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共5篇)

时间:2019-05-12 13:4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4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4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第一篇:24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24课《送东阳马生序》

巩固练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①弗之怠()②既加冠()③烨然()

④yùn()袍()bì()衣⑤媵人()

⑥负qiè()yè()xǐ())裂⑧嗜学()⑨叱()咄()⑩容臭()

2、本文选自《》,作者是,他与、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3、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

4、序,是一种文体,有和之别。本文是一篇。

5、文中最能表现作者糼时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作者糼时抄书的原因是。

(用原句回答)

作者甘愿吃苦的原因是。

(用原句回答)

6、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①“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

描写方法:。

表达作用:。

②略元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描写方法:。

表达作用:。

7、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用文中原话回答)

8、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

第二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本文的作者是朝文学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学逾.约俟.其欣悦叱咄..既加冠.负箧.曳屣.皲.裂媵.人以衾.容臭.烨.然緼.袍敝衣弗之怠. 三 阅读文章,回答有关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走.送之嗜.学致.书弗.之怠.既.加冠以书假.余以衾.拥覆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援.疑质.理俟.其欣悦硕.师执.经叩.问稍降辞色..或遇其叱咄..礼愈至.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卒.获有所闻口体之奉.... 2 翻译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①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表明作者“尝趋 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觉得“先达”对“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谈谈你的理解.5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那些学习秘诀?

6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有关勤奋刻苦的名言警句。(最少三组)从文中找出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 勤学原因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什么作者要写同舍生的豪华衣饰?

9作者从那三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本文的作者是朝文学家。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学逾.约俟.其欣悦叱咄..既加冠.负箧.曳屣.皲.裂媵.人以衾.容臭.烨.然緼.袍敝衣弗之怠. 三 阅读文章,回答有关问题1解释加点的词语

走.送之嗜.学致.书弗.之怠.既.加冠以书假.余以衾.拥覆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援.疑质.理俟.其欣悦硕.师执.经叩.问稍降辞色..或遇其叱咄..礼愈至.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同舍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卒.获有所闻口体之奉.... 2 翻译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①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表明作者“尝趋 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觉得“先达”对“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谈谈你的理解.5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那些学习秘诀?

6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有关勤奋刻苦的名言警句。(最少三组)从文中找出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 勤学原因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什么作者要写同舍生的豪华衣饰?

9作者从那三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答案:一 1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开国文臣之首”。当今文章第一“太史公”

刘基、高启宋学士文集马君则赠序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shìyúsì chìduōguānqiè xǐjūnyìngqīnxiùyèyūndài

三 1跑特别喜欢得到不懈怠 放松已经借被子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提出疑问 询问道理等待大拿着请教周到①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②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③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④我站在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⑤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①余幼时即嗜雪

②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③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⑤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4提要:①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信任,共同学习,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② 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才能出高素质的学子。

3提要:①学习要勤奋

②求师要诚心

③求学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等等

4(1)业精于勤,荒于嬉。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示例①现在我们的求学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

提要:② A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地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刻苦,不畏艰难,要有恒心。B 学习知识,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胸中自有真乐,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才能学有所成。C我们求师要诚心,要尊师重道。

7、余幼时即嗜学 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

8、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其不慕富贵,不畏艰难,刻奋读书,勤奋求知的思想境界。9 依靠精神的力量,强烈的求知欲战胜了物质上的贫穷。10读书难、从师难、求学生活艰苦

第三篇: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 练习题

2009-05-21 8:07

送东阳马生序

班极: 姓名:

●作业导航

1..了解“序”这种文体;

2..作者如何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3..掌握“致”“走”“尝”“俟”等文言词语。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点加粗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A..烨(huá)然若神人 BB..余则缊(yùn)袍敝衣

CC..无冻馁(něi)之患矣 DD..生以乡人子谒(yè)余

2..解释下列加点加粗的字。

(1)不敢稍逾约:

(2)弗之怠:

(3)俟其欣悦:

(4)负箧:

3..下列加点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A..走送之(跑)BB..未尝稍降辞色(颜色)

CC..尝趋百里外(曾经)DD..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4..宋濂,字景濂,号潜溪,_____(朝代)文学家。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朱元璋称他是“__________________”,刘基赞许他“_________________”,四方学者称他“____________”。宋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节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全文从几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6..从文中可以看出,明代太学生有哪些优越的学习条件?

7..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8..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翻译“寓逆旅”至结尾句。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0..解释加点加粗的字。

11..概括各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2..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

13..本文与《马说》相比,体裁上有什么异同?

14..本文与《马说》相比,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

15..根据语境填写课外名句。

面对堆积如山的书籍,我们只有“勤读”,才能走向成功;面对无边的知识海洋,我们只有驾着“苦学”的小舟,才有可能到达胜利的彼岸。这段话正好验证了这样一句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参考答案:

一、1..AA yè

2..(1)超过(2)懈怠(3)等待(4)书箱

3..BB(脸色)

4..明初 开国文臣之首 当今文章第一 太史公 刘基 高启 宋学士文集 赠序

5..读书之难,求教之难,行路之难,衣食之难。

6..日有廪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7..对比。进一步突出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从而告诫他们要精其业,成其德。

8..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概括了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9..略

二、10..(1)其:代词,他(董生)/那里

(2)易:改变/容易

11..首段慰勉董生,说此去必有机遇。第二段笔锋一转,说此去是否有好机遇还不一定。第三段借临别嘱托表明:有才能之士应出来为“天子”效力而不应归依藩镇。

12..劝董郡南不要北去,但又不便明说。

13..两篇短文的内容都是议论性的,但体裁不一,《马说》是议论文,跟现代的杂文大致相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赠别文章,重在叙述。

14..《马说》语言奇巧而言辩,文气畅达而波澜回转。《送董邵南游河北序》语言恳切而意味深长,言外传意,委婉含蓄。

15..书山有路勤为径

第四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⑴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⑵缊袍敝衣 敝: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相同的字 ⑴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得鱼腹中书

⑵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

③至理名言

⑶①稍稍宾客其父

②不敢稍逾约

(4)①以中有足乐者

②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③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④计日以还

⑤以衾拥覆

⑥俯身倾耳以请

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区别古今词义: ⑴汤: 古义:

今义:

⑵右备容臭:臭:古义:

今义:

4、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下面句中“其”字用法不同一项()A、门人弟子填其室 B、或遇其叱咄 C、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 D、俟其欣悦

6、请写出一个表现作者读书刻苦的句子:

7、“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的“稍”字的作用是_____,它照应了“__________”一句。

8、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___”与“___”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

10、“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你认为这种态度对吗?谈谈你的观点。

11、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

12、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13、作者为什么对“同舍生”的优裕生活条件毫无羡慕之意。

14、用两个字概括作者求学的经历,应是文章中的“__”和“___”;如用一句诗(或一副对联)给文章重拟一个标题的话,这句诗是____。

15、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16、综合全文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17、读了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参考答案:

一、⒈⑴被:通“披”,穿。⑵敝:破。

⒉⑴①能够 ②领会 ③得到 ⑵①周到 ②到 ③最高的 ⑶①渐渐 ②稍微

(4)①因为 ②来 ③用 ④表顺承,相当于“而”⑤用 ⑥连词,相当于“而” ⑦连词.作“因为”;介词,译为“拿” 3.⑴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所得的汁水 ⑵臭:古义:原指各种气味 此指香味,音xiù今义:指一种难闻的气味,音chòu。

⒋B⒌C ⒍手自笔录(录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7.修饰 计日以还

⒏⑴刻苦好学⑵博览群书⑶虚心请教 9.嗜学 家贫(顺序可换)10.开放题,言之成理,表达流畅,观点明确即可。11.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12.(1)得书难:(2)拜师难

1⒊因为作者心中有读书这件乐事。14.勤、艰 梅花香自苦寒来 15.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16.(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之苦

17.(1)学习的动力源于浓厚的兴趣(2)向人求教要谦虚诚恳(3)学习要敢于发问(4)学习要有主动性(5)学习要勤奋刻苦(6)以读书为乐,就会不畏艰难。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有《宋学士文集》。

2、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别。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勉励、推重、赞许之辞。

3、解题: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生前来拜访。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东阳,现在浙江省东阳市,明朝属于金华府。马生,即马君则,当时是国子监太学生;生,是长辈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作者当时已经69岁。

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2、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4、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与“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6、“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7、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8、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9、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10、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12、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13、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4、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5、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概括回答。

17、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8、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9、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20、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21、“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2、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23、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24、.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你是否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27、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28、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9、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30、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答案

1、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2、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 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3、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4、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5、嗜学 家贫

6、○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2 “ 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7、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8、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9、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0、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11、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12、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13、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14、吕蒙;

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5、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

16、四个方面:衣食无忧(无冻馁之患);无需奔走(无奔走之劳);有疑能解(无求师之难)(或有良师指教);书目齐全)。

1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得出结论:说明学业,道德上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取决于主观上是否努力。

18、告诉后生“们,求学之道在于聚精会神,专心致志,人的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19、1“日有廩稍之供”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对比; 2“岁有裘葛之遗”与“緼袍敝衣”相对比;

3“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对比 4“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对比20、1“我”与“同舍生”生活条件的对比;2“我”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对比。

作用:通过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或推出论点)突出主旨。鲜明而有说服力。

21、“太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就,就因为他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勤奋学习的恒心和毅力

22、作者意在说明在艰难困苦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但处于优越条件下却可能业不精,德不成。这根本原因在于用心不专。我赞成“中有足乐”。

因为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快乐。

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甚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24、根本原因在于其用心不专;同意这种观点,学习条件的优越,不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业,道德上的成长,取决于自己的主观上是否努力。

25、学习的好坏与天资无关,只是用不用心的问题,更不能去埋怨别人,表明后天的努力的重要性。

26、点明了写序的原因和意图,赞扬马生,勉励他刻苦学习。

27、赞扬马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8、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的优越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29、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30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下载24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4课《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送东阳马生序翻译练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 文学常识。 1、宋濂,字,号,朝人。选自 二、 解释下列加线字。 余幼时即嗜学致书以观假借于藏书之家 .... 弗之怠录毕走送之稍逾约 ...... 因得遍观群书益慕圣贤......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

    生于忧患,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恒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入则无法加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

    送东阳马生序

    《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4、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案 重点:积累一些文言字词;理解并熟读背诵课文。 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把握文章深刻内涵,挖掘其现实意义。 一、课前积累: “囊萤映雪”“悬......

    《送东阳马生序》

    初三文言文总复习《送东阳马生序》 送 东 阳 马 生 序 明 宋濂《宋学士文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简案 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 1.作者及文体知识2.文言词汇讲解与积累 (包括重要的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讲解(省略句、倒......

    送东阳马生序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