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企业家精神演讲(许小年)

时间:2019-05-12 12:11: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塑企业家精神演讲(许小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塑企业家精神演讲(许小年)》。

第一篇:重塑企业家精神演讲(许小年)

让企业重回舞台当中,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放松和解脱管制,强化市场功能,弱化官员造租和寻租能力

【中国企业家网】12月5日2点左右,嘉宾们全体起立,把掌声献给了台上的演讲者许小年。在2010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主题午餐会上,许小年以企业家精神为题,以严厉的批判展示了对未来的热切期望,“让企业重回舞台当中,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放松和解脱管制,强化市场功能,弱化官员造租和寻租能力”。

以下为许小年发言内容:

我今天的主题是“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以及重振”。可以看到,在社会上有两股浪潮,这在各个媒体上都有过广泛的报道,一个是大学生报考公务员,一个是海外移民。在移民的人群之中有官员子女、有成功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子女,这两股浪潮再清楚不过的表明,在中国企业家精神正在衰落之中。

国企只有管理者没有企业家

在这里我想做一个定义上的说明,我指的企业家是民营企业家,国有企业虽然有大量的优秀管理者但是那里没有企业家。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敏锐眼光,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社会需求;他们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能够组织资源在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和制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以个人的声誉和资产承担失败的后果,他们也以个人的名誉和资产赢取成功的收益。这个意义来讲,国有企业仅有管理者没有企业家。

当我们看到企业家精神在中国衰落,必然要问原因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强势政府的兴起是当前企业家精神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市场经济的主角原本是企业和民众,而企业的灵魂又是企业家。近年来改革停滞不前,在巨大利益的吸引之下政府从游戏规则的执行者变为游戏的参与者。

不仅国有企业政策、法律、资金、资源、意识形态优势强力扩张,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政府各部门也对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进行干预。干预突出的案例就是房地产,几乎我们所知道的所有的行政干预手段都已经在房地产上使用过了,而且是在很短的时间里。经营环境恶化导致实业转向投资

政府对经济活动、市场活动这样的干预增加了企业负担,搅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预期的稳定,提高了未来不确定性。在经营环境恶化,盈利机会减少之际,相当数量企业家放弃了理想,转向了投资,在企业间形成了移民之外的第二个趋势。

在我的学生群体中我发现当前两大趋势,第一是办海外护照,第二做投资,不做实业了,实业做得越来越困难。社会地位的悄然变化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的衰落,企业家从令人羡慕的市场经济弄潮变成了抱怨天下不均,近年来在收入分配不断分化,人们习惯性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结果而不是原因上。更多关注收入分配不均的结果而不去探查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收入分配恶化主要原因是钱权交易,是公共投资中的腐败,是土地的垄断供应以及垄断行业的收益,寻租者总是把舆论压力导向生产者和经营者,买不起房是因为开发商牟取暴利,看病贵是因为医生收取红包,菜价涨是因为菜贩子囤积心理。当仇富心理取代了财富尊重,企业家丧失了精神动力,回馈社会变成了压力下的责任而非发自内心的感激。我们在社会上看到裸捐者寥寥无几,日益流行是“裸官”。

弃“创造财富”转“财富再分配”

企业家精神和诠释文化当中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对我们民族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创新能力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当社会不再奖励和激励价值创造的企业和民众,而将人们的聪明才智、时间精力引向再分配而不是价值再造,我们知道它的长期后果是什么,什么是价值创造就是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从这个定义出发可以清楚看到政府部门实际上并不

创造价值,政府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民间,国有资产也是由纳税人的投资形成的。当我们看到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政府部门,纷纷去竞争,社会精英回避价值创造部门,而向往财富的再分配部门,从财富重新分配中得到自己的利益。这样的社会将趋向寄生和停滞,这样的经济将失去活力。价值创造部门萎缩,价值创造速度下降。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社会中的青年才俊不仅向往价值再分配部门,政府各个机关而且已经准备好了,准备用腐败等违法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数据为证,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招收公务员35万人通过资格审查,135万人中间报考国税系统的约40万,报考海关30万,两大系统占报考总人数70%。形成三四千人竞争一个名额的局面,而铁路、公安、气象系统是人气惨淡。

同样我们要问,同样是安全稳定受人尊重的公务员位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报考的冷热不均,很显然人们对这些部门的偏好是由寻租权力大小所决定的,这里有一点信息不对称。刚才我讲到的铁路、公安、气象系统报考的人少,实际上信息不对称,因为大家不太知道那里的寻租潜力有多大。

都知道国税部门可以,海关部门可以,所以70%的人涌向了这两个部门。这表明刚才我们讲的我们的青年才俊们不仅是希望通过社会财富再分配来获取自己的利益,而且准备以违法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以违法方式进行财富再分配很自然民众会质疑政府立法和执法公正性,动摇人们对社会公平的信心。等到民怨沸腾,再来谈稳定和和谐恐怕为时已晚。企业家精神将重振

企业家精神的衰落和权势文化的兴起不仅会使我们国家的创新力衰退,还会引起社会不公平,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鼓励和促进创新是转变增长模式的根本性措施。而企业家的使命和工作求创新,在这个时候重振企业家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

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退出经济,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句话不是我讲的,是我们执政党的文件中一而再,再而三决定的。让企业重回舞台当中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政府放松和解脱管制,强化市场功能,弱化官员造租和寻租能力。有的官员受到了民众的谴责,我们的观察表明主动与他们联手是少数人,多数(企业家)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希望透明规范去运作,不愿意冒风险。他们不受政府寻租和过渡管制,重振企业家精神要求民众理解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企业家承担了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企业家的创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市场和社会给予企业家丰厚的回报,这是一个合理与公平安排。起码比贪污腐败来积累财富才更为合理,更为公平,因为企业家满足了社会需求,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而腐败寻租只是合法或者是非法的掠夺他人财富。

幸运的是中国企业家资源非常丰富,从小作坊的农民,经营傻子瓜子的企业到今天在座各位都是企业家的代表,不幸我们有几千年的官僚集权传统,压抑和摧残民间创新精神。如果政府官员能够像小平同志那样,意识到民间的智慧远在自己之上,尊重并鼓励民间自己创造,将自己的重点从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管制市场经济的活动转向制度的建设与维护,我们非常有信心,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的转变指日可待,我们将书写中国经济奇迹的另一辉煌篇章。

第二篇:经济学家许小年经纪人

经济学家许小年经纪人:潘辉 许小年1953年出生,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曾获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许先生为人直率,敢为敢言,有评论说,他看似惊人的言论之下,隐藏着经济学家的独立精神和最朴实的市场经济原理。

人物履历 197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工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1年-1985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1年毕业于加州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年-1995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Amherst学院担任助理教授

1996年,任世界银行咨询师

1997年-1998年,任美林证券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

1999年加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被聘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负责人

2004年2月,离开中金加入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任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当年4月,在被问及中欧是他的一个长期选择还是一个过渡时,许小年的回答是“资本市场上有一个很知名的‘随机行走原理’,我也是‘随机行走’”

2005年4月,成立仅数月的北京高华证券高调宣布任命许小年为研究部主管,常驻北京。2005年12月,许小年升任高华副董事长。然而,在此期间,许小年以其名义发表的研究报告仅寥寥数篇,这似乎已经注定了他的离开。

2006年11月初,以顾问的身份加盟嘉实基金,同时继续在中欧担任教授。

第三篇:J是退休还是重塑企业家精神

J是退休还是重塑企业家精神

在最近的一年里,有不少正当壮年的一线企业家高调宣布退休。这群50岁上下的企业家在人生和事业处于巅峰时纷纷退出江湖,大有一种“再不退休我们就老了”之势。其中给人震动最大的是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和巨人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史玉柱—这是这一轮退休潮的最强音。

在前不久的IT高峰论坛上,马云进一步解释他的退休:“关于退休我想了9年,计划了6年,实施了3年。我跟自己讲我们到这个世界上不是来工作的,我们是来享受人生的,我们是来做人不是做事的。如果一辈子都做事的话,忘了做人,将来一定会后悔。48岁以前我的工作是我的生活,48岁以后我希望我的生活是我的工作。”

史玉柱在宣布退休时说:“我比马云提出辞职早,只是董事会批的晚,我不是跟风,退休的决定不是一下子做出来的,大概在三年多以前我就已经从巨人网络退居二线,主要是因为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把互联网留给年轻人。”

真的能退休吗?

马云和史玉柱的退休宣言似乎打开了企业家们内心深处的“退休之匣”,并推动着更为猛烈的退休潮。但我的疑问是,这些习惯于镁光灯下的企业大佬们真的能够退下来去游山玩水吗?他们真能退休吗?

从之前的柳传志退休和王石退休,可以看出他们的退休与传统意义上的不一样。他们的退休不是因为年事已高交接班,而是从日常管理工作中退出来,同时牢牢把握公司管理的大权,或是从这件事里退休又在另外一件事中重新上岗。

王石虽然一直说退休,但他还是万科董事长,重大决策还需要他一锤定音。他只不过脱离了日常经营,腾出手去做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壹基金的执行理事长、去哈佛游学等等。柳传志的退休也只是从联想集团抽身,随后又在联想控股下了更大一盘棋。

马云说退休,我是100%不信,先抛开他需要阿里巴巴胜过阿里巴巴需要他这个前提,马云是个要干大事的人,他还有数据、金融、物流的三大构架要做。所以,他放假我信,他放下我不信。一个整天游山玩水做寓公的马云是很难想象的,他怎么会在49岁的时候放下呢?也许我们可以把他说的退休理解为撒娇,但作为成功企业家和公众人物,这么高调地四处讲退休确实需要商榷。

在采访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时提到马云退休,我当时的问题是:

1、怎么看待马云退休;

2、马云作为公众人物这么高调退休会不会给企业界带来不好的影响?郭广昌回答说,马云的退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外界的错误解读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马云的高度,没有理解马云的精髓。

事实上,马云和史玉柱式的退休看似退了,但公司内部并没有什么变化。比如阿里巴巴新的管理体系是由战略决策委员会和战略管理执行委员会两个核心单元构成的,马云负责前者,25个事业部相对独立,新任CEO负责执行委员会,这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主席退居二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权还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只是不用每日辛苦早朝了。大佬们的退休模式

综合来看,目前大佬们的退休模式有这么几种:

一、彻底退休。这是真正的无官一身轻,是自然规律下的正常交接班,如美的何享健等第一代企业家们,这涉及了另外一个话题—交接班与财承。

二、被动退休。此前企业界有一种风潮是在资本和咨询的鼓动下,极力劝说企业的创办者们在公司成长到一定高度后离开—尤其家族企业更是受这种思潮影响甚深。

这种退休思潮的主要观点是,老企业家们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创始人要退下去,让

职业经理走进来。我的一位EMBA校友就是这样的典型:在过去15年里,他的公司发展到了十个亿的规模,引入资本后被迫离岗退休把公司交给新请来的职业经理人打理。无独有偶,Kappa的陈义红从李宁出走后,花了几年时间把企业做上市,发展也还顺利,在咨询公司的鼓动下,他从阿迪达斯请来职业经理人,自己退休去享受生活—在之后Kappa遇到危机,陈义红再度上任,这是后话。

三、先退休再创(就)业。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退休模式,在外企和互联网企业出现这样的情况较多。很多时候,宣布退休的人都不在退休年龄也没有退休安排,这只是离开原来公司的一个借口。比如毁誉参半的唐骏,他接连从微软、盛大、新华退休,但都在退休后不久又再就业。2012年,土豆网创始人王微把公司卖给优酷后不久也宣布退休,不到一年时间,他又重出江湖继续创业。这一类退休充其量只是辞职的另一个体面说法而已。

四、享乐式退休。这样做的主要是那些公司被并购或上市套现后退出的企业家,他们基本上都是“辛苦一阵子享乐一辈子”的信徒。说老实话,他们的想法很朴素,就是创业赚钱,在企业发展到达爆发点后快速离场。我的一个朋友不到50岁,创业十年把公司卖了2亿后彻底退休,之后带着太太走了150个国家;另外一个朋友赶上SP的热潮把公司卖了4000万美金,当年操控企业的手现在用来驾驭美女香车游艇飞机,据说前一阵子他也在海南—我说的不是博鳌,你懂的。

五、说退还留的“民国式下野”模式。马云史玉柱王石冯仑们的退休基本上都属于这个模式,退的是CEO这个日常经营职位,留的是董事长这个决策拍板的职位。这类退休模式有点民国时期政治人物下野的意思,熟悉民国史的人都知道,政治人物经常会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不被关注的位置上,脱离正在形成的争斗漩涡,规划一盘更大的棋。对于马云的退休,我一直暗自揣测,他到底要做一件什么样的大事呢,如果哪位有心人选择这一类退休模式的大佬们做一个跟踪采访,应该会有更多收获。

除了这几种退休模式外,还有坚决不退的。这是一群较典型的企业家群体:他们都是40年代出生,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从创办企业开始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退休。

任正非创办华为25年后还在艰苦奋斗,联想柳传志在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时就说过,“辞职不是卸任,是为了做好联想控股,那里有更繁重更有意思的工作等着我做”。连续三年的中国首富、现年68岁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全球商业经典》采访时说:“工作就是享受,要是让我退下来,说不定明天就老年痴呆了。”对宗庆后来说,工作与生活没有界限,做人和做事密不可分,活到老,干到老—除了工作,他没有任何休闲时间。台湾的企业家张忠谋今年八十多岁了,还身兼台积电董事长与CEO。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92岁不退休,在巡视美国业务时病逝。在国外,除了硅谷的那些新贵整天嚷着39岁退休,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家不退休,维亚康姆CEO雷石东和新闻集团CEO默多克都八十多岁了,他们都还在整天工作而没有一丝退意。

当然,从目前来看,宣布退休的每天都在台前忙碌搏眼球,没有宣布退休的都在幕后默默工作。对退休这点事,大家也都别当真,就权当他们在原单位换了个工作,换了种工作方式吧。这好比娱乐圈的明星,高兴退出不高兴也退出,高兴复出不高兴也复出一样—他们对此都有非常精准的计算。

涌动的退休思潮

虽然马云和史玉柱们目前的所谓退休都只是辞任CEO脱离具体的日常管理,但他们的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退休言论确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这股退休潮正从IT界逐渐向整个企业界蔓延。

最近有少数企业家在和我交流时说,早上打开电脑看到马云要退休,中午吃饭时打开电视上看到史玉柱要退休,心里想“马云是1964年的,史玉柱是1962年的,人家的企业做到

那么大了都退下来享受生活,我们也都50上下了,公司也有几个亿规模了,凡事还在亲力亲为,是不是该考虑退休了”?像马云、史玉柱他们一样,“辛苦半辈子之后要享受下半辈子”。

远东控股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今年50岁,从1990年创业起就一直拼杀在一线,面对企业家们的退休思潮,他非常不解:参加博鳌论坛,我经常碰到年逾八旬的国外企业家,有些早已扬名世界,仍旧奔波在会场内外。而很多五十岁上下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私下里都在谈论如何早点交班退休,反差很强烈。

不在少数的企业家正当壮年时就要急流勇退,考虑退休或正在退休,这绝非国家之福。正如蒋锡培所言,国外企业家年逾八旬还在一线,国内正在主流的60后企业家们(1998年后创业,主要以IT互联网行业为主)在40-50岁上下就要退休,这是为什么?

《创业家》社长牛文文认为,这一批企业家是当今中国社会名符其实的高富帅人群,但他们和整个社会一样,似乎同样被迷茫、不安全感和浮躁笼罩,并因此出现三种情绪:第一种情绪是太苦太累。总有一些企业家英年早逝,总有一些员工猝死,这个群体似乎已经集体过劳,应该停下来松口气。很多人因此进入高富帅节奏:前半生奋斗,后半生享受。第二种情绪是“愤青”。无论读企业家的微博,还是和他们交流,经常感觉他们淤积了太多的受迫害感,这种情况全世界都少见—高富帅人群集体吐槽对社会的不满。第三种情绪是明哲保身急流勇退。中国社会存在很多问题,商业环境相当不完善,有些人为规避风险考虑卖掉公司或者移民。

不可承受之轻

中国现在的不少企业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缺乏企业家精神,他们中的多数人只能算生意人和商人,每天都纠结于把企业当猪养还是当儿子养,并没有思考做企业的真正意义和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创办企业的原动力仅仅是改变个人生活品质,做企业也就是一个赚钱守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能进化为企业家。在这种心态下,这些企业家们普遍兼具创一代的苦出身和富二代的享乐思维。

多数中国企业家长期处于“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的阶段,每天都在为企业的生存而奋斗。但在企业进入平稳期看似没有危机和挑战时,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有一只脚踏入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境地。

他们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于是从创业时的7×24(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到脱离了日常管理;他们认为要享受生活,于是开始嘲笑那些每天专注于工作看似没有生活的企业家;他们开始提倡快乐人生,于是从过去的艰苦奋斗变成了现在的游艇美女香车美酒;他们要成为镁光灯下的社会活动家,于是由过去把时间花在客户、业务和团队上,到出现在各种论坛、圈子和饭局上;他们看到了资本的力量,于是看不上赖以起家的业务,开始给自己冠以投资人的身份,美其名曰用资本撬动实业。

我的一个企业家朋友,在过去的15年里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企业做得非常好。后来,他为充电去读了EMBA,发现每天除去辛苦工作外还有更多活法。很快,我发现他变了:对红酒能喝会品而且对国外的一些酒庄说得头头是道;在上海的时间多过在公司总部的时间;嘴里开始冒出来LP、PE、上市这些时髦词汇;开始热衷于去美国抄底房地产;据说还在上海有了“第二春”。我和他公司的一个副总有过一次深谈,这个副总告诉我,老板从过去见客户到现场已经上升到只看报表的阶段了。

这个描述当时就让我很警惕,做企业和开飞机不一样,后者上升到一定安全高度后就可以设为自动飞行模式。企业的经营是永远在爬坡,如果企业家不把精力用在公司上,一定会出问题的。果不其然,这个企业后来的经营出了很大问题,我这个朋友正四处救火。

李宁公司创始人李宁和Kappa创始人陈义红也是比较好的例子,李宁在李宁公司形势

一片大好的时候选择退出,到香港置业享受生活。殊不知公司在之后几年里问题频出,李宁只能重新复出—但他现在还能恢复当年的创业激情吗?Kappa创始人陈义红在公司上市业务稳定后也选择了退休,最后还是感慨“经理人干不过生意人,只有创始人才能用好职业经理人干过生意人”,复出处理巨大的库存。

互联网行业的第一批创业者,搜狐公司CEO张朝阳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他回国创业奋力把搜狐做上市进入第一阵营,身处巅峰急流勇退,买游艇去度假减少工作时间并且要重活20岁。但在他经历“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这个阶段时,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微信和移动互联网让PC互联网岌岌可危,媒体版面上报道的都是张朝阳过去的下属或者他不认识的年轻人。搜狐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张朝阳只有复出自任搜狐的产品经理,试图让搜狐重回一线。

做企业不是登珠穆朗玛峰,登上去了就成功了,做企业是攀爬游戏—你以为到达巅峰,但实际上一山更比一山高。对于企业家来说,最好的养生方式就是工作,很多人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对于企业家来说,革命是身体的本钱,如果你不革命不工作,要身体干什么—美女再好看也不过是碳水化合物。企业家的声望与财富都是企业赋予的,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离开这个企业自己什么都不是。

企业家精神的重塑

实事求是地说,企业家们无论是退休、复出还是坚持,都是自己的人生选择,都值得尊重。但我更尊敬那些真正具有企业家精神,胸怀使命感,给企业界带来正能量的企业家们。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复星20年之际选择再创业,并承诺在未来20年不提退休两个字(郭广昌今年46岁,这意味着要工作到66岁还不言退)。在接受《全球商业经典》采访的时候,郭广昌说,我想通了,“未来20年,我不提退休两个字,我一定会保持我的创业精神,我们一定有能力、有信心、有干劲把复星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此前,小米公司副总裁黎万强和我讲起小米公司创办的过程,让我非常振奋。一群功成名就的牛人重新做了一个公司,能够比创业公司做得还彻底,成本控制的极好,产品做到极致。在初期,包括雷军在内,全员都是6×15工作(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5小时)。当时我问黎万强,雷军做了金山这样的上市公司,投了非常多的公司,按理他可以做一个很潇洒的投资人,为什么还要做小米?他这么拼命工作为什么?黎万强说,雷军一直有个梦,要做一个百亿美金公司。

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也是如此,他原本可以让苏宁维持运营,然后拿出大笔钱去做资本运作与互联网新贵结盟。但他却选择亲身走一条传统与网络经济结合的路,这种自我超越的举动让他获得了广泛的尊敬。

郭广昌在复星集团2013年工作会议上说,选择退休还是再创业,这的确是个问题。有时候觉得很累,何必呢?自己也不缺什么,生活质量还这么差。“这就是所谓的世界观、价值观问题。做企业的人完全靠钱,真的很难一直保持创业冲动。光靠荣誉也不是长远的。其实真正的动力一定来自于你的内心深处,你要真的认为这样做是有价值的。”

张朝阳复出后也说:“以前我曾经认为越有钱越有名气就越幸福。但是经过这两年的闭关,我认为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越有钱、越成功,如果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让你陷入精神的痛苦。”

企业家被认为是上帝选中的人,他们在成功的过程中获得了超乎常人的资源分配,这就需要这个群体在未来承担更多责任。企业家是社会的进步引擎,或者我们可以说,中国经济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和企业家们陷入了“不可承受之轻”,放弃持续奋斗,或对长期奋斗的态度不够坚定有关。警惕急流勇退的思潮,注意只问收获不愿付出的倾向,这是企业家的当务之急—真正的企业家字典里是没有“退休”两个字的。

“回到原点”,是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给中国企业家的一句忠告。在这个时代,企业家们确实要回到创业最初的心态和状态中,重塑企业家精神。无论退休也好,假退休也好,或者半退休也好,企业家如果能够利用这段时间认真思考企业家精神,就能重新回到原点。

(纪中展)

第四篇: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 Entrepreneurship

简介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也不是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沃尔特?迪斯尼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木偶奇遇记》,也不是《白雪公主》,甚至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及其使观众快乐的超凡能力;萨姆?沃尔顿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持之以恒的天天平价”而是沃尔玛公司——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领变成行动的组织。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在 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

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编辑本段对企业家精神的分析

彼得·德鲁克承继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进而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曾在26个国家和地区与几十万名企业家交谈。其中79%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全球最大科技顾问公司Accenture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全球高级主管心目中,企业家精神是组织健康长寿的基因和要穴。正是企业家精神造就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引发了20余年美国新经济的兴起。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呢?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 “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企业家精神交流会

。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象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坎迪隆(Richard Cantillion)和奈特(Frank Rnight)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risk)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联系在一起。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在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与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同样,对1939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惠普、194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索尼、1976年在台湾成立的Acer、1984年分别在中国北京、青岛成立的联想和海尔等众多企业而言,虽然这些企业创始人的生长环境、成长背景和创业机缘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他们敢为人先,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

正如艾伯特·赫希曼所言: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One-ManShow),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superman),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spiderman),要有非常强的“结网”的能力和意识。西门子是一个例证,这家公司秉承员工为 “企业内部的企业家”的理念,开发员工的潜质。在这个过程中,经理人充当教练角色,让员工进行合作,并为其合理的目标定位实施引导,同时给予足够的施展空间,并及时予以鼓励。西门子公司因此获得令人羡慕的产品创新记录和成长记录。

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到:“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彼得·圣吉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说到:“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学习与智商相辅相成,以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家到整个企业必须是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生学习。日本企业的学习精神尤为可贵,他们向爱德华兹·戴明学习质量和品牌管理;向约琴夫·M·朱兰学习组织生产;向彼得·德鲁克学习市场营销及管理。同样,美国企业也在虚心学习,企业流程再造和扁平化组织,正是学习日本的团队精神结出的硕果。

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

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意味着在遵循摩尔定律的信息时代,只有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在20世纪80年代诺基亚人涉足移动通讯,但到90年代初芬兰出现严重经济危机,诺基亚未能幸免遭到重创,公司股票市值缩水了50%。在此生死存亡关头,公司非但没有退却,反而毅然决定变卖其他产业,集中公司全部的资源专攻移动通讯。坚韧执着的诺基亚成功了,如今诺基亚手机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5%。

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

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摒弃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凡勃伦在其名著《企业论》中早就指出: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

做一个服务者也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是服务者,长松咨询的贾长松曾说过:“头顶着天,脸贴着地”这就是真正切切的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服务好你的每一个客户。“如果你不好好服务你的客户,别人会愿意代劳”“如果你不好好服务好你的男人,别的女人会愿意代劳”

第五篇: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阐述)

每个企业都有一种理念,有一种文化,企业家就朝着这个理念努力拼搏,时间长久就形成一种文化,企业家的成功就是靠他们有这种精神的支持。聚焦企业管理八大领域,快速提升CEO自身领导力及管理能力,铸就企业家精神,籍此达到推动企业成长的目的。

中文名

企业家精神

分析1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分析2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分析3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

简介

编辑

“企业家”这一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在1800年首次提出。即:企业家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企业家精神”则是企业家特殊技能(包括精神和技巧)的集合。或者说,“企业家精神”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综合才能的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例如,伟大的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他们创造的最伟大的“产品”不是收录机,也不是栅条彩色显像管,而是索尼公司和它所代表的一切;沃尔特·迪斯尼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木偶奇遇记》,也不是《白雪公主》,甚至不是迪斯尼乐园,而是沃尔特·迪斯尼公司及其使观众快乐的超凡能力;萨姆·沃尔顿最伟大的创造不是“持之以恒的天天平价”而是沃尔玛公司——一个能够以最出色的方式把零售要领变成行动的组织。西方发展到19世纪,人们将企业家具有的某些特征归纳为企业家精神,在英文术语使用上,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常常互换。

长期以来,企业家的概念通常是从商业、管理及个人特征等方面进行定义。进入20世纪后,企业家概念的抽象——企业家精神的定义就已拓展到了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分析的领域。而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家转到政府或社会组织工作非常普遍,也不断提出和实施用企业家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

分析

编辑

彼得·德鲁克承继并发扬了熊彼特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家精神中最主要的是创新,进而把企业家的领导能力与管理等同起来,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

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曾在26个国家和地区与几十万名企业家交谈。其中79%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的成功非常重要。全球最大科技顾问公司Accenture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在全球高级主管心目中,企业家精神是组织健康长寿的基因和要穴。正是企业家精神造就了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奇迹,引发了20余年美国新经济的兴起。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呢?

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

熊彼特关于企业家是从事“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的创新者观点,凸显了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一个企业最大的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一个企业,要么增值,要么就是在人力资源上报废,创新必须成为企业家的本能。但创新不是 “天才的闪烁”,而是企业家艰苦工作的结果。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从产品创新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等。创新精神的实质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将已经做过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更象一名充满激情的艺术家。

冒险是企业家精神的天性

坎迪隆(Richard Cantillion)和奈特(Frank Rnight)两位经济学家,将企业家精神与风险(risk)或不确定性(uncertainty)联系在一起。没有甘冒风险和承担风险的魄力,就不可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创新风险是二进制的,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只能对冲不能交易,企业家没有别的第三条道路。在美国3M公司有一个很有价值的口号:“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和无数个青蛙接吻”。“接吻青蛙”常常意味着冒险与失败,但是“如果你不想犯错误,那么什么也别干”。同样,对1939年在美国硅谷成立的惠普、194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索尼、1976年在台湾成立的Acer、1984年分别在中国北京、青岛成立的联想和海尔等众多企业而言,虽然这些企业创始人的生长环境、成长背景和创业机缘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在条件极不成熟和外部环境极不明晰的情况下,他们敢为人先,第一个跳出来吃螃蟹。

合作是企业家精神的精华

正如艾伯特·赫希曼所言:企业家在重大决策中实行集体行为而非个人行为。尽管伟大的企业家表面上常常是一个人的表演(One-ManShow),但真正的企业家其实是擅长合作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需要扩展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家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一个超人(superman),但企业家应努力成为蜘蛛人(spiderman),要有非常强的“结网”的能力和意识。西门子是一个例证,这家公司秉承员工为 “企业内部的企业家”的理念,开发员工的潜质。在这个过程中,经理人充当教练角色,让员工进行合作,并为其合理的目标定位实施引导,同时给予足够的施展空间,并及时予以鼓励。西门子公司因此获得令人羡慕的产品创新记录和成长记录。

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写到:“这种需要人们不停地工作的事业,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能的动机。但与此同时,从个人幸福的观点来看,它表述了这类生活是如此的不合理:在生活中,一个人为了他的事业才生存,而不是为了他的生存才经营事业。”货币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学习是企业家精神的关键

荀子曰:“学不可以已”。彼得·圣吉在其名著《第五项修炼》说到:“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学习与智商相辅相成,以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从企业家到整个企业必须是持续学习、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生学习。日本企业的学习精神尤为可贵,他们向爱德华兹·戴明学习质量和品牌管理;向约琴夫·M·朱兰学习组织生产;向彼得·德鲁克学习市场营销及管理。同样,美国企业也在虚心学习,企业流程再造和扁平化组织,正是学习日本的团队精神结出的硕果。

执著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色

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有句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意味着在遵循摩尔定律的信息时代,只有坚持不懈持续不断地创新,以夸父追日般的执著,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稳操胜券。在发生经济危机时,资本家可以用脚投票,变卖股票退出企业,劳动者亦可以退出企业,然而企业家却是唯一不能退出企业的人。正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在20世纪80年代诺基亚人涉足移动通讯,但到90年代初芬兰出现严重经济危机,诺基亚未能幸免遭到重创,公司股票市值缩水了50%。在此生死存亡关头,公司非但没有退却,反而毅然决定变卖其他产业,集中公司全部的资源专攻移动通讯。坚韧执着的诺基亚成功了,如今诺基亚手机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5%。

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石

诚信是企业家的立身之本,企业家在修炼领导艺术的所有原则中,诚信是绝对不能摒弃的原则。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没有诚信的商业社会,将充满极大的道德风险,显著抬高交易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其实,凡勃伦在其名著《企业论》中早就指出: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利曼更是明确指出:“企业家只有一个责任,就是在符合游戏规则下,运用生产资源从事利润的活动。亦即须从事公开和自由的竞争,不能有欺瞒和诈欺。”

做一个服务者也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是服务者,长松咨询的贾长松曾说过:“头顶着天,脸贴着地”这就是真正切切的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服务好你的每一个客户。“如果你不好好服务你的客户,别人会愿意代劳”“如果你不好好服务好你的男人,别的女人会愿意代劳”。

真谛

编辑

真正的企业家以企业为本位,创造财富,完善自我!但做企业的人是分层次的,我们知道,资本家就是赚钞票的,他的社会责任很淡,除了钱就是钱。然后是实业家,实业家都是以社会责任感为本的,有社会责任感,向国家缴税,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真正的企业家思维定势是为了社会的,做任何事情没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是不会做得好的,因为懂得资本家是做加法的,实业家是乘法的,企业家是做加减乘除的。

希望永远在明天。只要企业家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更懂得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达到的地方,心梦可以达到。我们在不断的憧憬美好的未来,我们懂得对未来真正的慷慨,是把所有给予现在,基本内容

编辑

从“企业家精神”这个术语的内涵上分析,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品质,“精神首先是一种思想形式,是一种驱动智慧运思的意识形态,”但“精神不完全是仅仅表明个人意识状况或过程的心理的、主观的概念,精神相对于意识,它似乎应该是对意识的一种价值抽象。”企业家精神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的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企业家群体独有的显著的精神特征就和其他群体特征区别开来,人们日常也把它看作是成功的企业家个人内在的经营意识、理念、胆魄和魅力,并以此标尺可以识别、挑选和任用企业家。

创新精神

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与一般的经营者相比,创新是企业家的主要特征。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体现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能够发现一般人所无法发现的机会,能够运用一般人所不能运用的资源、能够的找到一般人所无法想像的办法。

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体现: 引入一种新的产品; 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实行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冒险精神

一个企业经营者,要想获得成功,成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冒险精神。对一个企业和企业家来说,不敢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

企业家的冒险精神主要表现在: 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上; 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张和缩小上; 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上; 新市场的开辟和领土; 生产品种的增加和淘汰上; 产品价格的提高或降低上。

创业精神

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就是指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敬业敬职、勤俭节约的精神。主要体现在:

积极进取;

克服因循规守旧的心理; 企业家的顽强奋斗; 敬业敬职的职业道德; 勤俭节省的精神风貌。

宽容精神

企业家的宽容精神是指企业家具有宽容心,愿意与人友好相处,愿意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精神。主要体现在:

尊重同行和下属; 尊重人才;

善于使用人才,敢于起用人才;

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尤其是批评自己的意见; 发扬民主精神,避免独断专行。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意识;新思路、新策略、新产品、新市场、新模式、新发展;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责任;敬业、诚信、合作、学习;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品格;冒险精神、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坚韧执着;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价值观;创造利润,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想象力。

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编辑

1.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彼得·F·德鲁克认为:“所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能干别人根本不能做的事,能在逆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能将市场、客户的价值与制造商、供应商融为一体的特殊能力。”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反映或扩展,它体现的正是企业的创造与冒险,体现的正是企业的合作与进取。企业家精神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在一些具有远见卓识和非凡的魄力与能力的企业家那里得到集中体现。美国微软公司的软件技术及其开发能力和辉煌业绩令世人瞩目,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总裁比尔·盖茨卓越的组织领导,盖茨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美国青年心目中崇拜的时代英雄。

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然受其重要影响,决定了企业的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等冒险活动只能由企业家自身承担。它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发展的兴衰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否形成。因此可以说,企业家在其精神的鼓励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起着关键性保障作用,企业家精神通过企业家自身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

资源、能力和制度的综合运用,再加上学习和创新,产生核心竞争力,但是当一个企业在资源、能力和制度方面都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能够不依靠尖端技术、不依靠国际人才、不依靠国际资金实力,如何在虎狼成群的国际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何战胜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无数企业以亲身实践论证了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重大意义。证实了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最典型的例子日本,这个曾经的经济强国、美国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们依靠大和民族无与伦比的钢铁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培育出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的经济巨人。在步入经济低谷的逆境中,韬光养晦,等待转机。受其启发,2002年不具备技术优势的华为,在进入周期性的衰退后,总裁任正非提出“在危机重重中,活着就是最大的成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后,又进行内部组织的调整,终于度过冬天迎来春天。靠精神凝聚起来的企业人,才可能不折不扣、坚定不移的执行企业的每一个决策。依靠企业理念与企业家精神,不但构成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更成为企业的外部发展机遇。企业家的执着事业心、不停息的创新精神和模范合作精神通过其传递机制,发扬光大,最终缔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保护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唯一真实来源,一个活跃的市场,土地、劳动者、资本等要素只有在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手中,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起来,才会真正成为财富的源泉。企业家精神产生巨大作用在我们身上随处可见:一个企业带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经理人员的更换使得企业避免倒闭的命运。在我国,浙商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称道: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烈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商的创业欲望和创业能力,就是一种资源和竞争力。他们每到一地,带去的是实干聪明的企业家精神,留下的是为当地创造的就业和税收,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观念和思路,是一颗启蒙的种子,这是浙商对全国人民的贡献。

然而,我国枪打出头鸟的文化却从根本上构成了对于企业家精神的束缚,企业家精神本身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在旧有观念的人眼中,就是一份不安份,是对于既定秩序的一种冒犯,于是轻则予以卡压,而重则将其投入牢笼,或者进行妖魔化,先在精神中予以彻底否定。

比如,对于浙江的企业的发展,先是斥之为挖社会主义的墙脚,后来就是加以妖魔化夸大其中的投机成份,甚至频频出现有商家被杀的事件,这种思想虽然仅仅存在于一部分人的心中,但是却构成了一个不利于企业家精神成长的社会环境。更为可怕的,对于企业家精神扼杀有时更来自于旧体制,有时更来自于有关的政府,孙大年案以及其他很多案件告诉我们:企业家精神依然缺乏生长的土壤。而这一切导致了我们的社会创业意识的缺乏,很多人宁愿做一个高级的附庸也不愿做承担自己责任的企业家:因为我们社会加给他们的成本太大了。

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文化

编辑

“治国”“平天下”应行“仁政”,不能行“霸道”。行“仁政”将会使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行“霸道”只会引起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以至于战争。我们中国的企业是不是可以考虑以“仁政”的某些观念作为自己企业的精神资源,如“使每个人都有恒产,又有恒心”,也许可以创造出超越西方企业理念使中西企业文化理念相结合的新经验。

下载重塑企业家精神演讲(许小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塑企业家精神演讲(许小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 我做了10年国企的老总,又做了10年私企的老总,都是做一把手,从一介书生、从异想天开起步。今天谈的中国创造和企业家精神,我们媒体都谈创新中国,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

    中国企业家领导力危机与重塑

    中国企业家领导力危机与重塑 http:/// 时间: 2010年07月16日 11:49:00 进入论坛字体设置: 大 中 小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众多知名企业经营困难,劳资矛盾激化。但是当失业问题成......

    征文演讲-重拾工匠精神,重塑做事文化-

    重拾工匠精神,重塑做事文化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重拾工匠精神,重塑做事文化”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要柔性化生产,培......

    社会企业家精神

    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企业家精神在社会领域的拓展,即如何将企业家的创业、创新和冒险等精神应用于社会非赢利组织部门来创造新价值。我认为社会企业家精......

    中国企业家精神

    香港人文冉翎君:中国的企业家精神http://all.vic.sina.com.cn 2013年4月13日新浪资讯什么是企业家?正如香港人文首席顾问导师李哲贤博士所说,人有三命:天命利众,宿命利他,阴命利己......

    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

    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 1、企业家及其重要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德和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倡导和实行创新的经营者。 企业家多指一个成功企业的创业者,或者对一个......

    弘扬企业家精神范文合集

    【2017中公遴选材料分析模拟题】 弘扬企业家精神 背景链接 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微观细胞,企业家是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未来我国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浅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浅论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摘要:企业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本、物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最佳结合,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