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9-05-12 12: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一篇: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南铝-南铝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简称“南铝”)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大型铝业公司,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5388万元。下属3个分厂、2个控股企业,3个参股企业,员工4029人。八十年代初期,南铝利用国家改革开放的有

利时机,大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多年发展,南铝在九十年代中期曾创造出了骄人业绩。由于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过大,企业负债率高达90,连续三年每年整体亏损近亿元,一度陷入危机。2000年,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他们秉承“稳健发展、谋求长远”的经营理念,坚持“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文化价值观,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创新,形成了wenmi114.com铝电解—铸造(铸轧)—加工—铝材加工(成品窗、氟碳板金加工等)为主体整体产业链,2004年,南铝及关联企业完成铝商品材10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亿元(不含税)。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3.0和16.4,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跨入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综合实力名列第三)。近年来,南铝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力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连续8届16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被授予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省级绿色社区,多次荣获省思想政治优秀企业称号,企业经济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稳健发展。

一、构建“和谐南铝”思路的提出2000年,通过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南铝的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常。但是,在南铝随后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制约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显然无法简单靠加强管理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求得解决。如何为南铝构建一种新环境,包括观念、制度、行为等,保障企业改制和改革的顺畅和成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成为当时公司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新一届的企业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的分析后认为,南铝发展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企业领导头脑清醒,决策妥当,就可以使企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和谐发展。企业领导决策失误,将危及南铝的生存。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消除不和谐因素,确保企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制度创新首先必须来源于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创新而没有企业文化创新工作的支持,虽有助于企业实力的提高,但总体效率不高,无法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公司结合南铝“十五”发展战略的要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南铝公司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意见》,确立了南铝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创建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理论和具体操作上为公司构建“和谐南铝”做好了准备。

二、“和谐南铝”的内涵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南铝逐渐形成了以“构建和谐南铝,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文化体系,其内涵为:坚持“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文化理念,以人为本,重视机会平等,发挥个性作用,增强团队力量,培育股东与员工、企业与客户的共同价值取向,围绕南铝发展战略的要求,以企业文化力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丰富和完善南铝企业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做优做强南铝,促进企业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南铝通过倡导“平等”理念,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靠竞争促进步,靠竞争出人才,靠竞争出效益,使职工在岗位竞争、待遇享受、价值实现等方面体现平等,优化了人文环境;通过实现“交流”机制,在领导、职工之间建立有效沟通的交流通道,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增强理解,体现人文关怀;通过讲求“坦诚”,为用户着想,树立南铝良好诚信形象,提高信用等级,弘扬信用文化,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通过加强“教育”,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培养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专才、技术能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从南铝的实践来看,“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因体现南铝上下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很快为广大干部员工所认可,起到了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作用,使员工保持了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拼搏进取的精神,较好地实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南铝的资源,实现市场与效益的最大化。南铝通过创新企业文化,不仅获得了全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也取得了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第三的荣誉,铝商品材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同业第二。五年来,企业保持年均13的发展速度。积累了4.5亿元折旧资金投入,员工收入得到保障,南铝本部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0以下,为国家

第二篇: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南铝-南铝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简称“南铝”)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大型铝业公司,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5388万元。下属3个分厂、2个控股企业,3个参股企业,员工4029人。八十年代初期,南铝利用国家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大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多年发展,南铝在九十年代中期曾创造出了骄人业绩。由于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过大,企业负债率高达90%,连续三年每年整体亏损近亿元,一度陷入危机。2000年,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他们秉承“稳健发展、谋求长远”的经营理念,坚持“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文化价值观,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创新,形成了wenmi.net铝电解—铸造(铸轧)—加工—铝材加工(成品窗、氟碳板金加工等)为主体整体产业链,~年,南铝及关联企业完成铝商品材10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亿元(不含税)。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3.0%和16.4%,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跨入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综合实力名列第三)。近年来,南铝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力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连续8届16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被授予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省级绿色社区,多次荣获省思想政治优秀企业称号,企业经济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稳健发展。

一、构建“和谐南铝”思路的提出2000年,通过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南铝的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常。但是,在南铝随后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制约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显然无法简单靠加强管理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求得解决。如何为南铝构建一种新环境,包括观念、制度、行为等,保障企业改制和改革的顺畅和成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成为当时公司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新一届的企业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的分析后认为,南铝发展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企业领导头脑清醒,决策妥当,就可以使企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和谐发展。企业领导决策失误,将危及南铝的生存。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消除不和谐因素,确保企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制度创新首先必须来源于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创新而没有企业文化创新工作的支持,虽有助于企业实力的提高,但总体效率不高,无法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公司结合南铝“十五”发展战略的要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南铝公司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意见》,确立了南铝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创建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理论和具体操作上为公司构建“和谐南铝”做好了准备。

二、“和谐南铝”的内涵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南铝逐渐形成了以“构建和谐南铝,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文化体系,其内涵为:坚持“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文化理念,以人为本,重视机会平等,发挥个性作用,增强团队力量,培育股东与员工、企业与客户的共同价值取向,围绕南铝发展战略的要求,以企业文化力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丰富和完善南铝企业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做优做强南铝,促进企业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南铝通过倡导“平等”理念,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靠竞争促进步,靠竞争出人才,靠竞争出效益,使职工在岗位竞争、待遇享受、价值实现等方面体现平等,优化了人文环境;通过实现“交流”机制,在领导、职工之间建立有效沟通的交流通道,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增强理解,体现人文关怀;通过讲求“坦诚”,为用户着想,树立南铝良好诚信形象,提高信用等级,弘扬信用文化,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通过加强“教育”,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培养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专才、技术能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从南铝的实践来看,“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因体现南铝上下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很快为广大干部员工所认可,起到了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作用,使员工保持了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拼搏进取的精神,较好地实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南铝的资源,实现市场与效益的最大化。南铝通过创新企业文化,不仅获得了全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也取得了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第三的荣誉,铝商品材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同业第二。五年来,企业保持年均13%的发展速度。积累了4.5亿元折旧资金投入,员工收入得到保障,南铝本部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0%以下,为国家上缴了3亿多元税金,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和谐南铝”的实现途径近年来,南铝公司以构建和谐南铝,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主线,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开展一系列活动,努力在企业、员工、股东、客户之间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主要做法如下:

1、培育诚信理念。员工是传播企业文化的主体,员工形象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形象的优劣。因此,南铝近年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教程中,十分重视员工的“诚信”建设,提出了“诚信为本,恪守商德,言行一致、追求双嬴”的诚信主张和“一讲、双爱、三好、四争”(讲忠诚、爱我南铝、爱岗敬业、在企业做一个好员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争当一流员工、争学一流技术、争出一流产品、争创一流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南铝员工道德规范。广大职工以《员工道德规范》为准绳,爱岗敬业、发扬新风尚,涌现出许多做好事不留名、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的好人好事,充分展现了南铝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南铝还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ISO9001 质量体系,组织开展“质量即形象”、“品牌即人品”、“我与企业同行”等教育活动,培育企业员工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让客户由衷感到企业产品中蕴含着诚信文化、企业服务中凝

聚着诚信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中浸透着诚信文化、企业发展中体现着诚信文化。因诚信建设出色,在福建省首届最佳信用企业评比活动中,南铝被评为“最佳信用企业”。

2、凝聚员工归属感。南铝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认为,企业不仅要能生产优质产品,更应当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文化,让职工充分体会到南铝的发展成果,促进职工和企业共同成长,激发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近年来,南铝通过全面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对企业内部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基建工程招标、大宗原材料采购、招待费开支、奖金二次分配等职工关心的15项内容实行公开,并把厂务公开落实情况纳入公司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专项内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重点,教育、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相继出台了中层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岗位量化考核办法,对中层干部任期表现进行民主综合评价,优胜劣汰,激发干部更加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实行了公开招聘中层干部和销售业务员、班组长竞聘上岗制度和关键岗位关键人员评聘制度,鼓励工人钻研技术,岗位成才。坚持每年定期召开厂情发布会、职工代表大会及群团座谈会,由公司主要领导向职工通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各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听取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交流沟通和~监督作用,通过开展“如何做一个好员工”、“铝型材发展网上大讨论”、“南铝发展规划大讨论”等活动,营造起良好的交流氛围。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制度建设,成为鼓舞员工奋发工作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3、开展“平安南铝”建设。~年底,南铝制定了建设“平安企业”的实施意见,决定从~年起到~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创建“平安企业”活动。通过实施“安定工程、安稳工程、安宁工程、安心工程、安泰工程、安全工程”等六大工程,健全完善治安防控机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完善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建立维护公平竞争机制。持续实现“六个无”,即:无政治案件,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破坏案件,无群体~、上访事件,无火灾事故,无重大安全事故。以此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股东、职工、企业、社会谋求长远的共同利益。

4、铸就鲜明企业形象。~年,南铝在企业内部正式启动了CIS系统的导入工作。其思路和目标如下:坚持逐步完善、稳步推进的指导方针,着重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坚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特征整合提炼出南铝新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价值观体系。公司CIS的导入将先整合资源,打好基础,逐步推进,形成全面的形象识别系统,提升“闽铝”品牌wenmi.net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集中公司各方力量于~年8月底完成《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企业识别系统》讨论稿的制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形为识别(BI)、企业视觉识别(VI)三大部分。讨论稿在制作的过程中,经多方征求意见,提交公司党政办公会议讨论修改后发布。10月中旬,公司发出《南铝公司关于开展CIS导入工作的通知》,正式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企业识别系统的宣贯工作。南铝公司CIS系统的导入工作,对规范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公司的“和谐南铝”建设有了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5、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我们将重点放在抓好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中。一是把实施人才战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努力培育“四有”优秀员工队伍,在人才使用上,公司倡导不以年龄大小论英雄,不以职务高低论英雄,不以文凭高低论英雄,以业绩贡献为重。公司一视同仁地看待专业技术人才和工人岗位操作能手,给受聘的生产一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增发工资津贴,其待遇与受聘的专业技术初级、中级、高级职务人员相对应,并实行“特殊技能人才”评聘及破格高聘制度,以此激励和调动生产一线班组长、技术工种和特别繁重岗位工人的积极性,为员工健康成长搭建平台,聚心留人。二是通过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积极创建安全、环保型的花园式工厂。继续完善园林式文明小区建设,把公司、社区建成员工温馨的家,努力创建国家级的花园式工厂和绿色社区。南铝原来采用的是落后的电解自焙槽生产工艺,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氟化物、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沥青烟等,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原先厂房四周连植物都难以成活。为了彻底整治环境污染,公司进行了被列为~年省重点项目的环保节能电解技改,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40KA大型预焙槽、同时淘汰落后的自焙电解铝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其中净化及浓相超浓相输送等与环保有关的投资约3000万元。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投产,由于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烟气净化系统,实现达标排放、增产减污,技改前后相比,氟化物排放量每年减少了305.5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每年减少了1006.6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减少了43.10吨,沥青烟排放量每年减少了589吨,分别减少了90.2%、93.9%、16.7%、100%,项目环保节能效果明显,与原来自焙电解槽相比,吨电解铝电耗可降低1500度左右,极大地改善玉屏公园及南平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为南铝省级绿色社区的成功创建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目获得省政府~“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优胜奖”的表彰。南铝是58年建厂的老企业,由于历史原因,环境整治一直不尽人意。近年来,公司加大力度,采取系列措施对生活区进行有序的整治,基本清除了违章搭盖、行道乱占、杂物乱堆、柴火房及底层住房开店、出租、乱垦菜地、乱摆摊点等现象,彻底消除了历史遗留问题。2002年又对第一生活区近400间旧房危房进行拆迁改造。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南铝进行了四次大面积的集资建房,使南铝职工人均居住面积有了较大的上升。到~年,南铝新建住房达960套,总面积10.5万平方米,相当于南铝建厂以来所有住房建筑面积的总和。目前,公司住房成套率82.45%,职工人均居住面积达27平方米,环保住宅达标率也随之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南铝着手进行了居民小区环境的改造建设。据统计,南铝至今已累计投入370多万元用于

小区环境建设,其中投资120万元用于绿化和南铝公园建设,培植花圃近2000平方米、植树5000多株、种植地被植物近8400平方米、种植草坪45000平方米、铺设草坪砖近5200平方米,沿工业路旁种下200多颗榕树,营建了30多个花坛,改明沟为暗沟,铺设了近千米的钢砖人行道,美化了社会大环境。占地2.5万平方米的南铝公园、怡园已初具雏形,向市区辐射绿色美景,传播南铝绿色文明。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培育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向上力,提升企业社会美誉度。公司以此获得省“花园式”企业、省级绿色社区、南平市“模范绿色社区”称号。在年底职代会上的职工满意度调查中,职工满意率最高的十项内容中,有关社区建设的就占了六项。多年来,公司通过组织开展南铝首届企业文化节、首届职工运动会以及经常性的文艺演出、广场文化、职工体育比赛和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等,吸引了广大职工踊跃参与,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开展经常性的网上讨论、建设“暖人心工程”、“凝聚力工程”,通过职代会、厂情发布会、厂务公开、座谈会、员工培训、文体活动等,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在近两年企业开展的职工满意度调查中,职工对南铝企业文化建设各项举措的满意度均达97%以上。如今,以“平等、坦诚、交流、教育”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理念已深深地植根于南铝广大员工的头脑中,成为企业战胜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在构建和谐南铝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第三篇: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南铝-南铝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简称“南铝”)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大型铝业公司,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2001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5388万元。下属3个分厂、2个控股企业,3个参股企业,员工4029人。八十年代初期,南铝利用国家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大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企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经过多年发展,南铝在九十年代中期曾创造出了骄人业绩。由于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过大,企业负债率高达90%,连续三年每年整体亏损近亿元,一度陷入危机。2000年,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他们秉承“稳健发展、谋求长远”的经营理念,坚持“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文化价值观,以文化力推动生产力,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创新,形成了wenmi.net铝电解—铸造(铸轧)—加工—铝材加工(成品窗、氟碳板金加工等)为主体整体产业链,~年,南铝及关联企业完成铝商品材10万吨,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亿元(不含税)。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13.0%和16.4%,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跨入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综合实力名列第三)。近年来,南铝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力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连续8届16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被授予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省级绿色社区,多次荣获省思想政治优秀企业称号,企业经济建设和改革实现了稳健发展。

一、构建“和谐南铝”思路的提出2000年,通过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努力,南铝的各项工作逐渐走向正常。但是,在南铝随后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制约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显然无法简单靠加强管理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手段来求得解决。如何为南铝构建一种新环境,包括观念、制度、行为等,保障企业改制和改革的顺畅和成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成为当时公司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新一届的企业领导班子经过认真的分析后认为,南铝发展正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企业领导头脑清醒,决策妥当,就可以使企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保持和谐发展。企业领导决策失误,将危及南铝的生存。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才能消除不和谐因素,确保企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产品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制度创新首先必须来源于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创新,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创新而没有企业文化创新工作的支持,虽有助于企业实力的提高,但总体效率不高,无法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公司结合南铝“十五”发展战略的要求,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出台了《南铝公司深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的意见》,确立了南铝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创建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从理论和具体操作上为公司构建“和谐南铝”做好了准备。

二、“和谐南铝”的内涵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南铝逐渐形成了以“构建和谐南铝,促进企业稳健发展”为目标的企业文化体系,其内涵为:坚持“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文化理念,以人为本,重视机会平等,发挥个性作用,增强团队力量,培育股东与员工、企业与客户的共同价值取向,围绕南铝发展战略的要求,以企业文化力凝心聚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丰富和完善南铝企业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做优做强南铝,促进企业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南铝通过倡导“平等”理念,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靠竞争促进步,靠竞争出人才,靠竞争出效益,使职工在岗位竞争、待遇享受、价值实现等方面体现平等,优化了人文环境;通过实现“交流”机制,在领导、职工之间建立有效沟通的交流通道,在交流中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增强理解,体现人文关怀;通过讲求“坦诚”,为用户着想,树立南铝良好诚信形象,提高信用等级,弘扬信用文化,使企业更好地融入市场;通过加强“教育”,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团队,培养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专才、技术能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从南铝的实践来看,“平等、坦诚、交流、教育”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因体现南铝上下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很快为广大干部员工所认可,起到了鼓舞士气、凝聚力量的作用,使员工保持了旺盛的斗志、昂扬的士气、拼搏进取的精神,较好地实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南铝的资源,实现市场与效益的最大化。南铝通过创新企业文化,不仅获得了全省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也取得了全国铝型材十强企业第三的荣誉,铝商品材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同业第二。五年来,企业保持年均13%的发展速度。积累了4.5亿元折旧资金投入,员工收入得到保障,南铝本部资产负债率维持在50%以下,为国家上缴了3亿多元税金,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提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和谐南铝”的实现途径近年来,南铝公司以构建和谐南铝,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主线,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开展一系列活动,努力在企业、员工、股东、客户之间培育共同的价值取向。主要做法如下:

1、培育诚信理念。员工是传播企业文化的主体,员工形象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形象的优劣。因此,南铝近年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教程中,十分重视员工的“诚信”建设,提出了“诚信为本,恪守商德,言行一致、追求双嬴”的诚信主张和“一讲、双爱、三好、四争”(讲忠诚、爱我南铝、爱岗敬业、在企业做一个好员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争当一流员工、争学一流技术、争出一流产品、争创一流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南铝员工道德规范。广大职工以《员工道德规范》为准绳,爱岗敬业、发扬新风尚,涌现出许多做好事不留名、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扶贫帮困的好人好事,充分展现了南铝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南铝还通过持续不断地改进ISO9001 质量体系,组织开展“质量即形象”、“品牌即人品”、“我与企业同行”等教育活动,培育企业员工良好的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让客户由衷感到企业产品中蕴含着诚信文化、企业服务中凝

聚着诚信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中浸透着诚信文化、企业发展中体现着诚信文化。因诚信建设出色,在福建省首届最佳信用企业评比活动中,南铝被评为“最佳信用企业”。

2、凝聚员工归属感。南铝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认为,企业不仅要能生产优质产品,更应当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文化,让职工充分体会到南铝的发展成果,促进职工和企业共同成长,激发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工作。近年来,南铝通过全面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坚持对企业内部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基建工程招标、大宗原材料采购、招待费开支、奖金二次分配等职工关心的15项内容实行公开,并把厂务公开落实情况纳入公司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的专项内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的重点,教育、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相继出台了中层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岗位量化考核办法,对中层干部任期表现进行民主综合评价,优胜劣汰,激发干部更加敬业爱岗,勤奋工作。实行了公开招聘中层干部和销售业务员、班组长竞聘上岗制度和关键岗位关键人员评聘制度,鼓励工人钻研技术,岗位成才。坚持每年定期召开厂情发布会、职工代表大会及群团座谈会,由公司主要领导向职工通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各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听取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交流沟通和~监督作用,通过开展“如何做一个好员工”、“铝型材发展网上大讨论”、“南铝发展规划大讨论”等活动,营造起良好的交流氛围。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制度建设,成为鼓舞员工奋发工作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

3、开展“平安南铝”建设。~年底,南铝制定了建设“平安企业”的实施意见,决定从~年起到~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创建“平安企业”活动。通过实施“安定工程、安稳工程、安宁工程、安心工程、安泰工程、安全工程”等六大工程,健全完善治安防控机制;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健全完善突发性事件处置机制;建立维护公平竞争机制。持续实现“六个无”,即:无政治案件,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破坏案件,无群体~、上访事件,无火灾事故,无重大安全事故。以此营造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为股东、职工、企业、社会谋求长远的共同利益。

4、铸就鲜明企业形象。~年,南铝在企业内部正式启动了CIS系统的导入工作。其思路和目标如下:坚持逐步完善、稳步推进的指导方针,着重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坚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特征整合提炼出南铝新文化的科学内涵和价值观体系。公司CIS的导入将先整合资源,打好基础,逐步推进,形成全面的形象识别系统,提升“闽铝”品牌wenmi.net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集中公司各方力量于~年8月底完成《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企业识别系统》讨论稿的制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形为识别(BI)、企业视觉识别(VI)三大部分。讨论稿在制作的过程中,经多方征求意见,提交公司党政办公会议讨论修改后发布。10月中旬,公司发出《南铝公司关于开展CIS导入工作的通知》,正式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企业识别系统的宣贯工作。南铝公司CIS系统的导入工作,对规范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公司的“和谐南铝”建设有了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5、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我们将重点放在抓好和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生活环境中。一是把实施人才战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开展“建设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努力培育“四有”优秀员工队伍,在人才使用上,公司倡导不以年龄大小论英雄,不以职务高低论英雄,不以文凭高低论英雄,以业绩贡献为重。公司一视同仁地看待专业技术人才和工人岗位操作能手,给受聘的生产一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增发工资津贴,其待遇与受聘的专业技术初级、中级、高级职务人员相对应,并实行“特殊技能人才”评聘及破格高聘制度,以此激励和调动生产一线班组长、技术工种和特别繁重岗位工人的积极性,为员工健康成长搭建平台,聚心留人。二是通过不断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积极创建安全、环保型的花园式工厂。继续完善园林式文明小区建设,把公司、社区建成员工温馨的家,努力创建国家级的花园式工厂和绿色社区。南铝原来采用的是落后的电解自焙槽生产工艺,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氟化物、工业粉尘、二氧化硫、沥青烟等,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原先厂房四周连植物都难以成活。为了彻底整治环境污染,公司进行了被列为~年省重点项目的环保节能电解技改,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40KA大型预焙槽、同时淘汰落后的自焙电解铝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其中净化及浓相超浓相输送等与环保有关的投资约3000万元。项目目前已经建成投产,由于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烟气净化系统,实现达标排放、增产减污,技改前后相比,氟化物排放量每年减少了305.57吨,工业粉尘排放量每年减少了1006.6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每年减少了43.10吨,沥青烟排放量每年减少了589吨,分别减少了90.2%、93.9%、16.7%、100%,项目环保节能效果明显,与原来自焙电解槽相比,吨电解铝电耗可降低1500度左右,极大地改善玉屏公园及南平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为南铝省级绿色社区的成功创建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项目获得省政府~“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优胜奖”的表彰。南铝是58年建厂的老企业,由于历史原因,环境整治一直不尽人意。近年来,公司加大力度,采取系列措施对生活区进行有序的整治,基本清除了违章搭盖、行道乱占、杂物乱堆、柴火房及底层住房开店、出租、乱垦菜地、乱摆摊点等现象,彻底消除了历史遗留问题。2002年又对第一生活区近400间旧房危房进行拆迁改造。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南铝进行了四次大面积的集资建房,使南铝职工人均居住面积有了较大的上升。到~年,南铝新建住房达960套,总面积10.5万平方米,相当于南铝建厂以来所有住房建筑面积的总和。目前,公司住房成套率82.45%,职工人均居住面积达27平方米,环保住宅达标率也随之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南铝着手进行了居民小区环境的改造建设。据统计,南铝至今已累计投入370多万元用于

第四篇: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从战略高度上定位企业文化为管理新资源,认为企业文化是有别于技术、人才、资金等传统要素的第四种资源,是构成企业生产力要素的重要因素。这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史上第一份由国务院部委颁发的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文件。

人们对于企业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一些部门和企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企业管理,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开展起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活动。我国企业20多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文化建设以“活动”、“标语”、“标识”等有形载体为主,文化建设主要“发力”在表层,企业在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取和培植上下的功夫不够,尚未渗入到“骨髓”中去。

近二十年来,我国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企业经营被置于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经营体制的调整要求企业改革内部经济运行中与市场不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实质是利益格局调整和价值理念再造。企业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理念的转变是企业改革的前提条件,企业改革过程也是企业文化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在企业文化的改革实践活动中,企业对文化的认识由肤浅到深刻,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建设的手段、措施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传统与现代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把脉企业文化运动的轨迹,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文化,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普遍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其中的“管理”包括“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以“人”的管理为主,“软”管理和“硬”管理兼备而以“软”管理为主。群体意识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心理态势等;行为规范则指企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习惯风俗等。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存在着差异性,表现为强烈的个性特征,但企业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共性特征。

1.企业文化与企业同时存在。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在其著名的论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观点:“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企业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以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作用于企业的管理活动,却是与企业同日而生的现象。有企业就有人的行为,就存在文化活动,企业文化与企业同时存在,并且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有无问题,从来没有搞过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企业文化就不存在。

2.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与人力资源所所长吴春波教授对企业文化作了一个简单的概括:“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而且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它的重要程度要高于公司的有形资产,而且高于产品品牌的无形资产。”;正因为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员工精神境界、思想观念的塑造是一个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企业文化从开始建设到最终走向成熟,需要6-8年。海尔执行官张瑞敏说过:“海尔十几年的成就,主要不在于有形的东西,而在于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全新变革。否则,其他搞得再好也是瞎掰。”

3.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作用和影响具有持续性。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职工对本企业生存发展目的和意义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反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精神境界、理想追求和是非标准。它对企业宗旨、目标、方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起决定作用,是企业群体意识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漫长,正是因为企业价值观“深植”于职工内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一旦为职工“内化于心”,实质上就是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形成了心理契约,员工自觉自愿的认同了企业对他的要求,在不需要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自愿、主动、自发地工作,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并持久生效,强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4.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也是企业全员的文化。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何谓“领导者”?顾名思义,“领”就是“带领”、“率领”、“带头”之意;“导”指“导向”、“疏导”、“引导”,“领导者”就是带领组织成员继往开来,努力完成组织目标并不断开辟新目标的带头人。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位居多个“第一”,即第一倡导者、第一创造者、第一设计者、第一实践者等。企业家的人格魅力、管理风格和道德水准都会直接作用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准、成败和好坏。拿破仑有句名言,“一头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

领导者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方向和行动,但并不能认为企业文化纯粹是领导文化,领导再能,没有员工也是孤掌难鸣;领导的决策再正确,也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实践。企业领导所倡导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需要职工群众从思想上认同、吸收,逐渐取得共识,逐步形成一种文化氛围,自觉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之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当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地为弘扬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付诸行动的时候,职工对企业便产生了认同感、使命感和归属感,企业对职工就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三、传统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比较分析

本课题中“传统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研究的时间范畴仅限定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概念引进至今的特定历史阶段。

1.经济体制的不同决定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企业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我国企业20余载的企业文化实践活动中,企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重大体制改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营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一般是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对于市场需求不重视,也不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文化实践主要用艰苦奋斗、勇于奉献、集体主义、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念统一大家的思想,引导职工去完成国家计划,鼓励大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客观上要求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参与市场竞争。企业要取得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生存空间只有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效率的竞争,而效率的客观表现是绩效,追求高绩效是现代企业的本质特征。企业必须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树立有利于绩效提高的新的价值观念,诸如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效益观念、公平观念、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法制观念、科技观念、开拓创新观念等,竞争和创新是主流的价值观念。

2.企业组织变革中传统文化理念遭遇挑战

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不愁销路,企业经营风险性很小,企业组织机构比较稳定。实行市场经济后,国家将企业推向市场,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经营思路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发生剧烈碰撞,原来的经营理念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甚至成了企业改革的障碍。企业多年来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格局也逐渐成了经营的巨大包袱,经济效益日渐滑坡,不少企业严重亏损,甚至到了断炊的境地。企业为了求生存,不断地进行流程再造,致力于组织机构调整,然而,许多调整工作并不是一调就见效,周而复始,反反复复,企业固有的核心价值观不适应市场竞争机制,但新的价值观念又未形成,企业就象海行中失去了方向的船只,企业文化所表现出的是表层的混乱与零散,缺乏核心的价值理念。

3.两种文化对人的价值评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计划经济时代,生产环境艰苦,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是过去企业和社会弘扬的典型,老实肯干讲奉献受到尊重和表扬,并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过分强调组织利益,“讲待遇”会遭到批评和指责。职工工资依据技能和工龄等要素“套标”,以“论资排辈”为主,领导与员工收入差距小,“绩效分配”只能占其中很少的份额,而且“多劳多得”是“绩效分配”的指导思想;人才不能自由流动,“辞职”一词听起来都觉得新鲜。

企业被推向市场以后,企业真切地感受到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企业经营中一条公认的真理。随着沿海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的迅猛崛起,内地人员开始流向沿海一带,起初还只是以民工流动为主,层次相对较低,但随着民营企业的逐渐发展壮大,他们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并将矛头转向国有企业高级的技术、管理、操作人员,所开出的薪酬标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国企;另外,外资企业除少数高管外,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也逐渐“本土化”,国有企业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是“猎头”的首选对象。企业外部人才市场象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国企员工。如果说几年前养老、医疗等保障措施还让我们的一些员工有所顾忌的话,如今国家规范劳务用工,养老、医疗等保障措施也不再让人担心。现代人时间和金钱观念、个人成就感和受尊重的意识强烈,在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员工“辞职”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从高管人才、技术管理型人才发展到高级操作型人才,国企成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意识到对人才的重视光靠口头喊几句是不见效的,企业已开始研究人才的激励问题,并制定一些人才激励措施,如绩效薪酬制度,技术骨干聘任制度、特殊人才薪酬谈判制度等,从尊重人、重视人、理解人的角度为员工的成长营造制度环境和工作氛围,以体现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也许某些制度取得的效果不理想,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但企业对待人才的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迈出的这一步也许还不成熟,但已经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4.从企业文化认识的深浅程度到对待企业文化的态度,以及业文化建设的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概念开始引入中国,立即在国有企业掀起一股文化热,其实当时多数人对它的认识还是狭窄的、浮面的,感觉企业文化是个新鲜的东西,并不知道它有多大的用途,好像很时髦。因为对企业文化没有真正理解,一些企业并不知道建设企业文化有什么用处,看着别人搞,自己也不甘落后,争着赶着上,模仿的东西很多,缺乏个性。不少企业文化口号雷同,人云亦云。有人作过统计,在企业文化的宣传标语中,有80%的企业均打出“以人为本”的旗号,如何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各取所需,不仅不能统一思想,相反却造成理念的混乱。

传统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手段方面,以硬件设施建设为主。许多企业在总结企业文化建设成就时,大多要宣传本单位在职工住房修建、厂区绿化、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医院、学校、托儿所、职工活动场所等后勤服务功能建设情况,企业文化建设给人更多的是看得见的东西,并且投入很大,一些人由此认为企业文化“闲贫爱富”。在资金捉襟见肘时,企业省减了许多与生产经营短期效益不直接相关的活动,企业文化也在其中。企业文化建设在遇到“挫折”之后,热情退却,理性升温,人们开始冷静的思考,开始客观地看待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开始由口号、仪式、活动转向行动,由浮华转化为朴素。不少企业在市场搏击过程中,认识到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活下去关键在于它有没有核心价值观,对于未来有没有完整系统性的思考,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这是我国企业对于企业文化认识的质的飞跃。企业核心价值观、愿景和使命不再简单定格为“以人为本”、“顾客是上帝”、“世界一流”,企业文化不再是飘扬在企业半空中的一面旗帜。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开始以人的文化品牌培养为核心,发自内心的尊重人,并将它渗透融合于企业的各种关系之中。

四、建设企业文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比较研究发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相比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变化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差异,正是基于核心理念的差异,企业对于文化建设的态度、手段、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认识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科学把握企业文化运行轨迹,企业才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展和创新企业文化,并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建设企业文化,首先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理念的提炼和培植过程中,领导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企业重组方兴未艾,重组文化的融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管理在企业价值导向中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

1.正确认识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人”的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念是企业的“头脑”,决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企业文化理念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企业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及日常的管理行为诠释着企业的文化。对于企业来说,考虑的不是有无文化和是否需要文化的问题,而是怎么去认识和改造文化,有意识的建设文化。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不会自然形成,有意识培养企业文化和没有意识地建设企业文化的区别只有在企业长期经营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来。

(2)企业文化是个性文化。假如把企业看作一个生命体,那么企业文化就是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样,完全相同的两个企业文化也难以寻觅。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提到IBM公司就想到“IBM就是服务”的企业精神,提到沃尔玛就知道“低价销售,保证满意”。人的个性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企业文化的“个性”也是如此。华为的狼性文化与万科的温情文化截然不同,但均造就了他们企业的成功和卓越。企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精心培养自己的文化品牌,别人的东西再好,也只有经过本企业充分消化吸收才有用,一味的效仿“拿来”,其结果就是没有特色,缺乏个性,这样的文化缺乏核心理念,难以凝聚人心。

(3)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提炼和培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塑造人心,改变观念。观念的塑造与规章制度的实施不同,规章制度可以采取一些非常强制的措施和手段,一般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往往很难在企业表层感受到。

企业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不要指望搞一搞活动,让某个部门或几个人抓一阵就能取得什么显著效果,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必要的形式也是需要的,但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过多的活动、过分的口号往往让人产生厌烦情绪。建设文化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分步实施。文化建设要做的是要刨耕土地、浇水、施肥、播种、开花、结果,辛勤耕耘。要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做实际的工作,要冷静系统的思考,科学提炼价值理念,精心培植核心价值观念,并在企业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充分诠释企业的价值理念,让理念“自外”化于行、固于制,再“向内”化于心。

(4)建设企业文化要把握好时机,对文化的作用不可否定也不能无限夸大,企业管理活动中对企业文化的定位应准确。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不能雪中送炭,但是可以锦上添花,不能指望企业文化来使一个企业起死回生。说到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绩效不是短期直接有效的,对于那些追求发家致富的企业家而言,辛辛苦苦培育企业文化对于其“暴富”的目标意义不大。文化与企业时刻相随,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从一开始就必须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经济效益是保证企业文化向前推进的前提条件,一个企业如果效益低下,就不要奢谈文化,否则员工会非常反感,企业需要兢兢业业把效益搞上去。企业在具有一定文化存量基础,并且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需要管理升级,或者面临二次创业,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导入企业文化,效果会更好。

2.企业领导重视和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企业领导的思维模式和言行举止对内影响着员工的价值取向,对外代表着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的主体内容来源于企业领导的文化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决定于企业领导的文化自觉。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依靠自身的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强调团队学习、终身学习和全过程学习。那么,作为企业领导者该学习什么呢?企业领导者要学习的东西可能很多,但提升思想境界的东西必须学习。人的成熟,在于思想的成熟,企业领导者的成熟在于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念体系。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经营哲学家。曾经有一位记者问张瑞敏:“一位企业家首先应懂哪些知识?”,张瑞敏想了想说:“首先要懂哲学吧!”。张瑞敏联系企业实际,从老子思想中悟到“无”比“有”更重要、“无”生“有”的道理,这里“有”指产量、利润、生产工具等有形的东西,“无”指看不见的文化理念、氛围等无形的东西;张瑞敏还从老子的思想中悟出 “以柔克刚”,柔才能克刚、谦逊才能进取的为人做事之理。张瑞敏说:“在过去人们把此话看成是消极的,实际上它主张的弱转强、小转大是个过程。要认识到:作为企业家,你永远是弱势;如果你真能认识到自己是弱势,你就会朝目标执着前进,也就会成功”。万科集团的掌门人王石将万科定位于“高峰”与“低谷”,他说:“万科把自己放在高峰,这样才能有做大事的胸怀。同时也要把自己放在低谷,这样才能吸收别人的长处。”,王石所说的也是一个关于企业家思想境界的问题。企业领导者只有思想境界提高了,才能志存高远而高瞻远瞩,也才能虚怀若谷脚踏实地。

企业文化是领导者的文化,“领导者”是个集合的范畴,这个集合就是领导集体。张瑞敏代表海尔文化,但不能说海尔文化就是张瑞敏的个人文化,企业文化思想是企业领导班子集体智慧的结晶。企业核心价值观念首先是企业领导班子所共同

持有并身体力行的价值观,是否持有共同的价值观,决定着领导团队的战略规划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对员工的凝聚力和企业挑战困难局面的能力。因此,企业在推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炼领导层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是第一要务,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没有核心的团队注定是要失败的团队。

3.企业重组文化融合是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掀起一股企业兼并重组热潮。重组双方各自持有的企业文化原本有差异,彼此之间的不适应和不理解肯定会存在。据报道,国外大公司的重组,约有一半以上都因文化的不相融而产生无休止的摩擦,严重影响到经营效益,最后不得不宣告重组失败。于是文化融合就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文化融合的实质是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合,由此决定了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是否能在双方取得共识。文化融合以强势文化为主,以弱势一方的优秀文化为补充,这是重组文化的必然选择,但应该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操之过急。重组方在将自己的文化植入被重组方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被重组方对于植入的文化是否能有效吸收,有无“排异”反映?文化的融合需要一个相互理解、学习、消化及至互相渗入的过程,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是任何一方均应持有的态度,如果文化强势的一方将自己的管理理念强行移植到弱势一方,很有可能会“水土不服”。任何一个企业重组,员工“本土化”是大趋势,因此,研究被重组方的文化传统,是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文化融合的初期不妨从小事入手,从物质和行为等表层文化建设开始,让别人感受到你做事为人的态度,逐步拉近与被重组方员工的距离,待时机成熟后再灌输你的核心价值理念。如果一开始就大势宣传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被重组方的员工可能因不理解而反感,并产生强烈的排斥作用,以致重组失败。

4.绩效管理制度应在价值理念“根植”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企业绩效管理系统把有关“人”的各项需求如工资报酬、招聘晋升等向组织中每一位员工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规范,用人力资源机制去引导人的行为,去驱动人的行为改变。绩效管理系统将企业价值理念的诉求体现在绩效指标中,考核就是刚性的牵引,通过绩效指标的层层分解,将上层管理理念迅速地传递到员工。员工对于绩效指标有一个认识、理解的过程,员工照着企业所要求的考核指标去努力,在完成绩效指标的过程中,将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与实现员工个人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企业与员工在绩效目标及达成绩效目标的资源、手段等不断沟通协调的过程中,理解并认同企业目标,逐步实现企业价值观与员工价值取向的统一,做到组织与员工共同提升和谐发展。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都是隐藏在言行背后的,属意识形态的范畴,对企业来讲,将价值理念融入到绩效管理中,通过人力资源机制让员工真实地感觉到企业理念的要求是什么,管理层真正需要的、重视的、奖励的是什么。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员工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企业经营理念的存在,将价值理念这种不易感觉的东西变得可以触摸,员工将企业高层传递的价值理念与自己的价值追求进行比较,并迅速作出认同与否的反映。如果员工认同了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将在努力完成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养成习惯,逐渐形成一种自觉的稳定的价值取向。

第五篇:浅析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质量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能为企业注入强大的生命活力,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纵观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他们都经过了长期努力,精心培育出来优秀的、独特的企业质量文化。这种质量文化将企业的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目标与价值系统等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了企业在特定经营中的竞争优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近几年来,天然气处理厂计量化验中心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为载体,增强了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了规章制度,规范了员工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检测质量,提高了分析数据准确性,降低检测误差,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创造了检测准确率达100%,用户满意率达100%的良好成绩。

一、含义

从广义上说,企业质量文化是指导企业和社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自然形成的一系列有关质量问题的意识、规范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以及风俗。其核心内容即是质量理念、质量道德观、质量行为准则。从狭窄上说,就是指该车间把修车质量问题提升到文化的层次,使保证修车质量、提升修车质量成为干部职工自觉的理念、行为的准则,表现在修车质量上,体现在质量管理活动中。

二、原则

1.及时性。就是根据生产经营的变化,紧密围绕工厂的中心工作,及时确定工作思路。

2.广泛性。就是组织动员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修车质量献计献策,尽职尽职,作出贡献。

3.针对性。就是针对在修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关键重点,确定质量攻关项目,进行技术攻关,解决质量难题,完成生产任务。

4.灵活性。就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和活动载体,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吸引职工,凝聚职工,使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

5.实效性。就是扎扎实实地做提升质量的每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修车成本,缩短检修周期,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三、方法

1、警示教育法。利用职工大会、班组政治、班前站会、质量分析会、张贴质量通报,用数码相机拍下质量陋习和质量缺陷进行曝光等形式,进行警示教育,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安全质量意识。

2、解答探讨法。成立“小先生”质量攻关小组,介绍并推广生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解答职工的生产作业疑问,共同探讨优化生产、提高质量、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把各种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3、学习借鉴法。紧密结合车间实际,学习、借鉴、汲取外厂和机务段的经验教训,实施质量攻关,提升修车质量。

4、精益生产法。所有进入总装配件有标识、有标牌,标识包括车型号、数量、名称;准时化拉动式生产;细化作业单元;进行作业写实;确定各作业单元的材料配件现场存量;消除生产过程中的非增值活动,实现“零缺陷、零库存、零浪费”。

5、“5S”活动法。整理,就是经常清理有用、无用的东西,并将无用的东西处理掉;整顿,就是将有用的东西有秩序地放在应该放置的地方,以便随时取用,用完后立即放回原处;清扫,就是经常清自己的工作场所;清洁,就是永远保持自己的工作场所的整洁及有序;修养,就是培养操作人员自觉维持现场整洁的习惯。

四、做法

第一,强化教育引导。一是深入开展“学精神、谈变化、转观念、献良策”职工大讨论活动,悬挂“围歼硬伤、打好质量翻身仗”等大幅标语,出版以质量为主题的黑板报,张贴在质量方面涌现出来的“闪光点”,撰写在质量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好人好事的宣传报道稿件,开展“修理样板车竞赛”、“开展征集质量格言、质量警示语”、“比早开工、晚收工,保生产进度;比精检细修,保产品质量;比遵章守纪,保安全生产专项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献金点子活动”等活动,营造浓厚的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氛围,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深刻意识到:“只有全体员工都重视质量,产品的质量才有保证”、“企业质量文化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的反映”、“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的好坏,直接到企业的生存发展,直接关系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大力培育“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质量精神,牢固树立“抓产品质量就是抓成本、抓效益、抓市场”、“质量取胜、诚信为本”、“以法治企、以德治企”、“质量是立足之本、发展之机、增量之道”、“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对用户负责、为社会服务”、“柴油机检修无小事、工作责任心是关键”的思想观念,“产品就是人品、品牌就是形象,客户就是上帝、市场决定生存”、“人品决定产品,品牌决定企业命运”、“树经营品牌,打安全品牌、强设备品牌,创服务品牌”的品牌意识,“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以真诚服务赢得用户,以良好信誉求得生存”的经营理念,“靠质量求生存,靠质量创效益,靠质量争市场,靠质量促发展”、“做标准事,出精品活”、“高精度、零误差”、“永不满足,追求一流”的质量观念,“对外不讲诚信,企业就没有市场;对内不讲诚信,企业就没有质量”的诚信意识,坚持“铁腕抓质量,修车创一流;工作按规范,服务赢市场”质量方针,恪守“精心修车、真心做人、同心造企业”企业道德,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质量观念渗透在自己的思维之中,将追求质量的意识化为行为准则,把维护企业的质量信誉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质量管理,自觉履行岗位职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认真负责,扎实工作,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精雕细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把好质量关,做到不合格的零件不流入下序,不合格的部件不组装,不放心的产品不出试验站。二是以开展评选和推荐“质量标兵、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为载体,大力总结、表扬、选树、推广在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方面做得好的班组、个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形成一个“人人重视产品质量,人人为了产品质量,人人去抓好产品质量”的浓厚氛围。三是把深化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与扎实开展“质量月”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刻汲取“4•28”重大事故教训,深入查找安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认真落实安全大反思、大检查的整改措施,同时在各车间开展以无违反工艺修、无下工序质量投诉,实现无质量事故、无质量修、无质量责任,实现质量零缺陷主要考核内容的“质量月”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全车间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彻底摒弃“放一码”、“无所谓”的侥幸心理,坚决克服违规修、简化修、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等不良陋习,正确处理好工作速度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严格执行工艺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把产品质量关,生产出合格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第二,建立完善制度。一是成立车间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控制检验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档案、质量奖惩制度等,明确管理职能,落实工作责任,为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标准,严细质量控制,将“零缺陷”品质管理的理念贯彻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完善记名检、记名修、记名验制度和干部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定性定责双向检查考核,体现公平的考核原则,并将质量管理转化为事前的分析和卡控,做到防范于未然,对质量做的好的个人给予重奖,同时对质量差的个人予以重罚,切实让那些精检细修的职工、工作业绩好的干部得到实惠,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一体的防范格局,确保产品质量。二是制定详细的工艺技术人员分工细则,明确各员的具体工作项目和要求,进一步完善质量考核制度,与班组签定了质量指标承包责任书,平时加大质量检查和考核力度,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考核通报并公布,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四是建立和完善厂内外回修的记录、分析和反馈制度,为统计分析故障原因,确定责任和整改打下良好基础,把修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五是以顾客满意为宗旨,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实施“质量回头看”和“质量走访”制度,对用户进行产品质量走访,经常与用户单位主动沟通信息,了解本企业产品质量,诚恳听取用户意见,以用户的声音为准则,以最好的服务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熟练的技术技能搞好售后服务,及时处理故障,坚持持续改进,提高用户满意度,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第三,强化基础管理。一是严抓劳动纪律、工艺纪律、计划纪律,对违反纪律的班组和员工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从严从重考核,以铁的纪律确保修车质量的提高。二是建立完善的柴油机检修质量控制系统,重点对检修过程实施质量控制,设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3个,特殊工序控制点1个,同时,充分运用目视看板技术对各类质量问题实施看板管理,起到警示教育作用,避免类似质量问题的发生。三是针对车间“工序管理”存在的问题,车间技术室就车间工序质量记录、机体主油道冲洗、曲轴凸轮轴检修等存在的问题进行部署,要求各班组严格做到“质量有记录、检修按规范”,进行专项检查,抓好过程控制,严格检查考核,确保检修质量。四是从规范班组的质量记录和文件资料入手,按要求认真填写质量记录,实行记名修,做到谁检修谁记录,特别是结合工厂3月对柴油机因气缸盖水压记录不全的考核通报,在各班组进行反思和专项检查,配齐质量文件资料柜和文件盒,进行工艺技术文件整顿,较好地满足生产现场工艺技术支持。五是根据机车提速,产量增加,压力加大的实际,今年4月份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整合生产组织结构,实行大班组制,对不称职的班长和岗位员工予以撤换,把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员工提上来,充实关键工序岗位,同时安排管理人员下班组行质量包保,同时设三名经验丰富的技师对检修工序、总装工序和试验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和现场技术指导,对不符合工艺要求的操作及时指出纠正,工序质量的好坏直接与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挂勾,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许多典型事例,如:李柳生同志认真检查,在总装工序发现了DF4B 2522机车曲轴裂纹,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得到了工厂500元的奖励。

第四,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按照生产班组的具体情况,制作项目简明、全面,便于职工操作质量跟踪卡,建立全员质量档案,每个月由负责各班组生产的质量序检员发至对应的班组,职工们在完成工作后进行签认,然后,序检员将每一件产品的记录收集整理好,再由质量管理员按照质量纪录收集存档,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可以直接调出质量档案进行核查,避免定责不清情况的发生,使产品质量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的状态。二是积极开展查质量意识、查质量细节、查售后服务、查整改措施,总结检修经验,汲取检修教训,创新检修方法,探索检查规律,执行工艺纪律,提升检修技能、按标准化作业,实行班前预想、班中控制和班后总结分析过程控制,作业不停、抓细节不停,精检细修,严把修车质量关,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三是建立质量监督信息平台,将信息平台作为强化质量隐患源头卡控,提升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实现质量信息的高度共享。四是从细节着手,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严格把关,由技术室牵头召开每月一次的质量分析会、班组每周一次的质量讲评会,针对产品质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评,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探讨规律,创新方法,提出质量改进措施,落实专人负责,狠抓工作落实,从而把质量隐患消灭在工序上。

第五,实施质量攻关。一是紧密结合车间实际,学习、借鉴、汲取外厂和机务段的经验教训,实施质量攻关,如泵主动齿轮齿面破损故障,通过从检修和组装方面进行工序质量控制,实施上下工序互检确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较好地减少了泵主动齿轮破损故障;针对水泵轴断破损故障,车间从配件的领用、探伤复查到检修装配制定了详细的措施,并指定专人进行工艺写实,从而使水泵的检修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又如调整机油粗滤器检修的滤芯安装要求,较好地解决了机油过滤品质不高的问题,同时通过加强对柴油机油道冲洗和试验站机油品质控制,有效地避免了碾瓦事故的发生。二是针对惯性质量问题开展攻关,如通过改变油堵拆卸检修工艺,全数检测连杆的弯曲度扭曲度,较好的控制了曲轴裂断和碾瓦故障的发生以及彻底解决了大小油封漏油问题。三是自行研发独特的柴油机机体检修工艺,如全路独创的“宋氏换板修复”工艺在机体焊修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机体的变形,保证了质量。四是勇敢挑战原设计的不足,提出的柴油机增压器滑油系统调压阀下移的改造方案较好的解决了因滑油系统泄漏容易引的发火灾事故,并得以在柳州局全局机车上推广使用。五是设立质量提升攻关项目,组织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开展QC小组活动,进行技术攻关,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解决质量上的难题和惯性问题,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下载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矿井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新矿井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

    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大调研”课题 专题调研成果报告 调研时间:2018年7月 调研单位:xxx小学校 主要成果: 一、调研课题 学校信息化教育现状及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二、工作现状 1、取得的主要成绩 (1)......

    新矿井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精选五篇)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并把这种精......

    北元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范文合集

    企业文化社会效应的探索与实践企业文化属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影响,打着社会文化或民族文化的烙印。而企业文化作为经济文化,又......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工程项目的文化建设是个深刻而永恒的课题。说它深刻,是指它有许多我们尚未了解、掌握的层面。有许多我们认识、理......

    施工企业船舶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施工企业船舶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交上航局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陆伟刚 汪 胜摘要:船舶文化是船舶施工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港疏浚有限公司航浚4008轮为例,通......

    施工企业船舶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施工企业船舶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交上航局中港疏浚有限公司 陆伟刚 汪 胜 摘要:船舶文化是船舶施工企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港疏浚有限公司航浚4008轮为例,......

    加强企业青年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加强企业青年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灵魂,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在现代企业中的实际运用。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