群岛新区的产业聚集和升级提供了新途径,从而提高了舟山港的整体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