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传承美德时不我待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 传统文化 美德 教育
2009年10月24日,来自长江大学的十余名大学生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水中,手拉手结成人梯,成功将两名不慎掉入湍急江水的少年救出。然而不幸的是,三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陈及时、何东旭和方招却被江水无情地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90后大学生舍己救人的壮举深深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有不少人认为,现在的青年人生活上挑剔,做事随便,缺乏责任感,很多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这次90后大学生救落水少年牺牲的事件,我认为他们不仅仅救了人,更重要的是“救”起了一代人的精神。这些英勇的90后大学生为新时代大学生树立了榜样,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唤起了社会的良知,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对青少年的培养和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时代在进步,青少年的思想却在“倒退”,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太优越了,对很多现象已经麻木了,我们作为教育者有义务唤起一代人的心灵。
一、勤劳为先
中国人以农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辛勤地劳动,以汗水换来硕硕丰成,造
福子孙后代;同时也因为“勤”,加上极富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圆周率、浑天仪、《本草纲目》等等智慧结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构、心理特征、伦理道德等等都有深深的影响。其积极的层面都为历代的仁人志士所继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巨大力量。
二、责无旁贷
中国人是勇敢的,有傲气的。南宋名将岳飞以精忠报国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抗敌,保卫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终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后从容就义。他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何等壮烈感人的豪语!他们的忠义能与日月争光,在民族史册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迹!中国人爱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非笔墨可形容的深感情。爱国诗人陆游在遗作《示儿》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死亡泰然处之,临终时还念挂着国家民族的安危,是多么可敬可佩啊!北宋著名文学家及政治家范仲淹,忧国忧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情操。翻开中国历史,这样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则徐、孙中山、周恩来等等,真是数之不尽。孝道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卧冰求鲤”“黄香暖席”的故事,广受传颂。而古诗里的人物花木兰更是家喻户晓,她为免老父再受征战沙场的痛苦,决心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和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与道德规范等具有和谐的指向,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当今中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 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 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 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为基础、为依据, 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为归宿。
三、美德教育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首先要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热爱祖国、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已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优良传统美德, 和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可以从我国浩如烟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展,新时期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中的知识传授、情操陶冶和培养良好的美德行为习惯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育效果, 不断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途径, 并以此来教育、熏陶青年一代, 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 担当起历史重任。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教育者首先要“为人师表”。传统美德教育是个系统工程, 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全力参与, 共同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亲切永恒的人文关怀。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 传统美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学生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可以用不断发展的德育教育形式, 结合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巩固德育成果, 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各尽其职
要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把传统美德教育的部分内容由学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同时, 发动家长, 通过他们的配合和支持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目的是继承民族灿烂文化, 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
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充分发掘传统美德这一德育资源, 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 使传统美德为当代教育服务。例如: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追求“和为贵”、“家和万事兴”, 倡导好善乐施、扶危济困, 把人的生命和尊严, 把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越是危难之际, 这些传统越是得到发扬。如九八抗洪时, 抗非典时;今年初南方冰雪灾难, 特大地震灾难面前的“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举国上下及时伸出了无私援助之手。这些无不体现传统美德对中华子孙后代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修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 青少年特别是当代的大学生, 掌握着先进的知识文化, 是未来的主人, 应当加强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学习,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现代社会的传统道德教育日渐式微,在一些社会领域和部门频频出现现道德失范和道德沦丧的现象。但我仍相信,中国传统美德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年青的新一代培养优良的品行、淳朴大方的风度,重见我国道德文化的光芒。
第二篇: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读《我们的节日》有感
九龙湖中心学校四(2)班 江珊
前几天,老师发下一本小学生读本,书名叫《我们的节日》。我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翻开来,里面的内容还真丰富!书中分三块内容: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外国节日。不仅介绍了每个节日的来历,还讲述了许多节日的习俗、有关的故事等。
我一页页地翻着,津津有味地读着。看着看着,我发现这本书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还使我认识和领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就说重阳节吧。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九九艳阳天”云淡山青,秋高气爽,硕果累累,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年中外出游览的最好季节。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我记得每年这一天前或后,爸爸妈妈总会带上我,拎着礼物去看望外公外婆。
我们都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学《三字经》活动,《三字经》中有一段写道:“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叫黄香的人,自幼懂得孝敬父母。夏日炎热,他为父亲扇帷帐,扇凉后让父亲安寝;严冬时节,又用身体为父亲温床,让父亲睡得暖热。我想黄香的孝心肯定打动每一个人。此时,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妈妈说我一句,我就会顶上好几句。我又常常嫌奶奶的唠叨太烦人,动不动就朝她大呼小叫。仔细想想,其实她们都是为我好啊。她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我又为她们做了些什么呢?虽然,我们现在不用再为父母扇帷帐、温暖床。但是,我们可以为长辈做力所能力的事啊,帮妈妈洗洗碗,给爸爸倒杯茶,替奶奶捶捶背,为爷爷洗洗脚„„。让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指导老师:严维娜
我喜欢《我们的节日》
九龙湖中心学校四(2)班覃若男
这学期,老师发给我们一本小学生读物《我们的节日》。书中介绍了传统节日、现代节日、外国节日。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来历,不少节日还有许多有趣的风俗呢!如元宵节吃元宵、逛灯会,端午节吃粽子,重阳节登高„„这几天我们刚度过“五一”长假,我从书中知道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说到劳动,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从小,我就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倒山上去干活,回来时总是累得满头大汗,鞋子上沾满了泥巴。每当丰收季节,外公外婆常常忙得不亦乐乎,有时收成好,外公外婆就像吃了蜜一样。受他们的影响,我读一年级后就自己的事自己做。别人总夸我是个勤快的女孩,我心里乐滋滋的。外婆常对我说:“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最光荣。”我至今不能完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我知道,劳动创造生活。
勤劳勇敢,热爱祖国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书中有关“端午节来历”这部分内容中向我们介绍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爱国情怀。我们常常把热爱祖国挂在嘴边,我们该为祖国妈妈做些什么呢?我想,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我们的节日》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还弘扬了传统美德,它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指导老师:严维娜
用“宽容”之心,共建和谐家园
九龙湖中心学校四(1)班沈淑
5月1日劳动节,大家都知道,正是这个节日,构造了我们的和谐家园。
5月1日,人们都会放假。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但是,只要我们用宽容去面对,微笑着说:“对不起!”,那么,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和别人争吵的事,我会大发脾气。我认为,这会使自己好受,不用管别人。直到有一天,爸爸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正是劳动节,我想:劳动节应该劳动,我种棵树吧。于是,我在爸爸刚买来的树苗中拿了一株,种在园子里。正在这时,邻居家的小虎子也来凑热闹。我在浇水时,不小心浇到了小虎子的裤子,他气急败坏地说:“臭淑子,你神经病啊!”我想:我又不是故意的。于是我们破口大骂。爸爸看见了,把我叫到一旁,对我说:“淑淑,对人要宽容,跟小虎子说声对不起,你们就可以再在一起玩了。”我听了,不情愿地走到小虎子面前,说了声“对不起”,没想到他也说了。我们俩笑了,笑得那样天真``````我的爸爸也在我们的笑声中笑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说“对不起”的权利,只是人们颜面挂不住。说不出这三个字,拆散了多少朋友啊!我希望大家能用宽容,用微笑面对别人,让自己先说对不起。
指导老师:陈艳
读《我们的节日》有感
九龙湖中心学校五(2)班任运彬
《我们的节日》是大队部前几月发下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小学生读本,里面介绍了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外国的一些节日。
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是外国的愚人节。在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常常会发挥想象力,编造一些善意的谎言、制造一些轻松诙谐的虚假信息愚弄相识的同学和朋友。有些电台还制造一些假新闻来和观众开玩笑,让人大吃一惊,可到新闻结尾,才告诉观众今天是愚人节,ⅹ
ⅹ新闻是假的。
在我们班也发生过愚人节被人愚弄的事情。同学甲告诉同学乙老师有请,同学乙就立即跑到老师那儿,问老师有什么事,可老师说没事。等他回到教室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愚人节。就这样,同学甲被同学乙当猴耍了。
其实,在愚人节开几个轻松的玩笑还可以,但不能太过火。比如别人问你学习上的问题,你明明知道,但却告诉他错误的答案,这就不对了。
现在,愚人节已经成了一个国际性的节日。它已经在我国青年人中间开始流行。
第三篇:诚信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诚信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早在古代,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它表达了诚信重要性。是啊,一个守信的人,走到哪的里都有朋友,而一个不守信的人,走到哪里都没人和他做朋友。只有你以诚待人,别人也才会以诚相待。诚信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
有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讲的是一个顾客去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司机。他对店主说:“在我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但店主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还叫顾客到别处去谈这种生意。这时,顾客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对店主说:“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让我去哪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让人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店主的事给我启发,让我做一个诚实的人。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人们常说:“诚信是金”。可是,我认为诚信比金钱还要重要。一个人失信,就失去了朋友。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而是一切!他就会成为一个穷光蛋!
诚信,失去就在一刹那,而得到却要几年,其至几十年。一个公司没有诚信,就会倒闭;一个人失去诚信,他将一生没有什么成就。
啊!诚信是金。千万不要失去诚信,失去了,就再想得到,只需用两个字来说“太难!”
诚信是一朵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道劲歌,它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诚信是金,它可以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给众生点亮了一盏永不眠灭的心灯
第四篇: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传
南江县光雾山镇红军小学四年级张力文
雷锋,一个让人尊敬的人,我们都记得小时候唱的歌谣“学习雷锋好榜样”,它时时激励着我不断前进。雷锋曾坚定地说过:一生愿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在我的身边,有许多活雷锋: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帮同学辅导习题,让他们进步,它们都值得我学习。熟知了雷锋叔叔的事迹后我也下定决心要做一位活雷锋,做一位有爱心的小学生。
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崇高理想。即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但他也可以做一位有道德的人,来造福我们的社会。最近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使我倍受触动。杭州最美司机吴斌叔叔2012年曾经给我许多的震动与泪水。而山东司机宋洋叔叔又一次触动了我。3月9日上午,山东交通济宇高速运业有限公司客车驾驶员宋洋,驾驶载有33名乘客的大客车从聊城奔赴济南途中,突发脑干出血。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将车停在高速路应急车道上,保护了乘客的生命安全。3月20日,虽经11天全力抢救,34岁的“最美司机”宋洋叔叔终因病情过重不幸去世。抢救宋洋叔叔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医生马承恩说,宋洋叔叔脑干出血不到2分钟就陷入昏迷,说明病情危急,他做的那些动作,只要有一丝迟疑就完成不了。正是这些动作,让33名旅客的生命得以保全。如果不是因为这次事件,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宋洋叔叔这个人,即使我坐过他的车,也可能不
会有什么印象。但是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平凡的客车司机,用生命中最后的100秒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责任感,什么是雷锋精神。宋洋叔叔去了,但是我相信他已经把这种温暖的正面的力量传递给了那33个乘客,把这种活雷锋精神传递给了我们每一个人,相信这些被宋洋叔叔感动的人,会一直把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并且像宋洋叔叔一样热爱自己的工作,好好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学雷锋,说起简单,做起来难。雷锋精神是用金钱买不到的东西,它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可以使你走向成功。虽然雷锋只活了短短的22年,但他的精神却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通向成功之路。学雷锋,做好事,这朵文明之花正在祖国大地竞相开放。只要把雷锋精神传下去,我们身边就充满了真爱。我要接过接力棒,从现在做起,积累点点滴滴,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评语:小作者列举了身边的几个典型事例,让我们感受到雷锋就在身边,学习雷锋是时代的召唤,是每个青少年的人生追求,结合自己的体验说明雷锋精神应该代代传下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一篇比较好的习作。(指导教师:赵 瑾)
第五篇:延安精神 代代相传
延安精神 代代相传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正是这波澜壮阔的13年,正是延安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当时,抗日战争进入了极其艰苦的阶段,日本侵略者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加上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延安军民吃不饱、穿不暖,学习没有纸笔,睡觉没有被子。在这样的条件下,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广大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都参加了挖地、种菜、纺纱等生产劳动,周总理还被评为纺纱能手呢!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十几年,破了就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衣服的整个背部换掉,怎么也不肯做件新的。毛主席写《论持久战》时,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脚上的棉鞋在火盆上烤着了还不知道。警卫员闻到一股焦糊味,才发现主席的鞋子烤着了。警卫员一边灭火,一边着急地说:“天这么冷,没有棉鞋穿怎么行!”主席笑着说“没关系,补一补还能穿。”当年,毛主席就是在阴暗潮湿的窑洞里,就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写下了一篇篇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里写的。没有延安窑洞里的煤油灯,哪有祖国东方红?
今天,时代进步了,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习条件改善了。但是,无论时代怎么进步,条件怎么变化,有一点是永远不能变的,那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这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
现在,我们许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着父母、亲人的特别保护和关爱,什么事情都由家长一手包办,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学习上不自觉、怕困难,生活上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十几岁了,还不会叠被子、系鞋带。说到这儿,我想起了这样一个同学,他喜欢吃煮鸡蛋,平常都是妈妈替他剥壳。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他带了两个煮鸡蛋,却没有吃。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吃鸡蛋?你猜他怎么说?他说:“哎!这鸡蛋没有缝儿,怎么剥呢?”如果同学们都像他这样,将来怎么独立生活?怎么挑得起建设祖国的重担?
作为当代小学生,我们不能忘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自力更生,意味着我们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意味着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生活!艰苦奋斗,意味着不畏艰辛、奋发图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让我们时刻铭记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