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1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原因
为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二00二年,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企业离退休人员要与企业分离。各级政府要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在3年内基本完成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所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服务机构统一发放,大力推进人员由社区管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指企业职工办理离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要与原单位分离,人员移交到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进行属地管理,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并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相应服务。
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社区服务的一种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过去,我们对企业职工实行 的是“终生制管理”。从参加工作到退后的养老金计算发放、住院治疗、费用报销、子女入学、家庭邻里纠纷、生老病死等均由其单位负责管理,企业为迎合其职能需要,建立医疗卫生、学校后勤等管理机构,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体制,但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新问题:
1、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
1数字来看,1990年我国60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9000多万人,据人口专家预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每年还会以3.4%的速度递增,这也就是说我国人口已提前步入老龄化;同时企业离退休队伍的迅速状大,截止于2002年全国已有离退休人员4000多万人(其中企业离退休人数为3300多万,占83%)。国家人口老龄化、企业离退休人员比重大,若仍沿用过去的“终生制”管理,靠企业“办社会”来解决系列问题,显然企业的规模和承受能力已极不适应,特别是反应在煤炭、冶金、农垦等行业的老国有大中型企业身上,离退休人员多,资源贫乏,不但要考虑人力物力的安排,而且又要考虑企业的“老人” 问题,企业背上的沉重包袱制约、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发展。
2、家庭逐步小型化。目前在我国城镇一带,“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基本上被现代小家庭所取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住房紧张的缓解和就业市场的灵活性,家庭小型化趋势还更加明显。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离退休人员家庭出现“空巢”现象,晚年生活的孤寂使离退休人员向组织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帮助。
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人单位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后,不宜再承担管理社会保险对象的日常工作,这不仅是社会保障发展完善的一个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解决企业办社会、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4、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在实行破产、兼并、重组时,大部分离退休人员将失去依托。
为解决以上问题,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晚年经济生活,更好地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工作意见,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实施。截止今年7月底,我国已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3374.6万人,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1830.2万人,社会化管理率达到54.2%。
在整个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时,各地在结合自身建设发展不平衡的客观情况基础上,采取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和委托企业主管单位(或企业)代管相结合的过渡办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受到了企业和退休人员的普遍欢迎。
第二篇: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探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河北省企业离退休人员呈逐步增加态势,参保职工负担的离退休人员数量也不断增加。到2001年末,全省共有企业离退休人员118.7万人,离退休人员同参保职工之比为1:3.49。1997~2002年5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净增14.2万人,增加13.6%。从企业离退休人员分布情况看,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占绝大多数,达到74.3%,加上其他内资企业中国有参股、联营等企业,这个比例还要高,国有企业离退休人员是全部离退休人员的主体。
河北省1997~2002年企业离退休人员情况变化表
表一 单位:万人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企业离退休人数 104.5111.8
110.3111.9
118.7比上年末增加(%)
7.7
7-1.3
1.5
6.1离退休人员与参保职工之比
1:3.35 1:3.78 1:3.86 1:3.79 1:3.49
河北省2001年末企业离退休人员分布情况表
表二 单位:万人
合计
国有 集体
其他内
港澳台和外 企业
企业
资企业
商投资企业离退休人数
118.7 88.2 18.3 11.5 0.7占全部离退休人员比例
74.3 15.4 9.7
0.6
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过程中,其指导思想是要实现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的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不健全,特别是基金征缴与使用存在较大缺口,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仍然以企业为基础单位,离退休人员只能继续依附于企业,社会化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展。这种情况的弊端:一是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企业在缴纳养老保险费后,仍然要承担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和诸多福利待遇等,经济负担和管理责任都很沉重。二是养老保险作为一项最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管理对象仍然实行企业化管理,造成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到这项制度所蕴含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发挥。三是由于离退休人员以原国有企业职工为主,过重的社会负担影响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离退休人员的企业化管理,也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向更贴近市场运作机制灵活的私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业的扩展,离退休人员企业管理成为养老保险完善制度、扩大覆盖和发挥更大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
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维护社会稳定,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两个确保”: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解决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中存在的缺口,全面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发放相分离的收支两条线管理,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创造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迫切需要离退休人员同企业相分离,实行社会化管理。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也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问题凸显出来。[!--empirenews.page--] 近年来,配合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河北省对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形式有:①对于“关门走人”的破产企业离退休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②部分地方的工会组织开展了离退休人员退管工作;③一些独立工矿企业,因其距市区较远,基本上以企业为基础构成小社会,离退休人员依托工矿企业的管理组织进行管理;④部分县(市)离退休人员少,地域不大,由县社保机构统一管理;⑤少数地方开展了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的尝试,但涉及人员不多。总的看,尽管河北省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其突出的问题一是不规范;二是数量不大。同时,从以上诸种情况分析,工会组织管理离退休人员尽管同企业行政脱离了关系,但就我国目前的工会体制来看,企业工会与企业行政的联系非常密切,这种作法很难成为严格意义的社会化管理。依托工矿企业现有管理组织对离退休人员进行管理,也没有同企业彻底脱离关系,但这种方式的存在受企业所处区位的影响,有其特殊性。那么,离退休人员同企业彻底脱离关系,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作法只包括①④⑤三种。①④两种作法,其实质都是由社保机构集中行使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第⑤种是依托社区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分析社保机构直接管理离退休人员和依靠社区开展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两种
作法,我们认为,第一种作法适用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初期,社区组织自身建设和网点分布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离退休人员人数较少,社保机构管理跨度合理的情况,特别是在社区组织不熟悉社保业务,人手不足情况下,可以发挥社保机构的优势,保证工作质量。但是由社保机构集中实施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最大的弊端是管理服务的单一性,即主要围绕落实社保政策开展管理服务,同离退休人员生活、医疗、文化、组织活动等全方位的服务需要存在差距。因此,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应当通过强化社区功能,建立街道社区服务网络,引导社会力量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实现。从国外和国内其他城市的作法来看,成功的经验大多是依靠比较完善的社区网络及其服务功能,建立离退休人员服务平台,提供所需的包括政策服务和生活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把企业从过多的社会事务中解放出来。据河北省民政部门资料显示,2000年末河北省居委会共有4471个,如果将企业离退休人员按居委会平均计算,每个居委会的管理服务任务为260人左右,健全的社区组织是可以承担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任务的。从河北省的具体情况看,推进这项工作要在5个方面加强工作。
1、依托社区组织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开展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要把强化社会保障职能作为完善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每个社区街道都要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在县、区社会保障机构的指导下,面向离退休人员开展各项服务,形成省、市、县(区)和社区街道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社区社会保障服务机构所需人员,可以结合社会保险费税务征收后社保机构职能转变和机构调整解决一部分,还可以从曾经从事过企业劳资工作的下岗失业人员中选用,其工作经费比照其他社保机构经费由财政部门解决。这种作法将社保机构集中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压力分散到各个社区街道,并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的综合服务作用,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符合社区发展的方向和社保机构由征费为主向管理服务为主的转变。同时,可以避免实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将企业负担转移为政府负担。[!--empirenews.page--]
2、加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网络。社会化退管服务带来的变化,在于企业离退休人员打破长期以来劳动保障部门和离退休人员习惯的以企业为纽带的管理方式,离退休人员遍布各个社区,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企业人”变成了“社会人”,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成为同离退休人员关系最密切的管理服务项目,由于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离退休人员已经进入老年,行动不便,服务的快捷方便成为迫切需要。为此,必须转变政府部门传统的面向企业和大厅式集中服务模式,加大政府投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实现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深圳市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市、区、镇三级社保机构服务网点、定点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有网点全面联网,24小时服务,离退休人员的各种待遇均通过网络解决,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极大地方便了离退休人员。河北省建立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信息网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把统一性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既要避免小范围区域分割的网络建设,又要避免各个社会保险险种各自为政。要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险种在内的信息网络。二是要利用现有的银行、邮局等网络基础,将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同银行、邮局深入社区的服务网点以及社区社保服务机构相联通,并合理调整社会保险管理方式,使离退休人员在社区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保险费等。三是积极推广使用“社会保险卡”。离退休人员凭社保机构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险卡”,通过计算机网络结算,享受各种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
3、合理进行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定位。当前作为社区组织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应当包括接收、管理离退休人员档案,离退休人员生存认定,协调解决离退休人员同原企业遗留的各种联系,开展党的组织活动等,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结算通过网络服务来解决,管理工作无偿进行。社区服务要在国家出资建立基础设施和解决活动场所、提供无偿服务的前提下,本着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原则开展其他服务,包括娱乐健身、专项服务、社区卫生、养老院以及其他具有共性的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服务的原则是通过收取低廉的费用满足离退休人员的需要,国家对社区服务组织在工商、税收及其他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积极建立离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和开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社区敬老服务。总的原则是,以国家优惠政策为导向,以社区组织为平台,围绕离退休人员以及社区成员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社会福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4、对现行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必要调整。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这四项中管理服务社会化和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具有更根本的性质。没有管理服务社会化和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社会保险仍然同企事业单位责任不清,就丧失了这项制度的社会性。因此,我们在社会保险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社会化作为终极目标和根本原则,与之相违背的内容要逐步进行调整和理顺。具体地讲,一是企业统筹外项目要抓紧清理,企事业单位不能再出台新的统筹外项目,现有的统筹外项目应当在养老金调整中逐步冲销。二是加快社区建设和各项改革措施力度,在住房、用电、用气、子女入学等各个方面,抓紧实行市场化管理,企业相应的补贴要进行必要的清理,无法取消的,在调整养老金标准时逐步解决。职工住房是企业最大的福利项目,并附属了大量其他福利待遇,成为离退休人员与企业分离的最大障碍之一。要迅速启动和完善住房二级市级,落实各项房改政策,把职工住房推向市场,带动各项服务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使离退休人员融入社区。三是目前河北省普遍实行了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政府对基本养老金发放不受企业缴费和其他因素影响。但是在医疗保险方面,包括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的报销、个人账户建立、日常就医管理等都是通过企业来实现的,并受到企业缴费情况的制约,这种医疗保险制度同管理服务社会化的要求不一致,也难以彻底解除企业负担。上海市将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由原来的医保基金、原单位和个人三方承担改为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同承担,从根本上解决了退休人员回原单位报销医疗费用的问题。这种作法解决了在医疗保险方面企业同离退休人员的联系,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值得借鉴和推广。[!--empirenews.page--]
5、按照分类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首先,考虑到破产企业、改制企业以及“两停一亏”企业,其现有管理服务主体或者已经不存在或者经营困难,其养老金发放已与企业脱钩,其他福利项目难以落实,有些企业离退休人员已经由社保机构管理,可以作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突破口,新退休人员要直接进入社区。其次,利用大中型企业原有退管组织管理服务设施齐全、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建立社会化的退管服务组织,打破企业界限,吸纳当地离退休人员接受管理,并在离退休人员管理行为规范化的基础上,加快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社会化步伐,随着社区硬件设施和功能的完善,实现同企业的彻底剥离。第三,针对各县(市)离退休人员少,城区较小,社区建设滞后,缺少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的特点,由社保机构直接建立县(市)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生存认证、党员组织活动等,实现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第四,对于独立工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可由原企业成立退管机构,比照再就业服务中心管理下岗职工的作法,首先将离退休人员享受的各项社会保障待遇和社会保障事务同企业脱钩,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再解决企业同离退休人员存在的其他关系,逐步实现企业与离退休人员的分离和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三篇: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总结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总
结
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社保局的指导下,我所认真履行社会化管理工作职责,全面完成了今年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使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现将今年我所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和措施到位、人员到位。
党委政府领导非常重视离退休工作,指定了离退休工作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党、政、工动员各方面力量,营造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做到了离退休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把该项工作看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档案管理。
全乡现有12名离退休人员,对这12名离退休人员的档案全部按规定进行了整理、立卷、归案、使用登记。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1、制定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各项工作职责、制度以及办事程序,并且上墙进行了公示,做到了办事程序公开化、透明化。
2、对每一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的了解,并向每一位离退休人员发放了联系卡。
3、积极协助社保局做好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待遇调整等工作,并负责承办了辖区内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核查工作,了解离退休人员的增加、减少等情况,并及时进行上报、登记。全年未发生冒领养老金的现象。
4、开展社会保险政策的宣传和咨询服务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板报、赶集日设点等宣传方式对现行的社会保险政策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配合社保局化解各种社会保险方面的矛盾、纠纷,全年未出现退休人员上访问题。
5、把辖区内孤老、伤残、特困的退休人员作为重点走访看望对象,在老同志生病或生活遇到了困难,领导主动关心,看望。帮助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建立了定期看望离退休人员的工作制度。
6、“九九”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利用这个节日,劳动保障所所长及劳动保障员代表党委政府专程上门看望了两位80岁的退休老人,并为他们送去了节日慰问品,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体现了党委、政府对老人们的关爱。
7、按规定及时报送各类统计报表,准时参加社保局召开的有关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会议,完成社保局临时交办的其他事务。
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社会
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开辟新途径,创造新经验。
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要用创新思维研究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思维方式、工作手段和途径。为此,在离退休人员的管理与服务中,我所在制度创新、形式创新和途径创新上下功夫,使工作开展有力度、有成效和有办法。
我们充分认识到离退休这块工作十分重要,在乡党委政府和区社保局的领导下,搞好离退休工作对我我乡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认真地,切实地搞好这块工作,努力地为老同志服好务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在明年的工作中,我所将充分地发挥基层平台作用,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为离退休老同志服好务,使我乡的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浅析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现状
浅析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现状
王燕
以社区为载体,建立和完善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将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让离退休人员进入社区新的环境,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事业的必由之路。屯垦戍边的艰巨使命,更迫切需要我们去建立和完善兵团这个特殊体制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加伴随其出现的生存流动情况、养老金死亡冒领现象、关、停、并、转企业的人员安置、孤寡老人的赡养及医疗卫生服务等等一系列问题,当务之急地需要我们去解决。目前各团场社会化服务管理机构都已纷纷成立,“社区之家”的序幕刚刚拉开,如何才能充分应用社区能集各方力量于一身“开方式”世界的功能,发挥其强大的“优势”,真正把离退休人员这支大军管理起来、组织起来,使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贫有所济,这必然要求我们去精心构筑和打造“社区”这个平台。不可回避地要我们去面对许多困难,去亟待解决这个“平台”中的许多问题,对此,本人对现阶段农牧团场离退休
人员的社会化管理现状浅析如下:
一、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社会化服务机制框架已建雏形,但实体构筑进展缓慢。目前,农牧团场的社区服务管理事务机构已基本建立,指定了负责部门,建立了规章制度,明确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及服务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工作范围。总体来看已成框架,但缺乏实际内容,具体实施措施还没有落实到实处,有的机构虽然开始工作但职能单一,有的社区服务中心是依托团场城管部门设立,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社区工作,没有核拨经费奠定社区基础,城管部门既要管理团场大量的物业管理工作,又要抽出人力与财力去管理社区服务中心这个“新生事物”。因此,对社区工作没有积极性,只是敷衍,没有重点,有的工作环境与活动场所还很简陋,有的机构只见挂牌,没见运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第一、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平台虽已启动,但实际运行还没有深入。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协同社区服务中心建立了团场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向退休人员发放了社会服务联系卡,基本养老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成立活动组织,提供查询服务等等,这些劳动保障平台工作的“前奏”虽已正式启
动,但实际运行局面还没有完全展开,社区还没真正承担起对离退人员的管理责任,离退休人员还没有完全从单位中剥离出来,对离退休人员的生存流动情况、健康生活状况、医疗卫生服务等事务性工作仍由各单位进行管理、继续由社保中心“涛声依旧”,社区职能还没有发挥,功能还没有应用,“剥离”仍是有名无实。
第三、社区服务中心地位虽已确立,但发展目标仍是茫然,各农牧团场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通知精神,建立了团场社会化管理服务机构,确立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地位,成立了领导小组,指定了负责人员,但对怎样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如何帮助社区搞好统筹规划和安排落实,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具体“化”到何种程度,怎样才能实现,还没有确立统一的思想和明确的目标,至使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层次不清、前景茫然。
二、影响因素分析:
本人认为导致存在问题的因素主要有:
第一、识不到位。
1、团场领导、各部门及社区工作
人员认识不到位,没有充分意识到建立社会化服务机构对团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涵,没有充分理解此项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
2、退休人员对进入社区组织认识不足,离退休人员对社区服务机构能否真正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能否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能否真正成为他们的贴心之人,还存在种种疑虑,因而有困难、有问题、有建议,找团场、找社保、找单位而不找社区,思想观念一时难以改变。第二、宣传不到位。社保中心对大力宣建立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还存在种种顾虑,顾虑:是否会出现衔接不顺、单位不管、社区不接,造成离退休人员成了散兵游勇,社保中心变成孤军奋战的悚然局面,因而宣传力度不够。第三、工作不到位。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因社区工作人员未经过严格的业务培训,对社会保障有关政策理解还很肤浅,工作当中难免出现解释政策有误、操作没有思路,加之有的社区机构,工作人员不是专职人员,没有专项经费。因此,工作缺乏主动性、能动性,“等、靠、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观念态度,滞后了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开展,职能无法充分发挥。第四、社会劳动保障部门指导和协助不到位。因社区工作人员未经过严格业务培训,因而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对他们的工作能力信心不足。除协助社区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文化、体育,帮困救助等活动之外,对其能否做好社会保障政策咨询、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健康生存情况、领取养老金的资格认证及其人员档案管理等工作还缺乏足够的信任,因此在工作的移交上“主次分明,留有余地”。
第五、重视不到位。团场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建立重视不足,认为建立社区只是花钱,不能挣钱,是在铺张人力、物力和财力,社区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有赖于团场经济,人员不能到位,工作没有经费,办公缺乏设备,是困扰社区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一大难题,没有形成责任分担机制、补助机制,特别是在团场财政还很困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来加强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更是难上加难,致使社区工作的实际与要求难以匹配。
三、解决现状的建议:
第一、从透视团场现状来看,随着团场离退休人员的逐年增加,流动频繁,居住地不稳定,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基层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于发展经济,对离休人员的事务性管理相对薄弱,精力有限。另外,团场关、停、并、转的企业退休人员、孤寡老人没有具体的管理单位,社保中心对其生、老、病、死难以及时掌握,银行、邮局对养老金的发放缺乏监管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建立社会化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团场的社会负担,集中精力抓好团场经济建设。所以各级领导、各级部门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建立农牧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机制的重大意义。第二、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使社会保障政策深入人心,重点宣传社会化管理服务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性。使各级领导、各级部门及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意识到建立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机制的内涵,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要努力转变离退休人员思想观念,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让他们理解社区才是最真实的依靠,是使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配合社区工作。第三、尽快落实社区服务中心经费到位、人员到位、设施到位、责任到位,培训到位,以及上级部门有关的“三家筹资”办法实施到位,将社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配备有能力、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人员去管理社区,负责具体工作,逐步完善服务设施,工作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消除“等、要、靠、看”的依赖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开拓性开展社区工作。第四、社会保障部门要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地去促进
社区做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根据团场离退休人员分布情况及社区建设情况,因地制宜,把社会化管理由团场集中地区向边远连队有序推进,社保部门、财务、民政、工会各部门要密切配合,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把社区的工作目标、工作信息、工作步骤、工作内容完全落实到实处,实施到具体,把团场各项事务性工作完全融入到社区工作中去,充分发挥社区的职能作用。
实现团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才是关键中的关键,积极探索和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逐步实现社会化管理的初级到高级是我们每一位社会保障工作人员的使命和职责。使社区服务工作为团场的繁荣和发展开拓一个崭新的局面,真正为我们的离退休人员撑起一片“蓝天”,营造一个充满生机与祥和的“家苑”。
二0一0年三月
第五篇: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分析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基本实现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由社会服务机构发放的基础上,加大推进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力度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单位相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主要包括: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工作.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为离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跟踪了解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协助社保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帮助死亡离退休人员家属办理丧葬费和遗属补贴:集中管理离退休人员的人事档案;组织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开展组织活动.加强离退休人员政治思想工作:为离退休人员提供有关健康、保健、医疗、护理等项服务: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文体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为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使得社会化服务滞后于我国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各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各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
一、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意义
1.这是进一步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广大离退休人员长期以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后,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了保障和回报。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使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得到组织管理和服务上的保障。
2.这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用人单位在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金之后。应逐步从管理社会保险对象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增强企业活力。
3.我国家庭逐步趋向小型化.离退休人员更需要社会组织对他们提供更多的关心和照顾。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劳动就业的灵活性,家庭将目趋小型化。目前。在我国城镇一带.“四世同堂”基本上被现代小家庭所取代因子女长期不在身边.导致离退休人员家庭出现“空巢”现象,晚年生活的孤独使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服务和帮助
二、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1.全国各地建立的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库都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模式.不能达到信息共享。
2.缺乏统一的科学的退休人员生存状况认证制度.冒领养老金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查处养老金冒领问题缺乏执法依据。
3.离退休人员对社会化管理服务认识不足.他们从感情上与企业难舍难分。同时也担心进入社区管理后.遇到的问题是否能尽快帮助解决等.产生抵触情绪。[!--empirenews.page--] 4.全国各地乃至同一省内的不同地市执行的统筹项目和标准不统一
5.一些部门和地区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条件不配套.管理服务不规范等问题。
三、实现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目标
1.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础工作首先要建立规范统一的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库.是实现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首要问题。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其变化在于离退休人员打破了长期以来劳动保障部门和离退休人员习惯以单位为纽带的管理方式离退休人员遍布各个社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成为同离退休人员关系最密切的管理服务项目。为此.必须转变政府部门传统的面向单位的模式.加大政府投入.运用网络技术建立离退休人员数据库.实现离退体人员管理服务信息化.提高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其次是向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这是对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联系卡要以街道或社区社会保障机构为单位向本辖区内的离退休人员发放。联系卡必须做到纳入社会化管理的离退休人员人手一卡.建立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是让街道或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及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的动态.建立联系卡也是让离退休人员知道街道或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工作职责,实行双向沟通。同时还要让离退休人员了解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内容。[1][2]下一页 2.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在推进社会化管理服务的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关部门和街道、社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有关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消除离退休人员的顾虑.争取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理解和广泛支持要及时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履行党员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依托社区组织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开展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强化社会保障职能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每个社区街道都要建立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在社区社会保障机构指导下,面向离退休人员开展各项服务,形成省、市、县(区)和社区街道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这种做法将杜保机构及单位管理离退休人员的压力分散到各个社区、街道。并充分发挥社区的综合服务作用。方便了离退休人员。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减轻了单位的负担。作为单位应加强与离退休人员所在街道劳动保障机构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企业离退休人员的移交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及时解决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问题。移交的人事档案要做到材料齐全、完好。除各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统筹项目外。养老金由单位继续按有关政策发放。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和医疗费,仍继续由原渠道支付。单位不得以社会化管理为由随意减少退休人员的福利待遇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指导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建立健全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街道、社区和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考核评比和监督检查.做好本统筹范围内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待遇调整工作,组织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做好本地区企业离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移交和集中管理工作。[!--empirenews.page--] 4.尽快规范统筹项目和加快实现全国统筹。统筹项目和标准不统一,是制约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障碍。对此。省级社保机构,在清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项目、规范基发标准、调整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规范政策.切实控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合理增长。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直接面对个人.杜绝了养老金的冒领和降低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成本问题离退休人员无论从哪个单位退休.只要实现了养老金全国统筹,其养老金就可以由当地的社保机构就近拨付.人员可通过当地社区进行管理。
5.保障有力.设施到位。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具有社会性服务.社区服务要在国家出资建立基础设施和解决活动场所的前提下开展活动,以国家优惠政策为导向。以社区组织为平台.围绕离退休人员以及社区成员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社会福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创造条件,逐步完善服务设施。企业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这是大势所趋。是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关系到千千万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