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说明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说明
按照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放宽工商登记条件,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名称核准服务,我局对《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订。
一、主要修订内容
原《办法》共47条,修订删除了2条,保留了37条,对8条进行了修改调整,新增加了3条。修订后共计48条。主要是:
(一)取消了企业法人将名称中的行政区划放在字号之后,组织形式之前的限定条件。即对原《办法》第十二条进行了修改。
(二)删除了企业应当在住所处标明企业名称的规定。即删除第三十六条。
(三)删除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应当载明“投资额和投资比例”一项的具体规定。即对原《办法》第二十三条进行了修改。
(四)调整了企业名称中可以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表述企业所从事行业或者省略行业的核准条件。即对原《办法》第十八条进行了修改。
(五)调整了注销企业名称的锁定时间和企业名称不予核准的情形。即将原《办法》第三十一条进行了修改。
(六)增加了企业在名称中使用“集团”或者“(集团)”字样的相关规定。即增加第二十一条。
(七)增加了申请名称延期的相关规定。即对原《办法》第二十八条进行了修改。
(八)增加了对本《办法》实施以前核准或登记的企业集团名称及其简称、不使用行业表述用语或省略行业的企业名称溯及力的有关规定。即增加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
二、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关于调整企业名称组成次序问题。原《办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名称应当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二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企业法人,可以将名称中的行政区划放在字号之后,组织形式之前:(一)使用控股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二)该控股企业的名称不含行政区划。”为满足企业突出字号宣传需要,赋予企业更多名称自主选择权,此次修订取消了第十二条设定的限定条件,明确规定“企业法人名称可以将行政区划放在字号之后、组织形式之前。”体现了尊重企业意思自治,满足投资者根据经营策略自主决定和调整企业名称组成次序的需求。
(二)关于企业名称不使用行业表述用语或省略行业问题。原《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名称中不使用行业表述用语的,应当符合“企业经济活动性质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5个以上大类”、“企业注册资本(或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或者是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中字号不相同”的条件。考虑到实施认缴登记制度和“先照后证”制度下,企业确有在业务范围不明确情况下开展经营的需要,此次修订将该条款调整为“企业名称中可以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表述企业所从事行业或者省略行业,但应当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表述所从事行业或者省略行业的企业名称中字号不相同。”此做法予以企业“不使用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即使用“实业”等“跨行业”表述)和“无行业”表述的选择自由,不再设定前提条件。与此同时,既已赋予企业无条件使用“跨行业”和“无行业”选择的自由,也应当赋予其他企业依法使用行业表述的自由,故与《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配合修改,将“跨行业”与“无行业”分别作为一个单独行业类别对待,企业名称只要在“跨行业”或“无行业”的类别内不重名即可核准,不再实行企业名称只要“跨行业”或“无行业”即自动实行“全行业”保护的机制。这一设计,旨在平衡对待企业名称使用与不使用行业表述权利,客观上起到释放名称资源、便于投资人创业的作用。
(三)关于使用集团字样问题。为放宽工商登记准入条件,总局将废止《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在此情况下,考虑到“集团”一词本身具有特定含义,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企业有申请在名称中使用的需求,《办法》增加了第二十一条,规定“设有不少于3家子企业的企业可以在名称中行业之后、组织形式之
前使用“集团”或者“(集团)”字样。此做法在废止《企业集团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的同时,为企业在名称中使用“集团”字样提供了法律依据,保持了“集团”字样使用的连续性,体现了放宽登记条件与便利企业的要求。
(四)关于企业名称延期问题。原《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和公司名称变更核准的有效期为6个月。考虑到实践中涉及前置许可审批等企业存在设立筹备和办理审批时间较长等原因,难以保证在有效期内完成审批环节,故此次修订规定“申请人在有效期届满前可以申请名称延期一次,延期时限为6个月。”从而既满足了投资者的实践需求,也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十九条“预先单独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经核准后,保留期为一年”的规定保持一致。
(五)关于企业名称不予核准的情形问题。原《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项规定,与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符合本办法第十八条的不使用行业表述用语的企业名称字号相同的,不予核准,有投资关系的除外。基于《办法》修订后“不使用行业表述用语或者省略行业的企业名称”将作为一个单独类别对待,不再实行“全行业”保护,与之后同一登记机关核准或者登记注册的字号相同但使用行业表述用语的名称不构成排斥。故对此项进行了相应修改。
原第(四)项规定,企业名称与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未满3年的企业名称相同的不予核准。根据《行政许可法》企
业被吊销后,经营资格丧失但主体资格仍然存续。原有允许其他企业使用与被吊销企业名称的规定,已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客观上会产生两个具有主体资格的企业名称相同的情况,容易造成社会公众的误认,并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将“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未满三年”的规定删除,并将注销企业名称的锁定时限缩短为一年,以适应改革的需要,同时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三)款的要求保持一致。
第二篇:辽宁省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辽宁省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辽工商发〔2006〕80号 2006年11月17日印发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企业名称的登记注册管理,切实保护企业名称所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秩序,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企业名称的登记注册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企业集团及个体工商户的名称登记注册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企业名称实行分级登记注册管理,按名称中行政区划确定登记管辖。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核准名称中包含“中国”、“中华”、“全国”、“国家”字词,名称冠以“国际”字词,以及名称中无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中含有省、市、县行政区划的,由名称中最高行政区划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核准。
分支机构名称的登记管辖,由分支机构名称中表述的所在地行政区划确定,或名称中地名所属的行政区划来确定,与隶属企业名称中的行政区划无关。
第四条企业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或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四要素组成,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企业名称应当使用简体汉字。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名称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自治地方通用的民族文字。
第五条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有恐怖、崇洋媚外、违反社会公德、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良文化倾向的;
(三)引发公众对其资产关系、从事行业等误解的;
(四)使用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部队番号等文字,易与其他法人、组织名称混淆,使公众产生误解的;
(五)使用外国文字、汉语拼音字母及数字(包括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
(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
第六条 企业名称中的行政区划是指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名称或地名。
行政区划后可使用“省、市、县”行政区划字词,也可以省略。企业为反映其经营特点,可在名称中字号后使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该地名不视为企业名称中的行政区划。
第七条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应当由2个以上的字组成。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不得用作字号,但县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具有其他含义的除外。
第八条企业名称中所属行业或经营特点的表述应与企业经营范围相一致,应当根据其经营范围中主营业务,依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类别进行表述。
经营范围跨国民经济行业3个大类以上的,可使用“实业”、“发展”等综合性用语,但不可省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 企业只准许使用一个名称,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确有特殊需要的,经省级以上登记主管机关核准,企业可以在规定范围内使用一个从属名称。
“同行业”是指企业名称中所表述的“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的文字内容。
第十条判断企业名称是否相同或相近似,应以是否可能“造成公众混淆或误认”为原则。
第十一条 企业名称四要素文字表述相同,无论排列顺序是否相同,都视为名称相同,不予核准。
第十二条企业名称中包含行政区划连用的,以最高行政区划作为行政区划,行政区划连用部分不作为区别名称相同或相近的判断条件。企业名称中字号、行业经营特点及组织形式相同,属于以下情况的之一的,不予核准:
(一)最高行政区划相同的,企业名称冠以单独行政区划,与行政区划连用的,视为名称相同,不予核准,有投资关系或连锁经营的除外;
例:“辽宁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辽宁广厦(沈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二)同属于行政区划连用且最高行政区划相同,连用行政区划部分不同,视为名称相近似,不予核准,有投资关系或连锁经营的除外;
例:“辽宁沈阳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辽宁鞍山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三)企业名称行政区划中使用“省、市、县”行政级别字词的与缺省行政级别字词的,视为名称相同,不予核准;
例:“辽宁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辽宁省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十三条在企业名称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名称中字号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名称相近似,不予核准。
(一)与具有较高知名度企业名称字号的文字不同,但拼音及音调相同,易造成误认或混淆的,不予核准;
例:“沈阳舒丽雅家私有限公司”与“沈阳淑利垭家私有限公司;
(二)企业名称的字号中包含核准在先的企业名称字号,易造成误认或混淆的,不予核准;
例:“荟华楼”与“新荟华楼”;
(三)企业名称字号中包含驰名商标或省著名商标的,不予核准;
例:“辽宁盼盼防盗门有限公司”与“辽宁鑫盼盼防盗门有限公司”;
(四)在字形上故意模仿核准在先、且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名称字号或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不予核准;
例:字号“华丰”与“华沣”;
(五)与核准在先的企业名称中字号有2个以上的字相同,且易造成公众混淆或误认的,不予核准;
例:“萃华楼”与“萃晔楼”。
第十四条在企业名称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名称中字号的拼音相同,拼音音调、文字的字形及含义都不相同,不易造成相关公众混淆和误认的,不视为名称相互近似,应予核准。
例:字号“申木”与“神慕”。
第十五条企业名称其他要素相同的情况下,行业或经营特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名称相同或相近,不予核准。
(一)名称中表述所属行业相同,但行业或经营特点文字表述不同的,视为行业相同,不予核准;
例:“房地产开发”与“置业”,“高新技术”与“新技术”;
(二)行业用语中无修饰性文字与含有修饰性文字的,视为行业相同,不予核准;
例:“仪表”与“精密仪表”,“纺织”与“棉毛纺织”;
(三)行业用语中无经营方式的与使用经营方式的,视为行业相同,不予核准;
例:“机械”与“机械制造”,“服装”与“服装加工”。
(四)行业用语中分别使用不同经营方式的,视为行业相同,不予核准,有投资关系或连锁经营的除外;
例:“机械制造”与“机械销售”,“食品生产”与“食品销售”;
(五)名称中行业用语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大类及所含中类,或中类及所含小类,在公众中容易造成混淆或误认的,视为行业相同,不予核准。
例:“铁路运输”与“铁路货运”,“酒业”与“酒精制造”。第十六条名称中行业用语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行业区别明显,不易在公众中造成混淆,可视为行业不同,应予以核准。
(一)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门类及所包含的大类、中类或小类;
例:“采矿”与“油田”,“矿业”与“土石开采”;
(二)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大类及所包含的中类或小类;
例:“农业”与“种植业”,“农业”与“中药种植”;
(三)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中类及所包含的小类;例:“食品生产”与“调味品生产”;
(四)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同一中类的不同小类;例: “企业管理”与“投资管理”;
(五)分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同一小类的不同项目;
例:“会计”与“审计”。
第十七条企业名称中行业表述涉及前置许可或审批项目的,应当予以核准。但在办理登记注册时未能提交有关前置许可或审批文件的,应责令其变更名称。
第十八条名称四要素中组织行式不作为名称是否相同或相近的判断要素,即名称中行政区划、字号、行业表述相同,但组织形式不同的,视为名称相同,不予核准;
例:“辽宁鑫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辽宁鑫利农业发展中心”。
第十九条企业名称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核准:
(一)与注销企业名称相同或相近,或与其他企业变更名称未满1年的原名称相同或相近,易造成混淆的,不予核准。
(二)与撤销登记(设立登记及名称变更登记)或与吊销企业名称(未办理注销登记的)未满3年的企业名称相同或相近,易造成混淆的,不予核准。
(三)名称中含有其他法人、组织名称或其简称的,不予核准。例:童军、童子军。
(四)使用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简称,或部队番号的,不予核准。
(五)名称中使用汉语拼音、字母、数字(含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即大小写数字)、外国文字的,不予核准。
(六)使用国内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文字,或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字号或注册商标文字作为字号的,未经商标、企业名称所有人书面授权,不予核准。例:千里明、奔驰、宝马等。
(七)名称中使用其他国家或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的,不予核准。
(八)名称中使用带有封建色彩、不良文化字词的,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尊重民族、宗教习俗、民风民俗、社会公德的文字及谐音的,不予核准。例:小蜜、大仙、大款。
(九)使用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及国内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及谐音文字作为字号的,不予核准。例:雷锋、杨利伟、克林顿、布什。
(十)使用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文学、影视作品或专栏名称作为名称字号的,不予核准。例:围城、同一首歌。
(十一)使用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字作为字号的,不予核准。例:中南海、十六大、三讲、三个代表。
(十二)使用具有不正当竞争含义的词汇作为字号的,不予核准。例:最佳、顶级、第一。
(十三)非金融行业企业名称中使用“中银”、“华银”、“人银”作为字号的,不予核准。
(十四)名称中使用“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用语的,不予核准。
(十五)名称中使用不属于企业经营行为用语,且带有意识形态性质字样的,不予核准。如:“战略研究”、“战备管理”。
(十六)使用已被公众认可的新兴行业用语作为字号的,不予核准。例:猎头、家政。
第二十条企业名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核准:
(一)企业改制为非公司企业时,或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申请变更企业类型时,需采取“一废一立”的方式进行登记,新设立的企业申请使用与原名称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名称的,应予核准。
(二)企业名称随企业整体转让(含个体工商户),原企业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提交企业名称转让协议的,受让方申请使用与原企业名称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名称时,应予核准。
(三)使用被社会公众所熟知的学校、企业的简称作为字号时,能够出具投资关系证明及书面授权的,应予核准。
(四)除第十八条第九款禁止以外的,使用自然人投资人姓名或名字作为企业名称字号的,应予核准。
(五)名称中合理使用汉字数字的,应予核准。例:六神、四通。
(六)申请使用“××油田”字样的,能够提交该油气田企业授权文件的,应予核准。
第二十一条分支机构名称(非法人营业单位)应冠以其从属企业的名称,后面依次标明该分支机构的字号、所在地行政区划或地名、行业或经营特点,最后缀以“分公司”、“分厂”、“分店”等字词。其中,字号、行业与其所属企业一致的,可省略。
第二十二条企业集团名称的登记注册管理,参照执行本办法。企业集团的名称可以使用简称。
母公司可以在企业名称中使用“集团”或者“(集团)”字样;子公司可以在自己的名称中冠以企业集团名称或简称;参股公司经企业集团管理机构同意,可以在名称中冠以企业集团名称或简称。
第二十三条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应当由全体出资人、合伙人、合作者(以下统称投资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向有名称核准管辖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应当载明企业的名称(可以载明备选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投资人名称或者姓名、投资额和投资比例、授权委托意见(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姓名、权限和期限)。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上应当粘贴指定的代表或者委托的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二十四条 企业名称由国家工商总局核准的,设立登记名称预先核准由企业直接向国家工商总局提请。名称变更登记预先核准由企业向原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登记机关对企业拟变更的名称及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审查合格后向国家工商总局报送同意名称变更的核准意见书(无需省局进行核转)。企业名称变更核准意见书应当载明原企业名称、拟变更的企业名称(备选名称)、住所、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投资人名称或者姓名、企业登记机关的审查意见,加盖登记专用章。
第二十五条 企业名称由省工商局核准的(除省工商局直接登记注册的企业),设立登记和名称变更登记由申请人向登记机关提交《冠“辽宁”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登记机关依据相关规定做出初审意见,加盖登记专用章后,报送省局名称核准机关核准。
第二十六条 公司制企业预先核准的名称有效期为6个月,非公司企业法人预先核准的名称有效期为1年。其他主体参照公司制企业,预先核准的名称有效期为6个月。
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在有效期届满后尚未办理登记注册的,该名称自动失效。
第二十七条 应申请人申请,可对未办理登记业务已核准的企业名称相关资料进行修改,重新核定企业名称、股东信息及名称有效期。申请人需重新提交名称预先核准所需相关材料,及已核发的《名称预先(变更)核准通知书》。
第二十八条 因遗失、损坏等原因,申请人申请补发《名称预先(变更)核准通知书》的,需提交全体股东签字的情况说明,受理人员需核对机读信息中的股东信息,核对无误的,补发《名称预先(变更)核准通知书》,并将相关材料予以归档。
第二十九条 登记机关与名称核准机关不属同一机关的,名称登记管理实行备案制度。
由上级登记机关核准的名称,因设立登记、企业名称变更登记以及注销登记而改变名称状态时,登记机关应当在核准登记之日起30日内,将企业名称有关登记信息报名称核准机关备案。但是,登记机关与名称核准机关实现联网的,由系统自动回写,不再进行人工备案。企业名称备案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名称、业务类型、核准时间、备案机关。
名称核准机关应当依据名称备案内容及时进行信息补录,修改名称的登记状态,保持名称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十条 登记机关对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申请作出决定之前,利害关系人认为申请人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与其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并提出听证申请的,登记机关应当组织听证。
登记机关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学者和公众代表参与听证。
第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判决企业停止使用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并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的,登记机关应当通知该企业在3个月内申请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
第三十二条 登记主管机关有权纠正已登记注册的不适宜的企业名称,上级登记主管机关有权纠正下级登记主管机关已登记注册的不适宜的企业名称。
第三十三条 企业名称争议由登记机关依据注册在先的原则负责受理、协调和处理,必要时可请求上一级登记机关予以指导或者协助。
第三十四条 企业名称中字号与注册商标中的文字发生争议时,依据《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工商标字[1999]第81号)的相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试行,并负责解释。
第三篇: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释义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释义
一、本法概述
(一)立法状况
___年,我国恢复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随即恢复对企业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恢复企业登记管理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颁布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规:___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公安部、商业部等联合发布了《关于特种行业企业进行登记管理__通知》;同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由于国家计委、农委联合发布了《___开展工商企业普查__通知》。___年,为了配合《中外合资企业法》的实施,____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登记管理条例》。___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开展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全面登记__通知》。___年,____发布《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这是建国后第一个全面正式的企业登记管理法规。___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第一次对企业名称进行规范管理。同年它还发布了《公司登记管理暂行规定》。___年,____颁布了《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这是我国工商登记暨企业登记管理的一部基本法规。
(二)关联法规阐释
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主体,首先要经过工商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资格或经营资格。我国在企业登记管理方面,除了《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外,还出台了配套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___年国家工商局制订,___、___年修订)、《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___年),并且针对一些形式的企业专门制定了登记管理法规。其中包括___年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___年的《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___年的《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等。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与其他有关企业登记管理法规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主法和配套法的关系,如《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就是其配套法规;二是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如《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也适用于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的登记管理,但其登记管理应优先适用作为特别法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和《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只有这几个法规或规章没有规定的事项,才适用《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二、法条阐释
(一)《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关于我国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
1.关联理论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第___款规定,申请企业法人登记,经企业法人登记主管机关审核,准予登记注册的,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该规定涉及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问题。
按照通说,企业设立有放任主义、特许主义、核准主义、准则主义等四种立法原则。(1)核准主义又称“许可主义”或“审批主义”,是指设立企业,除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需个别报请主管行政机关审核批准,方能申请登记成立。(2)准则主义又称“登记主义”,是指设立企业不需报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可直接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登记,经登记机关审查合格后,授予合法主体的资格。(3)特许主义指根据特别法、专门法规或行政命令设立企业,或由国家领导人特许设立企业,所设立的通常是不适用商事企业法的特殊企业。(4)放任主义又称自由主义,指法律对企业的设立不予强制性规范,当事人可以自由设立企业及从事经营,无需履行法律上的手续。
实行市场经济,就应当对企业设立实行准则主义,这是我国当前的主流观点和发展趋势。我国一直以来对企业设立普遍采取核准主义也即行政审批制,极易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妨碍企业的及时设立。而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除对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的企业外,对一般企业的设立均采准则主义。随着市场经济及其“自由企业”精神渐为社会所认同,《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公司法》等先后作出规定,设立私营企业、公司等原则上无需再由主管行政机关事先审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报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才需要在设立登记之前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加入WTO推动政府及行政审批改革,使准则主义得以进一步贯彻落实,有些地方如北京市中关村地区甚至允许审批事项得于企业设立登记之后补办。依现行法的规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仍须由政府外经贸部门审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则须由____授权的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审批。
2.规范阐释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第___款的规定虽然排除了放任主义企业设立原则,但是并未硬性规定适用特许主义、核准主义或准则主义,因而给改革和其他法规留出了选择的空间,将其解释为企业设立一般采取准则主义并无不妥。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于符合条件、准予登记的企业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是《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作为一般登记法规也适用于非法人企业登记。根据该条例施行细则第___条的规定,登记主管机关对申请者提交的申请文件进行审查,核实开办条件,对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但具备经营条件的企业和经营单位,核发《营业执照》。
3.关联案例及其法律适用
关联案例:___年前后,家庭装修火爆,北京出现了___家“东方家园”建材超市,引发企业间名称及不正当竞争纠纷。经查实,___家超市均为企业法人,分别在不同的区工商行政机关登记设立,“东方家园”的名称也都经依法核准登记,不存在侵权问题。
该案暴露出我国企业登记从许可制向准则制过渡中存在的缺失。实行准则制后,行政审批的统筹、控制作用被取消或削弱了,分设的登记机关之间如何沟通、协调的问题便凸显出来。《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对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未从观念和制度上加以区分,加之我国的企业登记管理实行分级管辖基础上的地域性登记管理,在全国性大市场日益形成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上述尴尬,其中不乏企业钻法律和制度空子的因素在作祟。对此,有学者认为,我国幅员辽阔,企业法人登记宜由一个机构统一进行,分散登记易造成对企业法人的条件及其设立标准控制掌握不一,商号重复、冲突在所难免,不利于企业跨区域交易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营业登记则宜由企业或企业法人的活动情况由各地分散进行,以利对企业经营的监督管理。
当然,就法律适用或操作层面而言,当务之急是在企业法人登记中实行名称的全国统一检索,乃至企业名称与商标统一检索,以杜绝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本身的行为造成权利冲突,妨碍市场主体开展活动及对市场经济秩序造成损害。
(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关于企业的经营范围)
1.关联理论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规定,企业法人的经营范围应当与其资金、场地、设备、从业人员以及技术力量相适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一业为主,兼营他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该条涉及公司目的或经营范围的理论。
在传统上,公司、企业法人不得在其目的范围以外从事活动,这是一项源自英美法的原则,是___世纪英国在Ashbury
Carriage
Co.v.Riche一案中确立的,被称为越权原则。所谓越权原则,是指公司的活动不能超越其章程中目的条款规定的范围,否则即使该行为是合法的,也因为其超越了目的条款的授权,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公司也不得经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追认该行为的效力,交易对方不得请求履行有关合同、也不得请求该公司赔偿损失,而只能追索已交付的款物。
其理论依据是,股东需要通过对公司经营范围的监控以确保公司的活动和资金运用符合股东的利益,而与公司交易的第三人被推定应当知道公司的目的。但该原则不利于交易安全,公司或其股东往往借口越权而否定合同的效力,这对公司的交易相对人来说也不公平,因而已逐渐被摈弃:公司或其董事从事法无明文禁止的行为,即不构成越权,并推定善意第三人与某公司的交易均在公司的目的范围之内。
我国长期以来恪守企业活动不得超越工商行政机关核定的经营范围、否则归于无效的理论和规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活动愈益活跃,此制也不断受到挑战,引起热烈讨论,形成了支持和否定的不同观点。
一是支持说。
认为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没有相对固定经营范围的经营者是没有前途的,如果承认或默认超范围经营订立的合同有效,在客观上会引导经营者盲目经营,频繁变动业务或服务项目,对整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第二,否定说。认为简单地宣告超越经营范围的合同无效,不利于对善意相对人的保护,也不利于交易安全;而且如对超经营范围的行为一概确认为无效,会使许多合同随时处于可能被确认为无效的状态,不利于当事人信守合同。故对一方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如不能证明相对方为恶意的,应认定合同为有效。
第三,折衷说。认为经营范围是企业出资者为自己设定的活动空间,实际上是对董事、经理等行为的限制。因此经营范围是一种企业内部规范,只具有对内的效力,外部第三人可以推定企业的行为在其经营范围之内。
第二种观点现已为法律和实践所采纳。
2.规范阐释
对《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作出修正的,是《合同法》第___条。该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其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凡善意的相对人与企业订立的合同,均认定其有效。而《最高人民法___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___年)第___条更明确解释道:“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3.关联案例及其法律适用
关联案例:椒江供销经营部(简称经营部)与椒江市第二航运公司(简称航运公司)签订了一项水泥运输协议。航运公司履约后,经营部未支付大部分运费。法院经审理查明,经营部系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范围主营:针纺织品、日用百货、干果;兼营:包装纸、书写用纸、建筑用陶制品、化工原料,因而认为经营部经销水泥超越了经营范围,属违法经营,它与航运公司签订的运输协议无效,双方财产互相返还,经营部仅需返还航运公司的运输成本,而对约定的运费和滞纳金不予支持。
此案是我国一直以来实行的企业经营范围制度的典型写照,显然已不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有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和确立。从经营部的角度看,它托运水泥,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凡有利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而认定运输协议无效,又不啻为对其违约、赖账行为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又为社会公正。从航运公司的角度看,运水泥是再普通不过的业务,不可能也不必要求其对经营部托运水泥的行为保持“警觉”,而对经营部的经营范围作一番调查确认,由于法院的判决,导致其劳而无功、鸡飞蛋打。而从法律适用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和《公司法》(其第___条第___款规定“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都是现行有效的法律,它们与《合同法》显然存在着冲突。但是,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法制原则,《合同法》生效以后发生的涉及企业经营范围的案件,应当适用《合同法》第___条和《最高人民法___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___条的规定。
三、立法建议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制定以来对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中国加入世贸,也显露出它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第一,有的规范与其他相关的法律规范存在冲突。例如,上文所述的《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与《合同法》第___条、《最高人民法___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___条之间存在冲突。
第二,有的规范与国际惯例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求不相适应。例如,正如上文所述,虽然,《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___条并没有在特许主义、核准主义、准则主义之间作出明确选择,但是从相关的法律规范来看,我国对于大多数企业形式还是实行“核准主义”,存在着大量的要求行政性审批的规范,不符合WTO的要求。
第三,我国将企业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做法值得商榷。企业法人登记与营业登记放在一起,虽有利于对企业的组织、能力和行为进行统一的监督,但是由于二者在功能和作用上存在差别,依笔者所见,将二者分开进行登记管理更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理由如下:营业登记适宜分散管理,从而便于工商行政部门对企业的营业活动进行监督;然而,企业法人登记事宜集中管理,从而避免商号重复、冲突,有利于企业跨区经营以及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对此,应当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修改:
首先,修改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的地方,使之协调、衔接,促进我国法制体系的完善。如上述其第___条与市场经济及其法治要求的不适应,及其与《合同法》等存在的冲突。
其次,修改部分与国际惯例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条款。如在企业设立方面,《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对设立的原则持暧昧态度,在入世和政府改革、大幅度减少行政性审批的形势下,这样做已不合时宜。作为企业登记管理方面的基本法规,它理应对准则主义作出明确的规定。
最后,一个应当采取的大动作,是将企业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分开进行。具体而言,企业法人登记职能可以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通过其现行体系统一办理;营业登记按国际惯例,应与税务登记合并,至于营业登记机关是置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中抑或税务部门之内,则均无不可。另外,应将年检纳入营业登记的范畴,实行企业自愿年检,检不检悉听尊便,通过年检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公示,昭示企业信用,以利交易安全,并不涉及企业主体资格问题,企业不年检或年检不合格的,其法人资格或主体资格依然存在,其所为交易或订立的合同不应因此归于无效,登记主管机关更不应在其尚未清算、各种法律关系没有终结的情况下将其注销。将企业法人登记和营业登记分开,年检制度就可理顺,现存的走形式、检(法人)资格等有损社会信用和交易安全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篇: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名称管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及其他依法需要办理登记注册的企业。
第三条 企业名称在企业申请登记时,由企业名称的登记主管机关核定。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方可使用,在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专用权。
第四条 企业名称的登记主管机关(以下简称登记主管机关)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者驳回企业名称登记申请,监督管理企业名称的使用,保护企业名称专用权。登记主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对企业名称实行分级登记管理。外商投资企业名称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定。
第五条 登记主管机关有权纠正已登记注册的不适宜的企业名称,上级登记主管机关有权纠正下级登记主管机关已登记注册的不适宜的企业名称。对已登记注册的不适宜的企业名称,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要求登记主管机关予以纠正。
第六条 企业只准使用一个名称,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登记注册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确有特殊需要的,经省级以上登记主管机关核准,企业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一个从属名称。
第七条 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或者商号,下同)、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企业名称应当冠以企业所在地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或者市(包括州,下同)或者县(包括市辖区,下同)行政区划名称。
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下列企业的企业名称可以不冠以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
(一)本规定第十三条所列企业;
(二)历史悠久、字号驰名的企业;
(三)外商投资企业。
第八条 企业名称应当使用汉字,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名称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自治地方通用的民族文字。
企业使用外文名称的,其外文名称应当与中文名称相一致,并报登记主管机关登记注册。
第九条 企业名称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和文字:
(一)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
(二)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
(三)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
(四)政党名称、党政军机关名称、群众组织名称、社会团体名称及部队番号;
(五)汉语拼音字母(外文名称中使用的除外)、数字;
(六)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
第十条 企业可以选择字号。字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
企业有正当理由可以使用本地或者异地地名作字号,但不得使用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作字号。私营企业可以使用投资人姓名作字号。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根据其主营业务,依照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类别,在企业名称中标明所属行业或者经营特点。
第十二条 企业应当根据其组织结构或者责任形式,在企业名称中标明组织形式。所标明的组织形式必须明确易懂。
第十三条 下列企业,可以申请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中国”、“中华”或者冠以“国际”字词:
(一)全国性公司;
(二)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机关批准的大型进出口企业;
(三)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机关批准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规定的其他企业。
第十四条 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的企业名称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在企业名称中使用“总”字的,必须下设三个以上分支机构;
(二)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其企业名称应当冠以其所从属企业的名称,缀以“分公司”、“分厂”、“分店”等字词,并标明该分支机构的行业和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或者地名,但其行业与其所从属的企业一致的,可以从略;
(三)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应当使用独立的企业名称,并可以使用其所从属企业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
(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分支机构再设立分支机构的,所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得在其企业名称中使用总机构的名称。
第十五条 联营企业的企业名称可以使用联营成员的字号,但不得使用联营成员的企业名称。联营企业应当在其企业名称中标明“联营”或者“联合”字词。
第十六条 企业有特殊原因的,可以在开业登记前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时,应当提交企业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书、章程草案和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第十七条 外商投资企业应当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合同、章程批准之前,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时,应当提交企业组建负责人签署的申请书、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以及投资者所在国(地区)主管当局出具的合法开业证明。
第十八条 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企业提交的预先单独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的全部材料之日起,十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的决定。
登记主管机关核准预先单独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后,核发《企业名称登记证书》。
第十九条 预先单独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经核准后,保留期为一年。经批准有筹建期的,企业名称保留到筹建期终止。在保留期内不得用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留期届满不办理企业开业登记的,其企业名称自动失效,企业应当在期限届满之日起十日内将《企业名称登记证书》交回登记主管机关。
第二十条 企业的印章、银行帐户、牌匾、信笺所使用的名称应当与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从事商业、公共饮食、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名称牌匾可适当简化,但应当报登记主管机关备案。
第二十一条 申请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与下列情况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登记主管机关不予核准:
(一)企业被撤销未满三年的;
(二)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未满三年的;
(三)企业因本条第(一)、(二)项所列情况以外的原因办理注销登记未满一年的。
第二十二条 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后,无特殊原因在一年内不得申请变更。
第二十三条 企业名称可以随企业或者企业的一部分一并转让。
企业名称只能转让给一户企业。企业名称的转让方与受让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者协议,报原登记主管机关核准。企业名称转让后,转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已转让的企业名称。
第二十四条 两个以上企业向同一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相同的符合规定的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依照申请在先原则核定。属于同一天申请的,应当由企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登记主管机关作出裁决。两个以上企业向不同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相同的企业名称,登记主管机关依照受理在先原则核定。属于同一天受理的,应当由企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各该登记主管机关报共同的上级登记主管机关作出裁决。
第二十五条 两个以上的企业因已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或者近似而发生争议时,登记主管机关依照注册在先原则处理。
中国企业的企业名称与外国(地区)企业的企业名称在中国境内发生争议并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裁决时,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的原则或者本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的下列行为,由登记主管机关区别情节,予以处罚:
(一)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或者处以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
(二)擅自改变企业名称的,予以警告或者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
(三)擅自转让或者出租自己的企业名称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四)使用保留期内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保留期届满不按期将《企业名称登记证书》交回登记主管机关的,予以警告或者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的,予以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行为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登记主管机关要求处理。登记主管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赔偿被侵权人因该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侵犯他人企业名称专用权的,被侵权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八条 对登记主管机关根据本规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复议。上级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复议后拒不执行复议决定,又不起诉的,登记主管机关可以强制更改企业名称,扣缴企业营业执照,按照规定程序通知其开户银行划拨罚没款。
第二十九条 外国(地区)企业可以在中国境内申请企业名称登记注册。
外国(地区)企业应当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企业名称登记注册的申请,并提交外国(地区)企业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书、外国(地区)企业章程和企业所在国(地区)主管当局出具的合法开业证明。登记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外国(地区)企业申请名称登记注册的全部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初步审查,通过初审的,予以公告。外国(地区)企业名称的公告期为六个月,在此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予以核准登记注册,企业名称保留期为五年。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注册外国(地区)企业名称后,应当核发《企业名称登记证书》。外国(地区)企业名称登记注册后需要变更或者保留期届满要求续展的,应当重新申请登记注册。
第三十条 在登记主管机关登记注册的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开办的经营单位的名称和个体工商户的名称羌枪芾恚握毡竟娑ㄖ葱小?/p>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施行前已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准予继续使用,但严重不符合本规定的,应予纠正。
第三十二条 《企业名称登记证书》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统一印制。
第三十三条 本规定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一年九月一日起施行。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国务院批准,一九八五年六月十五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篇: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修订说明-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对《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修订说明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6号)关于“改革企业名称核准制度”的任务要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国家工商总局拟提请国务院对《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行全面修订。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关于修订《规定》的必要性
(一)修订《规定》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改革要求。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企业登记管理制度是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企业名称核准制度,对《规定》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登记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活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营商环境。
(二)修订《规定》是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举措。
通过修订《条例》,赋予企业名称自主选择权,提高企业名称办理效率,进一步强化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规范企业名称使用,细化企业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妥善处理好企业名称公共资源管理和企业自主权益保护的平衡。
(三)修订《规定》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求。
经济新常态下,改革企业名称核准制度,有助于解决存续企业数量庞大、新增企业快速增长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滞 后的矛盾,推进内外资企业平等准入,拓宽企业名称资源,形成公平统一、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二、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原则
(一)科学民主立法原则。
坚持改革于法有据和开门立法原则,严格遵守即将生效的《民法总则》和《公司法》等法律要求,注重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衔接,多次召开专家论证会和系统研讨会议,充分吸收各地改革创新成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二)赋权与规制平衡原则。
赋予企业名称自主选择和申报权,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制度改为登记制度。企业享有名称权利,同时承担相应法律义务和责任。对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的予以禁止,明确企业自主权利与行政机关管理的界限。
(三)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企业享有名称权应当遵守诚信原则,以不侵害其他企业名称权和他人合法权益为限。建立企业名称转让、授权使用和排他使用保护制度,为企业名称之间的争议和名称与商标等其他商业标识权利纠纷提供救济途径,兼顾平等竞争与社会公平。
(四)管理与服务结合原则。
坚持服务型政府理念,在强化对企业名称禁用内容依法审查纠正的同时,强调企业登记机关提供企业名称查询、比对服务,对老字号、知名商号和创新型企业予以排他性保护等,提高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水平。
三、《规定》(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问题说明
(一)《规定》(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原《规定》共三十四条,本次修改删除八条,保留并修改二十二条,新增十八条。修订后的征求意见稿共六章,四十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企业名称的组成、第三章企业名称申报和登记、第四章企业名称使用、第五章规范管理、第六章附则。
(二)《规定》(征求意见稿)重点问题的说明。
1、适用范围。根据《民法总则》对民事主体的分类,目前企业登记机关登记的市场主体应当分别归于营利法人、特别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其中,营利法人包括公司和非公司企业法人,非法人组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因此,对《规定》第二条调整的适用范围进行了修订。
2、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对企业名称全程电子化作出规定,推行工商登记便利化,开展企业名称自主查询、全程电子化登记,为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提供支撑。
3、名称构成的形式要素。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因此在第五条中规定企业名称应当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一定时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存续的企业数量具有理论上限,一般用作字号的常用字在10个以内的排列组合,数量庞大足以满足企业选择,第九条对字号的字数作出了限制。
考虑到大多数企业经营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按照社会公众的普遍认知,不同行政区域的相同行业、相同字号的企业名称,并未引起社会误认和混淆,因此对第七条中名称各部分的依次组成未作修改。根据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对字号突出使用的商 业习惯,对行政区划变换位置和不使用行政区划的,在第八条中限定为企业法人,具体条件在配套规章中设定。
4、赋予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权利。企业名称登记的改革方向是简政放权,还权于企业。《规定》要求企业登记机关利用信息化手段,开放企业名称数据库,通过建立企业名称查询系统,为申请人提供自主查询、比对、申报和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企业有权是否进行自主申报,但涉及前置审批或者企业名称登记与企业登记不在同一机关的,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以及登记业务协同条件,申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
5、名称内容的禁止性规定。为保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维护公序良俗,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对名称的禁止性内容和有条件禁止内容作出规定。企业在自主选择名称时,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不得利用企业名称与党政军机关或者外国国家、国际组织等引发关联、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第十八条对制定名称在禁限用规则等做出规定,用以指引企业选择名称。
6、明确审查责任。企业名称的混淆误认是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因对企业名称的不规范使用而出现的。对企业名称在登记使用之前即作出是否构成近似的判定,主观性强,标准难以统一。《规定》要求企业登记机关通过企业名称查询系统自动提示企业申请的名称是否与在先名称类似,由当事人作出承诺自行承担法律责任。登记机关严格审查企业名称是否含有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等内容,对企业名称是否存在近似情形不做判断。
7、限制滥用自主申报权利。为提高企业名称资源利用效率,第二十三条对名称保留期作出规定,30天和6个月的期限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一致。为避免企业恶意申请占用企业名称资源,将保留期延期次数限定为1次,并缴纳延期保留费用,对企业申报名称的个数作出限制。
8、企业名称的转让、授权。企业名称作为区别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标识作用,是承载企业商业信誉的标记,具有财产权属性。企业名称转让,对于盘活企业资源、推动企业重组等都起到积极作用;名称授权使用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通过授权协议获得他人字号的使用权有助于防止他人冒用企业名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9、名称字号的排他使用制度。经济生活和司法实践中,老字号、知名字号等企业的名称被侵权冒用,往往是侵权人恶意使用造成的。现行企业名称被侵权后的权利救济保护效率低,作用有限,往往难以挽回损失。从维护公平的竞争秩序角度,企业名称排他性保护制度有利于通过事前申请保护,将事后维权成本降低,企业通过缴纳一定费用的方式申请排他保护,可以使企业对字号保护谨慎提出,对占用的社会资源付出成本,有利于维护公平透明的名称登记秩序。同时明确由工商总局另行规定排他性保护的条件、程序等。
10、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机制。企业名称实行自主申报后,可能会引发使用中在名称近似、混淆等侵权情形。对不同企业名称之间发生的纠纷,可以由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机构进行快速处理,作出行政裁决,或者由人民法院裁判。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机构的性质、争议处理的程序、期限和名称保全等另行制定规章予以规定。对侵害商标等商业标识权利的,按照《商标法》 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11、强制除名制度。为强化事后管理,第三十七条对根据人民法院或者行政机关依法认定应当停止使用的企业名称,企业登记机关应当责令企业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变更。逾期未提出变更申请的,企业登记机关可以将该企业名称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删除,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注册号代替该企业名称,并将该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