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训与演练制度
培训与演练制度
第一条医务人员均有参加医院或科室组织的学习、培训与演练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医院每年组织1次及以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与培训。
第三条医院组织1~2次有关业务技术操作的培训与演练。
第四条各科室综合本科特点,每月组织1次技术操作培训与演练,可将其纳入“三基”培训范围。
第五条对不组织执行的各职能部门和科室,其负责人年度考核不能为“优秀“;不参加评优;并处罚200元/年。
第六条对无故不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学习、培训、演练的,按旷工处理。即使用因工作原因,也必须达到各项活动资料的80%以上,否则年内不得评优,并处罚50元/年。
伦理委员会制度
第一条主任委员不定期组织召开临时会议。
第二条临床研究审查:
(一)研究人员资格、经验、是否有充分的时间参加该项,人员配备及设备条件等是否符合研究要求。
(二)研究方案是否考虑了伦理问题,包括研究目的、受试者及其他人员可能遭受的风险和受益及研究设计的科学性。
(三)受试者入选方法,向受试者(或家属、监护人、法定代理人)提供有关本项目研究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易懂,获知情同意书的方法是否适当。
(四)受试者因参加研究提出的修正意见是否可接受;定期审查研究进行中受试者的风险程度。伦理委员会在30日内组织伦理委员会相关专家组进行审查。
第三条临床新项目、新技术、新药品应用审查:参照临床审查执行。
第四条委员在项目审查中,应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承担保密任务,实行回避制度。伦理委员会主任如需回避,由副主任主持审查。
第五条每届委员会任期四年,可连任,委员会每届成员连任人数不得超出2/3.可自行申请,经伦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同意后方可退出;一年不参加会议,经伦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辞退。
第二篇:卫生院培训、演练制度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卫生院培训、演练制度
(1)从事应急医疗救援管理和急诊、传染、感染、呼吸、创伤、麻醉、院内感染、检验、药剂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技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必须参加应急救治培训与演练。
(2)医师主要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各项急救技术、各种急救设备及器材的使用、院前急救、CpR、常见急症抢救、外科急症抢救、急性中毒抢救、传染病防治、院内感染等。
(3)医疗护理人员除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应急预案外主要培训常用急救技术、常规护理技术、常用急救设备的使用、护现新技术及新项目等。
(4)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等卫生应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应熟练掌握与运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条例、预案,同时要学习掌握:办公自动化、指挥系统应用、.通讯知识、各种急救知识及其自救、急救要点。
(5)全院工作人员要学习掌握急救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
(6)培训应按每年的培训计划进行安排,做到时间、内容、授课人、培训对象四落实。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并与有关奖惩和晋级挂钩。
(7)定期组织相关应急医疗救援的演练或演练评价,以提高战时的反应能力。
7、应急设备采购与管理制度
(1)应急设备和药品由院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储备规定,结合本院实际研究、统计和提出申请。
(2)经院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讨论后审批。
(3)由院相关职能部门统一采购后统一保管与储备。
(4)应急药品、器械储藏在专门地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补充更换。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个人不得接触和使用。
(5)应急药品须经院应急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使用。管理人员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向院应急领导小组申请补充,交药剂科统一购买。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第三篇:应急培训与演练制度[小编推荐]
应急培训与演练制度
(一)安全消防例会制度
为了加强安全消防管理,及时掌握单位安全消防动态,研究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消除安全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旅游企业单位的安全委员会应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消防例会。例会制度应明确固定的会议时间、地点、参加人数和议题。
会议议题包括:
1.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消防方面的文件和指示精神。2.听取安全消防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消防工作及隐患整改情况的汇报。
3.讨论当前安消防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或措施。4.听取其他部门有关安全消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研究或讨论本单位的安全消防方面给予奖励或批评教育及处罚的部门或个人。
6.审定本单位安全消防计划,听取关于计划执行情况的汇报,安全消防主管负责人对上一阶段情况进行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7.对于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进行分类,不属于本单位的隐患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属于单位的安排计划予以排除。
(二)安全消防教育演练及培训制度
1.为加强安全消防管理,增强员工的安全消防法制观念和安全消防意识,防止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各单位应当有相关部门制定安全消防教育
演练和培训制度。
2.安全消防教育个培训,依据本单位的教育培训计划,有安全消防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并且按时举行消防应急的演练。
3.新员工(含实习、代培个临时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消防三级教育,教育时间不少于24学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三级安全消防教育培训分为单位级、部门级和班组级。
单位级安全消防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1)党和国家安全消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2)从业人员安全消防的权利和义务;(3)劳动保护的意义和任务;
(4)本单位制定安全消防规章制度和执行的重要性;(5)消防、交通、特种设备设施等安全消防知识;
(6)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危险场所、危险作业等方面的注意事项;(7)相关的消防安全事故案例;(8)本单位对安全消防工作的要求;
(9)发生事故后如何抢救伤员、排险等应急救援知识
部门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本部门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安全消防规章制度;(2)本部门的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3)安全消防技术基本知识;
(4)要害部位及设备分布情况;(5)消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班组级安全消防教育培训内容应当包括;(1)本班组生产性质及特点;(2)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职责;(3)所使用设备设施状况、性能及保养知识;(4)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5)文明生产要求及安全操作示范;
4.离岗6个月以上的员工,要进行复工教育;转岗(变换工种)以使用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员工,进行新岗位、新的操作方法的安全消防教育学习时间均不得少于4小时。
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每年接受的在刚安全消防教育和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
6.对员工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消防教育和培训,可采用岗前培训、刚上培训、板报图片、专题宣传栏、录像广播、知识竞赛、讲演讲座、应急预案的演习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专门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8.安全生产三级教育记录保存至该员工离职为止,平时教育记录至少保存两年。
(三)安全消防检查制度
1.各旅游企业单位要对各岗位、设施设备进行经常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安全消防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实施,及时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督促落实整改措施。
2.各部位要确定一名兼职安全员,负责每日工作结束后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值班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加强巡视,确保安全。3.日常检查有安全消防主管部门的安全消防管理人员进行,并督导各部门、各班组做好岗位检查,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每次检查都应有记录,有问题及时解决上报。
4.每周安全检查由安全消防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消防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除检查安全消防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落实情况和生产设备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外,还要对上一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检查情况要安全生产例会上进行通报。5.除进行日常、每周检查外,还要进行专业性检查和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前检查,由安全消防负责人带队,全体委员和安全消防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6.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行。维护、保养、检测应当做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维护、保养、检测、记录应当包括生产设备设施的名称和维护、保养、检测的时间、人员等内容。
7.对再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做出记录。特种设备在检查和日常保养是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及时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
8.各岗位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检查人员的指导,积极配合安全部门检查工作。安全生产检查及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应当作为考核评比的依据。
9.对于检查所发生的和各类安全隐患,应当签发整改通知单并及时解决,整改后复查。如果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求采取防范措施和制定整改计划。
(四).消防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1.为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各旅游企事业单位应当由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制定消防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2.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3.事故隐患按照其发现途径和方式可分为三种:(1)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
(2)各部门上报的事故隐患(包括书面或口头反映)。(3)个人举报的事故隐患。
4.事故隐患分为内部原因所致和外部原因所致两种:
(1)内部原因造成的事故隐患,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整改计划措施,做好记录。
(2)外部原因造成的事故隐患,应及时通报形成隐患的相关单位协调解决,协调解决不成的,应及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并做好记录。在事故隐患消除之前,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5.事故隐患排查范围涵盖本单位所有容易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或设备设施(如:配电室、锅炉房)等。6.事故隐患排查内容包括:
(1)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是否有裸露和老化损坏现象,是否安装了漏电保护装臵和接地保护等。(2)疏散通道挤占、堆放杂物现象;
(3)消防设备设施维护(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灯、防火卷帘门等)状况;
(4)库房、机房管理;(5)应急广播系统;
(6)违章操作(电工、锅炉工未持证上岗);(7)排油烟管道;
(8)液化石油气瓶日常管理等; 7.事故隐患的处理方式:
(1)一般性事故隐患,应要求相关部门或具体负责人,立即排除。(2)重大事故隐患,应做出暂时局部或全部停产作业、停止使用等强制措施,限期整改。
(3)特别大事故隐患,应立即做出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等强制措施,采取及时进行人员疏散、加强安全警戒等响应范围措施,立即进行彻底整改。
(4)所有事故隐患在整改完毕后,要进行复查验收。8.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1)根据工作分工,各部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2)各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定期组织安全消防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
(3)对上报的各类事故隐患,各部门要按职责分工进行查实,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或具体负责人限期消除。
(4)各部门对重大隐患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防范措施,并立即上报主管领导,有主管领导负责解决;主管领导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单位第一负责人,召开专题工作例会研究解决措施;本单位无法协调解决的,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5)各单位安全消防主管部门要建立事故隐患备案登记制度。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部门上报的各类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监管负责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一一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将分管领域危险源数量、类型、具体位臵和部位、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监控措施、管理负责人、监控负责人、检查时间、检查情况等详细登记造册,并保留三年以上。
(6)安全主管部门对事故隐患及时汇总,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并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对未按职责进行认真监管或未按规定上报的各类事故隐患发生的问题,按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五).安全消防投入制度;
1、酒店的安全消防第一负责人必须保证用于安全生产条件所需的资金投入,并承担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所致后果的责任。
2、在每年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应当列出用于投入安全生产的资金项目,便于安全消防资金的使用。
3、安全消防资金要专款专用,应当包括下列事项:(1)安全技术措施工程设计、改造;(2)安全设备、设施的更新和维护;(3)安全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4)劳动防护用品配备;(5)其他保障安全消防的事项。
4、安全生产资金在使用时,应有使用部门或项目书面申请,报请安全消防第一负责人审批,由财务部核准发放。
(六)、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危险作业包括电器维修、金属焊接、高空作业(高处维修、清洁卫生、装饰装修)和清理地沟等。
2、凡在危险作业前,都必须到安全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备案。作业时,安全消防主管部门视其危险程度可直接派人现场监护,也可以委托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看护。
3、属于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正确穿着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作业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作业前必须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交代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等,作业区域要设臵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现场监护人员要严格检查作业人员是否正确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范措施的设臵是否可靠,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作业。
6、高空作业人员作业前,应先学习单位的高空作业安全过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方可开始作业。
7、清理地沟时,打开地沟盖后,要先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经检测地沟内无有毒、有害气体后方可作业。
8、雷雨、大风天气条件下,禁止高空、吊装、室外焊接等作业。
(七)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1、为加强对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单位应当建立本制度。
2、危险物品是指爆炸品和民用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易然液体、自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和腐蚀品等。
3、单位在工作中需用上述物品时,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要严格用或管理制度;使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
4、盛装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检查,不得随意放臵或丢弃,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5、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严格进出库手续。
6、在人员聚集的场所、单位内、禁止销售烟花爆竹等危险物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燃放;限制燃放区域,要有严格的安全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7、单位在接待服务过程中,发现客人携带的上述危险物品,要及时制止,并上报有关单位部门处理。
(八)、重点要害部位岗位安全管理制度;
1、配电室安全管理制度
(1)张贴“闲人免进”标志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如工作需要,应进行登记方可进入。
(2)所有电工要持证上岗,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具。值班员要坚持岗位,勤检查、亲巡视,及时排除异常情况,避免发生短路、的、断电、火灾等事故。
(3)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岗位安全制度和安全运行规程,禁止在岗位内喝酒、吸烟、娱乐、睡觉等,严禁擅离职守,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巡回检查制度,做好设备运行登记和工作记录。
(4)配电室内不得堆放杂物及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严禁堆放可燃物品和存放可燃物品。
(5)定期对变压器、开关柜、配电柜等进行清扫。
(6)安装、维修电气线路时要在上级电闸悬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标志牌,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7)应按正常规定正常填写、使用倒闸操作票。
(8)经常检查配电室通往外界的挡鼠板是否插好,经常检查墙体、门窗和通风口的防护网是否严密,有无空洞、缝隙,防止飞鸟、小动物进入造成短路,引起事故。电缆沟内应定期投放鼠药。
(9)熟知消防报警程序及配电室消防器材存放位臵和使用方法,严禁将消防器材移做它用。
(10)保证应急照明装臵正常运行。
2、锅炉房安全管理制度
(1)张贴“闲人免进”标志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如工作需要,应进行登记方可进入。
(2)严禁在锅炉房附近堆放可燃物品,锅炉房内严禁存放或烘烤可燃物品,严禁在锅炉房内搭床睡觉。
(3)锅炉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用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锅炉房的安全运行规程。(4)每班都要坚持巡回检查制度,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按操作规程监视水位、压力、温度等,根据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要求,对有关设备进行调节,并做好详细记录。
(5)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禁止在锅炉房内喝酒、吸烟、娱乐、睡觉等,严禁擅离职守。
(6)对安全阀、压力表定期进行校验。经常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等保护装臵,确保灵敏有效;发现设备及管线异常,立即上报并及时检修。
(7)工作人员熟知单位报警程序及锅炉房消防器材的存放位臵和使用方法,严禁将消防器材挪做他用。(8)保证应急照明装臵正常运行。
3、燃气调压站安全管理制度
(1)值班人员不准擅离职守。严禁在工作岗位上吸烟、饮酒、会客、睡觉等,禁止将火中带回机房。
(2)严格交接班制度,认真办理交接手续,对本班次设备出现的问题,交代清楚,接班人验收后,交班人方可离开。
(3)当班期间应检查仪表、设备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4)必须安装安全报警装臵,配备专用维修工具其照明、仪表设备要有防爆性能,防止因燃气泄露引发爆炸事故。
(5)值班人员熟知单位报警程序及机房消防器材的存放位臵和使用方法,严禁将消防器材挪做他用。
4、消防中心控制室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门禁制度,张贴“闲人免进”标志控制无关人员进入。如工作需要,应进行登记方可进入
(2)严格制定本岗位规章制度、消防应急预案、监控报警跑点程序等,并将值机员上岗证复印件张贴上墙。
(3)每班次值班人员不得少于2人;禁止在岗位上吸烟、饮酒、会客、睡觉等。禁止将火源带入机房。
(4)岗位人员要熟知中空室内设备设施的功能、工作原理、操作程序、一般故障处理方法等;报警跑点要迅速、准确无误。
(5)消防中控室的各种设备(如电脑、自动报警、火灾系统、防排烟、应急广播的控制柜等)要随时保持完好,干净整洁,灵敏有效。(6)作为应急备用的消防服、应急包、对讲机、维修工具等要保持配臵齐全、有效,取用方便;应急万能钥匙应当加密处理,并有使用登记。(7)定期检测和清洗消防自动报警设施,按期对自动灭火程序进行水压测试,每年检修各种消防器材,保证各种防火、灭火设施有效运行。
(8)在岗值班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设备运行记录、设备保养记录、设备故障及维修记录等。
(九)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叫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一般包括电工、电(气)焊工、电梯工、登高作业、锅炉工、制冷工等。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体检合格,不能有从事本工种所禁忌的疫病。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具。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6、特种作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不合格者立即转换工种。
7、按时参加资格证的年审,过期未审,按无效证件处理。
8、特种作业人员有休假和疗养的优先权。
9、单位必须为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十)安全用电管理制度
1、电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门业务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2、电工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各种用电设备设施应当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不允许超负荷运载。
4、电源导线不允许缠绕和捆绑在金属结构上。
5、未经允许不得拉接临时电源线和使用电炉子等,表面灼热的大功率电器。
6、移动电源线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橡胶护套线,严禁使用塑料双绞线。
7、电线接头必须压接牢固,绝缘包扎良好。
8、胶盖闸用于电源开关使用时,胶盖闸内应装设与设备负荷相匹配的保险丝或易熔片,不准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
9、凡是电器(设备)自身电源线为三项插头的,应采用已接好地线的三孔插座,接地极不准甩掉不用。
10、对用电炊事机械、设备要求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禁止同一开关设备同时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
11、对漏电开关应定期检查,做好记录。失灵的漏电开关应及时更换。
12、使用60瓦(不含)以上的灯泡要用磁灯口。
13、组合插座及插座电源导线应完好无损,不得吊挂使用,不允许超负荷使用,严禁使用伪劣插座。
14、电气设备维修、检修必须由正是电工进行作业。
第四篇:演练制度
演练制度
为进一步健全公司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各类应急预案的管理,加强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各级人员的应急救援整体的协作和救援能力。根据津建质安总[2013]15号《关于报送<2013年建设施工领域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公司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二级单位形成处置方案的内容,特制订本制度。
第一章 范 围
第一节 本制度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的目的、原则、类型、内容和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其他类型演练的组织与实施可参照进行。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第二节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应急演练: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预警行动、事故报告、指挥协调、现场处置等活动。
2、综合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3、单项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开展的演练活动。
4、现场演练:选择(或模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设备、设施、装置或场所,设定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演练活动。
5、桌面演练:针对事故情景,利用图纸、沙盘、流程图、计算机、视频等辅助手段,依据应急预案而进行交互式讨论或模拟应急状态下应急行动的演练活动。
第三章 应急演练目的
第三节 应急演练目的主要包括:
1、检验预案。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锻炼队伍。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
3、磨合机制。完善应急管理相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提高协调配合能力。
4、宣传教育。普及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参演和观摩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完善准备。完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技术,补充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6、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应急演练原则
第四节 应急演练应符合以下原则:
1、符合相关规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组织开展演练;
2、切合企业实际。结合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组织开展演练;
3、注重能力提高。以提高指挥协调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为主要出发点组织开展演练;
4、确保安全有序。在保证参演人员及设备设施的安全的条件下组织开展演练。
第五章 应急演练类型
第五节 应急演练按照演练内容分为综合演练和单项演练,按照演练形式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不同类型的演练可相互组合。
第六章 应急演练内容
第六节 演练内容应包括一下内容:
1、预警与报告:根据事故情景,向相关部门或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事故情况。
2、指挥与协调:根据事故情景,成立应急指挥部,调集应急救援队伍和相关资源,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3、应急通讯:根据事故情景,在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进行音频、视频信号或数据信息互通。
4、事故监测: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现场进行观察、分析或测定,确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变化趋势等。
5、警戒与管制:根据事故情景,建立应急处置现场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
6、疏散与安置:根据事故情景,对事故可能波及范围内的相关人员进行疏散、转移和安置。
7、医疗卫生:根据事故情景,调集医疗卫生专家和卫生应急队伍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并开展卫生监测和防疫工作。
8、现场处置:根据事故情景,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
9、社会沟通:根据事故情景,召开新闻发布会或事故情况通报会,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10、后期处置:根据事故情景,应急处置结束后,所开展的事故损失评估、事故原因调查、事故现场清理和相关善后工作。
11、其他:根据相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特点所包含的其他应急功能。
第七章 综合演练组织与实施
第七节 演练计划应包括演练目的、类型(形式)、时间、地点,演练主要内容、参加单位和经费预算等。
第八节 演练准备
1、成立演练组织机构:综合演练通常成立演练领导小组,下设策划组、执行组、保障组、评估组等专业工作组。根据演练规模大小,其组织机构可进行调整。
2、编制演练文件包括演练工作方案、演练脚本、演练评估方案、演练保障方案、演练观摩手册等。
(1)演练工作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应急演练目的及要求;应急演练事故情景设计;应急演练规模及时间;参演单位和人员主要任务及职责;应急演练筹备工作内容;应急演练主要步骤;应急演练技术支撑及保障条件;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2)演练脚本主要内容包括:演练模拟事故情景;处置行动与执行人员;指令与对白、步骤及时间安排;视频背景与字幕;演练解说词等。
(3)演练评估方案通常包括:演练信息:应急演练目的和目标、情景描述,应急行动与应对措施简介等;评估内容:应急演练准备、应急演练组织与实施、应急演练效果等;评估标准:应急演练各环节应达到的目标评判标准;评估程序:演练评估工作主要步骤及任务分工;演练评估所需要用到的相关表格等。
(4)演练保障方案:演练保障方案应包括应急演练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应急处置措施及责任部门,应急演练意外情况中止条件与程序等。
(5)演练观摩手册通常包括:应急演练时间、地点、情景描述、主要环节及演练内容、安全注意事项等。
3、演练工作保障
(1)人员保障:按照演练方案和有关要求,策划、执行、保障、评估、参演等人员参加演练活动,必要时考虑替补人员。
(2)经费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明确演练工作经费及承担单位。
(3)物资和器材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明确各参演单位所准备的演练物资和器材等。(4)场地保障:根据演练方式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演练场地。演练场地应满足演练活动需要,避免影响企业和公众正常生产、生活。
(5)安全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取必要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参演、观摩等人员以及生产运行系统安全。
(6)通信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采用多种公用或专用通信系统,保证演练通信信息通畅。
(7)其他保障:根据演练工作需要,提供的其他保障措施。第九节 应急演练的实施
1、熟悉演练任务和角色:组织各参演单位和参演人员熟悉各自参演任务和角色,并按照演练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相应的演练准备工作。
2、组织预演:在综合应急演练前,演练组织单位或策划人员可按照演练方案或脚本组织桌面演练或合成预演,熟悉演练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
3、安全检查:确认演练所需的工具、设备、设施、技术资料以及参演人员到位。对应急演练安全保障方案以及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全保障方案可行,所有设备、设施完好。
4、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指令后,参演单位和人员按照设定的事故情景,实施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直至完成全部演练工作。演练实施过程中出现特殊或意外情况,演练总指挥可决定中止演练。
5、演练记录:演练实施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采用文字、照片和音像等手段记录演练过程。
6、评估准备:演练评估人员根据演练事故情景设计以及具体分工,在演练现场实施过程中展开演练评估工作,记录演练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收集演练评估需要的各种信息和资料。
7、演练结束: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参演人员按预定方案集中进行现场讲评或者有序疏散。
第五篇:6-7应急培训与应急演练
我院举办应急防控、急救培训班
为了提高我院的急诊急救水平,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减轻突发公共事故的死亡率,为后序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贯彻落实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2013年6月7日上午我院举办了应急防控、急救培训。县直单位及东片乡镇卫生院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以及我院各临床及医技科室的主任护士长近80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由我院急诊科主任张晓敏副主任医师和骨科主任耐比副主任医师授课,主要讲解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心肺复苏术及流程、创伤救护的原则,并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术、常用包扎、固定及搬运。
培训结束后进行了考试,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参培人员的应急防控意识和急救能力。
医务科:霍春丽
201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