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999年1月1日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城镇专业技术人员住房面积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城镇专业技术人员住房面积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黑房改字【1999】第12号
黑龙江省城镇专业技术人员住房面积标准的暂行规定
为了加快我省住房建设,不断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逐步实现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黑龙江省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方案》(黑政发【1998】118号)精神,结合我省城镇居民住房现状,特制定本专业技术人员住房面积标准暂行规定。
一、适用对象
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本规定(企业可参照本规定自主确定)。
二、住房面积标准
初级职称住房建筑面积标准75平方米;
中级职称住房建筑面积标准90平方米;
副高级职称住房建筑面积标准105平方米;
正高级职称住房建筑面积标准135平方米;
正规院校毕业的具有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按初级职称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执行;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按中级职称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执行;取得博士学位的按副高级职称住房建筑面积标准执行。
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可在规定的住房建筑面积标准外,另增加一个建筑面积为25平方米的工作间。
两院院士住房标准按副省级干部住房标准执行。
夫妻双方均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其家庭住房面积标准执行专业技术职称最高一方应享受的标准。
三、本规定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地价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黑土资发【2002】104号)
各行政公署,市、县国土资源管理局,省驻农垦、森工、哈尔滨铁路国土资源局: 现将《黑龙江省地价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附件:黑龙江省地价管理暂行规定
OO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黑龙江省地价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地价管理,规范土地市场和地价运行秩序,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公平交易和土地的集约利用,维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土地资产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敲竹条例》、《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辖区内的地价管理.第三条 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制度.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应当遵循客观、独立、公正和科学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评估程序,以基准地价为基础,采取通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进行评估.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的地价管理工作.市(行署)、县(含县级市、下同)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的地价管理工作.二
第二章 基准地价
第五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基准地价的管理,建立基准地价体系和基准地价定期公布制度,定期调整基准地价.第六条 城市市区、建制镇及乡人民政府所在地、独立工矿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应当按规定进行基准地价测评.测评范围以土地利总体规划划定的范围为准.第七条 基准地价测评基准日为开展基准地价测评当年三月三十一日或九月三十日.第八条 基准地价测评及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按下列程序进行:(一)由开展基准地价测评或更新测评工作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二)经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由具有估价职能的省属事业单位或委托具有A级资质土地评估中价机构,按照《城镇土地定级规程》、《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及地价评估相关技术要求和规定,制定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收集相关资料,大中城市应当在九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报告,县在六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基准地价测评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报告;(三)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报告完成后,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验收,出具验收意见;(四)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报告验收合格后,按规定的程序报省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审批,由市、县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第九条 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成果,按下列规定检查验收:(一)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工作结束后,由工作承担单位进行自查,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内容,准备检查验收报告及相关图表;(二)开展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工作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及以正式文件形式,向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检查验收申请;(三)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提出申请检查验收的市、县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四)听取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汇报;(五)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六)外业成果检查验收;(七)内业成果检查验收;(八)检查验收组提出具体检查验收意见,并形成报告.第十条 基准地价测评及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成果的检查验收内容:(一)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工作的方案;(二)基础图件、过渡图、基础调查表、准备工作情况,有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宗地价格计算;(三)土地级别评定及相关图表;(四)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程序、方法及结果;(五)宗地地价修正体系的修正系数表及说明表、评估方法;(六)土地级别图、基准地价图及各种过渡图件的编制方法,图示、符号、注记,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结果与相关图表一致关系;(七)面积量算结果;(八)土地定级估价报告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报告质量,包括深度和广度、文字描述及层次论述、有关技术问题处理方法等及成果应用的论述;(九)根椐检查验收需要增加检查的项目.第十一条 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的成果检查验收合格后,由市、县人民政府直接向省人民政府申请批准.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报告应作为省人民政府审批的必备附件.第十二条 农垦、森工系统的局址、场址不在建制镇的基准地价测评或更新测评可按独立工矿区开展,其成果验收参照本规定的规定进行.第十三条 省会城市基准地价测评及基准地价更新测评成果,按规定报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平衡,省内初审按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执行.第十四条 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土地市场变化情况对基准地价及进更新、调整,一般每二至三年更新调整一次.第十五条 土地评估中介机构因地价评估需要,需对正在使用的基准地价修正系数和地价指数等进行个别调整时,必须事先将调整方案报送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经审核同意后主可应用.第三章 地价调控
第十六条 市、县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经济发展和土地市场供求状况,及进采取有效措施,对城镇土地使用权交易价格实行调控,保持城镇土地价格相对稳定.第十七条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实行最低限价制度.高业用地最低限价不得低于评估确认的地价;住宅、工业用地的最低价按不低于评估确认地价的90%确定.第十八 条 土地使用权交易实行成交价格申报制度.土地使用权转让方或受让方,应持双方签订的载有土地成交价格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如实向土地所在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土地使用权转让成交价格,不得瞒报或虚报.当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低于该宗地正常市场价格20%以上时,市、县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不合理上涨时,市、县人民政府有权采取必要的调控或冻结措施.第十九条 处臵土地使用权涉及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租金、作价出资(股本)额的确定,均应当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土地估价结果为依据.第二十条 全省各城市及建制镇的基准地价水平,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协调与平衡.第四章 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
第二十一条 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实行立项—评估—备案制度.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地价评估;(一)土地使用权出让;(二)土地使用权租赁;(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四)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五)实行资产化管理的土地使用权划拨;(六)土地使用权的课税、司法仲裁;(七)企业改制、改组、改造、企业合资、合作、合伙、联营、联建、兼并、分割、企业清产核资、破产清算涉及显化土地资产价值的;(八)基准地价测评或基准地价更新测评的.(九)因债权转股权所涉及的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十)在城市土地整理、农地整理中涉及迁建、换地、补偿的;(十一)其他依法应当进行地价评估的.第二十三条 地价评估应当严格遵循国家颁发的《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的规定,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规定格式.第二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按下列程度开展:(一)由委托方或受托估价方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宗地估价立项申请,按要求填报宗地估价立项审批单,同时提交土地使用证书原件、复印件和相应的宗地图,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开具的土地产权证明和图件以及要求提交的其它相关资料,土地行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宗地估价立项申请后三个有效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准予立项估价的决定;(二)受托估价方根据宗地估价立项批复的要求,与委托估价方签订委托估价协议,制定地价评估方案,初选地价评估方法、参评因素、因子及地价评估程序,受托估价方对待估宗地进行实地跑察,收集土地及房屋产权证明和相关资料,并开展土地估价工作;(三)土地估价工作结束后,由委托估价方向有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地价评估报告确认或备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七个工作日内,下达土地估价报告确认或备案的函复,确认或备案后的土地估价报告和土地估价技术报告及宗地估价立项审批单、确认或备案函复及相关文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整理后归档.第五章 土地估价人员与机构
第二十五条 土地估价师和助理土地估价师实行考试制度、培训教育制度及注册登记制度,接受相应的执业培训.土地估价师必须经国家统一考试合格,取得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土地估价师证书,并在具有资质的土地评估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土地估价业务.助理土地估价师必须经省统一考试合格,取得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助理土地估价书证书,并在具有资质的土地评估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土地估价业务.第二十六条 土地估价师和助理土地估价不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评估中介机构中任职或兼职.第二十七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有关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在土地评估中介机构中任职或兼职.第二十八条 土地估价师与委托估价人员有亲属关系或其他切身利害关系时,应自行回避,不得主持或参与有关项目的评估.第二十九条 土地估价师和助理土地估价师证书的有效期为五年,期满经考核符合继续从业条件的,换发新证;五年内不从事土地估价业务的,取消土地估价师或助理土地估价师资格.第三十条 土地评估机构可分为事业单位型和中介型两种类型.作为事业单位管理的土地评估机构只能从事政府公益性、职能性评估业务.第三十一条 成立土地评估机构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在依法进行工商登记后向省及以上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备案,并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评估中介机构的执业水平授予相应资质,颁发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第三十二条 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其正、副本具有同等效力.第三十三条 土地评估中介机构实行A级、准A级、B级、准B级四级管理.第三十四条 申报A、准A级土地评估中介机构资质证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注册资金50万元人民币以上;(三)有法定代表人任命书;(四)有机构章程;(五)有机构情况介绍及业绩表;(六)属于资质升级的,应当向省及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文件;(七)具有7名以上土地估价师,以及一定比例的建筑、经济、会计及管理专业的技术人员;(八)有资质审查认证机关规定的其它材料.第三十七条 土地评估是介机构资质升级,必须在原资质基础上从业两年以上,并且无不良执业纪录,具备资质升级条件的,方可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资质升级.省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评估机构的执业情况衽抽检制度,并将有关结果向社会公告.第三十八条 A级土地评估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独立从事基准地价及各类宗地地价评估,具体从来范围如下:(一)基准地价评估;(二)出让或国家收回土地评估;(三)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土地的评估;(四)上市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土地评估;(五)企业兼并、破产、清产核资涉及的土地评估;(六)司法仲裁中涉及的土地评估;(七)征收土地税费涉及的土地评估;(八)其他依照法律、法规需要进行的土地评估;(九)地价资询.第三十九条 准A级土地评估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独立从事估价额在1亿元以内的宗地地价评估,可与A级机构合作从事上市公司及司法仲裁涉及的宗地价格评估,具体业务范围如下:(一)出让或国家收回土地评估;(二)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土地的评估;(三)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涉及的土地评估;(四)企业兼并、破产、清产核资涉及的土地评估;(五)征收土地税费涉及的土地评估;(六)地价资询.第四十条 B级土地评估机构可在全省范围内独立从事估价额在7000万元以内的宗地地价评估.承担县城所在地建制镇以下的土地定级估价和更新,宗地划拨、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征收土地租税、清产核资等土地估价.可配合A、准A级估价机构开展相关的土地估价.地价咨询.第四十一条 准B级土地评估机构可在本行政辖区范围内独立从事估价额在5000万元以内的宗地价评估.承担宗地划拨、出让、转让、抵押、征收土地租税、清产核资等土地估价.可配合A、准A、B级估价机构开展相关的土地估价.地价咨询.第四十二条 土地评估中介机构实行定期资质审查备案制度,一般情况每两年进行一次.接受审查以及申请资质备案时,应提交下列资料:(一)土地评估中介机构资质备安及审查报告;(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三)土地估价师及助理土地估价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或资格证明复印件;(四)土地评估中介机构业绩表;(五)土地评估中介机构资质证书;(六)资质认证机关规定提供的其他材料.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土地评估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执业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对违反规定的机构和人员除依法处理外,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为土地评估机构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得为土地评估中介机构招揽、指定业务或干预土地评估中介机构执业.第四十五条 土地评估中价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向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或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一)机构分立或合并,应当向原资质认证机关交回《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重新办理资质审查备案手续;(二)机构歇业、破产或因其他原因终止业务的,应当向原资质认证机关交回《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办理资质注销登记等相关手续;(三)法定代表人或地址变更及机构更名、资质升级的,应当向原资质备案机关办理变更手续或申报升级手续,并交回原发的《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领办新的《土地评估机构资质证书》.第四十六条 土地评估中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一)编造虚假案例,出具虚假报告;(二)允许他人以本机构名义执业;(三)故意提高或压低估价,损害国家、委托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四)以压价、回扣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五)对委托方进行欺诈、利诱;(六)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第四十七条 土地评估机构业绩应达到下列要求:(一)A级、准A级中介机构项目数或评估额达到国土资源部的要求;(二)B级中介机构项目数达到二十个,或评估额达到五千万元人民币;(三)准B级中介机构项目数达到十个,或评估额达二到二千万人民币.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七条,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有关责任人按《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2000年3月2日监察部、国土地资源部令第9号)的规定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九条 土地评估中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土地估价的规定,在土地评估报告中弄虚作假,有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依刑法第229条的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其他涉及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可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办理.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所称地价是指以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为前提,一次性支付的多年地租的现值总和,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本规定所称地价管理是指基准地价管理,地价调控,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管理,土地评估人员与机构管理等管理.本规定所称基准地价是指各城镇按不同的土地级别、不同地段分别评估和测算的商业、住宅、工业等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本规定所称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是指在土地使用权合法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目的,由委托方委托具有合法资质的土地评估中介机构,进行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的活动.本规定所称土地评估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资质认证的,从事土地评估中介业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第五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原颁布的有关规定同时废止.第五十三条本规定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解释.
第三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发布单位】82302
【发布文号】云政发[1996]196号 【发布日期】1996-11-06 【生效日期】1996-11-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云政发〔1996〕196号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六日)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专业技术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和科技知识的重要传播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担负着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历史使命。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人事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作如下暂行规定。
一、范围对象
第一条 第一条 专业技术人员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并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技术员以上相应职称(资格,下同)的人员。
第二条 第二条 具备第一条规定的在全民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评聘了专业技术职务的管理人员。
第三条 第三条 具备第一条规定的从全民企事业单位流向集体、乡镇、民办、“三资”等企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集体、乡镇、民办“三资”等企业单位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
二、分级分类管理
第四条 第四条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是同级政府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部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结合,以下一级为主的管理体制。
第五条 第五条 省级人事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政策;对各地州市和省各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落实;重点管理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下称“国突”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下称“省突”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下称“特贴”人员),回国定居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备选人员和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
第六条 第六条 各地州市、省直各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政策。依据有关政策,结合本地本部门情况,制定实施办法;负责第五条所列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管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对县及县级单位(部门)进行政策指导、检查、督促和落实。
县及县级单位(部门)负责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做好县及本单位(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
第七条 第七条 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不同性质、类型、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各级人事部门进行政策指导。
三、队伍建设
第八条 第八条 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
第九条 第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优良的职业道德与学风,刻苦钻研业务,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
第十条 第十条 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支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队伍。把培养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在设立科研项目、继续教育、选拔优秀人才以及破格晋升职称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重视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各地各部门根据本地本部门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专业学科优势,有计划地采取重点培养、重点扶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的方法,尽快培养一批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能进入国内或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四、使用与流动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所学专业,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作用。除工作需要担任领导职务外,不得造成新的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凡专业不对口本人要求调整或流动的应予支持。
对专业水平较高,确有真才实学,能坚持正常工作的闲散专业技术人员,如工作需要,经过考核,视其情况,可以聘用或录用,以发挥其一技之长。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从城市到农村、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内地到边远地区去工作。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急需人才的行业和单位流动,向经济建设生产第一线流动,向更能发挥作用的岗位流动,合理调剂人才余缺,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分布和结构。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业和人才富裕的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辞职、退职、调动、停薪留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多种方式去承包、领办、租赁、创办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中小型企业、科技开发企业、民办科技企业或到农村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由有关方面共同商定。
五、评、考职称(资格)和聘任职务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企事业单位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严格按照各系列的《条例》、《实施意见》和《评审条件》规定进行。评定职称要以能力、水平、实绩、贡献为主,破除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晋升职称。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对于国家规定必须参加考试才能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系列、专业、层次一律不再评定职称,须参加相关系列、专业、层次的考试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按照“科学设岗、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原则,根据需要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企业自主聘任;事业单位按下达的岗位数额或批准的结构比例聘任职务。
打破聘任职务终身制和单位所有制。企业单位根据单位工作需要和本人的情况,可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或不聘;事业单位可高职低聘、缓聘或不聘。专业技术人员有正当理由可拒聘或要求调整岗位或要求流动。
六、选拔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工作每年进行一次。上述“三项选拔”工作均在下达控制指标内由各地州、各部门按自下而上、好中选优的原则推荐。
省“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评议委员会”按照标准、条件,进行审核、评议。确定“国突”专家、“省突”人才、“特贴”人员候选人,确定“省突”人才候选人选的奖励等次。
“国突”专家和“特贴”人员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分别报国家人事部、国务院批准;“省突”人才由省人民政府批准。
七、考核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按其所聘任的职务进行考核和聘期届满考核。各单位按照本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建立考核档案。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考核分为优秀、合格(称职)、不合格(不称职)三个档次,优秀率控制在15%以内。考核连续三年优秀者并符合有关系列《实施意见》规定,可优先推荐破格晋升职称。连续三年不合格者,低聘或解聘。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每二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称职者,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取消荣誉称号,不再享受有关待遇。
八、继续教育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修等继续教育,补充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继续教育采取自学与脱产、半脱产学习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培训质量,保证学习效果。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保证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32学时。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实行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进行登记,作为续聘、晋升职务和使用的条件之一。
九、离休、退休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年龄,应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凡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本人自愿,离退休年龄可延长到六十周岁。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根据国发〔1983〕141号文《 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其中少数高级职称的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身体能够坚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经主管部门批准,副教授、副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可以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65周岁。教授、研究员以及相当这一级职称的,可以延长离休退休年龄,但最长不超过70周岁。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发挥离休、退休专家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传、帮、带作用。对于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专家、博士生导师及名师带徒的中医中药专家等的离退休年龄按云南省人事厅云人专(1994)16号文件和云人专(1996)18号文件规定执行,延长离退休期间不占单位岗位数额。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离退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他们担任技术顾问,整理技术资料,组织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为经济建设再作贡献。
十、创造和改善环境条件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要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配备必要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为专家配备助手,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住房条件,在国家未统一规定之前,根据各单位住房条件,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按所在单位的领导干部标准分房,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可按所在单位中层干部标准分房,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可按所在单位一般工作人员的标准分房。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每两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体检,逐步改善专业技术人员的就医住院问题。“国突”专家,年满55周岁的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发给干部就诊证;“省突”人才,享受“特贴”人员,未满55周岁的正高级和年满55周岁的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发给特约医疗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省级系统由省统一解决,各地州市由各地自行解决。未满55周岁的副高级及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各地州市县可根据本地情况,创造条件逐步解决。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各地各部门可结合参观、考察、学术交流、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等活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疗养、休假。
十一、奖惩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对荣获“国突”称号的专家,颁发奖金并晋升两级职务等级工资;对荣获“省突”称号的人才,颁发奖金并晋升一级职务等级工资。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对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实行重奖。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凡丧失“国突”专家、“省突”人才和享受“特贴”人员所必须的政治思想基本条件,长期不起作用、弄虚作假、谎报成果、擅自离职或未经组织同意长期出国(出境)不归者,取消荣誉称号,不再享受待遇。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专业技术人员违法乱纪或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党内给予严重警告或行政给予记大过处分以下者,取消职称。
十二、加强领导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经常进行研究和检查,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事部门要用懂政策、熟悉业务、联系群众、作风正派的同志从事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工作。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各级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调查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组织实施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各项工作。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本暂行规定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本暂行规定从下文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关于印发《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
关于印发《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和《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
各市、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省厅对《黑龙江省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黑龙江省社会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印发给你们,同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及《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对新审批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以下简称《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二、对在本通知下发前已经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并在民政部门进行非企业登记的,由审批机关按照《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组织进行评估,评估合格者,按照《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规范名称后,换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是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合法证件。《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分为正本和副本。学校应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本放置在主要办学场所的醒目位置。
四、《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填写要求:
(一)名称: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符合学校章程规定的学校名称,(二)地址:学校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三)负责人:经审批机关核准,能代表学校行使职权、按照学校章程合法选聘的校长。
(四)办学类型:经审批机关批准允许开办的培训专业(工种)名称和培训层 次(例如中级烹调师)。
出资者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应在办学许可证副本的办学类型后注明“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五)批准文号:审批机关批准学校设立的批准文件号。
(六)有效期:审批机关按实际情况填写。
(七)发证机关:即审批机关。
(八)编号:编号为13位数,前6位数为黑龙江行政区域代码,其中1?2位数为省级代码(23),3?4位数为地级代码(见附件),5?6位数为县级代码(由各市地确定)。第7位数为批准的培训层次代码,“1”为国家职业资格一级,“2”为国家职业资格二级,“3”为国家职业资格三级,“4”为国家职业资格四级,“5”为国家职业资格五级,“6”为其他非等级培训。第8?13位数为学校排序。
《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内容若发生变化,发证机关应在副本中注明,加盖“发证机关变更专用章”并换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本。
附件:省、市地、农垦总局3?4位数代码表
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OO五年四月十四日
抄送: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05年4月15日印发
共印25份
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职业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 进法实施条例》,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实施以职业技能(包括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职业和国家新颁布的职业)为主的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举办实施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第二章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设立
第三条 民办职业学校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后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以下简称《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是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办学的合法凭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必须依据《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规定的职业(工种)、层次及办学地点开展培训。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遗失《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应立即登报声明,并持声明向审批机关提交补办申请,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补发。
第四条 民办职业学校的培训对象包括:
(一)初次求职人员、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出国劳务人员、境外就业人员、各类转岗转业人员、流动就业人员以及个体劳动者、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需要提供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军队退出现役人员、劳改劳教人员;
(三)其它需要学习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劳动者。
第五条 申请设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举办者应当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举办者、培训职业、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二)举办者的姓名、住址或名称、地址;单位营业执照或个人学历、职称、从事职业培训工作的有关证明(审核原件,存档复印件)。
(三)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四)属捐增性质的校产需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五)学校章程、发展规划、首届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
(六)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
(七)拟聘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包括身份证、资格证、聘任合同,审核原件,存档复印件)。
第六条
申请正式设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送达申请人;审批机关对批准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发给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第七条 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通知并督促其审批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及时做好有关材料的备案管理工作;包括设置的专业、开设的课程、选用的教材;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招生简章和广告;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决定和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有关的材料、财务状况等。
第八条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名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办职业学校名称统一使用“XXXXXX职业培训学校”,名称应当包括其所在行政区域和冠名,冠名不得使用专用名词,并不得与已有名称相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学校的外文名称应与中文名称一致。
以捐赠者姓名或者名称作为校名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或需冠名“黑龙江”、“黑龙江省”等字样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需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规定的条件批准。
第三章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审批
第九条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由省、市(地)、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 门审批。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按照办学所在地原则进行审批和管理。根据《黑龙江省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要求,举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以初级职业资格为培养目标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由县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含县级)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举办以初、中级职业资格为培养目标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由地市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含地市级)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三)举办以高级职业资格为培养目标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在原批准培训学校的基础上,由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四)跨地市(或县)举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需经举办者所在地市(或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出具证明,由办学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五)省直各部门和民主党派、省级社会团体举办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六)外地来我省举办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需经举办者所在地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出具证明,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并抄送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受举办者申请材料后,按以下程序审批:
(一)受理:举办者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后,领取《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表》,按要求填写后送交相应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为受理日期,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后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给予答复;
(二)审核评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由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举办者提交全部材料的有效性和办学可行性进行评审,并填写《评审意见报告 书》;
(三)审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据专家评审小组提出的《评审意见报告书》,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批准的答复;
(四)发证:符合办学条件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给予正式批复,并发给《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副本,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率。正本应放置在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主要办公场所明显位置,副本在评估、办理相关手续及开展社会活动时使用。
第十一条 独立设置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应持《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副本及正式批复,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到社团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第十二条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任职条件:
(一)校长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2年以上,熟悉国家职业培训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三)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财会人员资格证书。同时应配备从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相关人员。
第五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认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认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6年1月26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南府发〔2006〕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认定标准暂行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认定标准暂行规定
为做好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认定工作,结合商贸行业的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商贸企业。
二、认定标准南宁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商贸企业申请认定为特困企业的,要同时处于以下四种情况:
(一)资产负债率: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达到或超过100%,已无力向债权人偿还本息;如土地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50%以上的,可适当降低百分比。
(二)生产经营状况: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或无法转产转行转业,连续三年以上出现严重亏损。
(三)待岗人员达到在职职工总数的40%以上;如离退休人员占在职人员的比例超过2∶1以上的,此百分比也可适当降低。
(四)在职职工年均收入:企业在职职工(包括在职、内退)中,连续三年人均收入达不到南宁市城镇居民最低工资标准。
三、认定机构南宁市商务局为牵头单位,南宁市财政局、南宁市地方税务局、南宁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南宁市经委、南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南宁市民政局为成员单位,共同组成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认定机构。邀请南宁市总工会参加商贸特困企业认定联席会议。
四、认定程序
(一)填报申请表。符合条 件的商贸企业先向本系统主管单位填报《南宁市商贸特困企业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资料。
(二)初审。由各主管单位对申报企业的情况进行初审,并提出具体初审意见。
(三)联审。各主管单位将企业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南宁市商务局后,由南宁市商务局牵头召开认定机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进行联审,并提出具体的认定意见。
(四)报批。由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对联审意见最终审定和批准。
五、附则
(一)本规定由南宁市商务局负责解释。
(二)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