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征文演讲-重拾工匠精神,重塑做事文化-
重拾工匠精神,重塑做事文化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重拾工匠精神,重塑做事文化”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要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什么是工匠精神呢?我翻阅资料查询了一下,工匠精神其实就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理念。也就是这一次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热议。社会各届人士纷纷响应总理号召,提出要践行工匠精神的口号,那么选择做一名教师的我,该如何去践行工匠精神,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
众所周知教师从事的培养人的工作,可谓是精细中之精细,在教室的工作中何尝不需要倡导工匠精神?“教书匠”是人们对教师的戏称,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工匠。教育教学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这正是我们积极推崇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匠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职业。社会需要以及分工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职业,每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赞代性。教师的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人们常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的是危险品”社会拒绝次品,废品和危险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要把这些懵懂的孩子培育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塑造成社会有用之才栋梁之才。离不开教师的精雕细琢,耐心打磨。周恩来总理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这是鼓励所有人不仅在学生时代要多学,在以后的人生更不能忘记时时刻刻学习。“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不仅需要教师有大量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更主要的是教师要思考怎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最后我想说,教师不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项事业,只要我们本着一颗“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到“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在本职岗位中不忘初心,方的始终这就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继承了。
第二篇:教师如何重拾工匠精神
教师如何重拾“工匠精神”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为“教书匠”正名。匠,在汉语中并非只是墨守成规,而且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之义。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欢迎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甚至于那些拥有某项绝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画圆、随手画地图、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等,也体现了工匠精神。
教师教育要发扬工匠精神
重拾工匠精神,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有四。
一是尊重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对每个教师而言都带着自己的生命温度,而且不少经验还是以教师或学生的某种牺牲为代价的,因而弥足珍贵。
尊重教育经验,首先要培育教育经验。教师要坚守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各项工作都应该以育人为目标。尊重教育经验,还要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的定位主要不是基于技术理性的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是杜威所言的“理论教学的工具”,而是通过实践形成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教育实习时间要延长,让准教师逐步从边缘到中心,从依赖到独立,从而在上岗前积累其独当一面的经验。
二是推行师徒制。教育经验弥足珍贵,但作为个人经验,它却依赖教师的肉体,会随着某个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消失,“人亡艺绝。”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教育经验内含缄默知识,其传承要靠“传、帮、带”,要落实到师徒制。积极倡导共享的氛围,努力构建共赢的机制,师徒制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现实中确实有部分教师对公开教育经验有顾虑,害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愿跟同行分享“干货”。有位教师曾跟笔者说,她找到了一个教化学某个知识点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极少遇到问题。可是,她不会将其用于公开课,也不会告诉其他同行。可见,师徒制价值的发挥,在于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
三是彰显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要重视(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评价观。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核心技艺。其要义,简言之,就是会教且教会。可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与评价偏离了教师核心技艺。
四是强调“技进乎道”。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先理念,后技艺,试图让准教师在还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掌握科学概念,树立先进理念。这个思路,只能让准教师形成了“关于教育的观念”而非“教育的观念”。因为,正如杜威所言,“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
当然,教学有法无定法。所谓无定法,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视角,即对规则的使用本身无法还原为规则。换言之,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体运用,却无法还原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力。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具体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提升关注层次,这时就要推动他们从对技法的关注提升到对艺术的关注,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
第三篇: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供给侧”改革时,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其实,不仅是经济改革需要培养工匠精神,教师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轻视工匠精神将导致“教学荒芜”
几千年来,工匠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艺经验与“知识”“真理”无缘,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对“学稼、学圃”不以为然。孟子更将它称为“劳力”,断言其被“劳心”者统治。这并非“中国特色”。杜威曾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却共同地贬低技艺。柏拉图把手艺人安置于“理想国”的金字塔底层。亚里士多德把技艺称为“制作”,认为只是达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日益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经验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在此背景下,“教书匠”几乎成了教育领域的“过街老鼠”。“教书匠”和“教育家”间的虚假对立,诱使“要教育家,不要教书匠”之类口号出炉。在它们的误导下,有些一线中小学教师,如宗健梅所言,“不去做具体的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甚至鄙视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把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轻蔑地称之为„教死书‟,把实实在在的教育工作者轻蔑地称之为„教书匠‟,却进行宏观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研究,说一些专家们常说的话,写一些学者们已经写过的文章。”奢谈一知半解的理念,执迷于建构教育流派或教学模式,轻视学科教学知识打磨和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芜。
故而,教师要重拾工匠精神。这是我国时代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当代学术研究的印证。上世纪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及其对社会学、教育学的影响,都为技艺经验的合法性、奠基性和重要性做了“背书”。这些学术思想资源包括:存在论层面,海德格尔对“用具透明性”的现象学描述;认识论层面,波兰尼对缄默知识与名言知识之关系的“冰山比喻”;语言哲学领域,赖尔对“知道什么”和“知道怎么做”的区分和维特根斯坦的“相似的看待”“相似的处理”;在社会学领域,布迪厄揭示的“实践逻辑”;在教育学领域,康纳利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等。
简言之,教育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作为艺术,它总有一些地方没有道理,总有一些地方不讲道理,也总有一些地方讲不出道理,教师只能靠技艺经验。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为“教书匠”正名。匠,在汉语中并非只是墨守成规,而且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之义。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欢迎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何谓工匠精神?付守永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说,它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
由此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甚至于那些拥有某项绝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画圆、随手画地图、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等,也体现了工匠精神。
教师教育要发扬工匠精神
重拾工匠精神,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有四。
一是尊重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对每个教师而言都带着自己的生命温度,而且不少经验还是以教师或学生的某种牺牲为代价的,因而弥足珍贵。优秀的教育经验是教育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将其全都视为低级、片面、肤浅的,认为他们需要被理论知识覆盖和替换。
尊重教育经验,首先要培育教育经验。教师要坚守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各项工作都应该以育人为目标。尊重教育经验,还要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的定位主要不是基于技术理性的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是杜威所言的“理论教学的工具”,而是通过实践形成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教育实习时间要延长,让准教师逐步从边缘到中心,从依赖到独立,从而在上岗前积累其独当一面的经验。
二是推行师徒制。教育经验弥足珍贵,但作为个人经验,它却依赖教师的肉体,会随着某个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消失,“人亡艺绝。”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教育经验内含缄默知识,其传承要靠“传、帮、带”,要落实到师徒制。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经验传承是否有价值?回答这个问题,关键看我们坚持何种改革观。如若我们认为改革是“大破大立”,甚至“全破全立”,那么经验传承当然是改革阻力。可是,教育改革其实是渐进和连续的,从一定意义而言,是不断地“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改革中,教育传统、教育现实与理想的教育之间虽有差异,也有共性。因此,即使是在改革,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不能忽视和轻视教育经验传承。
积极倡导共享的氛围,努力构建共赢的机制,师徒制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现实中确实有部分教师对公开教育经验有顾虑,害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愿跟同行分享“干货”。有位教师曾跟笔者说,她找到了一个教化学某个知识点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极少遇到问题。可是,她不会将其用于公开课,也不会告诉其他同行。可见,师徒制价值的发挥,在于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
三是彰显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要重视(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评价观。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核心技艺。其要义,简言之,就是会教且教会。可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与评价偏离了教师核心技艺。
这种偏离在职前教育阶段的表现是,教育理论课程重过实践课程,导致准教师只是为考而学而不是为教而学;在职后教育阶段的表现是,“研究”重过“教学”,导致教师只是为发表而研究而不是为教学而研究。
建构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观和评价观,就是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评价都以核心技艺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强化实践课程,而且理论课程也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指向教师的核心技艺。教师教育评价应该以教师核心技艺为基准,重点考查其“应会”,而不是“应知”。
四是强调“技进乎道”。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先理念,后技艺,试图让准教师在还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掌握科学概念,树立先进理念。这个思路,只能让准教师形成了“关于教育的观念”而非“教育的观念”。因为,正如杜威所言,“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 其实,正确的思路是先技艺,后理念,“技进乎道”。技艺固然包含缄默知识,但也有可明言的规则,即技法。技艺学习要从技法开始。教师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是教师教育理念生成和创新的基础。所谓教学有法,指教学是有特定方法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当然,教学有法无定法。所谓无定法,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视角,即对规则的使用本身无法还原为规则。换言之,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体运用,却无法还原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力。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具体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提升关注层次,这时就要推动他们从对技法的关注提升到对艺术的关注,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
第四篇:工匠精神演讲
践行工匠精神,争做出彩少年
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 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 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
看完央视《大国工匠》节目,评委对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的评价依然深深的回荡在我脑海中。
他们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技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工匠们的故事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引发热议。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劲头。它更是一种专业的精神,一种坚持的精神,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物质的富强,更是精神的富强。回顾我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便发明了木工工具,攻城器械;东汉张恒发明地动仪,三国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北宋沈括著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自古以来,我们并不缺少“技近乎道”的源流。《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传统社会中底层人的眼中,再多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还愿意将手艺越练越好,工匠精神就这样在无形之中形成。这说明,在中国从来都不缺工匠精神的。
但时下,为何谈起工匠精神,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德国的汽车,瑞士的手表,甚至是日本的马桶盖?知耻而后勇,100多年以前,德国尚处在假货和仿冒横行的时代;50多年以前,日本也还只能生产廉价而简单的商品。然而截止2012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凭借的就是精工制造的工匠精神!
对于国家来说,工匠是栋梁;对于我们来说,工匠是榜样!身为技工学校的一名学子,我们要汲取工匠们身上最朴素的力量,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的精神,以他们为榜样,争做国家的栋梁。对待学习,我们要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对待问题,我们应细心严谨,精益求精;面对枯燥的知识,我们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沉得下心思;我们要天天向上,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要勇往直前,不畏任何艰难和失败,谱写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工匠力量的后备主力军,我们要身体力行,撑起传承“工匠精神”的重担,做出彩少年。马丁路德金曾说过:“我有一个梦想,让自由之声响彻每一个山岗。”今天,在这里,我也怀揣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学校越来越多的学子站在全国技能竞赛的领奖台上;
我有一个梦想,明天,我们的学校因我们而自豪;
我有一个梦想,未来,我们研发的产品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有一个梦想,让“中国制造”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我坚信,只要我们将“工匠精神”不断传承与发扬,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第五篇:以工匠精神重塑教师职业道德
以工匠精神重塑教师职业道德
工匠精神是什么
工匠精神,是生产、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记得行业领先消费者依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为什么要用工匠精神重塑教师职业道德
如果看待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意义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赋予教师职业新的使命。创新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教师不断书写职业的本色 利刀平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教师实现个人成长的追求 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中国梦
怎么用工匠精神
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失范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媒体不断披露的教师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事件和问题,它不仅仅是单纯表现为学校管理问题,而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失范师风严重滑坡的大暴露。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道德生活的嬗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部分城市中小学教师身上出现了厌岗怠业、为师不廉、非人道对待学生等形形色色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不仅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教学人际关系恶化和消极教学氛围的出现,还直接导致教师形象的丑化,教师在学生面前因职业崇高所带来的那种“文化威信”和“神圣形象”日益丧失,进而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据调查,目前,一些地方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引起学生和家长的不满和社会的严重关注,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突出表现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问题;意志消沉、敬业精神不强的问题;参与赌博的问题;讥讽、歧视、侮辱差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问题;违规违纪的问题;个人享乐主义思想正在抬头的问题;随意加重学生负担的问题;私自在校外有偿兼课兼职、搞有偿家教或节假日补课向学生收费的问题;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以教谋私的问题;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违背学术规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问题;语言不规范,举止不文明、酗酒的问题;课堂上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散布不满情绪、损害国家声誉言论的问题;对学生性骚扰乃至发生强奸学生问题;利用招生、推荐就业、过年过节等机会索要收受学生财物问题。还有的教师假借家访之名,向学生及其家长索要钱物,接受家长吃请的问题。还有诸如被人们指责的事业心不强、育人意识不强、奉献精神不够、竞争意识不强、师表观念淡薄等等问题„„。这些有悖师德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得不全面的审视目前的师德状况。
二、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原因分析
1、师德建设滞后。忽视师德建设,这是造成当今师德滑坡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过分关注教师业务素质发展的偏颇,使得师资培训的主题被定格在业务素质的提升上。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试教育还是占主流,从学校评先评优、教师晋升职称、绩效考核评定等等方面还是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筹码,所以各个学校都把提高升学率、提升学校知名度放在了首位,而把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了一句空口号,从而导致师德师风滑坡,师德师风沾上了铜臭,教师职业道德水准下降。
2、社会环境影响。目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拜金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以权谋私,经济领域中的见利忘义,人际交往中的互相利用,伴随而来的是人们道德素质的变化,种种不良的社会现象给教师职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使教师队伍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人们急攻近利的思想日益凹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利益至上的观念充斥着人们的头脑,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受到怀疑,教师拜金主义和价值观念偏向,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受到冲击,工作责任感下降,也使一些教师忘记了育人,也忘记了作为“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道德的人产生于不道德的社会”,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人,在这种不良风气的裹挟下,部分教师也会随波逐流,慢慢放弃自己的道德坚守。
3、学校管理松檞。学校管理缺乏深层次,学校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措施不落实,对教师的培训侧重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缺乏正确积极的引导、监督和培养。同时学校也缺乏民主监督,现在的学校和政府机关一样,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只对上级主管机关负责,而不必对教师负责,校长的权力不受监督。
4、制度约束乏力。在反腐倡廉方面虽然多年来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一些学校迅猛发展,新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管理程序不够规范,使用环节还有漏洞,缺乏工作环节的节制,为腐败创造了条件。同时,大多数学校的领导者同时掌握着进人权、用人权、择校审批权、借读审批权等权力,一些领导者权力的集中,也为腐败创造了便利条件。
三、规范教师师德行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师德教育。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要求:“各行各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良知,心中一点职业良知都没有,甚至连做人的良知都没有,那怎么可能做好工作呢?”。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最高尚的教书育人的职业,理应最讲良心。在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教育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贴近教师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切忌把师德教育变成空洞的道德说教。为此,要引导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要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实力,以便在岗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还要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不断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师德教育要从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即推己及人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引导,将师德教育寓于教师的立身、立业之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教师真正认识到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使师德教育化虚为实,收到实效。这样,广大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的环境满意了,就会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来对待,道德的自我约束力自然就加强了,就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师德建设氛围。
2、规范管理制度。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强调自律,而缺乏有力的他律机制。这在有着明确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念、道德理想高度统一的良序社会中对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或许还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而在当今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缺乏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缺乏高度统一的社会道德理想,人们处于“观念混变”状态,势必造成道德良心淡化,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能力降低,从而引发大量道德失范行为。在这种社会状态之下,强有力的他律机制即道德赏罚机制,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为此,我们要严格执行统一规范严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对模范遵守《准则》的教师和职业道德建设成绩显著的提出奖励,对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要实行严厉惩处。要划定“师德红线”,实行“一票否决”,制定“终身禁教”标准。对校(园)内发生违反《准则》的情况不及时处理,或推诿隐瞒,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按组织人事管理权限追究学校负责人责任。要形成强大的外部压力,使教师规避失范行为。
3、社会综合治理。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维权意识,增加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实施的行为性成本,也是控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有效方法。教师职业行为的实施对象,是教师职业行为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一点恐怕为许多人所忽视。要加强社会监督,要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维权意识和能力,要增加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实施的行为性成本,这对控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要实现对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须提高失范行为的成本。对实际失范行为的各种惩罚措施,就是提高其物质性成本和心理惩处成本。行为性成本,即失范行为实施时所付出的行为代价,也就是实施的难度。因此,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是控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有效屏障。
而涂尔干则把“失范”说成“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现行社会学著作普遍将其定义为:“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4]可见失范是相对于社会规范而言,社会规范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行为模式。它一方面是对人们社会行为和社会相互关系基本要求的概话,另一方面,它是通过某种习俗、传统方式固定下来或由国家及社会组织认可,构成一定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的准则。根据控制手段和产生的历史顺序,社会规范可划分为习俗规范、道德规范,宗教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同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变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的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控制下发挥作用。职业道德是指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道德活动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傅维利主编《师德读本》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应分为“师道”和“师德”,师道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总体道德要求,具有外在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特征;师德是已内化到教师个体心理结构中,实际制约教师个体职业行为的心理品质,具有内在性、自觉性和个体性特征。[5]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约定俗成及明确规定的标准,是根据道德原则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标准,是对教育专业行为的具体要求。
3、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未见学术界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明确定义,根据以上对“失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应该定义为:教师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