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著作权知识介绍
著作权知识介绍
一、概述
著作权,又称为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作品的作者及其相关主体依法对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它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的总称。著作财产权是无体财产权,是基于人类智慧所产生之权利,故属智慧财产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在中国实行自愿登记原则。
二、“著作权”国内最早由来
中文最早使用“著作权”一词,始于中国第一部的著作权法律《大清著作权律》。清政府解释为: “有法律不称为版权律而名之曰著作权律者,盖版权多于特许,且所保护者在出版,而不及于出版物创作人;又多指书籍图画,而不是以赅刻模型等美术物,故自以著作权名之适当也。”此后中国著作权法律都沿用这个称呼。如今华人社会通常还是使用版权一词,不过大陆地区及台湾地区对于著作相关权利的正式称呼均已不再使用版权。
三、著作权的主体
(一)作者。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创作,是指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智力活动。为他人创作进行组织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进行了其他辅助工作,均不视为创作。创作是一种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不受自然人行为能力状况的限制,但创作成果必须符合作品的条件,创作主体才能取得作者身份。创作本来只能是具有直接思维能力的自然人特有的活动,但单位也可在特定情形下通过其特定机构或自然人行使或表达其自由意志,因而单位也可被拟制为作者。著作权法第儿条第3款规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单位被视为作者时,可以成为完整的著作权主体,享有作者权利,承担作者义务。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当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权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权登记证书、认证机构出具的证明、取得权利的合同等,都可作为认定作者的证据。
(二)继受人。继受人,是指因发生继承、赠与、遗赠或受让等法律事实而取得著作财产权的人。继受著作权人包括继承人、受赠人、受遗赠人、受让人、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和国家。继受著作权人只能成为著作财产权的继受主体,而不能成为著作人身权的继受主体,因著作人身权具有不可转让性。
(三)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只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即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 1.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的;
2.其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在中国境外首先出版,30日内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视为该作品同时在中国境内出版;3.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元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
四、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
(一)演绎作品的概念。演绎作品,又称派生作品,是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作品。改编,是指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翻译,是指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文字;注释,是指对文字作品中的字、词、旬进行解释;整理,是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品或者材料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
(二)演绎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演绎行为是演绎者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方式。演绎创作所产生的新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五、合作作品的着作权人
(一)合作作品的概念。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其构成要件是: 1.作者为两人或两人以上;
2.作者之间有共同创作的主观合意。合意,是指作者之间有共同创作的意图,既可表现为“明示约定:,也可表现为“默示推定”; 3.有共同创作作品的行为,即各方都为作品的完成作出了直接的、实质性的贡献。
(二)合作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果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如共同创作的小说、绘画等,其著作权由各合作作者通过协商一致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又无正当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转让以外的其他权利,但是所得收益应当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如果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如歌曲,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六、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
(一)汇编作品的概念。汇编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体现独创性的作品,称为汇编作品。汇编作品的构成成分既可以是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及片段,如论文、词条、诗词、图片等,也可以是不受版权法保护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如法律法规、股市信息、商品报价单等。汇编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汇编材料本身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而在于汇编人对汇编材料内容的选择或编排付出了创造性劳动。在材料的选择或编排上体现独创性的数据库,可作为汇编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
(二)汇编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及行使。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由于汇编权是作者的专有权利,因而汇编他人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或作品的片段时,应征得他人的同意,并不得侵犯他人对作品享有的发表权、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获得报酬权等著作权。
七、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人
影视作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影视作品是比较复杂、系统的智力创作工程,需要制片者、编剧、导演、摄影、演员等方面的通力合作。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片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影视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其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八、职务作品的著作权人
(一)职务作品的概念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其特征是: 1.创作作品的公民与所在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劳动或聘用关系;2.创作完成作品是公民的工作任务,即属于公民在该单位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工作任务有时是具体的,明确指示公民创作一部作品;有时是笼统的,由劳动合同、岗位责任制、聘用手续等作概括性规定。职务作品的认定与公民创作作品是否利用上班时间没有必然联系。
(二)职务作品的种类及著作权归属
1.单位作品。即根据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的规定,由单位主持、代表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单位被视为作者,行使完整的著作权。2.一般职务作品。除单位作品外,公民为完成单位工作任务而又未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的作品,称为一般职务作品。其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与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该作品。作品完成两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作品完成两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3.特殊职务作品。这是指根据著作权法第16条第2款规定,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制作,并由法人或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特殊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署名权,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给予作者奖励。
九、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人
委托作品,是指作者接受他人委托而创作的作品。委托作品的创作基础是委托合同,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既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委托作品应体现委托人的意志,实现委托人使用作品的目的。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但委托人在约定的使用范围内享有使用作品的权利;双方没有约定使用作品范围的,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该作品。须注意的是,以下两种作品不同于委托作品,其著作权归属有自己特定的规则:一是除著作权法
第11条第3款外,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其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著作权人可以支付执笔人适当的报酬。二是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当事人对著作权权属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该特定人物享有,执笔人或整理人对作品完成付出劳动的,著作权人可以向其支付适当的报酬。
十、原件所有权转移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绘画、书法、雕塑等美术作品的原件所有权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作品原件购买人可以对美术作品欣赏、展览或再出售,但不得从事修改、复制等侵犯作品版权的行为。除美术作品外,对载体所有权可能转移的其他作品,都要注意载体所有权变动并不必然引起著作权的变动。合同法第137条规定:出卖具有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软件等标的物的,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该标的物的知识产权不属于买受人。
十一、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是指从通常途径不能了解作者身份的作品。如果一件作品未署名,或署了鲜为人知的笔名,但作品原件持有人或收稿单位确知作者的真实身份,不属于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由作品原件的所有人行使除署名权以外的著作权。作者身份确定后,由作者或者其继承人行使著作权。
十二、编辑本段著作权的客体
语文著作:包含文学作品(诸如小说、诗歌)、参考作品、评论,音乐著作、戏剧、舞蹈著作,美术著作(艺术作品,例如油画、素描、和雕塑),摄影著作,图形著作(地图、技术制图及摄影以外之平面或立体图形著作物),视听著作(即内含影像及声音互相配合之影音著作物,例如电影、电视节目等等),录音著作,建筑著作,电脑程序著作。
十三、著作财产权的种类
著作财产权的种类在过去一百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原先较单纯的出版权、演出权,因电影的发明而有公开上映权、因广播及电视的发明而出现公开播送权,时至今日因因特网的普及化,公开传输权随之而生,除了这些一个接着一个出现的新型态著作权利,另外一些较传统的权利也由于人类生活型态的转变而发生变化,例如因为国际间的交流日渐频繁,著作物在各地区以及国际间的散布权问题获得重视;著作物所有人以往基于所有权拥有将该物出租的权利,规模有限,对于著作权人的利益影响不大,但由于大型连锁租书店的出现严重影响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从而使得著作物的出租权亦须被顾及。一般来说,著作权人对于著作享有若干项基本权利,其中有一些是专属权利。他们享有使用、或根据议定的条件许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的专属权。
十四、著作权人的权力
著作权人可以禁止或许可:以各种形式对各种著作进行重制,例如以印刷或录音的方式重制语文著作或音乐著作。将其著作公开口述、演出,例如将戏剧及表演著作或音乐著作公开演出、将语文著作公开口述等等。将其著作通过无线电、有线或卫星或因特网加以公开播送、公开传输。对其视听著作公开上映;对其摄影著作、美术著作、图形著作加以公开展示。将其著作翻译成其他语文,或对其加以改编,例如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本、将英文版本改译为中文版本。受著作权保护的许多创作性作品需要进行大量发行、传播和投资才能得到推广(例如:出版物、音乐作品和电影)。因此,著作权人常常将其对作品享有的权利授权给最有能力推销作品的个人或公司,以获得报酬,这种报酬经常是在实际使用作品时才支付,因此被称作授权费/版税。
十五、时间限制
著作财产权有时间限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条约,该时限为创作者死后50年。但各国国情不同,各国国内法可规定更长的时限。这种时间上的限制使得创作者及其继承人能在一段合理的时期内就其著作获得经济上的收益。
十六、维护权力的方式
著作财产权人通常可透过行政手段或透过法院保障自己的财产权益,前述手段包括以搜索住居处的方式查找生产或拥有非法重制的(亦即“盗版的”)与受保护作品有关之物,作为证据以实施权利。权利人还可要求法院对非法活动发出禁制令,并可要求侵权者就其在财产上和表彰姓名等人格权方面所受损失负损害赔偿之责。
十七、著作人身权
著作人身权是指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保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布于众的权利;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特点、性质:
1、著作人身权整体的不可转让性;
2、不可剥夺性;
3、个别权能的可继承性(如发表权);
4、著作人身权的永久性。该权利内容包括: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十八、科技发展与技术中立原则
著作权的种类由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大大拓宽了范围。以往随着印刷术的出现而有版权的概念,直到今日人类科技进步到透过诸如卫星、广播和光碟之类的全世界通信手段,为传播创作作品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因特网上公开传输著作是出现了新的著作权种类的一个动态,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更多种类、权利关系更复杂的著作权型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积极参与正在进行的国际讨论即意图制定关于电脑世界中保障著作权的新标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著作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常被统称为“因特网条约”)规定了一些国际准则,旨在防止未经许可在因特网或其他电子网络上获得和使用创造性著作的行为。
随着科技的进步,侵害著作权的方法也越来越多,甚至某些技术扮演著侵害著作权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音乐压缩格式MP3的发明大大减低音乐档案的容量,进而使得人们彼此重制或在网络上传输音乐档案更为便捷,未经许可而使用他人著作的行为也大大增加。政府可能接受著作权人检举,进行取缔下载或互相交换MP3音乐档案的行动,导致社会大众往往认为MP3音乐档案是不合法的。事实上某一项技术,除了用来侵害著作权之外,也有其他正当用途,像是录影机一样可以用来合法录制有著作权的录像带,并非所有的录影机都是用来违法重制,这时候并不能认为录影机的制造商或贩卖者有侵害著作权,此即所谓的技术中立原则:法律不会因为新科技或技术可作为侵权工具之用途,就直接认定该技术提供者必须负起侵权责任,必须负责的是使用该项新科技或技术的管理方法、是否经过著作权人的同意授权或是否符合合理使用的范围。
十九、著作权的起点、财产价值与经营
在大多数的国家,著作权是从著作完成时即开始享有,不需要经过任何官方程序。然而,许多国家设有国家著作权机关,而且法律对于作品的保护是以经过注册为前提,也有些注册著作权的目的在于确定和区分作品的题目。不过,著作权的财产概念是近代才有的,以下两个例子可供对照:中国西晋时期,京城洛阳地区的文学家左思花费十年时间,完成描写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首都山川地形与风土人情的巨著三都赋,当时人人争读此赋,热烈传抄的结果使得洛阳的纸供不应求,一日三价,从此中国以“洛阳纸贵”形容一部著作受欢迎的程度。不过,这个成语也意涵著:在过去,著作本身的价值是依附于纸的价值之上。过去中国一直在“文以载道”的观念下,不重视著作的经济利益,反而认为文章必须经世济民、广为流传,也造成著作权制度的接受度不及一般有体财产权。反观今日英国的乔安·凯瑟琳·罗琳女士,由于创作哈利波特小说,其内容富含各种奇幻构想,获得全世界许多儿童及成年人的喜爱,进而翻译成多国语言版本,甚至被改编成剧本、拍摄成为电影,介由相关著作财产权的授权,使得她名利双收,甚至比英国女王还要富有。相较于前述有实体可依附的语文著作,其著作权人得到丰富收益,许多音乐、戏剧和表演的著作权人则无法寻求法律上和行政手段上的保障,特别是全球化的结果使各类型的著作被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民所使用。也因此,许多国家有一种发展趋势:社会上渐渐出现集体管理著作权的组织或协会,就是所谓的著作权利人团体。这些著作权利人团体集体管理会员们的著作财产权,他们具有法律专门知识,并且对于国际上使用该会成员著作所须支付的授权金的收取、管理和分配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行政经验,著作权人的利益即因参与此种团体而获得确保。
二十、保障创作者和资讯流通的平衡点
著作权是以表彰创作者及给予合理报酬的方式鼓励创作者,从而保障著作权对于人类创造力至为重要。这种权利制度使创作者确信在传播其作品时可不再担心遭受未经许可的重制或盗版。因为这种制度性保障而不断产生的创意使全世界人类享有更多、更好的文化、知识及娱乐的乐趣。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云“人不必当巨人,只要站在巨人的头上,就可以和巨人看得一样远”,这句话是在说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于知识的累积,人类基于过去社会经验的传承得以更加快速地发展文化、知识与娱乐,假如过度保障关于著作的私人权利,将使得资讯无法流通、知识亦无从累积。从而,有人主张知识财产权是人类公共财产,应由全体人类所共享,例如维基百科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创作共享(Creative Commons,简称CC,中国大陆正式名称为知识共享)亦提出保留部分版权(some rights reserved)的概念,希望为资讯流通和保护创作者两方面重新取得平衡。由上述二点可知,如何在保障著作权人的利益以激发思考及促进人类文明继续进步这两个面向上取得平衡点,是在制定著作权相关法令的重要思考,法令中合理使用(fair use)的条文即往往是这两个面向互相拉扯所得到的结果。
二十一、著作权与保障创作者之关系
创作者不等同著作权持有人。为了使作品能获得最大商业利益,不少作品(尤其是商业创作如电影、流行歌曲)的著作权持有人多为商业机构(如娱乐机构),而非创作者本身。结果是著作权带来的报酬(尤其是经济报酬)实际上多会到了商业机构手中。因此著作权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究竟是保障了创作者的利益,还是保障了商业机构的利益,早已有人提出质疑。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JASRAC)便因垄断著作权收益(2005年为99.3%)而备受批评。曾有创作者从来没有因自己的作品,从JASRAC得到任何著作权收益分帐,却在使用自己的作品时,被JASRAC要求缴交著作权费用,否则采取法律行动。(其他批评还有财政透明度不足、高层收入过高、滥收著作权费用等)。
著作权保障年期
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著作人身权,对此三种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没有时间限制。而发表权虽然也是著作人身权,但其与著作财产权一样,有保护期的限制。
一般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二十二、相关法律《著作权法》部分展示
《著作权法》第九条 著作权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我国的著作权制度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著作权一般被习惯称呼为版权,凡是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也依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外国人在中国境外发表的作品,根据其所属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著作权。
在中国,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符合著作权保护条件的作品,通常是能以某种物质复制形式表现的智力创作成果,因此不排除对未被有形载体固定的口述作品的保护。而不像英美法那样要求作品必须固定在有形载体上。
二十三、著作权上职务作品的定义
职务作品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为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而创作的作品。其中的“工作任务”是指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特殊职务作品限于《著作权法》第16条第二款规定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主要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它组织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等职务作品。“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为公民完成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另一种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凡不属于特殊职务作品的职务作品就是一般职务作品。
认定职务作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作品的作者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即作者与该单位具有劳动关系,作者有权从单位定期领取劳动报酬,享受该单位为工作人员提供的工作条件,同时就接受单位在劳动合同范围内安排的任务,并接受单位在工作上的必要的监督和指导。(2)创作作品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单位的性质而提出的工作任务。(3)创作作品应当属于作者的职责范围,单位在作者的职责范围之外并在单位的正常业务之内委派作者完成某些作品,除非双方有新的约定,不属于法定的职务作品。(4)作品基本上是依作者自己的意志创作,而不是依单位意志创作。如果是按照单位的意志创作的作品,不是职务作品,而是单位作品,即应视单位为作者的作品。
二十四、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和行使
一般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但是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有权优先使用该作品。同时,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可见,一般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著作权,而单位享有优先使用权和两年的专有使用权。作品完成两年内,如单位在其业务范围内不使用,作者可以要求单位同意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单位没有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在作品完成两年内,经单位同意,作者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作品所获报酬,由作者与单位按约定比例分配,作品完成两年后,单位可以在其业务范围内继续使用。作品完成两年的期限,自作者向单位交付作品之日起计算。特殊职务作品的著作权除署名权外归单位享有,署名权由作者享有。这是因为,这类职务作品的创作必须借助于单位的资金、设备、技术资料,并且作品一旦发生错误造成经济损失也需由单位来承担。因此,由单位来享有著作权,可以平衡双方的利益。而由于署名权是一项人身权利,不具备任何财产性质,同时作者是职务作品的事实创作者,法律因而规定署名权归作者享有。
二十五、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著作权的保护期如下:
1、作者为公民,其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合作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亡后50年,从最后死亡的作者的死亡时间起算。
2、法人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
3、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保护期自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未发表,创作完成50年。
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保护期为50年(自首次发表),但作者身份一经确定则适用一般规定。
5、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自首次出版后10年。
6、表演者享有的表明身分;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等保护期不受限制;其他自该表演发生后50年。
7、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的保护期自首次制作完成后50年。
8、广播电台、电视台享有转播、录制/复制自首次播出后50年。
第二篇:出版专业基础——7著作权知识
第七章著作权知识
第一节著作权与著作权法
一、著作权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
(一)著作权的权利范围
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人身权:与作者的人身不可分割、不直接涉及财产。财产权:可以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收益。
广义的著作权包括邻接权。这是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指作品的传播者就其传播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投资而享有的权利。
(二)著作权的特征 1.无形性
著作权与所有权: 著作权:无形财产权。
著作权的客体的存在,不以其在有形载体上的固定为要件,著作权人享有著作权也不以实际占有有形物为要件。所有权:有形财产权。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转移后,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画家出售了画作,只表明画家不再拥有该画作的所有权,但是仍拥有该画作的著作权。
2.专有性(垄断性、排他性)
只有著作权人才享有对作品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3.时间性(著作权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和著作权的财产权具有时间限制)4.地域性(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
二、著作权法
(一)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
立法目的: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立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我国著作权法与国际著作权保护
200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时,立法机构更是充分考虑了《伯尔尼公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即《TRIPS协议》等国际条约的规定)。
(三)国际著作权公约
1.《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伯尔尼公约》)产生时间最早
1886年诞生,五次修订,最后一次修订所形成的文本是1971年巴黎文本,我国于1992年加入。
(1)国民待遇原则(2)自动保护原则(3)独立保护原则(4)最低保护原则 2.《世界版权公约》
1952年诞生,1971年修订,我国1992年加入。
保护水平相对《伯尔尼公约》较低,比如保护期短,规定非自动保护原则。3.《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由世界贸易组织确认(1)作用:是一部带有强制性措施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第一个将知识产权纳入世界贸易范围的国际条约。
以贸易报复方式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是它建立的一种机制。
(2)宗旨:为了减少国际贸易中的阻力,促进对知识产权实施充分、有效的保护,并保证相关的保护措施与程序不成为合法贸易的障碍。
(3)内容要点:著作权保护思想的表达,不保护思想本身。
4.两个“国际互联网条约”涉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法律规范
两个条约:《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特点和背景:主要解决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保护问题。内容要点:不仅限于互联网上的著作权保护,还涉及网络环境以外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5.《保护录音制品制作者防止未经授权复制其录音制品公约》(《日内瓦公约》)
第二节著作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著作权的主体
著作权是一种民事权利。
著作权的主体分为原始著作权主体和继受著作权主体。原始著作权主体:
自然人作者;
视为作者的组织(法人、其他组织);
作者身份的确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是作者。
继受著作权主体:
著作权继承者和受遗赠者:继承财产权,保护人身权(作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可由继受著作权主体行驶发表权)
国家成为著作权主体有五种情况:
作者生前无偿捐赠; 作者遗嘱死后捐赠; 作者无继承人和受遗赠人;
法人或其他组织变更或终止后无承受人的,国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国家版权局)管理;
由国家主持创作或者投资创作的作品,其著作权归属国家。
二、著作权的客体
(一)作品的特征(我国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其特征有:)
著作权保护对象的作品,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这一概念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著作权保护的对象仅限文学、艺术和科学范围内的智力创作成果。
二是作品必须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感知。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作品的思想观念。
三是作品必须具有可复制性,可以通过印刷、绘画、摄影、录制、表演、放映等形式再现。
四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即作品对于思想观念的表述是原创性的。
(二)我国著作权法对作品予以保护的原则 1.国籍原则
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公民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成立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从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就享有著作权,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2.互惠原则
两个国家若签订有双边协议或者共同参加了某个国际条约,便相互给予对方国家的作者以国民待遇。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3.地域原则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30日内)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三)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作品种类
文字作品 口述作品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美术、建筑作品 摄影作品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 其他作品
(四)国家对作品的出版传播依法监管
第三节著作权的内容
一、人身权(精神权利)
是指作者通过创作作品而获得的与其人身不可分割、不直接涉及财产的权利。发表权 署名权
修改权:任何人对他人的作品都不能擅自修改。
未发表的作品:作者可以任意修改。
已发表的作品:要受到一定限制,不能损害他人(如出版社等)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被歪曲、篡改的权利。
歪曲:对作品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实施有违作者创作意图的故意改变。
二、财产权(经济权利)
是指可以为著作权人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12项权利。
出租权:只适用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文字作品、美术作品不适用。展览权: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和复制件。
A的美术作品原件卖给了B,B享有展览权,但是著作权仍然属于A。
表演权:分为公开表演、机械表演。
放映权:电影作品、美术作品、摄影作品。广播权 摄制权 其他
三、邻接权
(一)邻接权的概念
邻接权是指作品的传播者就其传播作品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创造性劳动和资金投入而享有的权利。
作品的传播者包括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对邻接权人的保护水平没有对著作权人的保护水平高,如录音录像制作者不享有对其录音录像制品的表演权和广播权,而版式设计权的保护期仅为首次出版后的10年。出版者:版式设计权,保护期为10年 表演者:对其表演享有权利
录音录像制作者:不享有表演权、广播权。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禁止他人未经许可传播。
(二)邻接权的种类与内容 出版者(出版社、期刊社):对其出版的图书或者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专有权利。表演者:表明表演者身份;
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因此而获得报酬; 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因此而获得报酬; 许可他人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因此而获得报酬。
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的权利,是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因此而获得报酬。广播电台、电视台:是禁止他人未经许可而将其播放的广播或电视进行传播、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
(三)邻接权人的义务
表演者:使用他人作品演出的,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如果演出是由他人组织的,由该演出组织者取得著作权许可,并支付报酬。
录音录像制作者: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制作记录表演情况的录音录像制品,应当同表演者订立合同,并支付报酬。
许可他人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录音录像制品时,应当取得著作权人、表演者许可,并支付报酬。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播放他人的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应当取得制片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播放他人的录像制品,还应当取得著作权人、录像制作者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第四节著作权的归属与保护期
一、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法的核心问题)
著作权的归属是指著作权归谁所有。
一般作品: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他作品:演绎作品、汇编作品、电影作品、职务作品、委托作品等具体情况分部对待。
(一)演绎作品(派生作品)是在已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再创作而产生的新作品,如改编作品(改编者享有)、翻译作品、注释作品、整理作品等。
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作品作者享有。因为演绎作者在改变已有作品类型的过程中,也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
必须保护原作品的完整性,忠实于原著的主题、内容。在演绎作品中要指明原作者姓名
若原作品尚未进入公有领域,应当事先取得原作者授权。不过,符合法定许可和合理使用条件除外。
(二)汇编作品
报纸、期刊、百科全书、选集、文集、数据库。
汇编人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应尊重原作品著作权人的人身权。
若原作品尚未进入公有领域,汇编人应事先取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
使用汇编作品时,若原作品尚未进入公有领域,使用者应向汇编人核原作者支付报酬。
(三)电影作品
电影作品的著作权赋予制片人。
编剧、导演、摄影者、作词者、作曲者等应享有署名权。
分项著作权:剧本、音乐等可用单独使用的部分,使作者有权单独使用。比如:电影作品的编剧可以不经制片人的许可,将电影剧本单独交给出版社出版。
(四)职务作品(雇佣作品)
是指自然人为完成法人或其他组织(单位)的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但单位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权利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但单位可以给予作者奖励。这样的职务作品有: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计算机软件。
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在这两年内,经过单位同意,作者可以许可第三人以与单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该作品,但所获报酬应由作者和单位按约定的比例分配。
(五)委托作品
反映的是委托人的思想观点和委托人的创作技巧。
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约定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二、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分为无限期保护、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首次发表后50年三种。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适用首次发表后50年的原则。
第五节著作权限制
一、合理使用
就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已发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向其支付报酬的合法行为,但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中某些财产权在行使上的限制方式之一。
第一,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第二,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而复制本单位收藏的作品。第三,免费表演已发表作品
不属于免费表演:没有获利的收费演出;不向观众收取费用,但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演出;向观众收取费用,但不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演出。第四,对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第五,将中国作者已发表的汉语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第六,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二、法定许可
法定许可须付酬,合理使用不必付酬。
第一,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使用他人作品制作录音制品,要适用法定许可,必须是作品已经被授权合法制成录音制品。
第二,广播权的法定许可。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
第六节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
一、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的区别
(一)著作权归属
许可使用:不改变著作权的归属;只是使用权的暂时转移,被许可法无处分权。
许可方:财产权的所有人。
被许可方:不能成为著作权的主体,财产权的暂时有偿使用(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可以使用财产权),无权处分财产权。
转让(买断)受让方:取得所有权,成为著作权的主体,成为新的著作权人,有处分权。转让一般无时限。
(二)处分权
许可使用:被许可方只能按照许可使用合同约定的方式、地域范围和期限使用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能将其获得的使用权再许可第三人使用。转让:受让人则不仅自己可以使用作品,也可以将所获得的权利再转让给他人或许可他人使用,并且无须取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因为受让人有处分权。
(三)诉讼
被许可人取得的如果是非专有使用权,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任何受让人对侵犯其财产权的侵权人均可提起侵权之诉。
(四)使用费与价金
许可使用:被许可人支付的是著作权使用费。转让:受让人支付的是著作权的价金。
二、图书出版合同要点
前言:合同双方的名称、地址,作品名称和作者署名 正文:图书出版合同的主体 合同生效日期 尾部:合同双方的签字盖章及签约时间
三、著作权转让合同
(一)作品的名称
(二)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三)转让价金(根据作者在创作作品过程中所付出的精神劳动和物化劳动;该作品在使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五)违约责任
(五)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
第七节著作权的侵权与法律保护
一、著作权侵权的类型与具体行为
(一)著作权侵权的类型 1.财产权侵权
指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复制、发行、演绎、表演、展览等方式违法使用有关作品,另外还包括侵犯邻接权的行为,如侵犯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组织权和出版者的版式设计权等。
2.人身权侵权
侵犯发表权:擅自将他人作品公之于众 侵犯署名权:书刊出版者把作者的署名印错
侵犯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者歪曲、篡改作品的思想内容 侵犯修改权:编辑人员擅自修改作品的主要观点或内容
(二)著作权侵权的具体行为
1.只须承担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
(1)侵犯著作权人人身权利的行为
①侵犯发表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
②侵犯发表权和署名权、剽窃他人创作成果: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独立创作的作品发表。
③侵犯作者保护作品完整权:歪曲、篡改他人作品,有损他人声誉。
④侵犯著作权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双重特征:剽窃他人作品:逐字逐句原封不动地抄袭他人作品;将他人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稍作改动,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
(2)侵犯著作权人财产权利的行为
①侵犯展览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以展览、摄制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编、翻译、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②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
③侵犯出租权:未经电影作品、计算机软件、录音录像作品的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出租其作品或者录音录像作品。
(3)侵犯邻接权的行为
①未经出版者许可,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
②未经表演者许可,从现场直播或者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或者录制其表演。
(4)其他侵权行为
2.还须承担其他责任的侵权行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1)侵犯著作权人财产权利的行为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表演、放映、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
(2)侵犯邻接权的行为
①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②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③未经许可,播放或者复制广播、电视。
(3)与信息网络有关的侵权行为
①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
②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删除或者改变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
(4)侵犯专有出版权
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5)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
既侵犯作者精神权利,又属于制作、出售假冒作品的行为。
二、著作权纠纷的处理
(一)著作权纠纷的种类:著作权侵权纠纷、著作权合同纠纷
著作权人之间
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 著作权人与作品传播者之间
著作权人与邻接权人之间以及任何与著作权或邻接权有关的第三人之间
(二)著作权纠纷的处理方法
1.调解
调解不是解决著作权纠纷的法定必经程序,必须贯彻双方自愿原则。诉讼前和诉讼中均可进行。
2.仲裁
著作权仲裁主要适用于著作权合同纠纷。
没有书面仲裁协议,也没有在著作权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大都不能提请仲裁,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诉讼
二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必须执行。
(三)著作权纠纷的诉讼时效
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
(四)诉前临时措施
1.诉前责令停止侵权和财产保全
一是查清事实,掌握确凿证据;二是提出申请应以书面为准。向侵权行为发生地所在地或被申请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书面裁定。
2.诉前证据保全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证据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解除保全措施。
第八节出版单位与著作权
一、依法尊重作者的权利
(一)尊重作者署名权
出版单位在作品署名问题上出现失误:漏署作者姓名、错印作者姓名、擅自将合作作者已商定的排名顺序予以变更。
如果合作作者事先没有约定,出版单位可以按照创作作品付出的劳动多少、作品排列顺序、作者姓氏笔画等确定署名顺序。
(二)慎重修改作品
只有作者本人才有权自行或授权他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出版单位的编辑必须充分尊重作者的修改权,除了对引文、数据方面的确凿错误与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之处的修改外,其他方面的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或符合法律的规定。
(三)明确作品使用方式和所涉权利种类
(四)使用作品及时支付报酬 出版单位与著作权人事先在出版合同中约定报酬标准低于国家版权局规定标准的下限,可仍按合同约定支付。
出版单位与著作权人事先未在出版合同中约定报酬标准的,出版单位可能会被判定按国家版权局规定标准的上限支付报酬。
出版单位可以与著作权人在出版合同中约定不支付报酬。
二、依法保护出版单位的权利
(一)出版社的权利 1.专有出版权
出版社:著作权人授予出版社的复制权和发行权。
出版权分为“非专有出版权”和“专有出版权”。非专有出版权:仅仅有权将该作品复制后发行,但无权禁止他人出版该作品;专有出版权:不但意味着有权将作品复制后发行,而且还意味着有权排除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以同样方式出版该作品。
2.修改、删节权
图书出版者经作者许可,可以对作品修改、删节、但不能歪曲、篡改作品。
3.重印、再版权
如果图书脱销后,出版者拒绝重印、再版,著作权人就有权终止合同,著作权人可以把书稿交给其他出版社出版。
判断图书脱销的标准是著作权人寄给出版者的两份订单在6个月内未得到履行。
4.版式设计权
表现为专有复制权,保护期为10年。美术设计享有著作权保护,不在版式设计权的保护范围之内。
(二)期刊出版单位的权利 1.汇编作品著作权 2.版式设计权 3.禁止“一稿多投” 4.转载、摘编权
著作权法规定的“转载”是指报纸、期刊登载其他报刊上的作品。
5.文字性修改权 6.非专有出版权
(三)为合理注意义务的履行保留证据
第三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知识介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中国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及其三代领导集体的关怀下发展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在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在1946年9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并且在解放区开展试建青年团工作。1949年元旦,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1949年4月,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完成了青年团组织的重建工作。此后,青年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5月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会还决定把改名以后团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共产主义青年团和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历次代表大会衔接起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并确定下一次团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名称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但是此后由于中国在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过程中,曾经一度出现曲折,所以从1957年开始截至到20世纪末,共青团在43年中只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其中5次是在共青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召开的。
(1)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3)共青团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4)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保证党的领导。须做到:以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观察和解决共青团工作中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要自觉地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青年工作,抵制一切危害青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思潮。
(二)照顾青年特点。要全面地关心青年;要特别注意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维护和代表青年的合法权益。
(三)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这一原则,要求在正面灌输的同时,充分注意调动青年的内在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观察、分析社会的正确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启发、引导,加速青年思想内部矛盾的运动,克服他们自身的缺点和弱点,培养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坚持这一原则要特别注意和强调正面灌输,坚决克服放任自流和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
(四)思想教育和关心服务相结合。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在注重青年的理想、道德、形势、政治教育的同时,切实根据青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开展各方面的服务与指导,使青年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5)
1、入团的年龄条件
①年龄在14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
②团员年满28周岁,没有担任团内职务,应该办理离团手续。
③团员加入共产党后仍然保留团籍,年满28周岁,没有在团内担任职务,就不再保留团籍。一般而言,初中二年级以上的中学生都符合入团的年龄条件。
2、入团的政治条件
①承认团的章程。
②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对于中学生而言就是加入所在班级的团支部,在那里按照团组织的正常计划过组织生活,参加组织活动,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团员一旦编入某个支部后,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一般不能随意变动。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变动的(如转学、升学、就业等),应该凭团员证,及时参加所到地方团组织指定的一个团支部的活动,或参加外出团员组成的临时团支部的生活。
③执行团的决议,按期交纳团费。
入团的条件是什么?团章规定:“年龄在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承认团的章程,愿意参加团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团的决议,按期交纳团费的,可以申请加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是青年入团必须具备的条件。
⑴青年入团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团章}的规定,对申请入团的青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①思想进步。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拥护、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响应党的各项号召;认真学习政治、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接受并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②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具有主人翁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生产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中起积极作用。
③具有良好的共产主义品德。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及团的纪律;热爱集体,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意见。如介绍人发现被介绍人有新问题时,可向团组织反映情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⑵年近二十八周岁的青年能不能入团?
团章规定,青年入团的年龄是十四周岁以上,二十八周岁以下。一个具备了团员条件的青年,只要他没有年满二十八周岁,支部团员大会就可以讨论通过他入团。
⑶可不可以接收合同工、临时工入团?
对那些通过正当手续,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的青竿临时工、合同工,经考察确实具备团员条件的,所在单位的团组织可以接收他们入团。
⑷从事个体劳动的青年能不能入团?
从事个体劳动的青年,是我国青年一个组成部分。个体劳动青年户口所在地的团组织,要积极主动关心个体青年政治上的成长,做好个体青年的团结教育工作,照顾他们的职业特点,吸引他们参加团的活动。对他们当中思想进步,表现积极,具备了团员条件,本人又提出入团申请的青年,应按照《团章》规定及时吸收他们入团。
⑸下岗青年工人能不能入团?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企业减员增效,出现了一批下岗青年工人。他们同在岗青年职工一样,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团组织应当关心这部分青年。对于长期下岗的青工,其户口所在地团组织要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积极关心他们,努力为他们的再就业提供帮助。对于下岗青工中思想进步,表现积极,具备了团员条件,本人提出了入团申请的青年,应按《团章》规定吸收他们人团。对于短期下岗的青工,原单位团组织仍负有教育培养他们的责任,要积极主动关心下岗青工的生活和成长成才,为了教育广大青年,支部大会在讨论接收团员的时候,可以吸收一部分青年群众参加,但不要作为一种制度和必要的手续。如果青年群众对入团的青年有意见,也可以提出,但他们对申请入团的青年能不能人团,是不能参加表决的。
(6)入团宣誓誓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7)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行动指南,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全国各族青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
(8)共青团的基本任务是: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现代科学文化技术知识)武装自己,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9)团员的权利是使团员在团内获得 民主生活 的保障 以 主人翁 的态度,积极参加对团组织的 监督 和管理
(10)1.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在学习、劳动、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中起模范作用。
3.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团的纪律,执行团的决议,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4.接受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积极履行保卫祖国的职责。
5.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心帮助青年进步,及时反映青年的意见和要求。
6.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缺点和错误,自觉维护团结。
第四篇:产地证知识介绍
1、什么是原产地证明书?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签发哪几种原产地证明书?
原产地证明书是证明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或制造地的一种证明文件,是商品进入国际贸易领域的“经济国籍”,是进口国对货物确定税率待遇,进行贸易统计,实行数量限制(如配额、许可证等)和控制从特定国家进口(如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主要依据之一。原产地证明书一般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第二类是一般原产地证明书;第三类是某些专业性原产地证明书。
根据1992年2月28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并于199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可以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和一般原产地证明书。
2、什么是普遍优惠制?何时开始建立和实施?
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S),简称普惠制(G.S.P.)。普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
1968年3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第二届贸易发展会议上通过了《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及半制成品出口到发达国家予以优惠进口或免税进口》的第21(II)号决议,确定了普惠制的原则、目标、实施期限,并成立优惠问题特别委员会对普惠制的实施进行协商,从此开始建立普惠制。197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实施第一个普惠制方案,其它给惠国在1971年7月1日-1976年1月1日之间先后实施其普惠制方案。
3、普惠制的原则、目标、作用是什么? 普惠制的三项原则是
①普遍的,即所有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优惠待遇。
②非歧视的,即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无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待遇。
③非互惠的,即非对等的,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特别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同等优惠。
普惠制的目标是
①增加发展中国家出口收益。
②促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③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作用:由于给惠国实行减、免关税产生的差额,使受惠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吸引进口商购买更多的受惠产品,从而扩大受惠国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工业化。
4、什么是普惠制方案?其共同要素是什么?
普惠制方案亦称给惠方案,是各给惠国政府或国家集团为实施普惠制而制定的具体执行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以政府法令的形式公布。
各给惠国的方案不尽相同,但其内容都有如下几个共同要素:给惠产品范围、关税削减幅度、保护措施、原产地规则、受惠国家(受惠地区)名单和有效期。
5、什么叫给惠国?目前有多少个给惠国,实施多少个给惠方案?
给惠国是给予发展中国家普惠制待遇的国家,一般都是发达国家。至今世界上共有31个给惠国,实施17个给惠方案。即: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共1个给惠方案(法国、联合王国、爱尔兰、德国、丹麦、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挪威、瑞士、日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保加利亚实施16个方案。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既是给惠国又是受惠国。
6、目前给我国普惠制待遇的有哪些给惠国?
至今世界上32个给惠国中有29个给予我国普惠制关税减免优惠待遇,它们是: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挪威、瑞士、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捷克和斯洛伐克、土耳其。
7、利用普惠制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有哪些作用?
我国自1980年1月1日起,正式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在利用普惠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普惠制对发展外贸的作用是:
(1)利用普惠制增强外商经销我出口商品的信心。(2)利用普惠制变部分滞销商品为畅销商品。
(3)利用普惠制有利于一些出口商品挤入发达国家市场。
(4)利用普惠制吸引外商来我国投资或开展“三来一补”业务。
(5)利用普惠制促进出口产品国有化。
(6)对部分市场情况较好的商品,可酌情加价或分享普惠制的好处。
(7)促进外国旅游者购买我旅游纪念品。
(8)我出国展品也可享受有关给惠国的普惠制待遇,以节约税金。
8、出口到哪些国家的产品可签发优惠产地证?
产品出口到《曼谷协定》成员国,可申请签发优惠产地证。目前,给于我国提供关税减让表的《曼谷协定》成员国有韩国和斯里兰卡,克签发上述证书。
国家质检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公告指出,“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国际证书制度规定的毛坯钻石,将列入《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归类在协调编码制度7102.10、7102.21、7102.31项下的毛坯 钻石,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限制进出口货物,其进出口仅限于在“金伯利进程”成员国之间进行。凡从事毛坯钻石交易的进出口商、代理商及承运人均应向指定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进口商在办理毛坯钻石进境手续时,必须向进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出口国政府主管机构签发的《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证书》,经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查验合格后签发《入境货物通关单》;出口商在办理毛坯钻石出境手续时,应向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提供非“冲突钻石”声明以及证明其出口的毛坯钻石合法性的有关资料,经出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查验合格后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金伯利进程毛坯钻石证书》和《出境货物通关单》。海关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出境货物通关单》办理报关手续。
据悉,截至目前,北京检验检疫局共受理报检入境毛坯钻石5批,重量共计2520.72克拉,货值总计7 1.347万美元。
全国首份“毛坯钻石”入境通关单在广东签发。
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制度,将毛坯钻石列入《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凡从事毛坯钻石交易的进出口商、代理商及承运人均应携带有关证明资料,向指定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实行新制度后首批进口的钻石共1352.03克拉,价值15.28万美元,入境口岸为番禺。广东口岸毛坯钻石进出口数量大。广东现有20余家钻石加工企业,分布在广州、从化、番禺、南海、中山、顺德、东莞等地,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毛坯钻石数量几乎占全国加工贸易方式钻石数量的一半。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派出机构正式进驻上海钻石交易所,这个机构将负责全面封堵“滴血钻石”(指非洲一些反政府武装在内战中掠夺的钻石)进入我国。闻此我心中一阵激动,这说明了左右商业的不仅仅是利润,还有道德。以人的生命和自由为代价取得的商品理应排斥在市场之外。
第五篇:澳大利亚知识介绍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由澳大利亚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是大洋洲唯一的一块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面积占大洋洲绝大部分,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北、西、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与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新西兰隔海相望。
虽然大陆四面环水,但是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三个地区。东北部沿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
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澳四面临海,东南隔塔斯曼海与新西兰为邻,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峡与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海岸线长36735公里。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3490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
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