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
《成本会计学》参考书目:
1、于富生等主编.成本会计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2、罗绍德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3、樊晓琪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14、陈云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25、张宁,李兰田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26、王宗强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3月
7、杨洛新,胥兴军主编.成本会计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00,18、贾宗武等主编.成本会计学.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9、朱朝晖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110、王辛平,陈增寿编著.成本会计学.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11、张爱清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912、侯晓红,林爱梅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13、汪祥耀主编.成本会计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914、常颖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15、刘英编.成本会计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816、辛旭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17、胡元木主编.成本会计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18、樊晓琪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919、徐永超主编.成本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720、谢灵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21、张智峰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22、李娜,李惠芝主编.成本会计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823、杨尚军主编.基础会计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24、《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25、《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第二篇:成本会计学毕业论文
浅谈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框架构建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特点,重新定位人力资本在企业资本中的作用,基于消费的投资属性,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勾勒出企业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成本
一、引言
会计界对人力资本成本构成分歧一直较大,对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构成人力资本深入研究的瓶颈。本文将就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展开讨论,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构建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二、人力资本成本分析
(一)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作为已经耗费的价值,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能力在逐步形成的投资过程(也包括人力的再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属于尚未补偿的投资成本(吴泷,2010)。与其它物质资本成本相类似,人力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人力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筹集过程中的代价主要是人力资本招聘费用,如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考试与面试费用、培训费用等(向显湖、李永炎,2004)。使用人力资本的代价(不包括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中除用于补偿人力资产摊销以外的部分,即员工以人力资源为资本向企业投资取得收入中的收益部分,薪酬包括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各种经济性薪酬①和非经济性薪酬②的价值总和。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从资本性质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人力资本股本的返还,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出资人资本收益性质的股息、红利。
人力资本成本中经济性薪酬易于统计,非经济性薪酬需要货币化,货币化的前提条件是
---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能够商品化。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非
经济性薪酬能够满足商品的条件为:首先,非经济性薪酬对员工具有使用价值;其次,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价值的成本,非经济性薪酬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复合体,具备货币化的先决条件。对非经济性薪酬计量须将企业总成本(按照现有的财务体系,将员工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收入视为企业成本,这里应将这部分剔除)支出中,属于员工非经济性薪酬部分进行归集。划分非经济性薪酬依据两个条件:一是以员工为支出对象;二是能够满足员工个体或集体的工作、生活需求。按照目前会计体系,非经济性薪酬主要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中的部分账户核算,例如劳动保护、工作环境改善、定期培训、私人秘书等支出。需要指出的是私人秘书等以企业员工为服务对象的员工,需将其总收入扣除收益部分后计入被服务员工的非经济性薪酬。具体分配方法为:集体性非经济性薪酬常规部分经过归集,可以按照企业的薪酬体系,分配于各个工作岗位,某一员工在此岗位工作,视为享受相应数额的非经济性薪酬;偶然性的非经济性薪酬,需要按照收益对象分配给特定员工,在实务中可以按照会计对每个岗位重新调整其常规非经济性薪酬份额,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非经济性薪酬货币化。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平等地位
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立足于货币资本强权理论的提法,认为是物质资本购买、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企业的人力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人类社会从商品经济时代开始,历经工业经济时代,并向知识经济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商品经济时代的被支配地位到工业经济时代的从属地位,再到目前所处“后工业经济时代”与物质资本取得平等地位,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将以企业为平台形成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这在客观上决定:第一,企业核算对象为人力资本成本而非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成本类似于目前的股权融资成本,而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耗费的价值,是人力资本成本的重要依据,但与企业人力资本核算无直接相关性;第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即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与物质资本收益率③相同,双方有平等权利从未来收益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收益,片面强调任何一方产权收益都是不公平的。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即员工以人力资源入股企业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所取得的投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收入-当期人力资本收入/(1+当期人力资本
收益率)。
三、基于消费投资属性核算人力资本成本
(一)关于消费投资属性
贝克尔提出:“通过增加人身上的资源来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心理收入的活动”,“好多称之为消费的东西,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消费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技术,增加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载体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源成本形成的途径。
由于人力资本天然依附于载体,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人力资本载体以各种消费的形式完成的。其他主体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人力资本载体为主体看是人力资本载体的收益,载体主观能动地消费得到的收益,形成对自身所拥有人力资本的投资。这种投资是否能带来人力资本的增量取决于载体是否将其主观能动地消费质量,并且最终由人力资本市场给出判断。
(二)人力资本成本核算
将人力资本引入会计体系需要对现有会计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本文只对人力资本成本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1.人力资本筹集成本。设置“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账户,企业从外部取得人力资本过程中支出的价值,一部分由现有员工消费;另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现有员工消费的价值视为其薪酬的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的价值,若被招聘人员进入企业则构成人力资本成本,计入“人力资产”账户,若未能进入企业则计入“管理费用”。在重构的会计体系中“管理费用”账户,将不再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而是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薪酬和意外行政损失。管理费用原有内容可以分解后分别并入员工的薪酬;“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与之类似,归并原则是是否满足前文薪酬的条件。有争议的问题是员工为企业工作而消费的价值,这些价值的消费未必出自员工自愿,是否应计入员工薪酬?本文认为应计入当事员工薪酬:被消费的价值以当事员工为支出对象,并能够满足员工工作或生活需求,符合薪酬的内涵;至于员工是否自愿则属于消费效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更多论文定制写作发表辅导欢迎来询!
用问题,与消费性质无关,例如出差过程中在旅馆住宿可能员工并不情愿,而入住五星级酒
店总统套房员工也许乐于接受,我们不能以前者的不情愿则计入企业成本,后者乐于接受则计入员工薪酬收入,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消费效用的不同。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企业人力资本当期使用成本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构建计量模型:当期企业人力资本使用成本等于企业向员工支付总薪酬中扣除当期企业总人力资本消耗(表现为企业资产中人力资产消耗,下同)。薪酬数据容易获得,至于当期人力资本消耗可以按照改进的人力资本终身收入模型得到估计值:人力资本成本核算。设置“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企业向员工发放的薪酬,在期末汇总后,根据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将薪酬总额分配至“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如果企业员工工资按照月份发放,在发放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视为员工预借性质,以“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期末与“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冲销。
具体核算:
(1)月末核算员工薪酬,薪酬按照预估分配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账户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预估)
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预估)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薪酬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末,按照实际收益率调整各期预估偏差,并核销人力资本
借:管理费用(差额调整)
贷: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差额调整)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人力资产摊销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借:人力资本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QQ:1548927986)
本文仅供参考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贷:其他应收款
【参考文献】
[1] 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89.[3] 汪小曼,李武珍.现代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与分析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理论),2008(10):64-65.[4] 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64-69.[5] 向显湖,李永炎.试论人力资本融资财务[J].会计研究,2004(9):36-41.
第三篇:成本会计学思考题
第一章 总论
1、如何理解成本的内涵?答:成本的内涵概括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2、试述理论成本与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的成本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答:联系:理论成本是指导我们进行成本会计研究的指南,是实际工作中制定成本开支范围、考虑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尺度的重要理论依据;区别:①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加以界定的②上述成本概念是就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耗费而言的,即是一个“全部成本”的概念
3、试述成本会计演进发展的历程和成本会计的学科定位。答:演进发展的历程:①成本会计的产生(20世纪20年代以前)②成本会计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中期)③成本会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定位:早期,成本会计主要服务于对外报告所需的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等信息。现代成本会计是会计的总体框架下的一部分相对独立的内容,既服务于财务会计又服务于管理会计,而且有越来越偏重于管理会计的趋势。
4、试述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答: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任务:成本会计的任务包括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其中。进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实、有用的核算材料,是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
5、试述成本会计的对象与成本对象。答: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把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概括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成本对象:是分配成本的客体。
6、成本会计工作组织应遵循哪些原则:答:①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技术相结合②成本会计工作必须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③成本会计工作必须建立在广泛的职工群众基础之上。
7、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制度一般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答:①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的制度②关于成本定额的制度和成本计划编制的制度③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④关于成本核算规定和流程的制度,包括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的设置;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方法等⑤关于责任成本的制度⑥关于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⑦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⑧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
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1.在成本核算中如何贯彻“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的要求?答: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为此,成本核算不仅要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事后的核算,提供事后的成本信息,而且必须以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企业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为依据,加强对各项费用支出的事前、事中的审核和控制,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成本核算应做到: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主要从细、次要从简、简而有理、细而有用。
2.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的界限,防止哪些错误的做法?答:①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改工作,防止多计成本和少计成本的错误做法②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防止混淆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借以调节各月产品成本和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③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防止
利用待摊和预提的办法人为的调节各月成本、人为的调节各月损益的错误做法④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在盈利产品与亏损产品之间、可比产品与不可比产品之间任意转移生产费用,借以掩盖成本超支或以盈补亏的错误的做法⑤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防止任意提高或降低月末在产品成本,人为的调节完工产品成本的错误做法。
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哪些基础工作?答:①做好定额的制订和修订工作②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工作③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④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订和修订的工作
4.简述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答:①外购材料②外购燃料③外购动力④职工薪酬⑤折旧费⑥利息支出⑦税金⑧其他支出
5.简述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答: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①直接材料②直接燃料和动力③直接人工④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①销售费用②管理费用③财务费用
6.何为成本项目?为什么要设置成本项目?设置成本项目应遵循什么原则?答:
7.简述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和按计入产品成本方法的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答: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按计入成本的方法可分为直接计入费用(一般称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计入(或称分配计入)费用(一般称为间接费用)。二者之间的关系见P24
8.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答:①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确定其是否应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②正确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③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④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9.什么是基本生产二级账?其作用如何?答:
第四篇:成本会计学教案
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第一章 总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成本的概念和作用,了解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历程;
(2)成本会计的对象含义;了解成本会计核算对象和管理对象;
(3)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了解建立定额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及原始记录的意义。掌握:(1)掌握成本会计学课程的基本和内容框架;
(2)成本会计的概念;
(3)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成本的经济学含义;(2)成本会计概念和职能;(3)成本会计职能。教学方式: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一节 成本会计的概念和职能作用(1学时)
一、成本会计的概念
1.成本的概念:详细阐述理论成本的概念,分析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一)、产品成本:C+V-构成制造成本
1、概念:(工业)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之和,即生产资料的耗费和劳动力的耗费。
2、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也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按时期发生的期间费用:如营业费、管理费、财务费不计入成本。所以: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称制造费用,并非制造产品所消耗的全部成本。
3、生产费用(形成、基础)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对象化 生产费用。
2.成本会计的概念:详细阐述成本会计的概念。狭义:进行成本核算的成本会计。
广义:进行成本预测、决算、计划、控制、分析及考评的成本会计。
1-2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对象:
指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成本会计的产生发展:简单介绍成本会计早期、近代、现代成本会计三个发展阶段特点。
(一)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年)
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后来传入美国和其他国家(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钢铁大 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王安德鲁・卡内基利用成本报表管理公司)
仅限于计算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被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
主要采用分批或分步成本会计制度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 建立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1885年,梅特卡夫所著《制造成本》被称为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 美英成立了专门的成本会计组织
(二)近代成本会计(1921——1945年)
20世纪初,美国开始推行泰罗制的科学管理制度,美国会计学家提出标准成本制度
成本会计开始注重事先制定成本标准,注重成本控制和分析,形成了管理成本会计的雏形
预算控制开始被引入成本会计体系,弹性预算是20世纪20年代成本会计的最大发现
成本会计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和深入 成本会计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
(三)现代成本会计(1945——今)
——成本会计重点转移到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 ——加强事前成本控制,实行最优化控制
——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目标管理理论,成本会计开始引入目标成本的计算
——实施责任成本核算,将成本目标分解为各级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 ——实行变动成本法,1936年由美国会计师哈里斯提出
——20世纪末,质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开始推行质量成本核算
(四)当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给成本会计带来的冲击
作业成本法(ABC)和作业成本管理(ABM)的产生
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给成本会计带来的影响
适时制(JIT)全面质量管理(TQM)战略管理
基准管理和持续改进 限制理论(TQC)成本企划(TC)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二、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七项职能:①成本核算:基础②成本分析③成本预测④决策⑤计划⑥控制⑦考核(评)①-②狭义的成本会计 ③-⑦广义的成本会计
详细阐述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
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0.5学时)
一、成本会计的核算对象:详细说明成本核算实体、成本核算周期及成本核算组织空间等内容。
二、成本会计的管理对象:简单介绍在成本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一系列过程中进行成本管理的管理对象。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0.5学时)
一、建立定额管理制度:简单说明建立定额管理制度的意义。
二、建立财产物资收发存管理制度:简单说明建立财产物资收发存管理制度的意义。
三、建立原始记录制度:简单说明建立原始记录制度的意义。
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简单说明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成本会计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成本会计的概念及职能作用是什么?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章 成本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成本核算的要求;
(2)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掌握:(1)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其账务处理;(2)成本和费用的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成本的分类;
(2)费用的分类;
(3)成本核算设置的账户。教学方式:(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0.5学时)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转移方法;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五、按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第二节 费用成本的分类(1学时)
一、费用的分类
1.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外购材料燃料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利息税金及其他费用。2.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二、成本的分类
1.成本按照经济作用分类:详细说明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含义与内容。
2.按照成本比与业务量的关系分类:详细阐述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含义特点。3.按照费用计入成本的方式分类:说明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含义特点。
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0.5学时)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材料和人工费用的分配;
2.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3.跨期费用的分配;
4.辅助生产产品的分配;
5.制造费用的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
6.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分配;
7.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8.已销产品成本的结转和期间费用的结转。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
企业企业局向成本核算设置的科技科目主要有: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何销售费用等。
复习与思考题:
1.成本核算的要求有哪些? 2.费用的分类有哪些?
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4.成本核算设置的主要会计科目有哪些?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第三章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教学时数: 16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2)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
(3)制造费用计划分配法
(4)停工损失核算内容和账务处理。掌握:(1)外购材料燃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及其账务处理;
(2)职工薪酬的分配核算;
(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与账务处理;(4)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及账务处理;(5)废品损失核算内容与账务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外购材料燃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及其账务处理;
(2)职工薪酬的分配核算;
(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与账务处理;
(4)制造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及账务处理; 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5)废品损失核算内容与账务处理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12学时,实践4学时。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4学时)
一、要素费用分配概述:简单介绍要素费用的内容与分配原则。
二、外购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介绍外购材料燃动力费用分配原则,举具体实例讲解外购材料、燃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和帐务处理。
三、职工薪酬的分配:介绍职工薪酬的内容和分配原则,举实例讲解职工薪酬的分配方法和帐务处理。
四、折旧费用的分配:介绍计提折旧的规定和计提方法,说明计提折旧的科技处理。
五、利息费用、税费及其他费用的处理:简单介绍利息、税费等的会计处理。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4学时)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1.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内容:简单介绍辅助生产费用的内容。
2.辅助生产费用账户设置:设置“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xx车间”进行明细核算。
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到辅助车间以外各受益对象的方法。举实例讲解直接分配法的运用。学生课题实践练习。
2.一次交互分配法: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先在辅助生产车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辅助车间的实际费用直接分配到辅助车间以外各受益对象的方法。举实例讲解一次交互分配法的运用。学生课题实践练习一次交互分配法的运用。
3.代数分配法:详细阐述代数分配法的原理,举实例说明代数分配法的运用。
第三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学时)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介绍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材料、燃动力、人工费用及其他费用通过“制造费用”账户的归集。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
1.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说明生产工时法分配制造费用的原理,举实例讲解生产工时比例法的运用。
2.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阐明机器工时法的原理,举实例讲解机器工时比例法分配制造费用的实际运用。
3.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说明生产个人工资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原理,举实例讲解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的运用。
4.计划分配率法:说明计划分配率法分配制造费用的原理,举实例讲解计划分配率法的实际运用。
第四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4学时)
一、废品损失的核算
1.废品损失的概念和内容:废品损失之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废品所形成的报废损失和修复费用。产品入库后发生的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变质损失及产品销售后发生的废品损失应计入管理费用。2.废品损失的归集:设置账户“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进行明细核算。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3.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举例说明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方法。4.废品损失的会计处理:举例说明发生的废品损失如何进行会计处理。5.学生课堂进行实践练习废品损失的核算
二、停工损失的核算
简单介绍停工损失的内容和处理原则。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2学时)
一、期间费用核算内容:介绍期间费用核算的内容。
二、销售费用的归集与结转:简单介绍销售费用的内容与结转的处理方法。
三、管理费用的归集与结转:简单介绍管理费用的内容与结转的处理方法。
四、财务费用的归集与结转:简单介绍财务费用的内容与结转的处理方法。
复习与思考题:
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2.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哪些? 3.废品损失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教学时数: 6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在产品收发存的日常核算与清查核算;
(2)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3)在产品按照固定成本计算法;
(4)在产品按照完工产品计算法;
(5)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掌握:(1)在产品按照耗用原材料计算法
(2)在产品按照定额成本法计算;
(3)约当产量法;
(4)定额比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在产品按照耗用原材料计算法
(2)在产品按照定额成本法计算;
(3)约当产量法;
(4)定额比例法。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5学时,实践1学时。
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1学时)
一、在产品收发存的核算:阐明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含义、在产品收发和结存核算的方法。
二、在产品清查的核算:简单介绍在产品清查的核算。
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5学时)
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简单介绍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的原理。
二、在产品按照固定成本计算法:简单介绍在产品按照固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运用。
三、在产品按照完工产品计算法:简单介绍在产品按照完工产品计算成本方法的原理运用。
四、在产品按照耗用原材料计算法:详细介绍在产品按照耗用原材料进行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举例说明该方法的运用。
五、在产品按照定额成本法计算:详细介绍在产品按照耗用原材料进行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举例说明该方法的运用。
六、约当产量法:详细介绍在产品按照约当产量法进行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举例说明该方法的运用。学生课堂实践练习1学时。
七、定额比例法:详细介绍在产品按照定额比例法进行成本计算方法的原理,举例说明定额比例法的运用。
八、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举例说明月末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的账务处理。
复习思考题:
1.在产品的概念及收发存的日常核算如何进行? 2.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教学时数: 2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生产组织类型和工艺过程的特点。
掌握:(1)生产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2)产品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和四种辅助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生产组织、工艺过程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2学时。
第一节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1学时)
一、生产按工艺过程特点分类: 分为单步骤生产和多步骤生产。
二、生产按生产组织特点分类: 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三、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1.确定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2.生产工艺和组织管理要求对成本计算影响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1学时)
一、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复习思考题:
1.简述企业按照生产工艺和组织管理特点进行的分类.2.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有哪些?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 12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掌握:(1)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步骤;
(2)分批法和简易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和步骤;
(3)分步法的计算程序和步骤。教学重点和难点:
(1)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步骤;
(2)分批法和简易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和步骤;
(3)分步法的计算程序和步骤。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10学时,实践练习2学时。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4学时)
一、品种法的特点:简单介绍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品种法的应用:举实例说明成本计算品种法的应用。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4学时)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一、分批法的特点:简单介绍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分批法的应用:举实际例题说明分批法的应用。
三、简化分批法:举例说明简化分批法的实际应用。
四、课题实践:学生课题实训分批法的运用。
第三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4学时)
一、分步法的特点:简单介绍分步法特点和适用范围。
二、逐步结转分步法:讲解逐步结转分步法原理、特点,举例说明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运用。
三、平行结转分步法:讲解平行结转分步法原理、特点,举例说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运用。
四、各种分步法优缺点的比较:学生讨论分析各种分步法的优缺点。
复习思考题:
1.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何? 2.举例说明品种法的应用。
3.分步法的计算程序和具体方法怎样?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教学时数: 6学时 目的和要求:
了解:(1)分类法、定额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副产品成本计算的特点及副产品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方法;
(3)定额成本的制定。掌握:(1)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和方法;
(2)主、副产品分离前后的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
(3)采用定额法时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类法的计算程序和方法;
(2)主、副产品分离前后的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3)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教学方式:理论讲授5学时,实践1学时。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2学时)
一、分类法特点:介绍分类法的概念特点。
二、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举例讲解分类法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三、分类法的适用范围:简单介绍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四、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运用。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2学时)
一、定额法的特点:简单介绍定额法的含义、特点及定额成本的制定。
二、定额法的计算程序:举例讲解有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计算方法。
三、定额成本法的评价:简单介绍定额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第三节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2学时)
一、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同时应用:简单说明同一和不同基本生产车间几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的特点,以及同一企业不同车间几种方法的运用特点。
二、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简单介绍几种方法结合运用的原理:分步分类法、逐步结转和平行结转结合、分批分类法、分批分步法等几种方法结合运用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有何特点?
2.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八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教学时数: 8学时 目的与要求:
了解:(1)了解成本报表的作用和种类;
(2)熟悉成本报表的一般方法。
掌握:(1)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2)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3)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2)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教学方式: 理论讲授7学时,实践1学时。
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与特点(2学时)惟德惟才 笃学笃行 《 成本会计学 》教案
一、成本报表的作用:简单介绍成本报表的作用。
二、成本报表的种类:介绍成本报表按照不同依据进行的分类。
三、成本报表的特点:简单介绍成本报表的特点。
第二节 成本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2学时)
一、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
1.成本分析的意义: 简单介绍成本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2.成本报表分析的程序:(1)确定成本分析目标;(2)搜集成本资料信息;(3)分析成本变动原因;(4)综合评价,提出相应措施。
二、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法:详细介绍成本报表的比较分析法,举例说明比较分析法的运用;
2.比率分析法:详细介绍比率分析的含义及包括的具体方法,举例说明比率分析法的运用; 3.趋势分析法:详细介绍成本报表的趋势分析法的含义,举例说明趋势分析法的运用。
第三节 全部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2学时)
一、按品种反映的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举例说明按品种反映的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的运用。
二、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举例说明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全部产品成本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方法的运用。
第四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1学时)
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和编制:举例说明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结构特点和编制方法。
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举例说明如何对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进行成本分析。
第五节 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学时)
一、各种费用报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
1.管理费用明细表: 举例讲解管理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2.财务费用明细表: 举例讲解财务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3.销售费用明细表: 举例讲解销售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二、各种费用明细表的分析:简单说明期间费用明细表的分析方法.复习思考题:
1.成本报表分为那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2.简述成本报表分析方法。
3.简述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参考资料:
1.陈云.2007.成本会计学[M].北京:立信出版社.2.罗正英.2007.成本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成本会计学》教学大纲
《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成本会计学/Cost Accounting 2.课程代码 122G153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56/3.5 6.先修课程
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 7.适用专业
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成本会计的学习,学生应熟悉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要求、一般程序和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掌握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及报表的分析方法,了解成本会计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第一章 成本会计概述(4学时)
了解: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理解:成本的经济实质,支出、费用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区别。掌握:理论成本和实际工作中所应用到成本概念的联系和区别。重点内容:成本的概念。教学难点:成本会计对象。第一节 成本的一般概念
知识点:成本的经济实质、作用,支出、费用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区别。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点:成本会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对象
知识点:从不同层面上揭示了成本会计对象。第四节 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知识点:成本会计的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成本会计任务。第五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知识点: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机构、人员、制度。
第二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与一般程序(2学时)了解: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及所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理解:成本核算的要求。
掌握:费用分类及费用的各种分类在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中的作用。重点内容:费用的分类。
教学难点:费用分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节 生产费用要素与产品成本项目
知识点: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
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知识点: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知识点: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主要会计科目。
第三章 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12学时)了解:各项要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
理解: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期间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掌握:各项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的分配。重点内容: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教学难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知识点: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知识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五种分配方法。第三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知识点: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第四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知识点: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可修复废品损失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知识点: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四章 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二)(6学时)了解: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理解:在产品的概念及其核算对产成品成本的影响。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
重点内容: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和定额比例法 教学难点: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的应用。第一节 在产品数量的核算
知识点: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核算、在产品清查核算。第二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知识点:在产品不计算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
第三节 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知识点: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第五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1学时)
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种类以及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划分。理解:企业的生产类型及其特点。
掌握: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重点内容: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教学难点: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应用。第一节 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
知识点:生产特点分类、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知识点:成本计算对象与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关系。
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18学时)了解: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特点; 理解: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掌握:品种法的基本程序;简化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及其应用;逐步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及综合成本还原;平行结转分步法的计算程序。
重点内容:品种法的运用;分批法及简化分批法的计算程序;逐步结转的综合结转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教学难点:逐步结转下的综合结转法及成本还原;平行结转法下完工产品与广义在产品与广义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方法。
第一节 品种法
知识点: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品种法的计算程序。第二节 分批法
知识点:分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分批法的计算程序、简化的分批法。第三节 分步法
知识点: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7学时)了解:分类法和定额法的特点。
理解:分类法和定额法的适用范围、应用条件及其优缺点。掌握:分类法和定额法的计算程序。
重点内容:副产品成本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分配、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教学难点:分类法和定额法的实际应用。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
知识点:分类法的特点和计算程序、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
知识点:定额法的特点、产品定额成本的计算、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完工产品实际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定额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
第九章 成本报表(2学时)了解:成本报表作用;其他成本报表
理解: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 掌握:产品生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各种费用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重点内容:产品生产成本表及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教学难点:产品生产成本表表的编制。第一节 成本报表的概述
知识点: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第二节 产品生产成本表
知识点:产品生产成本表的意义与结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方法。第三节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
知识点: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意义与结构;主要产品单位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
第四节 制造费用明细表
知识点: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费用明细表的编制方法。第五节 期间费用表
知识点:期间费用表的结构和内容;期间费用表的编制方法。第六节 其他成本报表
知识点:责任成本报告;材料考核表;人工成本考核表;生产损失报表。
第十章 成本分析(4学时)了解:成本分析的意义;
理解:成本分析的概念;成本技术经济分析; 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及其应用。
重点内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降低成本措施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教学难点:运用连环替代法对产品生产成本表进行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第一节 成本分析概述
知识点:成本报表的概念;成本分析的方法。第二节 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知识点: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第三节 成本技术经济分析
知识点:产品产量变动、产品质量变动、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单位成本的影响。第四节 降低成本措施分析
知识点:产品结构和工艺改革措施;生产组织措施。第五节 成本效益分析
知识点:产值成本率分析;成本费用利润率。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题型构成: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计算题。成绩构成:平时成绩20%, 考试成绩80%。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使用教材
[中国]邱玉莲.成本会计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二)教学参考资源
[1][中国]于富生.成本会计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中国]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3][中国]杨全德.成本会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4][中国]乐艳芬.成本会计(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五、其他说明
撰写人(签字):叶小芬
2014年 6 月8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郭福珍
2014年 6 月8日 系(部、基地)主任(签字)(盖章):
2014年 6 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