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灌南县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房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灌南县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房保障工
作情况的报告
灌南县人民政府
2011年3月25日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下面,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灌南县房地产业发展与住房保障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效监督下,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土地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房地产交易税大幅增收,住房保障政策有效落实,房地产业健康、持续、稳步发展。
一、近年来的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业带动效应显著。一是拉动居民消费。“十一五”期间,我县房地产业直接拉动居民消费近百亿元。购房已成为居民家庭的第一大消费,在居民个人财产中,房地产基本占到一半以上。二是推动产业发展。房地产税费已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房地产业的长足发展直接带动建筑、建材、运输、租赁、社区服务等50多个行业和上千种产品的快速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
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改善人居环境。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房地产开发,以上城国际为典型的一大批智能化、现代化、人文化住宅小区不断涌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截止2010年底,县城区共有房屋建筑面积800多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580万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55.34%,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2平方米,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良好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变了市民的生活习惯和城市面貌,优化了投资环境,促进了对外招商引资和社会进步。
(二)房地产业市场运行平稳。一是商品房市场需求持续活跃。“十一五”期间,我县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251万平方米,年均销售面积50万平方米;2010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83.5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房销售面积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45%;截止3月18日,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二是商品住房价格基本稳定。“十一五”期间,我县住宅平均价格由2006年的1480元/平方米,上升到2010年的2170元/平方米,住房价格年均增幅10.26%。因此,“十一五”以来我县住房价格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三是房地产企业不断壮大。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县逐步构建起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健全、内生功能不断完善,覆盖全县的房地产业企业群体。截止2010年底,有资质房地产开发企业已超过60家,城市房屋拆迁服务单位6家,物业服务企业21家。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我县物业管理从无到有,逐步提高了覆盖面。到2010年底,全县实施物业管理的面积达390万平方米,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5%。目前,全县有1个小区荣获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物
业管理逐步走上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轨道。四是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完善。随着国家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陆续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我县也加大了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购房的意见》、《关于印发灌南县商品房预售款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维护我县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困难家庭住房实现应保尽保。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县廉租住房建设的实施意见》、《灌南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严格按照“统一部署、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原则,在乔庄新村集中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总投资达2.2亿元,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屋1210套,廉租住房200套。2010年,针对市政府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乔庄新村集中建设了400套经济适用住房,实现了应保尽保。同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住房保障制度,新增公共租赁住房520套,租赁补贴发放725户,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被省住建厅授予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房地产业和住房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金融部门放贷规模收紧,房产企业存在资金困难,房
产开发进程缓慢;供求结构仍存在矛盾,高端产品与中端产品的比例关系不协调,突出表现为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住房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的覆盖面仍比较低,经济适用房开发量不高。对此,我们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县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共同商讨房地产开发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通过加强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沟通交流,找准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有效促进全县房地产业有序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综合调控和引导职能,强化政府在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新审批的商品房开发项目,提倡按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切实提升广大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是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政策。针对市场存量房过多的现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发挥政府主导和调控职责,实施开发总量控制的原则。不断完善包括鼓励农民进城的各项配套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城市做大做强。
三是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整顿。加强资质管理和注册资金管理,严格审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房地产交易的动态管理,尤其要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特别是要对商品房预售资金实施全程监管。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整治力度,从严查处房地产开发商擅自改变容积率、合同欺诈、虚假广告以及房地产中介和物业服务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按照房地产开发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房地产市场依法规范运行。
四是切实加强物业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办法,理顺物业管理体制,引导物业管理工作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管理,建立和完善物业前期介入、住宅维修基金及定期检查考评等制度,规范物业管理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环境。建立完善“四位一体”管理机制,明确物业管理企业、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之间的职责,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第二篇:保障性住房专项工作报告
武胜县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
执行情况和开工建设情况
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我县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有力地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为保障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的顺利实施,我县对保障性住房用地做到“应保尽保”,现将我县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地情况报告如下:
一、保障性住房供地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总投资3765万元,完成住房600套,以划拨方式供地23.5亩。
2010年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完成住房940套,以划拨方式供地28.2亩。
2011年拟建保障性安居住房1974套,拟供地168.62亩。
二、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情况
2009年保障性住房总投资3765万元,经过公开招标,四川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标,监理中标单位为四川三信建设工程监理公司监理,于2009年7月20日动工,共建成50个单元600套,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项目占地23.5亩。
2010年保障性住房总投资3500万元,经公开招标,确定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为施工单位,四川建设工程监理公司为监理,该项目于2010年5月17日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共建成500套,总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项目占地面积28.2亩。
三、保障性住房供地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落实。我县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目标任务的分解情况,制订了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计划和供地计划,并在年初已上报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的基础上,编制和修编后一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计划,并分类确定城市廉租住房建设、旧城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供应标准、规模及时序,并落实到了具体地块。通过加强土地宏观调控,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比例,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需求。
(二)严格程序,规范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我县按照城市规划,综合考虑被保障人群的工作生活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和地块,为其方便工作、生活、就医和就学创造有利条件。在供地环节,我县对保障性住房中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用地一律实行划拨供应,并按规定减
免了相关费用,并将规定的住房套型建筑面积、项目开竣工时间等土地使用条件在《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中予以了明确。
(三)做好服务,做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应保尽保”。为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落到实处,我县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力度,为保障性住房用地优先安排项目用地,采取提前介入、指定专人负责、跟踪服务、特事特办等措施,全力做好保障性住房项目用地预审、用地报批等服务工作。并建立用地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集体会审、并联审批等方式,加快用地审批速度。现场解决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存在的问题,调查核实各市县项目用地落实情况,以确保全省保障性住房用地及时落实到地块。该厅要求各市县必须在省正式下达市县保障性住房计划后一个月内,全面落实项目用地,完成土地供应。
2011年3月3日
第三篇:房地产业发展和安置房保障工作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房地产业发展及安置房保障
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1年3月25日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2011年县人大常委会议题计划,3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在王文鹏副主任带领下,对我县房地产业发展及安置房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实地察看了上城国际、德汇花园、紫薇花园、星洲第一城等住宅小区,听取了县住建局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专题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住房消费逐渐成为市民的消费热点,房地产开发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位、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为适应中低收入居民需求,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也在逐年加大,房地产业出现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不断完善,消费有效激活的喜人局面。
一是高度重视房地产业的发展。县政府把以住宅建设为主的房地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积极引导,大力支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房地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1-
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灌南县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若干意见》,以调动城乡居民购房热情,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规划设计、开工建设、竣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对存在的违规问题进行处罚。
二是多措并举完善各种政策,住房保障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健全和完善各项政策的运作流程,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实惠。先后编制完成了2011—2015年《灌南县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和《2011年灌南县廉租住房保障工作计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县廉租住房建设的实施意见》、《灌南县廉租住房保障办法》等制度,初步形成了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等完整的政策体系,为我县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运行奠定了基础。
三是开发总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县已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0多家,上市楼盘76个,竣工面积197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60万平方米。2010年以来,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96亿元,新开工面积95.37万平方米,竣工71万平方米。2006年以来,在乔庄新村集中实施经济适用房项目,总投资
1.2亿元,占地160亩,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建设经济适用房210套,廉租住房200套。2010年,又集中建设了400套经济适用房,新增公共租赁住房520套,发放租赁补
贴725户,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县城区人均住宅面积从2003年的13.26平主米提高到目前的32.21平方米。
二、存在问题
1、住房市场供需失衡,出现需求不旺、消费不足的苗头。我县住房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虽然政府鼓励购房的政策十分优惠,但受制于本县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及城市辐射力等问题,商品房销售的进度缓慢。目前,我县商品房保有量达580万平方米,未销售的有100万平方米,新开工的面积还有近百万平方米。准确研判房地产业趋势走向,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应该提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2、保障房建设与上级要求、民生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住房保障工作政策性强,民众关注度高,行政资源投入量大,政府必须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今年要完成保障性住房1000套的任务,在土地供给、资金补助、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还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确定、审核公示等方面制度、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
3、物业管理有待加强。相当一部分的物业管理企业是房地产公司衍生出来的,开发公司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呈现出“父子关系”或“兄弟关系”,这种自建自管的管理体制难以形成合理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完善物业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市场和运作体系,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体制工作亟待加强。
三、建议
1、要因地制宜规划,统筹全县房地产业发展。一是要稳定房价,防止房价的大起大落。要在综合运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基础上,把房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普遍都能接受的水平上,要与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相一致,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二是定时发布房地产有关信息。要建立准确、真实的房地产统计信息渠道,用准确的信息数据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要对灌南的房地产市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掌握购房需求信息,防止盲目建设,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有效解决供需矛盾。三要加强土地管理,确保房地产业的土地供需平衡。要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提高土地统征、储备和管理的能力。要规范土地市场,加大对划拨用地的监管力度。对因企业破产改制、单位拆迁改造等原因划拨土地进行开发的,必须按原土地用途开发;如果要改变用途为经营性用地的,必须由政府收购储备,进行招拍挂出让;对以其他方式变相进行经营性开发的,必须严肃查处,坚决制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2、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政府要切实把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这项惠民工程抓好抓实。相关部
门要坚持既定目标,完善发展规划,切实负起责任,不断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要形成规范的、长期有效的政策,在每项具体政策出台前要认真调研,不能一年一个政策。要认真总结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保障房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动态管理,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的进入和退出转换接续机制,提高住房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合理。要突出重点,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在商品房中的配建力度和比例,确保保障性住房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
3、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监管。目前,我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30多个,但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现象。一方面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太多也造成了监管上的难度和压力。因此,政府要重点支持一些诚信守法好、经济实力强、技术水平高、市场认可度高、经营效益好的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他们的企业做大做强,培养造就几个重点房地产企业,让他们充分发挥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对那些经营管理差、技术水平低、有名无实且经营业绩差的小企业,要逐步淘汰出房地产市场。
4、要加强物业管理,保障业主权益。切实加强对物业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控与具体领导,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和办法,理顺物业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引导物业管理工作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加强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管理,建立和完善物业前期介入、住宅维修基金及定期检查考评等制度,规范物业管理行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联动协调沟通机制,明确物业管理企业与各相关职能部门、街道之间的职责、权力和利益,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发挥好业主委员会的桥梁作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第四篇:福建省房地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在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加快住房补贴发放工作,2001年底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2002年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取得了成效:预计到2002年底,全省可向10万多个职工发放住房补贴9.5亿元。其中有400多个企业实施了住房补贴,向1万多个职工发放补贴1.5亿元。目前,三明市区已基本完成住房补贴工作,漳州市区行政事业单位已完成住房补贴工作85%,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住房补贴工作约完成60%。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稳定的住房补贴资金来源渠道,主要立足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的转化,要求财政状况较好的市县,应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住房补贴。
2、对公有住房出售收入进行清理,回收被挤占挪用的售房款和单位建房及开发项目贷款,落实可用于发放住房补贴的资金。
3、加快发放购房职工的住房补贴步伐,提高职工购房能力。要求应该发放住房补贴而未实施的市县应全面启动。
4、简化住房补贴发放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从提出申请到兑现住房补贴不超过30日。
(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撤并及健全监督体系的落实情况
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撤并情况:
全省设区城市均已基本完成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的冻结、清理、审计三个环节工作,除福州市外,八个设区市已组建了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调整工作实施方案经审批。福州市住房公积金管委会名单,待市政府审批,实施方案也已报省政府。漳州市和宁德市已设立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厦门、漳州、泉州、宁德等城市已推荐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
健全住房公积金监督体系方面落实情况:
1、今年五月,省委编办批准在省建设厅房管处加挂省住房公积金监管处的牌子,同时增加二名处级领导职数。
2、省建设厅出台了《关于规范发展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工作的通知》。同时正草拟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管办法。
3、与省建行合作,开发全省统一的住房公积金业务处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完成软件编码。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测试和推广使用工作,将于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4、按照建设部统一部署,已着手建立全省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目前已制定了工作方案,拟于明年下半年全面实现全省住房公积金监管系统联网。
(三)廉租房建设方面
我省实施廉租房建设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两市,其他城市仅是以腾退旧公房解决部分住房特困户。
2002年,福州市已投资2500万元,建造了444套16000平方米廉租房。目前已安排入住202户,福州市计划明年再投资2250万元,再建400套15000平方米廉租房,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为避免贫民集聚带来社会问题的弊端,现已采取相对分散建造的办法,今后还将房改中腾退出来的、剩余的、符合廉租房的条件住宅,也纳廉租房房源的范畴。对廉租房建设资金问题。一是公共财政预算划拨一部分;二是土地拍卖收益抽出一部分;三是直管公房拆迁出让产权回收补偿金中划出一部分。
厦门市1995年至1999年,市委、市政府把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做为为民办实事的十大项目之一,每年都拿出一二百套“双困房”予以解决。2002年根据《厦门市城镇廉租住房管理规定》,制定了《厦门市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和《厦门市廉租住房分配办法的补充规定》。同时出台《厦门市旧公有住房与政府新购建住房置换办法》,2000年由市财政出资2500万元购买250套住房,作为廉租住房。并且成功置换121套旧公有住房做为廉租住房房源建筑面积9956.01平方米,共支付购房款1642.75万元。
(四)、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以及已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
今年1-10月,全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增幅比1-9月增加4.9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5%;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58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5.6%;新开工商品房屋109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1.2%;竣工商品房屋588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8.7%。销售商品房49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41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全省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面积为268万平方米,比上年底减少14万平方米。全省房屋买卖成交面积1403万平方米,买卖金额2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6%、20.1%;
预计全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35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5.8%。今年我省房地产市场运行主要特征: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继续上升,与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增幅比例协调。1-10月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9.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两者比例相近,表明商品房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继续回升。1-10月新开工面积增幅为11.2%,在1-9月上升1.5个百分点,表明开发商受商品房销售面积不断增长的影响,对市场前景仍然看好,新开工项目不断增加。3、商品房销售市场保持活跃态势。1-10月房地产开发销售商品房49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2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41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8.8%。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中,个人购买比重占93.6%。
从总体上看,今年我省房地产市场全年将呈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进入下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长加速,扭转了上半年因部分城市增长下降造成的增速减缓趋势。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基本合理,房屋交易平稳增长,存量住宅交易较为活跃。我省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快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二是今年开展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后,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已有明显好转,促进了开发投资和消费;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商品房的需求量扩大,带动了投资增长;四是居民住房观念的逐步转变,以及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和银行按揭贷款业务大量开展和额度的提高,增强了居民购房的支付能力;五是住宅小区环境和品位的不断完善提高,吸引居民住房消费。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一是转发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2]217号),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补充意见,要求各地加强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引导企业理性经营,避免市场大幅波动;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对商业用房、写字楼供大于求的城市或局部地段,限制新建该类项目;合理制定经营性房地产用地供应计划,逐步实现按计划供地;认真抓好经济适用房建设,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快住房补贴发放进度。二是不定期公布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适时向社会公布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分析报告,使开发商了解房地产市场动态,更有针对性实施开发。
搞活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去年十月,福建省政府为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刺激住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连续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住房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的通知》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镇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四个文件。这四个文件分别提出全面开放住房二级市场,调整住房二级市场交易收益分配政策,让利于民,简化房改房上市条件,加大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力度;明确要求建立稳定的住房补贴资金来源渠道,简化住房补贴发放程序,加快发放职工住房补贴;进一步强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严格执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闽政[1998]38号),把土地行政划拨、税费减免、成本及利润控制等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实施范围,制定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办法和廉租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办法;健全房屋租赁管理体制,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房屋租赁管理工作,公安、工商、税务、计生等部门积极配合,完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和《房屋租赁证》制度,建立商品房屋租赁指导租金制度。今年六月以来,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的补充通知》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剩余公有住房的处理意见》,对进一步盘活存量住房,筹集住房补贴资金和廉租住房房源,以及房改房上市收益分配、高级住宅范围界定、购房契税征收税率等作出相应规定。
省政府这一系列文件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福州等地举办了房地产展销会和二手房促销会,房地产二级市场的消费不断升温,消费额持续扩大,住房补贴工作进度加快。通过一年来对省政府文件的宣传与贯彻实施,省政府文件对促进居民住房消费,活跃我省房地产市场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出来,1-10月全省住房二级市场交易面积469万平方米,交易金额4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3%、98.4%。其中,房改房上市交易活跃,成交面积83.7万平方米,成交金额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4%和125.6%。房地产市场成为市民关注的一个热点,房地产二级市场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五)房地产市场整规情况
建设部等国家七部委《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下发后,省政府对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高度重视,进行了全面部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小晶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继全国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后,我省紧接着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省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国家七部委《通知》下发后,我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对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各地也都积极利用当地报刊、电视台等媒体扩大宣传,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投诉信箱,同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了舆论氛围。
为确保整顿和规范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联席会议。负责全省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协调。各市、县也相继成立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各地方政府都制定出台了本地区的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实施方案,对整规的重点、工作目标、工作方法及步骤进行了明确的部署和安排。
从6月份开始,整顿和规范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企业自查、设区市抽查和全省执法检查。在整个工作中采取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做法,将各项任务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确保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的扎实展开。
1、省直各相关部门根据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工作要求,共编印了整顿和规范工作简报15期,及时进行上传下达,共接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75件,办结8件,批转到各市67件,并进行了有效督办。省建设厅从八月份开始举办培训班,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人分期进行培训,目前已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近3000人,在建设信息网上公布了企业信用档案,接受群众监督;
2、扎实开展自查、抽查和整改工作。全省开展自查自纠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以及中介评估机构共计2270家,企业的自查率均达到100%,南平、三明、漳州还组织了对各县、市的指导和督查,开展了抽查工作,抽查面都比较广,全省共抽查了46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管理企业和评估机构,各地抽查率均在20%以上,抽查的质量和效果比较好。莆田市结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事件,举一反三,对全市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地毯式抽查;龙岩市各县(市、区)抽查面达100%,中心城市抽查面达37%;福清市对辖区内的50家房地产企业抽查了48家。对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共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314份,已完成整改201份;对各类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各地共办结213件。其中,福州、莆田、宁德市共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14起、罚款159.5万元,收回拖欠的土地出让金6272万元;龙岩对违规企业和项目立案6起,发出处罚通知书6件,降级1家;南平市检查中发现了26起违法违规行为,均进行了有效查处。
3、开展了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执法大检查。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全省城乡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执行情况检查及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执法检查的通知》,组成了四个联合检查组分赴全省各市、县开展执法检查。共抽查了39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41个开发项目、27家物业管理企业、25家房地产中介评估机构。责令有关房地产企业限期整改,并要求当地督办,并要求当地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相应法律、法规进行核实取证和依法处罚,共计发出了48份责令整改通知书和督促整改通知书。检查期间,共收到群众举报电话和投诉计235起,接待了部分上访群众。
通过这次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我省的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逐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不规范的局面得到有效的遏制和扭转,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开发单位依法办事的意识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行为日趋规范,房地产开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与前几年相比,开发建设单位在开发经营过程中,依法经营的意识增强了,大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都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用地、立项、规划、建设和销售等手续,检查中发现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不按基建程序办理有关手续、严重违反规定开发建设的行为大大减少。二是房地产开发项目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有效整改。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自查自纠阶段发现项目建设违反程序的,基本上都能及时自行纠正,补办了有关手续。全省各地自查抽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已完成整改201份;各类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已办结213件。对部分违法行为需进行处罚的,均已责成所在设区市整规办依法处罚。三是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各级主管部门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土地使用权招投标、建设工程招投标、商品房预售许可发放等方面都实施了制度化管理,各级政府部门在审批过程都实行规范操作,简化了办事程序,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通过检查发现行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各地也积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如莆田市制订《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地产市场行为的通知》,厦门市土房局出台了《厦门市商品房销售市场规范》,三明市出台了《关于在房地产开发经营中禁止违规销售架空层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商品房合同备案管理的通知》等。
(六)物业管理基本情况
1、加快立法步伐。正在抓紧进行《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草案的起草、论证工作,拟于近期报省政府。与省财政厅联合起草了《福建省物业管理维修基金(商品房部分)管理办法》。
2、进一步推动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发展,扩大物业管理的覆盖面。目前我省新建住宅小区和高层建筑基本实行物业管理;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企业自建自管房逐步推行物业管理,覆盖面将近达到60%。物业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有12个小区被建设部或者说建设厅评为“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大厦)”。经考评有9个物业管理项目列入“省级城市物业管理示范项目”。
(七)有关法规的落实情况
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出台后,为了做好实施衔接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有关问题的通知》,省政府颁发《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货币补偿暂行办法》和关于城市房屋拆迁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省人大也于9月29日颁布《福建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省建设厅也已制定颁
第五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浙政发〔2011〕4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为持续加强城镇住房保障,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房地产服务业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城镇住房保障。“十一五”期间,各级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到2010年底,全省已累计解决7701万户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城镇住房保障受益家庭覆盖面达138%。其中,以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方式解决686万户,售租经济适用住房解决32万户,通过旧住宅区综合改造、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等解决3815万户。全省已全面实现低保标准两倍以下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基本满足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的城市住房困难家庭购租经济适用住房的需要。到2010年底,全省累计出售公房8950万平方米、146万套;累计向125万城镇居民发放住房补贴250亿元;累计向86万户家庭发放公积金贷款1614亿元。
(二)房地产业。“十一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从15743亿上升到3030亿,年均增长1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房地产业增加值从808亿元上升到1520亿元,年均增长169%,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房地产业税收从205亿元增加到468亿元,年均增长223%,占全省地税总收入的比重保持在20%左右;房地产企业数量从3549家增加到5500多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从40家增加到120家,从业人员由71万人增加到10万人左右。到2010年底,全省已有15家房地产企业入围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其中绿城集团入围前十强;已有15家房地产企业在海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已有18个住宅小区列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23个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已有温州正泰、绍兴宝业、杭萧钢构被批准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镇居民的人居条件。五年来,全省累计新开工商品住房2亿平方米,竣工15亿平方米,销售18
亿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644平方米提高到353平方米。
(三)房地产服务业。“十一五”期间,我省物业、评估、经纪、咨询等房地产服务业快速发展,绿城物业、耀江物业、裕兴中介、永正评估、恒基评估等一大批综合实力强、品牌形象好的房地产服务企业脱颖而出。特别是物业服务已拓展到不动产管理所有领域,覆盖90%以上的新建小区和50%以上的旧住宅小区。到2010年底,全省物业服务企业达3215家,从业人员达40万,物业企业在管建筑面积达277亿平方米,主营业务年收入达906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达077%。房地产价格评估业发展加速,2010年营业收入达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2%,处理银行抵押贷款评估业务达21万亿元。
但是,我省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住房保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拓宽,住房保障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住房保障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城市房价仍然上涨过快,房地产业集约化程度还不高;房地产服务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服务水平偏低,市场管理尚不规范等。
二、“十二五”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具体指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善体系、加强保障、稳定市场、优化结构、促进发展”为工作方针,着力强化城镇住房保障,不断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着力加强和改善市场调控,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加快房地产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着力增强行业监管服务能力,提高城市住房工作科学规范管理水平。
(二)主要目标。
——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扩大城市住房保障覆盖面为重点,在全面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逐步构建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住房保障体系。
——大力开展危旧房改造和限价商品房等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逐步构建改善其他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的政策支持体系。
——大力加强市场调节,优化土地和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缓解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规范市场秩序,逐步构建以自住型普通住房为重点、基本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的商品住房体系。
——大力提升房地产业科技化、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模式为重点,逐步构建房地产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体系。
——大力增强行业科学规范管理能力,以加快信息平台和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以提升服务水平和规范市场为重点,逐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的新型行业监管服务体系。
(三)具体指标。
1城镇住房保障方面。
——覆盖范围:到2015年,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基本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60%以下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基本满足人均可支配收入80%以下城镇住房困难家庭购租经济适用住房的需要;基本满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住公共租赁住房的需要;基本完成城市旧住宅区和国有林场、农场、独立工矿等危旧房改造;逐步实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融合。
——建设投入:“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万平方米、76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家庭16万户,相应投资达到1900亿元左右,供地“应保尽保”,土地出让金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的比例不低于净收益的10%或总额的2%。
2房地产业方面。
——开发投资:“十二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6%左右的年均增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20%左右,到2015年达到405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18000亿元;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到2015年达到220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9600亿元。
——市场供应:“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亿平方米,其中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比重明显提高,综合性商业地产占商品房供给总量的比重不低于20%。
——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其中3家以上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房地产上市企业达到20家以上。——住宅产业化:到2015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0个以上,20个以上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
3.房地产服务业方面。
——经济贡献:“十二五”期间,包括物业、评估、经纪、咨询等在内的房地产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其中物业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20亿元以上。
——覆盖面: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特别是物业服务到2015年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其中新建住宅小区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或准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新建非住宅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就业人数:到2015年,房地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其中物业服务行业从业人数达到60万人。
——企业发展:到201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物业服务企业1—3家,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全省性物业服务企业10—20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年营业收入占行业年营业收入总量的30%以上;实现物业服务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1.扩大保障覆盖面。全面调查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其他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情况。通过新建、改建、配建、调剂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多渠道增加保障房源,突出发展公共租赁住房。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推进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衔接和融合。
2.完善管理机制。加快实现从注重建设向建设管理并重的转变。健全住房保障申请、审核、公示和退出机制,提高动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防范和严肃查处虚报、隐瞒、伪造个人信息和转租、群租、混租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加强日常管理服务,不断提高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宜居性。
3.创新建设运行模式。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鼓励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开发区、产业园区集中建
设公共租赁住房。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留用地,建设外来务工人员公寓。鼓励住房困难职工较多的单位,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经当地政府批准利用自用土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二)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优先保障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将住房销售价位、套数、套型面积等条款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确保中小套型住房供应结构比例严格按规定落实到位。加大土地批后管理和施工现场监管力度,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合同和规划、施工许可证的规定,促进商品住房加快开工建设。对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优先安排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2.合理引导居民住房消费。加强正面舆论宣传,引导居民理性住房消费。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支持居民购买自住型、改善型普通商品住房。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引导住房合理消费的积极作用。突出住宅居住功能,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行为。
3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各项规定,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和囤地、炒地行为。规范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行为,严格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调整规划和变更容积率的行为。加强商品住房预售管理,落实预售资金监管措施。加大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完善房地产监管分析系统和企业信用监督制度,努力构建新型行业监管服务体系。
4.积极开发多元物业。重点发展商业物业,促进都市商贸、楼宇、总部、会展、网络、服务外包等经济的繁荣。大力发展特色物业,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人文资源,促进主题景区、景观住宅、旅游度假区、休闲观光区等多种形态物业的开发建设。着力发展创意物业,通过建设孵化器、创意产业园等,促进设计、版权、专利、文化、咨询等创意产业发展。
(三)加快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1.转变产业发展模式。以建筑工业化、部品产业化、住宅全装修为重点,加快推进房地产业从半手工半机械化模式向现代工业化模式转变。以国家住宅产业化试点省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住宅建筑工业化、住宅生产经营社会化,推动房地产业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为重点,加快住宅产业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
2.推广低碳住宅与科技应用。积极推进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和A级住宅性能认定,全面推广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研究制定低碳住宅相关技术标准和评估体系,提升住宅安全、健康、环保、节能水平。大力发展房地产科技综合支撑体系,加快智能化科技在住宅产业中的应用。
3.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培育一批房地产开发、金融、信托、证券、保险等资本密集型企业;发展一批房地产研发、设计、评估、咨询等知识密集型企业;壮大一批物业、安装、家政、维修、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专业企业,不断提高房地产业专业化、集团化、集约化发展水平。
(四)加快房地产服务业发展。积极拓展房地产服务领域,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房地产服务业,加快构建包括物业、经纪、评估、咨询、产权产籍管理、房产测绘、房屋拆迁、白蚁防治等在内的房地产服务体系。积极引导房地产服务业在地下空间的发展,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逐步规范房地产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定出台行业服务准则,不断提高行业服务质量。积极创新竞争机制,加快实现房地产
服务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重点发展物业服务业。加快推进物业服务由简单化、低层次、被动式的经营模式向提供健康、文化教育、居家生活等高层式、主动式增值服务的综合模式转变,加快推进物业服务企业从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型转变,着力构建现代物业服务体系。鼓励支持物业服务企业走专业化、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鼓励引导物业服务企业重组兼并,着力打造一批现代物业服务集成商。研究制定科学的物业服务标准体系和合理的收费标准体系,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四、重点工作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一批公共租赁住房示范项目。以解决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要素保障和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有效的建设运行模式,研究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准入、退出及日常管理制度,建成一批公共租赁住房示范项目。
(二)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做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以著名品牌认定为抓手,建设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房地产企业和产品品牌。以全省服务业重点企业认定为契机,培养一批竞争力强、影响范围广、产业带动效果明显的房地产服务龙头示范企业。着力建设国家级、省级研发中心与行业科技共享平台,加快房地产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完善房地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
(三)以研发生产为核心,培育一批产业化基地。制定完善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创新住宅产业运行机制。结合住宅产业化、低碳科技和智能化科技的开发应用,打造一批高端要素集聚平台和产业化基地,加快科技、人才、资金、服务、市场等要素的集聚,加快标准化住宅体系、工业化建筑体系和通用部品配套体系的建设与推广。加快“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型低碳住宅成套技术和智能化住宅成套技术的开发应用。
(四)以低碳智能为方向,建设一批绿色示范项目。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加大对我省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国家A级住宅示范项目、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示范工程、园区生活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的扶持力度,建设一批绿色示范工程,树立若干个在全国领先的标杆项目,发挥其对全省房地产行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五)以中心镇为平台,推进城乡住房体系一体化。加快城镇住房保障向中心镇延伸覆盖,加快解决中心镇中等偏下收入城镇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中心镇把已经在城镇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继续开展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鼓励引导房地产企业参与中心镇各类住房建设和运营。
(六)以提升服务为根本,完善管理和信用体系。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监管分析平台,完善城镇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服务业网络化管理体系,提高省市县三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加强房地产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城镇住房保障准入、退出和房地产市场失信惩戒、市场清出的动态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把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各级政府负总责、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城乡住房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强部门分工协作,健全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考核督查,严格落实城镇住房保障目标责任制,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工作
约谈和通报制度。进一步理顺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管理职责,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修订完善房地产开发、产权、拆迁、抵押、物业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在现有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快研究制定《浙江省城镇住房保障管理条例》。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制定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住宅产业化和房地产服务业有关扶持政策措施和规范标准。
(三)强化要素保障。优先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的土地供应。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出台支持房地产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基地建设、低碳住宅和智能科技应用等的用地政策。严格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资金筹措各项规定。充分发挥债券、信托、保险等金融工具的作用,建立市场化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住房保障作用。严格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税费优惠政策,研究出台扶持房地产服务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通过省校共建、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培养房地产专业人才,全面开展上岗培训和继续教育,完善资格认证体系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