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自律公约
前言
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出了在全国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开展诚信建设的号召,要求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法制学习,规范经营行为,构建服务机构与劳动者和客户之间的健康、和谐关系,打造以人为本、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的良好市场环境,推动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繁荣发展。
为此,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起草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自律公约》,愿意通过五家协会的协调合作平台,共同向各自的会员单位推荐执行,并向社会做出承诺,接受监督。作为开放性公约,我们也欢迎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从业机构吸纳、参与本公约。
我们相信:五家协会共同推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自律公约》将有力地响应和配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工作,也必将为国家的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自律公约
第一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加强协会各会员单位的品牌建设、完善经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为目的,用以指导会员单位开展诚信建设,提供诚信服务,接受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二条:重视法制学习,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诚信意识,树立诚信理念。法制学习和诚信教育是各会员单位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应切实做到有学习计划、有教育内容、有制度保证、有考核检查,并有针对性地将诚信建设与具体业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全体员工中树立诚信理念,在服务实践中提升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
第三条:各会员单位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机构设立条件,而且做到
(一)业务范围、经营内容与注册登记的工商营业执照及行政许可一致,不准违规或超范围经营;
(二)有健全可行的公司章程、管理制度、员工手册和工作规范,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办公设施和资金准备;
(三)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有素质高、懂业务、技能好的从业人员;
(四)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具有良好信誉,工商、税务、劳动等各项年检无不良纪录。
第四条:规范业务流程,推行服务公示。各会员单位在经营场所要公示单位证照、经营产品、收费标准、服务流程、投诉电话等信息,并保证内容真实可靠,自觉维护劳动者与客户的充分知情权和合法权益。
第五条:严格合同管理,履行服务承诺。各会员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全面、合规地体现《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客户签订的各类商务协议,要符合《公司法》的要求,既满足客户需求,又经得起法律的审核。合同或协议明确的内容必须忠实履行,严格按业务规程和标准提供保质、保时、保量的服务。
第六条:以人为本,诚信用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对会
员单位的从业人员和派遣员工,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工资,要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不得扣押他们的身份证、学历原件、资格证明、人事档案,不得向他们收取就职押金,不得阻拦他们的合理流动,并要全力保障他们在工作期间的劳动安全。
第七条:坚持服务反馈,跟踪服务效果。各会员单位应定期进行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主动回访客户和劳动者,认真收集在诚信经营方面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要在第一时间落实整改措施和有效回应与解决投诉、纠纷等问题。
第八条:鼓励公平竞争,营造市场环境,支持合作共赢,发挥行业整体优势。提倡在会员单位间开展公平有序的服务产品、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的竞争;反对任何阻碍、损害人力资源服务事业发展、进步的经营行为与不正当竞争。会员单位应自觉维护行业内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发展会员之间互助互利的合作关系,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双边或多边的业务交流,支持多种形式的知名品牌、先进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反对相互串通,进行价格垄断。
第九条:约定竞业限制,维护人才流动秩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共同维护本行业内业务和管理人才的流通秩序。各会员单位聘用在其他会员单位工作过的经营人员,应自觉维护原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得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或泄露原单位的业务成果、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
第十条:承担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监督。遵循市场活动的公开性原则,在单位基本信息、遵纪守法情况、投诉举报处理情况、业务经营情况、诚信守诺情况等方面,自觉接受工商、税务、劳
动、新闻媒体等相关方和用户的公共监督。为了加强社会监督,公约将报送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并在相关媒体公布。
第十一条: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各行业协会指导、引领会员单位开展业务,对于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经营情况和数据采集工作,各会员单位应主动配合、积极支持,提供反映自身经营情况的各项真实数据。
第十二条:各协会鼓励会员单位争取成为国家、省、市或所在地区的诚信服务示范单位,对他们的经验和事迹将予以宣传和表扬;对于违反本公约会员单位,各协会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可行、有效的措施予以批评和惩戒。
为了将诚信建设落到实处,各协会可依据公约,结合协会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办法,指导会员单位细化、量化诚信服务的各项措施。
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
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
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
广州人才交流协会
重庆市人力资源协会
2013年4月18日
第二篇:广西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诚信服务公约
广西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诚信服务公约(草案)
一、树立诚信理念。认真学习实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深入开展诚实守信教育,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典型,营造诚信氛围,强化诚信意识,弘扬诚信价值,创造诚信文化。
二、建立诚信制度。根据科学发展要求,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标准的诚信规范。
三、坚持诚信经营。重合同,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讲真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不做形象工程,不搞形式主义;不虚夸业务范围,不浮夸业务能力;不发布虚假广告,不提供虚假信息;不偷工减料,不降低标准;不以假乱真,不以次充好。践行诚信服务承诺,开展诚信服务竞赛,培养诚信典型,树立诚信榜样。倡导真、诚、好、优,拒绝假、冒、伪、劣。
四、加强诚信管理。贯彻落实诚信制度,明确诚信责任,开展诚信考核,鼓励诚信操守,惩罚虚假行为。探索建立诚信档案。
五、接受诚信监督。面向社会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服务标准和服务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明示工作人员职责和监督方法,建立诚信监督体系,完善诚信监督措施,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广西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
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
第三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章程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服务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对本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管理,规范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的经营活动,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完善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根据《人才市场管理规定》、《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行政审批告知承诺试行办法》、《关于公布本市实行“告知承诺”第二批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及格式文本(样本)的通知》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内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的设立审批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职责分工)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相关政策,指导和监督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实施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设立审批。
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职业中介机构的设立审批和日常管理监督。
第二章 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审批相关规定
第四条(申办主体)
企业和个人可以申请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第五条(业务项目)
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以下业务项目:
(一)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发布和咨询服务;
(二)人才信息网络服务;
(三)人才推荐;
(四)人才招聘;
(五)人才培训;
(六)人才测评;
(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有关业务。
以上人才中介服务业务,审批机关可以根据申请人所在地区或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申请人自身的设备条件、人员和管理情况等,批准其开展一项或多项业务。
第六条(申办条件)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有与开展人才中介业务相适应的场所(办公及经营场所的房屋应是商业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如是租赁的,租赁合同期在一年以上)和设施,注册资本(金)不得少于10万元;
(三)有5名以上取得人才中介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
(四)有健全可行的工作规范和章程;
(五)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其中,申请从事第五条第(二)项业务的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需取得通信管理局颁发的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具有开展人才信息网络服务的环境条件和相应设备;具有若干名专职的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服务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申请从事第五条第(五)项业务的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培训管理经验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和适应本市需求的培训项目;具有与开展培训项目相适应的场地和设施。
申请从事第五条第(六)项业务的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从事人才测评技术的专职工作人员;具有先进的人才测评软件和相适应的设备证明。
第七条(申办材料)
申请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应提交以下基本材料:
(一)《设立内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申请表》;
(二)机构名称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和公司代码证;
(三)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及劳动合同,法定代表人简历及身份证明;
(四)场所使用权证明(办公及经营场所的房屋性质及面积证明,租赁房屋附租赁合同及房产证明),工作设备清单(型号和数量);
(五)注册资本(金)证明材料;
(六)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工作规范和章程;
(七)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其中,申请从事第五条第(二)项业务的,除提交基本材料外,还应提交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网络服务设备证明;专职网络信息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证明。
申请从事第五条第(五)项业务的,除提交基本材料外,还应提交专职师资证明;拟开展的培训项目或课程设置证明;相应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证明。
申请从事第五条第(六)项业务的,除提交基本材料外,还应提交测评技术或软件证明;相应测评设备证明;专职评测人员工作证明。
第三章 职业中介机构审批相关规定
第八条(申办主体)
企业和个人可以申请设立职业中介机构。
第九条(业务项目)
职业中介机构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为劳动者介绍用人单位;
(二)为用人单位和居民家庭推荐劳动者;
(三)开展职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
(四)收集和发布职业供求信息;
(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服务;
(六)组织职业招聘洽谈会;
(七)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核准的其他服务项目。
第十条(申办条件)
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专门从事职业中介类业务,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应有3年以上劳动人事工作经历,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
(三)有与开展职业中介业务相适应的场所(办公及经营场所的房屋应是商业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如是租赁的,租赁合同期在一年以上)和设施,以及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四)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1、设立公司法人的应当有5名以上的职业介绍经纪人;
2、设立合伙企业的应当有2名以上的职业介绍经纪人;
3、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应当有1名以上的职业介绍经纪人。
(五)有健全可行的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
(六)其中,拟申请设立家庭劳务介绍机构的,必须是注册资金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独立机构;有开展中介活动所需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主要负责人与工作人员都应具有本市常住户口或取得《居住证》,其中主要负责人应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工作人员至少有3名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申办材料)
申请开办职业中介机构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立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申请表》;
(二)机构名称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机构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的学历证明及3年以上劳动人事工作经历证明);
(四)专职工作人员的相关证明(学历证明、职业介绍经纪人证书及劳动合同);
(五)场所使用权证明(办公及经营场所的房屋性质及面积证明,租赁房屋附租赁合同及房产证明);
(六)注册资本(金)验资报告;
(七)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草案;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四章 审批程序
第十二条(审批程序流程)
内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营利性职业中介机构的设立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度。
(一)申请人现场或登录21世纪人才网(网址为)或12333网(网址为),向拟办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填写《设立内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申请表》或《设立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申请表》。经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审核同意,申请人可以当场领取或网上下载《人才中介服务许可告知承诺书》或《职业中介许可告知承诺书》(以下简称《告知承诺书》)。
(二)申请人自收到《告知承诺书》10个工作日内,向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交本人签字或盖章的《告知承诺书》(一式二份),以及《试行办法》中第七条或第十一条规定的全部申请材料,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当场作出行政审批决定并发放《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或《家庭劳务介绍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三)申请人获得许可证后,应当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第十三条(后续监管)
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颁证之日起2个月内,对申请人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检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机关应当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注销其许可证,并在行政机关网站上公示,同时抄告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自颁证之日起2个月内,被举报或投诉有违反中介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由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日常管理部门共同实施监察。第十四条(办结告知)
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当通过行政机关网站等渠道,公布批准设立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职业中介机构名录。
第十五条(变更、终止)
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变更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经营场所等事项或者终止的,按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沪人〔2006〕108号)执行;职业中介机构变更机构名称、法定代表人和经营场所等事项或者终止的,按照《关于本市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意见》(沪劳保就发〔2003〕3号)执行。
第十六条(设立分支机构)
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按照《关于人才中介服务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沪人〔2005〕203号)执行;职业中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的,按照《关于本市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意见》(沪劳保就发〔2003〕3号)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七条(诚信档案)
申请人在行政审批机关的审查及后续监管中被发现有作出不实承诺行为的,按照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注销许可证;在该申请人以后的同一行政审批申请中,将不再适用告知承诺审批方式;申请人在取得许可证期间,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申请人不愿意承诺的办理)
对实行告知承诺的行政审批事项,申请人不愿作出承诺的,行政审批机关应当按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沪人〔2006〕108号)及《关于本市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意见》(沪劳保就发〔2003〕3号)文件规定,实施行政审批。
第十九条(监督管理)
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职业中介机构的日常行政管理要求和规范运行检查继续按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沪人〔2006〕108号)及《关于本市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意见》(沪劳保就发〔2003〕3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旅行社诚信服务公约
旅行社诚信服务公约
1、严格遵守《旅行社管理条例》和《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
细则》认真履行旅游协会会员义务,自觉维护游客合法
权益。
2、恪守职业道德自觉履行国家及旅游行业对客人服务标
准坚决抵制以降低服务质量、“零团费”、“负团费”
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诱导游客消费杜绝价格欺诈行为。
3、奉行诚信经营信守合同约定履行服务承诺不擅自
减少服务项目不随便降低服务标准不作虚假广告宣
传不用不实之词误导消费者杜绝欺客、宰客行为。
4、文明经营规范操作热情服务勇于创新不断推出
旅游新产品积极倡导有益身心健康的旅游服务项目。
5、严格按照核定的经营范围开展经营活动不超范围经营
不搞挂靠承包不变相转让经营权不私设分支机构。
6、严格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保障旅游者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旅游者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服务做好防
火、防盗、防食物中毒和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7、严格执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实施细则》导游全部持证上岗杜绝导游无证上岗和
聘用“野导”导游人员文明导游、热情服务导游词
健康、文明、规范。
8、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公开合法的佣金收授制度建立公开、公平 的导游人员工作报酬机制严禁导游人员超计划、超时
购物杜绝私拿私授回扣的行为并接受游客监督。
9、按规定及时给付员工的劳务报酬和缴纳社会保险及时
与关联企业进行结算不拖欠租车费、餐饮费、住宿费
团款和相关费用。
10、及时、准确、合理处理游客投诉对确属旅行社责任引
起的消费纠纷及时有效地协商解决。自觉抵制旅游不
良风气积极举报旅游违法、违规行为。
11、遵守社会公德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我市旅游形象。
12、自觉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
会各界的监督。如违反以上公约愿接受旅游行政管理
部门、行业协会根据法规、规章和诚信公约予以处罚
并向社会公布我社的不诚信行为。
第五篇:广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承诺书
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经营承诺书
___________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本单位就加强诚信经营,更好发挥促进就业和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方面作出如下承诺,并愿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一、在固定经营场所公开悬挂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原件;
二、在固定经营场所公开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监督电话和《承诺书》;
三、定期办理《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年检;
四、严格实行一证一点经营,不跨区域设点经营;
五、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举办人才(劳动力)交流会备案管理;
六、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诚信档案。
七、严禁下列行为发生:
(一)介绍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
(二)超出经营范围;
(三)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
(四)提供虚假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作出虚假承诺;
(五)以欺诈、诱惑或胁迫方式进行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活动;
(六)伪造、涂改、出租、转让、买卖《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七)以委托、挂靠、转让等形式从事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活动;
(八)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如有违反上述任何一项,愿意承担法律责任并按有关规定接受处理。
责任单位: 负 责 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