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总结
2012年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春节、元宵节、清明、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节日都是历史文化精髓的积淀。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它在今天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诱惑与挑战,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其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大势渲染德育教育氛围,烘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德育工作适时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师生的心里。
一、加强加深了师生对我国节日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风俗,众多的民族节日,都是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而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不知道中国节日的由来,记不清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那就真的忘本了,也就枉做了一名中国人了。
二、加强了组织和领导
鉴于以上想法,我校成立了节日中重大活动领导小组并立即付诸于行动,组织开发落实德育校本教材,由政教处和团委专门负责和安排。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折
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每一个传统节日无一不是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世界,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使我校德育工作有的放失地渗透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学校统一部署,借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精心策划、用心引导,把传统节庆活动和革命纪念日的纪念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交叉开展主题教育,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节庆活动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1、我们赋予每个节日以主题,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前,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春节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分别开展了活动;元宵节以“游戏”为主题,各班举行元宵灯谜会,形成了班级特有的灯谜文化,学生们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学校举行了优秀手抄报展评;清明节以“缅怀”为主题,开展了民族精神内涵大讨论、诗歌朗诵比赛、歌曲传唱等活动;端午节以“爱国”为主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端午香囊,包粽子,通过班会了解屈原事迹,吟诵爱国诗词,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于是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利用假期、双休日的时间,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挖掘、收集相应传统节日的有关材料。通过板报、手抄报开展了传统
节日文化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班级节日文化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介绍,让全体学生由点及面、由片面到系统地了解了传统节日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由于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没到节前学校都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做受欢迎的小客人”的实践活动;在重阳节期间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的活动;在仲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让学生既感受了亲情,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教育。
4、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活动目标。根据目标选择相关的活动内容,如春节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了春节画展;在小学中年级中开展了春节古诗词选;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了年夜饭的变迁;在中学开展了春节摄影展、春节文化活动调查等,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5、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流传下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化名人,学校广泛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的节日诗词、散文、神话传说、成语典故、趣联妙对、谚语、歇后语等,使学生了解了与节日相关的历史名人,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总之,重要节日、纪念日是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的好机会和载体,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浓厚育人氛围,本学期我校开展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宣传,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扬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承担校门口有关节日、纪念日宣传报的设
计、制作、展示等预期效果。今后我们还将不一余力的把此项活动开展下去。
第二篇: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总结
2012年传统节日实践活动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春节、元宵节、清明、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节日都是历史文化精髓的积淀。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它在今天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诱惑与挑战,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其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大势渲染德育教育氛围,烘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德育工作适时走进课堂,走进每一个师生的心里。
一、加强加深了师生对我国节日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风俗,众多的民族节日,都是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而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而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不知道中国节日的由来,记不清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那就真的忘本了,也就枉做了一名中国人了。
二、加强了组织和领导
鉴于以上想法,我校成立了节日中重大活动领导小组并立即付诸于行动,组织开发落实德育校本教材,由政教处和团委专门负责和安排。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每一个传统节日无一不是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世界,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使我校德育工作有的放失地渗透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我们学校统一部署,借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传统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载体作用,精心策划、用心引导,把传统节庆活动和革命纪念日的纪念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交叉开展主题教育,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节庆活动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1、我们赋予每个节日以主题,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前,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如春节以“喜庆吉祥”为主题,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分别开展了活动;元宵节以“游戏”为主题,各班举行元宵灯谜会,形成了班级特有的灯谜文化,学生们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学校举行了优秀手抄报展评;清明节以“缅怀”为主题,开展了民族精神内涵大讨论、诗歌朗诵比赛、歌曲传唱等活动;端午节以“爱国”为主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端午香囊,包粽子,通过班会了解屈原事迹,吟诵爱国诗词,使学生对端午习俗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于是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2、利用假期、双休日的时间,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挖掘、收集相应传统节日的有关材料。通过板报、手抄报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班级节日文化知识竞赛、手抄报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介绍,让全体学生由点及面、由片面到系统地了解了传统节日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3、由于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学生是在家里度过的,所以学校以此为契
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没到节前学校都先与家长沟通,提出活动要求,指导家长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做受欢迎的小客人”的实践活动;在重阳节期间开展“我为爷爷奶奶做件事”的活动;在仲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系列活动......让学生既感受了亲情,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了教育。
4、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活动目标。根据目标选择相关的活动内容,如春节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了春节画展;在小学中年级中开展了春节古诗词选;在小学高年级中开展了年夜饭的变迁;在中学开展了春节摄影展、春节文化活动调查等,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
5、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流传下很多与之相关的文学作品以及文化名人,学校广泛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的节日诗词、散文、神话传说、成语典故、趣联妙对、谚语、歇后语等,使学生了解了与节日相关的历史名人,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总之,重要节日、纪念日是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的好机会和载体,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浓厚育人氛围,本学期我校开展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基本做到了人人参与宣传,在班主任的组织下,发扬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承担校门口有关节日、纪念日宣传报的设计、制作、展示等预期效果。今后我们还将不一余力的把此项活动开展下去。
第三篇: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总结
走进传统节日活动总结
孙锋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传统节日都是历史文化精髓的积淀。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它在今天正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面对诱惑与挑战,从优秀传统文化节日中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其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学校开展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探究活动,学生不光从学校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了解了我国的最传统的一些节日,让他们懂得了流传下来的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文化知识。如:重阳节为敬老节,教师节辛勤园丁的节日,中秋节为团圆节,国庆节,劳动节广大劳动人民的节日,还有春节等等。这都能教育现在的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尊师重道。但我想:在保留我国的一些基本节日时也可引进西方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日如:父亲节和母亲节,让孩子懂得父母之恩重于泰山的道理。它能更好的引导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同时他们也了解了一些传统节日的由来——中秋节、端午节等,并且懂得了一些相关的诗歌、民俗,并且老师教他们制作了小报、贺卡等,中秋节还教他们用橡皮泥制作了月饼,阅读、制作,动脑、动手,兴趣盎然。
通过活动发现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如何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整理得较好,整理成了三大类别,但这三大类别,或者说三个问题都是比较大的,其实,下面还可以有一些小问题,老师应该把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归纳到大问题之下,而不应该把这些小问题删掉,学生可以从大问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问题进行研究,因为,往往问题越小,越容易操作。
二如何进行小组合作。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学习与协同学习。为了提高本堂课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分成几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究不同的问题。相同的问题可以在一起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这样效果更好。
三如何更有效地交流。应该说,这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很重视,但学生的交流方式比较单一,特别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因为时间关系,很多学生没来得及上传,集体交流基本没有。整合以后,交流形式应该更丰富:生生交流、生机交流、师生交流等等,应该是一种立体化的交流模式,这一点,老师做得不够。
四如何进行评价。评价不应该是形式,不应该简单为:你收获了什么?还应该对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反思,不仅仅对个人进行反思,对小组、集体的活动进行反思。这一点,在本堂课上是做得不够的。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了解了很多与节日有关的风俗习惯,而且在动手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节日的快乐,更使他们
在尊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受到爱祖国、爱生活的教育。
传统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总结
2009年的5月28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据局有关活动通知精神,我校在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我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主题活动的始终,使广大师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爱国情感,树立了报国之志,在校园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首先,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派专人负责,精心策划,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加强了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我们通过少先队板报栏、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演讲的形式,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意义,做了大力宣传,充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各班开展了生动活泼的中队会,例如一年级的“什么是端午节”,五年级的端午节与屈原,六年级的端午节随想等,既突出了主题,又学到了知识,受到了教育,起到了预期效果。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校将端午节融入到庆六一活动中,突出“端午”主题,增强主题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通过我校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学生铭记的,不仅是屈原刻骨铭心的诗句,更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第四篇: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活动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班会活动小结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是民族精神的瑰宝。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因此我班通过班会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通过开展民族传统节日班会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萌发了敬老、友爱、勤劳、善良、感恩、回报等健康情感与品德,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的互动发展。
四一班 2016年1月
第五篇: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在端午节文化的搜寻、思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熏陶。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锻炼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材分析
为了让学生热爱家乡,了解民俗,了解民俗文化,知道我们的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特地让大家开展了寻访端午民俗文化活动,寻访端午节民俗节日文化,话说“端午节”开展了探究活动。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践等方式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食俗以及文化。感受悠久的华夏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美德,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与表现力
3.通过亲手尝试包粽子,提高劳动技能与操作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4.能使用多种方式获取资料,合理整理资料,对资料进行归类。5.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团结互助精神,6.通过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课堂评价。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小课题的不同,多渠道地搜集资料,并创造性的设计展示形式。
一、情景引入。
1、师:同学们,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我们中国一年四季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等下老师会播出一些有关传统节日的图片,看谁能说出是哪个节日,并说说这个节日有什么习俗。
生:春节,春节的习俗有拜年,吃年糕等。
生:元霄节,元霄节的习俗有看花灯。
生:清明节,习俗有扫墓。
生:中秋节,习俗有赏月,吃月饼。
2、师:接下来,老师会播出几张图片,请同学们先观察,然后猜猜这些画面是哪一个传统节日。
3、指名回答,老师板书:端午节
4、师:今天开始,老师就想利用一星期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走近板书)端午节,了解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二、看书,初步认识端午节
1、师:刚刚同学们都看了图片,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33页,把这一段话齐读一遍,结合生活的实际,告诉老师你对我们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什么认识。
生:齐读。
2、指名汇报,初步认识
师:从这段话中以及你们自己平常的积累,你知道了端午节的哪些知识?(出示幻灯片)(注意提醒学生说题的完整性“我知道了”)
生1:我知道端午节和屈原有关
生2:我知道端午节跟粽子有关。(端午节时,人们会包粽子吃。)
生3: 我知道了端午节时人们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三师:看来,同学们刚才非常认真地看了书。你们还想更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和有关的活动吗?(生:想)
三、再次播一些有关端午节来历或习俗的图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师:看来,同学们对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再次带来一些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出示一些有关端午节的图片,例如屈原,龙舟的,粽子,雄黄酒等)
师:大家刚刚看了一些有关端午节的图片,通过看图,对端午节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浏览书本34页至40页,边看书边思考:你想了解端午节的什么呢?看完书之后小组之间交流。
2、师:同学们,你们想了解端午节的什么呢?
生1:端午节的由来
生2:端午节的习俗
生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如何包粽子以及粽子的原材料?
生4:屈原跟端午节有什么关系?
生5:端午节为什么要举行龙舟竞渡活动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老师板书:由来:屈原 习俗:粽子、龙舟)
四、指板书,归纳总结,梳理问题。
1、师:看见同学们这么好学,老师非常高兴。(指板书)你们看,同学们都想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屈原
习俗:粽子、龙舟)
2、师:这么多的问题,单靠个人力量能在短时间解决吗?(不能)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3、指名回答:
生1:我们可以上网查资料、看书、访问来解决。
生2:还可以小组一起去想办法来解决。
4、师:对,我们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访问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确定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小组。
1、师:现在,老师就把同学们想了解的知识分成了6个方面,把同学分成6个小组。分别是“端午节由来调查组”“端午节习俗调查组”“屈原信息小组”“粽子小组”“龙舟小组” “端午节诗词、歌谣”。
2、师:现在,自己问自己,你最想了解哪一方面?(你对哪一方面最有兴趣,最想研究?)
生:我最想研究端午节由来
师:好,现在老师请你当端午节由来调查组(给回答的这个学生组牌)师:有哪位同学是想研究端午节的习俗?(发给学生组牌)
师:研究屈原的呢?粽子的呢?龙舟?端午节诗词、歌谣呢?
3、师:刚才我们定了各组的组长,现在你们带着你们的课本跟着组长走到你想研究的那个课题组里,并且坐好。
4、学生自由走动,老师协调个别小组成员。合组坐下。
六、1、发表格,分组讨论,制定计划。(时间大概15——20分钟)
引导:现在老师发给组长两张表格,等一下我们开始讨论研究:我们打算去调查的内容有哪些?打算利用什么方式去研究?把讨论得的内容填写其中一张表格,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书本33页到40页的一些介绍!注意我们只需要订好研究的计划,现在不是要研究的结果。现在请组长带领我们的组员们开始研究,老师期待听到你们精彩的计划汇报!
2、教师巡堂指导,了解讨论情况,为汇报做准备。
九、汇报计划。
1、师:同学们,老师刚才巡了一下,发现同学们的合作精神真厉害。每个小组都能积极讨论。我相信,等一会的汇报一定很精彩,对不对?行不行?、、、、、好,哪一小组先来。
2、小组派代表投影汇报计划,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教师指导评价
评价一:你们小组想得真周到!汇报得真精彩!
评价二:连这个都能想到,真了不起!
评价三:哇,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真佩服!
评价四:(粽子组)听了你们的计划,老师仿佛闻到了粽子香,真想尝一尝你们亲手做的粽子!
评价五:(龙舟小组)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真想和你们一起马上投入到龙舟的研究中,好期待欣赏你们制作的小龙舟!
评价六:你说得多好啊,老师相信你们小组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诗词、歌谣的收集。
3、小组修改、完善,确定研究方案
十、总结全课,安全教育。
1、师:同学们,这一节,老师真高兴。因为看到同学们都那么积极,那么认真地组织活动。我相信,我们一起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一定能大有收获的,下星期的成果展示会一定会很精神的。但在实践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老师有两个要求,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的。一。要注意安全。二要注意文明礼貌。大家能做到吗?(做到)好,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展示汇报 上课之前播放歌曲《喜洋洋》,动听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节日的喜庆,今天就让我们在这节课上,再高高兴兴的过一次端午节吧!上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我们共同进行了《话端午》的研究性学习,并根据同学的意愿分成万里追踪组、风俗民情组、心灵手巧组、诗情画意组(各组组长示牌),各组人员都作好了准备。今天就是我们展示汇报的时候。在汇报之前,你想给即将上台展示的同学们提出哪些注意事项?
那么当小组汇报时,台下的观众们又应当怎样做呢?
是啊,同学们的点评应该紧扣这些标准,老师也根据这些标准拟定了以下几个奖项(最佳口才奖、最佳巧手奖、最佳表演奖、最佳诗意奖),这些让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为这些奖项寻找适合它们的得主吧!
下面我宣布:《话端午》课题展示会现在开始!
二、展示汇报: 第一小组:
师导语: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和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端午节的起源又是怎样的呢?看看万里追踪组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精彩的展示呢?
学生汇报:端午节的含义和由来(课本剧、讲故事)
组织点评:同学们在这些精彩的传说中,你认为他们说得怎样呢?请为他们做出点评。师: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纪念祖先们的日子。我们综合实践这门课不仅要求我们会搜集资料,更要会整理资料和富有创造性的展示这些内容。尤其是与人物、传说故事等有关的资料,我们就可以采用这个组的方式方法来展示。他们出色的表演真是让我们佩服!谢谢他们!第二小组:
师导语:端午节的别称和传说异彩纷呈,那么古往今来的人们又是怎样欢度这一节日的呢?看风俗民情小组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呢?
学生汇报:端午节的习俗(幻灯片展示介绍、手抄报、香囊、五彩绳等展示)同学们,这个小组是从多方面来展示端午节的习俗的。你觉得他们展示的如何?请点评!你们家又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师评价:老师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没有主持人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将几个版块完美的衔接起来,分工如此的细致。这就是小组合作的精神!并且收集了资料,展示了实物,制作了手抄报,综合实践培养的不就是每个人的综合能力吗?掌声送给他们!第三小组:
师导语:提起端午节,我们总是想起香香的大粽子。心灵手巧小组的同学给我们带来哪些别样的风采?
学生汇报:包粽 DV展示,图片展示,三个同学现场包粽。
师评语:综合实践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我们亲自去实践,去体验,这个小组给我们非常生动地展示了他们活动的过程,让我们为他们的自信和勇气而共同喝彩!第四小组:
师导语:看来啊,端午节的名堂还真是不少,难怪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端午节留下自己的诗词佳句,这不,诗情画意组的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
学生汇报:端午文化(诗朗诵)同学们,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师点评:这一组同学不但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对诗词歌赋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而且还从这些诗词中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做个爱诗爱文的孩子,让我们的生活也处处充满诗情画意吧!
三、收获总结:
1、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节课呢的收获是什么呢?
2、让我们根据同学们的表现情况投票评出今天的展示大奖吧!
3、师总结谈话:
同学们,看到你们出色的表现,老师真为你们而感到自豪!因为我们参与了,体验了,从而提高了,成长了。在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所以,这节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端午文化已经带领我们迈入了中国节日文化的大门,你知道还有哪些传统的节日,我想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内容等着我们继续去探究,让我们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