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doc

时间:2019-05-12 13:0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doc》。

第一篇: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作者:杨嘉民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2期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解决国民体质存在的隐患,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拓宽知识面,加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21世纪赋予的时代重任。文章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进行了论述,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内容 特征 途径

[作者简介]杨嘉民(1973-),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与教学。(江苏无锡214122)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3-0115-02

一、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增进学生体质已刻不容缓。由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社会、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严重不足。据近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的肺活量、耐力、速度、爆发力等体质指标持续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重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不良①。这些问题如不切实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我国国民体质存在隐患。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赛场,尤其是奥运舞台上表现优异,然而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老百姓的体质不容乐观。有关人士指出:“从农民、工人、学生、知识分子,甚至军队,中国很多行业从业人员大都存在健康问题。②”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方邦协认为:中国人缺乏体育健身意识是导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学生学业繁重,中青年人工作、生活压力大,导致没有时间从事体育锻炼。久而久之,几代人的体质健康就会有问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推行增强体质、健康第一的素质教育,已是涉及青少年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兴旺、强盛的大事。

3.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的重任。从以上情况看,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奠基工程。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人文理念,内含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如何适应21世纪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和挑战,是提出并实施素质教育更为深刻、更为重要的背景原因。因此,体育教学如何调整自己,适应时代要求,为社会输送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全面合格人才,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教学严峻的课题,也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

素质教育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它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体育素质教学应具有以下内容:

1.健身与健康教育。健康的身体是其他各项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载体,也是21世纪国际竞争人才培养的需要。所以,树立强身健体的体育思想,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教育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即通过体质、体能训练,感觉和大脑开发训练,使学生在遗传的基础上发挥潜力,增强体魄。

2.体育文化素质教育。随着人民生活富裕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和提高,体育运动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和健康的需要。因此,要求人们体育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要求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体育科学教育、体育道德教育、体育心理教育和体育美学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树立体育终身理念。

3.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通过体育活动可缓解压力,减少焦虑,克服抑郁,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占据社会主体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健康,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适应社会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自我实践中所具备的品质,内容包括学习能力、自我生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行为约束能力。体育活动作为一项身体技能运动,不但是力量、智慧、胆略、技术的较量,而且能是磨炼意志、培养毅力,体现了一种战胜自然和自我的无畏精神。因此,体育素质教育就是在体育教学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材施教,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4.运动技能教学。体育素质教育对运动技能学习没有淡化,相反,通过运动技能学习来体现体育素质教育“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实质。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素质教育的根本,没有运动技能学习,我们所说的“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质增强、社会适应”等目标,就无从谈起。所以,在体育素质教育中,运动技能学习的设置也是最基础的,是学生通过学习都能达到的。在体育素质教育中,运动技能的学习具有多样性,内容有较大的拓展,不仅有单纯的运动技能,还包括“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安全进行体育活动”和“获得野外活动的基础技能”等内容,充分体现健康性、系统性,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突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运动技能对终身体育的广泛迁移价值和促进作用。体育素质教育内容更具有选择性和差异性,对运动技能目标的设置,也是根据不同的实践情况,分别设置不同目标,使运动技能目标符合学生身体、心理发展实际,有一定的层次性,更能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体育素质教育的特征

1.全体性。体育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位学生,模糊“优秀生”和“后进生”,通过优化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全面性。体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教育,通过体育技能教学,着重能力培养,全面挖掘学生潜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和谐统一发展。

3.个性化。在体育教学中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发挥学生主动性,使不同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健康发展。

4.基础性。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着眼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对体育动机和兴趣的巩固,培养学生稳定的体育意识、态度和习惯,为自觉地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四、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体育素质教育要从观念抓起,只有领导重视,社会共识,才能向素质教育转变,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没有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再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再高学历的教师队伍,都不可能创造出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为此要做到:教师观念、认识的转变,师生位置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在体育素质教学中,要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健康育人为根本,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求生、学会健体;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及技能动作学习的规则,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体育课堂教学是教育中最稳定、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体育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必须贯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为载体,以活动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具体方法如下:(1)挖掘教材内涵,渗透德育和思想教育。学校教育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人才。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体育融入培养人才的系统工程中去。所以,体育除完成自身的健身职责外,还与德育教育存在着客观的联系。如,通过体育队列操练,进行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体育训练和配合,进行道德关系体验;通过体育技能学习,进行意志品质磨炼;通过运动竞赛,对学生积极性、进取性和拼搏精神进行锻炼;通过体育游戏,进行集体利益、团结协作、诚信勇敢教育,养成集体荣誉感。(2)运用综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是教与学相互作用、双向结合的场所,是教师进行思想、情感、知识、信息交流的微型世界。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多边互动过程,它不仅有教师教的方面,也包括学生学的过程。因此,在体育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将来担任社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体育素质,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3.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外活动是教学辅助的重要手段,对学生体育兴趣、能力和观念的培养,对体育文化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利。因此,可利用学生文化水平高、知识面宽的特点,开展自主的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体育

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达到强身健体、增长才干、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目的。

4.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体育教育改革是21世纪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全民素质的大事。全面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良好的师德。师德是指教师对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只有这样,才能把爱心倾注学生,激励学生成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2)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应以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科学教学手段,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过程,树立体育素质教育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3)广博的体育知识。创新思维是一个民族最具发展性价值的财富,信息时代的体育教师,要具有思维的前瞻性、辐射性,敢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技能、新实践,打破区域性,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4)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保证。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善于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有较高的运动技能技巧,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严密的组织能力,正确示范并指导学生身体练习,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等。(5)较强的体育科研能力。教师不仅要搞好体育教学,还要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探索体育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新的经验、新的实践,调查和研究、总结工作中的体会,并上升到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标。(6)健康的心理保健能力。学生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也是生理和心理成熟的过程,但他们正处于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健康的心理,将会影响终身体育的发展。所以,体育教师要充实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师健康的、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五、结语

要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只有深化改革才有出路。要增强学生体质,解决国民体质存在的隐患,只有使素质教育实施于体育教育之中。要搞好体育教学工作,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的重要性;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活动中积极进行科学管理和不断探索,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能力,使学生做到既有终身锻炼的习惯,又有全面素质的发展,成为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注释]

①夏杰.学生休息和锻炼不足[N].江南晚报,2007-05-26.②夏杰.中国国民体质存在的隐患[N].江南晚报,2007-06-07.[参考文献]

[1]汪玲玲,陈嵘.试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J].浙江体育科学,2000(5).[2]顾明远.素质教育的实质与运行[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第二篇:论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

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

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

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

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综上所述,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

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第三篇: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呼兰区顺迈小学李龙

一、素质教育

社会不断发展,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使得素质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成为新的教育观下新课标的要求。每一个公民的素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素质,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现实要求,也使得学生时代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以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重视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等多方面的教育。素质教育最终应该是既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潜力最大的开发,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又能尊重每一个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空间,完成个性化的发展,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是实行全面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与任务。

二、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实现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运动相关技巧的目的,同时达到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目标。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推广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和必不可少的一环。

三、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影响

学校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而育人更是其核心任务。顾拜旦先生倡导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体育竞技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教育

家斯霞老师曾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则是危险品”。由此可知体育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素质教育中体育教学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体育教学与德育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的觉悟,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种活动。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是体育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教学使德育教育不再是生硬干瘪的语言,而是鲜活的动作与真切的生活实际。

其一,体育教学中团体合作、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

跟体育竞技活动类似的是我们现实的社会一个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社会,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接力跑、拔河、各种集体球类比赛以及体育教学常规工作的实施都与团结合作息息相关,若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单靠个人的努力与能力,往往面对失败;我们不但要有必胜的勇气与毅力,更重要的是懂得通过与队友的协作,依靠集体的配合与默契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同时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教学中这种独有的教学环境与实践机会,将这种集体主义意识和协作精神很自然的得到了培养。

其二,体育教学中遵纪守法品质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任何体育活动或竞赛都有其规则的,我们教师可以结合体育的实际要求与国家法规、学校行为规范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小事中、日常行为里时刻警醒自己规范行为。比如,上课整队是就要求全体学生整齐严肃立正站好,这就是规矩;在足球比赛中对于运动员的行为,有红牌和黄牌以及口头警告等处罚,这就是规则。以此告诉学生在做每一项活动,哪怕是简单的准备活动,也有它的规定和要求,若是不按照要求完成,那么最终可能会伤害到自身的健康。这就像国家的法规一样,2011年5月高晓松酒后驾车连撞多台车辆,事后同样被判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0元。不管社会地位,不管知名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将遵守纪律规则的好习惯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保持下去,以后带入未来的社会活动之中,必然为全民族全面素质提升有着卓越的贡献,同时为学生终生发展做准备。

其三,体育教学中多种意志品质的全面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勇于拼搏、力争上游、追求卓越的进取之心,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胜不骄、败不馁,用平常心看待成功,用乐观豁达的心胸接受失败,然后重新出发,坚持不懈,直至成功。比如,在平时上课中接力赛跑这一环节,就将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优势表现的淋漓尽致:首先将学生分成多组进行接力比赛,所有的学生都有勇争第一、力争最后胜利之心,然而,第一只有一个,在比赛的过程中必然有领先,有落后。就在这时,面对暂时的领先的学生,应该保持头脑清醒,胜不骄,果断保持甚至扩大领先优势;面对暂时落后的学生,应该发挥其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坚韧不拔。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同时要注意依靠集体的力量,通力合作。

在体育教学中,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比如,在体育课上长跑训练中,总有学生半途而废。教师可以通过语言鼓励学生顽强坚持、挑战自我;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可以以史为鉴,众所周知“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著《史记》,在现实体育世界中,每一个出色的运动员的背后都是满满的汗水和坚持。

体育活动中,超越自我才是胜利,享受比赛过程才是成功。就像奥林匹克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一样,让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学习生活,以豁达乐观的心境面对失败。

其四,体育教学中养成学生多方面的好习惯。

首先,公平公正是体育竞赛的基本要求,是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一种手段,同时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正直的人,这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是很必要的。

其次,培养学生学会礼让。当代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每一个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唯我独尊”的想法已经习惯成自然。然而礼让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大家耳熟能详“孔融三岁让梨”的故事就是证据。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相互谦让

再次,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上下课前整理体育教具,比如搬运篮球、足球等球类,并提出要求:不允许踢、打,拖拉,以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在上课期间注维持上课地点的环境卫生,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等等。学生做的好的地方公开表扬,树立标兵,注重榜样的力量;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要及时批评,防止学生再犯,其他学生效仿。教育学生:取人之长,克己之短。虽然这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普通的小事,但是坚持下来就是好的习惯。有这样

一句话:“想要做大事,先要做小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习惯是尤为重要的。

其五,体育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培养

室内体育课,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下我国体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的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比如,08年奥运会女子体操队重获团体金牌,全国人民欢呼雀跃,五星红旗飘扬在最高处的时候,很多人都是热泪盈眶;姚明在NBA赛场上出色的表现;飞人刘翔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记录。这一幕幕无不让人激情澎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之心,油然而生。

(二)体育教学与智育

智育就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体育为智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大文豪苏轼曾说“厚自养练多少妙,养生有术文思涌”。这就告诉我们: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度、细致的观察能力,可以在数学学科中得到充分应用,如审题细致、思维敏捷;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这可以在语文作文以及开放性试题中得以显现优势;丰富的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记忆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学生阶段的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育教学与美育

美育应该是以陶冶学生情操为目的,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质、美的素养,让学生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美育在学校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以及每个人终生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在体育教学中,有讲授健美操、韵律操的环节,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讲授武术中太极的环节时,既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也能加深学生对于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满足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全面的发展,注重了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使得学生成为身心俱美的人。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几点注意事项

体育教育在学生时代是贯穿始终的,自小学至大学,这为努力实现将体育活动作为终身发展的一部分的目标。然而,每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又有各自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每个阶段教学对象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决定的。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我根据小学学生的一些特点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制定教学内容。小学教育五年,此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还是很大的,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需要的同时注重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力量和速度略微薄弱,但是身体的柔韧性却好一些。那么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注意内容和容量要适中,如长跑就不太合适。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不大,仍处在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阶段,但是喜欢学习新鲜的体育活动,总是充满活力和竞争意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团队竞赛、个人竞赛的多种比赛、游戏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体育这个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喜欢体育课,使得他们能主动的参与课堂,自然而然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同时体育课的纪律得以保持、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得以完成。

第三,注重言传身教。由于智育的限制,小学生学习比较复杂的动作稍显吃力。故而,教师首先要进行适当的讲解,然后要注重亲身示范,示范的同时注意动作分解训练以及反复巩固练习。所谓熟能生巧。但是,小学生对于单一重复性东西的学习耐心很少,因此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来完成,比如:优秀学生展示等等,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第四,注重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护和维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相结合,当然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科学有据的条件下展开的。课堂上,学生一方面有所收获,一方面感受体育课的独特魅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已经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日益提升,学校教育内容日益丰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日趋明显。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也需要体育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大胆尝试,注重自省总结,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丰富的实践

经验与素材。

第四篇: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克山一中

张婧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是当今发展的必然走向。同时,也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矗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尝试

克山一中 张婧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 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 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 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 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 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 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 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我们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 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 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 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 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 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 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 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 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 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 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 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 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 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 →“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 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 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 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 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 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 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待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

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第五篇: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作者:祖秋颖

来源:《成功·教育》2013年第03期

【摘 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在教学中要不断的改革,完成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本文针对学校体育改革谈些看法。

【关键词】应试教育;体育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界已开展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体育界由“应试教育”向“健身教育”转化,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我国的学校体育应有重大的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和现代社会的要求。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碍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

1.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形成了一定的效应。但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进步的。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程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无情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不适应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并不相符。

二、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1.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②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爱护公物。结合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体育事件,例如足球赌球,让学生正确的看待它,辩证的看问题,不能一味的指责,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的社会聚集更多的正能量,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正直善良,那我们的国家将加速向好的方面发展。

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④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现在的家庭多是4+2+1的模式,即四个老人加爸爸、妈妈加一个孩子,我们的学生多数是在六个大人百般呵护中长大的,他们像温室的花朵,没有经历过挫折,抗压能力差是他们共有的“特点”,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告诉他们体育比赛有胜就有负,生活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对待胜利与失败。⑤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2.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③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④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3.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②讲授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教学中有目的的使学生接触多种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进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②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5劳动素质的培养

①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

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的精神。

三、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振.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体育与健康网,2006.

下载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 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体育评价转变、从“......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 【摘 要】 本文结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从树立全面育人的体育课程观,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康和......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曾忠钊 摘要: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更加 关注学生文化的素质教育, 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 育。因此......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本站推荐]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更加关注学生文化的素质教育,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学体育......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附件一黔东南州中小学(职校、特校、幼儿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登记表(内容注明:□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职校、□特校、□幼儿学校,请在□内论文学科有:语文、数学、......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宗永红 2016年11月29日 为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挑战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现实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作文教学应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确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培养创造性,才能......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推行素质教育(精选合集)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