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铁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钢铁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战略管理趋同,缺乏行业特征和企业特性。
我们的战略过于大众化,这种战略无法体现出行业特征,更没有办法体现出企业自身的特色。使我们失去了目标失去了方向 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庞大物流体系支撑,尤其是我国钢铁企业大部分位于内陆地区,物流成本较高,地域性特征普遍较为明显,因而企业在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应充分考虑地域特性。
在官方调研之中,只有极个别的企业对自己的区域有定位,其他企业基本上没有体现出自己的区域定位。一个合理的战略能够切实反映三个问题:即得到认同的目标、对竞争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对资源的客观评价。而我们的企业在根本没有对自己做出区域定位。
在反映行业特征和企业特性方面,我们根本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员工完全不了解西钢集团的资源和能力,以及企业存在的意义,并且根本回答不出“我们究竟是谁,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样简单的问题。
2.过分追求具体经营指标。
在任何一个经营领域,企业都应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企业的行动处于有利位置。要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企业必须获得相对的竞争优势,具备相应的竞争能力。著名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根据企业的经营实践,总结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但是,我们犯了大多企业所犯的错误,在描述自己的战略时,强调销售额、市场占有率、产量、利税指标等。这体现出企业过分追求具体经营指标而缺乏长远规划,提升企业内在价值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3.规模扩张的惯性仍然较大。
钢铁行业是规模经济明显的行业,但仅仅拥有规模并不代表拥有竞争优势。事实上,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内在经营管理能力,如企业的核心知识和技术、管理能力、对未来的洞察力、客户关系、运作能力等这些无形资产。这些能力是别的企业难以用钱从市场上直接购买的,它们才是真正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的源泉。
我国钢铁企业规模扩张,基本上是有形资产的扩张,这对企业内在竞争力的提升是有限的。较少有企业明确提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上来,进行规模扩张的惯性仍然较大。而国际上成功的钢铁企业很少有将自己的经营战略概括成几个数量指标,尤其是将规模视为头等大事。这就完全与国际脱轨,在无法与世界通话的前提下,我们所生产仅仅是满足自己欲望的产品,而不是面向世界,面向全球的。
这些通病在我们西钢统统表现出来了,它限制的了我们的眼光,限制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西钢成为“近视眼”行业中的一员。如何我们能够在其他企业还处在睁眼瞎的时候调整自身的战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改善自身的内部管理模式,我们将提前脱离“近视眼”一族,这样我们赢得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那些无形的,无价的资产,这会使我们的企业在钢铁行业中处于“重量级”地位。
4.重大决策依据来源应更充分、准确、完整。企业作出重大决策时已经非常重视内部高层的建议,但对其他部门、科室、工段的建议重视度还不够高。兼听则明,用大众的意见去制定高层的建议,可以使重大决策依据更充分、更准确、更完整。5.工序间矛盾的解决方式有些值得改进。良好的事件解决机制是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国内钢铁企业基本建立了自身的事件解决机制,当企业各工序或部门间出现问题时,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外乎:依据本企业制定的相关制度去解决;依靠事件双方协商解决;通过上级来解决争端。
钢铁的生产是流程型、连续型、一体化的过程,当工序间出现矛盾时需要当机立断,无论是协商解决还是经过上级来解决争端,均可能延误时机,甚至出现沟通和执行的偏差。这说明,基层和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设定及执行有待加强。
6.企业信息化的落后,技术研发投入偏低。
企业信息化的落后,不仅仅使我们的交流过少,而且最不明显的是影响我们的生产节奏和产量。我们没有快速的交流,平时浪费时间对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就以转炉冶炼一炉钢浪费十秒钟来计算,一小时我们生产两炉钢,一天二十四小时,生产三十六炉钢,那么我们每天浪费的六分钟,一年365天浪费2190分钟,三十分钟一炉钢,一年下来我们至少少生产73炉,每炉
六十五吨产量,少生产4745吨,这些是我们二十天的产量。通过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我们一炉仅仅是按照浪费十秒计算,我们每年就少生产一个月,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每炉钢浪费的时间真的是十秒钟吗?
这就是转炉组员之间无法快速交流,带给我们的代价。
据不完全,2007年,我国企业500强平均研发费用为5.68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2%,远低于世界500强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平均3%-5%的水平。而200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当年销售收入的0.905%。
2009年多数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的比重有一定幅度提升,部分大型企业的比重达到了2%-5%。马钢、首钢、太钢等大型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小型企业。以宝钢为例,2005年-2007年宝钢研发经费由11亿元增至近23亿元,已接近新日铁的研发投入(以100日元汇率对6.5元人民币计算)。但是,在看到进步的同时,调研结果也显示出,有33%的企业认为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影响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有的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甚至不足0.5%。
这就使我们企业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中,我们自己拥有的仅仅是一些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为一堆废铁,扔进转炉作为冷料的设备,使企业所有的设备都在“危险区”内运行,因为这些设备都是别人的,我们没有自己的设计图纸,没有自己的设备。
7.对员工的培养
企业对员工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水平。多数企业仅注重职工的现有价值,对职工长期发展并没有合理的规划。企业员工培训投入较低,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我们新入厂的员工都只是经过安全培训之后马上参加生产,所有的技能,技术都是在班组跟老师傅们学的,但是在跟老师傅们学习的同时我们的新员工学到的不仅仅是技术,技能,更多的是习惯、思想、为人处事的想法,好多想法对我们企业的战略是不符的,甚至有些思想严重阻碍我们企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企业的发展对于新员工的培养更加谨慎。
高级技术人员是保证钢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的关键人才,但是这些高级技术人员稳定性较差。高级技术人员待遇较低,越来越不受企业的重视,使这些高级技术人员自身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减少,因而频频发生离职现象。这些不仅仅是人员减少的问题,更多的是企业利益的丢失。高工的离去影响的不是高工自己,而是企业。离去一名高工,我们就得再去培养一名高工来填补这个位置,这些培养费用、培养时产量的不稳定等等这些都是损失,有些事可以看见的,有些是看不见的。但是这些损失是很严重的。因此,对高工的待遇应该有所提高,让每个人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为企业的发展做一份贡献。
第二篇:浅谈——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营经济刚刚开始发展,而今它已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小却数量多、市场行为直接、信息回馈及时、产品调整迅速,这是最突出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管已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但在自身管理机制及经济运转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 管理 战略
我国民营企业在3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其中有像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产值数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有一大批迅速崛起分布于各行各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表现活跃,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其优势日趋明显,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民营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60%,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民营企业在最近几年成为国家发展主力军,但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之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企业从1978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首先是80年代个体经济的发展;到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允许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为私营经济,并将私营经济作为国有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要求完善所有制结构,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则无疑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 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和现实形势的制约和影响。
三、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真正起步,并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摸索阶段,还不成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既有自身经营管理中不足方面的,也有企业外部环境限制困扰的,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与治理结构不合理。民营企业资产私有的企业性质,决定这些民营企业在中国当时所谓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凭着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管理思维,采用一些独特的运营方式,以致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缺陷。“家族制”则是其典型特征。治理方式与当今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和知识经济社会所要求的扁平化、分权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有着极大的冲突。
2、缺乏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与战略实施两个部分。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战略管理的显著特征是全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其设计的科学性、实际可操作性及实施效果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组织部分,没有战略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也不可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很多学者认为,民营企业之所以“长不大”,归根到底在于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缺陷。
3、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近几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很多已经上了规模甚至接轨了现代企业,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开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其相关的观念和机制却远远落后于外企,还有待大力提高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强调系统性。它高度重视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人才获取、管理和激励等问题。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下,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薪酬以及绩效管理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工作程序,而是围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许多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没有形 成完整的体系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4、缺乏创新,模仿过多。其实在企业初期,对于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从代工发展起来的,即使在后来发展中,有自己的产品,但是很多都是模仿国外的设计的,以汽车为例:在最近车展上,比如有一款SUV,前面像宝马X5,后面像雷克萨斯RX;还有一款小车,远看和奔驰SMART几乎一模一样。说明中国很多企业在搞模仿和抄袭。近几年,“山寨风”越刮越猛,“山寨产品”层出不从,这里面,民营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争议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但是,一味的模仿永远不可能使企业走向成功。
5、企业文化的缺失。当前,存在许多民营企业创业者常常不按牌理出牌,道德意识谈薄的现象。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创业者仍以逐利成名成霸为发展动力,较为缺乏人文关怀意识。企业文化的最主要来源是来自于企业创始人的价值观及处事、做人风格。因而,由于许多民营企业领导人自身存有文化素养问题、价值观问题,致使许多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缺少积极、健康、利于企业发展的基因养料。
四、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对策
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管理,管理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小小的失误,就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成功取决于细节,因此要“关注细节、规范细节、改进细节”。管理是企业自救出路、谋求发展的手段,没有高效的管理,企业只能淹没在汹涌澎湃的竞争中。而管理的成效往往是决定企业工作成效的最关键的因素。依本人浅见,民营企业可参考以下几个管理对策。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法制还不十分健全,整个社会、国民的文化素质、敬业精神都有待提高,出于企业稳定的需要,没必要也不可能将家长式管理模式一刀斩断,一段时期内家长式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中将继续存在,并可能还是企业创业初期的首选模式,因此,首要任务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减少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着重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更新思想,摆脱狭隘的小生产意识的影响,要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及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民营企业家,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和经营者提出的要求。还要广招各类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2、加强战略管理,建立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加强战略管理提升战略管理水平,对于培育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民营企业要建立和战略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 构,战略管理就是要求战略与环境相协调,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相协调,因此,民营企业要建立一个服务于战略管理的组织结构。我国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现时是一个系统而重大的过程,发展战略不仅要满足自身的资源实力,而且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战略实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需要有理论的指导也需要政府的指引和关怀。
3、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其提到战略高度,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也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力资源。民营企业必须树立“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策略,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注重招聘、录用、晋升、绩效评估、薪酬管理、激励机制等环节的协调一致,切实做好人才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4、模仿要创新,要善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要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要有自己的特色,企业在模仿别人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要你能否把设计转化为自己的设计,自己的生产能力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企业也清楚,模仿别人出路更窄,创新又存在极大风险,弄不好要伤元气,稳妥的作法又难以真正打开局面。但是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说对于企业在行业里面来说也是这样。
5、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在吸引优秀人才时,高工资等物质报酬固然行之有效,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必须依靠组织文化战略来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面对其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所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一种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氛围,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民营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把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发挥这一基石之上,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要围绕如何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进行,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高效开发知识员工的能力与潜力。
总结:民营经济在未来应占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总量的主要份额。民营企业领导人应是肩负我国经济腾飞重任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要坚持创新精神与实用主义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在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等诸领域实施全面变革,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与人才队伍,方能保证民营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丹丽.浅析中国民营企业战略管理.时代经贸.2006年11月第4拳总第48期.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2006,11 [2] 张东生,李艳双.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 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9 [4] 魏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调整.《新经济与企业裂变》,2005,1 [5] 梁明哲.民营企业管理之痛----管理强则企业强.www.e-works,2007,9,18 5
第三篇:浅谈民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民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地区部分大型民营企业研究分析,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不同层次的出现以下几个管理不善问题:
1、企业股东既是老板、又是经营者。既是总经理又是股东,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差不多是这种形式。他们很多人不会经营、不懂管理,经常出现“董事长不懂事”的现象。企业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对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生产制造管理(生产制造型企业)的足够经验和能力,企业肯定会发生一些难以想象的问题。企业管理关键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又要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感情用事,不能畏首畏尾、投鼠忌器,如果不能做到这些,久而久之将导致企业领导管理上的失效或无效。
2、企业里根本没有或缺少一整套科学、合理及有很强可操作性的管理规章制度,一个没有管理规范制度的企业最容易产生混乱,领导干部也最容易出现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可能公司里也制定有一些管理制度,而这些制度本身就缺乏合理性,更没有可操作性;甚至制度之间有互相矛盾之处;或制度只能制约普通员工,而对中高层领导没有约束力,企业里的股东或主要领导的亲朋好友、裙带关系也就依仗“权势”,肯定不怎么遵守和执行制度,领导也不怎么追究,放任自流,以至严重影响普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长此下去大家都仿效,从此企业的制度就成了形同虚设的一堆废纸。
4、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不明确,分工不合理,主要是企业所设置的工作职位(岗位)不合理,很多民营企业不是因事设人,而是因人设事。真正懂技术、懂管理的没有合理安排,而那些与领导有关系、有背景、会吹牛的人却把持着重要职位;企业职位职责描述不清楚,每个人(职位)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上面是谁、下面是谁、向谁负责?出了问题承担什么责任、责任有多大、将受到什么惩罚?等等,这些没有界定清楚,所以出了问题一个个往上推,最后推给老板,而老板最终也找不到谁是责任人,该由谁来承担问题和事故责任。
5、上层管理者或老板工作不授权,或就不懂得怎样授权,中基层管理者没有权力就等于没有责任,权利与责任是成正比的关系,权力高度集中必将导致下属高度无能,如果企业里是一帮高度无能的下属,那么这个企业还能有什么进步和发展?
6、管理混乱必然导致产品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而质量下降又导致客户投诉增多而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的产生:人心涣散、人心思动、人才跳槽、短期行为、贪污腐败、人在曹营心在汉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出现结帮拉派、另立山头利用现有客户和资源与企业对着干。
7、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这个问题是许多民营企业的一个通病,公司对那些高层管理者和身居要职者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约束规范制度或措施,但对普通员工犯的一些小错却可以毫不手软地进行制裁;对为公司做出贡献,长期来在企业里任劳任怨、埋头工作的员工却没有奖励和激励政策;在员工工资待遇方面,也可能长期没有对员工进行增加与调整,这也会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时间长了,员工是不会再真心为企业卖命的。
8、企业员工成分太集中于本地化,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还有可能产生帮派体系和强化对外来员工的排斥心理。在工作中由于本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5%以上,故而在中高层管理人员中也极可能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思想、工作和对待问题、事物等的看法、决策方面容易产生片面性和倾向性,这对工作、管理、创新等都是弊大利小,这也是制约公司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
9、中高层管理人员亲属化,这个问题是我地所有民营企业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民营企业发展历史造成的。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尚没有做出调整,一些具有高能力的人才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区服于不具备领导能力的上级、企业内部不具有良好的晋升激励机制,使高素质管理人才流失。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当然,要说问题还有很多,但我们要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只要主要问题能得以解决,那些次要问题将随之得到解决。
一、重新调整、架构管理组织结构的建议
1、企业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一定要有一个好的组织结构和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的领导班子。股东们自己不懂行,就请一个懂行人来经营这个企业,给予相应的待遇和合理的报酬,再充分授权,在制定好利润目标后,一般情况下不要去干预他的工作和决策;最多一个季度检查一次,并根据检查进度情况做出是否调整与修正的判断。
2、组织结构设定后,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运作的需要进行岗位设置,对每一个职位设置都要考虑它的必要性和工作量,如果不能满负荷工作的职位,最好是不设专人来做,要以岗设人不要以人设岗,以免造成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
3、职位设置后,应严格按照职位撰写职位工作的描述,每个职位都要有,那怕是清洁工。对任何职位的描述都必须将所属这个岗位的有关事宜全部说明说清楚,如工作性质、岗位职责、工作标准、权力分配、上下级关系、部门协作、培养部下等等(可参照同类企业作法),经讨论通过后作为公司制度,下发各个相应职位,每个职位的员工就严格按照自己职位说明书中描述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进行工作。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绩效考核小组,定期对各层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员工是否执行自己的职位职责,没有做到相应标准的就要对其进行处罚。以体现企业用人机制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企业用人、裙带关系、放权等问题建议
1、企业用人讲究德才兼备,但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就要以德为先,宁用愚人不用小人,企业要培养那些对企业忠诚,长期为企业服务而任劳任怨的员工;要提防那些花言巧语、工于心计的小人。还要尽可能杜绝裙带问题的产生,企业用人应该本着“举贤不避亲、无能亲不用”的原则,如果有才华、品德好,是亲戚、朋友也可重用;如果既无才干,品行又不检点,即使是在台上也要“请”他下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用人机制和树立良好领导威望。
2、企业领导在用人、职位安排上以身作则,自己做不了的工作不要逞强,自己不懂的不要随便干预,要有一定的胸怀和气度;要改变本地员工过于集中的问题,要吸纳新的有朝气的员工参入到现在的员工中去,要让企业内部形成竞争态势,岗位与岗位、员工与员工都需要有竞争意识,这样企业才会有生机。
3、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企业主要经营管理工作。该职业经理人一定要对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全部的企业管理都比较熟悉、了解;要有一定的亲和力、执行力、感召力、凝聚力和人格魅力。要彻底改变原来“董事长不懂事”的现状。
4、对新聘用的管理人员要经充分考查、试用后,只要上下大多数员工满意,工作能力大家认可,就要给予充分的授权。要记住,是授权,不是放权。放权是管理者的失职,授权才是管理之道。授权是对经营者在公司规定的职责范围内授予他相应的职权,并不是把企业里所有的职权都交给他,所以民企老板要学会如何授权,如何监督权力使用者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不出大的问题和乱子,这才是老板们要做的事情。
三、尽快建立、健全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议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靠人管人是管不好人的,要变以“人”治人为以“法”治人,只有靠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使企业有效运转。因此,建议XX厂,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整理、核实,不适用的制度该废除就废除,没有的不健全的要尽快制定;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关键是合理和可操作,如果50%以上的员工都认为不合理,那就要进行修改;如果制度制定后没法执行,或有人违犯而不能处罚的,像这种没有可操作性的制度也要进行修改和调整。
2、在建立相关管理制度的同时,请不要忘记建立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些制度,主要是针对企业里中高层管理者、业务员、采购员等与经济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人员。要防止和预防企业里有人借手中职权,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这些有害企业的行为和事情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企业的正常发展。
四、员工激励与其他工作建议
1、制定合理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使薪酬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员工的工资待遇一定要有所增长,当然首先是企业效益要有增长。公司应制定企业效益增长与员工工资增长的比例,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只要大家努力,企业效益增长了自己的工资、待遇也会随之提高。特别是中基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的地位在企业里没有受到重视,工资水平甚至比车间普通工人还要低,对于中基层管理人员来说,基本上是具有高等学历的可造之人,薪酬与价值不符造成此类人员的高流动率。甚至高学历的本科生去车间当操作工也不愿去做管理,在此现象中说明企业的用人机制制约了企业管理人才的开发与培养,严重的造成人才浪费。
2、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其它激励措施,比如在员工中推行“技术革新奖、合理化建议奖、突出贡献奖、培养新人奖”等激励活动,让员工觉得工作有奔头,还可在有关假节日举办一些活动,如文体比赛活动,这不单单是关心员工的工作与生活,而更多的是体现企业和老板人性化管理及提高企业文化建设。
3、尽可能满足员工对知识、学习的渴求,企业有条件时要多为员工在工作之余着想,更要为员工的进步和再学习方面着想;可以请一些相关的培训机构或培训师为企业员工、中基层管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了解更多的东西和学到更多的知识,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应尽的一份责任。
4、在生产、技术、品质等刚性问题管理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这些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制度和以往好的惯例来执行和遵守,这点任何人不能有任何理由来搪塞和敷衍。在售后服务方面,注重接受客户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积极解决和处理质量或其它售后服务问题,在尽缺的时间内及时给予客户反馈。
综上所述,目前我地区民营企业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管理意识不到位造成的,重生产、重销售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大多数企业没有单独设立人力资源部,没有一个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因企业管理者不太可能具备全面完善人才考核能力,主要是按其意向来判断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往往使招聘到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不具备胜任能力。使企业出现种种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建议民营企业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提高,为企业发展做好扎实的根基,只有这样,企业才可能实现稳定、高速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浅谈——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工作系 班级:人管0933班 学号:0921053319姓名:林姣姣
【摘 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营经济刚刚开始发展,而今它已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小却数量多、市场行为直接、信息回馈及时、产品调整迅速,这是最突出特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尽管已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创业奇迹,但在自身管理机制及经济运转等方面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战略
我国民营企业在3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大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其中有像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产值数百亿的大型民营企业,也有一大批迅速崛起分布于各行各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中表现活跃,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其优势日趋明显,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区,民营企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60%,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显示出巨大的活力。民营企业在最近几年成为国家发展主力军,但是民营企业在管理之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民营企业从1978年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程。首先是80年代个体经济的发展;到80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允许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为私营经济,并将私营经济作为国有经济的补充。1997年党的十五大要求完善所有制结构,将“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得以明确。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则无疑会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目前,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
1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诸多条件和现实形势的制约和影响。
三、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直到改革开放初期才真正起步,并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从总体上看,基本上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摸索阶段,还不成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既有自身经营管理中不足方面的,也有企业外部环境限制困扰的,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与治理结构不合理。民营企业资产私有的企业性质,决定这些民营企业在中国当时所谓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凭着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管理思维,采用一些独特的运营方式,以致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一些先天性的缺陷。“家族制”则是其典型特征。治理方式与当今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和知识经济社会所要求的扁平化、分权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有着极大的冲突。
2、缺乏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战略的管理,包括战略制定、形成与战略实施两个部分。它是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战略管理的显著特征是全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其设计的科学性、实际可操作性及实施效果的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组织部分,没有战略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也不可能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很多学者认为,民营企业之所以“长不大”,归根到底在于民营企业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缺陷。
3、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系统性。近几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很多已经上了规模甚至接轨了现代企业,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大部分的民营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开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其相关的观念和机制却远远落后于外企,还有待大力提高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特别强调系统性。它高度重视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人才获取、管理和激励等问题。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下,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薪酬以及绩效管理并不是毫不相关的工作程序,而是围绕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许多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没有形
成完整的体系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4、缺乏创新,模仿过多。其实在企业初期,对于民营企业大多数都是从代工发展起来的,即使在后来发展中,有自己的产品,但是很多都是模仿国外的设计的,以汽车为例:在最近车展上,比如有一款SUV,前面像宝马X5,后面像雷克萨斯RX;还有一款小车,远看和奔驰SMART几乎一模一样。说明中国很多企业在搞模仿和抄袭。近几年,“山寨风”越刮越猛,“山寨产品”层出不从,这里面,民营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争议中赚取了丰厚的利润。但是,一味的模仿永远不可能使企业走向成功。
5、企业文化的缺失。当前,存在许多民营企业创业者常常不按牌理出牌,道德意识谈薄的现象。现阶段,许多民营企业创业者仍以逐利成名成霸为发展动力,较为缺乏人文关怀意识。企业文化的最主要来源是来自于企业创始人的价值观及处事、做人风格。因而,由于许多民营企业领导人自身存有文化素养问题、价值观问题,致使许多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缺少积极、健康、利于企业发展的基因养料。
四、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对策
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管理,管理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小小的失误,就可能会导致全盘皆输,成功取决于细节,因此要“关注细节、规范细节、改进细节”。管理是企业自救出路、谋求发展的手段,没有高效的管理,企业只能淹没在汹涌澎湃的竞争中。而管理的成效往往是决定企业工作成效的最关键的因素。依本人浅见,民营企业可参考以下几个管理对策。
1、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减少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法制还不十分健全,整个社会、国民的文化素质、敬业精神都有待提高,出于企业稳定的需要,没必要也不可能将家长式管理模式一刀斩断,一段时期内家长式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中将继续存在,并可能还是企业创业初期的首选模式,因此,首要任务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减少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着重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主要从业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更新思想,摆脱狭隘的小生产意识的影响,要进行有关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及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头脑、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民营企业家,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企业和经营者提出的要求。还要广招各类人才,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2、加强战略管理,建立组织结构。提升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加强战略管理提升战略管理水平,对于培育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民营企业要建立和战略管理相适应的组织结
构,战略管理就是要求战略与环境相协调,组织结构与企业战略相协调,因此,民营企业要建立一个服务于战略管理的组织结构。我国民营企业的战略管理现时是一个系统而重大的过程,发展战略不仅要满足自身的资源实力,而且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战略实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需要有理论的指导也需要政府的指引和关怀。
3、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其提到战略高度,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也已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表现为人力资源。民营企业必须树立“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策略,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注重招聘、录用、晋升、绩效评估、薪酬管理、激励机制等环节的协调一致,切实做好人才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4、模仿要创新,要善于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要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要有自己的特色,企业在模仿别人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要你能否把设计转化为自己的设计,自己的生产能力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企业也清楚,模仿别人出路更窄,创新又存在极大风险,弄不好要伤元气,稳妥的作法又难以真正打开局面。但是企业要想生存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俗话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说对于企业在行业里面来说也是这样。
5、塑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在吸引优秀人才时,高工资等物质报酬固然行之有效,但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团队,必须依靠组织文化战略来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面对其所处的社会和商业环境所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和认同的一种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能创造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氛围,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坚不可摧的生命共同体。民营企业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企业的文化,把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发挥这一基石之上,企业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要围绕如何发挥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进行,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高效开发知识员工的能力与潜力。
总结:民营经济在未来应占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总量的主要份额。民营企业领导人应是肩负我国经济腾飞重任的主力军。民营企业要坚持创新精神与实用主义态度,坚持“以人为本”,在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等诸领域实施全面变革,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与人才队伍,方能保证民营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丹丽.浅析中国民营企业战略管理.时代经贸.2006年11月第4拳总第48期.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长春.2006,11
[2] 张东生,李艳双.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3] 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9
[4] 魏杰.民营企业管理模式的调整.《新经济与企业裂变》,2005,1
[5] 梁明哲.民营企业管理之痛----管理强则企业强.www.e-works,2007,9,18
第五篇: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通过分析中小型企业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展现企业的科学管理存在于我国的重要意义,并就该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分析对策。本文旨在于探析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发展状况,提出相关解决对策,这将为中小企业优化管理结构、摆脱困境、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指导性参考。在今天较为宽松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 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和加强内部管理;要建立基础性管理制度,并且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实现战略管理;此外,还应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塑造一种富有特色的中小企业文化,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词 中小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国家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离不开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递增和规模的扩大中小企业已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缺陷,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有的管理水平已不能适应企业新的发展要求,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管理能力跟不上企业规模的发展, 从而导致管理失效, 最终使企业走向死亡。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最基础的工作,也是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因此, 有必要从提高企业自身管理能力角度研究来分析制约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问题, 从而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 使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及问题 1.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观念落后
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缺乏企业管理经历,在创业中一边闯市场一边凭感觉和经验对企业进行经营与管理,管理者大多是亲属和旧部,并且存在非专业化管理,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等不科学的管理模式。导致现阶段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的规章制度,大大的削弱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效益。另外很多中小企业对创新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这是企业缺乏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强调利润最大化忽略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2.企业内部的权责界定不够清晰
企业内部权责的界定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明晰有效的所有权、经营权与监督权能够增进资源配置效益,激发产权主体的积极性。然而在我国,这种权责界定不够清晰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都认为企业财产是私人财产,不同于国有和集体经济,不存在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众多中小企业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出现了诸多问题。3.企业内部管理人才缺乏
在我国由于中小企业起步晚,大部分都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毕竟在家庭内部成员中优秀人才的数量是有限的,再加上其内部高层管理人员一般也是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使得企业普遍存在现有的内部管理人员不够成熟稳重,管理技能差,管理知识短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而那些非家族成员中的优秀管理人才无法发挥管理作用,制约了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容易导致人才流失。
4.缺乏正确的管理决策机制
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管理人才,使得企业在制定很多决策时不做市场调研,更没有做战略规划、编写可行性报告,制定的代理商销售目标也不过是根据自己期望的公司利润倒推出来的。这样的决策机制,再好的产品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在这种缺乏科学依据和真实的市场信息的情况下,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只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向来制定,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总之,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管理创新还只处于认识市场和适应市场的初级阶段,现代化水平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创新体系已成为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二、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是培养高素质的管理者。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企业家的素质。改善管理者的科学管理、观念,提升管理者素质是工作中的重要层面。高素质的管理者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从容面对企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经营决策是管理过程的核心。每个正确的管理行为都来源于管理者正确的决策, 如果决策失误, 就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科学进行经营决策, 从而确保企业平稳发展。
二是建设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想实现中小型企业的长足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团队作为支撑。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生命线。中小企业的老板要往往宁可身兼数职,也不愿增加职位,不愿花心思重用人才。这种观念是很狭隘的。中小企业要从企业内外招募拔尖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中小企业用人的关键就是提供合适的岗位, 让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必要时企业要创造条件,在软硬件上给予支持。需注意的是,在人才使用过程中, 企业的决策者应不断地、精心地培育人才。
三是进行适当的权责分配。企业经营管理是非常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合理授权是必然的。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条件。企业要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职能机构的权限与责任,根据各职能机构的经营任务与特点划分岗位系列确定需要的岗位,根据岗位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不同的管理环节要有不同的授权并承担与之相当的责任。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正确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保证企业资金正常运转,避免出现资金短缺问题的保护伞。对外做好财务报表,对内改革财务管理系统。保护资产和记录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采用实物和技术防护措施 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用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以使各项财产安全完整有效。结语
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重视与加强企业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制定企业管理策略,积极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正视并解决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1]李镇生;辛颖.制约中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问题对策分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8(7)[2]张庭杰.中小企业管理发展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0(5)[3]胡锦玉.中小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新东方;2008(10)[4]俞国方.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2)[5]李生峰.民营企业人才观念探析[J].企业经济;2005(5)[6]孙泊.管理哲学视野下企业战略管理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05.[7]温素彬.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策略[J].财务会计,2001.[8]马少妮.王治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中小企业,2000.[9]徐国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10]王蕾.对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7,(06)[11]宋先树.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及其完善[J].现代企业文化,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