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
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在国际上的排名和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细胞,企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关系到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企业的发展对一国经济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呢?在当今经济时代又有哪些要求和变化呢?在我国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是否有合适的企业发展制度,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各种制度应该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些都是极其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找到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治理机制,并不断地去进行调整和改进,企业变得强大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对于社会经济的细胞作用,使得一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保障。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制度创新 第一部分: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制度的不断革新,在过去使用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生存法则都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以适应其发展,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制度上都存在不少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知识经济时代是讲求知识的运用与效率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对企业的制度及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下文正是针对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的。
第二部分:正文
一.提出问题: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1)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
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参照钱德勒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 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庭手中。我国家庭企业的家庭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 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庭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更谈 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2)产权制度缺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 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 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 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
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 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
(3)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
企业治理机制是一组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它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不难看出,治理机制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企业的财 产和企业家的个人财产紧密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十分完善,不存在任何代理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 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很难与中层经理及员 工平等地交流和沟通。
(4)管理制度缺失
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也是其发展进程中最危险的时期。管理则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受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法律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了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方式在企业资金规模较小的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的各种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阶层,这一方面往往导致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亲属形成两个利益集团,诱发企业 内部各种矛盾,造成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使有才能的员 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但又留不住人才。
(5)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
一是观念歧视仍然存在。主要是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和“防私”观念。二是市场准人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人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三是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四是企业实际 税费较重。五是企业权益不时遭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时常发生。六是 社会服务体系远未建立。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尚处于起步阶 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无助地位。七是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二.分析问题:知识经济对社会及企业的影响
(一)对社会的影响
知识经济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教育的职能与形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投资模式方面,信息、教育、通讯等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的巨大产出和展现出的骤然增长的就业前景,将导致对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在产业结构方面,一方面,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另一方面,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再者,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将以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创新为前提,在变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将显现出跳跃式发展的特征。在增长方式方面,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并实现报酬递增,使经济增长方式可能走出依赖资源的模式。这不仅使长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还使经济活动都伴随着学习,教育溶于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同时,知识更新的加快使终生学习成为必知识经济又是新的信息革命导致知识共享以高效率产生新知识时代的产物。新的信息革命——数字
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人类信息共享,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或者说提高知识生产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条件,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只有信息共享,并与人的认知能力——智能相结合,才能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知识经济的概念,更突出人的大脑,人的智能。反过来,人的智能,只有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信息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信息共享,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就是说,信息革命,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直到目前,在国际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经济,往往还同时使用。
(二)对企业的影响
(1)知识经济要求企业资源利用智力化
从资源配置来划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经济资源。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即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在企业中,只有合理的运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正确的运用人才,将适当的人置于正确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才能,为企业创造大的价值。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超过50%。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知识经济要求企业通过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来维护企业的无形资产,以保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发展产业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创新是企业立足和不断发展的源泉,新科技的研发和运用是企业取得竞争胜利的必须保障,产业链的建立是企业扩展的方向,在任何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采取的是可持续化的、从长远观点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
(3)知识经济的发展引起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转让方式,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 职工来实现的。
三.解决问题:知识经济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改革的影响
(一)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 ”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制度
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 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
(二)创新的思路: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路径安排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 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企业家创新
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2)产权制度创新
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 益,如此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民营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 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民营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 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民营中小企业不应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 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公正、合理的。
(3)管理制度创新
现在的民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原始管理阶段,真正好的科学管理必须要有监督管理。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 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时,还得建立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而这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制衡化,使原来的利益共同体导向向命运共同体导向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WTO环境下,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使得中小企业更需加强由生产质量、劳工工作环境、环保等方面所构成的生态管理制度的建设。
(4)治理结构创新
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 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 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
(5)分配制度创新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建立将企业职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 产参与分配。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技术股、创业股、管理股的方式使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智力、才华成为企业的无形财产,通过股权或期权的方式将其作为资本计入股份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实现劳动力资本的价值。使员工的利益真正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激励员工的敬业创业精神。
第三部分:结束语
通过这次的分析及阐述我们可以得知知识经济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人类社会已悄然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成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企业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带来更好的际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有利于在新的世纪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黄达 金融学 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2008
[2] 赵有生 现代企业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守安.中国经济新名词词典[Z].北京:南海出版公司,1994
[4]陈佳贵,李扬,刘树成,汪同三.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5]孙国强.全球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2
[6]方福前,杨万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10,(4)
[7].
第二篇:论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论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公司制度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当今的企业制度需要建设企业文化也呼吁着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字: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
正文: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企业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通常来说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一、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二、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1、企业法规。企业法规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同国家的企业法规,都是以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制定的,对本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企业的经营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指通过划分生产权和经营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形态。
3、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一般来说,企业法规
和企业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促使不同企业的企
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个性的原因,是企业
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
三、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
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
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四、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
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企业文
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载体上,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
产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文
化的内涵涉及到企业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的重要性也恰恰体现了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
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
希望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
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
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
提供动力和保证。而且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该
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在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和实施步骤,虚心学习优
秀企业文化的经验,努力开拓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同步构建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
发展的产物,而企业文化正是现代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高效率、高效益
这一企业目标的强大动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内涵不仅是一种
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发展企业文化,二
者相辅相成,应当同步构建前行。
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催化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
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并意味着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企业生产经
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生存方式的变化,无疑,这一切都需
要通过企亚文化建设来串联,来维系,以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营造一个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环境,引导人们从文化建设的深层来推动和促进企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催化剂。
2.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撑点。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
企业文化的支撑,正象一位现代管理学专家所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
人才和科技力标志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居第一位的不是严格的管理
制度、先进的管理手段,而是企业文化。现在各个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文化而不
是仅仅对公司进行管理。
3.企业文化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建设。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伴随现代
市场经济发展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产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企业文
化建设也必然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实践中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运
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毫无疑问,企业文化将在整个现
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自控功能
和协调功能,通过树立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讲求经营之道,规范人们行为,以使企业和广大职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文化重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建设,而且是一项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的中公是人不是物,企
业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竞争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
业领导当认真地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特点,积极地探索企业文化设途径,运用企业文化建设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有效地而不是形式地靠教育净化心灵,靠
道德陶冶操,靠榜样塑造人格,靠自觉完善自我,帮助广大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以使企业尽快步入现代业制度轨道。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建设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以为本的管理和以人为目标的教。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而“人”则是现代企业中具
有无限潜能待开发的重要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企业的成功之道。所以,只有通过企业丈化的建设,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2.企业文化的任务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再教育。企业文化建设
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载体,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教育、诱导、启迪、吸引、激励和陶冶的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观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
3.企业文化建设要着力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职工群众仍然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文化建设就要
以此为己任,注意感情投入,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创造一个民主和谐,能
扬己之长,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使职工感到有干头,有奔头。
4.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在于寓教于乐,多层次、多视角。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要根据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底蕴及由此形成的,公理状态,有针村性地开展寓教
于乐的丰富多采活动,激励干部职工的爱国之情,爱厂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嗽而就的。我国的企业文化建
设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加
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
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本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
时要继承自己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建立自己企业的特色文化。
第二,关于企业文化与生产管理。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
物,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当
今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力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
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因此,要强化企业文化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
用,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与
专业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
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三,关于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积极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员工的创造,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关于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企业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吸收优秀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经验,但并不是仅仅去吸收,而是结合本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需要,要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更好的发挥企业文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具体地说.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精神和经营观念,以不断鼓舞职工的士气,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娱乐休息环境以及文化设施,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建树良好的厂容厂貌,大力培养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服务意识、劳动态度、法制观念等,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规章,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和业务素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党的路线服务。企业文化也要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在企业普遍建立的党组织中拥有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可以和正在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发扬这个传统.以平等的态度去关心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企业文化建设扎根于班组,落实到职工群众之中。第四,吃苦在前,严于律己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扬这种
精神,提倡这种作风.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企业文化建设的种种设想和要求才有可能逐步变成全体职工的意识和行动。
(三)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着力把企业引向市场,促进企业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引导企业面向市场,以追求价值为导向的属性,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社会需求。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目标,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会时时受到各种冲击,经受各种考验,面对加人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认可的中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并积极引导职工为实
现企业发展目标,争创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论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论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公司制度核心,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当今的企业制度需要建设企业文化也呼吁着企业文化建设。关键字: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 正文: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企业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通常来说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一、企业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企业精神是企业广大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家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确立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由企业的传统、经历、文化和企业领导人的管理哲学共同孕育的,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企业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经营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
二、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1、企业法规。企业法规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以及企业在生产经营或服务性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不同国家的企业法规,都是以国家的性质、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为基础制定的,对本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企业的经营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是指通过划分生产权和经营权,在不改变所有权的情况下,强化企业的经营责任,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度,是企业制度文化的组织形态。
3、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一般来说,企业法规和企业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促使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但真正制约和影响企业文化个性的原因,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
三、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四、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产品服务以及技术进步这些物质载体上,还通过厂区建设,包括生产环境的改造,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来体现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涉及到企业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它的重要性也恰恰体现了它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为此,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树立科学发展观,讲究经营之道,培养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优化企业内外环境,全力打造具有自身特制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而且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企业应该不失时机地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从实际出发,在企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制定相应的行动规划和实施步骤,虚心学习优秀企业文化的经验,努力开拓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同步构建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 发展的产物,而企业文化正是现代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高效率、高效益这一企业目标的强大动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内涵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发展企业文化,二者相辅相成,应当同步构建前行。
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要,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催化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并意味着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变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生存方式的变化,无疑,这一切都需要通过企亚文化建设来串联,来维系,以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营造一个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环境,引导人们从文化建设的深层来推动和促进企业管理组织的现代化。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催化剂。
2.企业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支撑点。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文化的支撑,正象一位现代管理学专家所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人才和科技力标志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取得成功,居第一位的不是严格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手段,而是企业文化。现在各个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文化而不是仅仅对公司进行管理。
3.企业文化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建设。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伴随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进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产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发展机遇。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必然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实践中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毫无疑问,企业文化将在整个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自控功能和协调功能,通过树立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讲求经营之道,规范人们行为,以使企业和广大职工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文化重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仅是一种制度建设,而且是一项文化建设。企业管理的中公是人不是物,企业文化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竞争与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当认真地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特点,积极地探索企业文化设途径,运用企业文化建设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有效地而不是形式地靠教育净化心灵,靠道德陶冶操,靠榜样塑造人格,靠自觉完善自我,帮助广大职工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观念,以使企业尽快步入现代业制度轨道。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中建设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以为本的管理和以人为目标的教。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而“人”则是现代企业中具有无限潜能待开发的重要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企业的成 功之道。所以,只有通过企业丈化的建设,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2.企业文化的任务是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再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载体,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教育、诱导、启迪、吸引、激励和陶冶的方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观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
3.企业文化建设要着力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职工群众仍然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文化建设就要以此为己任,注意感情投入,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创造一个民主和谐,能扬己之长,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使职工感到有干头,有奔头。
4.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在于寓教于乐,多层次、多视角。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根据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底蕴及由此形成的,公理状态,有针村性地开展寓教于乐的丰富多采活动,激励干部职工的爱国之情,爱厂之情。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呢?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嗽而就的。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适应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继承与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文化继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辩证地扬弃。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化,才是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本企业在发展企业文化时要继承自己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建立自己企业的特色文化。第二,关于企业文化与生产管理。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管理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概括、总结、提炼而成的产物,是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当今时代,企业管理模式从经验型的管理向文化力层面飞跃,从过去的生产现场组织到以人为本、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并最终推动企业的发展,这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潮流。因此,要强化企业文化力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与专业管理有机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形成内化与固化结合,文化与管理一体,隐性与显性相融,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优势互补,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第三,关于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积极参与。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管理实践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和实践的过程,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自觉行为。企业领导者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应当是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一方面企业领导者要充分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另一方面,构建企业文化体系需要集中员工的智慧,培育企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需要员工的创造,开展各种活动需要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的深层次渗透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四,关于博采众长与以我为主,企业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吸收优秀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经验,但并不是仅仅去吸收,而是结合本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需要,要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建设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更好的发挥企业文化带来的竞争优势。具体地说.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尊重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树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精神和经营观念,以不断鼓舞职工的士气,激发职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使其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娱乐休息环境以及文化设施,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建树良好的厂容厂貌,大力培养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价值观念、服务意识、劳动态度、法制观念等,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规章,以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文化和业务素质,促进职工身心健康,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第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党的路线服务。企业文化也要体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二,思想政治工作有强大的组织优势.在企业普遍建立的党组织中拥有一支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可以和正在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企业文化建设应当发扬这个传统.以平等的态度去关心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企业文化建设扎根于班组,落实到职工群众之中。第四,吃苦在前,严于律己是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优良品质和作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扬这种
精神,提倡这种作风.特别是企业领导者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企业文化建设的种种设想和要求才有可能逐步变成全体职工的意识和行动。
(三)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着力把企业引向市场,促进企业更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引导企业面向市场,以追求价值为导向的属性,积极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社会需求。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目标,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会时时受到各种冲击,经受各种考验,面对加人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工认可的中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并积极引导职工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争创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知识经济与创新
一.解释下列概念与关系
1人才与创新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人才与创新在当今社会已经被重视以及联系起来创新成为对人才的一个评判要求当今社会需求的是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2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组织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组织或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体(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人力资源是存在于人的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等载体中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物质性、可用性、有限性。人力资源的物质性是指,有一定的人口,才有一定的人力;一定的人力资源必然表现为一定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源的可用性是指,通过对体能、知识、能力、个性行为特征与倾向(如人格、价值观)的使用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人力资源的有限性是指,人力资源有质和量的限制,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加以利用。这就是培训的意义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是一体的 缺一不可的。。。这里自己发挥
3人力资源管理与工作分析
人力职员管理即 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所谓工作分析,是指确定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技能、责任和知识的系统过程,是一种重要而普遍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工作分析是对某特定的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资格条件的过程。工作分析是具体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位置及其重要。工作分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对自身的人力资源与管理,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和今后的理想与目标,并且要不断填充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修养。结合自身情况,从而作出合理的规划。
二.1制定一份职业发展规划
同下所述
2制定一份求职行动计划
这个没查到
3.制定企业计算机人员培训计划
确定培训人员
培养目标 目的培养周期 地点
培训内容
最后应该有个考核模式 就是验收
这个是我自己写的三.思考分析
1.简述人才及其人才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地位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在知识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知识经济就是以人才为依托进行发展的经济模式 以其无形化 高回报化 高风险高资金投入 低资源依赖 为主要特征知识经济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及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增加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知识经济的发展依托于知识的累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需要的是人才来完成这一系列的累积
2.结合本人谈谈良好人际关系意义及其发展
这个我认为主要从 生存环境 心理方面来胡扯哈呵呵
3.如何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及自我管理
先把人才资源的开发扯一部分过来 再把自我管理扯一部分过来
自我管理 即对自己的规划 加强主要以自我素养为主
4.简述职业培训及其管理
职业培训是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要求就业和在职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其含义:①是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活动;②是一种以直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特定需要为目的的定向性培训;③它通常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
管理就是对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了解 并对其培训进行合理规划使其产生最大的效果及利益 5.谈谈对自我激励认识(从概念什么是自我激励,为什么要,怎样做去写)
首先对自己有自我认识 然后自我激励 这个题直接写下面的自我激励自己组织语言哈
自我认识的方法
通过自我现实分析认识自我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认识自我通过他人的评价或者与他人比较认识自我通过专家咨询认识自我 通过运用测评手段认识自我)自我认识的内容
道德品质
学识水平
气质和性格
能力和特长
兴趣和爱好生理特征
(一)激励与自我激励的概念
激励: 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
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时掌握此时此刻,去做人生中应该做的事,而且是你所喜欢的事。
自我激励是最成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操练。两个层面:
1、态度的自我激励
2、动机的自我激励 培养一个良好的态度你可以采用:
自我暗示,如:在内心、潜意识里不断地注入一些积极的词语。
让我们将清晰地制定目标,将目标具体化。像在水中渴望空气一样渴望成功。
6.如何处理劳动争议(从原则,方式)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是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
这一原则要求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应着重采取调解方式使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化解矛盾。
及时处理原则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应当积极主动的向相关部门申请调解或仲裁,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在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应当尽快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争议做出迅速、及时的调解、裁决和判决。
(2)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
这项原则要求处理劳动争议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首先双方何以进行和解。
其次,可以选择进行调解,这是一个选择性的程序。
再次,可以申请进行劳动仲裁,这是进行诉讼的必经程序,即对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对于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先由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先进行仲裁,只有对仲裁的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起诉。
最后,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仲裁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四.保持和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从定义,怎么样做,为什么要这样论述)
这个内容主要我觉得从以人为本的关系去解答 我没你会答 下面的是参考内容本来劳资关系就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对立 双赢应该是一个成面
劳资关系反映出社会的生产关系性质、劳动者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以及劳动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劳动者的利益和相应的社会地位得到保障,劳资关系和谐稳定时,劳动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才能创造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基础。一是要转变经营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通过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劳动者培训等人性化的管理留住劳动者。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全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即不允许强制加班;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不许采用惩罚性措施;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二是营造企业文化,通过自觉或自律的方式,使员工对企业认同归属,从而使劳资关系超越简单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创造条件。三是建立企业内部申诉机制。即通过民主沟通对话机制,厂务公开等充当减压阀,企业主通报企业最近情况,员工提意见,双方坦诚交流,消除误解,确保企业内部问题不堆积,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上面大部分是我组织的语言不通顺的地方宝宝自己看着改改哈
第五篇: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企业管理概论大作业
姓名:曾黎明
学号:
班级:热动
成绩:
201002000722 1007
论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
摘要: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源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企业的崛起以及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的威胁和挑战。人们通过关注日美企业管理模式以及文化的不同对企业管理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而企业制度则是指企业范围内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规则的集合,其目的是约束本企业及其成员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它包括从企业的产权制度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本文分别阐述了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论述了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基本关系,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下,提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关系
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经营中的基本理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企业员工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强调员工的内在自觉和自律,而企业制度却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重视规范、程序之类的强制性约束力量。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是相辅相成的。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特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通过其长期的经营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企业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组织的价值观、行为标准、制度设计和工作程序。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力量,它能将一个组织的众多成员聚集在一起,围绕一项共同的事业协同工作。企业文化的威力首先来自它所具有的精神魅力。首先,是一种理想、追求信仰所具有的约束力,感召力和激发力。其次,作为一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和相沿成习的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常常借助于行为个体间的传导、共同体内的熏陶、群体行为的诱导、集体精神的感染以及文化共同体对“叛逆”的惩处,把企
业对企业员工的“软管理”和“硬管理”统一起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1)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2)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3)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4)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从企业文化中分化出来。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载体,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是由现代企业的组建而形成和制度化的。现代企业是由一群领取薪水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企业从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公司制,不论从企业规模、组建制度,还是企业营销战略方面都有质的突破。
三、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的关系
(一)制度建设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
综观企业管理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制度建设正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管理由经验管理迈入了科学管理,而制度柔性化建设则使企业管理由科学管理走向了文化管理。科学管理的一个特征就是制度的规范化,可以说在科学管理方式下,制度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不可否认,这种制度的完善对于促进企业发展曾经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物极必反,制度的日趋规范使员工的责任十分明确,为了避免承担责任,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使员工在工作中形成严格按照制度办事的原则,员工被束缚于严谨的制度中,限制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使人与制度之间的对立转化为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利益对立,增加了沟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管理已不能适
应企业发展的要求,怎样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新课题。由此催生了企业文化这一新的文化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企业文化,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为企业确立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超级目标,求得员工的认同,来弱化制度的刚性,解决上述冲突,降低沟通成本。企业文化演进是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再倡导新文化,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中不断优化。不得不承认,文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的创新,相对于科学管理的刚性化,文化管理更体现了一种柔性化的管理,它是一种人性管理,它强调通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从而认同企业的发展方向、目标,通过构建这一超级目标,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但是文化管理的柔性是 相对而言的,它作为制度化管理进化的产物,必然继承了科学管理的部分刚性。企业实行文化管理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作支撑,但是作为一种柔性管理,企业文化中制度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文化管理下的制度更强调员工认同下的自我约束。由此可见,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支柱,无论在科学管理还是文化管理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指导和约束企业制度
企业文化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而这些指导与约束规范,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要保持高度一致,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契合应从以下角度入手。一是将企业文化理念作为制定企业制度的指导思想,并贯穿于制度执行的全过程;二是依据已经确认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检查企业现行制度中有无与文化理念相违背的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部分,修正或废弃与企业文化不相容的部分;三是以企业文化理念为基准,对企业制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以适应变化和提升了的理念,并通过组织和管理手段,防止刚性的制度对文化理念的侵蚀;四是通过企业控制体系,控制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及时纠正偏差,不断更新和发展企业文化理念,指导和约束企业制度。
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 注重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要培育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摒弃旧的企业价值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企业价值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提高企业活力,而释放企业活力之关键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
其次,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确立共同目标需要企业在大目标中融合员工的小目标,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与荣耀,促使员工奋发向上,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念并付诸行动,从而产生价值共识。企业精神的形成,不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它需要理性提炼和培养,具体途径为:确立企业共同目标。
最后,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是重点。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就要有具备战略意识,富有竞争性、开拓性的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因此,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企业管理者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每个组织都应该将企业制度调节和企业文化调节紧紧结合起来使用。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制度也应随之改变。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文化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企业文化的变化,必然会对企业制度提出发展要求,只有适应这种要求,企业文化才能不断的发展,企业才能不断进步。正确的制度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力、决策与实施的速度,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规范化的作业流程与员工工作行为,形成了企业一个融洽、竞争、有序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诞生,并维持生存。
参考文献:
[1]吴金明.论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共生,现代企业教育2005年,第11期
[2]于明仁,推进文化管理的思考.大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 邝鲜辉,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关系,企业文化
[4]皇新海,费坚真.建设现代文化型企业的宝贵探索——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调查报告.企业文化,2003年,第3期
[5]冯向东,再造企业文化.中国电信业,2003年第12期
[6]王文辉,.扬子石化的文化管理是怎样“化”成的—— —2006年全国企业文化(扬子石化)现场会召开.中外企业文化,2006年,第3期
[7]杨晋平.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内蒙古电力技术[J],2004年,第5期
[8]董洁.企业文化建设之管见.施工企业管理,2005年,第5期
[9]刘彬彬,浅析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管理纵横
[10] 唐钟鸣.论招聘整合企业文化的路径选择.北方经贸,200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