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讲给学生的作文秘诀
讲给学生的作文秘诀(之一)
为什么写
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为什么写?
同学们,我们写作,为什么而写?为谁而写?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谁喜欢写啊,还不是老师逼的!我们是为老师写的。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为了考试,作文在语文考试的时候占了40分呢,放弃作文,就考不出好成绩,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大学。
在这些同学的眼中,作文的本质被扭曲了,变形了。作文的功用给简单化和功利化了。写作,应该是心灵的倾诉。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大序》)诗、歌、舞蹈,都是人们表达自己内心思想感情的形式。写作也是如此。人们都渴望与身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生活中,我们有什么心事,有什么烦恼,有高兴的事,伤心的事,忧愁的事,有什么感受、想法、打算、计划……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向亲人、老师、同学、朋友们诉说,希望获得他们的共鸣、同情、安慰、建议和其他的帮助。我们在这种交流中发现自己,获得轻松、自由和快乐。写作,实际上就是换一种形式,用文字来叙述,来代替言语交流的一部分或弥补语言交流的不足。从这点上来说,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顺便解释几个写作中的术语,表达——达于表,表现——现于表,抒发——将感情表现出来。都是将内心的感受感想感情感悟拿到外面来,给人看,与人交流。相应地,写作也
应该象说话一样自然真实。写作,不是为了应付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不一定要成为闻名中外著作等身的作家,不是为了做万贯家财的富翁,只是为了我们的心灵更丰富更细腻更深刻……
英国的大文豪约翰生:“写作的唯一目的,是帮助读者更能享受或忍受人生。”此话也可以这么说,写作的唯一目的在于加强作者对人生的享受,如果你得意的话;或是对人生的忍受,如果你失意的话。……诉诸笔端,让它在同一或不同的时空里得到更多的心灵回应,或用以证明自己在这人世间生活着或生活过,这毕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对于将来的我们来说,等到我们鬓发苍苍老态龙钟的暮年,我们可以循着这条记忆的拐杖和线索回到我们的童年、青年时代,回顾和品味,反省和总结,让朝阳的温暖,鲜花的色彩,让曾经的泪与笑、梦想与憧憬、思念与牵挂、初次的忧愁和青春的悸动,让人世的喧嚣和躁动,风风雨雨,沧桑巨变,让我们的成败得失——那一切鲜活的多彩的日子再现于灰暗单调寂寞的晚年生活,让我们的后辈获得一些指导和借鉴。我们这辈子不是又多了一份贡献吗?
——作文难吗?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老师说的轻巧,作文如同说话!说话多容易啊,作文可就难得多啦!
这里道理很简单,练习的时间多少不同啊。大家算算,你们从一周岁左右就开始练习说话,“爸爸”“妈妈”地叫起来。一岁多就能说“我吃饭饭”“大楼真高”等简单的句子。五六岁就能把在街上看到的事儿回家讲给大人听。就这样,你们天天练习,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由于练习的时间长了,所以能做到张口就讲,并不觉得难。作文就不同了,你们才学了几年作文呢?
三、四年,而且每学期才写10次左右,总共才写过几十篇文章呢。况且,很多同学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是抄了几年作文。这和说话比起来,总的练习时间少多了。正因为这样,你们才觉得作文比说话难一些,这又有什么奇怪的呢?事实上,你们学了十几年的说话,有些同学并不善于说,而你们才学了几年,写了几十篇的作文,有些同学已经能写出像模像样的文章了,这说明作文真的不是那么难学。大家都会说话,也一定都能够学会作文。
——只有写,你才会写;文章是越不写,越不会写;越不愿写,越不敢写;你天天想有朝一日写出一鸣惊人的好文章,可是却不愿从一鸣烦人写起,那就永远不会有一鸣惊人的时候。人有话不只要说,而且要写,多半是为了给别人看,并想求得别人的信服或感动。而要想使人信服、感动,自己就先要有真实的思想和感情的流露。……生活随笔作为我们思想的自留地,精神的后花园,更没有理由和必要违心作假。有什么话想说,就如实地把它记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想就怎么写。不要考虑要让自己的文章宣扬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不要端什么架子。行文平淡如话,这其实是一种高的境界,它是语言精练明白与文句朴实流畅二者巧妙融合的结果。
——初学要求:万万不要抄袭!以前叫学生背作文来应付考试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是误人子弟,害人非浅!!把所谓的优秀作文选扔进垃圾堆里去吧!并且,再也不要在这上面花那冤枉钱!!
别人写的再好,那毕竟是别人的,那是偷窃;你自己写的再差,那也是你自己的,那是创造!你可以毫不犹豫毫不心虚毫无愧疚地在文章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因为,它是出自你的脑瓜你的手!!
写什么
作文的时候,同学们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写什么,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可以写进作文里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
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无时无刻不跟周围的人、事物发生联系,我们接触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只要我们的感官和心灵是健康的,我们总会源源不断地获得感觉、情绪、感受、感悟、感情、想法、意见……辽阔的天空、广袤的大地、巍峨的高山、汤汤的河流、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生生不息的鸟兽虫鱼、五彩缤纷的朝霞暮霭、冲动的春酷热的夏萧瑟的秋冷清的冬,霏霏细雨、纷纷白雪、飒飒西风、莹莹银霜、生养我们的父母,亲如手足的兄弟姐妹,诲人不倦的老师,团结友爱的同学,心心相印、甘苦与共的朋友,路上踽踽独行瘦骨嶙峋的老人,邻家摇摇晃晃呀呀学语的小孩……一幅色彩明丽的画,一首旋律美妙的歌,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一堂回味无穷的课,一盏熠熠闪亮的灯,一本翻得卷了边的书,一个生了锈的文具盒,一件洗得发白留有补丁的衣服,一个断了齿的失去了光彩的发卡……这种种事物和现象的的存在与变迁,让我们喜悦、兴奋、激动、感激、热爱、憧憬、赞赏、留恋、怀念、得意、振作、奋发,也让我们烦恼、委屈、悲伤、愤怒、忧郁、害怕、反对、厌恶、痛恨、沮丧、失落、迷惘、颓唐、……让我们好好回忆一朵花的芬芳,一个人的背影、一次由衷的微笑,一次伤心的哭
泣……让我们为它们作传,让生活中只要是我们有兴趣的我们关注的我们难以忘记的打动过或者打动着我们的一切都记录在纸上。
——总之写出对生活的的感悟。生活随笔。第一、注目寻常琐事,寻觅无尽趣味。第二、以细腻的心灵选择幽微平常中的素材。第三、用一颗善良,真诚之心去贴近平常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触摸时代的脉搏,寻觅真善美的所在,并忠实地将其诉诸笔端,这是才我们生活随笔写作的正途。
具体来说,光我们自己,就有写不完的话题。你现在就可以写上一部长篇小说。
1.“写写„写不完的我‟”,可以写我的长相:漂亮的我,丑八怪的我,胖胖的我,瘦瘦的我,又高又细像电线杆子像麻杆的我……
可以写我的性格和特点:淘气的我,娇气的我,嘴馋的我,顽皮的我,天真的我,热情的我,倔强的我,憨厚的我,实在的我,骄傲的我,爱哭的我,爱笑的我,爱出洋相的我,爱睡懒觉的我,马大哈的我,愣头青的我,好动的我……
可以写我的内心:我的梦想,我的渴望,我的追求,我的喜悦,我的烦恼,我的悔恨,我的眼泪,我的委屈,我的哭诉,我的自责……
可以写我的爱好:爱读书的我,爱画画的我,爱听音乐的我,爱
唱歌的我,爱踢足球的我,爱作文的我,爱写诗的我,爱种花的我,爱玩电子游戏的我……
可以写我的故事:我惹了祸,我出了丑,我挨了打,我做了一件荒唐事,我的一次冒险经历……
还可以写:我爱我我恨我我笑我我劝我我夸我,以及我思我想我言我行我感我的心里话……
总之,是仔细地审视我,无情地剖析我,逼真地描写我,客观地评价我。一句话:写写“写不完的我”。
为身边的一切作传——
2.身边人的故事——家长、亲戚、老师、同学、陌生人,他们该有多少故事可以写?
3.身边物的故事——它的过去,现在,将来。比如我家的房子,我家的条几,我家的一把老椅子,我家的一把老茶壶,我家第一台电视机,我的鸽子,我的狗,我的猫,我的破书包,我的第一本日记,我的第一篇作文……
它们的过去和现在你已经知道,它们的将来如何?你可以推想,想象。
讲给学生的作文秘诀之二——怎样写?
先解释老师作文评语中常见的“术语”——具体、形象、生动
具体:细节方面很明确;不抽象,不笼统。这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方能做到。
形象:动作、形状、线条、色彩等可视的,能让读者“看到”样子的。
生动: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1.有生命力、鲜活(非僵死的、陈腐的)2.灵活的(不死板,不呆板)。举例来说:“快乐是一种香水,洒给别人,自己手上总会留下余香的。”这句话就比“给别人快乐,你就会得到快乐”要形象,要生动。它是更为灵活的说法,是引人联想、启人思考、耐人回味的说法。
“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就比“我在异乡不能适应,我的作品朵表达苦闷情绪”形象,生动,引人,耐人寻味,韵味悠长,印象深刻,越嚼越有味道。这样的说法,是读者喜闻乐见的。
还有个例子:“真诚的朋友雪中送炭,虚伪的朋友雨后送伞。”
——作文怎样才能写得准确、具体、真切、生动、形象?亦即怎样才能不干巴巴,怎样才不空洞,怎样才能写出味道来?
——运用时空搬运法!!
文章要让读者象作者一样受到感染,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你当然不可能把读者搬到当时的环境中去,但你可以运用“时空搬运法”把当时的环境、情景搬到读者的眼前来,让读者置身其中。要做到这点——
首先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说到观察,以前老师教的办法可能很含糊,很神秘。我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带上摄象机、照相机、录音机、尺子、密度计、温度计、集气瓶
……将事物的性状准确详实地拍摄、测量、记录下来,让读者见其形,睹其色,闻其声,感其温,嗅其气,辨其味,捕捉其动作或者变化。
——这看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
实际上,这些工具,就是我们的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各种感官。要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并把这些感受如实地、原汁原味地用文字还原。写出形象、颜色、温度、明暗、声音、气味……将当时的情境完整地搬运到读者的眼前来,让读者不知不觉地走进去!!
前苏联作家A.托尔斯泰在谈到描写时,曾说:“……你们应当时时运用幻觉(回忆和想象——笔者注),就是说,学会看见你所描写的东西。你们对你们所幻想的影子看得越清楚,你们的作品的语言就越准确而切实。”(《论写作》)
在构思时必须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摆入回忆和联想的环境氛围之中,借此产生真切入微的体验,以这样复现的体验作描述的素材。
美国新闻学家D.C.雷特狄克在谈到描写技巧时说:“在人们的心里,蕴藏着各种各样的记忆,如果你能唤起他们心中的这些形象,你的描述就具有了激动人心的力量。”
怎样唤起读者的记忆呢?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这就是语言的启示性。如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这种启示性,就能够在读者的头脑中唤起对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们心中那些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只从视觉的来的,它们也来自人们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经验表明,初学写作的人大多重于视觉形象,只写自己看到的一切,而实际上,这只是印象的一部分,要反映出一个场景,仅仅调动一种感受是不够的。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就要突破视觉印象的单一描写,而综合地调动触觉、嗅觉、意觉、视觉、味觉、听觉的多种印象,立体地反映环境、气氛。这样,既可以加强事物形象的高度真实感,又可以大大丰富客观画面中渗入的情感因素,创造出更为动人的艺术境界。
“想一想我们在海滨度过的时光吧。除了你看到的一切之外,你一定还记得那徐徐吹来的海风,那一阵阵海浪的拍击,你的嘴唇上还留着海水的咸味,那沙粒也还曾抚摸过你的双脚。如果仅仅写出你看到的景象,不就会漏掉许多生动的回忆吗?(雷特狄克:《特写写作》第29章)
来看看几个运用“搬移法”的例子: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描写百草园内的景色: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颜色),光滑的石井栏(质地),高大的皂荚树(形状),紫红的桑葚(颜色);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声音),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形态及准确的动作),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速度和力度)向云霄里去了(形态及准确的动作)。单是周围的短短(规模)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拟人),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声音),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味道),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同作者一样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就是这种写法所产生的效果。再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写《春》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力度)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气味),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气味),都在微微润湿(湿度,触觉)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拟人),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时间之长)嘹亮(声音的响度)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细、密、亮:联想-比喻)地斜织(有风的状态)着,人家屋顶上全笼(范围)着一层薄(厚度)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颜色及亮度)。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写父亲去买橘子的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步态)走到铁道边,慢慢(动作速度)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细微动作)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细微动作);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细微动作),显出努力的样子……恰如一段录
象,让读者看清了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从对那一连串艰难的动作的细致入微的描写中,感受到一个在惨淡的光景中苦苦撑持的父亲对儿子浓浓的舐犊之情。
理由《扬眉剑出鞘》——晚上7点,决赛开始。大厅里观众比白天骤然增多。按抽签决定比赛排列顺序,栾菊杰将和苏联的扎加列娃对阵。这对双方都是一场关键性的比赛。看台上的气氛上升到白热化。
小栾穿一身紧身的白色击剑服,扎一件金属丝织的背心;携盔持剑,登上赛台。在大厅乳白色的灯光辉映下,她一身洁白。
……
裁判员发出“开始”的口令。小栾轻捷地跃进几步。挥出剑去,在对方面前晃了几晃,对方举剑相迎。这是一种互相调引的动作,两道剑光翩翩缠绕,仿佛在空中划着问号,都在试探对方的虚实。小栾越逼越近,对方一直退到“警戒线”上,出现短暂的相峙。小栾奋臂挥剑,“啪”地一声,把对方的剑向外一击,剑尖威胁着对方的胸部。对方本能地把剑向内拨去,作出防守动作,这正是小栾所预料的。她连续转入第二战术意图。趁对方一个防守动作还没完成,一抖腕子,把剑抽了出来,那剑在空中划出一个扇面形,从内侧绕到外侧,指向对方暴露出来的空档,同时弓步上前,飞剑直刺。这一连串娴熟细腻的剑法,伴随着力度、幅度、深度、精度,刹那间爆发出来,如灵蛇吐焰,银光一闪,正中对方的腹部。裁判台上,表明扎加列娃被刺中的彩灯霍然亮了!
这么多文字,其实就是写那一剑!!如果只用一句话:“晚上的比赛里,小栾一剑击中了对方”,该是多么乏味!而在这段文字里,人物是立体的、活动的、栩栩如生的,场面是生动的、形象的、历历在目的。现场景状的还原,不仅要考虑形象,还要考虑其时其地的环境和氛围。
吴伯箫《菜园小记》……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视觉、触觉),就从那里会生长出又绿又茁壮的新芽哩(视觉、触觉)。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视觉、意觉)。……
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触觉、身觉)。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嗅觉)。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视觉、意觉)。夏天,晚上,菜地浇完了,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坐在畦头泉边,吸吸烟;或者不吸烟,谈谈话;谈社会和自然的改造(视觉、味觉)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谈话间歇的时候听菜畦里的昆虫的鸣声(听觉);蒜在抽薹,白菜在卷心,芫荽在散发脉脉的香气(听觉、嗅觉);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
多觉的综合形象,既画出了逼真的画,又抒出了浓郁的情。比画更具有立体感,比诗更具有形象性。
下面说说观察的原则和基本技巧
观察的分类:
一.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植物、器材、环境);
1.视觉方面(大小,形状,规模,颜色,图案、明暗、动静以及上述方面的细微变化)
2.触觉方面(轻重,冷热,软硬,涩润)
3.嗅觉方面(香臭,浓淡,等);
4.味觉方面(酸甜苦辣咸,还有复合的味道及其程度);
5.听觉方面(远近,音色,宏细,高低,疾徐,作歇)
6.感觉方面(压抑,轻松,温暖?寒冷?凄凉?温馨?悲哀?黯淡?明快?怀人?思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奇异?恐惧等)
二.对社会事物的观察(人物、动物、事件)
人物观察(浅观察,深观察,特点陈述,群体观察)
1. 外貌(肖像,表情,神态,服饰)视觉为主;
2. 语言(身份,年龄,场合,背景)视觉结合听觉;
3. 动作(头部*结合表情,手部,脚部,胸腹部,肌肉)视觉结合听觉结合触觉;
4. 心理(独白,推断,对白,全知)结合语言。
学生习作示例1:
一 片 叶 子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001化工5班 罗炽雄
这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叶子,但它表现出来的形状姿态却是平凡中显出不一般的特色,它是给一个学生随手摘了下来的,看,它虽然被摘了下来,全是,它的颜色依然保持那样的鲜绿,虽然它是被摘下来了,但是它却毫无怨言。
我俯望着它,扇形的,叶尾稍尖叶子两边带一些刺儿,整片叶瓣与茎形成一道弯曲的圆发弧,像一张在搏击的风帆,在大海中与海浪中击着,正面看上去,叶子的两头稍有弯曲,脉络分明,叶瓣向左微侧,左侧叶瓣稍卷,像是在迎风飘扬,又像是在叹息,叶子中央有4个像沙子般的小点,排列也十分整齐,不知道是天生成的,还是历史给它留下的疤痕,也不知道和它一志的其它叶子也是否和它一样,中间一条主干脉清晰可见,周围错综复杂的叶脉排布着,可见它的沧桑历史。
翻过来一看,叶脉并不怎样的明显,但是主干还是清晰可见了的,叶瓣上也有4个像沙子般的小点,排列也十分整齐,仔细一看,结果和正面的4个像沙子般的小点位置排列相同,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它是一片平凡而显出特色的叶子。
用手轻轻一摸,树叶正面光滑,可摸出纹理,反面有些粗糙带有一些脏腻感,叶子两旁带有锯齿般的刺儿。
这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叶子,但它表现出来的形状姿态却是平凡中显出不一般的特色。
学生习作示例2:
诱人的早餐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001饭店服务班 陈郦
老师, 给你个好建议, 看这篇文章最好在吃不下饭的时候, 一定会让你胃口大开。
周末的早上突有雅兴, 跑到面包房等了15分钟买刚出炉的火腿, 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它捧回家。
放在桌上, 轻轻的拉开塑料袋 “哦!我的上帝!” 这种特有的酥香冲入我的鼻腔, 使我情不自禁的喊起了上帝, 我闭上眼睛, 让我的鼻子慢慢的享受这种独特的味道 “浓郁的奶油香加上面粉的味道, 还有一点肉的味道” 太美妙了, 我吃东西有个习惯, 因为鼻子是五官最凸的一部分, 所以先让鼻子享受这种特权, 接下来我缓缓的睁开眼睛, 长约50厘米, 宽约8厘
米, 稍扁, 有点麻花印的长棍映入眼帘, 这只是外型的尺寸, 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它的颜色, 绿的, 黄的, 红的, 粉红还有最多的金黄, 虽是十二分的诱人, 但还是舍不得破坏它这种应有的完美, 接下来让我的眼睛品尝这一美物, 绿油油的青豆,粒粒饱满鲜艳犹如翡翠镶嵌其中, 还有黄亮亮的玉米粒, 颗颗梯形好无损坏的落在金黄色的土地上, 最亮丽的大红色当然是它们的中间色, 胡萝卜的鲜艳, 使得本来单调的面包又多了一点色调, 我就有一种感觉, 好似绿草坪上有小红花, 小黄花, 这种协调幼儿园的老师就是这样说的, 当然还有粉红色的, 薄薄的火腿肠片粘在金黄的 “土堆上” 上面还有淡淡的一层奶酪, 整根长棍诱人的让人难咽口水, 天那!我实在受不了了。
“啊----呜---“ 一口满腔金黄的面粉, 绿的青豆, 黄的玉米, 红的胡萝卜, 粉色的火腿肉加上少许的奶酪, 我用牙齿慢慢的咀嚼有一丝丝香酥的声音加上一阵阵美味包括
素菜甜, 肉的咸面粉和奶酪的香融在一起, 实在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面包, 这么柔软, 摸起来却是很有弹性的, 这根长棍我实在难以忘怀, 第一次吃已是一个月前了, 只是价格不菲, 所以隔了一个月才舍得去买, 才愿意在门口等上15 分钟, 太美妙了。
嘻嘻!敬爱的读者, 馋了吗? 想不想吃啊?
参考资料:
1.《写作技法词典》徐汉华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无痕雪老师:《写作》教材(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http:///news/9547.htm
第二篇:开学第一课,讲给学生的故事
开学第一课,最值得讲给学生的6个故事!(必将受益终身)一个年过完,孩子们又长大了一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来自于从小到大一点一滴的经历。老师,你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了吗?
这个春节假期,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故事,温暖的、感人的、励志的…… 让我们把这些事作为一个假期的总结、新学期的开始,把它们所透露出的精神这样讲给孩子听吧!
学无止境
告诉孩子:人生中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
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一场普通的毕业典礼格外受关注。
81岁的“奶奶同学”薛敏修完成了所有专升本课程的学习,在这一天拿到了天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本科毕业证书,而为了这一刻她已经奋斗了整整四年。时间回到2014年春,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本部报名处,进来一位头花斑白的老奶奶。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奶奶应该是来替忙碌的孙辈来报名的。可当工作人员刚张嘴“奶奶,您……”就被薛敏修制止了:“请叫我薛敏修同学,我是来报名学习的。”尽管那时她已经77岁了。
薛敏修同学每天都是凌晨5点起床,先打开电脑学习一会,然后再洗漱、吃早点。
不仅学习努力,她对老师还非常恭敬。去学习中心跟老师问问题,她都坚持站着。对于“学霸奶奶”来说,“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断前进。”
老师寄语
与其给孩子施加压力让他们不断地读书、做题,不如在现在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薛敏修同学之所以受人敬佩,是因为她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心态。对薛奶奶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真实地去生活,不屈服于同龄人的压力,不囿于成见,不让别人的观点淹没自己的初衷。
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孩子们,你们要记得,不要一开始跑得飞快,但中途就开始体力不支,最终成为一个半途而废者。一定得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要稳中求进,时刻保持自己对知识的渴求。2
责任
告诉孩子:要理解父母的不容易
“亲爱的宝贝,这是妈妈写给你的第19张请假条,吃完年饭妈妈本来答应带你去游泳的,可临时接到任务……等妈妈这个班退乘了,一定带你去游泳。”这是2018年春运期间,武汉客运段“夫妻列车长”陈刚和肖三英写给6岁女儿陈昱彤的一张请假条。
“有个阿姨生病了,上不了班,妈妈要去顶替她……”时间很紧,肖三英写下第19张请假条后匆匆离家。望着妈妈的背影,女儿伤心地默默流泪。
肖三英说,以前孩子只知道藏爸妈的制服、帽子等,怕他俩换衣服去上班。现在孩子大了,懂事了,不再藏东西了。回到家,就让爸爸妈妈讲列车上的故事,也把自己在幼儿园做的好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比一比谁做的好事多。
从女儿3岁开始,3年多来,这样的请假条夫妻俩已经写了19张。19张小小的请假条,写满了一对普通铁路夫妻对女儿的歉疚。
老师寄语
“夫妻列车长”平凡而伟大,他们既是平凡的铁路职工,更是伟大的父母。一纸薄薄的请假条,却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虽然缺失了“小家”的陪伴,但两人却用坚守与奉献,促成了“大家”的团圆,大爱无私,大爱无言!
孩子,你一定要理解父母的忙碌。因为可能他们的付出,不仅仅让你们家更美好,也让我们的社会变得和谐美丽。
孩子,你也要学会尊重,尊重每一位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正是他们的奉献和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井然有序的美好生活。
孩子,你更要懂得,每个人心中都该有一份责任。这份责任可能是你的作业,也可能是你的父母给你布置的一项任务。3
感恩
告诉孩子:心怀感恩之人,道路更加宽阔
2018年2月23日,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的一个小男孩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白涛消防中队,将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亲手交给了中队消防官兵,以表对“消防员叔叔”的感谢。他在信中写道:“在我最痛时,有一位消防员叔叔说:‘你要是很痛,你就使劲掐我的手’,这让我很感动。” 一张普通的作业纸,11行稚嫩的笔记,却让消防官兵们感动得差点流下了泪水。
老师寄语
在危险面前,他们是最美的逆行人;在困难面前,他们是温暖的守护者。小男孩用最原始的书信,向消防官兵们说了声“谢谢”,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的情感:感恩之心。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是人生的必修课。你要感恩前进路上的羁绊,使你成为更强大的自己;也要感恩成长路上的帮助,使你变成更优秀的自己。
感恩可以是一封手写的书信,也可以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礼貌的谢谢,感恩不在大小,重在永恒。4
信念
告诉孩子:“勇者无畏,强者无敌。”贺岁档电影《红海行动》取材自真实的“也门撤侨”事件。撤侨过程中,一名中国公民被劫持,为了救出人质,同时避免引起外交冲突,海军派出了一支作战经验丰富的“蛟龙突击队”,深入虎穴解救人质。突击队一行8人,没有外援,靠着非常人能及的意志力,拼到最后,成功解救人质。看完电影以后,不少人都被这支队伍“燃”到了。
其实,影片的军事顾问和军事指导均是蛟龙突击队成员,现实中的蛟龙突击队更是比电影里还铁血真汉子。
蛟龙突击队与其他军种的部队有一个显著区别:由于海军的开放性,蛟龙突击队经常走出国门,执行任务的机会更多。“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很多是只在蛟龙突击队才会有的。”一名蛟龙突击队队员如是说道。
老师寄语
《红海行动》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家力量,“勇者无畏,强者无敌”的口号,藏着的是信念:“蛟龙突击队”用责任与使命带同胞回家的坚定信念,导演林超贤追逐正义、用生命拍戏的坚定信念,演员们面对艰辛环境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坚定信念。孔明有言:“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作为军人,“蛟龙突击队”用保家卫国的信念锻造血肉之躯,为祖国和人民撑起一片蓝天;作为学生,定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青春书写人生华章,立志成为新时代的“大国工匠”。5
坚持
告诉孩子:你的努力绝不会辜负你!在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夺得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收获的唯一一枚金牌。
可就在七年前,他还只是队伍的陪练,先是领着女孩子滑,后来有能力了,跟在男孩子队伍的队尾滑。那个时候的他,就连全国冠军都不敢想。
他说:“我觉得对于运动员的身份是一种责任,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穿上带国旗的衣服。”
备战的这四年武大靖也曾面临着挑战,也经历着状态的起伏,上赛季初,为了减少犯规,李琰教练更改了他多年惯用的起跑姿势,这严重影响他当时状态,在质疑自己中度过……
这个赛季,为了提高后程能力,武大靖一直挑战着中长距离的训练。长距离是弱项,每天挑战自己,每天把自己练得筋疲力尽。每天都是重复着一样的事情,可能会有一些乏味,后来仔细一想,真正能把成绩提高上来,这些也无所谓了。
老师寄语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中国冰雪健儿因为对梦想的坚持,所以不惧伤痛,不畏失败,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孩子们,通往梦想的路上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必不可少地会经历一些痛苦和怀疑,但我们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拼尽全力地去完成、去突破,要紧牙坚持坚持再坚持,你一定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6
希望
告诉孩子:无论身处何处,永远不能放弃希望
自2月16日起,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打造“和诗以歌”原创模式,创新引领文化过年的“新年俗”。
20字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舞台重新唤醒。
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唱哭了评委,也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梁俊老师就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这群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
梁俊老师给了孩子们希望的种子,于是,种子种在每一个孩子心里,在他们的生命中开了花。“在我心中,大山的孩子们也一样,找到生命的价值,等待绽放出来的时刻,我觉得这个比我们的外表重要。” 为了让孩子们与贫穷对抗,梁老师教孩子们把古诗词编成曲子唱出来。这些曲子,猝不及防走进亿万中国人的心里。
“我们这一代新鲜人的血液里面,还是流淌着中国文化的基因,让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成长的根基在哪里。”
老师寄语
“无论现在身在何地,将来身在何处,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 不要否定自己的价值,不要因为小的成败就认为自己不行!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株含苞待开放的小花。每个孩子都有盛开的不同形态。告诉孩子,对未来,我们要抱最大希望!
第三篇:班会课上讲给学生听的几个故事
班会课上讲给学生听的几个故事
神木四中高一8班
1.给自己定位
故事再现: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乞丐在地铁出口卖铅笔。这时过来了一位富商,他向乞丐的破瓷碗里投入了几枚硬币便匆匆离去。过了一会儿,商人回来取铅笔,对乞丐说:“对不起,我忘了拿铅笔,我们都是商人。”几年后,这位商人参加一次高级酒会,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向他敬酒致谢并告知说,他就是当初卖铅笔的乞丐。生活的改变,得益于富商的那句话:你我都是商人。
哲理赏析:
设想,如果乞丐一直没能遇到这样一位商人,自己一直未能觉醒,一直就甘心做一名乞丐,也许,他的人生就少了一份成功。因此,自己要能给自己定位:你认为自己只能做乞丐,当然你就只能做乞丐;你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富商,当然你就得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从而就具备了这种可能。
2.坚持不懈是成功的秘诀
故事描述:
著名的汽车大王福特自幼帮父亲在农场干活,当他12岁时,就在头脑中构想出一种能够在路上行走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代替牲口和人力。可是,当时他的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农场当助手,可是福特坚信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师。于是,他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机械训练,随后又花两年研究蒸气原理,试图实现他的目标,然而却没成功。随后他又投入到汽油机的研究上来,每天都梦想着制造出一部汽车。其创意被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赏识,邀请他到底特律担任工程师。经过十年的辛苦努力,在29岁时,福特成功地制造出第一部汽车引擎。今日的美国,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部以上的汽车;今日的底特律,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当然,也曾是福特的财富之都。
哲理赏析:
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可以创造奇迹。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没能成功、没有创造奇迹,原因有三:其一有的人想都不敢想,其二有的人虽然想了却不一定去做,其三有的人想了、也做了,却没能坚持到底。必须承认福特是一个敢想也敢做的热血青年,最可贵的是,他还能做到坚持不懈。《增广》有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能在为学之路上勤学苦练坚持达十年之久的人,也一定能学业有成、卓尔不群。
3.信念是一面旗帜
故事再现:
罗杰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罗杰罗尔斯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 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没有批评他,反而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谩无目的。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哲理赏析:
信念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也许,在成长道路上,我们缺乏的不是机遇、也不是聪明才智,而是信心、信念。不要怀疑自己,要相信你一定行!记住——天生其人有其才,天生汝才必有用
4.积极面对生活
故事再现:
故事发生在日本,有一个23岁的小伙子赤手空拳和同伴们一起来到东京闯天下。到了东京后他们惊讶地发现:人们在水龙头上接凉水喝都必须付钱。同伴们失望地感叹道::“天哪!这个鬼地方连喝冷水都要钱,简直没办法呆下去了。”言罢都纷纷返回故乡了。
这个小伙子也看到了这幕情景,但他却想:这地方连冷水都能够卖钱,一定是挣钱的好地方嘛!于是他留在东京,开始了创业生涯。后来,他成为日本著名的水泥大王,他的名字叫浅田一郎。
哲理赏析:
浅田一郎的成功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面对同样的情况,他与常人的看法和做法却大相径庭,他用积极的心态看到了隐藏的商机并因此而逐渐走向成功。所以,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才是明智之举、才具王者之风。相反,那些思想消极、意志薄弱的懦夫,就注定会一生平庸。
5.全力以赴去追寻生活的目标
故事再现:
一位猎人带着一只健壮的猎狗在森林里打猎。“砰——”,一声枪响后,一只野兔拖着受伤的后腿全力逃跑,猎狗及时地追了过去。猎狗追了一段路程,没能追上,回到了主人身边。猎人生气地责备:你一只强壮的猎犬,为什么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猎狗望着主人:主人啊,我是忠于你的,我已经尽力了,确实没办法。
小兔子回到山洞,他的母亲得知情况后很吃惊,问:你一只受伤的小兔子,怎么跑得过一只强壮的猎狗呢?小兔子回答:情况不一样啊!猎狗是在为生活奔跑,他只是“尽力”了而已;我是在为生命奔跑,我是“全力以赴”啊!
哲理赏析:
同学,这个故事对你是否有所启发呢?很多同学都渴望自己学习进步,提高成绩,请问你,你付出努力没有呢?还有,你努力的程度又如何呢?是“尽心尽力”了还是在“全力以赴”?背水一战的豪迈、破釜沉舟的壮举,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正也体现了那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全力以赴吗?
6、教育学生不要追求华丽的外表
向学生讲一个《弓的主人》的故事,作者是德国剧作家、文艺理论家莱辛。一个人有一张用乌檀木制成的非常棒的弓,他用这张弓可以射得又远又准。他视它为至宝。可是有一天,当他仔细打量它时,不由得惋惜道:“唉,你就是粗糙了一点!再光洁一些就十全十美了。真遗憾!”
“不过,还有补救的办法,”他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我要去找一个最好的雕刻艺人,请他在这张弓上面刻上美丽的图案。”他果真去这样做了。
雕刻艺人在弓上面刻上了一幅完整的狩猎图;有什么再比一幅狩猎图更合适的呢? 那人万分高兴:“你真配这样的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便迫不及待地试了起来。他拉紧弓弦,拉,拉——啪,弓断了。
7、教育学生做事要靠自己
一个《鹌鹑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
一只鹌鹑在麦地中间筑巢。当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麦子变黄的时候,她对小鹌鹑们说道:“农夫收割麦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现在出去给你们找食。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待在巢里别动,小心点儿,别让任何人发现你们。如果那个农夫来了,你们留神他说的话,听他什么时候要割麦子。我们要见机而行。”说完,老鹌鹑便飞走了。
不一会儿,农夫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麦田,察看了一下麦子,然后对儿子说:“麦子成熟了,我们该收割了。我明天一早就去邻居那儿,同他们商量,请他们来帮助我们收割。”
又过了一会儿,老鹌鹑噙着给孩子们的食物飞回来了,问他们是否听到点什么。一只小鹌鹑回答说:“那农夫同他的儿子来过了,他说:明天他要去请邻居来帮助割麦子。”
老鹌鹑听后说:“别怕,这麦子还不会马上割的。因为那些邻居不会那么快就答应帮别人干活的。”
第二天一大早,老鹌鹑又要外出觅食了,她对小鹌鹑们说: “留点神,那农夫准备什么时候割麦子,看是否能听到一些新的消息。” 那农夫又来了,对他的儿子说:“我看,谁也不会来了。这些邻居都靠不住。我要去同亲戚朋友谈谈,让他们明天来帮我们收割。这麦子再不割的话,就要烂了。”
当老鹌鹑回家时,小鹌鹑们叽叽喳喳地说:“妈妈,快给我们在别的地方筑一个新的巢吧!那农夫明天就要带他的亲戚朋友来割麦子了。”
可是,老鹌鹑回答说:“亲爱的孩子们,那些亲戚朋友也不会马上到一个外乡的农田里来干活的,所以,你们注意听着农夫明天说的话!”
下一天早上,那农夫和他的儿子又来了,农夫非常伤心地朝麦田扫了一眼,说道:“我看,想靠别人的帮助都是不行的,不管是邻居,还是亲戚朋友。这庄稼今天是割不成了。两把锋利的镰刀已经摆在粮仓里了,明天一早我们两个就开镰。这麦子不能再耽搁了。”
小鹌鹑马上就把这个新消息告诉了他们的妈妈。老鹌鹑听了说道:“瞧,这才是真正的收割时间。我们迁移的时候也到了,寻找别的住所去吧!亲爱的孩子们,起身吧!明天早上我们还待在这里的话,那么我们大家的生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做;常言说得好:路在自己脚下。
8、教育学生不要忽视小问题
向学生讲一个《钉子》的故事,作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民间文学研究家格林兄弟俩个。
在集市上,有一个商人生意兴隆,所有的货物都销售一空,他的口袋里塞满了金子和银子。
此刻他要回去了,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里。于是他把装有钱币的旅行包拴在马上,骑上马出发了。
中午时分,他来到一座城里歇脚;当他又要启程赶路时,家仆把马牵到他面前,说道:“老爷,马的左后蹄的铁掌上少了一枚钉子。”
“少就让它少吧,”商人回答说,“我再走六个小时就行了,这点时间铁掌不会掉的。我急着赶路。”
到了下午,商人又下了马,让家仆给马喂点饲料;仆人来到他休息的小客房里,说道:“老爷,您的马左后蹄上的铁掌掉了;我要不要牵去找铁匠?”
“掉就让它掉了吧,”主人回答说,“还有两个刀?时就到了,这点时间这马一定能坚持得住的。我还急着赶路呢。”
商人接着赶路,可是走了不多一会儿,那马开始一瘸一拐地走;它瘸了没多长时间,开始跌跌撞撞地走;跌跌撞撞地走了没多长时间,它就倒下了,腿也折了。商人只好丢下马,解下旅行袋扛到肩上,步行朝家里走去,直到深更半夜才到家。
“真是倒了大霉了,”商人自言自语道,“这都得怪那个该死的钉子!” 这真是欲速则不达呀!
9、教育学生要孝敬自己的母亲
讲两个故事,一个是一位从山里来去车站送儿子远行的母亲,发现儿子旅行包带断了,而车又要开动,怎么办?母亲急了,解下自己的裤腰带给儿子绑上了旅行包。儿子走了,母亲满脸涨红站在车站,儿子不知道母亲后来是怎样一步步走回家的,但母亲的腰带,儿子却一直保存着,陪着自己在人生旅途上奋进。
另一个是发生在服刑犯和他母亲之间的故事。探监的日子到了,家住贫困山区的老母亲,撩开衣襟,从内衣兜里拿出了一白布包,打开来看,是一包嗑好的白花花的葵花籽,白白的、香香的、温热的象一片片雀舌。这包瓜子在别人五颜六色的探监物品中是那么平淡,那么不起眼,但服刑的儿子知道,这包瓜子是母亲卖了鸡蛋换来的,又一个一个不分昼夜,自己不舍得吃一个而嗑好的,先坐马车再坐汽车后又坐火车,最后从车站步行到监狱送给自己的,望着老母亲花白的头发,儿子拿瓜子的手颤抖了,他“扑通”一声给母亲跪下了:“妈,我不是人,我欠打,欠打啊„„”,母亲摇摇头,努力止住泪水,含笑抚摸着儿子的头„„
第四篇:开学适合讲给学生听的故事
开学适合讲给学生听的故事分享
1、遵守规则,不因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而例外。
深夜,一个中国人走进德国某小镇的车站理发室。理发师热情地接待了他,却不愿意为他理发。理由是,这里只能为手里有车票的旅客理发,这是规定。中国人说反正现在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是不是可以来个例外?理发师说虽然是夜里也没有别的人,我们也得遵守规则。无奈之中,中国人买了一张离这儿最近的那一站的车票。当他拿着车票第二次走进理发室时,理发师很遗憾地对他说,如果您只是为了理发才买这张车票的话,真的很抱歉,我还是不能为您服务。
当有人把这个故事告诉一群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不少人感慨说德国人太认真了,这样一个时时处处讲规则讲秩序的民族,永远都会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但有的人就不以为然,说偶然的一件小事,一个小镇的车站,如何能说明一个民族的性格呢?相持不下之际,就有人提出通过实践来检验孰是孰非。于是,聪明的留学生们共同设计了一项试验。他们趁着夜色,来到闹市街头的一个公用电话亭,在一左一右两部电话的旁边,分别贴上了“男士”、“女士”的标记,然后迅速离开。第二天上午,他们又相约来到那个公用电话亭。令他们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标以“男士”的那一部电话前排起了长队,而标以“女士”的那一部前却空无一人。留学生们就走过去问那些平静等待的先生们:既然那一部电话前没有人,为什么不到那边去打,何必等这么久呢?被问的先生们,无一不以坦然的口吻说:那边是专为女士准备的,我们只能在这边打,这是秩序啊……
2、好习惯利人利己,坏习惯害人害己。
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我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一点!关于习惯,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蝎子想过河,就求一只青蛙背它过去,青蛙说,你咬我一口怎么办?蝎子说,如果我咬你一口,自己不也就沉下去了嘛。青蛙一想对呀,就背着蝎子往河对岸游。游到河中央时蝎子咬了青蛙一口,它们一块沉到水里去了。在往下沉的过程中,青蛙痛苦地问蝎子,你为什么要螯我啊!蝎子内疚地说,对不起,我习惯了。”
这个故事也引起了一阵轻快的笑声。于是我接着说:“一个班级,要靠大家来维持,每一个人都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还有一个故事,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我停了一下说,“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大家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有人曾经在一座城市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在一条街道上,先是扔了一些生活垃圾。没过几天,这条街道就被铺天盖地的垃圾覆盖,碎纸和塑料袋乱飞。同时,人们把另一条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并维护了好几天。这之后,每当街上出现脏物时,总会有人自动把它扔进垃圾箱;如果碰到外人往地上乱扔垃圾,还会有人制止。既然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就有必要把它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同样地,我也希望咱们这个班级是一辆完整的汽车,是一条干净的街道,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地维护咱们班级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而自豪!”
3.全力以赴,去实现学习的目标。
一位猎人带着一只健壮的猎狗在森林里打猎。“砰——”,一声枪响后,一只野兔拖着受伤的后腿全力逃跑,猎狗及时地追了过去。猎狗追了一段路程,没能追上,回到了主人身边。猎人生气地责备:你一只强壮的猎犬,为什么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上?!猎狗望着主人:主人啊,我是忠于你的,我已经尽力了,确实没办法。小兔子回到山洞,他的母亲得知情况后很吃惊,问:你一只受伤的小兔子,怎么跑得过一只强壮的猎狗呢?小兔子回答:情况不一样啊!猎狗是在为生活奔跑,他只是“尽力”了而已;我是在为生命奔跑,我是“全力以赴”啊!
很多同学都渴望自己学习进步,提高成绩,请问你,你付出努力没有呢?还有,你努力的程度又如何呢?是“尽心尽力”了还是在“全力以赴”?很多时候,都给自己留了太多后路,以至于最初的目标没有实现。应当向那只受伤的兔子学习,尽全力,坚持到底!
第五个故事:再试一次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而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用不太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感觉很新鲜,破例让他一试。面试的结果出人意料,年轻人表现糟糕。他对总经理的解释是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以为他不过是找个托词下台阶,就随口应道:“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吧”。
一周后,年轻人再次走进微软公司的大门,这次他依然没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现要好得多。而总经理给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样:“等你准备好了再来试。”就这样,这个青年先后5次踏进微软公司的大门,最终被公司录用,成为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温馨提示:什么东西比石头还硬,或比水还软?然而软水却穿透了硬石,坚持不懈而已。也许,我们的人生旅途上沼泽遍布,荆棘丛生;也许我们追求的风景总是山重水复,不见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找寻到光明;也许,我们虔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许,我们高贵的灵魂暂时在现实中找不到寄放的净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而自信地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
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第六个故事: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
第七个故事:跨越自己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只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谢谢你的关心,但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
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温馨提示: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区,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请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像中更好。
第八个故事:永远的一课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几十双眼睛在问。“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塘。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在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后来,我们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在教室时,同学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他们站半个小时,他们顶得住,叫他们只穿一件衬衫,他们也顶得住。
温馨提示: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是不会很痛的。你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
第九个故事: 永远的坐票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温馨提示:生活真是有趣: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第十个故事:心中的顽石
从前有一户人家的菜园摆着一颗大石头,宽度大约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园的人,不小心就会踢到那一颗大石头,不是跌倒就是擦伤。儿子问:“爸爸,那颗讨厌的石头,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这么回答:“你说那颗石头喔?从你爷爷时代,就一直放到现在了,它的体积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时候,没事无聊挖石头,不如走路小心一点,还可以训练你的反应能力。”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媳妇早有心理准备,可能要挖一天吧,谁都没想到几分钟就把石头挖起来,看看大小,这颗石头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个巨大的外表蒙骗了。
温馨提示:阻碍我们去发现、去创造的,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第五篇:张云海先生讲给学生的方法
张云海先生讲给学生的方法
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决定性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方法目的无以实现;方法正确才能快捷地实现目的。能否幸福,在于能否正确地认识事物,这又在于能否正确地思考,这又在于思想方法是否正确。幸福源于行动,行动源于思考,思考源于思考方法。思想方法正确,认识才能正确;思想方法错误,认识必然错误,行动必然错误,错误的行动必然导致痛苦。
所以,要实现幸福,第一位的是有正确的思想方法。
世上方法众多,但最重要的方法应该是下面讲的“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和“抓根本法”。它们是最重要的人生智慧、幸福智慧,也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
(一、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
二、抓根本法;
三、目的-手段法;
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方法;
五、规范认识法;
六、脑力劳动身心状态“三调法”)
一、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
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就是以满足生存幸福需要为根本目的。这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是人生第一重要的方法。
(一)什么是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
“从什么出发”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以什么为目的的问题。
本方法就是:一切活动(包括认识和实践活动)都要以满足生存幸福需要为根本目的、根本标准、根本导向和根本方法(以其他东西为根本目的就会导致异化)。
人类的活动总是从目的出发,目的是活动的出发点。从目的出发的方法是基本的方法;从根本目的出发的方法是根本方法。满足生存幸福需要是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理由请见本书第二章第二节《生存幸福需要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所以,从生存幸福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出发的方法,是人类活动的根本方法,是人类方法之首。
(二)为什么要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
1、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具有坚实的理论根据。
第一,人类的活动都是从目的出发。满足生存幸福需要是人类活动的目的,而且是根本目的,所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从满足生存幸福需要这个根本目的出发。
第二,人类活动的具体目的很多,但根本目的却只有一个——满足生存幸福需要。所以,人类活动的根本方法也只有这一个。
第三,人类活动的基本特点,是从目的出发,通过一定手段,达到目的。即“目的→手段→目的”。先确定目的,然后从目的出发去选择手段。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生存幸福需要,所以,其活动的根本方法就要从满足生存幸福需要这个根本目的出发。本方法是人类活动的目的层次的方法,其它方法都是手段层面的方法。
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务目的。目的层次的东西决定手段层次的东西。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这个层次的方法决定其他手段层次的方法。其他方法必须在本方法的基础上发挥作用,而不能脱离本方法。否则就将发生异化。比如,若以诸如生产、发展、革命、自由、平等、民主等手段性的东西为根本目的,就势必发生异化。现实生活中时常出现这类异化。
第四,“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与“抓根本法”直接统一。抓根本法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要首先去认识事物最根本的东西及其最主要的方面。而生存幸福需要就是人类生活中的根本。
2、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是人类正确确立活动目标、活动方向的方法。正确确立目标、方向,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干任何事情,第一位的是“目的要正确而又明确”,即“方向明”。本方法明确确定了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根本方向是满足生存幸福的需要。
第二,本方法是实现生存和幸福的最根本方法。从目的出发的方法,最有利于目的实现;从根本目的出发的方法,最有利于根本目的的实现。
活动不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不以生存幸福为根本目的就异化,人们就不能生存,不能幸福。第三,本方法最能克服各种异化。用这个方法指导人们的活动,可以防止活动偏离生存幸福需要这个正确轨道。而从其他东西出发,往往会偏离轨道,产生异化。
3、不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严重后果。
不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就会发生异化,就会损害幸福生存需要的满足,降低幸福增加痛苦,甚至危及生存。比如说,资产阶级思想家以实现自由民主平等人权为根本目的,并从此出发,以此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以此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标准。
不惜牺牲人们的生存和幸福,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这些东西,比如“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自由,毋宁死!”就很典型。他们忘了实现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类的生存和幸福,忽略和抛弃了人类活动的这个根本目的。试想,撇开生存和幸福,即使实现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其意义又何在呢?不是走向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异化了吗?
升官发财扬名异化、生产异化、发展异化、革命异化、战争异化等等异化现象,无不如此。比如赚钱发财异化。为了赚钱,不惜损害健康,“年轻时用命赚钱,年老时用钱保命。”损害了健康,哪来的幸福?为了赚钱,不顾休闲,不顾健康。那么,最后追求来的将是什么?赚来一大堆钱又有什么意义?
比如发展异化。好多人以发展为根本目的。他们不惜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去追求发展,其本质都是一种异化。
比如战争异化。为了打败对方,不惜牺牲。人都死了,战争胜利又有什么意义呢?战争必然给自己和对方带来死亡和伤残,必然给众多家庭带来重大痛苦。人们追求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生存幸福吗?可战争异化能实现这个根本目的吗?
在人类活动中,不以生存幸福为根本目的,不以这个方法为根本方法,导致异化,结果给人们带来危害的现象大量存在。拿破仑以传播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为目的而屠城,波尔布特以革命为根本目的而残害同胞,都给人们带来了灾难;以发展生产为根本目的,导致重复建设重复上马、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以升官发财扬名为根本目的,以劳动、生产、发展为根本目的,损害了健康、寿命,损害了本来要追求的幸福,甚至“过劳死”。这些都是典型的异化。
(三)怎样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
1、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生存幸福这个根本目的去进行,紧紧抓住这个根本目的不放松。而不能以其他东西(比如升官、发财、出名、成功、发展,等等都是手段)为根本目的。也就是要防止任何形式的异化。
2、一切活动,包括认识和实践活动,都要以满足生存幸福需要为根本目的、根本导向、根本方法、根本标准。决定一件事是否该干,要以是否有利于生存幸福为根本标准。有利的才去干,否则绝不去干。
3、决定一件事怎么干,即选择什么样的手段,都要以是否有利于生存幸福为根本标准。
4、干如何事时,时刻不忘根本目的,时常提醒自己根本目的是什么。要有这样的思想意识,并且明确而坚定。
5、认识和解决问题,要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而不要从本本出发,也不要从前人的理论出发。这是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最根本的原则。撇开满足生存幸福需要,空谈从实际出发没有意义;而从前人理论和本本出发则是愚蠢。
6、具体目的、直接目的要服从、服务于根本目的,而不能伤害或偏离根本目的。否则必须纠偏或停止。
7、要知道实现根本目的的任何活动、手段,都是手段。目的决定手段,手段要服从、服务于根本目的。
8、防止根本目的被外力所冲击、所忽悠。即防止偏离根本目的。
(四)本方法是人类活动的根本方法
1、“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是人类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第一方法、目的层面的方法。其他方法都是第二层次的方法、手段层面的方法。诸如:从实际出发的方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与人合作的方法,对比的方法,等等。
还有没有比“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的方法”更根本的方法呢? 没有。
满足生存和幸福的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只有从根本目的出发的方法,才是最有利于根本目的的实现的方法;根本目的就是根本,只有从根本目的出发的方法,才可能是最根本的方法。以别的东西为根本目的就错了,以别的方法为根本方法也错了。
前人在研究人类生活问题时,一个普遍现象和不足是主要研究(甚至光研究)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忽略了活动的根本目的。
哲学大家们都非常重视思想方法,都提出了他们的思想方法。如老子的道法自然,马克思的实事求是,黑格尔的变化发展,释迦牟尼的不执著,等等。他们理论的核心,就是论证这些思想方法、行为原则是人们应该怎样思考和怎样行为,即手段问题;而不是为什么思考和为什么活动,即目的问题。所以他们提出的思想方法,都是人类活动的手段层次的东西,是第二层次的方法,而不是第一层次的方法;是枝叶层次的方法,而不是根本层面的方法。
人类活动的基本模式是“目的-手段”。目的决定手段,目的最重要。
目的层次的方法是第一层次的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对人类生活起决定性作用;而手段层次、第二层次的方法是次要的方面,对人类生活只起影响作用。
人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目的出发的方法。目的正确是前提,其次才是方法正确。“南辕北辙”就是典型的反例。
2、“从实际出发”的方法不是根本方法。
人类认识的基本结构包括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作为“人类认识的根本方法”,至少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最体现认识主体的根本目的。即认识活动要为认识的根本目的服务。人类认识事物是为了指导实践,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生存幸福需要。所以认识应该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以这个根本目的为出发点,而不应该以其他东西为根本目的。
第二,最体现客体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抓住事物的本质、根本,而不是枝节、一般属性。只有抓住事物的根本,才能掌握该事物。每一事物都具有很多种属性。比如,存在性、需要性、时空性、矛盾性、平衡性、和谐性,等等。但事物的根本属性是决定该事物存在的属性,而不是其他属性。
“从实际出发”的方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等方法都不符合上述两点要求,所以都不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
(1)“从实际出发”的方法是手段层面而非目的层面的方法。
“从实际出发”的方法,是指“活动要以客观实际条件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不要主观想当然。”是在讲“怎样去行动”,即活动的方式;而不是讲“为什么去活动”,即活动的目的。所以,本方法本质上是手段层次的方法,不是目的层次的方法。
把“从实际出发”的方法,看成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方法,本质上是把手段看成了目的。把手段当成目的,就会产生“手段”异化。把“从实际出发”当成根本目的,就会以“实事求是、从实 3 际出发”支配人、奴役人。
实践异化根源于认识异化,认识异化根源于思想方法异化。如果思想方法不是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就会发生异化。比如,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误当成根本方法,当成根本目的,只考虑“实际”、“唯物”,忘了生存幸福需要,就要发生“客观实际异化”,人们就会被其支配和限制。
所以,把“从实际出发”的方法、原则,抬高到第一方法、第一原则,是错误的。(2)“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高于“从实际出发”。目的决定手段,目的高于手段。
人类的活动,先重点考虑的到底应该是目的还是手段?当然是目的;是“主体需要”还是“客体实际”?当然是“主体需要”。
“从主体需要出发”的方法,是在决定“干什么”,这是对目的的选择;“从客体实际出发”的方法,则是在决定“怎么干”,这是对手段的选择。“从主体需要出发”,反映了人活动的目的;“从实际出发”则反映了人活动的方式、手段。二者反映的层次是不同的。
决定性的问题、根本性的问题,是人类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生存幸福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符合客观实际”。
人们每一时刻所面对的“客观实际条件”总是有无限多方面的。或者说“客观实际条件”可以允许人们干许多事,人们可以去干什么是可以有许多选择的。但人们到底选择去干什么,这却要决定于“主体需要”。
当然也可以说,主体面前的“需要”也是有好多方面的。人们到底去满足哪一需要,首先是决定于他的“燃眉之急”的需要和根本需要;其次是决定于面前的“客观实际”,即目前具备了那些条件。人类考虑的顺序是“紧迫需要→根本需要→一般需要→客观条件”。
从需要出发,是指主体需要什么才去干什么;不需要的就不去干它。如果需要,即使条件不具备,还可以创造条件去干。相反,如果没有这种需要,条件(实际)再具备,也不会去干。若只因条件(实际)具备,即使“不需要”,也要去干,这岂不是疯子吗?这不符合人类活动常规。
3、“矛盾分析法”不是人类认识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基本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很实用意义重大的方法。
但“矛盾分析法”不符合上述“根本方法的两个基本要求”。“矛盾分析法是人类认识的根本方法”的观点的基本错误在于,它误把“矛盾性”这一世界事物的基本属性,当成世界事物的根本属性。
4、“阶级分析法”不是认识阶级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
在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时,有时我们的确可以使用“阶级分析法”。我们可以分析不同阶级的人各有哪些特点,对同一问题他们各是什么立场、观点、方法,各会采取什么态度、目的、角度。以此来决定我们对不同阶级的不同态度和方法。
“阶级分析法”是认识阶级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但它远不是根本方法。阶级属性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阶级问题不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
把“阶级分析法”当作认识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会使人们误以为人类社会这个事物只有一种属性:阶级属性,或者误以为阶级属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误以为阶级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阶级斗争异化”。“矛盾分析法”以及其他方法都可能类似。
把“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误当成人类认识世界和社会的根本方法,将带来严重后果,它可能导致斗争异化。它是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根源。
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法有万万千千,各有其理,各有其利。但是许多方法往往只见现象不见本质,误以现象为本质;只见枝节不见根本,误以枝节为根本;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误以片面为全面。最根本的错误是误以手段当目的,误以直接目的损害满足生存幸福需要这个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因而容易发生异化。
“从生存幸福需要出发”这个“根本方法”与其他万万千千的“具体方法”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根本方法是基础,其他具体方法要在这个根本方法的基础上去使用;脱离开这个根本方法而使用其他方 4 法就会发生异化。其次,根本方法只是解决了一个大方向问题,即使方向对了,达到目标还有许多其他环节。要深入认识和深化实践,就必须使用其他具体方法;只停留在这个根本方法,不可能深入认识和实践。
二、抓根本法
只见现象不见本质,误把现象当本质;只抓枝节不抓根本,误把枝节当根本;只见局部不见整体,误把局部当整体。这是人们认识和实践中的常见现象。根治的方法就是“抓根本法”。
(一)什么是抓根本
1、什么是根、本、根本?
根,是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植物生存所需要的土壤里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养料。本,是草木的茎或根。
根和本的功能是满足植物生存最根本的需要——对养料的需要。根和本对植物生存起决定作用。
“根本”由此引申为事物的根源、主要的和最重要的部分。即“事物的根本,是事物的决定因素,对事物起决定作用”。
叶,主要功能是蒸腾、光合作用。枝叶不是植物的决定部分,对植物的生存不起决定作用,只起影响作用。“枝叶”(枝节)由此引申为事物的次要部分。
由此引申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要重点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不是只抓住枝叶。
2、什么是事物的根本
一颗树的根本,就是它的根或本。树要生存,决定性的就是必须满足它对水分和养料的需要,根和本正是决定这种需要能否满足的部分。树对水分、养料的需要若得不到满足,就不能生存。只有树的根、本才能决定它的生存与否。所以说,只有根和本才是树的“根本”。
如果只去掉树的枝叶,这并不能决定树的生存与否,至多影响它生存状况的好坏。所以说,枝和叶不是树的“根本”。
每个事物都由根本、枝叶等多部分构成。而各个部分对该事物的存在的作用是不同的。根本对事物(生物)的存在(生存)起决定作用,而“枝叶”则只起影响作用。
事物(生物)的根本,就是最决定其存在(生存)的部分。即事物(生物)的存在(生存)最需要的部分(或最能满足事物存在需要的部分)。
3、什么是“抓根本法” 所谓“抓根本法”,就是指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抓住事物的主要部分,而不是次要部分;要抓住事物的决定因素,而不是只抓住影响因素。也就是要抓住决定该事物(生物)的存在(生存)的部分,抓住该事物(生物)的存在(生存)最需要的部分。
比如具体到人的实践活动,目的就是根本,目的与根本是同一的。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根本就是什么。因为,目的就是此实践之所以存在的决定因素。所以,所谓抓住人们活动的根本,就是要抓住该活动的目的而不是该活动的手段。
(二)为什么抓根本
根本才决定事物的命运,枝叶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才能实现人的目的。斩草要除根,揪去叶斩不了草。治标不治本,实现不了目的。
刨根问底、追本溯源、追根究底、斩草要除根等等,都是在强调抓住根本的重要性。
当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弊端,是只抓枝节不抓根本,误把枝节当根本。不抓住事物的根本的后果是,有利之物不能物尽其用,浪费它的主要功用,趋利不能最大化;有害 5 之物只避其小害,不能避其要害,避害不能最大化;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或事倍功半,或事与愿违。这对人的生存幸福都会造成消极后果。
比如,一个国家总理可以活得很潇洒,一个村长可以活活累死。问题在于能否抓住工作中的根本,是抓大放小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比如,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没抓住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抓住了根本。二者的后果是大不一样的。
许多哲学家都在探究世界事物的根本(根源或本原)。比如老子的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马克思的物质,基督教的上帝,等等。他们是在探究最终决定世界事物的东西,探究世界事物的终极原因,客观上都是在抓世界事物的根本。所以,哲学家是最善于抓事物的根本的。
(三)怎么样抓根本
1、抓住最决定事物(生物)的存在(生存)的那部分(因素)。即抓住它最需要的部分、因素。
2、找出自己的最主要需要、自己的根本目的。
3、找出人们做此事的目的,以及最决定该目的实现的因素。
4、追本溯源法:找出事物的根源(根源即根本)。
比如,在认识人、人类、人类社会时,在认识它们的活动及其目的时,可以追本溯源到人类进化的初始,追溯到人类祖先,追根到类人猿、原始社会,甚至追根到动物阶段,把人还原到动物,看看类人猿,动物的活动本质是什么,它们是今天人类的活动萌芽。
因为根据生物进化论,人类起源于动物。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中,人类产生的历史还很短,在人的全部基因中,人独有的还是一小部分。人、以及人类的一切的根、本、源,存在于类人猿、动物之中。恩格斯说:“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0页)。当然人类与其他动物也有差别。
所以研究人时,可以、而且应该参考、追溯到动物性。与追本溯源法相关的两个思想路线: A、“思维顺推法”。从世界本体中,从客观事物的规律中,推导出生物规律;再从生物规律中推导出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因为人类遵循生物规律,生物遵循非生物界的规律。
B、“思维逆推法”。从人类的特性逆推到生物特性,再由生物特性逆推到整个世界事物的特性。这是把生物进化、世界演化的最后“显著态”,逆推回它起源时的“潜在态”。这和“见微知著”、“三岁见大,七岁知老”正相反,而是“见著知微”、“由大推小”。原因是“著”从“微”而来;“见著”比“知微”更容易。比如从一个人成年时脾气的暴躁或柔和,可以推断出他幼小时的脾气特点;而观察到成年时的脾气特点更容易,因为它比萌芽时表现得更显著。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他的“生物生存竞争论”,就是受社会科学家马尔萨斯“人类生存竞争论”的启发。
5、“结果→原因”法。即由果及因、由叶到根的方法。
比如,对于一颗树来说,叶源于决定于枝,枝源于根,即叶→枝→根的方法。故,一颗树的根本即是其根。其步骤是:
第一步:了解该事物都有哪些组成部分;
第二步:研究这些部分的根源是什么,或曰它们决定于什么因素;
第三步:再研究这些决定因素又决定于什么东西,一直追问到底。这个最后的东西就是事物的根本。
6、在实践中把中心注意力放在事物的根本部分上。在众多事务中抓大放小,抓根本而非枝叶。下一步就是利则趋之,害则避之;利则育之,害则抑之。或满足其需要,或断其需要。
(四)注意问题
1、只抓根本是不够的。抓根本的方法,并不是不让人们抓枝叶;抓枝叶是抓根本的前提。问题在 6 于不能停留在抓枝叶。“抓根本方法”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研究根本问题。
2、认识枝叶并没有错,错在把枝叶误当成根本。
3、要注意抓根本与抓枝叶的统一、重点论与全面论的统一。
4、对于科研活动中研究枝叶,也许会更能出成果,贡献也许更大。但认识枝叶也要使用“抓根本法”。
三、目的-手段法
这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法。
人类做任何事,都是第一步先确定目的目标;然后第二步选择手段,去实现目的。
第一步,确定活动的目的目标。目标决定人生,决定人生之路。目标决定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一个人干什么事。
本步骤包含三方面:
1、是否有目标:要善于寻找、选定目标。比如,多一半大一学生第一学期没有目标,没有奔头,所以很迷茫,无所适从。所以,精神空虚、无聊、痛苦。相反,高考以前他们目的正确而明确:考上大学。所以他们动力大、干劲足,所以才能发挥最大潜力。
2、目标是否正确:(1)、正确=符合生存幸福需要。目标要正确而不是错误;不能南辕北辙;从保定去北京基本上是正北,你往南走就错了。方向性的错误,决定你永远达不到目的地;你的方法手段越好,离目的地越远,后果越严重。比如你把上大学的目的目标定为“提高打架的本事”,目标错了,方法越高明,给你带来的灾难越厉害。
(2)、目标是否正确,既包括质的方面,即方向性符合生存幸福需要;又有量的方面,即目标的大小。过大实现不了,过小浪费才干、浪费机会成本。有大才干则选大业;小才干则过百姓平凡日子。不是目标越远大越好。
(3)、符合目标确定法的四个要求。(复制四个方面)
3、目标是否明确:目标模模糊糊不明确,就不会坚定,动力就不会大。比如一个大学生目的很明确,他要成为企业家,那他就会动力很大地去学习成为企业家的相关内容。
在活动中,正确确立目的目标的重要性至少要占百分之七八十。
第二步:选择实现目的的手段。目的决定手段,手段为目的服务。先有目的,后有手段。目的是根本,手段是可以选择的。选择手段也可分三个小步骤:
首先要有方法意识。做事要有想办法的意识,要讲究方法。不能不讲究方法蛮干、瞎忙活。其次考虑实现本目的的方法都可以有哪些。
再次要在众多的方法中选优,选出最科学、最高明的方法。毛泽东说的“方向明,方法对,干劲大”的方法是很高明的。
四、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方法
遇到事物时,要从这三个步骤去思考。下面以医生看病为例来说明。
第一步:了解事物现象是什么,并抓住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比如医生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到病人发烧、头疼、流鼻涕等等现象,总结出其本质是感冒。
第二步:研究事物现状的原因,掌握它为什么这样。比如医生通过对病情的研究,了解了病人感冒的原因是着凉。
第三步:根据前两个步骤了解的“是什么”、“为什么”,再来思考“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达到目的。比如医生根据病人的病况、病因,提出治病的方法:用药或姜汤发汗。
笨蛋只看到“是什么”,而且是现象;聪明人重点思考“怎么办”。——认识不要停留在“是什么”阶段,必须上升到“为什么”阶段,尤其重在“怎么办”阶段。
五、规范认识法
——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
面对事物,人们往往苦于A、不知从何入手去认识,都认识哪些方面;B、不知如何去表述,都表述哪些方面;C、更不知如何去创新,从哪些方面创新。经过14年的研究总结,我发现人们大都从下述十几个方面,尤其是前四个方面去认识、表达、创新。
这本质上是人类认识的一条规律,是认识事物的“规范思路”。而认识“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也是从“规范思路”的各个方面的角度去认识。此法暂且称之为“规范认识法”。
(一)本质(是什么)
1、什么是事物的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实质、定性、根本、定义、规定性、根本的质、根本的属性,是目的、原因,是该类事物静态的、横向、空间意义上的共性,(事物无限多质、属性中根本的那一个,是决定事物存在、区别于他物的那个属性。)就是“是什么”。
2、为什么要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是人类实践的要求。人类与事物打交道,关键要掌握该事物的本质。
认识了一类事物的本质,就基本上认识了该类的每一个。本质即共性。根据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既可以举一反类,又可以举类反一。
3、怎样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一,从事物的根本意义上认识事物的本质,比如“存在就本质”——万物的共同本质就是存在着。第二,客体性、根本性原则——从客体需要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使该事物得以存在、得以成为该事物(区别于他物)的最需要的根本质、属性,就是本质——事物之“最需”就是本质。
每一个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但哪一点是它的本质呢?事物的本质是决定该事物存在的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规定性。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的属性就是本质。
第三,主体性原则——从主体(目的)需要的角度,或者说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即从该客体事物与主体人的关系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主体最需要的该事物的属性就是该事物的本质。即,能给主体人带来最大利或害的属性,是根本属性。
对于客观事物,主要看它对人生存幸福的主要作用——主要作用就是本质; 对于人的活动,主要看他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就是本质;
对于人的创造物,主要看它对人生存幸福的主要作用——主要作用就是本质。
(其实,符合客体性原则的才是本质,其余的是该事物的一般属性、特点。比如,主体性原则就是如此)。
第四,用总结概括共性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因为,本质就是共性。同类事物的共性就是其本质。
比如,正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反题“一切从主观想当然出发”。总结概括出正反题二者的共性=本质是什么?是人类活动的方法、原则。
但其同类事物的共性是很多的,究竟哪一条共性是其本质呢?这还是决定于它与主体的关系,要从主体认识的目的的角度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这决定于认识和实践主体当时认识和实践的目的是什么。
第五,目的、原因就是人类活动的本质。抓住了该活动的目的、原因,就抓住了该活动的本质。第六,主客体适应法:认识事物时,不仅应从主体角度,还应从客体的角度去理解它;根据主客体相互适应规律,该事物之所以是这样,这源于它的客体是什么样。比如人体的性状,源于客体状况。所以,应该从事物的条件客体中去理解它的本质。
第七,从“主体或客体需要”的角度,去界定 “人造物或天然物”(包括“有利物或有害物”)的本质或根本。比如:
(1)用“从主体需要出发”的方法,去认识“天然物”的本质:
每一事物都有无限多的属性,具体一事物的哪方面属性成为人的对象,或者说人利用它的哪方面属性,这主要决定于人的需要。比如,一颗大树,它的属性很多,当我们拿它做家具时,主要利用它的支撑的属性和隔断的属性。所以,此时我们把大树的本质定义为“可供人们做家具的材料”。这是大树这个“天然物”(而非“人造物”)相对于我们主体需要(而非客体“需要”)的本质。这是面对“有利物”——正价值——趋利需要的对象。面对“有害物”——负价值——“避害需要”的对象,也是从人的需要的角度、以满足需要为目的,去界定事物的本质。比如,我们把老虎的本质定义为“会吃人的凶兽”。
(2)用“从客体需要出发”的方法,去认识“人造物”的本质: “人造物”,就是人的实践,就是人做的事情,或人活动的产品。
人类一切活动(包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需要。满足需要,就是活动的目的。
满足需要、人类活动的目的、人类活动的根本、人类活动的本质,这四者是统一的、同一的。所以,“人造物”的本质、根本,就是“造物者”的需要、目的。
比如,人们“耕地种粮食”的活动,其目的、其本质、其根本,就是满足他吃的需要。
第八,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本质、结构、原因、规律、起源、历史、功能、等等)的角度去认识本质。
(二)结构(怎么样)
1、什么是结构?就是事物的构成、组成、状况、现状、内容、内涵、现象——事物的横向空间展开,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就是“怎么样”。
2、为什么要认识事物的结构?认识事物必须了解事物现状,这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3、怎样认识事物的结构?
一个事物有多少个方面、属性,其结构划分就可以有多少个角度、标准;但是,事物的根本结构的划分,应该是从决定事物的存在、决定事物的根本的角度。
划分事物结构的角度决定于划分的目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也就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这就是“目的-角度-结论”的关系。
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结构。
(三)原因(为什么)
1、原因是什么?就是事物(尤其是产生、存在、现状、变化发展)的根源、根据、理由、动力、必要性、因果关系、需要、目的;就是“为什么”。
2、为什么要认识事物的原因?
认识事物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找到了事物现象的根源,才能辨症施治。相对而言,对结构的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而对原因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了解事物的原因,就是掌握该事物的来源、依赖条件,以便控制它,为我所用;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因果思维;人类的最高思维是追问世界的原因、本源、本原、本体;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方式是“是 9 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怎样认识事物的原因?
(1)分析它的(产生、存在、现状、变化发展等“规范思路”各环节)依赖的条件;其需要,与之相联系的东西。这都是它的原因。
(2)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去分析原因。
(3)事物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根本原因和非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主要-次要原因等等。但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原因,必须用主要精力去解决根本原因。
(4)从存在、生存、幸福、发展、需要、目的的角度,去找原因。
(5)在人类活动中,目的就是原因,根本目的就是根本原因。抓住了活动的目的,就抓住了该活动的原因。
(6)从反面去分析原因。比如通过了解该物不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去了解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四)规律
1、什么是规律:是事物活动、运行、运动、变化、发展的路线、路径、轨迹、轨道、通道、定律、规则、法则。具有稳定重复性、因果必然性、客观性、内在性、共性等特征。
规律是事物变化中的不变性、常驻性,万变不离其宗性。
本质和规律都是共性。本质是事物静态的、横向的、空间意义上的、结构意义上的共性,规律是动态的、纵向、时间意义上的、因果意义上的共性。
规律的分类:
第一规律,是该事物为什么会产生、存在的规律。就是该事物存在的原因。也是外在事物对该事物的作用、决定、因果、根源与派生、谁决定谁的关系。是指该事物的存在决定于什么,依赖于什么,需要什么,什么事物决定它的存在。满足了它产生、存在的需要,它就产生、存在,否则它就不能产生、存在。
事物的第一规律,实际上就是其产生、存在的根本原因。
第二规律,是事物对其他事物的作用:该事物的功能即该事物的规律。
2、为什么要认识规律:
事物为什么有规律?因为环境条件不变,事物的运行轨道和运行方式就会循旧。事物若无常驻性,就没有物种,人类就无法认识,更无法活动。
客观事物的规律是事物运行必须遵循的轨道,也是人类行为必须遵循的原则。客观事物有什么样的属性、规律,人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人类认识事物的根本就在于认识事物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遵循规律去实践,实践才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观能动性必须在遵循规律性的基础上去发挥。
3、怎样认识规律:
(1)从他物对该事物的决定作用的角度去认识规律:该事物根源于什么?决定于什么?它来源于什么?它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什么是这样?——这里的“什么”就是该事物的原因;该事物与其原因的关系就是该事物的规律。——这是第一类规律、根本规律。
即,从“该物之所以存在”的角度总结出的规律就是根本规律;“存在即本质”,之所以存在的规律,就是根本规律。
(2)从该事物对他物的功能作用的角度去认识规律:它的结果是什么,它对其他事物有什么影响,它与之的关系,就是该事物的规律。——这是第二类规律、一般规律。
上述两条就是:从决定和被决定、原因和结果(不吃是原因,饿是结果)的关系的角度发现规律。受条件(他物)决定就是规律(根源于、原因于条件);决定他物就是规律(功能、后果);原因必然导致结果就是规律(不吃就饿)
比如说:“不吃就饿”,“不吃”和“饿”两个现象,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典型的因果关系,10 是一种谁决定谁的关系,这就是原因,这就是规律。有A必有B,A是B的原因。
此物和他物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就是规律。比如,“不吃就饿”就是规律。不吃是原因,饿是结果。
(3)该事物的运动过程、必然趋势、必然变化、发展过程就都是规律。比如,“春→夏→秋→冬”就是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就是人的成长的规律;“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即,时间意义上的共性、重复,就是规律。
(4)用从一般推导到个别,从个别推测到一般的方法,去探索规律。即把某一现象(急于求成)推及到普遍(从容是福急则病,顺其自然高老庄。)的方法。即:个别←→部分←→整体;个别→一般;部分→整体;特殊→普遍,相互推导。(比如:从“我不吃就饿”的特殊规律推导出“人类不吃就饿”的普遍规律)。
(5)按照规律的特征去认识规律、发现规律:规律的特征是:稳定重复性,因果必然性。
所谓的找规律就是找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必然地、重复地出现的东西,找事物发展的各个时期中都具有的共同点。这样所找到的重复性的东西、共同点,就是规律。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共性、稳定性、重复性是相近的、相通的范畴,在这里甚至就是一回事。“不吃就饿”。这种现象不断重复,这就是规律。这种因果现象总是稳定出现,那么这种现象就是规律。
重复就是共性,就是规律。在每个阶段中重复,而且稳定,而且必然;内在的、客观的联系,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稳定重复性,在不同时期表现的共性。
——通过感性经验观察、看事物有哪些稳定重复的共性的东西。即对众多重复现象的共性的总结概括。比如,通过对气温的变化的多次观察,得出“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规律。
(6)通过理性分析、研究事物的因果必然性的东西。比如通过对地球与太阳的旋转关系的分析,就可发现“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规律。
(7)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规律。
(五)起源
来源、产生、根源、怎么来的;(包括产生的背景、环境条件、原因、过程)。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起源。
(六)历史
1、什么是历史: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经过、经历、阶段、历史过程、历史特点。
2、为什么要认识历史:知古见今,以史为鉴,预测未来,指导行动。
3、怎样认识历史:
(1)研究事物的历史,就是要研究它萌发、产生、成长、发展、成熟、鼎盛、衰落、灭亡的过程。(2)划分其基本阶段,分析其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3)首先要重点研究“根本史”,而不是“枝叶史”;要重点研究事物的“潜流史”,而不是“泡沫史”。类别史越贴近根本史、本体史,就越重要。克服只见枝节不见根本、只见现象不见本质的弊端。最根本的是研究事物根本的历史、本体的历史,生命存在的历史。即该事物之所以称之为该事物、它之所以存在的历史。比如,人类历史应该写人类的生存和幸福在各时代都需要什么,包括这些需要的实现方式的历史。
(4)其次要研究事物的“分门别类史”“专门史”,即事物的不同属性、方面的历史。比如一个人的健康史、知识成长史、求学史等等;社会的经济史、革命史、阶级斗争史、文化史等等。
(5)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历史。
(七)作用
1、作用是事物对他物(包括对事物系统、对人生)的地位、功能、功用、功劳、效应、用途、意义、重要性、制约、影响、决定。
2、认识事物,主要就是了解事物的作用——对人生存幸福发展的作用。以此指导实践,满足生存幸福发展的需要。
3、认识“作用”的角度:
(1)事物对其所在系统的作用;(2)事物对人生存幸福发展的作用;
(3)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作用”。
(八)环境条件
1、什么是条件:事物(产生、存在、发展)的依赖因素、需要因素、影响因素、相关因素。条件也就是事物的原因。
事物的条件与事物的起源、原因、怎么办的内容有交叉。
2、为什么要认识条件:事物是条件的产物,认识了条件就认识了事物,控制了条件就控制了事物。
3、怎样认识条件:
(1)从客体的角度来分析主体。
(2)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主体。
(3)分析事物产生、存在、发展的条件,即该事物需要什么、依赖什么、原因于什么。
(4)这些环境条件都如何决定、影响该事物的产生、存在、发展,即决定、影响的运行机制、程度、范围。
(5)环境、条件因素的分类,根本条件和次要因素,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等等。(6)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条件。
(九)定性定量:对该事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十)根本分析:对根本部分的规范分析;
(十一)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包括:第一,运行过程,产生、运行、发展的历史。第二,它运行过程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它的根本规律。第四,从这个事物的运行结构中,运行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中,分析它的运行机制。
人的活动的运行机制:目的→手段→目的;或主体→目的→手段→客体。
人的生存的运行机制:生存→需要→活动→满足需要→实现生存。即:人需要生存就有需要,有需要通过活动去满足,然后实现生存。
运行机制可以加入本质、结构部分。
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运行机制。
(十二)前景展望:将怎样:该事物的未来、趋势、预测、设计;
(十三)认识目的:研究该事物的目的是什么;实现什么目标;
(十四)前人理论:
前人对该事物、在此问题上的看法;
前人的观点;利弊得失;合理性是什么,不合理性是什么;
对待前人的态度:以什么心态:
1、事物属性无限多而且无限深。“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2、伟人也是人,非神;
3、一家之言,猜测尔;人类还是童年;裸猿尔;
4、前人——大家之论非天论、定论、人类之最后结论、上帝之音、事物本真;别被忽悠;
5、应持态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应怀疑≠否定,参考、借鉴,非继承;
6、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己,只唯实。孟:“只信书不如没书”;
7、综合百家,才更全面;
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
(十五)主体措施(怎么办)
1、为什么要研究“怎么办”?认识客体并不是目的,认识客体是为了为主体服务;认识是手段,实践是目的,或曰认识是为指导实践服务的。
2、怎么办方法论:
(1)从生存幸福发展需要出发,以此为根本目的、根本导向和根本标准。或者说,首先明确主体目的、主体需要是什么——主体性原则(包括本质),然后从目的出发去寻找方法;——目的即本质的角度。
(2)抓住事物的根本、根本需要。存在(生存)及其需要、目的,即根本。根据此物的属性、规律去活动,按其规律、属性办事。遵循规律、客体需要——客体性原则(包括环境条件)。看客体事物的(根本)需要(原因)是什么。即它依赖、决定于什么条件、因素。然后,该事物决定于什么就解决什么问题。它依赖、需要哪些条件就创造哪些条件。从该事物的决定因素着手。当然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不是枝节。然后,欲育之则供之;欲灭之则绝之。——原因的角度。
从存在的角度上看,应该怎么办;存在等于存在需要的满足。那么,怎样实现存在需要的满足?(3)分解其结构部分,然后再看各个部分的需要。——结构的角度。(4)按照规范思路的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研究怎么办。
(十六)注意问题:主体认识和行动时应注意什么;
(十七)相反情况:上述各条的相反情况是否可能、将会是怎样:逆向思维;
“规范认识法”之“为什么”
为什么人类认识事物时要用上述“规范认识法”——认识事物时为什么要重点去认识其本质、结构、原因、规律等等方面呢?
第一,根源于客体固有本性。客观事物本身具有这些方面的属性;而且这些属性是事物最基本的或本质的属性;
第二,更根源于人类实践的需要。人类实践最需要了解事物的这些基本属性或根本属性。实际上,所谓事物的基本属性或根本属性,决定于它们是人类实践中需要了解的基本方面或根本方面。人类实践中最需要掌握上述这些方面,所以事物的这些方面的属性才被人们称之为事物最基本属性或最根本的属性。
人类认识事物的核心部分是事物的“是怎样”、“为什么”和规律性。即构成状况、根源原因和变化规律。人们认识事物时之所以把这些方面作为重点,是因为人类生活实践最需要认识它们,它们最能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与外在事物打交道;而与外在事物打交道首先就要了解事物的状况、它为什么是这样、它是怎样变化的。了解了这些,人们才能更好地决策行动。人类的实践,第 13 一决定于主体生存幸福需要,第二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特性的认识。
世间绝大多数文章、著作的结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就是研究事物的状况及其本质,即“知其然”。“为什么”就是指原因、根源,即“知其所以然”,这种因果思维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模式。“怎么办”就是指主体怎样去实践,怎样依据对事物的认识去行动。
“规范认识法”之“怎么办”
1、以几个事物(比如:蚂蚁、人、班集体、人类社会)为例,从本质、结构、原因、规律等等这些方面去认识它们。
2、认识和表述事物时,自觉地从本质、结构、原因、规律等等这些方面去认识和表述,形成习惯。
3、读书时,在了解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之后,抓住它的本质,看实质上是在研究什么问题,也就是该事物在其事物体系中的地位。然后撇开他的观点,再提出自己在此问题上的观点和看法,实现我的创新。
4、怎样认识事物的规范思路的各个方面呢?就是从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角度去认识。即,从该事物的存在、结构、原因、规律、功能、起源、历史等“规范思路”的不同方面、角度去认识。
5、怎样抓规范思路的各个环节的根本呢?即怎样抓事物的根本属性、根本结构、根本原因、根本规律、„„等各方面呢?从什么角度去抓呢?就是从最决定事物存在的因素的角度去抓。
比如说,抓根本属性。每个事物的属性都是无限多的,但只有决定该事物能否存在(具体到生物就是生存)的属性,才是该事物的根本属性,即本质。即,最根本的方面、角度是从该事物之所以存在(具体到生物就是生存)的方面、角度去认识。
怎样运用“规范认识法”进行创新
1、新角度法。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人可能结论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认识事物的立场、目的不同,决定其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角度不同决定其认识的观点结论不同。颠倒过来说,结论不同源于角度不同;角度不同源于目的不同。
本方法根源于任何事物的属性方面是无限多的。你可以选一个别人未选的角度去认识事物,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独具慧眼。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研究它,那么你得出的结论就是全新的了。
“规范认识法”启发我们怎样找到一个独特的全新的角度、独具慧眼地去认识和创新,也为我们提供了找新角度的平台。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全新的角度,也就是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全新的方法。
那么,怎样寻找这样一个角度呢?第一步要看我们面对的事物都有哪些属性。事物的属性客观上都是无限多的,就看你自己有能力找出多少;第二步要看别人已经分析了哪几个属性;第三步选择一个别人未分析过的属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认识人这个事物,首先看人都有哪些属性,性格、气质、能力、天赋、身高、体重等等,然后选择别人还未研究的角度进行研究。这就是新的角度。
任何一个事物的属性都是无限多样的,而每一个属性都可以认识其本质、结构、动力、规律等各方面;而前人对某一事物的认识都只能局限在部分属性的部分方面,不可能穷尽一事物的所有属性的所有方面。这就为后人对该事物的创新性认识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或者说,当我们去认识该事物时选择了前人未认识的属性,或属性的某一方面,我们就可以提出我们自己创新性的认识。
2、新目的法
前面讲过,结论不同源于角度不同,角度不同源于目的不同。比角度更高一层的是目的。所以,更重要的是要思考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才是在一定目的基础上选择认识角度。
这首先要考虑目前人们认识问题的具体目的都有哪些。比如马克思研究社会问题的具体目的是为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资产阶级思想家是为维护资本主义社会,主客体关系学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发展,等等。你可以考察一下别人都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认识事物的,然后选定自己的目的。从一个新的目的出发去研究事物,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新的研究事物的出发点。比如你选择“一切为了社会稳定”这样一个具体目的,就未尝不可。目的是最高层次的东西,角度是手段层次的东西,从哪 14 个角度去认识事物是你实现目的的手段。而目的、出发点是人们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的方法。
3、抓住本质改造结构创新法。(1)是什么
A、抓住本质,再从“规范思路”的其他方面(结构、功能、原因、规律、起源、历史等等方面,尤其在结构、功能方面。)提出新的东西。
B、体现在人的活动中,则是“抓住目的,提出新的方法手段”。(2)为什么
A、理论根据是,每个事物的属性、方面都是无限多的。
B、为什么这就叫做创新呢?因为它既是此类事物,又是新的。或者说,既是新的,又是此类事物。(3)怎么办:
(比如创新一种凳子的方法就是:先抓住“凳子是可供人们坐的家具”这一本质;再从凳子的结构、功能等等方面提出新的东西:几只凳子腿?圆形、方形凳子面?黄、白颜色?等等。)
第一步:首先要抓住该类事物的本质。不抓住本质,无法创新。这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关键。这需要概括总结性思维。
这就需要训练概括总结共性、本质的能力。总结现象,概括出本质。比如:概括段落大意,可以训练人的概括总结共性、本质的能力。(能力的核心在认识能力,认识能力的核心在概括总结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超越现象,抓住本质。所谓的“有水平”就在于此。)
第二步:在抓住本质的前提下,再从“规范思路”的其他方面,提出新的东西。这需要发散性思维。本创新方法的特点、本质、方法就是: 抓住本质,改变结构; 抓住目的,改变手段;
本方法类似一元四系法,相通于 “本质-现象、目的-手段、共性-个性、一般-个别、普遍-特殊”等方法,也可以叫“提升法”。
“提升法”。抓住事物的本质之后,我们就可以创新了。比如读书时,看到了言者对该事物的定性,如果我们再在该事物谱系中给它提升一个层次,我们就可考虑提出我们的创新成果了。比如在看到有人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讲“阶级斗争”问题,我们通过“规范思路”的方法知道其本质是在讲“社会发展动力”问题。那么,我们就可进一步展开创新思维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动力吗?社会发展到底都有哪些动力?到底哪个动力才是最根本性动力?这种创新思维方式可以使我们站在与书本作者平等的地位上,甚至是高屋建瓴地俯视他的地位上,而不是仰视他的学生的地位上,从而帮助我们破除迷信崇拜、绝对化教条化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
提出问题对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样提出问题呢?这里推荐了一种提出问题的方法。提出新的问题的根据和可能性,是事物都有无限多的属性,而每个属性又有无限多的方面,这些都可供人们去分析。
六、脑力劳动身心状态“三调法”
掌握科学的脑力劳动方法非常重要。
北京市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北京市人均寿命74岁,知识分子50多岁,搞数学研究的只有40多岁。虽然脑力劳动者收入偏高,生活条件偏好,但多数知识分子寿命偏短、体质偏弱、效率偏低;只有极少数脑力劳动者寿命长、体质好、效率高。
原因是人类还不会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正在损害人们的健康、寿命。
聪明的体力劳动者也在不断总结劳动的方法;脑力劳动更应如此。要向书本学习,向别人学习,更要自己探索总结。
“三调法”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其效果是:不容易疲劳,不损身心健康,工作效率高,最具创造性。即脑力劳动之前、之中,应时常“三调”:
一调身,自然放松,舒适合理,背脊顺直——戒除肢体别扭。身体自然、放松,会“忘了自己的存在”。腰椎顺直的意义:物理支撑力最大;信息通道最畅。
二调息,深沉呼吸,吐空深腹,充氧充分——戒除呼吸浅促。深呼吸,使大脑充氧充分。基本方法:吸到不能再吸,停住;呼到不能再呼,停住。氧气对大脑极端重要:停氧、水、食物各能活多久?供氧充分、燃烧充分、能量最大;小屋人多易犯困乃因缺氧;平时要多开门窗。
三调心,去除杂念,心理虚静,精神专注——戒除躁烦急怒。脑力劳动最优秀的品质是专注,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全心全意。最恶劣的是心不在焉。不良情绪下思考不易得出科学而高明的结论。
古今学者最重视“虚、静”:
虚:虚即排除一切杂念,空出大脑,以便能专心一致地去思考正事。相反,看书时走神,心不在焉,后果是:无效、疲劳、伤脑。“身体的无痛苦,心灵的无纷扰”;“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列宁“开会三原则”:开窗、不吸烟、专注。正确合理地思考,大脑是不易疲劳的:大脑的属性、天职是思维。
静:不良情绪下不决策、不行动。烦躁、着急、愤怒、恐惧下决策不可能科学;平静、心静如水、从容不迫才能效率高、水平高。
把身心调理到最佳状态、境界,才能发挥出最大潜能。“三调法”具有普遍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