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12:4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

第一篇: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

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静态数据处理: H66关键状态,用灵锐助手传输;S82,S86分别用H82,H86助 手传输(操作同灵锐助手)

1.传输数据――灵锐助手传输——USB口连电脑,打开助手工具,点击导入采集文件—— 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

2.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

静态数据处理: H66关键状态,用灵锐助手传输;S82,S86分别用H82,H86助 手传输(操作同灵锐助手)

1.传输数据――灵锐助手传输——USB口连电脑,打开助手工具,点击导入采集文件—— 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

2.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

3.打开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处理:

1)点击“文件”――新建――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坐标系统。

静态数据处理: H66关键状态,用灵锐助手传输;S82,S86分别用H82,H86助 手传输(操作同灵锐助手)

1.传输数据――灵锐助手传输——USB口连电脑,打开助手工具,点击导入采集文件—— 选择存放的目标目录(注意修改传输路径,点名,时段,天线高)

2.修改采集间隔和高度截止角——点击仪器设置

3.打开南方测绘G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平差处理:

1)点击“文件”――新建――新建项目,输入项目名称,坐标系统。

2)点击 “数据录入” ――增加观测数据文件――然后点坐标数据录入(增加已知点坐标)

3)点击坐标菜单栏“观测数据文件”――进行数据编辑――选种数据点鼠标右键键―― 剔除断断续续数据。如下图

4)基线解算――全部解算――处理不合格的基线为灰色,合格的红色,在网图上双击不 合格的基线,弹出下面窗口,调高或调低高度截止角和历元间隔,再解算,直到方差比 大于3。

5)成果输出:

平差报告(文本文档);可选择输出需要的内容

网平差成果:输出word文档。

第二篇:GPS数据处理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班级:地101 学号:2103071011291 姓名:常悦

成绩: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二零一三年.五月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1.GPS数据采集的基本作业流程

2.GPS数据处理涉及的计算公式

第 2 页,共 8 页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基线向量解:

3.GPS数据处理的质量检验方法与公式

基线向量的改正数。

根据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出基线向量中是否含有粗差。具体判定依据,若:,则认为基线向量中不含有粗差;反之,则含有粗差。邻点的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

若在进行质量评定时,发现有质量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果发现构成GPS网的基线中含有粗差,则需要采用删除含有粗差的基线、重新对含有粗差的基线进行解算或重测含有粗差的基线等方法加以解决;如果发现个别起算数据有质量问题,则应该放弃有质量问题的起算数据

公式:

4.GPS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

1、数据预处理

与外业记录对照,修改观测文件中的一些参数:

(1)检查外业观测数据

第 3 页,共 8 页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2)点名的编辑

(3)天线高检查或编辑

(4)。。

2、基线解算

(1)设置基线解算的参数(使用的卫星,卫星高度角,对流层电离层模型 等)

(2)基线解算

(3)察看基线报告,不同的软件成果质量判断不一样,LGO是看各个检验

(4)对于有问题的基线或其残差过大,可采用开窗删星等手段处理

(5)继续解算,重复(2)(3)(4)过程,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

3、无约束平差

(1)设置平差参数

(2)平差分析

(3)计算闭合环

(4)平差

(5)看平差报告

4、约束平差

(1)新建椭球投影坐标系

(2)导入控制点

(3)控制点匹配

(4)约束平差

5.GPS商业处理软件的使用

5.1 Trimble软件的使用

1.使用数据模块建立项目 2.输入样本文件

3.导入NGS成果表文件 4.导入GPS数据文件 5.properties窗口查看实体 6.处理gps潜在基线 7.评估结算结果

8.查阅gps基线处理报告 9.使用时序器处理星历 10.计算gps环闭合差 11.计算最小约束网平差

12.查看RTK和常规测量数据 13.输出数据

5.2 Compass软件的使用 安装,注意安装完毕按照说明进行破解。并且不能安装在中文目录名内,而且英文字符 不

第 4 页,共 8 页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能超过 8 位。安装完毕运行首先进行单位设置,推荐使用国际单位 SI 标准,方法是点击 Utilities 菜 单,选择 units 再调入预设的 SI 单位集合即可,注意此时狗腿度的单位是 度/30m,可 以根据个人习惯进行调整。第一次使用首先建立一个新公司(company)如二勘、六勘等等,注意在 company 对话 框内一定要选择中国钻井行业规定的标准-曲率半径法(Radius of Curvature),并且根 据需要选择坐标的原点(Co-ordinate)是区块site的中心还是井口(slot)的中心。如 果不涉及防碰,不需要比较两井的相当位置时,建议选择井口的中心作为原点。4 建立一个油田(field)如胜利、大庆、塔指等等。建立一个区块(site)如哈得、塔河等等。可以输入本区块的中心坐标(如果愿意)。6 建立一口井(well),名字用井号如:轮古 37 等等,并输入本井的井口坐标。建一个轨道(wellpath),一口井可以建立数个轨道。并可以指定其中的一个为确定的(definitive)轨道。选择 EDIT编辑-Wellpath(轨道)-targets(靶点)菜单(或直接点工具栏的按钮),进入靶点设计,输入靶点的名字、垂深、坐标、形状,保存退出。选择 Planning-new plan 菜单,输入轨道设计的名字和起始点,进行轨道设计。选择 Survey-new survey 菜单,输入测量过程的名字和起始点,进行实际测量的参数计 算。实际使用过程中,每进行一次测量都要重复 9 的过程建立一个以最后测量点为起点的新 设计,随时调整下一步的定向方式。

6.RINEX格式的作用

RINEX格式已经成为了GPS测量应用等的标准数据格式,几乎所有测量型GPS接收机厂商都提供将其格式文件转换为RINEX格式文件的工具,而且几乎所有的数据分析处理软件都能够直接读取RINEX格式的数据。这意味着在实际观测作业中可以采用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接收机进行混合编队,而数据处理则可采用某一特定软件进行。

7.RINEX格式的观测文件读取程序说明

基于matlab语言开发程序。

Rinex格式文件:

由程序命令一个字串一个字串的进行,然后根据文件头的取舍将有效数据重新组合平面数据矩阵(二维)或立体数据矩阵(三维)。一般情况下,当读取指定的字符串(如“END OF HEADER”)时,即开始读取有效数据,在上述观测文件和导航文件中,有效数据为字符串“END OF HEADER”以后的数据 相关函数:

fopen 开启所要读取的文件

fscanf 读取所开启文件中的资料

textread 读取所开启的文本文件中的资料

第 5 页,共 8 页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strcmp 比较两字串是否相同

8.RINEX格式的导航文件读取程序说明

同样基于matlab语言程序。

因观测文件和上述星历文件的头文件包含的信息量不同,观测头文件中包含有很多有效 信息,所以必须对头文件进行必要的细致读取。认为主要是1)“ANTENNA: DELTA H/E/N”2)“'APPROX POSITION XYZ”3)“# / TYPES OF OBSERV”,这三行数据对整个数据把握和以后的运算有帮助。

在读主要的观测值时,采用的思路也是将所有的观测值看做是全矩阵(立体)的矩阵组成,将同历元的数据放在一个二维矩阵中,有n颗卫星,m类观测值如载波相位观测值、伪

距观测值、多普勒观测值等,然后将所有的观测值进行组装。如下图(部分),最终形成了7×7×31的一个大型矩阵,因最终进行计算的时候为了循环的需要,同时对应于按照时间的顺序组织矩阵,所以要对这一中间过程进行排序(按照星历文件卫星号的排列顺序)。其读取结果如表4,其中,midobs(:,:,31)表示第31个采样间隔里所有的观测值,第一、二列为L1、L2相位观测值(cycle),第三列为L1的C/A伪距观测值(m),第四、五列P1、P2为L1和L2的P码伪距观测值(m),最后两列为L1和L2的多普勒伪距观测值(Hz)根据所需要的定位方式(载波定位、伪距定位等),合理的对读取数据的结果进行取舍,方式就是根据行列号提取或者将所选以外的数据进行赋值为空(NULL)。

9.GPS单点坐标计算公式及流程图

1.计算卫星运动的平均角速度n n = n0 + Δn 2.计算观测瞬间卫星的平近点角M M =M0 + n(t-TOE)3.计算偏近点角

E = M+ esinE E°=M°+ ρ°·esinE° 4.计算真近点角f

5.计算升交距角u′ u′= ω+ f 6.计算摄动改正项δu , δr , δ

第 6 页,共 8 页 6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7.对u′、r′、i0 进行摄动改正

8.计算卫星在轨道面坐标系中的位置

9.计算观测瞬间升交点的经度L

10.计算卫星在瞬时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

11.计算卫星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位置

10.个人课程总结【1000字】

近年来,GPS测量定位理论和软件科学的进步促进了不同功能GPS数据处理软件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GPS数据处理软件不断问世。对于一个测量工作者来说选用一种好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对GPS数据结果影响很大。然而众多的后处理软件以及不同的处理方法使我们的测量工作者带来多样的选择。尽管不同软件在数据处理方法上各有其特点,但它们的总体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由数据准备、轨道计算、模型改正、数据编辑和参数估计5部分组成。究竟,哪一种GPS数据处理软件性能更好?那一种GPS数据处理软件的处理精度更高呢?本文就将针对国内外几种常用GPS后处理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包括南方国内公司开发的GPS后处理软件、Ashtech Solutions2.6平差软件、中海达HDS2003、Trimble TGO、leica Geo Office五种软件。

一般情况下数据处理流程应该有很多个的过程,才能够保证数据满足工程需要,根据资料一般有以下步骤:野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手簿输入——数据加工——数据预处理——基线解算——重复基线检验——同步环检验——异步环检验(以上为当天应完成的任务)——重测与补测——WGS-84无约束平差——网精度分析——北京54/80/地方独立中三维无约束平差——三维约束平差——二维平差——成果报告——技术总结。网平差应该是整

第 7 页,共 8 页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个数据处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关乎数据的质量。

软件只是实现了网平差的解算,更重要的是需要用户参与,并最终作出正确的判断。应当说明的是,这通常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虽然在实验报告当中看起来只是一个小部分,但那是因为这主要由计算机进行解算,并且只考虑了一次成功的情况,而事实上可能要许多次才能够完成。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计算gps的基础知识和有关gps测量的工具使用和gps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同时,我不仅对GPS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GPS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处理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个课程不仅是对动手能力的一种提升,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巩固。虽然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也要求我们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只知道怎么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做,当我们遇到类似的其他问题时,就不知道怎么解决。所以我觉得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只有把理论知识学好,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践。所以我们要学好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理论知识学好了,动手能力也要努力培养,不能只会纸上谈兵,所以我们要多动手,提高自己的动手能量,并在实践中促进巩固理论知识。只有理论是实践这两个环节都做好,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第 8 页,共 8 页 8

第三篇:GPS静态测量

实验一:GPS静态测量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进一步深入了解GPS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GPS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GPS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并掌握GPS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 实习地点: 三 实验原理:

GPS定位的原理是GPS 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 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四 实验过程

(1)GPS静态数据采集方法及过程

1、GPS接收机的对中与整平(静态数据处理不需要手簿连接接收机);

2、量取天线高,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天线高之差不得超

过2mm),并记录天线高和点号;

3、到了时间,按住开关键2S开机,记录开机时间;

4、测量时间到了关机,并再次测量天线高;

(2)数据处理1、2、3、4、新建项目,导入数据

基线处理设置,处理全部基线,对不符合要求的基线进行处理 进行网平差处理,包括自由网平差和二维网平差 成果报告

第四篇:GPS测量数据处理

8.1.1 GPS测量数据粗加工的两个部分

GPS测量数据的粗加工包括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流两部分内容。

大多数GPS接收机采集的数据记录在接收机内存模块上。在数据通过专用电缆线从接收机传输至计算机的同时完成数据的分流,以将各类数据按照类别特性归入不同的数据文件中,数据传输和分流未作任何实质性的加工处理,只是存储介质的交换。

不同接收机的数据记录格式各不相同,难被同一处理程序所用,因而传输至计算机的数据还需解译,提取出有用信息,分别建立不同的数据文件,其中最分主要的是生成四个数据文件;载波相位和伪距观测值文件、星历参数文件、电离层参数和UTC参数文件、测站信息文件。

(1)观测值文件,这是容量最大的文件,内含观测历元,C/A码伪距、教波相位以(L1/L2)积分多普勒计数、信噪比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伪距和毅波相位观测值。

(2)星历参数文件。包括所有被测卫星的轨道位置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出任一时刻的卫星轨道上的位置。

(3)电离层参数和UTC参敬文件,电离层参数可用于改正观测值的电离层影响,UTC参数则用于将GPS时间修正成UTC时间。

(4)测站信息文件。其中包括测站的基本信息和本测站上的观测情况。例如:测站名、测站号、测站的概略坐标、接收机号、天线号、天线高观测的起止时间、记录的数框量、初步定位结果等。

8.1.2 GPS测量数据的预处理

GPS测量数据的预处理的目的在于:对数据进行平滑滤波检验,剔除粗差,删除无效无用数据;统一数据文件格式,将各类接收机的数据文件加工成彼此兼容的标准化文件;GPS卫星轨道方程的标准化,一般用一多项式拟合观测时短内的星历数据;探测并修复整周跳变,使观洲值复原;对观测值进行各种模型改正,如大气折射模型改正。

预处理所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最终成果的质量,因而是提高GPS测量作业效率和精度的重要环节。

8.1.3基线向量解算和网平差计算

经过预处理后,观测值作了必要的修正。成为“净化”的数据并提供了卫星轨道时时钟参数的标准表达式,估算了整周模糊度初值,就可以对这些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各种线性组合,以其双差值作为观测值列出误差方程,组成法方程,进行墓线的平差解算。平差解算中一般以点间的坐标差作为平差未知数,故称为GPS幕线解算一般由接收机的随机软件完成。

GPS相位观测值经过基线解算,获得了各点间的琴线向最成果。由干GPS成果属了WCS一84坐标系,因而就必须将它们转换至实用的国家或地方坐标系内,这是通过与地面网成果的综合处理来解诀的。常用的力法是进行GPS网的约束平差和GPS网与地面网的联台平差。

第五篇:GPS做静态测量

GPS做静态测量

静态差分GPS(Static differential GPS)是由两个(含)以上接收仪,进行较长时间(通常为半小时以上)的测量,其包含了一组接收仪间基线向量的决定。伪距差分原理

伪距差分是目前用途最广的一种技术。几乎所有的商用差分GPS接收机均采用这种技术。国际海事 无线电委员会推荐的RTCM SC-104也采用了这种技术。在基准站上的接收机要求得它至可见卫星的距离,并将此计算出的距离与含有误差的测量值 加以比较。利用一个α-β滤波器将此差值滤波并求出其偏差。然后将所有卫星的测距误差传输 给用户,用户利用此测距误差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最后,用户利用改正后的伪距来解出本身的位置,就可消去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随着GPS技术的进步和接收机的迅速发展,GPS在测量定位领域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针对不同的领域和用户的不同要求,需要采用的具体测量方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GPS测量模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两种模式,而静态测量模式又分常规静态测量模式和快速静态测量模式,动态测量模式分准动态测量模式(后处理动态,走走停停)和实时动态测量模式,实时动态测量模式分DGPS和RTK方式。下面分别介绍如下:

1、常规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GPS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根据基线长度和测量等级观测45分钟以上的时间。这种模式一般可以达到5mm十1ppm的相对定位精度。常规静态测量常用于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

2、快速静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数分钟。这种模式常用于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3、准动态测量

这种模式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作为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移动站接收机在进行初始化后依次到各待测测站,每测站观测几个历元数据。这种方法不同于快速静态,除了观测时间不一样外,它要求移动站在搬站过程中不能失锁,并且需要先在已知点或用其它方式进行初始化(采用有OTF功能的软件处理时例外)。

这种模式可用于开阔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定位及碎部测量、剖面测量及线路测量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要求在观测时段内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

另外,有一种连续动态测量,也属于这种模式。这种测量是在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在初始化后开始连续运动,并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记录数据。这种方法常用于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

4、实时动态测量:DGPS和RTK

前面讲述的测量方法都是在采集完数据后用特定的后处理软件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得到精度较高的测量结果。而实时动态测量则是实时得到高精度的测量结果。这种模式具体方法是:在一个已知测站上架设GPS基准站接收机和数据链,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并通过数据链向移动站发送数据。移动站接收机通过移动站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来的数据,并在机进行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

DGPS通常叫做实时差分测量,精度为亚米级到米级,这种方式是基准站将基准站上测量得到的RTCM数据通过数据链传输到移动站,移动站接收到RTCM数据后,自动进行解算,得到经差分改正以后的坐标。

RTK则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它的工作思路与DGPS相似,只不过是基准站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而不是发射RTCM数据),移动站接收机再采用更先进的在机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精度比DGPS高得多的实时测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精度一般为2厘米左右。

下载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GPS静态工作流程

    GPS静态工作流程 找到导线点——架好三角架——调置模式(静态观测)——安置基头——对准观测点——调平水准管——用卷尺量好仪高——记录基头型号和代码——用对讲机相互联络......

    静态GPS实验报告[推荐五篇]

    GPS静态测量实习报告 学院:专业:学号: 姓名: 组号: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测绘工程09-1班王震阳20094176C6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⑴了解静态GPS测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⑵了解静态GPS相......

    GPS静态实习报告

    GPS静态观测实习报告 学号: 18103617 专业: 测绘工程 日期:2013年11月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GPS控制网布设的规定与计划制定方法; (2)掌握GPS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检验方法......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班级:地101 学号:2103071011122 姓名:宋楠成绩: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二零一三年. 五月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210307......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GPS数据处理》课程总结报告 班级:测092 学号:2103060912201 姓名:车亚辉成绩: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 二零一二年. 五月 1 GPS数据采集的基本作业流程 2 GPS......

    GPS 静态测量[小编推荐]

    GPS 静态测量 GPS测量型接收机一般可以根据其能够跟踪、处理的GPS 卫星信号频率的数量分为单频和双频两大类。 1.单频GPS 测量型接收机 接收信号:GPS导航电文、C/A码、L1载波......

    《实用GPS测量数据处理教程》概述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系统,它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已远远超出了该系统设......

    GPS实习步骤

    基准站的设置包括:建立项目和坐标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基准站电台频率的选择、GPS RTK工作方式的选择、基准站坐标的输入、基准站工作启动等。建立项目和坐标管理系统管理包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