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发掘会议新闻
怎样发掘会议新闻
帅 兵
11月29日,湖南省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暨省政研会第十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建筑五局在会上获得了“先进单位”等荣誉。参加会议的党委工作部部长孙红写回了三篇报道:
一是《中建五局荣获2006-2008年度“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二是《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路建平高度评价中建五局“五同”准则》,三是《中建五局党委书记周勇当选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一个会议写出三篇报道,而且都很有分量,这给我们通讯员以启发。会议是信息极为丰富的地方。从会议获取新闻,是很重要的一条途径。但怎么发掘会议新闻,是很多通讯员的困惑。就像面对一桌丰盛大菜,却不知从何下箸。从来稿中看出,他们常用的写法是:什么时间,在哪里(把哪个办公楼第几楼都交代得很清楚),开了一个什么会,哪些领导参加,谁先说话,接着谁又说话,等等,整个一笔流水账,而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或被淹没,或根本就没有提及,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勿庸讳言,很多会议本身就是新闻,但更多的时候,新闻隐藏在会议之中。要从会议上获取新闻,就必须全方位了解会议所传达出的信息,认真分析甄别,进而找到新闻,或是新闻线索。
中国建筑五局自行投资施工、自行运营管理的中建大厦建成,召开总结表彰大会。这样一个会议就隐含着丰富的新闻和新闻线索:如大楼建成使用,如大楼在湖南省率先使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电幕墙,如大楼建成标志着五局投资管理的成熟,如大楼建成反映五局的发展成果,如会上表彰的各个层面的建设者,如会场上大家的互动和反映„„从这许多角度都可以发掘出新闻来。这比单单写一个会议消息要丰富全面得多,也要深刻得多。
写好会议消息,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会前的准备工作也要认真细致。如果对这座大楼的建设漠不关心,你就不会了解它的特点在哪里;如果对五局的发展漠不关心,你就不会了解这座大楼的建成对于五局意味着什么;如果对节能环保技术没有了解,你就不会知道太阳能光电幕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大楼、尤其是对于长沙不二和五局发展有何深远意义„„
会前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这个会议的议程是什么?哪些人参加?会议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会议要表彰的是什么人?他们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有什么特点和亮点?会上哪些人讲话,他们讲话的容是什么?同时研究这许多信息里面有无新闻或新闻线索„„
很多时候,通过努力,会前你可以拿到领导讲话和代表讲话,以及表彰名单,甚至还可以拿到获奖人员的事迹材料,在经过研究后,你在心里已经形成几篇新闻稿件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用参加会议就可以写出好的新闻了。亲临会场会使你收获更多:领导在讲话中往往会脱稿即兴发挥,这些即兴发挥中就可能有着极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思想火花——这些思想火花很有可能成为你新闻的主题;现场的感觉能激发你的灵感,增强你新闻的生动性和真实性;现场发生的一些小插曲和花絮,会为你提供新的源源不断的新闻线索„„你只需认真捕捉就可以了。
每年中央的大型会议,记者云集,报道连篇累牍,社会持续关注,全年工作由此定调。由此可以看出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企业会议报道也非常重要,年初的工作会议,报道对于去年工作的总结和今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平时的专业性工作会议,报道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法,写好这些会议报道,对于指导工作,推动企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到全局性的工作会、各种专业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半年工作会,小到项目的进度会,部门例会,作为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的会议大大小小,林林种种,信息层出不穷,这些会议为我们企业新闻宣传报道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也为我们宣传工作者大展身手
第二篇:发掘新闻读后感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在新闻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新闻客观性。从古至今,客观性可以说是贯穿于新闻行业的一个核心内容,舒德森一开始以“便士报”的这个例子开始潜移默化地引出新闻客观性,因为他认为客观性的前身与美国政治民主化、市场经济扩张、城市中产阶级崛起密切相关。然而新闻客观性的概念让人们真正地接受是在20世纪20年代,从那个时候开始,它逐步成为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舒德森笔下的新闻客观性,来自于当时“便士报”的中立立场。在“便士报”的时代,社会中产阶级的兴起呼吁着政治平等和经济机遇的平等。在这期间,“便士报”便在提倡民主的社会环境中树立自己中立的形象。因为只有在立场中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谈到客观性的存在。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当时,新闻客观性还并不是新闻人的专业核心理念和本身的做事原则,而仅仅只是一种能在社会上立足和身存的方式而已。
在书中,舒德森的观点是这样的:新闻从业人员发现了公关与宣传带来的这种危机,他们亦急切希望撇清与公关、宣传的任何关系。记者们需要在日常新闻采编中确立一种专业准则,以证明其专业的合法性。然而,这丝毫不能掩盖的一个事实是:在“客观性”专业理念形成之日起,它也就被分解得差不多了。它被转化为一种信仰,聊以自慰。而后,舒德森又把客观性形象的描绘成是“用来遮掩我们在凝视现代社会时眼神中流露出的失落感”。
而在书中的最后部分,舒德森的立场出现了:“20世纪60年代,新闻客观性再次受到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政府对新闻日益普遍的管理以及新闻业自身的警觉,再加上60年代兴起的‘对抗文化’促使并推动了对新闻新一轮的批评——客观性本身被指责为‘扭曲事实’。越战的爆发最终耗尽了美国政府与媒体仅存的信任,‘客观性理念’开始被学者们在批判文化的浪潮中反思。至此,客观性的内涵彻底被解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舒德森坚持认为,客观性是必须坚守的,如果没有这个理念的存在,新闻业只能变得更糟。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舒德森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看法,作为一个核心的点,他把客观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舒德森始终认为新闻客观性是在新闻行业中必须一直贯彻下去的内容,只有当客观性成为一个习惯性的表现形态时,新闻业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舒德森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新闻客观性”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放弃的重要一环,也试图想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新闻客观性”的重要地位。而这种研究方式导致了他在叙述过程中,有些地方势必会有一些主观意见的存在。而在我看来,“新闻客观性”是一个隐性的概念,是一个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意识形态。只有当客观性真正地被“植入”新闻工作者的意识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在传播过程中客观性原则。
第三篇:《发掘新闻》读书笔记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读书笔记
一说读书笔记,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笔记》,不久前拜读过。说来惭愧,这还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细读笔记文体。读后感写过不少,但大多数还是“作业性”文章;从未正儿八经写过读书笔记,对此“行情”也不甚了解。不过根据我的理解,读书笔记要比读后感好写得多,也自由得多,灵活的多。写作时完全可以“笔随思动”,随着阅读的进度时刻宣泄自己的感情,甚至这种宣泄可以没有固定主题——只要我想表达。还可以天马行空的展开联想,大胆提问。以下我的写作,大致就是根据这个理解基础展开的。
在本书开头《致谢》这篇中有段文字:制陶时最美妙的一刻就是陶器将要成型前、轮盘还在转动的那一刹那,就在无限的可能在最终固定在某一种可能性中之前的那一时刻。太精彩了!作者还说:写作的进程是由希望和抱负驱使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作品必须要受到写作自身局限性的约束。深以为然之!
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介社会学学者之一,资深教授。诸多论著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部初版于1978年的《发掘新闻》。
老实说,开始觉得读这本书对我来讲一定是段痛苦的历程,所以迟迟不敢翻阅。现在看来,我确实有些先入为主——因为无可否认这本书写得很棒!此书原是一篇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美国法律和美国新闻业中客观性理想的发展历史,后改写为书。绪论中表明这本书的两个目标:
一、发掘这一行业的根基,这样就有希望揭示其他行业的基础。
二、重点研究现代新闻机制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关于第二个目标,我在阅读中深有体会,下面会提到。
一般公认,19世纪30年代是美国新闻业革命的标志。这场革命使“新闻”战胜了社论,“事实”战胜了观点。这场变革伴随着政治民主化和市场经济范围的扩大而逐渐成形,不久之后,客观性便成了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遵守的法则。这一时期,报纸名称由“广告报”转为“先锋报”、“明星报”的这次变革,被称为美国新闻业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专指当时勇于打破传统的商业化报纸和党报,并成为后来报业典范的“便士报”。便士报在经济结构上,广告和销售所带来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取代了倚赖社会关系和政党关系的财源。经济上的独立无疑使报纸的自主空间增大,在广告上就有两条明显的体现:广告内容迎合广大民众和广告变成纯粹的经济信息交换,不牵扯道德判断。针对这点,便士报自己的说法是:我们只能说本报为自身利益而刊载的职责仅在于确保这些广告没有不雅或不妥之语言,并无责任深究广告内容是否名实相符。那是对此广告有兴趣的读者所做的工作,与我们无关。这让我不由自主想到了现在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如果相关违法广告确认是明星代言的,那么他不仅要将代言广告获得的广告费如数上交,还要向广大消费者公开道歉。按照我国《广告法》规定,虚假广告获得的收入,责任人应做出一到五倍的赔偿。明星代言要负责,广告载体不用负责——似乎有点说不通。
总之,便士报更主动也更自觉地表达了编辑的个性和信念,不再只反映一小群商业精英的生活,而是描摹大都会的迅速崛起以及多彩多姿的贸易、运输、制造业等中产阶层活动。便士报开始去寻找新闻并花钱聘雇记者,同时使“独家报道”成为报业竞争的坚实基础,也首度让家庭口角和丑闻成为新闻。作者将这些转变视为“民主市场的兴起”。对这场美国新闻业的革命的解释历来也是众说纷纭,在“科技论”解释中提到:人们对书本和报纸日益增加的需求,便是一位印刷界史学家所谓的“对新发明的永恒刺激”。我认为科技的发展和报纸的变革是双向刺激,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李普曼认为,新闻业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都要经历不同阶段的自然发展过程。第一个阶段,报纸由政府垄断控制;第二个阶段,报纸从政府手中挣脱、投入政党的怀抱;第三个阶段,报纸开始逐渐远离政府、远离政党,依赖广大读者的支持赢利(始于便士报的诞生);第四个阶段(一战后),“职业”时代的来临。我觉得这个总结非常精辟。
《纽约先驱报》无疑是当时最重要的便士报,总编辑贝内特也是美国新闻界最具开创性的人物。《先驱报》比便士报更严肃,更负责,又比华尔街的大包更生动,更富娱乐性。我认为贝内特成功地抢夺到了中产阶级读者群是《先驱报》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民主市场社会的崛起和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都使该报有了广泛肥沃的生存土壤。这就联系到了作者的第二个目标,报纸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密不可分。
由“古巴妇女被搜身”引出的一大串事件揭示了19世纪90年代新闻业的一大特征:记者有史以来首次在报业世界扮演了主角。这件事再好不过地表明“记
者时代”的来临。我想这时候记者身份的提高与便士报开始雇佣记者报道地方新闻这个基础是脱不开的。新闻业越来越看重大学文凭,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记者社会地位的提升。书中有一段描写:“新生代记者”年轻、天真、朝气蓬勃、胸怀大志,接受过大学教育,通常镇定自若。年轻的记者将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希望这种经历能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段话,并且希望自己能拥有这些特性。就像书中后来提到的:新闻不再是偶然涉足的一份工作,而成为自己选择并愿为之奉献的职业——感觉好亲切。麦克斯韦说新闻要“快、锐、准”,总编们也说:新闻和评论观点不应掺杂在一起。不过,作者的一句话切中要害:若事实并不能完全排除想象润色的成分,那么它也无法完全排除掺杂其中的评论观点。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对新闻的要求都各有侧重:记者们厌恶强加到自己身上的无聊原则;编辑们既要照顾下面记者又要顾虑上面老板;主任们着重弄清事实,打击记者们傲气,在报纸上烙下个人印记。就像书中把记者和编辑的关系比作儿子和父亲的关系,是一个循环的矛盾。即使大的环境如此,也总有些例外:斯蒂芬斯用高压手段强迫记者保持新鲜活力和个人魅力。一旦发现两名记者风格相仿,他就会立刻炒掉其中一个。这种做法实在是让我惊叹!不过总体来说记者们:愿望服从于事实、梦想服从于现实、道德感服从于现实政治、宗教服从于常理。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记者虽然与编辑吵个不休,心里却与他们非常接近”。还有两句话我认为揭示了记者的一部分本质:“记者故意摆出一副消极的姿态,为自己怀疑一切的道德观感到无比自豪。”“他们觉得自己的道德宣言是真理,就像自己揭露的事实一般无法辩驳。”对新闻报道要客观的要求使记者变“冷”——这是我认为的原因。
19世纪90年代,两类新闻模式:以《纽约世界报》为代表的“故事”模式和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信息”模式。一方认为报纸不是通过提供事实,而是通过筛选、修饰事实来引导大众生活。另一方认为报纸的角色应该被定义为一种独特的文献形式,提供的事实不能经过修饰,纯粹用于传达“信息”。信息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不证自明”。
《世界报》有骄人的发行量,同时我认为它推动了广告业的发展。“包括新闻在内的一切事情都可以,也应该成为广告”这种观点使《世界报》开始进行“自
我广告”,不仅创新地使用插图形式,还出现色彩越来越重、字号越来越大的标题。它对漫画、插图、标题格式的自由运用,对简单词汇、内容、句式结构的强调,都使它成功地占住了移民者的市场,也迎合了中产阶级新的生活方式。普利策仅仅是将便士报革命延伸到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就缔造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巨大发行量是报纸。这也充分证实了报纸和社会整体状态紧密相连,报纸应顺应社会人口、阶级、意识形态的变化而改变。就像美国南美战争之前,社会精英对文学偏爱有加,甚至在新闻报道中也喜欢华丽绚烂的文风,不喜欢平铺直叙。到了1900年,经济、社会精英阶层转而支持“信息”类新闻,这类报道又被高度追捧。
当时还有一个现象:社会地位共同的内部表征既然不存在,外在表征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人们只能“通过外表而不是其自身”来评判他人。我对这点深有体会,现在的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物欲横流,追名逐利的今天,不就是“看表识人”吗?浮躁的社会,浮躁地生活。
《时报》建立了新闻业的标准。在低俗新闻业最为狂热的年代,《时报》以其高格调的作风和保守的政治观点确立了它的“尊贵体面”,降价促销使它茁壮成长。“一家干净的报纸,它为高尚的宗旨而奋斗,刊登一切适于刊登的新闻,以独立的立场由衷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报》迎合了特定社会阶层的生活体验,它的读者相比之下更加独立,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小插一句,从《时报》的发展来看,政治观点还是对报纸有很大影响的,虽然它不是党报,也不需要政党提供财源,但大多数的报纸都还有自己的政治偏向。
报纸之间的道德分野,也许就像是人类大脑功能的道德分野一样:一边是高贵的抽象功能,另一边是不那么高贵的情感功能。能控制自我的人阅读政治新闻,而放任自己的人去读谋杀案和名人八卦。信息代表着一种自我否定,而故事则代表自我沉溺。超赞这段话!这让我联想到了钱钟书先生的比喻风格。非常精彩!
到了第四章,不得不说我阅读起来已经非常吃力了。有三段话倒是让我眼前一亮“由独裁体制推上宝座的领导人似乎要比选举体制选出的领导人聪明、坚毅、勇敢百倍”;“公共事务不是公民的个人事务,公共事务大部分都是看不见的,是在离公众很远的地方由未知的力量在幕后操纵着”;“群体意识并没有特别的智慧之光,相反,智慧往往存在于参与管理过程的知情者和专家学者的头脑里”。乍一看这颠覆了我们现在追求的民主观,但细想一下不是没有道理。有句
俗语:永远不要怀疑你的上司。听起来好像岂有此理,但这是一条准则:不站在那个位置,怎么知道应该想什么?怎么知道应该考虑哪些问题?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在军队里似乎从来没有过“民主”,奇怪的是自古以来未曾受到质疑。想起来曾在《南方周末》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民主会给班级造成混乱?》,上面说班内“民主”风开始蔓延,班干部工作受同学监督,班主任决定需多数同学同意才能执行。班主任对此深感不安,因为一些很“正确”的决定被同学们“胡搅蛮缠”不予通过。后来每个同学都收到一篇论述民主危害的文章:“印度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是民主的错”、“民主让美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相当混乱和低效”、“越民主越腐败”、“缺乏民主是一种优势”„„最后班主任在班会上写道“民主有时意味着低效和放任自流”„„李普曼认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其实就是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区别。我认为很有道理。
这一章后面提到了公共关系和宣传。我没有很深的专业性理解,在看的时候参考了上课时讲的第二章《新闻与宣传》的笔记。明白一战是西方宣传概念变迁的重要分水岭,也了解了“发言人”的出现历史。“新闻发布会”使记者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独家新闻、内幕消息、内幕情报等。大家得到的新闻稿都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这时候记者们就该竞争“评论”这一方面了。不过“评论”在狭义上理解好像又不属于“新闻”,这真是一个既尴尬又无奈的境况。
第五章内容在我看来更晦涩难懂,以下就拣拣我感兴趣的说说吧!新闻业的价值——或恐怖之处——不在于能否代表公众意见,而在于能否控制舆论。一语中的——揭示了新闻业的本质!我曾经有感于某事写过一段话:“现在媒体监督越来越厉害,阴暗事件的曝光率也愈来愈高,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了透视社会最大的窗口,舆论监督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我对新闻业控制舆论这点,深以为然之!
媒体和政府的关系似乎历来都是讨论不尽的话题。20世纪20年代典型的自由主义思潮认为,媒体就是民主政府的化身。对于美国来说,巴黎和会重塑了媒体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开始用一种有组织、有意识是方式来“控制”新闻,政府对新闻的管理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62年11月五角大楼发言人希尔维斯特宣称:“我认为政府天生有权撒谎,这是基本的、基本的权利,特别是在面对灾难时,政府有撒谎自救的权利。”书中同时又提到“其实,新闻界早就习惯了与政府合作、为了国家利益不报道真相,甚至撒谎。”我赞成这点,我认为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利益,在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媒体报道确实应该有情感倾向。
对抗文化并不是一种反律法的文化,尽管它为非理性和无责任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它也不是一种纯粹的精英文化,尽管它在60年代的精英群体中广受推崇,并通过特里林所描述的现代主义艺术和文学得以流传至今。现在对抗文化依
然很泛滥啊!特别是在网络上体现:一事出名千人评;一人出名万人骂(自己总结的,不尽完善)。
客观性就是一套具体的惯例习俗,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就是因为它可以降低记者为其文章负责的程度。如此,记者就可以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语;但记者本身是不能独立评价这席话的,必须要引用另一位权威人士的话。看的太透彻了,我已无需再多言。
写到这里,该收尾了,我想用本书最后一段话作为结束: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一点,即新闻从业者必须像其他真理探求者一样,学会相信自己、相信同事、相信世界,包容世界,但同时又要怀疑自己、怀疑同事、怀疑世界的表现,不迷失于世界。他们不会屈服于相对主义,也不会屈服于以客观之名行武断之实的传统,今天有一些新闻从业者就是这么做的。这需要在个人和机构两方面都包容不确定性,承受风险,一心求真。这一点做起来也许很难,然而却事关新闻业的生死存亡,它会体现在新闻从业者日复一日的劝服中,并最终成为我们共同的理念。
第四篇:怎样写好会议新闻
怎样写好会议新闻
一、从两条稿件看会议新闻的特点
2003年3月16日,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的首脑在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举行会议,讨论军事打击伊拉克的问题。一些通讯社就此发出了消息。
【法新社葡萄牙亚速尔群岛3月16日电】美国总统布什今天说,如果安理会不能在24小时内批准为伊拉克战争铺平道路的决议,他将推动改革联合国。
这位美国领导人利用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和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联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警告联合国说,17日它必须决定是否支持华盛顿的强硬立场。
布什在关于伊拉克危机的首脑会议结束后说:“我们希望明天联合国能行使它的职能。如果不能的话,我们都需要退一步,设法想清楚在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怎样能使联合国运作得更为有效。”
这位美国总统说:“明天对世界来说是一个关键时刻。明天我们将决定外交途径能否奏效。”
有人问明天是否是分歧严重的安理会对决议进行表决的最后机会,外交窗口是否会就此关闭,布什肯定地说:“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日本共同社的稿件是这样的:
【共同社亚速尔群岛3月16日电】美国总统布什16日在与英国和西班牙首脑会谈后表示,“17日是我们确定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拉克危机)是否可行的日子”。这意味着迫使围绕对伊拉克行使武力的新决议草案而出现分裂状态的联合国安理会要做出最后选择。
布什总统不是对伊拉克,而首先是对安理会发出了“最后通牒”。
美国政府强烈意识到,在通过决议案没有眉目的情况下,继续就决议案展开外交努力没有意义,反而只会使反战和反美的国际舆论扩大。而且,美英两国军队合计约30万人已经部署在伊拉克周边地区,在当地气温即将上升的情况下,如果迟迟不开战,从军事上讲将对作战不利。
上面两条稿件是一次重要会议报道中许多稿件的代表。从这两条稿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议新闻写作的几个特点:
(一)突出实质性内容。报道会议像报道其他新闻事件一样,最重要的是把会议的实质性新闻点“突”出来。会议的新闻点可能是会议本身,可能是会上某人的发言,也可能是公报、宣言。亚速尔会议的主题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可能否决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决议的情况下,协调三国立场——这是当时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法新社和共同社的这两篇报道都在导语中就直截了当地揭示了主题,而淡化了会议本身。这是会议报道的常用手法。有时会议内容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提炼实质性主题的话,就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把最具价值的新闻淹没在其他没有太大价值的新闻之中。
(二)突出关键人物。美国是主张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的最关键国家,因此它的态度至关重要。虽然是三国领导人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两家通讯社的报道都突出报道了美国总统布什讲的话。这也是会议报道的特点之一。一般参加会议的人很多,发言者也少不了,泛泛地报道这人说了什么,那人说了什么,往往使文章显得杂乱无章,空洞乏味,读者读起来也会觉得不得要领。当然,像亚速尔会议这样的会议,其他两位领导人的话肯定是要报道的。
(三)用直接引语。没有直接引语的会议报道往往会受到质疑,因此要尽可能地引用直接引语。两篇报道都引用了直接引语,法新社的稿件在短短4段的叙述中,3处用了直接引语。而共同社则将直接引语放在导语中。这充分说明直接引语在会议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稿件更真实可信,并且读起来显得不那么死板。直接引语用得恰当确实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要有现场感。法新社的稿件专门写到了“有人问”,这三个字把受众带到了记者招待会的现场,而“布什肯定地说:‘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一句话更强化了记者招待会上一问一答的场景。在实践中,记者招待会要写出现场感确实不容易。
(五)要有综合、分析。写会议新闻有时不能就会议写会议,要有自己的综合、分析。共同社关于亚速尔会议的报道就是这么做的。在提出了“布什总统不是对伊拉克,而首先是对安理会发出了‘最后通碟’”这个记者自己归纳的结论后,稿件进一步分析,美国认为继续展开外交努力没有意义,并分析了原因。
虽然多数会议是枯燥的,但是会议新闻的报道却经常是多彩的。
会议新闻的写作要求
一、认真筛选内容
1、各种类型的会议,性质、任务不同,作用不同,应根据会议的具体情况,考虑宣传报道需要和新闻价值的大小,权衡轻重,掌握主次。
2、要抓住会议提出或解决的问题,选取对当前工作有指导作用的精华部分。
3、寻找靠近读者的角度,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是当前最为人们关心的事情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发挥新闻特长,会议中哪一点有新意、有启发,就抓住哪一点发新闻。
5、放宽眼亮,不受会议主题和程序的限制,应充分利用自己从会议上看到的、想到的问题,进一步挖掘材料,充实新闻的内涵和升华会议新闻的主题,告诉人们更多的东西。这样的新闻,其意义往往超过会议主旨的范围。如对某一新闻发布会上,观察发言人的冒汗和左右而言它,暗示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写出会议的特色
写出会议的特色,是写作会议新闻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特色,是与别的会议、同类会议的不同之处,是新的信息、新的情况、新的变化或新的形式等等。例如西方八国峰会年年开,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而2003年的峰会的特点是什么呢?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时报》是这样写的:
【俄罗斯《莫斯科新闻时报》5月31日文章】题:和解的峰会
6月1日至3日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将翻过“伊拉克一页”。埃维昂峰会开会前已被人们称为“首脑和解的会晤”。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在会晤中将给伊拉克危机时期的史无前例的矛盾画上句号。
如果说弥合伊拉克问题的分歧构成峰会的心理结合点,那么世界经济将成为它的主要议题。八国集团将在埃维昂尝试协调各自的行动,寻找最短和最有效的途径来大力推动全球经济发展。
峰会注意的问题还有,加强反恐斗争、帮助贫穷国家和生态问题。总共有二十多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聚集在埃维昂。
记者抓住了这次峰会前各国关系的新变化,突出了会议将寻求弥合因伊拉克问题而引起的分歧这一不同于以往会议的特点,以此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三、按一定的顺序报道
对于比较重要、可报道内容比较多的会议,在写作上可以按问题的重要、次重要,新闻的最新、次新等顺序逐一在报道中体现。法新社的这则报道就是一例。
【法新社华盛顿6月25日电】在转基因食品、国际刑事法院和中东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今天给一年一度的美国——欧盟首脑会议蒙上了阴影,双方都不愿作出让步。几个月来,这些分歧一直困扰着大西洋两岸的关系。
急于修补因伊拉克战争造成严重裂痕的美国总统布什和欧盟领导人强调,他们共同致力于全球反恐战争,打击有组织犯罪,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解决阿富汗和巴尔干问题。
尽管都努力把伊拉克问题抛在脑后,但布什和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希腊总理西米蒂斯仍无法回避在一些问题上的分歧。
虽然双方起草了联合引渡条约,但他们对国际刑事法院仍持有不同立场,华盛顿对此强烈反对,而欧盟全力支持。
尽管双方同意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就大西洋两岸的“领空开放”航空条约举行谈判,但在久拖不决的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欧盟仍因为转基因食品问题对美国实行事实上的禁令,美国为此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异议。
虽然双方都支持中东“路线图”计划。但他们对巴勒斯坦好战组织“哈马斯”的态度仍旧存在差异,美国希望欧洲宣布“哈马斯”为非法的恐怖组织。
在与西米蒂斯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布什对大多数紧迫的分歧臵之不理,只是强调了—个问题,他呼吁欧盟对“哈马斯”采取行动。
这种写作手法不失为一种简要的、经济的报道方式。
四、突出重点,化整为零
对于比较重要、内容又比较多的会议,也可以采用突出重点,化整为零,化长为短的方式,也就是把一个会议的重要内容按问题分成若干篇独立的报道,或综合在一篇大文章中,以小标题相分隔。如:
【日本《每日新闻》3月24日报道】题:世界水论坛关注地球环境
第三届世界水论坛昨天闭幕。在这次会议上,举行了“水与气候变动”、“水与能源”等38个主题的300多场分组会,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者提出了各种意见。在水坝问题上,还发生了对立。与会代表就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水与气候变动
在“水与气候变动”为题的分组会上,约有2600名代表出席。加勒比岛国的代表指出:“1920-1940年,加勒比海年均发生35次飓风。而2000年以后,年均要发生13次飓风。”他强调地球温室化导致水灾的严重程度。
世界水理事会副主席威廉•科斯格罗夫提议:“为了减少温室化带来的损失,有必要建立一个在资金领域提供援助的国际框架。” 水坝建设
在全球约有45万座巨大的水坝。在论坛召开前,世界银行表明要积极援助水坝的建设,赞成派和反对派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亚洲各国的阁员和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水力发电是清洁并且可再生的能 源,能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出贡献。”对此,非政府环境组织的成员则批评说:“要准确地评价水坝对环境的影响,水库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甲烷。”
尼泊尔水资源大臣迪帕克•吉亚瓦利指出:“在我国,82%的国民用不上电。如果停止水坝的建设,我们该如何是好?”
水与卫生
从世界水理事会获悉,全球有14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3亿人生活在缺乏公共卫生条件的地方。每年有700万人因饮用不洁水而死亡。其中,1/3的死者还不到5岁。分组会上,非洲一位女性的发言非常引人注目,“为了汲取浑浊的饮用水,每天要走十多公里路。而这种事几乎都要由女性来承担。如果弄来的水不干净,全家人就会生病”。
另外,联合国秘书长夫人娜内则呼吁完善教育体制,她指出:“只要注意在饭前便后洗手,就能够挽救很多孩子的生命。” 下一代厕所
在“厕所—水循环国际研讨会”上,与会者就如何解决水缺乏、水质恶化和资源问题的下一代厕所进行了讨论。
一位瑞典的研究人员介绍的安装有隔板、能够分开大小便的便器受到广泛关注。
每人每天排泄的尿有900—1200克。尿含有对植物的生长和制造半导体材料不可缺少的磷。这位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能够分离出尿,磷就很容易回收,而且粪尿处理的量也将减少,从而还能够节约能源。”
另外,与会者对厕所的用水量也非常关心。日本最新型的冲水厕所每次所需的水量约为8升。但欧美、澳大利亚和中国却规定为6升。新加坡只有45升。如果日本能够达到欧美的标准,就能减少水的用量。水与交通
在“水与交通”的分组会上,有交通、环境、社会等各领域的专家参加。会议决定,新成立一个旨在利用河流推广内陆水运的国际学会。
国际航道测量组织主席艾德指出:“水上运输很少与其他交通手段开展合作,实现高速化的进程也非常缓慢。但是水运所消耗的能源只是铁路的1/3,汽车的1/5。”
此外,荷兰运输、公共工程和水管理部首席顾问布劳恩介绍说,分布在内陆河流沿岸的工厂,如果在拥有广阔土地的河流下游的海岸建造仓库,并通过水路运送物资,就能降低成本。
这种写作方式好处是主题突出,化繁为简,并能有足够的空间展开报道。世界水论坛38个主题,300多场分组会,如果一一报道太繁琐,也没有必要。记者将其集中在5个问题上,既明了清楚,又突出了重点。
这样的写法也有利于报纸、电台等媒体根据需要有所选择和剪裁。编辑部门在处理这类稿件时可以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中一次组合报道的形式。组合报道时,还可以配以评论、背景、资料、花絮,甚至社论,以强化冲击力。
近年来,由于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组合报道这种形式多为报纸所采用,以加强其报道的深度。
五、多写分析性和解释性稿件 加强分析性和解释性稿件,从会上看到、听到和想到的,进一步挖掘素材,充实稿件的内容。例如:
【新华社平壤6月14日专电】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今天下午在百花园国宾馆举行第二次首脑会晤。这次会晤与昨天的会晤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是参加会晤的人员规模大为缩小。金正日和金大中昨天举行首次会晤时,金大中的正式随行人员数十人在座。但今天会晤时,参加的人只有朝鲜亚太和平委员会委员长金容淳和金大中的特别助理林东源、外交安保首席秘书黄源卓、经济首席秘书李基浩等寥寥数人。
第二个不同之处是,金正日昨天着一身夹克衫“人民服”,今天却身穿中山服饰的正装,与金大中隔着大型会谈桌相对而坐。昨天会谈时,两位领导人及其他与会者均在沙发上就座。因而,今天会晤的气氛较昨天的显得更为正式。
另外,今天与会者都准备了资料夹,这表明在今天的会谈中,双方将就更多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
当然,会议的内容的不同决定了会议新闻的写作应该是灵活多样和生动活泼的。会议新闻除了写消息外,也可以与其他体裁配合,如“侧记”、“散记”、“综述”、“新闻分析”、“特写”、“专访”、“记者手记”、“日记”等。只要认真采访、思考和写作,会议新闻的稿件同样可以是多姿多彩的。
六、避免落入会议新闻的“套路”
在实践中,真正要写好会议新闻并不容易,许多会议与会者众多,发言者滔滔不绝,各种文件堆积如山,有的会议枯燥乏味,有的专业性极强。有的会议能通过几十份声明、决议和各种文件。特别是有的年会、例会,通常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因此也使得会议报道比较容易形成“套路”,如写某时某地某些人召开或出席某会,然后是会议讨论、会议认为、会议要求或某人强调、某人呼吁、某人重申。有人戏称这是给会议“穿衣戴帽”,只要改了时间、地点,就可成为下一次会议的新闻。不幸的是,这样的会议报道在今天的通讯社、报刊的稿件中还绝非仅有。有一则会议报道是这样写的:
【新华社马尼拉8月7日电】为期两天的第七届东南亚国家联盟财政部长会议7日在马尼拉闭幕,会议讨论了当前全球和地区的经济形势,地区金融合作行动取得的进展以及加强地区金融合作及援助机制等问题,并制定了“东盟一体化路线图”。会后发表的《部长联合声明》说,东盟地区2002年经济增长强劲。今年一季度,大多数国家保持了44%的增速。尽管非典型肺炎影响了东盟地区各国第二季度的经济发展,但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将保持良好势头,增速预计将达到43%至49%。声明说,财长们决心促进金融、企业结构的调整,加强金融体系。会议对东盟各国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并表示将继续执行“清迈倡议”,建立国内和地区债券市场,探索地区协作和援助机制的其它模式。并对建立亚洲债券基金表示欢迎。
显然,这样的稿件不是精彩的会议新闻稿件。
第五篇:如何写会议新闻?
其实对于普通的“会议”,新闻性不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会议中能够作为新闻点的一个部分。读者不会在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个政府部门或者公司开了什么会,他们在乎的是,会议中有哪项内容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而新闻稿中只要突出这项内容即可,其余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都可以省略掉。
会议往往包含了很多不同主体的内容,如果全面反映,文章就完全不像新闻稿,不具有新闻价值;而且写作时很容易受到会议用语的影响,出现套话,与公文无异,稿件不具备可读性、易读性。记者的工作就是“翻译”,所要做的就是在冗长的会议中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点,并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成新闻稿。
会议、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会议,之前会给记者发一份通稿,内容基本就是会议上领导发言的讲稿,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记者们会领完材料就离开——用好通稿,对于提高效率、节省时间而言,我认为是有益的。如果仅仅是“硬新闻”,不需要重点处理,可以草草了事的话,通稿的内容含量也算足够了。可惜通稿中往往不会出现细节,不会出现生动的事例,新闻不是公文,公文式的语言,干巴巴的数据,不足以支撑一篇好的新闻稿。即使记者有生花妙笔,也要在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没有采访,也就没有事实的获得。
事实上,通稿仅仅提供的是线索,我认为,对新闻负责任的记者在写稿前,必须采访。可以在浏览通稿时,凭借新闻敏感抓住自己需要的线索,然后在会议间隙或利用其他时间进行采访,以获取进一步的信息,说不定可以挖出一条大新闻,至少也可以保证同样一个会议的报道血肉丰满,做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