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聚四氟乙烯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化之路
聚四氟乙烯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化之路
聚四氟乙烯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标准化之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寻求可持续发展主流的战略选择,我国也启动了各项低碳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作为广州地区专门从事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服务的社会科研机构,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在广东省和广州市相继成为国家低碳试点省市之初就积极投身低碳事业,长期跟踪研究国内外低碳标准化发展动态,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低碳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与国内外多家知名标准化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搭建标准化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支撑力、带动力和引领力作用,在低碳标准研究、低碳技术服务等实践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广东省、广州市低碳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跟踪国内外低碳动态 开展低碳标准化研究
作为广州市低碳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撑机构,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一直积极配合推进广州市低碳标准化建设,在低碳标准化研究方面处于行业发展前列。
一、开展低碳调查研究,服务行业发展规划
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系,通过对本地重点发展产业的深入调研,切实掌握广州市企业在低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编制完成了《广州市纺织行业低碳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广州市重点行业制定未来低碳发展规划提供策略参考。
二、推动成果试点应用,服务企业低碳管理
2011年,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市纺织行业协会合作,以纺织行业为切入点,开展并完成了纺织业碳盘查量化方法研究,形成了包括3家本地龙头纺织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纺织企业温室气体量化方法研究报告以及纺织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工具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努力推广成果应用,现场指导企业开展温室气体管理工作,建立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构建起自己的温室气体管理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建议。
三、推进成果标准化,服务省市低碳试点
在开展纺织业碳盘查量化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推动研究成果向地方标准转化。2012年,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不仅顺利完成了广州市首份低碳地方技术规范《纺织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核算方法》的制定任务,而且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了广东省首批5项低碳地方标准,通过标准化手段为广东省、广州市低碳试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篇: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专业:09电子
学号:122672009022
姓名:江炜燊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深圳市能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沃尔玛2009年供应商能效提升项目启动大会并作大会发言。与会者对提出的低成本节能思路和方法非常感兴趣,给予了积极评价,纷纷咨询。作为世界500强之首的沃尔玛,实施了一项可持续发展计划,作为计划的一个部 分,要求其供应商2009年相对2007年单位产品能耗下降7%,2012年下降20%。鉴于大多数供应商对达成节能目标可能缺乏方案,沃尔玛本次大会也邀请了十几家能源服务商为供应商提供节能咨询服务。深圳市能博特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顾问多年的服务经验,可以为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优质的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的共识。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既是救治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方案,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1.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4358,21.00,0.48%)、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3.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4.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出。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 称“锁定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四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年的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006年的26年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范围所限。因此,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间不大。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09年12月,深圳市高交会中,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节能减排诊断服务、节能量验证、ISO14064GHG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盘查、减排、验证服务商也参加在其中,有5年历史的宗兴环保是首次参加高交会,他们原来服务对象主要面向专业市场,现在要面向大众市场了。刘董解释说:“就象我们每年要做体检一样,企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设备同样需要经常体检,而我们扮演着‘体检医生’的角色,帮企业查出病源,然后向他们推荐最新、最可靠、最合适的换代设备。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事业单位能源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基本上每个企业都有30%以上的节能空间。我们诊断过的300余家企业,百分之百存在不同程度的节能、节水空间,在实施了改进方案后不但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我们将以‘低碳经济导航’为经营使命,矢志成为低碳技术服务行业的领先者,企事业单位身边的‘节能减排医院’”。2010年由深圳市宗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ISO14064-1:2006GHG温室气体排放盘查、验证研讨会将于3月12日在深圳市留学人员(龙岗)创业园召开,欢迎低碳技术服务者踊跃报名参加。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2010年4月,当各大国际会议开始关注地球“健康”、探索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当“地球一小时”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城市参与,4月22日第41个“世界地球日”的到来,又一次唤起了人们爱护地球母亲的拳拳之心。
第三篇: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认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全球气候变暖致使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关注。中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了必然选择。我国在2006年底由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而应该建立一套合理自主的“中国模式”,结合实际,合理自主的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产业和低碳经济,进而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国家。
2007 年 9 月 8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 15 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200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中国外交部2010年11月26日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
中国目前处于以资本和能源密集化为特征的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水平与社会消费需求还在持续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带来我国就业的新机会。为了顺利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一方面,应该积极推动为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活动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担负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任务,在短期内不可能扭转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需要通过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来实现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由此,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对于目前的中国,低碳经济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世界上的碳排放大国,中国必须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要关头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其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第四篇:浅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浅谈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在国家发改委去年推出低碳省区低碳城市试点和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十二五”重要工作内容的背景下,2011年,由中国投资协会、中国投资杂志社、中国低碳网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投资峰会将于十月底在北京隆重举办。此次峰会主题为应对气候变化与投资发展,旨在配合“十二五”规划,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与经济增容增速、GDP包容性增长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促进投资生产和各地城市的低碳发展。
为突出推动低碳产业发展的务实功能,峰会将努力为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重点城市和重点企业提供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政策解读、咨询对接,为城市与领军企业、投资机构在招商引资、投资建设方面提供直接、高端的优质对接;并特别邀请在低碳产业领域有明确招商引资需求的10座城市和有明确投资意向的100家领军企业重点互动并促成签约合作。
通过峰会的主题不难看出,其实质主要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也许有一些人对这里的低碳经济有所疑问,那么低碳经济指的到底是什么呢?,所谓低碳经济,其实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目的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它的起点在于统计碳源和碳足迹。其实质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低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最早的政府性文件是英国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英国由于其地理和资源的限制,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使其能源供应由自给自足走向了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而在2006年,前世界首席经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更是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面对越来越迫在眉睫的全球气候变暖,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发展低碳经济,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
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现任国家环保局总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的张坤民认为:“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能在中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然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欧美国家大力推行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时。却面临着压力和挑战。
其挑战来源于四方面: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国家基础建设带来的能源消耗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高碳”所带来的“发展排放”,则成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那么在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又不牺牲环境谋发展的问题上,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二,由于中国地理和资源的限制,导致中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上非常的有限,而煤的大规模使用对环境的威胁,是不可忽视的。三,中国的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是第二产业的工业,资料显示,工业能源消耗占能源消耗总量约70%,其中钢铁、电力等高耗能工业,更是占了工业能源消耗的64.4%,而如何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也是一个重大难题。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方面的能力有限,而这也成为了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最大制约。而在技术方面的发展需要的巨额资金更是加重了中国经济的负担。
从本质上,低碳经济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本身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低碳经济对中国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也将遭到严峻挑战,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电力、铝业等排放大户外,航空业也将可能遭受挑战。鉴于全球航空业每年大约排放6.5亿吨二氧化碳的现实,欧盟已经做出规定,在2012年以前,所有进出欧盟市场的全球2000多家航空公司都必须承担减排责任。这意味着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在内的11
家拥有欧洲航线的国内航空公司都将付出巨额成本。
那么如何实现发展低碳经济呢?答案是: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作为一个高能耗的发展中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摒弃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及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的“体”层面所存在的痼疾。坚持体用结合,创新思维、改变观念,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来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转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经营的理念,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个人培养节约的美德,改变浪费的陋习;企业推行绿色经营的理念,树立企业公民意识,改变错误认识。
二,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并且打造新型的低碳产业链。首先缩短一些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比如钢铁、化工、交通等,实现产业的“低碳化”;其次,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最终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同时,要推进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碳交易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它本质上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代表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三,大力发展和研发低碳技术,培养发展低碳经济型人才。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支持,同样需要前沿科技人才的支撑。低碳技术包括其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以及其他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勘探开发等领域的新技术。在科技人才方面,以低碳经济中的风电产业来说,其中接受过长期专业技术培训的人不超过50个。
四,调整中国的能源结构,提高节能减排的效率。中国能源消耗形式主要为动力消耗、农村采暖和城市集中供暖消费、电能消费3种,其中大约有68%的能源是由各种能源转化为电能后被消费的。而我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着低效率运行和严重能源浪费问题,重点推广配电用电领域的重大自主
创新项目,可极大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五,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术理论;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六,成立的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的是全社会的通力合作,需要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七,进行试点应用,树立典型作用。目前,深圳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为确保全社会都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使“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并顺利完成这一艰巨而伟大的彻底改变人类社会经济秩序和生存方式的革命,国家完全有必要成立“低碳经济指导机构”。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而低碳,有助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还有利于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解决啦民生问题。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同时也符合我国接与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五篇: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论文)范文
认识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21世纪以来,全球气温不断的继续上升,冰川的融化,能源的紧缺以及环境污染等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已经重重的敲响了警钟,人类应当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如何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也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国际合作, 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为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拉近地域间的距离和政治界限,这种趋势的积极方面是在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物质和服务,给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全球化趋势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消失,臭氧层耗竭、污染、水资源耗竭以及为了争夺公有资源引起的冲突等是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就是低碳经济的道路。
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一些法律的不完善,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过,加快了对环境的破坏,逐渐造成了一些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出现了一系列危害健康的危险病,南北两极出现了臭氧层破坏,导致人类皮肤病的发生率上升等等一系列问题,地球母亲已是千疮百孔,苦不堪言,它已慢慢报复人类的一切不正当手段,海平面的上升,台风海啸干旱洪涝、、、所幸的是,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1990年第二十届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希望将这一美国国内的运动向世界范围扩展,为此他们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他们采取措施,举行会晤缔结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多边协议,协力扭转环境恶
化的趋势;同时地球日的组织者还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环境保护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动员国民开展环境保护运动。地球日活动组织者的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和众多国际性组织的响应,最终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来自140多个国家的逾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从此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于是低碳经济发展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 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 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 建设低碳社会, 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 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最初是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3 年2 日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来的, 白皮书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提出英国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的低碳发展目标,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2008 年世界环境日确立的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的主题,表达了人类发展低碳经济的愿望, 2009 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就2012 年后应对温室气体排放达成新的协议。低碳经济就其内涵来说,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一致的, 都是要求高利用、低排放。所以,参与国际减排活动,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碳减排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世界各国的切身利益。未来越来越依赖于对于资源的可持续使用和环境技术来进行竞争,同时也不应该低估低碳经济在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国际低碳方面的技术交流是发展中国家获取能源新技术的主要途径。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市场和碳交易市场,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出口提供一定的激励措施。
至此中国也积极参与环境的保护,加入环境保护的大家庭中,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环境保护法律的完善,低碳经济发展。发展低碳经济, 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既促进节
能减排, 又推进生态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一致, 与国家宏观政策吻合。但是, 从中国的现实国情、能源结构及科技发展水平来看, 目前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高能耗的现实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可继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实施发展战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完善法律体系,保障低碳经济发展,增强自主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养成低碳习惯,共同建设绿色生活方式是现在中国努力的方向。
中国正在按照科学发展观,建立生态文明和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是社会发展的心脏。我国城市总数已达661个,城镇人口5.4亿人。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8%~60%,在这一期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8亿~9亿。城市的环境状况,关系到我国大多数人的福利和健康。目前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相当严重。从全国来说,“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COD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目标。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控制,而且仍在进一步发展。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的改善。
低碳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因此,为了能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每个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除了做作业看书必须开灯,其他时间没必要开的灯能不开就尽量少开,这样就能减少电灯排出的二氧化碳。家里的电器开着也能排出二氧化碳,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插座也能排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手机充电器充完电就立刻取下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冰箱里尽量能排放整齐,这样就能减少冰箱工作的次数,从而达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空调虽然能给我们在夏天带来凉意,但它的室外机却能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我们最好能尽量少用,不要再让我们的地球呼吸太多的二氧化碳,宣传环保意识,让人们知道环境的重要性,少砍伐树木,多植树造林。限制汽车的排放量,及时回收排放
量超标的老车,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低碳生活吧,它是一种健康的生活,能服务他人,造福子孙。
国际上已经有许多成熟的低碳技术。我们在努力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低碳技术的同时,要大力从国外引进这些先进技术。最近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所谓的“巴厘岛路线图”,其中包括一个加速向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转让的战略性方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制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及其他机制,引进资金和先进的低碳技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速度,实现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之间的平衡。让我们一起,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