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低碳发展
我与低碳发展
祝桥小学四(4)班周依婕
我认为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的细节上注重节能减耗。平常一些不起眼的习惯、用具都有可能会污染我们身边的环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只要在生活中注意节约,注重小地方的消耗,就会拥有一个不一样的低碳健康生活。
冰箱里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妈妈说这样很浪费电,我灵机一动想出了妙招:我拿起以前堆积如山的硬纸板,把它们做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各自有各自的分类,然后按分类去整理,不一会冰箱变得又干净又美观,焕然一新。这样,既帮助了我们,又节省了不少的电。
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造成温室效应的凶手,就连小小的手机电池在插座上插着时都会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电就应将电池取下。我本以为,只有汽车尾气,煤炭燃烧才会排放二氧化碳,没想带生活中处处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着我们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养花是爷爷的爱好,家里的富贵竹,牡丹一年四季都是绿意盎然。爷爷总会把花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大家看着这绿色,吮吸这些绿色,心中顿时感觉丝丝凉意,有了好空气又养眼,真是一举两得呀!
低碳生活并不是要人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只是在倡导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要去留意怎样的生活才能更环保、更“低碳”。而这些,不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太大改变,也无需付出多少代价。也就是说,只要每天稍一注意,人人都可以低碳。地球失去人类,照样运转;人类失去地球,一无所有。低碳生活不仅仅是一种宣传口号,期盼合力公众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来创造真正的低碳生活。
指导老师张洁
第二篇:低碳发展论文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美两国就削减义务进行了全面争辩,其实争夺的是的碳排放权的分配。最终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并未明确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为此国际间的碳汇市场的前景扑朔迷离,各国必将关注进入国际碳汇市场的基础――采用降低碳排放的替代技术。本文从国际和国内探讨了碳排放与环境服务付费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国内并加入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服务市场 碳关税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温室气体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作为温室气体的一种,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被隔离或采用技术手段消减,因此,国际上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的重要途径是把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削减相关联。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是历史上第一个给成员国分配了强制性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而《哥本哈根协议》对成员国的的减排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只是为各国下一步开展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提供了起点。中美作为世界的焦点,双方的立场、态度将对未来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美国目前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一方面由于美国国内对削减碳排放的量化指标不但要求从技术上明确其效果、还要从经济上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美国1997年的《伯德-哈格尔决议》,美国不应当签署没有明确各参与国相应责任的气候协议,并且要求行政部门对任何气候政策都要提供经济合理性分析,以确保未来的收益高于现期费用。因此,多数美国人认为现在还没必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另一方面,即使美国参与了国际性气候变化公约,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交易也面临两难选择:若不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排放的成本费用在发达国家就显得太高;倘若采取交易的办法,削减的配额的分担有可能得不到各方的普遍认同,从而无法获得美国国内公众政治上的支持。因此,哥本哈根会议后,美国为防止各国对温室气体排放各行其是,提出到2018年如果未达成多方协议,就美国的国内气候政策美国可以单方面调整关税政策,碳关税是其可能的选择。因为在不存在削减温室气体共同行动的国际政策下,美国认为美国国内的企业竞争力会受到国内气候政策与其他国家“碳泄漏”的影响。为保护其国内企业由于严厉的国内气候政策导致的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减弱,将对来自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密集型进口品征收碳关税。除非温室气体排放削减等同于或高于美国,或者被美国认定的不发达国家,或者是温室气体排放少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0.5%,进口到美国的商品需要购买排放配额,以保证其国内产业的就业率、竞争和发展。因此,碳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其国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是为西方进口需求生产碳密集型产品的供给者,作为消费者的美国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应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发展中国家负担。而中美两国不同的选择依据和标准必然导致中美关系将会进一步恶化,碳关税将会彻底搅乱中美的贸易关系,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
为在未来的全球共同行动中取得话语权,同时也是本着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中国自愿性地实施减排措施,采取低碳经济战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技术替代取决于能源投入中替代资本和技术转换的难易以及低碳排放技术成本的高低。但是如果不存在各国一致认可、执行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框架协议,低碳排放的新技术市场就发展不起来,社会将会锁定在集中大量使用石油的体系中,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全球温室气体变化的问题。
第三篇:我对低碳发展和低碳发展的认识
低碳发展概念,在2003年由英国政府根据世界学术会议的倡议,正式提出来的。日本有较强烈的低氮发展意识,1995年,日本人从西欧荷兰获得脱氮细菌,如获至宝,立即着手改良基因,应用在有机氮污染治理上。在低氮发展上做得最好的是日本,把低氮和低碳相结合做得比较系统的,仍然是日本。2002-2010年,西欧沙龙厌氧氨技术和日本式的沙龙厌氧氨技术终于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产业化基地并经过实践检验。至今世界上也只有6个国家实施了产业化。未来的15年(2018-2033)将是推广使用的高峰期。日本在确立低氮和低碳统一发展的概念以后,对于有机氮的污染,采用总氮TN排放合格与否一票制验收工程,简言之,一票否决制。
自03年起,以日本为代表的学者,在国际上统一了低氮和低碳发展的新概念。广义的低氮发展就是降低水体和大气两项流体中的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存在方式的氮素的污染。广义的低碳发展就是降低水体和大气两项流体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两种存在方式的碳素的污染。
Denase工艺的确是世界领先。要想干掉总氮TN,必先干掉无机氮,要想干掉无机氮,必先干掉有机氮,要想干掉有机氮,必先干掉无机碳,要想干掉无机碳,必先干掉有机碳,要想最终干掉颜色,必先干掉金属离子。低氮发展和低碳发展互为因果
低N发展导致低C发展,高N发展导致高C发展
如果使用新工艺,水体中N化合物变为N2溢出,同时碳水化合物变成细
菌,CO2减排90%. 传统脱氮工艺导致更多的N化合物滞留水体中,同时大量的CO2排入大
气
低C发展导致低N发展,高C发展导致高N发展
CO2减排导致硝酸型酸雨减少,水体中N素减少
煤和石油燃烧产生氮氧化物(NOx),每年5300-9000万吨,通过氧化和
光化学作用等形成局部酸雨(硝酸,每年大约有7000万吨硝酸)酸雨使得局部水域含N量富集,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1.全新的观念,确立在骨子里面
美丽中国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废水绿色循环使用,正是时候。专家解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重中之重就有低氮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位居低碳发展之前,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低碳发展的落脚点在哪里?其实就在“低氮发展”的这个点上。日本早就找到了。桂电Denase技术同时作到低氮和低碳发展。
雾霾是大气中的N化合物和C化合物超标; 微小无机物颗粒,N化合物,C化合物相互混合凝聚成有毒微粒; N化合物和C化合物有毒气体吸入肺部; 有毒微粒小于2.5微米的,渗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疾病; 雾霾降低能见度,影响交通和车祸频发。
低碳(C)锦蓝天
低氮(N)绣碧水
第四篇:我低碳,我快乐
我低碳,我快乐
----------关于低碳生活的研究报告
高二五班、高二六班 指导老师:郑跃娟 组长:康鸣霞
组员:王轶、张小吉、沈陈怡、陈佳蔚、宋敏雅
一、研究背景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9年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南极上方的臭氧空洞,就是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的。
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对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首先,减碳主要落实在生产上,如大力开发水能、核电、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什么样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么呢?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二、了解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所以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一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出。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一个政治问题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四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年的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006年的26年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范围所限。因此,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方面。
五是碳排放空间不大。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随着低碳观念深入人心,2010年1月首届低碳中国论坛年会成功召开,低碳网继往开来,将于5月20日携手低碳中国论坛办公室、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并联合福建恒大光电、百度网、腾讯网隆重开启全球首届“低碳日”公益宣传活动,活动宗旨为“弘扬低碳社会责任、促进低碳文化建设”为宗旨,首届活动主题为:低碳城市在行动。6月下旬,还将举办预计超过一百位来自世界500强、中国五百强阵列的企业领袖或高级代表出席的“低碳文化与社会责任峰会”。作为全球首个“低碳日”公益宣传活动,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南京等5座大城市的地铁公益广告位将同步换装此次相关公益活动的内容,持续一个月,传播1000万人次,进一步触发“低碳日”全民关注。所有积极参与的城市,均将名列其中。与此同时,为促进此次公益活动的国际化、推动其全球性影响,商务社会责任国际协会(BSR)将邀请海外机构、企业在国际上同步举行相关活动或宣传,其它国际组织将及时通过各自的渠道和影响力向世界传播活动的进展和成果;《中国日报》将向全球传递本活动的动态新闻。
作为新一代,我们应该培养低碳意识,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下面使我们收集到的一些小窍门: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还有一些不容易注意的几点:
1.每天使用传统的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2.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
3.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4.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等适合跑步的空气清新的地方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45分钟锻炼;
5.用节能灯替换60瓦的灯泡;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
6.在使用电脑时,尽量使用低亮度,开启程序少些等,这样可以节电。
7.如果可以,尽量少看电视。建议多看书,既可节电,也可以增长知识。
8.用剩的小块肥皂香皂,收集起来装在不能穿的小丝袜中,可以接着用。
三、实践低碳
★您了解具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 A、只知道大概 B、不了解 C、非常清楚
22%42%只知道大概不了解非常清楚36%
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多数人对于“什么是低碳生活”还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那对于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可想而知不可能很多。当前首要任务应该是多多宣传关于低碳生活的基本知识,只有具备了对其的基本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出相应措施,创造低碳生活。★你购物时会自己携带环保袋吗?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25%46%会不会偶尔会29%
编辑A:这个结果是令我们比较吃惊的。本以为大部分人会自己携带购物袋,毕竟塑料袋得花钱,况且环保袋看上去挺流行的样子。可是根据调查得到的结果和笔者平时在超市看到的景象,发现顾客有的时候并不在乎这几毛钱。其次,“限塑令”已经推行了有一段时间了,人们起初对环保袋的新鲜感也淡化了,渐渐懒得随身携带环保袋出门购物了。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用来装蔬菜水果的手撕袋由于被限塑令“豁免”,越来越受到顾客的青睐。有的顾客为了省掉收银台塑料袋的钱,会多撕几个手撕袋装东西。听米柜的阿姨说,这种手撕袋用起来特别快,因为是免费的,人们都毫不客气。
随着环保袋的热潮逐渐退去,环保袋会不会被人们淡忘掉,然后一切回归到颁布“限塑令”之前呢?希望不要这样。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还是人们的环保低碳意识不够强烈造成的,我们大家需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对整个世界的难题视而不见。融入低碳生活不只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的持之以恒。
编辑B:从调查的结果显示,46%的人偶尔会提醒自己使用环保袋,说明大多群众是有考虑到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这一概念的,从来支持自己循环使用环保袋。另外,大部分的消费者觉得使用环保袋的最大好处是环保,而方便,耐用,外观则相对次之。但同样最大的问题是,环保袋的不方便携带,导致很多人不记得带,这些占了近三成,同时清洗不方便也是大多消费者考虑是否携带环保袋的原因。但让我感到可惜的是,我看到有不少消费者不愿意为了环保而去购买一个环保袋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大家都认为这给生活增加了不必要的花费,也给生活带来了不便。有如此快捷的方法,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自己带袋子去超市购物呢?这简直是自找麻烦。但这些消费者并没有考虑到长久。如今全全国,全世界,每人每天去超市一次,一次拿一个袋子,那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而这些塑料袋又需要多大的土地,来掩埋它。一个袋子,在土地掩埋了100年也未必能完全没有。那么以这个速度增长,100年后的我们,脚下的黄土,应该是塑料袋和黄土的混合物吧。因此我呼吁大家一定要树立起携带环保袋的意识,这是我们普通人最容易履行的环保职责!
★ 您认为我们应该倡导并开始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吗?
A、无所谓 B、见效慢,还是找其他办法 C、当然应该,应该从身边做起
5%10%无所谓见效慢,还是找其他办法当然应该,应该从身边做起85%
这个结果应是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至少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低碳生活是有益于全人类的发展的。另外10%的尽管不大欣赏倡导低碳这个方法,但看得出他们也是愿意为人类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倡导低碳人人有责,应该从身边做起,这是利人利己的行为。如果我们无私的为这个地球做一点贡献,我们自己也会收到应有的回报。当然,承诺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需要将之付诸于行动,这样才能真正地融入低碳生活,在逐渐汹涌的低碳热潮中涌现自己的价值,并在其中享受低碳生活带来的乐趣。★您愿意从今天起加入低碳生活行列吗?
A.愿意(70.5%)B.不在意(16.7%)C.不愿意(12.8%)
13%17%愿意不在意不愿意70%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是否加入低碳生活行列表示愿意。但仍有一部分人则表现出不在意,甚至是不愿意。由此可见,低碳生活的实行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它需要的是全民的一起努力,即使只有少数人不愿执行,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对此,需要更多的宣传推广其的好处,及其不行所带来的危害。多鼓励,尽力是全民参与。
★你会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环保节能吗? A、会 B、不会 C、偶尔会
5%34%会不会偶尔会61%
据调查分析,人群中很少会有人常常树立环保意识,人们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脑海里充斥的是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富有,而往往忽略了环保。殊不知环保才是人们生存下去的基础,如果大家都不注重环保,那么地球会有多长的寿命呢?大家都以为环保是环保局的人才能做的,其实环保离我们很近,只要大家都掌握一点环保的小窍门,就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共同的努力会换来地球美丽的明天!
四、个人感想
康鸣霞: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关于低碳生活,它让我们更好得去了解低碳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随着气候的变暖,人们越来越来关注环境的保护。低碳就是指生活生产的能源的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通过这一次的研究调查,我们明白低碳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任务,我们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上网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有时候我还组织召开一些会议,激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分享各自的心得体会,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我们一起分发问卷,采访不同年龄层的人,一起整理和分析数据,共同面对和解决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不仅开拓了视野,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明白“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和团结的重要性,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其他方面的能力,真是受益匪浅。困难,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合作,让我们的梦飞得更高。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收获,也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和多样性,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
通过这次的研究调查,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更加注重以低碳环保的方式处理问题,从小事,从身边做起,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吧。
王轶: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其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列如买菜用篮子、出行骑自行车等等。我觉得我们这次的研究性学习非常有意义。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持续上升,低碳生活的实行刻不容缓。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得到了一定的认识。
张小吉:
一成不变的顺序,同样的形式,但却多了一些老练和经验,一丝更深的体会。六个人的合作,平凡却诠释着团结就是力量的不讳真理。体验低碳,感受绿色生活。研究的一路风光无限,二明天的我们会更懂得珍惜,珍惜友情,珍惜协作。
沈陈怡:
“低碳”这个名词越来越广泛的深入我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低碳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节约。那么,不说大的目标,试着节约是肯定做得到的。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很高兴的看到大家的环保节约意识越来越强,一点一滴地去节约、减少消耗。本着节约的目的,我们采取的是网上调查而没有引发大量的纸质问卷,大家合作得很不错。研究性学习不但让我们了解现实、学习知识,还让我们学会团体齐心协力去探讨、解决问题。感谢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有更好的机会融入社会,关心社会,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宋敏雅:
经过这次关于“低碳生活”的研究学习,我明白了发展低碳生活,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培养人们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生活水平,经济效益协调发展。也知道了很多关于低碳生活的小窍门,例如:双面使用打印纸;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我享受研究学习的过程,更欣赏开展研究学习而使自己扩充知识面的满足。
陈佳蔚:
自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低碳成为时下人类最为关注的方面之一。每个人都在意识到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情上升,世界气候面临严重到威胁人类生存的问题,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开始提倡新的生活方式——低碳。中国在政府的倡导下,如火如荼地开展起低碳生活。在这种强烈的影响下,中学生的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小组这次的研究主题定为了“低碳生活”,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低碳这种意识已深入到人们心中,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低碳生活方式,小至少用一张纸,大到不买车,大家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低碳生活的倡导,共同努力维护地球家园。在这次活动中我也学到很多原来不知道的小窍门,总之是收获匪浅!
附录:
低碳生活问卷调查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全球化的“低碳革命”正在兴起,人类也将因此进入低碳时代,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时代。为了调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制定了这份调查表,希望大家支持和配合,谢谢大家了。这不但是帮助我们,也是为低碳出一份力呀!
1、你的职业()A、教师 B、学生 C、工人 D、公务员 E、其他
2、您了解具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A、只知道大概 B、不了解 C、非常清楚
3、你认为“低碳”这个词是关于哪个方面()A、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B、节约能源消耗 C、发展新能源
4、你觉得“低碳”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大吗?()A、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B、只与发达地区相关 C、与我们关系不大
5、你觉得最近发生的一些干旱洪涝灾害与气候变暖有关吗()A、关系紧密 B、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C、完全没关系
6、你认为我们应该倡导并开始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吗()A、无所谓 B、见效慢,还是找其他办法 C、当然应该,应该从身边做起
7、你购物时会自己携带环保袋吗?()A、会 B、不会 C、偶尔会
8、你会时刻提醒自己注意环保节能吗?()A、会 B、不会 C、偶尔会
9、夏天开空调温度会低于26度吗()A、经常性低于26度 B、高于26度 C、没注意过
10、你购物时会先考虑环保产品吗?()A、会 B、没怎么在意 C、不会
11、您愿意从今天起加入低碳生活行列吗?()A、愿意 B、不在意 C、不愿意
第五篇:博物馆与低碳
博物馆与低碳生活
作者:肖冠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高耗能低产出的矛盾仍然是发展的瓶颈。哥本哈根吹起的“低碳风潮”,不仅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渗透进博物馆的文化中。特别是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已深入人心,低碳已成为时下人们生活的关键词。博物馆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有不计其数的观众在这里参观、学习,接受教育,其社会职能决定新形势下博物馆应勇担社会责任,倡导低碳理念,推行低碳实践。
立足本馆,宣传低碳理念
低碳生活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展示历史,也是为了促进未来可持续发展。博物馆的建设、改造,陈列的布置,观众的出游、各种活动的举办,都将造成大量的碳排放。首先,博物馆有着良好的教育资源,是学习教育的场所,气候变暖、节能减排等社会问题应该在这里得到关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意识要在这里得到宣传;低碳技术、先进陈列手段要在这里得到运用。其次,博物馆要通过各种方法主动向观众宣传低碳理念,通过向观众发放低碳倡议书、低碳生活手册、环保袋,在公众服务区张贴宣传画,制作宣传版面,开展组织低碳知识问答活动,定期播放环保电影,组织碳足迹计算等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低碳生活的氛围。同时,宣传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要特色鲜明,通俗易懂,方便群众接受,让低碳生活点点滴滴深入人心。
此外,低碳博物馆的建设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使低碳理念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与相关方达成共识,建立伙伴关系。例如一些供应商、承包商,博物馆也要对其进行低碳理念的宣传,在合同条款中可以约定遵守的环保条约。特别是在开放服务中要强调环保意识,减少一次用品的使用。例如有的博物馆免费提供纸杯,就可以考虑提倡让观众自带水杯,湖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则在景区内安装了十多处直饮水设施,观众可以直接饮用到矿泉水。同时,要加强对观众的管理,观众是上帝,但观众到博物馆来参观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博物馆要通过温馨提示、宣传、活动、资料等多种形式在观众中树立低碳环保的示范形象,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来要求观众共同遵守环保约定,使参观环境得到优化,也提高了观众素质,使其受到教育。
科学规划,将低碳理念与科学发展统筹
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首先在规划设计上,策展人以及博物馆馆长,还有设计师、建筑师之间需要很好的沟通,倡导低碳建设,将博物馆建设与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既要彰显低碳概念,也要提高能源的利用。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改变一味追求场馆大,设施新,陈列手段现代化程度高的观念,采取适合馆情的发展模式。新馆建设的选址要和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改造结合起来,新馆的规划要考虑生态的理念、低碳的理念,包括步行适宜距离和节能、生态效应以及陈列展览的展厅是否可以持续利用等。
其次,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要优先考虑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的低碳设计,要在确保文物展陈的小环境基础上考虑观众的舒适度。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多采用自然光,尤其是地处农村的博物馆,用电无保障,更应减少对电的依赖。在建筑通风中多采用自然风,在设计时要考虑保温效果,控制展厅面积,减少冷热交替等,减少对空调系统依赖的使用。其三,在材料和设备设施的使用上,陈列改造中大量采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和新材料。比如,现在我们的陈列过程中大量使用了PVC材料,但这种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毒素,严重影响环境。此外,应多使用节能灯具,有条件的应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LED照明技术,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要减少室外大面积玻璃幕墙、钢筋的使用,多采用本地生态建筑用材,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碳的排放。馆区范围大的博物馆有时需要使用交通工具,应尽量控制机动车的进入,而采用自行车、氢能源汽车、纯电容汽车等。在陈列展线上适当增加绿色盆栽植物,在室外增加绿化面积,目前有的博物馆将屋顶科学利用起来,建设绿色屋顶。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考虑微灌系统的使用,节约水资源。
拓宽外延,将低碳理念与社教活动结合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可持续的重要机制是社会化,这个过程使新生社会成员接受并内化现有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场所,要将低碳理念与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致的、有效的符合低碳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何让低碳引领我们的生活,很多博物馆早就行动起来。例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
“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主题科普展,青岛市“我的低碳生活”启动仪式在奥帆博物馆举行。今年4月,浙江自然博物馆举行了“让地球更健康——低碳行动从我做起”活动。
博物馆可以通过“低碳环保生活从我做起”的活动来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议学生及家长们选择集体乘坐学校大巴出游,不选自驾车;选择自带水壶,不选瓶装水或饮料;选择带手帕,不选一次性纸巾;选择布制餐布,不选一次性餐布等。例如,今年3月,中国湿地博物馆举行了“变废为宝,环保手工制作”活动,很多小朋友通过精心制作,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或者生活用具,例如废旧的报纸,经过处理,成了雕塑;废弃的水管,涂涂画画,变成了笔筒和花瓶;废旧的纸盒,切割拼接,成了12生肖。一块家中废弃的刷碗海绵,结合胶水、贴纸、扭扭棒等小物件,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海绵宝宝、糖果冰激凌、蝴蝶结等等。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开心地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家长汇报,表示以后还要参加这样有意思的活动。此外,博物馆还要结合博物馆之友活动,发挥志愿者作用,可以与周边社区、学校、机关、企业联合起来,使低碳环保意识得到加强,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在广大群众中传递绿色环保理念。
关注细节,推行低碳实践
一是做好数据统计,制定目标。要通过测量碳足迹、计算碳排放量,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找出潜在的节能减排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要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减少碳排放的实施方案,例如怎样科学设计和控制展厅空调温度,如何科学控制和调节展区照明系统,减少能耗。控制高峰期观众的参观人数,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碳排放量和对水、电、空调等的使用频率。同时,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控制开放时间,规定空调、灯具照明的启用时间。
二是在我们的办公环境中,办公室人离电断,日常照明要使用节能灯具,许多印刷材料要使用可再生纸,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宣传资料。加强内部局域网的建设,采用无纸化办公,利用网络发布信息、审批文件、报送材料,减少纸张的消耗。此外,博物馆有采购的主动权,我们要运用这种能力减少其他供应商和运输商的碳足迹。在流动展览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使用当地提供的材质、当地的资源,从而减少其他材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改变出游方式。在交通方式上特别是现在私家车增多,要尽量集中乘坐公共车或自行车,减少碳的排放。此外,加强数字博物馆建设,让观众足不出户在家观看博物馆的陈
列展览,例如湖南省博物馆除了有视频的资料外,还增加了文物联联看的游戏内容,可以让观众在浏览博物馆网站的同时学习文物常识。
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博物馆自身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来规范低碳实践,例如法律法规遵守、能源节约制度、博物馆开放管理制度、节约型机关的建设等。同时,导入实施ISO14001国际环境标准体系认证,借第三方力量,加强对环境的监督。
实现低碳博物馆除了改变观念,改进技术手段,获得相关方面的支持外,在设备设施使用时,我们不得不考虑投入与产出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讲,我们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减少生活领域的能源消耗和碳的排放,但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地域、气候、人文、建筑等特点,加之往往节能技术投入资金较大,不是每个博物馆都有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现低碳理念,但如果博物馆人坚持不懈地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工作,博物馆将在推进低碳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