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济南市历下区财政局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做法
济南市历下区财政局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做法
[摘要]为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促进其健康和规范发展,区财政局会同区民政局、区地税局免费为辖区内的235个民间非营利组织的300余名会计主管培训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为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减轻会计人员和企业的负担,2010年的7月至11月,区财政局免费为会计人员实行继续教育。
[关键词]管理会计;信息化;网络化
历下区是山东省济南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辖区内现有工商企业单位20 000余户、会计从业人员25 000余人。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历下区财政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会计改革新方向:成立历下区会计协会,通过协会为会计人员举办各种活动,促进了各单位会计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建立会计人员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 泉城会计网,该网集行业资讯、人才信息、在线学习、考试培训、业务咨询、实务操作、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特别是2010年,历下区财政局把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工作、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为基层会计人员办好事、办实事,促进了历下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为企事业单位免费订阅《齐鲁珠坛》。
随着历下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辖区落户的企业日渐增多,考虑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财务知识的更新,2010年2月初,历下区财政局会计科为50多家企事业单位免费订阅了《齐鲁珠坛》。该刊物可及时为企业提供较新、较规范的财务知识,是广大会计工作者、珠算珠心算爱好者交流经验、阐述观点、探讨学习的重要平台。
2.免费为会计人员培训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为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促进其健康和规范发展,区财政局会同区民政局、区地税局免费为辖区内的235个民间非营利组织的300余名会计主管培训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专家讲授了《社会团体税收知识》及《民问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内容。
3.开展会计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月活动。
具体做法是:在2010年的4月,为群众印制办事指南,共计2 000份;发放历下区会计人员联系服务卡;及时更新办事语音电话内容;安装客户评价器;公布监督电话;畅通民情民意诉求通道。
4.加强会计网络建设。
一是在泉城会计网中增设内部控制专栏,该专栏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
讲解,扩大了辖区内会计人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知识面。二是建立了历下区会计从业人员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采用B/S模式及WEB浏览方式,实现了对有效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查询,满足了辖区内会计人员、用人单位随时随地查询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基本信息及年度继续教育情况的要求。
5.2009年在济南市率先免费为会计人员实行继续教育。
为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减轻会计人员和企业的负担,2010年的7月至11月,区财政局免费为会计人员实行继续教育。截至2010年11月,历下区网上注册培训会计人员17 000人,其他形式继续教育2 900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比例达到80%。同时,为方便基层单值敝及会计人员及时了解备类相关信息,会计科以泉城会计网为平台,发布、转发各类会计相关信息100余条。
6.承办首期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研习班。
在充分调研各重点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由历下区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共同举办,会计协会承办的。历下区首期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研习班 于2O10年10月14日至16日开班。
来自多个领域、多个行业的55名企业负责人和财务高管参加了此次研习班。该研习班设置的课程内容丰富,既有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热点难点问趣:,也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及基本规范等方面的专业财务知识,还安排了拓展视野、提高综合能力方面的内容,如情绪管理、人员沟通技巧等。研习班的举办,加强了辖区内各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除此以外,会计科还从设立代理记账公司的流程、注意事项及相关法律条文等方面,加强了对代理记账公司的业务指导;为纪念新《会计法》实施10周年,开发了网上答题系统,在历下区掀起了学法、知法、用法的高潮。
第二篇:济南市历下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2-01-11
——2012年1月10日在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济南市历下区代区长 田庆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及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过去四年,是历下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四年,也是历下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四年。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依靠全区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繁荣和谐现代化新历下的宏伟目标,坚持以城市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促改革,“十一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全面铺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在全市实行科学发展综合考评的三年间,连续被评为一等奖。
(一)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总量持续壮大。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迈上500、600、700亿元台阶,2011年预计完成730亿元,是2007年的1.7倍,年均增长13.7%;区级财政收入连续突破20、30亿元大关,2011年完成37.18亿元,是2007年的3倍,年均增长31%;2011年预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亿元,年均增长16.2%。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二三产业比重由2007年底的21.4﹕78.6调整为现在的17.8﹕82.2;2011年预计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00亿元,比2007年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9.3%,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50%;2011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78亿元、工业产品销售收入34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0.7%。发展后劲更加强劲。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1亿元,年均增长15%,2011年预计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9.5%;四年累计招商引资4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外贸出口15.7亿美元;恒隆广场、喜来登酒店等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载体投入使用;省能源集团等100余家企业总部落户历下,智力密集型企业达1200家,市场主体达3万家,注册资本达1500亿元,经济发展更具活力。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万元GDP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8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
(二)城市功能形象跨越提升。坚持拓展空间和完善功能并举,积极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提升,累计完成拆迁总面积600余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85个,新增建设总面积达1000余万平方米,城市形象更加靓丽。东部新区建设加速推进。奥体中心“一场三馆”、省博物馆、省档案馆等重大公益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旧村改造取得重大成果,建成锦屏家园、燕山新居等3个安置区,孟家、荆山等12个村的6100余户村民迁入新居,姚家安置房主体竣工;鲁邦银河大厦等一大批商业商务项目投入使用;占地1.8平方公里、建筑面积540万平方米的济南东部中央商务区规划已经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核通过,片区建设全面启动,黄金时代广场、奥体金融中心等8个项目加快推进,东部新区展现出美好前景。老城提升扎实推进。坚持恢复历史风貌和保护性开发并重,大明湖景区扩建、府学文庙修缮全面完成,护城河实现全线通航,百花洲片区综合整治全面展开,“一湖、一城、一环”的泉城特色更加鲜明;东舍坊、文华园等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盛福旧城安置基地全面竣工,5500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天业国际、保利芙蓉等32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华强广场、香格里拉酒店、世茂国际广场等31个项目加快推进;搁置多年的新开元广场、永安大厦、中银二期、齐鲁宾馆4个项目成功盘活,老城区焕发蓬勃生命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奥体中路、历山路等88条主次干道改扩建圆满完成,新建经济学院、中心医院等7座过街天桥;广场东沟、马家西沟等9条河道完成整治;建成中水处理站5座;正觉寺小区、棋盘小区等15个自来水低压片区完成改造;浆水泉热源厂投入使用;累计改造各类地下管网25万米。
(三)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高。突出治理“城市八乱”,同步实施净化美化亮化,完成楼体夜景亮化422栋、房屋平改坡120座,建成文化墙4万余平方米;所有开放式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实现全面整治,新建标准化菜市场21处、社区肉菜店115家。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新建改造绿地556万平方米,治理破损山体308万平方米,实施荒山造林3000亩,全面完成燕翅山地质灾害治理,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8%。投入9000余万元,建成了集生态、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洪山公园和洪山广场。扎实做好违法违章建设整治,依法拆除“双违”建筑100余万平方米。认真配合做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立案查处违法用地24宗。全面扩大保洁机械化作业覆盖面,主次干道机扫率、可冲水道路冲刷作业率、生活垃圾密闭运输率均达到100%。进一步健全完善精细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体系,积极推行数字化、网格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历下城管品牌深入人心。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创新型城区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43家,荣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7项;专利申请总量11652件,发明专利4751件,位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我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学教育实验区”,教育教学质量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2亿元收购了省电子学院地块,投入2亿元启动了龙泉片区配套学校建设,东部新区新建和改造学校15所,全区26所学校完成校舍加固,省市级规范化学校达到90%;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历下第二实验等6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公办性质幼儿园达49所;投入700万元,为全区40所学校和幼儿园安装了监控设施,配备了112名保安,切实保障了校园安全。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投入850万元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卫生资源整合全面完成,总投资2.6亿元,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区医院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45家,居民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4%;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公共卫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严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元宵灯会、消夏晚会、社区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3处、农村文化大院10处,区文体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区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
运动,新增健身路径121条,济南市全民健身中心等3处市级健身场所建成开放,成功举办第七届历下区全民运动会;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名列前茅,我区被评为“省级文明区”。特别是为迎接第十一届全运会,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以高涨的热情、扎实的工作和周到的服务,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崭新的城市形象圆满完成了各项服务保障任务,充分展示了历下人民高尚的精神面貌,极大地提升了济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扎实,全省双拥模范区创建实现“五连冠”;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推进,残疾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人防、史志、档案、民宗、侨务、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五)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改善民生,切实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就业和保障体系更趋完善。累计实现就业再就业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以内;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290元,是2007年的1.7倍;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7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1万人,为60岁以上城镇非从业居民发放了社会保险基础养老金;城市低保标准由年人均3600元提高到4800元,将1415户低保边缘家庭纳入了救助范围,2250名80岁以上无离退休金的老人领到了生活补贴,累计发放低保金6147万元、救助金1740万元;认真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发放廉租房补贴1041万元,实物配租831套,1000套公租房开工建设;深入推进“双气进家入户”工程,2011年为1567户居民安装了燃气。社会管理不断加强。深入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构筑打防管控体系,社会治安形势良好;高度重视人民内部矛盾调处,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社会大调解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新模式,启动区、街、居三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为民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全市率先推行社区安全巡查员制度;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公共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六)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大力实施改革创新,注重理顺工作机制,认真接受各界监督,全面提高了政府的贯彻力、执行力和决策力。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及时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更加注重同人民政协的联系,自觉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
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872件;处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5.7万件、区长信箱1440件,有力推动和改进了政府工作;努力实施科技防腐,推进阳光电子政务建设,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体制机制改革成效明显。全面推行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执行力明显增强;实行区街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城市管理办法,街道办事处职责更加明确;严格编制管理,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坚持逢进必考,对军转干部实施“阳光安置”,选人用人机制更加科学完备;加强财政综合预算管理,将区属各单位资金纳入了财政监管范围,资金运行更加安全高效;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对象和关键环节,健全完善了政府采购和招投标、工程建设跟踪审计等制度;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成立区应急救援大队,积极应对暴雨暴雪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四年来的巨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鼎力支持、通力协作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励精图治、真抓实干的结果,是驻区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热情参与、积极作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历下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发展空间小。在全市10个县(市)区中,我区区域面积最小,空间不足的问题成为制约全区发展的瓶颈。历下集约利用资源和寸土寸金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从整体上来看,全区仍存在着传统业态比重偏大、新兴经济业态比重偏小,个别片区居住类项目比重偏大、楼宇经济类项目比重偏小,一般税源型项目数量偏多、税源增长型项目数量偏少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更加努力地做精做优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三是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客观原因,我区的西、中、东部地区无论是在城市化程度、还是经济总量上,都表现出了差别明显和发展不平衡的态势,需要我们分门别类、积极引导、突出重点、因地设策,保持全区总体上的平衡发
展。另外全区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深层次改善民生等诸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仍将是历下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区十一次党代会为我们制定了宏伟蓝图,今天的历下正在前人所创辉煌业绩的基础上,朝着繁荣文明的首善之区阔步前进。我们相信,有区委的坚强领导,有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体干部职工的拼搏进取,区政府一班人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区人民,继往开来,乘势而上,再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突出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统筹改善民生三个重点,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繁荣文明的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是:
——着力打造首善之区。按照市委“当好排头兵、再创新辉煌”的要求,在全市新一轮发展中担当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全区上下5年的共同努力,历下区将会成为经济更加繁荣、文化更加先进、环境更加优美、服务更加完善、人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的“首善之区”。
——着力打造实力强区。通过城市建设培植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历下作为全市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地位更加巩固。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达65%以上,总部经济比重达5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10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前
五强。新型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着力打造品牌城区。围绕做好优质服务,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打造“城市管理”和“为民服务”两个品牌,每年在城市管理上投入资金不低于4亿元,民生保障支出占区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57%,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到2016年,群众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城市将更加井然有序,品牌效应将得到有效放大。
——着力打造文化强区。发挥辖区文化资源优势,每年专项资金投入不低于3000万元,用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到2016年,公益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十分钟公益文化服务圈”全面建成;济南历史和自然文化得到充分彰显,泉城特色文化更加鲜明;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投入使用,文化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历下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着力打造幸福城区。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全面发展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群众享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更加丰富。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普惠机制和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到2016年达4万元以上。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大力伸张社会公平正义,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普遍增强。经过5年的不懈奋斗,把历下建设成为生活和美、人际和睦、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打铁先需自身硬。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政府一班人逐步树立和强化五种意识:一是标杆意识。经过历年来的积累和发展,历下各项事业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与此同时,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也进一步显现,这就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居安思危,取法其上,自我加压,勇挑重担,推动历下全面持续快速发展,继续当好全市发展的“排头兵”。二是民生意识。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要高度关注民生,尊重民意,重视民需,依靠群众,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三是服务意识。历下的区位特点和总体环境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大力倡导热情平等的服务观念,在服务好省市机关、科研机构、大
中专院校和驻区所有企事业单位的同时,更要服务好辖区的居民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四是法制意识。权为民所用,法为权所依。要坚决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文明执法,确保政府依法履行职能,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五是进取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要瞄准国内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标准,用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具战略性的眼光谋划历下的未来,在全市、全省的发展大局中准确定位,以新的境界引领新的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为完成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泉城特色城区、和谐幸福家园三个定位,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在西部老城区,继续扮靓“山、泉、湖、河、城”的特色风貌名片,配合做好明府城保护性开发,彰显泉城风情,提升城市品位;同时挖潜整合资源空间,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发展以金融和总部经济为重点的楼宇经济,努力保持新型经济成分在全市的领先地位。中间结合部地区,着力改变零星分散的开发方式,积极做到“点、线、面”的良性互动和集中连片改造,重点发展大型商业、金融证券和文化产业,同时加大老居民小区的整体改造和形象提升,努力奠定中部崛起的基础。东部地区,这是我区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要举全区之力加快济南东部中央商务区建设,并以此为辐射,以税源型经济为抓手,带动东至奥体中路、西至二环东路、南至经十东路、北至工业南路约10平方公里的区域开发,使其成为支撑和引领全区建设发展的主引擎;稳妥推进长岭山、十里河、盛福等片区的开发进程,全面完成旧村改造,加快土地开发整理步伐,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以配套服务为切入点,着力营造历下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东区路网建设和老城区主次干道的改造,科学规划背街小巷微循环体系,新建一批行人过街天桥,构筑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鼓励发展立体、地下停车场,切实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问题;不断提高城市“四供两排”能力,积极推进变电站建设、河道治理、污水管网改扩建和环卫设施提升,为城市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巩固办事处城市管理的主体地位,创新管理体制和手段,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下大气力打造城市软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发
展环境,事事关乎历下形象”的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扬主人翁责任感和爱岗爱区意识,以历下发展为己任,以历下发展为自豪,使软环境成为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坚强基石。
(三)以教育和文化为核心,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在东部新区加快配套学校建设,在老城区抓好老旧学校改造重建,全面提升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增公办幼儿园20所,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造一批文化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不断提升历下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强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提高村、居干部待遇,推行社区工作协理员制度,探索建立社区工作站,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就业、医疗、住房、水电暖、粮袋子、菜篮子等诸多实际问题,努力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四)以打造平安历下为目标,扎实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发挥区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区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广泛凝聚力量,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探索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新方法,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打造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健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长效机制,把握新形势下基层社会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完善诉求表达、社会风险评估预警、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精心打造“亲民警务”品牌,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加强安全生产,切实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全面做好2012年的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既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又要努力从变化 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发展机遇,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亿元,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42.6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8.1%;招商引资123亿元,增长3%;出口创汇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主要约束性指标为: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1%和15.1%;安置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着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新型城市化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单一开发建设向集中连片开发建设转变,一般性环境整治向综合性环境整治转变,城市管理由集中突击向完善长效机制转变,全面提高城市化水平。
1.大力推进集中连片开发改造。根据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强化政府主导,着力推进新区集中开发和旧城连片改造。东部新城区,全力抓好济南东部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快鲁商国奥城等3个项目建设步伐,推动启德国际金融中心、区金融服务中心等5个项目开工;辐射带动奥体中心及燕山立交桥周边开发,重点搞好中润三期、青啤、省建行等13个项目,为引进和培育高端服务业打造载体;同时以占地6400亩的长岭山片区、盛福片区等连片地块为重点,争取用地指标,实施整体规划,做好土地收储,深入挖掘东部新区发展潜力。老城区,稳妥推进华强二期、解放桥周边、和平新村等23个连片地块,积极争取政策,搞好对外推介,启动整体开发,进一步释放发展空间;依法推进鲁艺东区、省教学仪器厂、二汽改等10个项目的土地征收工作,加快出让步伐;继续抓好传媒大厦、银座三期、中建文化城二期等19个项目建设,积极搞好环境维护和服务保障,协助项目单位解决手续办理、规划建设、水电暖配套等问题,确保年内全部完工。同时继续加快公租房建设,严格落实实物配租和廉租房补贴政策,切实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支撑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满足城市现代化的需要。结合道路改造、环境整治和项目开发,继续实施供暖供水管网改造和污水全收集工程,配合做好广场站、轻骑站、泺文站、甸柳站4处变电站规划建设;对和平路、马鞍山路、山大路等11条主次干道进行改造整治,新建家乐福等行人过街天桥,实施街巷小区交通微循环改造;启动窑头大沟改造治理,实施羊头峪东沟污水全收集,对东圩子壕、仁智街边沟进行排污治理;完成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建设,逐步取消市区内垃圾中转站,在甸柳等居民小区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处理,不断增强城市运转保障能力。
3.深化生态城区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行动,积极推行拆墙透绿、屋顶绿化,新建、改造绿地39万平方米;投入1500余万元,打造经一路、青年东路等“五纵三横”特色园林道路;加快洪山公园二期建设步伐,搞好牧牛山、洄龙山公园规划建设。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切实搞好西蒋峪、洪山北2处地质灾害治理。深化环境保护,整治柳行河、大辛河、全福河等5条小清河支流排污口,加强对建筑工地的扬尘污染治理和建筑渣土整治,切实搞好汽车尾气检测,加快淘汰现有的燃煤锅炉,巩固提升大气治理成效。不断提升数字化城管水平,将东部新区纳入网格化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从突击整治向精细化、长效化、科学化、人性化转变。
(二)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政府主导和规划先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扶持,努力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1.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围绕“六大产业功能片区”建设,深化细化片区控规,积极影响并引导规划,掌握发展主动权;突出主次干道、重要节点和关键地块,在前期策划、宣传推介和土地出让阶段严格把握产业导向,重点引进高端优质税源型大项目。
2.完善服务引导机制。健全统一高效的政府协调服务体系,建立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监控督导系统,规范从项目推介、项目决策、手续办理、开工建设到开业运营的招商机制,对事关全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全程参与、全方位服务。健全完善服务业发展扶持
政策,落实好促进知识经济发展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制定并实施项目引进政策,对文化创意、金融商务、科技研发等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在用地指标、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对企业高管和高层次人才予以奖励。严格执行国家扶持小微企业政策,重点支持小微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膨胀发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进优势企业资产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加快优质资产向优势企业集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继续完善工商、财政、国税、地税和街道办事处的“五位一体”护企协税机制,加强税源动态监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3.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金融商务业。在巩固提升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的同时,重点加快济南东部中央商务区建设,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吸引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总部等高端商务机构落户发展;依托辐射范围内的中润世纪城等已建成楼宇,着力引进证券保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咨询设计等商务服务企业,完善配套产业和服务功能,推动金融商务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山大路信息科技商务区,以华强高端信息服务业基地启用为契机,吸引软件外包、电子商务类企业聚集,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在历山路沿线,着力引进各类咨询服务机构,大力发展设计咨询业;在经十路、文化东西路,依托省广电、大众报业等龙头企业和创意山东城市综合体,加快发展数字传媒、影视制作等创意产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做精做优商贸旅游业。全力服务保障好泉城路范围内的泉城旺角等8个商业项目建设,推动泰府广场、贵和二期尽快开业运营,加快引进品牌旗舰店和国际时尚名品,进一步提升泉城路商业氛围和档次水平;积极整合老城古巷、周边泉水和“三大名胜”等资源,完成百花洲片区综合整治,扩展泉水旅游路线,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打造“古城泉韵”旅游新名片。
(三)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1.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加快打造基层文化载体,启动青少年宫和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完成区图书馆搬迁;积极构建“十分钟公益文化服务圈”,新建4个规范化综合文化站、13个
社区文化中心和5个农村文化大院,健全覆盖区、街、居三级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树立济南文化品牌,积极做好泉水文化旅游区、奥体文博展览区等5个产业园区规划,促进文化旅游、演艺演出和艺术展览等行业集聚发展。
2.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完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鼓励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建立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校长负责制,实施教师星级制,面向全国引进名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全面整顿接送学生车辆,维护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切实保障学生安全。
3.健全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府承办的1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改革,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为民服务的积极性。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投入500万元,将甸柳、千佛山等5所社会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省级基本药物采购平台,使更多居民享受医改成果。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完成林家、海尔绿城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姚家村、窑头村卫生室转型,扩大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积极开展名医进社区活动,推广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模式,健全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对社区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一对一”管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基本医疗服务。
4.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国际安全社区”创建,全面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逐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通过整合、新建、改建、共建或置换等形式,努力解决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不足的问题。对新建小区,加大对开发商的监督协调力度,确保配套用房与小区同步投入使用。抓好村“三资”清理和审核工作,保障村改居顺利进行。搞好华阳、燕山新居等东部新区社区布点,扩大社区服务覆盖面。
5.积极发展其他社会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鼓励社会单位开放体育设施,方便居民健身休闲。继续深化文明城区建设,健全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激励机制,完善中小学、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网络,提升城区文明水平。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深化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搞好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做好人防、侨务、民宗、档案、史志等工作。
(四)全力实施富民惠民,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能力。深入贯彻区委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区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紧围绕改善民生民计,重点办好民生“十件实事”:
1.服务进社区。在做好民事调解、交通管理、亲民警务、城管环卫、医疗卫生等进社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全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投入9500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的燕山学校、汇波小学、舜井商厦3处地下停车场,新增车位1000个,年内确保舜井商厦地下停车场完工,燕山学校地下停车场主体竣工;同时规范路边停车,探索形成一条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的新路子。
2.教育惠民。投入6000万元,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办龙奥新居、紫御东郡等5所公办幼儿园和保利大名湖、历山名郡等5所公办性质幼儿园,为适龄幼儿新增1500个学位,逐步解决“入园难”问题。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投入2.3亿元,对花园、汇波、十亩园3所学校进行原址重建,新建羊头峪黎明学校,完成燕山学校南校区整修改造,进一步改善老城区办学条件。在去年投入2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投入8500万元,搞好龙泉片区配套学校建设,优化新城区教育资源布局。
3.老居民小区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多方筹集资金4000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00万元,对趵突泉、燕山等8个街道办事处的老居民小区进行排污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协调电力、燃气及热力部门,对全区2.5万户居民进行水、电一户一表改造,为2000户居民安装燃气或暖气,对长盛南区、长盛北区、佛山苑等17个片区实施燃气危旧管网改造,对和平路、黄台南路和山大路沿线实施热力气改水改造,在明湖片区和开元片区增加16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投入1000万元,着力解决“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路不平、道不通、绿化损毁、井盖缺失等问题,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4.大学生就业工程。区政府投入2000万元,在社区工作站和教育、卫生、公安、工商、城管等系统开发以公益岗位为主体的500个就业岗位,全部用于大学生就业;健全大学生
公益岗位管理办法,建立工作标准、考核机制和增资机制;出台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调动发挥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5.困难群体帮扶。在原有慈善基金、低保救助等基础上,区政府每年投入500万元,形成总额700万元的一次性帮扶资金,对全区低保家庭和低保边缘家庭年底实施救助;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困难家庭,视情况给予特殊照顾和帮扶。投入32万元,认真开展“阳光助学”活动,着力提高困难儿童助学标准,将贫困家庭儿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助学标准由小学每年300元提高到500元、初中每年500元提高到700元;投入110余万元,对全区所有孤儿、低保家庭和单亲特困母亲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进行动态跟踪,并建档立制,每月发放100元救助金;投入170万元,将全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补助标准由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对无劳动能力、无收入、家中有重大疾病的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每月发放200元医疗补贴;投入300万元,为办证残疾人报销评残鉴定费,为登记在册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向贫困轻度残疾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贴,将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每月50元提高到200元,向贫困残疾儿童每月发放500元康复补贴,向“一户多残、单亲及孤残”的残疾人家庭每年发放1000元扶助金。
6.医疗惠民。投入800万元,为全区低保家庭及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及“两癌”筛查,为15岁以下适龄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投入400万元,实施光明工程,为低保家庭和残疾人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为70岁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7.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投入870万元,为符合参保条件的1077名环卫工人办理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保险;投入600万元,为在岗因超龄不符合参保条件的环卫工人设立个人账户,进行专项补贴,离开工作岗位时一次性予以兑现,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建立保洁员档案,实施规范管理,使保洁员社会保障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
8.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00万元,在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公共场所修建30座生态公厕,逐步缓解群众“如厕难”问题;投入100万元,建设盛福花园健身中心,新增20
条健身路径和2处社区健身苑,消除全区社区健身设施盲点;投入700万元,建设棋盘小区、燕山新居2处副食品市场和30家便民肉菜店。
9.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投入1000万元,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依托,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建设覆盖区、街、居三级的为民服务体系,完成网上24小时综合服务大厅建设。在各街道劳动服务保障中心的基础上,规范打造为民服务中心;在村居打造便民服务站,进一步方便居民办事。
10.电子防控城建设。筹集资金1.2亿元,其中政府投入3000万元,在目前全区2.7万个监控探头的基础上,新增2.3万个,形成探头总数达5万个、全区覆盖率达80%以上的社会管理监控网络;区域内重点部位、主次干道、村居、社区、办学单位、服务业单位实现大密度全覆盖。同时,将监控网络与治安、交警、城管、应急等系统实施资源共享,建成城乡一体、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电子防控城区。
(五)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政府行政执行力。按照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提升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水平。
1.完善依法行政的管理体制。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支持工会、团委、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标,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责,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和各项工作的透明度,深化政府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和清理,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自由裁量权,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度,着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2.树立高效为民的政府形象。规范行政审批、为民服务、监督投诉职能,简化审批事项,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增加多层次为民服务渠道,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健全完善群众利益
诉求表达机制,加大信访隐患排查调处力度,继续落实领导干部大接访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检查力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地沟油、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3.坚持廉洁务实的工作作风。从政府自身做起,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真正做到廉洁勤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实施科技防腐,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强化审计和行政监察等专门监督,规范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转移支付等制度,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和跟踪审计。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压缩公用经费预算,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一件事一件事地抓落实,力戒作风漂浮和推诿扯皮,确保政令畅通。
各位代表,我们面临的任务艰巨而光荣,肩负的使命重大而神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积极作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建设繁荣文明的首善之区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市财政局会计管理工作要点
市财政局会计管理工作要点
2006会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为重点,以改善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环境为突破口,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式,促进我市会计事业快速发
展,为实现×ד三新”目标而不懈努力。根据省财政厅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现将今年的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着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1、继续开展会计法规制度的宣传工作,着力宣传和介绍新发布的会计和审计两大准则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扩大两大准则的社会影响。
2、按时组织实施与会计人员相关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高级会计师考评结合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确保万无一失。
3、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办好2006年—2007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按培训规划的要求,今年培训的重点内容是:《小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相关的税法与金融法规等。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形式,计划将会计人员分为三类进行培训。第一类是金融企业的会计人员;第二类是行政事业单位(含非营利民间组织)的会计人员;第三类是其他单位的会计人员。并按“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分类别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分行业进行培训,并邀请该行业的会计精英授课。另外,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健全继续教育考试制度,落实继续教育激励和约束机制,准备对享受低保待遇的会计人员免收培训费,对不及时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
4、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和实施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第一赛程的工作,掀起我市会计人员学习会计法规制度的高潮。
5、加强会计人员信息档案管理,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配合省财政厅建立全省会计信息网络管理体系,充实会计人员档案信息,定期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登记会计人员的注册单位、培训情况、奖罚记录、会计诚信记录和其他相关信息,并及时录入至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中,以便全面掌握会计人员的基本情况。
6、规范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与考试,促进我市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整顿和规范全市会计电算化培训市场,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实行考试与培训相分离,严肃考试纪律,提高考试声誉。
7、严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发放条件与程序,把好会计人员入门关。
二、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与监督,着力提高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
1、协助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些民营企业在会计工作上建章立制,推动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开展。
2、督促市直单位2005年《会计法》执法检查的整改工作,促进《会计法》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
3、组织一次全市各单位任用会计人员是否符合规定的专项检查,实现会计人员持证上岗。
三、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
1、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理论学习,搞好会计管理的调研工作。要求各县(市、区)至少写一篇会计方面的调研文章,市本级完成二篇会计方面的调研文章。
2、加强与各县(市、区)会计科(股)联系,及时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
3、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力争组织一次全市会计管理人员到市外学习先进的会计管理经验。
4、兑现“八项服务承诺”,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抓好廉政、勤政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四、注重注册会计师的管理与服务,着力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和执业水平。
1、以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重点,协助省注协抓好新制度的宣传与培训。
2、做好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服务工作,扶持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
3、修订《××市会计师事务所诚信自律公约》,优化会计事务所的执业环境。
第四篇:财政局会计管理工作指导预案
促进部门、行业间的联系与沟通。针对会计管理工作上下联系紧密,三)加强上下工作联动。互动性的特点、密切工作联系和交流;针对会计工作面宽的特点,加强部门产、行业间的协调与沟通,发挥部门、行业在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针对会计人员专业性、人数多的特点,利用信息化平台等多种形式提供服务,使财政部门真正成为“会计之家”
认真做好今年的会计管理工作,XX年是国“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对深化会计改革,促进会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XX年我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xx大、xx届五中全会和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会计法规赋予的工作职责,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深入宣传贯彻会计准则和制度,加强会计执法检查,规范会计工作行为,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时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促进会计事业全面发展。
一、加强会计法规制度宣传、推进会计准则制度贯彻执行
(一)开展会计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和设立政策咨询台等各种形式开展会计法律法规宣传、重点宣传企业内部 控制制度内容、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的顺利实施。
(二)扎实抓好新出台的会计制度贯彻落实。做好《企业产品利息核算和管理》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贯彻实施准备工作。开展系统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确保会计制度执行到位。
(三)规范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对企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规范状况的调查研究。有条件的村级开展“委托代理记账”工作,使财务管理规范化;三是做好建帐监管工作。XX年继续加大对个体私营企业依法建账的宣传力度、争取建账单位整体大幅提高。
(四)积极推行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工作。继续抓好会计电算化中级知识培训、协助符合以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单位建立建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时完善计算机记账备案管理工作。
对局部单位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会计行为,五)强化会计执法监督。开展会计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相关科室。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二、实施会计人才战略、完善会计人员管理
(一)加快会计人才培养。认真落实《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XX-2020年)积极组织推荐高级会计人员报名参与全国、全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选拨考试。
(二)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依照省厅统一部署。并以此为契机、狠抓注册登记、规范会计证件料理顺序、完善会计人员基础信息。
(三)大力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依照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组织好外地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四)切实做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从业资格、cpa 注册会计师)等三大会计报名与考试工作。规范考试考务管理流程、强化部门协作的考试平安保证、严格落实考试监管责任制。
(五)做好2012年的财经书刊征订发行工作。全面完成省上下达任务、为广大财会人员提供精神食粮。
三、发挥社会团体作用、强化部门之间工作联系
(一)积极贯彻执行各级党委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指导精神。围绕行业党建和创先争优的总体目标,做好我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创先争优各项工作。
(二)依照省珠协的工作布置。通过举办少儿珠心算比赛,选拨优秀选手组队参与省上比赛,引导促进少儿开发计算潜能,提高智力、推动中华激进珠算文化惠及子孙、让民族文化弘扬壮大。
第五篇:济南市财政局文件
济南市财政局文件
济财会〔2009〕2号
关于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的通知
各县(市)区财政局,市直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和控制制度,规范我市财经秩序,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工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推进内部会计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完善,确保会计职能作用有效发挥,进一步提高全市会计管理水平和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评审范围
会计档案涵盖08年会计账簿、08年第四季度凭证、08 1
年财务报告及会计管理制度;包括手工核算和计算机核算两种形式。手工核算和计算机核算并行的单位,可任选一种参加评审。
三、评分标准
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制定评分标准,分管理制度、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科目、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会计档案管理等七项,实行百分制(具体内容后附)。
四、组织实施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2 月)。
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要按照本通知要求落实工作人员,明确规范的范围、要求;并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评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在全市营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氛围,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信息质量。
2、自评推荐(3-4月)。
市直各部门要以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和控制制度为目标,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自查自评。各县(市)区要积极组织本地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工作,对参评的会计档案按照标准进行评审。在此基础上,市直各主管部门、各县(市)区分别推荐不超过4家单位(原则上手工核算和计算机核算各2家)参加全市的会
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资料报送截止时间为4月底。
3、审查展评(5月)。
由市财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报送的会计档案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活动按手工核算和计算机核算分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组织奖若干名。并选择部分单位的会计档案进行展示和观摩,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活动为契机,为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促进全市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4、公示表彰(6月)。
本次评选结果将在济南市财政公众网上进行公示,公示后对获奖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对各参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予以反馈,确保会计基础规范评审取得实效。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市财政局成立全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济南市财政局副局长刘大坤成员:济南市财政局会计处处长张传梅济南市财政局财政监督处处长曹晶
济南市财政局法规税政处处长李桂林
济南市财政局会计处调研员宇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传梅同志兼任评审工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主任。
各县(市)区财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负责本县(市)区、本部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工作。
六、有关工作要求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评审活动,推动会计基础工作从规范化向精细化、标准化迈进。
2、各县(市)区财政局要结合全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工作安排,认真做好本地区的评审工作。通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一方面以信息反馈的方式帮助会计人员练好内功,学先进、找不足、抓落实;另一方面创新会计基础监管的机制和手段,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水平。
联系人:袁世河李莉
联系电话: 87949130
附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标准
二○○九年二月六日
主题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评审实施意见 抄报:山东省财政厅济南市财政局办公室2009年2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