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诚信问题探析
会计诚信问题探析
摘要:近些年来,“会计诚信”这个词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新闻媒体以及各种学术期刊中。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化、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问题日益严重,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会计诚信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极其必要性
(一)、会计诚信的含义和内容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简而言之,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而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有章必循,有承诺必实践;否则,个人就失去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运行之规.而会计诚信是指会计人员要坚持诚信原则,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如实记录、计量、确认和报告企业日常活动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遵守国家的《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忠实的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使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能够依据完整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做出正确的预测,实施有效地监督,从而实现整个企业乃至社会的最优经济效益.(二)、会计诚信的必要性
1、会计诚信是社会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2、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即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放眼望去那些成功的企业无不是把诚信作为 必备的品质之一,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只有坦诚的信息披露才能取信于市场,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至于不败之地,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
3、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之本。
在市场经济之下。“立信,乃会计之本”,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会得到利益,而失信者必将付出代阶。
4、会计诚信缺失会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会计不诚信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也会侵害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利益,有损会计队伍的自身形象和危及经营主体的自身生存。
二、会计诚信的现状和失信的危害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会计人员和相关机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诚信是会计的生命。然而,近几年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国内资本市场出现的银广夏、蓝田等事件,足以说明社会经济市场信用问题出现了严重危机。一些会计从业人员把“诚信”当作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产品”,从而引发了严重的会计诚信危机
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中国企业因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高达5855亿元之多,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而一些公司的业绩骗局让人不得不多几声叹息。如2003年山西某上市公司所属发电厂违反国家规定,累计计提3965.8万元“地方电力建设基金”计入生产成本。年末发电厂以“能源基金”的名义将资金全额上缴给该上市公司,公司直接将这些资金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上挂账,造成多计2003生产成本3965.8万元;有人把这些被揭露的业绩骗局比喻为冰山一角,而那些没有被揭露出来的估计亦不在少数。上市公司不断的恶性造假,非上市公司的假帐现象屡见不鲜,会计师事务所假审计、假评估日渐增多,这些弊端引发了我国会计诚信的严重危机,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会计造假现象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了极大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面对会计诚信严重缺失的现实,朱熔基在考察北京会计学院时强调“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这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反思。虽然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从各个角度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但就总体而言,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会计诚信失信的危害
1、危害市场的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直接影响国家税收,使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2、危害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利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国家作为最大的投资者,损失将更为严重。
3、危害企业
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降低企业在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甚至危及企业生存。
4、危害会计人员自身,有损会计人员自身的形象
会计从业人员的不诚信,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轻者将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5、阻碍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综合财力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应用于发展真正具有潜力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上,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由于会计造假行为,常常导致政府发展经济的决策失误,宏观经济决策的实施,干扰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调控。
6、为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一大批被查处的特大案例,无一不与会计人员做假账有关。因此,普遍的会计信用丧失现象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反腐败“政治工程”的进程。
三、当前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
1.会计造假现象严重 许多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2002年度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
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同时,造假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造假账几乎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链”,达到了专业水平。从不同的造假需求开始,有咨询机构的整体策划,有假凭证供应,有银行和税务部门的“配合”,有会计人员的“技术创新”,有投资机构的炒作,有政府官员的默许,有律师的法律支援,会计造假牵连甚广,有愈演愈烈之势。.2、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不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混岗、无证上岗在一些单位存在;无视国家财经法规,没有严格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听凭单位领导指挥。
3、利用现行会计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调整,以达到偷漏国家税收,获取不义“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关联交易价格等规定,对不同时期会计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偷漏税收较为普遍,利润波动人为操纵,制造虚假业绩。
4、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任意弄虚作假。主要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极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5、会计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完备。主要表现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而且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违法者带来超过成本的利益,一定程度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基本上是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建议关注下近年来赴美上市公司陆续被摘牌退市的情况,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财务诚信缺失现象特别严重。
6、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截留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发票,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私设小金库等,严重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普遍严重。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
会计制度制定机构的不合理性极其所制定的会计制度本身的有效性是会计诚信形成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会计诚信”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承诺——诚实、信用,属于社会意识范畴。现行会计制度的安排(正式或非正式)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将决定会计诚信,这就涉及到会计制度本身的有效性问题。因为合理、有效的会计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诚信程度的高低。既定制度安排下,只有诚信对谋取利益有助的情况下,诚信才能真正为本。这对会计制度安排的要求就是以利益导向基础,即当遵守会计法规时,不但诚信可以提高,从而提高其自身的无形资产价值,使得不遵守法律所带来的利益小于遵守法规带来的收益。
2、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会计信誉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公司制度缺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企改制而来的,由于改制不彻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股权结构不合理。管理当局成为国有企业事实上的控制者,企业会计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受制于管理当局的价值偏好,企业会计行为不是以企业这个会计主体为核心,也不是以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核心。而是以管理当局利益
为核心。甚至会计不在是为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系统,而成为管理当局直接操纵以实现自身意图的工具。
(2)、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人员、财务、资产、机构、业务上没有真正分开,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不规范,从而造成控股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3)、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得公司的实际最终控制权往往要么被形式上代表国有产权的法人股东和管理当局共同掌握,要么完全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所控制,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此外,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
3、利益驱动是会计失信的动力。
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直接目的是利益的驱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当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投资者从中获取投资收益,管理人员从中获取薪金,政府从中获取税金。由于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内部成员,接受企业经营者领导,反应企业经济活动,其工资、待遇、福利都由企业经营者的影响与控制,会计很难发挥其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4、会计自身的特点及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条件。
(1)、会计原则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操作空间。如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费用,会计信息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再制造虚假业绩等。
(2)、会计政策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的会计政策。
(3)、会计人员没有独立地位,他们的工作行为都是处在经营者的控制之下,有时作假帐也无可奈何。
(4)、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如果会计人员处于特定的目的,不能排除利益的干扰,而有意识的采取某种方法,就违背了客观性原则。
四、解决会计诚信问题的措施
1、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外部监管。借鉴国际现进管理经验,开展同业互查,建立和推广真正意义的“同业互查”制度,完善有关工作规划和目标,对于提高会计行业的整体服务质量,防范会计诚信缺失很有帮助。可以考虑吸引在国内设有分支机构的国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国内事务所的同业互查,这样,不仅能加强互查的效果,而且国内会计事务所在互查业务中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和互查程序。
2、完善对会计行业的监管。首先,要明确对行业的监管权限与职责,加强财政部门和协会的监管力度,同时避免一些地方部门不适当的干预;其次,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行业监管有法可依;第三,四、应尽快建立行业协会调查委员会、惩戒委员会等自律性决策组织,并且建立起会计事务所评价和跟踪体系,进一步完善独立审计技术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审计规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审计规范体系。
3、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并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
度二者并行是中国会计转轨过程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在将来,以准则取代制度应是我国会计规范的一种发展趋势,这样所有的企业都执行统一的会计准则,肯定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真实性,也便于传统体制的会计人员尽块接受新的会计核算规范,减少因二者差异而进行报表虚假陈述的调节空间。
4、优化社会环境,提高会计诚信。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度建设,严厉打击各类造假等不诚信行为。同时,应完善使用档案体系,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信用档案评估发展模式,加快信用档案评估人才的培养。第三,加快社会诚信教育。要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既不诚信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5、从企业内部来看,应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管制度。第一,应提高监事会的地位,使其从现在的与董事会平级上升到比董事会高一级,直接向股东大会负责,一切开支直接从公司利润中单列变为由股东大会直接发放。第二,健全监事的任命制度,对监事的任命程序、资格人员等进行细致的规定,避免大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对监事的直接任命从而使得监事会成为他们的附庸。
6、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现在模糊的产权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产权主体独立化和边界明晰化,要求产权经营的资本化和高效化,要求改革现行的具有凝滞性和低效益的产权制度。
五、结论
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会计信用危机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会计诚信。会计诚信不仅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社会评价,同时还是法律规范。必须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实施诚信工程,提高会计失信成本,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倡诚信伦理,增强自我约束力,形成“人人崇尚诚信,人人讲究诚信”的良好风气。二是执法机关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不断地加强执法力度,打消市场主体的侥幸心理,同时应加强和完善“会计诚信”的立法工作,有效杜绝失信获利的可能性,三是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有效约束和威慑“信用缺失”行为,让失信者毫无立足之地,受到全社会的鄙视和唾弃。
文献资料
《经济生活文摘》
《商业现代化》
《中国集体经济》
《金融经济》
王红云:《会计规范》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浅谈会计诚信问题
浅谈会计诚信问题
浅谈会计诚信问题
[摘要]现实社会中往往会出现不同层次的会计诚信失范现象。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会计诚信失范的原因;同时指出了会计信息失真五方面的危害性;最后关于重建会计诚信提出了六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诚信失范失范原因失范危害重建建议。
会计人员作为特殊行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有较强的原则性、政策观和职业道德水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搞好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实社会中往往会出现不同层次的会计诚信失范现象。
一、会计诚信失范原因分析。
1、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会计造假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作为动力。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谋取更高的职位,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作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的“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同时,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恪守诚信原则呢?虚假会计信息能实现“多赢”,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2、屈从外部压力,会计人员被动作假。企业管理部门、企业领导人的非法干预造成主观意识上的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授意并指示会计人员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以达到获利的目的,出现贪污腐败、群体犯罪等行为,从而导致大量造假案件的产生。会计人员不得不按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所应有的监督权被弱化,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
3、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大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重要经济业
务的批准与报告制度得不到履行,根据经营者意志改写会计记录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使内部失控。内部审计受单位领导控制,很难发挥其作用。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够独立承担起“客观、独立、公正”的职业责任。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执法不严,执法的随意性大,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朝着量化方向发展。
4、内外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到位。从内部看,一些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缺乏透明度,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和监督机制。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独立性,其对会计的监督很难有成效。
从外部看,外部监督包括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政府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和监督主要通过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等职能部门实施。现阶段我国社会审计机构的规模和质量还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现行体制下社会审计委托关系存在实质性缺陷。
5、会计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一是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现代企业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会计信息制造者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来操纵利润。二是会计工作内容需要凭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
6、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有的会计人员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甚至对于专业知识也达不到要求。业务素质低,缺乏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不自觉地违反了国家政策、法规;对经济业务不能够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和会计核算;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马马虎虎,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唯上司意志是从,丧失原则。无论是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都与会计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要求有极大的差距。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各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
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遵守公允、公平的原则。由于会计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加重要。
2、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如某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损害各方利益。首先,会计信息不真实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从一项虚假的购销经济业务分析,若入账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其中只能包含有不正当的购销行为,使有关人员获得好处。其次,企业对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受隐瞒收入、降低利润、减少税金的利益驱动,可能减少确认数额,推迟确认时间,反之,经营者若想夸大经营业绩,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从会计处理的程序和过程来看,会计信息不真实也受着经济利益的支配。
4、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一些问题,如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搞“两本账”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使这些小集体甚至个人侵占集体利益,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企业受损倒闭,职工待岗或者失业,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导致企业秩序混乱。
5、危害会计人员。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操作人员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的行为上大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轻者调离会计工作岗位,重者受到法律制裁。
三、重建会计诚信的建议。
1、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使企业自觉遵守经济法规,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
2、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会计专
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熟悉政策、精通业务、遵守法纪、清正廉洁的合格专业人才。要组织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业务知识与技能,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
3、加强会计控制,拓宽对会计控制的认识。传统的会计控制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反映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复核与检查以证实其是否真实地记录了各项客观的经济业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记账凭证、各类账簿及报表的相互核对及审阅,实现对经济业务的监督与控制。
4、净化会计行为环境。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而且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净化会计职业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所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法规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调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
5、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近年来,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虽然与法律约束力不足有一定关系,但执法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大会计工作执法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必须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6、健全监督机制,将职业道德与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相结合。监督机制有会计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法律制裁等。工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将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会计人员表彰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激励机制相结合。
总之,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诚信更是每位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只要会计人员心中有诚信,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会计信息造假就会失去市场,会计行业就能重塑诚信形象,好的诚信形象能赢得更广泛的信任和支持,可以促进会计事业进一步兴旺发达。
第三篇:会计诚信有关问题浅谈
会计诚信有关问题浅谈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会计专业
指导老师:
[摘要]诚信是社会的灵魂,而会计诚信是信用经济的灵魂。本文从追寻会计诚信的历史与涵义入手,结合国内外一些会计造假案例来分析会计诚信危机的现状,探寻会计诚信缺乏的原因及产生危害,分析会计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最后阐述重塑会计诚信的具体对策。
[关键字]会计诚信现状原因对策
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会计诚信一方面要求会计行为主体必须是诚实的,讲究信用的,即会计行为为主体应该公正地生产出客观的、真实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不能歪曲企业经营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会计诚信的相关利益主体如企业管理者或者单位负责人应当诚实地表达意愿,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对会计行为主体的行为及会计信息表示信任。不应该对忠于职守,依法履行会计职责的会计人员降职、调离工作岗位、开除等方式实施打击报复。因此,会计诚信要求的对象有会计从业人员和单位负责人,会计诚信要求的内容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质的会计服务。作为新一代会计人,有义务有责任履行会计诚信这一承诺,会计诚信是会计人的生命之源,是会计诚信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诚信,就没有会计。然而目前我国会计诚信问题不容乐观,令人担忧。
1.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1.1会计诚信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会计诚信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制度还没健全起来,很多企业个人信用更为落后。
1.2国内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违规造假型,即故意隐瞒或虚构交易事项。二是滥用判断型,即利用会计特有的职业判断权利,对交易事项做出非公允的表达,致使会计信息扭曲。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预计负债等会计估计,利用资本性支出、经营性支出的划分及收入确认期间的划分,以及根据交易实质划分关联交易和非关联交易等会计判断进行盈余管理,是这种手段的一些主要表现形式。三是差错失误型。这是由于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欠缺、职业道德不高或者粗心大意,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差错,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四是规则漏洞型,即由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有关财务核算规则存在缺陷,导致会计信息未能允许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2.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2.1会计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同步是会计失真的前提、内容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由于会计信息的制造者一般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控制着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而会计信息使用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靠会计信息的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不能
准确判断经营者的行为,使其决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结果会计信息制造者就要可能出现“道德风险”,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内部原因
会计人员除按制度办事外,就是听从领导的旨意,缺失作为会计职业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独立能力。整个行业对这些情况的默认,是素质较低的人员仍能在会计行业从业、会计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主要原因。
2.3法律不规范不健全为会计失信提供条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运动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超出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现在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钻这些漏洞或是打擦边球。
2.4为谋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会计造假对于企业经营者可以使企业获得利润,对于企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可以稳定市面,谋求个人利益,从而满足他们的私欲,投资者也有可能从中获得短期收益,这样恶性循环,官商勾结,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受到损失。
3.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3.1强化法律体系,加强制度制约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修养,首先要强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这样有助于约束会计职业人员的行为,有助于提高其诚信修养。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各地应当建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建立单位会计主管诚信档案,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考核奖惩,把评选会计诚信人员与违规会计人员作为一项很总要的工作,纳入到主管会计工作的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范围。目前,会计行业在诚信方面的建设还是非常欠缺,跨级职业道德准则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尤为重要,会计制度是促进跨级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制度的保证,为会计人员提供具体的行为标准,引导、规范其执行情况。
3.2建立一套有熊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科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怪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套完善规范的内部规范体系,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以及保护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的作用。没有包含内部稽查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主要内容的严密德尔、较为完整的企业内控体系,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才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3.3扩大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诚信教育的对象不仅局限于跨级从业人员,好包括单位的负责人、注册会计师。《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人员是忠实的执行者,注册会计师依法对企业和相关单位进行监督和公正的评价,三位为一体,缺一不可。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跨级造假行为,不单纯是会计人员的行为,而且与单位负责人、注册会计师也有关。对会计人员进行诚信教育,就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通过学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提高会计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当然,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也不是暂时的,要提高其综合素质,必须坚持不懈的开展后续教育。我们现有的后续叫与要求会计人员在取得专业任职资格的同时,还有句有一个后续教育记录,要每年进行一定量的学习并且对其既能促进从业人员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学习。进行考核。如果连续几年达到道德教育要求这一项,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3.4充分利用新的会计准则
2007年针对上市公司推行的1个基本准则38个具体准则组成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新的跨级准则是立足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与国际准备则接轨,并按照国际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与披露做到更加严格、科学的规定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有效的遏制会计信息的失真的问题,对重塑会计诚信有推动作用。
4.结论
会计诚信缺乏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不和谐的因素,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会计诚信缺失的案例。会计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会计诚信作为支撑点出现动摇风险,如何重塑会计诚信必须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课题,才能稳固支撑点,保证会计行业健康发展。
会计诚信是一个广泛的课题,本文只涉及了其中的一部分,未能给以全面与彻底的探讨和研究,在今后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5.参考文献
[1]郝冬梅,我国会计诚信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9-18.[2]陈淑涓,浅谈会计诚信[J].大宗科技,2006,11
第四篇:会计诚信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会计诚信问题研究
作者:王树雄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3期
【摘 要】文章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我国会计诚信丧失的原因,并对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问题做了探讨,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会计;会计诚信;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5.99
【文献标识码】 A
第五篇: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第一章 会计诚信问题的浅析
1.1 会计诚信的含义
会计诚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 “诚信”这一传统文化思想的延伸与发展,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理应立足会计实践,还要求会计人员要坚持力行诚实守信。包括着四层的含义:会计人员应该以诚待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老实办事;会计工作应实事求是,做到不弄虚作假;会计数据要真实,计算要精确;严密保守因工作关系获取的机密。
我国前总理朱镕基曾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我个人认为这便是对会计诚信做出的最好诠释。
1.2会计不诚信的危害
一、危害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信用为支撑的信用经济,信用作为基础原则,一旦缺失,将产生不公平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损害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二、危害资料使用者
会计资料的质量不仅仅是内部问题,也会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会计资料质量不够,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的直接利益将不能得到保障。
三、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
会计人员不能做到诚信,便是违背职业道德,理应受到道德的谴责,更有甚者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对于其自身事业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无疑是一个重创。
1.3会计诚信建设的内涵
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向着诚信经济不断的发展,诚信既体现了会计职业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承诺,也体现了会计人员这一信息提供者和鉴证者,其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改革开放全面发展的今天大力发展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会计诚信建设越来越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1.4研究会计诚信问题的意义
在现今的财政、经济工作中会计诚信是其重要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会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会计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已成为从事会计工作和社会审计工作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会计工作在众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例如它支持科学决策、它引导着资源优化配置、它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水平、它推动着合理分配、它帮助营造社会和谐、它支持了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但是,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受到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仍存在和不断出现不同程度的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不乏十分严重、影响十分恶劣之事。会计诚信建设越来越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事情。1.4.1与企业而言建立会计诚信制度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企业的信誉问题是关系到企业在改革开放大前提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得到生存并得以长足的发展。而此时诚实守信也将成为其巨大的发展力量,能诚实守信的企业自然能够得到政府、消费者和其他相关企业的信赖,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壮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信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能力和发展空间。信誉良好的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开辟企业的生财之道。反之,信用不好的企业,将会被逐渐淘汰出局。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同理,企业无信也将是其衰败的根源。因此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得诚实守信。
只有在企业自身和外部同时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共同制约企业,才能真正意义上使企业做到诚实守信。在企业外部,立信与社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企业内部,立信与企业成员,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1.4.2建立会计诚信制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下人类经济发展史中相继出现了三种交易形式:实物、货币和信用交换。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信用交易形式越来越占居主要地位。有关材料通过调查研究表明,现今社会市场经济越发达国家,商业贸易更多的采用信用方式可达90%,只有不超过10%的贸易采用现金现汇结算,信用结算已越来越成为商品贸易中绝对的主流。
交易价格一定,只要交易成本降低便会使企业利润增加,便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之所以现在流行信用结算,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另外,信用是最好的广告,企业信用状况良好自然会省去不少的广告费用,从而减少产品成本。1.4.3与市场来说建立会计诚信制度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主要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法制建设,良好的信用机制才能保证市场机子左右的充分发挥才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良好。信用一旦缺失,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就无法稳固,就会导致交易的链条断裂,致使市场经济无法正常运转。
现如今,市场交易无论是发生在国家范围乃至整个国际市场上都必须要以切实保证的信用作为中介。所以,从宏观的角度上看,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制度是建立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1.4.4建立会计诚信制度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良好健康发展的动力和需要
保持总需求和总共给的平衡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就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来说是人民对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而生产力相对落后。换而言之,就是我国目前的内需不足使得总供给和总需要失衡。
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是内需不足的两方面表现。信用关系不佳一直是而制约投资和消费扩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企业信用差,银行不敢正常放贷。相关调查显示,在贷款未得到批准的中小企业中,有近50%是的原因是这些企业普遍存在资信程度差的问题,使得银行不敢放贷。企业信用差,也使得企业不敢轻易交易。卖方怕买方收了货不付款,买方怕卖方收了款不付货。也正是由于企业信用差,使消费者不能放心购买商品,交易缺乏信心。压抑自己的消费欲望。从而导致需求不足。所以,只有解决了企业信用欠佳问题从而扩大内需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4.5.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国策而言建立会计诚信制度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又使我国对外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
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企业较量的不单单是经济上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信誉。我国要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就必须把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放到重要位置。
另外,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对我国能否更多的吸引外资也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过程中为什么外资并未踊跃投资中国市场呢,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信用缺失。地方政府的政策一变再变,朝令夕改,与外商的经济交往中一再的信用缺失,从而致使许多外商撤资,转投其他国家和地区。
因此,我们必须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对外开放中着重于抓好诚信制度建设,使我们的企业言而有信,使我们的政策言而有信。只有如此,我们的企业才能立足于国际市场,才能更多地引进、留住外资。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4.6建立会计诚信制度对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响应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方法。由于我国目前的企业诚信状况严重欠佳,而建立健全企业诚实信用又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像抓一项工程一样大力建立健全这一制度。充分利用包括行政、法律和经济等一切手段,全面的尽快的完善的建立健全能够适应我国国情的会计诚实制度。
1.5 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基本现状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低下,弄虚作假现象屡见不鲜。
主要表现为:
有些会计人员不求上进,墨守成规; 缺乏钻研,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工作中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2.会计工作存在不规范。
主要表现为:
会计核算不按常理出牌,不按规范程序操作进行,会计人员无证上岗现象仍然存在;
凌驾国家财经法规,不能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进行核算、监督; 听凭单位领导指挥。
3.不法分子利用会计法规中不配套和不完善的弱点,对会计信息操纵调整,以达到偷漏国家税收,从而获取不义“经济利益”。
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偷税、漏税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利润波动人为进行操纵; 第三、制造虚假的业绩。
4.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不够真实完整。
主要表现为; 虚报隐瞒收入; 乱摊成本、费用;
提供和编造虚假财务报表、使用虚假发票; 私设小金库;
等严重的造成了会计核算不够真实、不够完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5.会计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尚不完备。
其主要表现为: 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 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第二章 当前会计诚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工作人员本身存在着问题
1.诚信意识微薄。
现今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缺乏、个人利益主义膨胀,道德败坏、沦丧,践踏法律,伪造、变造、隐慝、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贪污、挪用公款、以身试法。
例如,原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会计韩某通过各种不法手段骗取侵吞公款,代收合作公司各种款项共计1412万元。他以身试法,不顾法律,危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严重缺乏诚信诚信,必定逃不过法律的制裁受到应有的惩罚。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个人主义、自私主义、享乐主义等剥削阶级意识抬头,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出现削弱现象,从而导致社会上一些丑恶的现象频频出现,而生活其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所以人们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时所讲的“利益驱动”就是在这种价值观念驱动下的一种负面效应。
当面对两难选择中,多数会计人员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追求最基本的自身经济利益,反映出会计人员会计行为失信——没有做到“诚信” 2.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偏低,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会计人员一般都是在职权范围内违法违纪,普遍是主动而为出于主观故意,等等,这些都直接间接反映了现今会计人员存在道德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社会风气和单位领导道德水平是影响会计人员素质偏低形成的原因,当然,这与会计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够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现如今很多会计人员不加强学习、不关注会计法律法规的更改修正,因而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不能依照法律办事,不仅如此,还存在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缺乏职业理想,缺乏敬业精神,也就更不用说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了。有现实中很多会计人员基本的业务素质缺乏,会计工作拖拉,应付了事。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贫乏老化,对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能完全理解,专业技术不够,能力不够无法胜任工作要求。在工作中马虎大意缺少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能符合国家规定规范记账,账薄混乱,同时报表虚假这一现象在不少单位也是屡见不鲜。在实践中因着会计人员业务不熟,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很常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同时也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2.2 会计监督不力,执法不严
通过法规制度的制订、执行和监察是会计监督来进行内部会计监督的三个重 要环节。而基层的会计人员机构来执行是法规制度。
但是由于会计人员具有双重的责任:一是行使所有权的监督(代表国家),二是行使经营管理权的监督(代表企业)。所以每当在国家和企业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会计人员极有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从自身所在企业的利益出发,采用各种不法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而在当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发上冲突时,也往往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在实际工作中,当会计人员面对企业管理着,企业领导有不法行为时,会计人员如果按照法律向有关部门举报,又极有可能受到企业领导的打击报复,若知情不举,那也是违反了会计法律法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这也就使得会计人员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我国会计监督不力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约束机制不完善
虽然我国存在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用以约束会计行为,但在目前的会计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法行为。这是因为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没能跟上存在纰漏,且部分法律法规条款缺乏可行性。
(二)内部监督未发挥基础作用 1.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下,原有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已逐步显现出来,如组织之间权限不清,出现重复监督、真空监督的问题。企业会计人员即使企业员工受制于企业领导管理者,又是监督主体,具有“双重身份”,这使得会计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成为一种企业行为,会计人员很难有效的进行监督。2.企业管理者、企业领导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一些企业管理者曲解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不惜践踏法律、铤而走险,抛开法律把执法守法与自身利益单方面对立起来,指示、暗示、授权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甚至会和管理者同流合污,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
3.会计原始凭证失真,数字不实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现象:一是编造虚假原始凭证,用以掩盖不合法律规定的经济内容,从而制造成表面上符合法律法规的凭证内容;二是虚构经济内容,任意填报发票,虚构经济内容,肆意假发票报销,致使成本计算中存在相当大的水分。
(三)社会监督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注册会计师凭借其自身不断完善的体制一直在会计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为中介的独立性以及公正性,且其行业的惩罚力度极严。这都是其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保障。
近些年来,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在履行其社会监督方面发挥着重大的 6 作用是大家有目共睹。然而,相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监管存在着各种问题同时不规范的职业环境以及不正当的业务竞争,都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并没有完完全全的发挥出来。
在我国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披露信息的责任主要是由三部分构成:
一、行政责任,主要是指对相关当事人给予的行政处罚,例如警告、罚款、责令退还非法所募集到得股款、没收非法收入、停止其发行股票资格、暂停证券营业以及从业许可、撤销证券业务经经营以及从业许可证等。
二、民事责任,主要是指相关当事人应负担的经济赔偿、经济处罚的责任。
三、是刑事责任,主要是指相关当事人所应该承担的刑事处罚。
近年以来来政府不断加强对会计行为的监督增大对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然而,相关监管部门一般只会用公开谴责和罚款这两种方式对上市公司会计违规的行为进行惩罚,一般很少会进行司法追究的,又者,对会计不法行为查处不够及时,惩戒性不强。
我国长期以来的执法形式以罚款为主,形式也比较单一,而且罚款金额也比较小,这就造成了违法成本低廉,不能起到其应有的警示作用和威慑作用。
另一方面,违规代价低廉也是造成上市公司披露虚假的会计信息主要原因。仅从道德上给以谴责,不会具有太大的震慑作用,也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力。
根据比较分析来看透明而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信息的不对称,进而降低投资风险。但要达到上述目的,不仅要有严密的法律体系,更依赖于有效的执法,我国的执法过程影响国际借鉴。例如,美国证券监管部门在其执法过程中更注重于从实质上对股东进行保护;信息披露的规范注重一体遵守,淡化信息的披露监管执法力度与管理政策的联系使得执法力度不随管理政策波动而波动;对违法行为者的罚款以及剥夺财产的处罚,一般是经过民事诉讼的程序实现,最终会追究到实际违法的个体。我国目前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然而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有待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执法也受到政策制度的影响,司法权与行政权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且证监会的执法权限也不到位。这些都明显的显示出我国会计工作执法不严,从而导致会计违法犯罪行为日益猖獗。
2.3 会计准则和会计体制不健全
会计工作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此,会计工作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必须在道德影响制约的条件下下存在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更要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同时,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种政策性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原则性。
社会主义财政政策,社会主义财会规章制度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家和集 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要使这些政策、法规制度得以顺利贯利和实施,必须坚持原则。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许多漏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运动错综复杂,金融资本市场尤其对会计信息要求较高,会计管理规范不断加强、会计工作处理技巧的飞速发展也不断的对传统会计产生越来越重地冲击,更有甚者新兴金融工具的也在不断的更新涌现,对于以上种种而言现行的会计法规越来越显的单薄。
在会计的基础工作、会计人员的管理等方面也有着不少的规章制度,例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持续教导暂行规定》、《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措施》等。
我国的会计法规系统既体现了中国特点,又借鉴了国际惯例。尽管我国在近些年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在各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仍然需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主要表现在:
1.《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够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具领会 计准则绝大部分是实用于上市公司,也远远不能满足规范会计行动、进步会计质量的请求。
2.从我国会计法规程序上看,政多出门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并行,财务部与证监会都不断出台法规对上市公司的种种会计行为进行规范。
3.从完善会计准测系统的角度看,客观上请求更快更全面制定行政单位会计准则,同时更家有必要去建立一个财务会计概念的大框架用来领导会计准则的制定。
4.会计的相关法律与其他相干法律存在和谐问题,如修订的《会计法》加大了对违法的会计行动的处分力度,而对这些会计违法行动的处分则有赖于《民法》、《刑法》等法规内容的配套与完善。
第三章 关于会计诚信建设为何存在诸多问题的探究 3.1 会计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会计工作内容的主观因素。
在日常工作中,不少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业务知识缺乏或者业务知识老化,不能与时俱进,不注重继续教育,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对日益更新的会计知识不能及时掌握或知之甚少,他们不学法,不懂法, 不熟悉会计制度及各项规章、规定,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既谈不上遵纪守法,也就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物质诱惑层出不穷,如果会计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就很容易被诱惑从而丧失基本的职业准则,更有甚者弃诚信理念之不顾,虚 假做账,严重损坏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
会计人员作为经济的管理者,首先必须清正廉洁,不为金钱所动。然而部分会计人员因为道德素质比较低,长期不注重自身道德修养,追求个人享乐,经不起诱惑,为了谋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做出了一些触犯法律的事情,给国家和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二)会计工作处于从属地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人员得到劳动报酬的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会计人员是单位的内部职员,其受聘于所在单位,会计人员自身的一切包括衣、食、住、行、奖惩、任免、等等以及升迁均是依靠其所在单位的业绩。会计人员预注册会计师相比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像注册会计师拥有单位之外、单位之上的独立地位,会计人员的工作是需要依附于单位负责人在大卫负责人的领导和管理。因为单位负责人拥有充分的人事任免权利。
在这种管理机制下会使会计人员除却专业技术之外,服从就成了其职业又一特征,这种服从性必然会给带来其职业道德带来从属性,从而缺乏会计处理的独立性。这种从属性当然不会不会按照会计人员主观愿望,是要靠单位负责人的职业道德修养若其修养较高,能够做到办事客观公正、遵纪守法,自然就能够带动会计人员的自律机制加强;反之,如若单位负责人的道德水平低下,为谋私利,去指使、授意乃至强令会计人员造假,此时的会计人员往往会因“端人家的碗,服人家的管”儿不得不“忠人之事”,因而会计人员会在单位领导的指使强令下被动的做虚假账簿,否则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会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于丢了饭碗。所以会计直接受到单位负责人的不良道德影响,很难去做到恪守职业道德。
(三)会计原则为会计信息虚假提供了操作空间。
现在不少科目中往往会较多的出现预提、应计、待摊等项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权责发生制是当今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会计信息的制造者通过提前或是推迟确认收入费用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用以制造虚假业绩;稳健性是以依靠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为基础的,存在着较强的主观随意性;另外加上重要性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等等原则都从侧面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空间。
(四)会计准则的滞后性,为会计造假提供契机。
近些年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的事物不断发展也衍生了新的经济事项不断出现,原有旧杏=行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已无法适应发展需要,而新的会计政策会计准则还没有及时制订及颁布。
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尚不健全,还没有涉及到金融衍生工具,很容易被利用,被钻法律的空白。
眼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处罚缺少具体的惩治措施,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假账、偷逃税金、虚列权益、虚增利 9 润等等现象,制度上尚不能完全限制这些行为。
一、会计人员的日常活动缺乏专门的机构进行进行管理。
二、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没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实行相应的处罚。
三、缺乏保障机制,不能保障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的利益。在日常工作中,法律不能得以实施致使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约束能力下降。况且目前个监督部门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不能有效结合无法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代表着国家的利益,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监督保证国家财经法规能够在企业顺利的贯彻执行。单位领导们迫于社会各界的压力,不得不去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事实上这种内部审计的机构,往往不能从本质上起到监督作用。
3.2会计法制体系不够完善
法制建设与诚信建设自古以来便是息息相关,规范而完善的会计法制体系是要想建立会计诚信机制的首要以规范和完善会计法制体系为保障,规范和完善会计法制体系同时也是落实会计诚信的大前提和基础。我国的会计法制建设在随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不断加强。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也使会计法制体系日益成熟、日益完善。
我国会计法之本身存在着严重缺陷,这就是导致立法鱼事件至今存在较大的差距。近年来,会计诚信危机日益严重。会计诚信问题不得不是我吗深思。
会计法制是以《会计法》为核心的一整套的法律体系,其中也包括会计规章、会计法律法规等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会计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制体系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会计法律规范、会计技术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用于直接规范会计行为)
第二部分,也分为两个层次:相关的法律、相关的法规。(与会计行为相关的法制)
会计法制的设计制订存在着缺陷。
会计法律法规最初制定不够慎重,缺乏全面的考虑,缺乏预见性,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二变化,一味依靠修补法律,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个总部从规定从总负责,不能一目了然。必然会使会计法制在作用上大打折扣。
各种会计法律法规之间缺乏整体性,相对独立,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明显。对同一问题的规定没有完全统一,甚至于偶尔会存在矛盾和对立。
此外,会计核算即分行业有份业务,制度过多,过于繁琐;对于某些业务处理缺乏统一标准缺乏系统划一的安排。
会计法律法规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缺乏应有的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会计法律法规得不到其他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持。
《会计法》虽然规定了要对违法构成犯罪者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却无法在相关法律中找到依据,这就是使《会计法》的规定因无法在刑法中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从而无法依照刑法进行处罚无法严格施行,这也使《会计法》的威慑力大打折扣。
二是会计法律法规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规定上的差异。
又如《会计法》中规定单位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应该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会计资料又分为很多种,而且又来自于诸多不同的渠道,会计人员和单位的负责人不可能全面掌握,就例如采购中取得的发票,它的真实性就不是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能够简单控制的,因此也需要明确当中的细节才能确定其可操作性。
3.3法治力度不够严厉,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放眼于我国目前而言,会计执法主体包括多个部门和机关,其中也包括财政、审计、税务、物价部门以及各司法机关等等,他们在加强严肃会计工作的纪律、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等方面都是各有职责,也是各有限制。然而,各部门机关之间应当如何协调、如何分工以及如何相互配合,是任何会计法律规范都未曾明确规定的,这不仅造成执法权和执法机制的分散,也使会计法制很难得到有效执行,并且会出现因监管成本太高而造成的执法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尽管能够发现了会计信息失真,往往却因执法力度不够而不能有效的得到纠正。
执法结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上也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例如财政部在检查中总会发现大量虚报现象,但却并未将检查结果全面进行整理并且向社会公布,这也必然会削弱会计法制所应有的警诫作用。会计失信、会计犯罪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违反会计相关规定法律法规所承担的成本较低,也就是犯罪成本较低才造成会计失信行为屡禁不止。
第四章 如何全面增强会计诚信的建设
4.1会计立法,健全法律制度
1.在确立我国的会计立法模式要综合考虑与企业相干的各利益团体的需求。
制定会计法律法规时。需要综合考虑《证券法》、《公司法》、《民法》和税法等法律要求,并与这些法律保持和谐一致,从而更好地满足各利益团体的请求。2.必须保持《会计法》在会计法律法规系统中的母法地位。
《会计法》在会计法律法规中的母法地位应该重点突出更应该单独制订,在完整和修复中应该综合考虑各利益团体的请求,保护各利益团体的利益。
用以规范会计行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我国《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满足所有利益团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以及政府)的信息需求即按照《会 计法》的立法宗旨建立的会计法规系统。另外,我们也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研究制定包括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法规,更应该站在国际的角度长远的考虑并且满足国际投资者的需要。
3.尽快建立完善实行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
转变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与并行的局面,既需要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请求,又要不断的借鉴成功的国际惯例,从而使我国会计立法步入一个新的轨道。
4.在会计监督方面,应不断完善民间审计,着手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
相比与注册会计师的发展,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各方面准则的制定就显得尤为滞后,相关部门应当加紧制定相关法律规定,使之尽快形成全面系统审计准则。
4.2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工作的要求
1、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会计工作的管理。依托于各级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机构要坚决加强本辖区内会计诚信建设,采取一切切实可行的方法,把会计诚信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组织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全面贯彻落实会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施加强计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建立,进一步建立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严格执法,对不法会计活动,尤其包括账外设账、伪造会计凭证、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等行为,都要严格依法对其处理。于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应积极树立先进典型,制造 “诚信光荣、造假可耻”的良好氛围。
2、单位负责人对于会计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一责任人,更应该已发开展会计工作。单位负责人一方面要依法领导和组织开展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另一方面应大力支持、鼓励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在本单位日常工作中创造的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全面提高本单位会计人员总体的职业道德水平。
3、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广大会计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同时,应积极投身于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之中,并密切联系实际,认真查找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人人争做诚实守信的模范。
4.3强化内部控制机制建设,营造会计诚信环境
1.明确会计诚信建设的责任。
在会计诚信建设中各单位负责人即为本单位会计诚信建设的责任人,要坚决按照《会计法》要求,不断学习、全面掌握的会计知识,对本单位会计工作负责对本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本单位向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承担法律责任。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所有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完善本单位内部控制。
2.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是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建立会计档案,确保会计资料的证明力。
二、是结合本单位实际,严格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事求是,不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严格按照会计法规记账、算账、报账。
四、是依法设账,不得伪造、变造一切会计凭证、会计资料,坚决杜绝非法设账行为的发生。
3.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一、一切需要进行会计合算的的单位,都应该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符合规定的会计人员。
二、对于规模、业务量都较小的企业或者是其他非营利组织,经批准可委托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三、不得任用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岗位的工作。
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中型企业要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管理作用和监督作用按照规定配备总会计师。
4.依法实行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一、企业实行会计报表审计制度。
二、单位出具的财务会计报告本单位负责人要对其的真实性做出书面承诺。
三、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之类的经济鉴证中介机构审计查证,并且出具审计报告,作为该单位有关财务问题的有效合法依据。
四、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逐步实行完善财务收支会计报表的审计制度。5.推进会计电算化发展。
实施电算化管理,改变传统手工做账和纸质账的做法,防止人为舞弊。各单位会计核算软件包括其生成的会计凭证、账簿、报告等会计资料,必须要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制度规定。
6.搞好会计信息公开。
各单位要将会计信息定期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4.4强化政府监管职责,依法打击会计违法行为
大力查处处罚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不法行为,在按规定予以行政处罚的同时,还可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是加强立法执法,追究恶意造假者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令其付出惨痛代价,大幅度的提高造假成本。建立民事赔偿制度,保障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权利。
二是尽快的建立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会计行业内部管理。
4.5 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措施。深入学习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与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相结合;与贯彻落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相结合;与新经济转型振兴实际相结合;与会计人员的工作实际相结合。
1、组织培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
用一年的时间,在会计人员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继续教育培训。实行会计人员再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情况作为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依据。
2、举办一次会计诚信知识竞赛。
举办一次有关会计诚信建设的知识竞赛。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公告。
3、开展一次有关会计诚信征文活动。
在会计人员中开展一次以会计诚信建设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通过考量、评比,加以奖励,通过媒体力量加以宣传。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更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精神境界。
4、举办一次会计诚信建设专题讲座。
举办一次会计诚信建设专题讲座,邀请有关专家授课。对单位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个人这些会计工作的直接领导者进行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价值取向从而影响本单位会计人员。
5、组织一次会计诚信签名活动。
发起有关会计诚信建设签名活动。加强各类宣传教育,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共同努力争取把会计诚信建设问题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五章 结 论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客观,能够直接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广大投资者的决策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势必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效发展。会计诚信问题面临一场职业性的危机。
建立一套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会计信息保障体系。全面从政治经济文化和行政法律手段从根本上完善有关会计的法律法规,只有严格肃清财经纪律规范,才能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健康有效的发展。而整个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与会计有关的人员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会计诚信义务,共同致力于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晶块建立健全和完善。会计诚信也正在逐渐成为整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职 业道德规范。
因此,建立会计诚信制度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经过每一个人的不懈的共同的努力我国的会计诚信制度必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广明、张奇峰:注册会计师‘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会计研究,2003(4)[2] 黄世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3] 黄世忠、林启云:后安然时代如何监管会计职业[M]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3)[4] 莎娜:从诚信角度看会计法制体系的缺陷[J]会计制度,2007(32)[5] 王晓玲: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会信息失真[J]绿色财会,2008(9)[6] 赵玉民:加强会计监督的措施.[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2(10)
[7] 易仁萍、王会金: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预防与治理[M]审计研究,2000(1)[8] 王伟雄: 会计师事物所诚信机制的重塑”[J]会计之友2002(10)[9] 张辉宗: 加强诚信建设重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J]商业会计2002(9)[10]叶陈刚:会计道德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1]陈良兰: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广东审计;2003(09)[12]林敏:会计诚信建设的三条途径[J];四川会计;2003(09)[13]方飞虎,杜茜:会计诚信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J];四川会计;2003(09)[14]徐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4(01)[15]谭郁枫:会计诚信建设的三个方面[J];山西财税;2004(02)[16]John Gruner,Setting Ethics Standards for Professional Accountants The Global View.I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CPAs Beijing: National Accounting Institute 25~32,2002.[17]Suzy Wetlayfer, Editor of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To Tell the Truth, Harvard Bus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