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规定
000000企业标准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规定
QG/SGSl5.15—200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职责、管理内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管理。引用标准
《中国石化集团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考核细则》
《石油化工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职责
3.1公司安全环保处具体负责公司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
3.2 按照国家、石化集团公司有关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的政策、法规(条例)及有关规定,并结合省、市、区有关规定和公司实际,起草制订公司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方案、措施及有关管理制度。并负责对各单位检查实施、执行情况。
3.3经常深入施工作业现场进行劳动卫生调查。按照石化集团公司及地方部门的有关规定,委托检测工程公司进行施工生产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因素的定期监测(必要时邀请地方专业部门协助监测),了解掌握施工生产工艺和有毒有害因素与作业人员的危害状况,并把监测结果如实地按规定及时上报职防中心。
3.4按照有关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好职业性健康检查;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及时与地方职业病诊治部门联系,对其诊断确诊和治疗,并负责作出患者的劳动能力鉴定,提出职业处理意见。
3.5根据劳动卫生调查、有毒有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体检等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及隐患,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改善、加强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提出见解和具体改进措施。
3.6运用电化教育工具、印发宣传资料和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向职工群众进行工业卫生与职防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并发动和依靠公司各单位宣教骨干、安全管理骨干等人员利用宣传工具,在基层开展工业卫生与职防知识的宣传。
3.7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与工业卫生档案,并逐年调整、复查、审核,加以完善。对检查后的资料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入工业卫生档案,并予汇总。
3.8行国家规定的职业病报告制度,认真准确地填写职业病报告卡片,凡急性职业病必须在24小时内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报地方卫生防疫部门和石化集团公司安全与环保监督局主管处。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对一线职工以及经常出入施工生产场所的二线人员进行工业卫生与职防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其中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职工是教育的重点对象,要比较系统地对其进行安全卫生教育和有计划地举办职业防护知识培训班,并进行考核。
4.2 加强情报信息工作。从事工业卫生与职防专职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石化集团公司及地方职防部门召开的专业对口会议,探讨工业卫生与职防工作的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借鉴推广好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业务技术水平。
4.3按照石化集团公司有关要求,制定公司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规划和管理制度,并以
此为依据,认真治理和改善作业条件、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任务。
4.4 各项目部、工程部、直属专业公司、辅助生产单位主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要认真执行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并经常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5 公司职工医院的领导应从思想上重视,有计划地开展职业病的诊治工作,随时做好职业中毒的救护工作,并按公司职业性健康检查的有关要求及安全环保处的安排,落实日期和医务人员,对体检对象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体检质量和服务质量。对有职业可疑者应给予注明,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意见。
4.6检测工程公司、机械厂应严格执行国家、石化集团公司及省、市颁布的放射源卫生防护管理的规定和公司制定的射线探伤管理制度。受射线辐射的人员必须持有单位证明(证明受射线辐射的地点、时间、源间距离、射源程度)跟安全环保处联系,由安全环保处根据情况联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4.7积极预防和早期发现职业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安全环保处应尽其责,密切协调,公司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应共同关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在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病可疑者安全环保处要作出脱离或调离本岗位工作,或更换工种的决定,各用人单位对此决定要严格执行。
4.8搞好基础工作管理,切实按各工种职业体检年限的规定组织好健康体检,各有关单位应予积极支持。
4.8.1凡从事有毒有害工种(探伤、电焊、铆工、火焊、白铁工、保温衬里、油漆工、汽车修理工、电工、起重工等)的新上岗职工就业前必须通知公司安全环保处,由公司安全环保处组织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用人单位不得安排从事所禁忌的作业。
4.8.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人员离岗前用人单位须通知安全环保处,进行离岗前体检。
4.8.3各工种按规定体检年限组织体检。劳动力管理中心根据安全环保处的安排做好不进项目部人员的体检。在项目部的人员由所在项目部的安环部门组织体检工作。
4.8.3.1 从事放射线作业者(探伤、γ射线、医用和射线作业人员)每年体检一次。
4.8.3.2 电焊工、白铁工、衬里工、保温、油漆工每两年体检一次。
4.8.3.3火焊工、铆工、汽车修理工、电工、起重工等人员,每二至三年体检一次。
4.8.7 有害有毒作业职工的体检人数应当占应检人数33.3%以上,受检率不低于95%。
4.8.8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事高空、高温、高压、局部震动等作业时,由各单位安全部门须通知公司安全环保处,由公司安全环保组织体检。
4.8.8体检当天按出勤处理。
4.8.9 在体检中发现群体反应,可能与接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对作业环境进行卫生调查、评价并提出处理意见,报公司主管领导。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公司企业管理处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安全环保处起草
本标准由公司安全环保处负责解释
第二篇: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
职业病防治管理规定
1职业病的范围
职业病是指职工在从事工程施工生产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如:电焊及隧道施工所造成的尘肺病、潜水工减压病、X射线探伤放射性疾病、中暑、一氧化碳中毒、电光性皮炎、矽肺、水泥尘肺、电焊工尘肺、噪声聋、手臂振动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等。2职业病的预防
2.1项目部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2.2项目部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2.3项目部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3项目部应对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公告栏和警示标志,公告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必要时设置报警装置。
2.4项目部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和工艺。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作业前应按相关要求组织施工作业前的职业健康安全技术交底。3.职业病的报告
3.1项目部应根据《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要求,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报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和职工健康情况。
3.2确诊职业病病例的项目部应及时上报子(分)公司、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安全管理部、后勤、医务部门、工会报告。4职业病的鉴定
4.1后勤、医务部门按照《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由国家认可的职业病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鉴定和治疗,并建立职业病人员诊疗档案。
4.2被诊断为职业病的人员,由医务、人力资源部门按国家规定及时安排治疗、疗养和调换工作岗位,并定期复查,在病期间提供职业病待遇和工伤社会保险。4.3工会参与职业病鉴定工作的监督和协调。5监督检查
5.1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是安全检查的内容之一。5.2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a)职业病防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b)职工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 c)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等。
5.3项目部每月应组织对作业环境的防尘、防毒、防噪音、防暑降温、防冻、通风、照明等措施的检查,并落实整改措施,并上报公司、子(分)公司安全管理部。
5.4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以下问题,应立即提出整改措施。a)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b)职业病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不符合规定;
c)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公告栏和警示标志的设置不符合规定;
d)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和工艺等。
第三篇:国有企业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制度
国有企业工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制度工业卫生管理
1.1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搞好工业卫生,保持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消除污染公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是公司基础管理的一件大事。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全面治理、职权分明、责任到位、逐级分包的原则进行管理。各级领导是工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全面规范,重点突出,优化管理。
1.2 对于尘、毒、噪声等污染源的治理,应结合公司实情,组织制定中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并对应纳入公司远近期发展规划与经营计划,列入公司领导层议事日程,按照部署要求,组织具体实施。
1.3 工业卫生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查清公司的污染源分布情况,组织有毒有害作业点的测定,做好接触尘、毒的员工人数统计及体格检查工作。
1.4 按照“三同时评审工作法则”的规定,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平时,必须切实把握各种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使之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1.5 对工业卫生的监测,接触尘、毒有害物质的员工健康普查及职业病的防治,由职工医疗部门负责、工程部门、安技部门协同配合,并建立、健全工业卫生档案。
1.6 在使用放射性物质及射线、高频等装置时,必须按规定加以屏蔽,穿戴相应的防护物品,以防人身伤害和发生职业病;对氰化物、苯、汞等有毒有害物,必须定人负责,隔离放置,标志明显,严加管理和控制,防止职业中毒和发生公害性事故。
1.7 应从设计、工艺、生产组织、操作等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措施,防止尘、毒、噪声等的危害,须对治理有毒有害的设备设施加强保养和维修,并列入设备检修计划,严加考核,使设备设施保持完好状态。
1.8 加强公司的绿化管理工作,应当根据不同的生产与生活区域,有计划地种植树林花草,布放景点,藉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优化整体,为员工创造一个清新宜人的空间,进而激发劳动热情。
1.9 各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尽心尽力,搞好归口管理的工业卫生工作。对于改善作业环境上不尽职守及造成环境污染的部门和责任者,必按不同情节予以严肃处理。职业病、职业中毒预防和善后管理
2.1 各部门必须加强对工业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保护和增强劳动者的健康,切实预防职业病及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
2.2 依据公司部署治理的规定要求,职工医院应确定专人负责工业卫生工作,会同工程部门及安技部门定期监测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劳动能力有影响的有毒、有害物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预防、治理工作,竭尽全力降低和消除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发病因素。
共2页第1页
2.3 对接触尘毒等有害物质人员的体格检查工作,由职工医院按规定定期组织进行;劳动人事、安技环保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健全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档案。
2.4 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规定的职业病,必须由职工医院与市疾控中心(市级以上专业医院)诊断确认为准,并尽早对职业病患者预以诊治医疗,不得耽误延搁。
2.5 凡确认为职业病和职业中毒患者,所在部门应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安技部门,并由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按工伤登记手续办理上报;组织发病情态研究,以便及时掌握受毒受害实况,制订及施行防治措施。
2.6 职业病患者应由职工医院提出建议,报请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安排诊治或康复疗养。员工突发的职业中毒事件,应即时组织治疗,以期早日痊愈。职业病和职业中毒患者必须遵从医嘱,配合治疗,不得无故生事。
2.7 职业病、职业中毒患者在康复后,凡不宜做原工种工作的,应由职工医院据实提出建议,经公司劳动鉴定委员会讨论决定,交由劳资部门办理调岗手续
2.8 凡体检发现职业危害和职业禁忌症者,由职工医院提出建议,酌情调换工作。凡未确定为职业病,但在诊断中有可疑者,亦应酌情调换工作
2.9 凡确诊为职业病患者的,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此外,从事有害作业的员工,因接受职业性检查所占用的工作时间,应按正常出勤处理。如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诊断组)认为需要住院作进一步检查时,不论其最后是否诊断为职业病,在此期间可享受职业病待遇。
2.10 对于不认真贯彻执行工业卫生有关规定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导致员工身体受毒害的部门和责任者,可按经济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考核,直至依法查处。
共2页第2页
第四篇: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建滔(番禺南沙)石化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层层分级管理,定期定量考核”的管理体制。公司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第二条 公司职业卫生工作实行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应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技术部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
第三条 公司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全面推行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体系,落实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公司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第五条 公司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中毒事故时,应按《事故管理规定》的要求,及时报告化学公司和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准确提供有关情况,并配合做好救援救护及调查工作。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 公司技术部在安全生产(或HSE)委员会领导下,主管职业卫生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网络。
第七条 技术部负责制定、完善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制定长远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及时通报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及劳动防护检查考核、职业卫生隐患检查及治理等情况。
第八条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治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单位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第九条 公司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人事、劳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管理部门,在其岗位责任制中应列入职业卫生工作责任。
第三章 前期预防
第十条 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和竣工验收时,公司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单位做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并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审;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应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审;公司对职业卫生隐患,应按《事故隐患治理管理规定》要求,由技术部牵头负责整改。
第十二条
公司技术部应建立并保存以下档案或台帐:
1、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帐;
4、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台帐;
5、职业病禁忌证、疑似职业病、职业病人员档案;
6、职业病危害评价档案。
第十三条 公司应制定完善的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1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持续改进。
第十四条 公司应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配备、使用、维护和检查,确保处于完好状态,不应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具体的情况,应为员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不应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亦不应接受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第四章
职业健康监护
第十七条 公司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或工作内容变更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应隐瞒。
第十八条 员工应按劳动合同要求履行职责,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正确使用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报告;订立合同单位不应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待遇,或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
第十九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第二十条 总经理办应根据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以及职防部门的鉴定意见安排相应的工作。
第二十一条 对职业健康检查中查出的职业禁忌证以及疑似职业病者,应根据职防机构提出的处理意见,安排其观察、治疗、诊断或调离原有害作业岗位等。
对在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
第二十二条 应严格执行女工劳动保护法规条例,不应安排女工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
第五章
作业场所管理
第二十三条 公司应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员工公布。
第二十四条 公司应加强设施、装置的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应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五条 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应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第二十六条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伤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和风向标等,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第二十七条 严禁员工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等,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第二十八条 对设施、装置进行检维修时,应制定职业卫生监护方案;应加强检维修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承担检维修作业的员工,必要时组织检维修前体检。
第二十九条 检维修工作完成后,应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进行鉴定、确认,杜绝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
第六章
职业病诊断
第三十条 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公司总经理办负责管理。单位和当事人应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和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
第三十一条 发现职业病病人,应按有关规定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化学公司安全环保质量部报告。
第七章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第三十二条 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结合生产实际,每年至少组织1次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
第三十三条 在班组安全活动中,每季度应至少对全体员工安排1次职业卫生知识学习活动,并做好记录。
第三十四条 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员工、外来施工人员或雇用的临时工上岗前的教育培训应按《安全教育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法规教育、岗位劳动保护知识教育及防护用具使用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五篇: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银亿宏峰重介洗煤厂
2009—8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对作业场所、作业人员的管理及要求;对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与治理及防护设施、防护用品、救援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3、职责
3.1 安环部负责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对本厂所有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按排,现场指导和所有作业场所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与治理。
3.2 本厂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所设及的各种防护设施、防护用品、救援设施由所属岗位进行维护保养。
3.3 化验室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所设及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报告。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目的
为了实现安全清洁生产,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工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厂实际,制定本规定。
4.2 作业场所
4.2.1 对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a)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 b)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c)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e)设备、工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f)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4.2.2 作业场所必须按要求设置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的防护设备、用品、应急救援设施、通讯报警装置;并且要有专人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4.2.3 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浓度必须按职业卫生要求,由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监测,并及时公布;一旦超标、及明治理。结近期内不能控制和治理、危及职工健康的,应当禁止职工进场作业,否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置。4.3 作业人员
4.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36条规定:作业场所人员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b)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防治服务;
c)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
d)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e)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f)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g)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4.3.2 对从事有毒有害因素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职业禁忌症者,禁止进场作业。
4.3.3 进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以便使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国标允许的最高浓度,掌握自我保护措施等安全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4.3.4 作业人员进场作业必须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就属于违章操作,任何人都有权制止。4.4 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与治理
4.4.1 对有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应采取综合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4.4.2 有害作业场所要根据预防为主的原则,制订预防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防护措施和治理规划,逐步消除职业危害。
4.4.3 要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院标准。定期对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因素进行检测,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接触。对长期不达标,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严重的作业,要限期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要停产整顿。
4.4.4 有害作业生产过程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4.4.5 对有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有害物料,保持清洁。
4.4.6 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因素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4.5 防护设施、用品与救援设施的维护保养
4.5.1 对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用品与救援设施必须严格管理,由专人负责、精心维护,保持设施、用品处于正常运转的良好状态。
4.5.2 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与救援设施的检修要按设备的检修计划制度进行。
4.5.3 对于发行故障的防护设施、用品、救援设施,所属单位负责人必须及时组织修复,任何人不得随意停止设施正常运转、用品的使用,若必须停止,需报安环部审批。
5、报告与记录
5.1 公司所属的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报告由安环部永久保存。
5.2 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与治理措施、规划、设计由安环部永久保存。
5.3 尘毒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用品、救援设施设计、安装、停止审批报告由
个体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制度
为了规范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从而预防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银亿宏峰矿业有限公司重介洗煤厂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为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
二、个体防护用品及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个人随身穿(配)戴的能消除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损害的特殊用品,如:防护帽、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面)罩、防护耳罩(塞)、呼吸防护器等。
三、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
1、实行一级发放制度:由后勤部对劳动者个人直接发放。
2、所发放的个体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需要,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发放,不准以次充好。
3、禁止将过期、失效、破损的防护用品发放给劳动者。
四、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
1、各单位负责对所有劳动者进行培训,使劳动者学会各种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劳动者必须按规定穿(佩)戴好个体防护用品方可进入作业场进行作业。
3、劳动者应爱护防护用品,正确存放、保养、使用防护用品,不得有意损坏个体防护用品。
4、劳动者应定时检查防护用品有无破损、失效、过斯、一旦发现要及时更新,不准使用过期、失效、破损的防护用品。
5、各班组要对劳动者使用防护用品情况进行监管、检查。发现不按规定穿(佩)戴防护用品者,禁止其进入作业场所;发现使用不当或使用错误的要及时纠正。对不按规定存放、保养、检查、穿(佩)戴个体防护用品的要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
6、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禁止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7、防护用品必须按规定在作业场所使用,不得将防护用品转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