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企的十种死亡及构建企业文化[大全]

时间:2019-05-12 12:1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民企的十种死亡及构建企业文化[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民企的十种死亡及构建企业文化[大全]》。

第一篇:中国民企的十种死亡及构建企业文化[大全]

中国民企的十种死亡

中国每年有上百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这个数字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不少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结果,但也有一些民营企业的倒闭则是一种非正常“死亡”。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对民营企业的正常和非正常“死亡”做了言简意赅的分析。

“死法”之一:“病死”。这类企业要么是先天不足——内部机制不健全;要么是机制老化——按部就班,诸如论资排辈、荣辱难共、毁誉相争、权益不公;要么是高层分裂,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结果轻而易举地被对手各个击破。总的来说是由于肌体内部产生了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久疾而终,是为病死。

“死法”之二:“拖死”。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始终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导致成本上升;分配不公,导致士气低落;企业没有创新能力,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职业经理人玩过程,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严重。例如,有一家全国性的集团公司,子公司老总一多半都是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很厉害,一上手就把投资人套牢,钱他们挣着花着,客户资源紧紧地攥在他们自己手中。他需要多少你都得投入,他掌握资源,你不能轻易换他,否则你的损失会更大。本来投资到位后,我就问你要回报,你经理人做不下去了,我就得咬着牙斩仓,割肉。但是投资人一般做不到,民营企业多半是讲感情的,他很难做到这一点。他又要照顾自己的社会影响,又要照顾什么兄弟感情,结果人家觉得是你非要他做,你老板只要还愿意给钱,他当然去玩了。最后是老板也被“拖死”。

“死法”之三:“找死”。当一个公司对项目的决策犯了一些常识性错误的时候,这叫做自己“找死”。比如说,自己所选的项目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与自己的文化不匹配,特别是再犯一些已经犯过的错误,犯一些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没有人要你这么做,也没有谁命令你一定要干这个项目,这是一种很低级的错误。不仅对项目判断不了,对自己也判断不了,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这叫做“找死”。

“死法”之四:“压死”。在民营企业里面这种现象很多:盲目地扩张,贪多求大,不注重基础建设,不练内功,内部管理混乱。虽自知效益低下,却敢去大笔贷款,甚至不怕高息贷款,宣称利润等于贷款减掉利息。自己找来巨额负债,结果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孰不知贷款终归是要连本带利归还的,最后,企业就被自己找来的巨额负债活活压死。

“死法”之五:“憋死”。现金流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现金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比利润更重要。在国外,尤其是资本市场,对现金流是格外重视的。而国内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往往忽视这一点,故而导致因为现金流中断,而使企业在对外经营比较正常的情况下,内部财务却难以为继。现金流状况的好坏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另一口气,虽然你还有资产,还有库存,一旦现金流中断,到头来你还得宣布破产。

“死法”之六:“猝死”。由于企业过分依赖个人能力,可供使用的资源往往又高度集中,一旦个人的判断力出现偏差,或是个人出了意外,必然使企业遭受重创,结果导致企业突然死亡。这也就是通常说的“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带来的后果。一个成熟的企业,不论是从投资风险的角度,还是从对员工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角度,都不应该去冒企业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

“死法”之七:“冤死”。这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受到政府调整,导致企业没法干了,因为你这个行业政策性太强了,一旦国家政策做出不利于企业的调整,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的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政企关系过于密切。

“死法”之八:“挤死”。市场经济讲的是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是前有封堵,后有追兵,企业不堪挤压,市场份额越做越小,人才越走越少,效益越来越差。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国有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挤压迫使你不得不退出某个行业,结果被“挤死”了。

“死法”之九:“老死”。有不少企业由于当家人的素质不高,眼光短浅,小富即安,缺乏远大目标和长远的眼光,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人才结构,那么这种企业的寿命肯定是不长的。但它有一个特点,它是慢慢地消亡,它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已经开始衰老了。发生老死现象最多的就是过去第一批和第二批下海的人,他们也挣了钱,但大都历史很短;他们可能尽了力,但决不会想到要做世界500强。由于先天不足,决定了它的寿命就这么短促。

“死法”之十:“捅死”。这是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处处违法,毛病诸多,授人以柄。一旦东窗事发,要么委曲求全,息事宁人,要么被人到处告状,此起彼伏,结果三告两告就被告垮台了。这样的企业即使再有远大目标、宏伟抱负,由于自身不规范,也只能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企业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中国民营企业的“短命”危机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的民企有 15 万家,但同时每年死亡的民企也达 10 万多家,60%的民企在 5 年内破产,85%的在 10年内消亡,其平均寿命只有 2 年零 9 个月。近些年来不少在经济舞台上曾经名噪大江南北的民营企业没过几年就有如巨星陨落。“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更多的时候则是各领风骚三五个月。民营企业这种“火烧稻草芯,速燃速熄”的“短命”,何以成为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呢?民营企业如何设法求生存、谋发展?在这里就企业文化管理——这一目前比较有效的软性管理模式谈谈个人的看法。

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一种战略性的软体资源,实质就是企业价值观。它是企业员工在劳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的沉淀。一个企业的成员如果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就意味着员工的思想及行动有了统一的可能性。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越厚,其发展的潜力就越大。企业文化和体育精神、民族情结类似,是一个虚拟的载体。在企业社会化的进程中,企业文化越来越显现重要的价值。企业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无形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1.企业文化的作用

对于企业来说,要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最高的境界就是用好企业文化这一机制。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至少能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目标具有导向作用;二是对不符合企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具有自我调节和免疫作用,并通过制度文化的激励和约束的杠杆作用,使团队和个人义无返顾地朝着融会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方向而奋斗;三是企业文化是决定有形价值并超越其价值的保障。人才也只有在这面旗帜下,才有可能为所在的企业跋山涉水,冲锋陷阵,不会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作逃兵。

(1)企业文化是一种吸引力。21 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企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吸引企业员工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念,生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使企业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企业文化是一种方针。企业文化不是工厂的模具,造就企业一个又一个一模一样的员工,让企业员工一切行为循规蹈矩,整齐划一,凡事谨慎,互相参照。建设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最根本的就是要培育员工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培育企业一种适应性氛围,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去接受企业,赞同企业,维护企业。这种文化氛围明确表达或暗示了企业反对什么和禁止什么,支持什么和鼓励什么,宣扬什么和传播什么。它重在发挥集体的智慧,是发散员工的思维,而不是限制员工的思维。它要规范员工的集体行为,但不是规范行为细节。它对员工行为的规范不是为了规范而规范,而是通过超文化积累形成集体无意识。其实质就是注重企业的集体无意识理念,通过长期的过程,使员工获得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基因,达到企业管理的自觉自动的效果。

(3)企业文化是一种学习氛围。学习不仅是人类的天性,也是生命趣味盎然的源泉。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他们的生命意义在于对成功的美好体验。优秀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在向员工传递一个理念:企业是一所大学校,即学习性组织,员工在为企业做出奉献的同时,自身素质也会提高。民营企业的员工较之国企相对混杂,整体素质差异较大,员工的价值观、人生追求各异,很难迅速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并使之与企业融为一体。民营企业的文化就是要培养企业内部的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使员工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使企业跟上时代,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2、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实施

民营企业注重产品开发和利润增长,相对于“企业文化”这一抽象的概念,基本有两种认知:第一、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企业规模还小,“企业文化”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待企业发展壮大再说;第二、企业家庭式管理,家长式作风严重。这类企业一般很成功,企业家一统天下,个性化比较强,在某一区域或某一领域独领风骚,所以领导人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以我为真理、以我为中心”。虽然现在国内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总都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推广,但结果是大多数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所在,其实很浅显。民营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是企业领导者、拥有者和精神领袖三位一体。很多决策是依据最高层的个人商业眼光,在建设企业文化与推广的过程中也是一样。当最高领导层意识到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时,就会开始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精力进行,而下面的人也会上行下效。众所周知,企业象一个水桶,员工就象是组成水桶的木板。企业的水平不是取决于长的板子,而是最短的板子。而民营企业的内部员工水平参差不齐,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推广时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力。如果大家对企业文化的内容不能统一时,阻力就会加大。这时,最高领导层就会权衡利弊,加之重务缠身,事情进展就会放慢速度。如果没有专人去督促,很可能会将企业文化放置一边。

二、民营企业如何打造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就是以文化凝聚企业、协调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约束企业行为、引导企业发展方向、最终以文明取胜的过程。民营企业在建设和推广企业文化发展时要真正理解它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制度,认真贯彻与执行。使企业内部充满文化气息。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管理活动。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1、提炼与宣讲

第一,行业特点分析。企业文化要与行业特性和企业的经营特点相一致。第二,广泛征求意见。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要得到大家的认同,首先应该是企业大多数员工都认同的文化。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的文化。第三,提炼核心理念。在很多民营企业中,如果你要是问企业老总:“您能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来概括公司的文化吗?”很多企业的老总都要思考半天,其实如果不能在第一秒就回答出答案,这时答案已经不重要了,说明这个企业的文化并不明晰,连老总都不能马上说出,更何况基层的员工呢!因此,我认为企业必须首先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而且要成为企业员工都认知和认同的理念,同时在做品牌推广时,要让客户和顾客也认同企业的这种价值观念。比如海尔,“真诚到永远”由最初的产品和品牌的理念,上升为一个企业的理念,成为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第四,扩展为理念体系。企业应该有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但基于这样的理念,还必须拓展为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完整起来。比如海尔,围绕其核心理念,形成了完整的理念体系:人才理念——海尔赛马不相马;质量理念——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兼并理念——吃休克鱼;研发理念——用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难题。在这些理念背后,又有相应的办法和制度作为支撑,使整个理念体系变得生动而有效。第五,沟通渠道建设。企业理念要得到员工的认同,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沟通渠道进行宣传和阐释,要让员工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怎么做才符合公司的文化。

2、企业文化制度化把制度落到纸面

不少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的,如果把他变成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其实并非如此,优秀的文化要落到纸

面,让大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3、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

第一,理念故事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只让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认同,而是让所有的员工、甚至是临时的员工都认同你,这才叫卓越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导入新的企业文化时,首先应该根据自己提炼的理念体系,找出企业内部现在或者过去相应的先进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和表扬,并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重新阐释。海尔总裁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就是理念故事化的典范。第二,故事理念化。在企业文化的长期建设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要以理念为核心,注重从理念方面对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提炼,对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

4、有效沟通

第一,称呼的艺术。企业文化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要以为企业文化有多高深,作为高层管理者,只要你在日常工作中稍加注意,一样能塑造出浓浓的企业文化氛围。在惠普,即使对董事长,都是直呼其名。同样的,在联想集团,从总经理到基层员工,大家都提倡直呼其名。通过这样的称呼,拉近员工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提升员工之间的凝聚力。第二,定期走访、定期接见。高层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师”和“牧师”,不要离员工太远,要定期抽出时间与员工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持沟通的顺畅,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并适时地传播企业文化。通用电器在自己的价值观里,明确提出“痛恨官僚主义”,提倡管理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走访。总裁韦尔奇经常找一些中层和基层主管进行沟通,他的一句名言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不少实践表明,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作为企业的行为准则而存在,而且会在增强人才吸引力、凝聚力方面发挥无形作用。如海尔集团,不仅在于发展前景多么辉煌上,很重要的是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对于人才的吸引,用不少人的说法是“那种氛围吸引着你”。目前,很多民营企业有着美好的规划前景和企业文化,但往往不为人才所接受、认可,因为很多东西仅仅停留在书面上,真正落实的并不多。企业的发展也就是人才利益的发展,从而会很容易为着共同愿景而努力。民营企业究竟要做到哪一步才算是真正的成功,没人能够说的清楚,因为每一个民营企业的状况、发展都是不一样的。而每一个民营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理念也有所不同。企业文化是兴企之本,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如果在初创阶段没有企业文化可能问题在短时间内不会显露太明显。但如果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需要构建时,一些旧的、积压的问题就会马上浮出水面。对于企业来说如不能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企业就会走上歧途。因此,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指路牌”。换句话说,如果民营企业想要有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认真着手企业文化的建设、宣传与执行。国内外的事实证明,任何企业只要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一支打不败、拖不挎、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而这支用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队伍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篇:中国最新十种职业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结构的变化,2006年4月29日,劳动保障部向社会发布了第六批14个新职业信息。这些职业是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体育经纪人、木材防腐师、照明设计师、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咖啡师、调香师、陶瓷工艺师、陶瓷产品设计师、皮具设计师、糖果工艺师、地毯设计师、调查分析师、肥料配方师。这些新职业是劳动保障部根据社会各方申报的新职业建议,组织专家分析、论证,并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后确立的。

本批发布的新职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设计和工艺类职业居多。这批新职业中照明设计师、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调香师、陶瓷工艺师、陶瓷产品设计师、皮具设计师、糖果工艺师、地毯设计师等8个职业与设计和工艺相关,这反映出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向。从国际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充分发挥出了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产品的竞争力较强,如本批新职业相关的陶瓷、皮具、糖果、地毯等行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总量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总值优势不太明显,主要原因是我国产品的附加值太低。其根源在于我国在设计和工艺等创新方面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产品的质量还不够高。从国内市场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不仅对产品质量要求更高,而且对产品功能、外形要求也趋于多样化、个性化,这为设计和工

艺类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都要求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水平,市场对设计和工艺类从业人员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印证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是由产品市场需求派生而来。确立这些新职业并对其进行规范,将有利于提升相关行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尽快从“世界的加工厂”向真正的“世界工厂”转变,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服务业职业占一定比例。这批发布的新职业中,体育经纪人、照明设计师、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咖啡师、调查分析师、调香师等6个职业属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生产制造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服务业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其发展水平不能够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更趋于多元化,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商品消费所占比例在下降,服务消费比例在上升。

三、农林类职业体现科技进步。近几年,生产四大要素之一的土地和资源已明显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中部分战略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稳定的隐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可耕地面积难以避免要有所减少,粮食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无疑是重大事情,科学施肥应该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有效举措。肥料配方师这一新职业的确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意义。与此相同,我国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木材的砍伐必然受到限制,由于我国人均可

耕地面积很少,使得森林面积不会有大的增长,从而影响木材供给量,为了满足木材的需求,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应该是个有效方法。

四、复合技能型职业凸显产业发展和技术技能要求。近几年,数控加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以此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发展很快,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人员需求量逐年上升,为此,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从传统的机床维修人员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职业的条件正日趋成熟。

这些新职业的产生和确立反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利于引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方向,规范这些新职业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并提高其职业能力,是贯彻落实中央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就业和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

第三篇:企业文化构建草案

企业文化塑造纲要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二、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三、企业文化培训实务

(一)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分解

(二)企业文化建设流程

(三)企业文化培训内容及课程设计

小企业做事、中等企业做人、大型企业做文化,是现阶段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一个企业由小到大,在管理方面逐渐地也开始“由实及虚”。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在“从历史看管理”高端课程开课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需要规范化、制度化,这就需要让企业文化成为核心竞争力。

文化无所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都可能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你的企业文化。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的竞争。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企业文化的立体架构:金字塔和同心圆模式

二、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文化的作用:

1.2.3.4.5.三、企业文化培训实务

如何落实企业文化:

一、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反复宣讲,二、制度体系的支撑,三、组织结构和考核体系的保障

其一,企业文化建设针对的目标是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通过改变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达到其他管理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研究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典型的心理学研究范围,所以,无论是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查评估,还是设计规划,都要大量地应用心理学的指标与方法。例如各种职工满意度量表,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量表的设计与使用。凝聚力 激励机制 规范机制 宣传辐射力 协调弥补机制

其二,企业文化建设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改善工作时的心理状态。工作效率的指标对不同行业、不同专业来说,其工作内容虽有不同,但都是单位时间或单位成本完成的工作量的统计,既是管理指标,也是物理指标。而对心理状态的描述,如成就感、沟通能力、团队荣誉感、心理接纳程度等,都是心理指标。物理指标、管理指标、心理指标的设计与统计,都是极其严格的操作过程,都要以相应学科的理论作为依据。

其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主要是学习(培训)、沟通(互动)、设计(创新)、实行(实践)等,也叫导入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学习过程,其采取的方式与考核的办法,是教育学的原理与手段。不论是企业自己进行这种教育或是请外部专家进行这种教育,都是要遵循教育学的原理与规律

(二)、企业文化建设流程

企业文化塑造五阶段(需要2-3年时间):

第一阶段企业文化战略定位

即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出符合公司战略的企业文化定位

从企业成长的历史、企业所处的地域文化、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企业家的风格和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五个维度分析了客户现有的企业文化内涵,从中找出历史上帮助和促进企业发展的优秀文化要素

第二阶段调研阶段

即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全面审视

一是思想准备。通常,企业管理者要首先认真学习和领会企业文化理论的精髓,并据此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前景产生相对明晰的认识。然后,企业管理者要根据企业人员多少和机构设置的繁简,召开高中级员工直至全体员工的动员大会,并在会上讲述为什么本企业要进行文化建设或变革?什么叫企业文化建设或变革?本企业面临的问题及文化建设或变革的必要性,以及文化建设或变革涉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要求员工做些什么?它会给员工和企业带来什么益处?它在进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阻力,以及企业领导者准备怎样克服这些阻力,等等。同时,也可以从企业高中层管理者开始,直至基层员工,组织企业文化理论的讲座或读书会等,使之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案例有所了解后,再思考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或变革问题。

二是组织准备。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准备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机构设置,如根据企业规模和实力,可以设置企业文化委员会、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办公室、企业文化领导小组等等。这些机构都应是在企业主要领导者直接指挥下,有专门工作人员,有具体工作职责,可以对企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的工作机构。一方面是从社会中介机构聘请的咨询顾问,其职业可以使他在调研中保持公正的客观的态度,即用第三者的眼光进行观察,因此,常常可以在本企业人员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许多潜在问题。另外,咨询顾问具有专业的调研知识、技巧和经验,能够运用规范、科学的调研分析方法。

三是文案准备。调研工作涉及大量的文案工作,在调研工作开始前,这些工作就要准备好。一般而言,文案准备取决于调研工作所准备采取的调研方法和调研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从调研方法看,有文案调查法、观察法、专题研讨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等。所有这些调查方法的实施,事先都要有详细的计划,诸如调查哪些人?调查什么内容?怎样处理调查

结果等等。

以文案调查为例,事先要求企业准备好企业历史沿革资料、企业当年及上年工作总结报告、企业人力资源及组织架构资料、各种媒体近年对企业的宣传报道、企业日常规章制度、企业高层领导近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企业现有的经营战略规划或设想等资料。这些资料的调查,是调研工作的基础。例如查阅企业历史沿革,可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和企业传统文化;查阅工作总结报告,可以了解企业的基本经营状况和制度安排;查阅领导的重要讲话,可以了解企业家的价值取向;查阅企业的经营规划,可以了解企业的未来愿景及具体目标等。

除了思想准备、组织准备、文案准备这些最重要的准备工作,一些具体的工作环节,也应列入准备工作的计划内,如为调研人员安排好办公地点、办公设施,组织落实各种访谈活动和问卷的工作等。

在对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经营哲学、企业作风、企业形象、传统习惯、道德伦理、精神风貌、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进行详细调研、挖掘、提炼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文化因子中适应未来竞争需要、行业特点、具有企业个性和普遍认同度的核心价值观念, 同时根据未来战略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要求,进行创新性的企业文化内容体系的设计, 包括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行为层。

第三阶段分析诊断阶段

根据调研报告编写企业文化综合情况报告书

第四阶段规划阶段

运用工具和方法重塑文化

为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设计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推动方法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包括具体的步骤和详细的措施,指导下一步强势文化的培育。

撰写《企业文化建设纲领》、《企业文化推广实施方案》,《员工手册》,以进行宣传教育、灌输提高,使之成为员工潜意识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培训系列课程》导入。

第五阶段追踪执行阶段

企业使命是对企业存在意义与目的的高度概括,是指企业开展各项活动的根据,是企业存在目标、价值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它是企业生存的基本点。在动荡的环境中,正确的、积极的企业使命可以指导企业把握好营运的大方针,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只有认真地遵守和执行神圣的企业使命,才能永葆青春与活力。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它表明了企业的追求和志向,伟大的精神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持,伟大的精神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企业精神表面上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虚无缥缈,而似一股绵绵不绝的神奇力量,使之拥有无坚不摧、不屈不挠的强大力量!

价值观:企业发展必须及永恒不变的基本理念

企业宗旨是对企业“存在理由”的宣言,是确定企业经营领域与重点、制定战略目标和分配资源的基础,是企业之魂。

企业价值观就是一个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和目标追求以及自身行为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组织的基本思想和信念,具有强烈文化的企业内部都存在着为员工们所认同和拥有的价值观,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与行动指南,是企业成功的信条。

企业作风是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处事的风格。它与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密切相联,具有一贯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会产生持久的影响。良好的企业作风,将有利于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也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企业座右铭是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所选择的具有识别意义的格言和警句。

企业信念是指企业渴望实现企业目标所付出的积极行动和心理愿望。

第四篇:企业文化及构建

第六讲 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形象设计

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由来与发展

企业文化(Enterprise Culture)是一种新的企业理念,它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实践来源于日美之间的经济竞争。

结论:日本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取胜,主要原因不在于技术设备,而在于管理;不在于管理的硬件,而在于管理的软件。这些管理的软件,因为不属于硬性的管理纪律,所以美国学者把它称为“文化因素”,企业文化理论因此得名。这个“文化因素”,主要强调了三个问题,即在企业管理中:要尊重人的地位,重视集体的作用,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这是日、美企业管理的主要区别。

1981—1982年,美国管理学界连续推出四部重要著作:《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么样迎接日本的挑战》(1981年4月)、《战略家的头脑——日本企业管理艺术》(1981年)、《企业文化》(1981年7月)、《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1982年10月)。这四部著作在当时被称为管理新潮流中的“四重奏”。它以崭新的思路,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构成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系统,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

二、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美国的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是有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着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灵活性”。美国的托马斯·彼得斯指出:“所谓公司文化,包含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算数的,必须严肃对待,他们代表了公司存在的意义。”

分开来看,企业文化这个词是由“企业”和“文化”两个词构成的: 企业:“企业就是‘能把事办成’的机构”。

——哈佛大学 西奥多里维特教授

企业是从事生产、研发、流通或其他服务性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实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主体。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礼》文化:“所谓文化或文明即是指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E·B·泰勒 当这两个词合并到一起形成企业文化时我们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理解它:

广义上,它既包括一个企业的物质文化(有形的“显文化”或“硬文化”),也包括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无形的“隐文化”或“软文化”),如生产经营的环境、设备、产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各种制度,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经营风格,群体内部相互沟通的方式,星湖制约的规范,企业职工的共同价值理念、历史传统、生活习惯、办事准则等等。

从管理学上讲,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步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影响企业凝聚力、创造力、适应性和持久力,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价值观、经营特色、经营哲学、伦理道德、企业精神、厂风厂貌等各种文化因素的有机复合体。

三、企业文化的结构

1.企业文化的内容

从企业文化的结构来看,企业文化的内容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来看,企业文化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

(1)表层文化,又称为视觉文化(Visual Culture)、标识文化(Marking Culture)这是一种以物质为基本形态的显示在表层的企业文化。它将企业所创造的文化品位、文化理

念,通过企业的物质设施和产品的造型、商标、包装等表达出啦,以其直观形象,而被更多的人所感知。这种视觉文化往往会让人产生“首因效应”,成为社会公众对一个企业作总体评价的起点和首要因素。

这种视觉文化是通过一个完整的有机显示系统来表现的,主要有:

a.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是企业间相互区别的特定标志,也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和竞争工具。企业名称涉及法律、风俗习惯、公众心理、美学、语言学等方面的问题,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体现着一种文化道德走向。

b.企业标志

企业标志是企业用以象征自己文化特征的视觉符号,也是拥有者传达、宣传信息和理念的文化载体。它由图形、文字和色彩构成,能综合反映企业的整体特点和体现企业的个性。

c.企业代表色

企业根据经营特色和产品特点,选择一个色调作为其代表色,形成企业的色调风格,在企业的整体形象传播中,发挥其鲜艳的识别效能,使公众产生固定印象,起到视觉聚焦作用。

d.建筑装饰

企业建筑式样和内部环境,既要体现出企业的个性、风格和审美观,又要使其余企业整体形象完美结合,把企业内在精神凝结到企业外显物之中,创造出企业外显事物和内在精神合一的最佳境界,显示出现代企业的风采。

(2)中层文化,又称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规章制度、企业楷模、礼仪活动等。

(3)深层文化,又称理念文化

这是企业文化内容的最主要层次,它在企业文化内容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影响和决定企业文化的导向和发展。企业理念是企业的最高意识形态,是企业境界的核心构筑,是指导企业实践的根本思想。

企业理念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

四、企业文化的功能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中,企业文化具有具有多种功能,主要有以下五种:

(1)导向功能

这是指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导向作用,使之符合企业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导向方法强调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来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使人们在一种文化的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自觉地把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2)约束功能

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确立之后,对企业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与传统管理对员工的约束不同。企业文化建设既要经过长期的培育,形成一些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交往准则,并为广大职工所认同为“硬性”约束;又更强调的是不成文的“软约束”,即靠一种传统,一种风气,一种环境来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到来自心理的、自我约束的控制作用。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所体现的强烈的集体意识,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内在动因。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还反映在企业文化的排他性上。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通过一种文化效应,通过职工对文化的认同,激励职工进而产生一种甘愿为本企业奉献的精神。

(5)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的辐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形象的辐射作用。二是通过企业人员对外交往所产生的辐射作用。

五、企业文化的构建

(一)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

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首先是企业的全体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有一致的奋斗目标,才能形成向心力,才能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2.表里一致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3.注重个性

个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

4.重视经济性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5.继承传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3页)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它应该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增值开发,否则企业文化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也就没有生命力。增值开发就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平等思想、务实思想等都是值得增值开发的内容。中国民本思想自古以来就相当强烈,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专制行为。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者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文化建设自然要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并通过这一思想的开发利用,使职工群众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地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中华民族坚持人的平等性,认为“人皆为尧舜”,这正是过去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的增值开发并用于现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将为企业职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有利于倡导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运行机制。务实精神要求人们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对此如能发扬光大,必将形成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庆“三老四严”的“铁人精神”就是这种民族精神增值开发的结果。

(二)企业文化构建的要素

1、企业环境

企业环境并不是指企业的内部环境,而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极为广阔的社会和业务环境”,包括市场、顾客、政府、技术状况、法律环境与竞争对手等具体内容,是企业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企业环境是形成企业文

化唯一的而且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企业一方面生存并适应于这种环境中,使其环境中积极的因素作用于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在不断适应环境中发展,同时又改造和创新着环境,促进了外部环境的改善,而企业文化就是在不断适应和改善环境中采取的全部策略的体现。

2、价值观

价值观,这里不是指个别人评价是非曲直的准则,而是指“一个组织的基本观念和信仰”,是企业凝聚人心、支配行为、激励取胜的价值体系与行为准则。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特征,便于把一个企业对内对外的态度与另一个企业区别开来,使员工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自豪感,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三方面:⑴、能够引导企业发展,提升管理境界;⑵、能够指导企业决策,规范企业行为;⑶、能够鼓舞员工士气,激励员工进步。

3、英雄人物

企业英雄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是企业精神、理念的“人格化”与具体化的典范和员工行为规范的楷模。企业英雄人物身上往往体现着不可动摇的个性与作风,这是企业文化的支柱与希望,他们是企业的中流砥柱和企业“每当遇到困难时人人都想依靠的对象”,他们使员工在个人追求与企业目标之间找到了一种现实的联系,对员工能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

4、习俗与礼仪

习俗与礼仪是社会文化、地域文化在企业的影响与反映,它们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

习俗是企业的风俗习惯。它是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长期出现且人人知晓而习以为常却没有明文规定的东西,是程式化的并显示内聚力程度的文化要素。其表现形式有游戏(开玩笑、逗趣、即兴表演等)、聚餐、谈话或谈心、小型活动等。它的作用可以缓和人们之间的紧张气氛,可以加强人们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联系,以增进友谊,促进团结,创建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与企业创新环境。

礼仪是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时空有序的活动。主要形式有:⑴问候仪式;⑵颁奖仪式;⑶升职仪式;⑷会议仪式;⑸庆典仪式;⑹工作仪式;⑺交接仪式;⑻升旗仪式;⑼管理仪式;⑽宣誓仪式。习俗和礼仪往往是在随和、自然、轻松、幽默的戏剧化气氛中实现的,它给员工施加影响,使他们在语言文字、公共礼节、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程序化、规范化,把企业的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潜移默化地印入到员工的脑海中,以指导其行为。

5、文化网络

文化网络是指企业内正式与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正式的文化网络主要指企业会议、文件、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局域网、图书馆、俱乐部、体育文化中心等文化信息载体与文体活动实施。

非正式文化网络是指企业内部以轶事、故事、笑话、流言、猜测等形式来传播的非正式信息渠道,是与组织意愿相距甚远的,而且是消极的、隐蔽的分级联络体系。这种网络传播的内容往往是与组织解释的信息不同,而且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这种传播过程没有文件,没有录音,不留任何证据,传播者全凭嘴一张,进行有意或无意的加工。这种消极的信息,转移工作中心,离间干群关系,制造人身舆论攻击,涣散组织凝聚力,对企业文化建设多有负面的影响,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灵活地把握它,正确地引导它,并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利用企业文化网络,形象地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加强与员工的联系,巩固组织的基本信念,增强企业内聚力。同时,可以扩大企业形象对外宣传,增加的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六、企业文化的构建步骤

1、回顾历史,总结经验

2、重塑企业文化架构,设计整体方案

3、确定新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

4、全面实施文化建设方案

5、认真分析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对策

6、总结、评价和巩固文化建设的成果

第五篇: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需要关注的问题

1)基本的道德观念,诚信不可缺,没有基本的诚信,讲再多的文化也没人信。

2)文化的建设是长期的,长期的东西要有制度来保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象在日本的某些企业,每周一次的训话,上面部长讲,下面老板也在毕恭毕敬地听,领导人的以身作则,是推动文化建设最有效的方法。

3)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沟通与交流,上司与下属,员工与员工之间,保持经常性的沟通,才能了解彼此的想法,尤其是领导人与下属的沟通与交流,从来不嫌多,多多益善。

4)建设开放性的文化,只有开放的环境,才能有助于建设创造性的文化,才能吸引更多人参加,没有大多数人参与的文化建设,最终只能成为老板的个人想法。

企业打好了文化基础,才容易学习吸纳新的东西,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重视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法,但因为缺乏一定的文化基础,常常使这种努力付诸东流。

企业管理的手法,是在一定企业文化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比如象品质管理,没有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没有管理人员敢于面对现况的勇气,就象缺乏品质的土壤,再好的qc手法也生不了根,发不了芽。

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者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要有一个头儿,大家跟着头儿干。领袖的魅力来源于其人格的魅力,而不是权力。领袖型人物通常具有足够的识人之智,容人之量,用人之术,同时具有强烈的创新和冒险意识,他们身上具有引领众人实现远景的特殊力量。

企业领导者对构筑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学理论的企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中,领导是重要因素。领导者通过其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观察出

这个组织所有人的心理以及客观的困境,透过口号,透过行为,形成一个共同远景,让大家行为一致,形成一个文化,形成一种力量。这个力量通过长期的经营实践,在员工中形成共同拥有的理想、信念、行为准则,最终可以演化为企业真正的文化。

纵观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都闪现着创业领袖的个人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领头人的风格、精神,以及其经营理念的传播和贯彻,极大地影响着企业各方面行为,对企业长期发展至关重要。美国新港新闻造船和码头公司的创办人杭亭顿曾经在 1866年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要造好船,如果可能的话,赚点钱。如果必要的话,赔点钱。但永远要造好船。”直到 1987年,他的这段话还被他的公司的副总裁引用并铭刻在公司最显眼的地方,成为公司的文化和信仰。中国现有企业制度和结构,注定了领导者与企业文化的深刻关联。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的企业股权结构集中,公众化不够的现实,使得中国 90%以上甚至 99%的企业文化深受企业领导者的影响,甚至可以称其为企业家文化。所以,构筑学习型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责任重大,它要求企业领导者将其宏大抱负,统一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创新和求变的共同意志,贯穿于企业经营行为,实现于市场终端。

韦尔奇先生是全世界公认的此类企业精英。他在 20世纪 80年代初就提出“追求卓越”的理念,并诠释其为“超越过去我们对品质要求的极限,我们要做得比我们认为最好的还要好的信念”。他认为,“卓越”并非是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掌握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生命与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带有“创造性不满足”。韦尔奇先生运用其超前的意识和精心塑造的以“求新求变”等信念引领的公司文化,最终使得“追求卓越精神”化为现实。

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领导者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构筑适合本企业特点、使知识成为创造力和竞争力源泉的企业文化,是对中国企业家的现实考验。企业领导者们能否运用自身能力和知识观念,准确把握社会发展方向,适时构筑学习型企业文化,通过创新、整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人力资源、企业品牌等等企业经营管理要素,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求新求变”,在很大程度将决定企业的成败,决定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贸易环境中的总体地位。

下载中国民企的十种死亡及构建企业文化[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民企的十种死亡及构建企业文化[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文化如何构建

    企业文化如何从落地到深植?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如果企业文化建设只是停留在对公司的名称、商标、产品、宣传手册、广告、办公环境以及员工服饰等物质层面的堆砌上,那么距离......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如何构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和构建

    浅谈中国企业文化的缺失和构建(2009-07-12 14:59:51)转载标签:分类: 企业文化杂谈利益之于企业,肯定是必然要重视,并且作为第一目标来追求的,而文化之于企业,对它的重视程度就不会......

    浅议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与创新

    自 考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浅议中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与创新 作者姓名 把酒临风专 业 名 称 人力资源管理 准 考 证 号 XXX 指 导 教 师 XXX 20 16 年 8......

    企业文化的构建

    中钢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内大多数人认同的愿景、价值观(中钢精神)和使命(经营理念),中钢人形象地把中钢的企业文化比喻为中钢的“宪法”。为了增强中钢全体员工的凝聚力,促使......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浅谈构建和谐企业文化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天铁集团......

    谈构建企业文化

    文章标题:谈构建企业文化-构建企业文化的一祖三宗构建企业文化,内容很丰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内容,但从主流、主体上讲,如流动的血液会使所有的皮肤都略带一点红色一样,主体的......

    浅析企业文化的构建

    浅析企业文化的构建作者:陶谦编辑:studa090420[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日趋严峻,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