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再探(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再探 作者:叶 玲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9期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1)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计信息不对称。国有企业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与经营者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的不对称。国家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希望从企业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利于未来投资决策;另外,还希望会计政策向维护所有者利益方面倾斜。而经营者更为重视短期经济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不会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可能会采取与所有者期望相反的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失真。(2)会计准则、制度和会计政策有可选择性。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一,会计准则只能对经济事项的处理提出原则和规范,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此外,会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布常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使会计处理“无法可依”。(3)会计事项具有不确定性。会计的不确定性是指不确定的、与事实有差异的计量结果和不确定的计量方法。不确定会计事项是指一定状况或处境下的最终结果是利得还是损失,只有在发生或不发生一个或若干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确认,其中包括:与信用有关的事项,如企业的承诺,应收、应付款项等;与时间有关的事项,如外币业务中汇兑期限可能引起的汇兑损益导致企业资产和负债发生相关变化;与社会经济变化的有关事项,如利率、物价变动指数等指标变动引发企业资产和负债相关变化。在会计实务中,对上述事项的处理更多地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由此可能导致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4)对经营管理者缺乏有效监督,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我国《企业法》等有关法规对如何有效合理地指导企业用好各种权力,监督或约束经营者的不正当行为,尚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而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与经营者存在着利益上的依附关系,使其不得不为自身利益的得失有所顾忌,通常只能听从领导的安排制造虚假财务信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5)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制度、方法和手续的总称。很多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这方面的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及时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6)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在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与计量中生成的,因而会计人员难免会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的估计、判断与推理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使其计量出的会计数据可能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失真。(7)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微小的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笔者认为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又要能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考核分析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做到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加强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以《会计法》为行业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2)加强对企业的审计,对操纵会计信息的经营者进行通报批评甚至处分。加强审计机关对企业的审计可以不受企业负责人的控制,使审计工作可以独立公正地进行。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行为进行定期考核,对随意操纵会计信息的经营者进行通报批评甚至处分,对有造假记录的经营者不再委于原任职企业及其他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都有助于防止企业负责人及经营者制造、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3)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注册会计师应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依法执业,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4)建立会计委派制度。会计人员最能够直接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的直接收集、整理、加工者,具有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最有利的条件。进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排除了企业内部人控制,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具有积极作用。反思众多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策略,会计委派制度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5)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人员的处罚力度。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人员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处罚外,特别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治理了造假的源头才能大量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
(6)建立切实有效的会计人员保护体制。对揭发会计虚假信息的会计人员,要实行有效的保护措施,建立保护机制。在一定时间内要对检举揭发人及其家人进行有效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对其日后工作要有较好保障。
第二篇: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
【摘 要】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的银广夏、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出了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在逐渐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是基于这些背景环境下,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出发,对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升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提升会计信息规范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前些年震惊我国证券市场的“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件,就是由于公司董事会制度成为摆设,大权集中在实际控制人何学葵手中,导致其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进行财务造假。我国很多企业没有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这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的土壤,同时也是导致很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我国一些企业没有做到严格按照公司治理机制要求设置董事会制度,公司的决策权控制在少数人手中。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些内部管理者或者执行者,为了达到某个不良的目的,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继续造假,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损害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最终也会导致影响公司整体利益,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企业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很多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治理监督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之间的权责不清晰。这些情况导致企业的管理经营质量不够规范有力,有的管理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为企业全局考虑,通过会计信息造假等方式来做损害企业信息真实性的事情,这些情况都非常严重地影响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形象。
2.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缺少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惩罚主要是以行政处罚为主,一般采用的都是罚款、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形式,更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但是缺乏对会计信息造假进行处罚的民事手段。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对会计信息准确性的一种政策保护,它可以保障会计工作者以及企业管理者有约束性的执行自己的权力,进行合理合法的企业管理控制等活动。而目前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成为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政策性基本原因。法律法规的缺失降低了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使得一些企业的财会人员容易研究法律法规的控制,为了一己之利铤而走险地进行会计造假行为,使得整个企业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都受到损失。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不够高
前些年震惊我国的“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就是由负责审计公司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与公司内部人员勾结完成的,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企业的会计监督过分依赖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一些注册会计师会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缺乏,往往导致会计造假行为无法被严格监督。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管理者勾结造成的。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够高,再加上会计专业技能不过硬,对于会计财务知识以及国家相关的财务、会计最新法律法规并不熟悉,知识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在会计实务操作过程中,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误和错误,客观上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另外,也有一些注册会计师或者企业会计工作相关人员为了一些自己的利益,帮助不良人员实施会计信息的造假,从主观上使得会计信息失去了准确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结构
企业要严格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来构建公司内部的治理机构,通过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结构,从而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奠定基础。我国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等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也要引入独立的董事制度,赋予独立董事充分的监督权,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行为,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内部人操控会计信息影响其准确性的情况,为我国企业的所有投资者和企业整体利益提供一定的保障。
2.提高注册会计师以及财务相关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一定要对注册会计师职业操守的相关准则进行完善,为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道德准则和规范。注册会计师自身也要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一定要坚守职业道德准则,充分发挥好独立审计的职责,监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注册会计师以及财务相关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从而可以避免客观上的会计信息失真,使其能够做好对企业的独立审计工作。
3.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监督的系统建设
第一,我国需要不断地完善会计信息和管理方面的监督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要严格追究会计信息造假者的责任,提高其会计造假成本,震慑会计信息造假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我国相关的会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审查,比如我国财政部门、税收部门等应该要强化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审查,并加强与企业的平时沟通和协调。督促企我国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最终促使我国企业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陆建桥.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评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2(10)
[2][7]李花.浅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第三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比较普遍,尤其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这一现象尤为突出。这不仅对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而且会动摇会计服务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很复杂,结合我区近年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经验,下面列举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1、法律法规不健全,有些条款缺乏可行性。如《会计法》中规定:“会计人员对严重违法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收支不向主管单位或财政、审计、税务机关报告,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是有道理的,必要的,但缺乏可行性。因为实际工作中,面对单位违法违规行为,会计人员如果知情不报,就会违反会计法要负法律责任,如果举报又有可能受到打击报复,从而把会计人员摆在进退维谷的尴尬位置。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对多数会计人员来说,这样的规定缺乏实际可行性。
2、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可靠的 1
物质基础。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财政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用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但是由于很多领导重视不够,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并忽视学习,使得很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比如,在今年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有的单位不按要求定期对账,对科目的区别理解不清,科目设置不规范,这样势必造成该单位帐目混乱,数据失真,建立在这样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势必缺乏可信度。
3、外部监督弱化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在日常工作中,代表政府的审计、财政、税务机关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监督、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如税务机关以税务征管为宗旨,注重税款的缴纳,忽视其他会计核算。各经济监督部门都是根据部门属性确定各自的监督职责,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但由于没有从法律上严格规定各自的工作边界,因而实际工作中,账本被检查者“翻烂”的现象在许多单位都存在。如果不处理好财政监督与这些部门的联系,势必造成执法部门掣肘削弱监督力量,造成处罚不规范,损害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即便从财政系统内部来看,也存在着会计执法大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行政事业性收费检查等诸多交叉检查,造成资源浪费。
4、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尤其是在具体检查工作中,违法违纪的查处执行有一定难度难,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执行单位责任人员法律观念淡薄,置法律于不顾,对处理结果硬顶或软拖;二是违纪单位吃光用尽,挥霍一空,处罚资金难以落实;三是处理人和处理事未能有效结合,不能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针对上述这几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会计信息的有效监督,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同时,在目前国家尚未制定财政监督法的情况下,必须自上而下深入扎实的做好《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宣传工作,使财会人员心中时时有法规。
2、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既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抵制领导人员授意、指使、强令的会计舞弊,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首先,会计人员要树
立爱岗敬业的精神,要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另外,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使他们能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必须对现行委派会计人员加强培养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使其能正确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为单位经济目标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单位应分别制定日常监督,临时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跟踪监督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加以落实,使会计监督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三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单位负责人要积极支持会计人员行使监督职责,带头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自觉服从监督。同时要帮助会计人员克服困难,排除监督的干扰和压力。从而使会计人员全身心投入,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3、构建财政监督管理体系,强化会计信息外部监督。财政监督与纪检,国税、地税、审计、中央企业员办事处等代表政府行使经济监督权力的部门不同,但又有所联系。服务财政管理,促进财政改革的财政监督,虽然对外实
施外部监督没有法律地位,对内开展审计检查缺乏必要机制和手段,但它有着介入事前、事中监督的便利,可以弥补其他经济监督不足。必须理清财政监督与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形成各司其职、共同监督的行政管理体系。
此外,财政部门内部要统一思想,树立全局观念,坚持“统一协调,一致对外”的监督检查体制,对各项检查结果形成的资源、信息实行共享,以形成强大的财政监督合力,全面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具体做法如下:
年初,首先由财政监督部门根据各部门提出的事项,拟定一个检查计划,明确全年拟检查的单位、项目、内容、时间等等,该计划以财政部门文件发出,每一检查均由财政监督部门牵头,吸收相关科室参加,每项检查处理结果,均由财政监督部门与相关科室会商后做出,最后,所有检查,均以重在加强管理为出发点,变一查了之为有总结、有改进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相关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及会计信息质量。
4、加大执法力度,增强财政监督威慑力。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处罚外,特别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治理了造假的源头才能大量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具体工作
中,必须做到纠正错误、规范管理和严肃处理同步进行,以处罚为手段,让违纪行为得不偿失,无利可图。同时,财政监督部门可以与纪检和司法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办案制度和个人责任移送制度,把对违法违纪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紧密结合起来,把对单位的处罚与个人的处罚紧密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触动违法违纪责任人的切身利益,杀一儆百,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震慑和教育作用。
渭城区财政监督局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三日
第四篇: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也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然而会计信息的失真会严重损害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相关群体的经济利益,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本文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现进行分析,进而从现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防治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环境会计失真
会计信息是原始数据经过会计人员加工处理产生的会计管理所需要的一部分经济信息,是关于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会计主体的主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也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会计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加上社会上各种腐败和消极因素在会计领域的渗透,使得我国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大量存在。本文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如何防治会计信息的失真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宏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会计环境
会计管理体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目前我国的票据管理十分混乱,工作中原始发票不规范,有的甚至是无发票,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来看,一个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会计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聘任或解聘权都掌握在单位负责人手中,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完全依靠会计人员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不现实的。
2.会计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目前,我国虽然建立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三个层次的会计监督体制,但企业外部监督除了部分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等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绝大多数企业均未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实施,而行业主管部门往往从本部门出发,对本部门企业采取保护主义,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现象给会计信息失真带来了很大的空隙和机会。
3.会计环境的变化和会计方法的变化不协调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会计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会计核算难以准确地提供价值运行的信息,而我国会计核算的规定,原则上又是相对稳定的,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都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
(二)主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1.单位主管部门和一些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一些部门为夸大政绩或出于一些特殊目的,不顾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往往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给单位下达硬性经济指标,以迎合有关部门的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促使和诱发会计人员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失真。
2.基础工作薄弱。
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弱化到比较严重的程度,应当建帐的单位不建帐,或帐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内部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1
以权谋私等,薄弱的会计基础工作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属于专业素质不高对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理解偏差,对核算方法掌握不准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是属于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道德素质低下,为了迎合领导,无视财经纪律,编制虚假报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存在于会计核算进程的每一个环节,出于各种不同目的,其表现也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帐外设帐
企业应按《会计法》和《会计制度规范》设立一套完整的记载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帐簿。但是有的企业则设立明暗两套帐。明帐用来记录企业部分经济活动,应付税务机关和审计机关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检查,暗帐则记录违法违纪的财务收支。
(二).帐实不符
出于企业自身的利益需要,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企业自身的会计分录存在重大差错,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错误结论,导致决策失误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重大损失。如某些企业为了向银行贷款,作出虚假的财务报表,来满足银行对企业贷款中财务指标的要求,使其能获得银行贷款,这样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与企业真实的财务报表就不符了。
(三).虚假的原始收据
虚假的原始收据往往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如某些企业单位开出大头小尾的发票、虚假的盘点表、虚假的入库单、假工资单等都会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
(四).会计核算方法本身有人为的因素
在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中,如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发出存货的成本计算等都受到人为估计的影响。有时甚至偏离了事实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导致企业会计报表的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大量存在,不但会影响企业管理当局决策的正确性,而且还会严重损害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并有损我国在世界经济领域活动中的形象,因此,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防范成了当前经济领域里尤为重要的问题,根据已学知识及一些实践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进行防范:
(一)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对决策者的约束
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彻底分离,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减少和杜绝政府的行政干预;其次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监督和约束机制,明确企业经营者对于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必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经营者加强监督和约束。
(二)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不断加强执法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会计法规实施细则及相应配套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明确违法处罚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使相关人员熟悉会计法规和财政政策制度。要加大执法力度,对有法不依、知法犯法者要依法严肃处理,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核算环节上划清会计责任,制定相应的会计资料责任制度落实到人,对违反规定、编制和提供虚
假会计资料的责任人员要从严处理。
(三)完善会计监督机制,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1.做好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
会计管理的弱化同企业各项内控缺乏或失效有很大关系,要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加强各项内控制度建设,严格内部会计程序,并将内部会计核算方法与严格会计制度实现会计工作规范化结合起来,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应当依法实行企业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逐步健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报表管理和会计信息检查制度。积极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证作用,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同时还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监督,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切实改变社会监督机构弱化、起不到社会监督作用的状况。
3.强化政府监督
政府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由于财政、审计只负责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税务只负责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证监委和保荐会只对上市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督检查,这样就缩小了政府监督检查的范围,也使各执法机构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作用,使执法机构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
(四)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
一方面是拓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针对目前存在的会计职能独立性和会计人员地位从属性的矛盾,在试行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各种形式的“会计委派制度”通过确立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地位,保证客观上公正地行使会计职能;另一方面立足长远,构筑会计行业自立组织模式。可建立会计行业协会,由政府授权对所属成员进行业务管理和提供相关服务,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通过法规约束、政府指导等措施,指导和扶持会计职业自律组织的健康发展,从而达道预防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目的。
(五)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1.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计工作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会计工作越来越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环节,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好本单位的各项内控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抓好会计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健全会计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会计帐簿、会计报表等每一环节都符合会计规范要求,以确保数字真实可靠。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人员要重视业务素质的提高,也要重视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一是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化管理,完善会计人员从业制度;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建立以套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人员遵守规范的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要进行必要的制裁,只有这样,会计人员的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有可靠的保证,才能有效的避免因会计人员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参考文献:
蒋尧明2004,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会计研究1 陈玲、孙静2004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中国会计电算化1
段玉峰、孟菲2004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的对策财会研究 5 薛清梅等2004推进公司治理改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与会计11 王文莲2004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与根治会计之友6
第五篇: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前言.................1
1会计信息失真现状...........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危害.........2
2.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2
2.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3
3.1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3
3.2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3
3.3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3
3.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3
4会计信息失真对策..........4
4.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4
4.2改进权责发生制.............4
4.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4
4.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4参考文献..........5
致谢.................5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摘要:提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表现及对企业和社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种种危害。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前 言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语言,无论是对国家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经营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确实令人担忧,它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导致经营决策失误,不利于企业挖掘内部潜力,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宏观调控,甚至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加强会计信息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目前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严重失真,对社会、对企业危害甚大。通过对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程度和失真原因的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力。但是,目前社会上一些单位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已经成为较突出的问题。国家曾多次进行大规模大范围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财政部正式公告显示,中国80%以上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财政部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百户国有企业会计报表进行了抽查,发现大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如虚列资产、所有者权益不实、损益不实等。另外被检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些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合规范、账账、账实不符等问题。
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危害
2.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反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
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
2.1.1编造虚假会计凭证。主要表现是通过编造虚假经营业务如编制劳务费、装卸费凭证等;或以非法手段取得原始凭证;或在原会计事项基础上夸大或缩小等等;这些虚假凭证进入记账程序,致使会计信息从源头上失真。
2.1.2实收资本虚假。一些企业在申办注册时,借资金验资,注册资金数很大,验收后再归还,实有资金很少,有的甚至完全虚假。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实收资本,另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或其他资产,进而达到增加虚假净资产目的,虚假扩大企业规模,抬高企业等级,抽逃企业资本,从而骗取虚假商誉,骗取商业贷款,欺骗国家管理部门,欺骗经营伙伴,欺骗投资者,欺诈职工。一旦经营、投资不当,轻则无法归还贷款,使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贷款,重则企业破产,造成国家和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
2.1.3对外投资,计盈不计亏。不少企业的对外控股投资,不按权益法核算,只计算收到的投资受益,不核算应承担的亏损,有些被投资企业大额亏损,资不抵债,或关闭倒闭,但投资企业不作损失处理。造成损益核算不真实。
2.1.4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1.5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成本失真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资产不实主要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治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2.2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2.1破坏了投资环境,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依靠从投资市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投资决策的依据是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会计资料。因此,会计资料的真实与否就关系到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是否实现利用市场来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2.2.2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各项税款的正确计算、缴纳,如直接影响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的计算。税款计算和缴纳的错误率提高,偷逃税现象更加严重,从而将造成大量税收及其他资产的流失。
2.2.3搅混资本市场,进而扰乱市场经济。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从而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不同的资源配置则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当资本市场有
效率时,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当资本市场是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
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3.1失信成本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力
由于我国对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对造假者不追究或处罚不力,从客观上纵容了会计造假,也是我国会计造假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立法建设,在会计法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会计法》的发布实施对我国会计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对违反会计法规的打击力度偏弱,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经济或政治利益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使得一些人敢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
3.2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
首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如果代表性过窄,会计准则就可能出现偏向性;其次,会计准则是否具有较长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如果是一种临时应急性措施,不用多长时间就会丧失作用,需要修订;再次就是会计准则定义、释义的准确性,如果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多种理解,甚至有歧义,必然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以上这些会计准则的偏差因素,都会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3.3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上的缺陷
3.3.1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存在冲突。从逻辑上来说,相关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但是相关性毕竟不等同于可靠性,两者往往互相冲突。为了加强相关性而改变会计方法时,可靠性可能会有所削弱。
3.3.2会计假设和人为估计不可避免。由于经济业务的中间过渡性而对会计处理划分和将复杂系统中交织在一起的各种因素简单分类引起了不确定性。会计人员针对这些业务存在的不确定性,做出了一系列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等,试图将会计事项人为地置身于可确定的环境状态中,最大程度地统一会计处理方法,使需求者更加容易理解会计信息,但却以牺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代价。会计假设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会计要素的账面数值与实际数值的背离。而且有些经济业务本身就具有不可确定性,需要根据经验判断做出估计,另外,它又存在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因此,会计确认和计量工作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的方法。
3.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健全
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事业单位为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考核和评价而制定的方法和手续的总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对这方面认识不足,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过于马虎、简单,各种错账不能及时被察觉和抑制,其反映的会计信息自然不可能真实可靠。一些企业的领导由于不懂《会计法》,为追求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弄虚作假,逃避国家有关法规和纪律的监督,而会计人员又受单位负责人的聘任和管理,在工作中很难坚持原则,履行会计的监督职能。
4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4.1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治理会计失真关键是要完善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快制定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方面的规范具体化,并强化管理者的公开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制定有关信息质量法律规范条款,使会计法规更具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漏洞。
4.2改进权责发生制
可以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在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同时,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和专项现金流量报告。编制短期现金流量报告可以促使企业重视现金流动效益、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流动性,有助于企业减少流动资金的大幅度沉淀,改善流动资金结构避免支付困难。专项现金流量报告是针对某一具体项目实时地编制的现金流量预测报告,它的编制有助于企业科学考核投资项目所带来的真实效益,进行正确决策,确认收入时对某些项目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
4.3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定着,会计人员又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责任者,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有直接的关系。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强法纪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注册会计师应恪守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所出具的报告内容负责,严把会计信息质量第三关。其次,必须对会计队伍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提高,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指导,提高会计专业技能,使会计人员既懂法规政策,又精通会计业务,为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供有利条件。
4.4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不断更新、补充、拓展会计专业理论、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行,以规范其职业行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教育。参考文献:
[1]袁小勇.虚假财务报告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杜杰.创造价值的会计与财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徐晔.谈合法会计失真问题的防治[J]财会月刊.2005(10).[4]张杰明.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的若干看法[J]会计之友.2006
[5]王咏梅: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6(4).[6]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财务与会计导刊.2006(1)
[7]李玉敏.中级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5
致 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 得到了***老师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老师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使我的毕业论文顺利地完成,老师的尊尊教悔使我受益匪浅,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孙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