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业拖欠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作业拖欠现象的分析及对策
今天学习委员反映最近补作业的现象特别严重,很多同学在家里不做作业,就等着早上来到学校补作业。小组长邹XX也很气愤的对我说:“我们小组的三个老油条,天天好几样作业都拖欠。让他们补他们根本不听。“仔细调查才发现,学生拖欠的作业较多的科目是数学、英语作业。
学生完不成作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作业不会,无从下手。
2、性情懒惰,对学习没有兴趣。
3、作业太多,无暇做完。对于以上状况,我们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
据学科代表反应他们有好几门课机械抄写的作业较多,他们感觉没意思。作业一多他们就更不想完成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还需与科任老师多交流、多探讨,找到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尝试分层教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也分层布置作业,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较好。在合作学习小组的互助下,以小组积分的形式对作业情况进行计分。邹XX小组长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在他们小组有三个老油条,就是因为拖欠作业太多,给他们小组扣分也较多。看来通过小组积分督促每位学员按时完成作业,对完不成作业的小组集体给与惩罚。(罚写200字反思说明)本想通过集体的力量让学生聚力完成自己的作业。这样做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挫伤了一些小组长的积极性。希望多树立正能量,通过每周评出“作业明星小组”,对于受奖的小组发放表扬信这种做法来带动学困生来进步!
构建家校联络网,对于性情懒惰,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是教育的难点。不做作业的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在改正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反复。这时,我们非常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合力,让不做作业的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双方对学生的一举一动皆能了如指掌,及时扼制不做作业现象的抬头,不留坏习惯滋生的时间和空间。班上的个别特殊学生作业经常不写的,我再通过校讯通特别叮嘱他的家长,以后让孩子把每天要完成的作业都记在纸条上,待完成后由家长对照作业条进行检查。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帮他们慢慢养成自觉写作业的习惯。
对于学生完不成作业的情况要区别对待:有些是初犯的,要找对原因,对学生建立信心,和学生很好的沟通。只要我们对学生认真负责,终有一天会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在爱的教育下,做最好的自己。把完成作业当做自己的责任去想做,愿做,爱做!才能创建和谐教育的新天地。
第二篇: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来源于:http://
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的分析存在多维的视角,本文从探讨这一问题的成因出发,通过对劳务市场供求状况和市场主体间的博弈分析,力图给出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关键词:拖欠,农民工工资,博弈分析
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一个包括政府、企业、农民工及其他利益团体间多方博弈的过程,在这个多方博弈过程中,谈判地位的不对等使农民丧失了最基本的话语权。农民工工会组织的缺失和维权渠道的不畅通,加上政府的寻租及不作为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冲动结合,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几乎成为了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从经济学角度给出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力图探讨解决之道。
一、雇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分析
虽然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并不完全,但劳动力市场由供求力量支配的本质是一样的,因此,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理论仍可以成为本文分析的一个良好逻辑起点。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一个竞争性、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选择劳动量的原则是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因此,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即是其边际产量值曲线。企业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主要受产品价格、技术变革和其他要素供给的影响。劳动的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工人如何根据机会成本的变动作出劳动)闲暇权衡取舍的决策,其变动主要受嗜好的变动、可供选择的机会改变、移民等的影响。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调整使劳动的供求趋于平衡,从而形成市场出清条件下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
在我国农民工劳务市场,作为劳动需求方的劳务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因此我们假设劳动需求曲线等于边际产量值曲线。但是,作为劳动供给方的农民工却与西方经济学假设的劳动供给主体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劳动供给弹性不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巨大,劳动供给基本是无限弹性的。据资料测算,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城乡劳动力的73%,全国农村沉淀着大约1.5亿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民处在季节性息工状态之中。其次,影响我国劳动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与国外不同。农民工进城务工考虑最多的往往不是嗜好和机会的改变,而是面临生存压力所作出的一种无奈选择。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建构出农民工劳务市场模型
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博弈分析在进行具体的分析前,我们做如下假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形式有多种,本文只分析包工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情况;农民工、包工头及政府都是理性的,包工头与农民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追求公民利益最大化;制造商共付给包工头与农民工16元。
(一)包工头与农民工及包工头与政府的博弈
1.包工头与农民工间的一次博弈。根据假定构造分配矩阵(见图4),包工头有发工资和不发工
资两种策略,农民工有追要工资与不追要工资两种策略。在象限一中,农民工追要工资并且包工头发工资,扣除一定损失后,二者收益向量为(5,9);在象限二中,农民工追要工资而包工头不发工资。由于存在农民工追要工资的成本和包工头为此付出代价,二者收益向量为(,13);象限三中农民工不追要工资但包工头发工资,二者收益向量为(6,1);包工头不发工资而农民工也不追要工资,扣除必要损失,二者收益向量为(,15)。显然,对包工头而言,不发工资为占优策略。因为当农民工追要工资时,包工头不发工资的收益为13,大于发工资时的9;当农民工不追要工资时,包工头不发工资的收益为15,大于发工资时的1。对农民工而言,若包工头发工资,农民工追要工资时的收益为5,小于不追要工资时的收益6;
若包工头不发工资,农民工追要工资时的收益,不追要工资时的收益也为,因此农民工没有优势策略。这个博弈形不成纳什均衡,而且在整个博弈中农民工始终处于不利的位置,从经济上也给社会福利带来了损失。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干预,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也不会有帕累托改进。由以上动态博弈可以看出,政府在农民工工资发放过程中发
更多精彩文章请您关注
挥着重要作用。动态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是一个不完美均衡,也即参与人的策略并非在每一个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贺卫,伍山林,23),主要当事方包工头就出现了在与农民的博弈中不发工资,与政府的博弈中发工资的矛盾。当政府加入博弈之后,一旦政府对包工头的拖欠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使拖欠行为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则包工头就会改变其策略,在两个子博弈中都发工资。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即政府的威胁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政府在拖欠农民工工资上采取不作为,即这种威胁是不可置信的,那么农民工和政府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以上的博弈进行有限次,以至于无限次,那么政府的承诺行动尤为重要,以至于只有形成一种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利益。如果政府在拖欠农民工工资上有限次或一直不作为,则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可见政府尤其是制度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民工潮这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现象不是昙花一现,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固然,造成拖欠的原因很多,如劳动合同不规范、三角债务链、农民工法律保护意识薄弱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大于求。这一供需矛盾不扭转,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虽然清薪风暴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但将清薪风暴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不现实的。
从长远角度看,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发展病还要用发展的思路和方式来解决。清薪风暴只是一时之计,只是一个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开始(中国经济周刊, 24)。为农民工解决工资拖欠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场风暴式的整顿和清查,更需要的是制度和法律的关怀,因为在统一的制度和法律面前,无所谓强与弱,只有公平和正义。
因此,完善现有法律,强化政府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作用,构建农民工维权的绿色通道等显得十分必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千方百计地增加就业岗位。巨大的就业岗位需求缺口是造成劳动力市场扭曲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转型期就业岗位有限和需求无限这一矛盾,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增加就业岗位,让市场之手给农民工更多的力量,从而增强农民的生计选择能力和谈判能力,促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解决。增加就业岗位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包括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步伐,实现城乡土地等值化,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等。
(2)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统一的劳动合同制度、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劳动保护权和相应的社会保障权,才能将农民纳入相对完善的城市制度之中,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3)打破劳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首先,应建立用工单位档案,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情况,研究制定建立企业欠薪报告或欠薪预警制度的具体办法,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定期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报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密切关注和掌握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对有欠薪苗头的企业,要及时提出预警,指导和帮助企业加以解决;对存在重大拖欠或恶意拖欠隐患的企业,要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避免酿成事端,影响社会稳定。将信用信息和市场监管结合起来,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失信惩戒机制,约束建筑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创造条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其次,积极探索建立欠薪保障制度。一些沿海城市和内地的中心城市可以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建立欠薪保障制度。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欠薪较为严重的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指导在建筑行业率先建立这项制度。
(4)加快相关立法。首先,从法律上确认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农民工极其低下的社会地位,是由于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根本就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更没有得到法律的确认。大多数
人认为农民工只是一种廉价的劳动力,在这种歧视的情况下,更忽视了农民工对城镇建设所做的贡献。这样就使得农民工对社会的权利义务严重错位。农民工对社会履行了很大的义务,而在权利上则是被社会忽视。所以,从立法上确认农民工对社会的贡献,对于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保护农民工在社会上的权利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制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专门法律。当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时候,其弱势群体地位的特征需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保护,只有这样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真正保护。
(5)成立农民工工会组织,打通农民工维权渠道。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农民工工会组织和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部门,这是造成农民工维权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该牵头帮助农民工成立专门的工会组织,让工会组织代表农民工和企业对话,从而增强农民工的谈判能力和地位。
参考文献
1.贺 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3
2.新华社记者.一项关于拖欠民工工资现象的调查.新华社, 24.1.4
3.刘亚军,赵瑞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对策.农村经济, 24(1)
4.毛 飞.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题需要新思路.工人日报, 24.3.15
5.崔世海.清薪更需要法律.中国经济周刊, 24(9)
6.常 红.把欠薪包工头轰出建筑市场.北京娱乐信报, 23.11.18
7.肖 可.真正改善民工的生存状态.中华工商时报, 23.1.8
第三篇:残疾儿童犯罪现象分析及对策
残疾儿童犯罪现象分析及对策
摘要:我国的残疾儿童数量逐年递增。相应的,残疾儿童的犯罪问题正在摆在我们的面前。关注残疾人犯罪问题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残疾儿童犯罪案件已经呈上升趋势,且呈现出团体化、专业化和地域化的特点,本文从近年来残疾儿童犯罪率上升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聋哑儿童产生犯罪的原因,提出了预防聋哑儿童犯罪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残疾儿童犯罪原因对策
残疾儿童是指在心理、生理和人体结构方面有残疾的儿童。残疾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和综合残疾6类。据统计,我国共有残疾儿童大约817万人(指0至14岁儿童),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8万,听力残疾儿童116万,肢体残疾儿童539万,智力残疾儿童62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多重残疾儿童80万。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15.8%,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66%。我国残疾儿童的绝对人数在世界上是最多的。
中国的残疾儿童不仅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这是我国残疾儿童的一大特点。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比率在逐年下降。但是这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广大农村地区及边远山区等相对不发达地区医疗水平还是有些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尽管相对以前来说残疾儿童比率下降了不少,由于人口基数的原因,残疾儿童的增长还是很快。过多的残疾儿童的数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特别是伴随着残疾儿童犯罪问题逐年增加。
一、残疾儿童犯罪的特点
1、犯罪的成因有明显的侵财性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贫穷很容易使人对生活产生错误的解释。出身贫寒的儿童在家庭之外可能会受到社会的歧视。他容易发生误解,以为得到优越感的方法就是对金钱的不劳而获。盲目的追求金钱和满足欲望,以盗窃、抢劫为谋生手段。
2、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
残疾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残疾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残疾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
3、易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
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残疾人违法犯罪。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大多处于文盲状态。他们当中有的仅能陈述自身及家庭情况,有的则由于愚昧无知,根本不能提供自身及家庭情况。特别是聋哑青少年。
4、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淡薄
残疾儿童读书一般都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仅文化知识贫乏,法律知识也是空白,走进监狱还不知道自己已犯了严重的杀人罪。
二、残疾儿童犯罪的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
(1)有的家庭对外不承认家有残疾人,对内甚至不愿意让孩子出门,千方百计地掩盖。(2)有的甚至觉得残疾儿童给他们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更愿意把他们孩子推出家门,严重者出现抛婴弃婴,甚至溺婴现象也不鲜见。(3)有的觉得对不起残疾孩子,从而溺爱孩子,导致忽视了对其他孩子的照顾和关注。(4)有的觉得无所谓,让其自生自灭。即使愿意照顾孩子,却因对国家政策了解不足,不知道因该让孩子按时接受义务教育。(5)有的则觉得孩子十分可怜,过于关注孩子的残疾与治疗,以至于忽视了孩子也是个人的事实。家长对残疾儿童的不正确做法,不仅会影响到残疾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影响到残疾儿童的心理健康,对残疾儿童的成长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残疾儿童的一生。很多残疾儿童一生都不能抹去那心底的“伤痕”。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家长的问题一日不解决,残疾儿童犯罪现象就不会减少。
学校因素
(1)、为了残疾儿童的安全,聋校一般采取封闭式管理。其目的不外乎防止他们出走或受骗。这种做法不仅是学生交往范围缩小,交往对象局限,而且严重导致学生本来受制约的社会实践活动,致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再一次受到阻碍。虽然他们喜欢好奇冒险,追求独立行事,但由于自身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旦进入社会便很难适应。(2)、我国特殊教育法制教育还没有专门对残疾儿童编写的适合他们的身心认知特点的法律教材。对学生的法律教育还停留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上,学生的法律意识根本没有很好的树立起来。不知法,不懂法,在残疾儿童中是普遍现象。(3)、目前对残疾儿童教育手段传统、单调,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特教没有定期为他们做心理分析、咨询与疏导。
缺乏法律意识
不知法、不懂法、不会用法导致残疾儿童不遵守法,错误地走上犯罪道路。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对残疾儿童及家庭一般都抱以同情、谦让的态度。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事是难免的,而少数残疾儿童或家庭却用狭隘自私的心理来对待社会和别人,甚至以残疾为借口,采取过激的报复行凶行为,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构成伤害,结果走上犯罪的道路。因用野蛮的手段行凶报复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心理障碍
因为生理缺陷,残疾儿童在许多方面都比正常人差,容易导致其自信心不足。部分残疾儿童人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更需要得到亲友、老师等人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及时矫正其心理问题。否则,经过长期的压抑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在遭受不公正待遇时,自卑的心理会让他们比正常人更狭隘、更偏颇,更容易产生报复心理,从而导致犯罪。
三、残疾儿童犯罪的对策
1、转变家长的观念
(1)、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教育孩子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残疾。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的苦难,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证明这个道理,消除其消极的关于“命运不公平”的思想!(2)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只要有可能上学的,要克服一切困难让孩子上学。实在上不了学的,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以便于让孩子能够学会独立生活。这对孩子的一生是十重要的,让其未来能够自主生活才是最优的选择。(3)支持孩子参加各种群体活动,特别是有较多残疾孩子参加的群体活动。这样做不但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生活内容,更重要的是会使他们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增长适应社会的本领。
2、建立适合残疾儿童教育机制
国家应当提供一定设施、师资条件,深入聋哑学校,深入基层,深入农村,通过散发法制图书资料、解析个案、以案说法、聘请翻译人员联合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残疾人员知法、守法意识,努力减少或根除法盲,杜绝残疾人因不知法而铤而走险的犯罪现象。(1)针对聋哑人,聋哑学校应增设专门的法律教育课。创办聋哑学校,进行特殊教育,是社会的进步,文明的象征。(2)采取以思想教育、心理辅导为主的教育,由盲哑学校教师、残联工作人员和社区及用人单位共同负责,方式可以是定期到社区或用人单位,开展讲座、讨论和答疑,沟通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以解决聋哑人生活工作中的思想和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3)应尽快编制出适合聋哑人教育的法制教材,从聋人的生理、心理出发,结合聋哑人实际,特别是多编制一些聋哑人犯罪的真实事例,这样对他们的教育才会有效。还应该把理论和一些影像资料结合起来,或聘请当地公安机关进入课堂给学生讲课,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并配备从法律专业毕业的老师,开设法律课,将培养心理健康的残疾人作为教育目标,使聋哑学生在校时学法、懂法,走向社会后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合格公民。
3、社会采取的对策
健全社会保障:除了家庭、学校对残疾儿童的亲情化感化教育外,政府和社会要建立保障体系和关爱环境,完善社会对残疾儿童的教育、就业的社会救济保障机制,提高残疾儿童的素质和就业率,解决其工作和生活、婚姻等问题,防止残疾儿童因生活无助而走上犯罪。健全社会保障的措施还应包括:一方面要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市和农村统筹发展,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能够创造一些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满足残疾儿童的工作需求,使他们能全面的融入社会生活,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我国残疾儿童决定人数居世界第一 2010-06-03新岛网 康久来李树春吴德《中国残疾儿童康复事业发展60年》 2009-8杨再明秦扬《犯罪学》2004-4 钱公平《聋人青少年犯罪的调查、分析及其对策》2002-3 孙小荣,《正确认识聋人犯罪建立聋人犯罪预防机制》,中国特殊教育,2005-5 李长波 李建飞 《残疾人犯罪及其预防》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四篇:小学生拖欠作业案例分析
拖欠作业案例分析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谢金丰的情景,那是报名的第一天,当我看见一个长得极像寿星老爷爷的小孩子在俺的面前出现,我正想着这样的小孩应该很聪明,因为我以前听老人们说过,前额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但是紧接着闻声她妈妈和梁老师的谈话让我大概的感觉到这会是个很头疼的孩子--上课不听课,下课喜欢打小朋友,来回家不完成作业,特别是数学作业。所以在接下来的学习时光中我很有心的看察着这小孩。
一、现象与看察
现象一:
在开始的数学课上可能是因为从换了一个老师的原因,谢金丰在刚开始课堂上表现的非常的积极,特别喜欢举手,但是每次被请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他的声音都非常的小,明显的可以感觉得到他非常的不自信,怕自己出错,但又极力的想表现自己。在课后还经常拖欠家庭作业。
现象二:
开学后的两星期,在家长会上我和金丰的母亲聊起了孩子的上课情况,在孩子的妈妈那我了解到,在我来之前的数学老师会因为金丰调皮或者上课没有回答上问题常常在上课的时候骂他,但是金丰又是一个爱面子的孩子,这样让金丰觉得自己在小朋友面前很没有面子,这样就导致金丰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就会特别的小声,怕自己来回答错误被骂。
因为金丰的爸爸在外地工作一般周末才在家,妈妈在一个私立的幼儿园教书,回到家里也是忙着做家务,累得精疲力尽,没有精力再去管孩子的学习,有时也只是问问“作业做好了吗”而已。所以,离开了父母的监督,金丰在家里就只顾观电视、玩,懒得做作业,即使是做作业,也是边做作业边玩,或是观电视(特别喜欢看动画片),或是吃零食,或是玩玩具,或是和别人讲话,经常是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做作业,不到22点不睡觉。因为这个孩子的学业,父母与孩子常常是“战争”不断,使家庭失去了本有的欢乐。
二、诊断与分析
显然,金丰的还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自觉性较差。在与学生的闲聊中,他根本不懂得作业的目的和作用,认为做作业完全是应付老师的检查,是怕老师的“处罚”,在他看来,作业是为老师做的,为父母做的,不是为自己做的,没有“我要做”的意识。
金丰之所以拖拉作业,家庭教育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金丰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本身存在问题,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一旦得知孩子犯错或成绩下降,则对孩子态度粗俗,拳脚相加,甚至疏遥,意气消沉落孩子。有些时候对孩子过于溺爱、过于迁就,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及时加以纠正,导致孩子自私任性、为所欲为。
金丰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关键问题是对作业、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为老师,我应该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要让他明白写作业的道理,要让他喜欢做作业,做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
三、对策与效果
金丰的作业拖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完全解决的,矫治金丰不良的作业习惯需要学校和家长齐抓共管。首先,要帮助金丰尽快熟悉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作业的有效性;其次,激发他的学习兴趣,设法把他的注重力转移到学校生活和学习上来;其三,家、校联合,找他的父母入行一次谈话,找出问题的症结,晓之以真正关心孩子的正确方法,并商量对策,促使其改掉坏习惯;第四,平时多鼓励金丰,帮助他找往返自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组织教师、金丰同学和他的家庭三方力量帮助金丰改变习惯上。
1、谈话。
我跟金丰聊起了许多伟人和学者的许多好习惯,如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小时侯的故事,在他小的时候就立下做任何事都不迟到的规矩,而且说到做到。金丰对名人的故事好象有所触动,他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他说:“其实我也是想要好好地去完成作业的,就是真正在做的时候,因为离开了老师或爸爸妈妈的监督,我就不想去做了,再说老是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太没劲了。还有的时候,电视太精彩了,我实在是经不起它的诱惑。”他非常坦然,与我讲出了心里话,之后又非常诚恳地表示要改掉这个坏习惯,及时完成作业。与金丰的几次交谈,我非常欣喜地感觉到金丰同学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愿意和老师交流,而且文明礼貌做得特别好,是个极可爱的孩子。
2、表扬。
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请金丰同学发言,在金丰来回答对了后就会在全班表扬,这样可以在同学心目中给金丰同学树立好的印象。下课的时候多请金丰同学当老师的助手,多表扬帮助金丰同学找往返自信。
3、联系。
要想彻底地改变金丰的坏习惯,光凭学校老师给他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我要争取他父母联手进行教育。
几天后,金丰的母亲应约来到学校。从她那里了解到,她因为工作的原因,几乎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只保证他能吃饱穿暖,要不就打一顿。我建议他们要摆正为父、为母的位置,既不要动辄呵斥打骂,也不能过于迁就,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道理说服他。
在此之后金丰做家庭作业上果然有了不小的进步,学校里的作业也能主动地去做了。
四、反思与讨论
为了使金丰彻底改掉的坏习惯,使他能健康地成长,我和金丰的父母,包括自己和其他同学都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同时也从中受益不少。能想办法改善特殊学生,虽是新老师,但教育意识强。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及对策
浅谈小学生(高段)“抄袭”作业的现象及对策
通川区民族学校徐光耀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教师,任教十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每天早出晚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着,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我只是默默的为我的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努力将我们学校的教育事业推向一个新台阶。
一、现象:
在任教六年级数学课期间,在我的观察中,发现一个在六年级学生中普遍的现象大部分学生都买了一本教材全解(书后都付了答案)——抄袭作业。另一种情况是——学生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有的拿着别人的作业正在“认真”抄袭,有的正在两两对答案。数学课代表给我说这不是一个人在抄,而是一窝蜂的在抄。抄袭的同学要么都正确,要么都错误,这是一个学习习惯的问题,如果在小学没有纠正,那以后就会愈演愈烈,从而导致对自己不自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如何杜绝这个问题,下面是我听取了其他几位老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一些心得,简单说说学生抄袭作业的原因及对策。
二、初步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学生抄袭作业原因有四:
一是这部分同学上课大多不喜欢听课或者说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这些都是以前基础差)激不起他们的听课的兴趣,因而学不到知识,不懂得做就产生抄袭的想法;
二是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好玩的年龄,而部分学生往往迷于玩电脑游戏或者上网聊天,为了应付教师布臵的作业,腾出更多的时间玩,他们就选择了复制(就是抄袭)。
三是由于各科的作业太多,学生为了按时完成,这些作业加起来又比较多,一部分自觉性不高的同学就抄袭别人作业。
四是没有父母的管教,都是婆婆爷爷在家管教,导致在这方面学生自觉性差,也就有了抄袭的想法,即使在当天晚上没有做起,第二天一早都要在好的同学那里抄袭。
三、抄袭作业的不良后果
首先,学生在抄袭作业中最明显、最直接的后果,是该门课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从而以后与同学之间的学习水平差距逐渐加大。由于作业不是自己做的,所学的新内容得不到巩固,特别是数学,前后的知识联系比较紧,如在五年级学不好,六年级则更难了,这样发展下去,肯定就跟不上。
其次,有抄袭习惯的学生,都是从偶然抄袭开始的,可能会从一门功课的作业,蔓延至数门。形成习惯后,上课不专心,经常开小差,对于问题也不去积极思考;等等,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消极依赖的思想。
第三,由于长时间的抄袭作业,得不到及时纠正,成绩越来越差。再加上老师经常的批评和同学们的讥讽,心理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退缩心理就会形成,越来越厌恶学习。
四、对抄袭现象的纠正方法
根据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1、做好双方的工作。从学生抄袭者和被抄者两头做工作,指导和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的学习合作,是重要的改正方法。小学生之间也有小群体,平时在一起玩得好的经常有互助行为,抄作业也多是抄好朋友的,被抄者出于善意的学生多。作为教师,发现抄袭后,不能仅仅指责双方,而要讲出道理,尤其是要被抄者帮助时讲出如何做的,应复习课本上哪一部分,不要相互照抄。
2、正面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应以温和与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要像拉家常一样与学生
交谈,找出抄袭的根源,向学生说明抄袭的不利之处,教育他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指导他们去独立完成作业。
3、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取当众指责学生的抄袭行为,或进行处罚、辱骂等不当方法,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使学生产生一种敌意感,给教师以后的教学效果带来不利。
4、作业尽量当堂完成。小学教学,在一般情况下,每堂课都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做作业,但是作业量必须适中,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师的监督下独立思考完成。否则过量作业,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产生厌倦情绪,可能无形增加学生的抄袭作业的动力。当堂完成作业,这就避免了增加学生负担、课外抄袭作业的现象,同时能及时了解本堂内容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5、作业难易要有梯级。每堂课的作业除了数量适中外,也要注意难易的幅度,既要有基础性的,又要有难度较大的综合运用。当然,基础性题要相对多一些,这主要为了复习巩固,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的题目是起复习旧知识与所学新知识相结合的作用。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产生相应的解答兴趣。差一点的学生碰到题,也能当堂提出质疑,由老师或同学给予启示。如此,既能防止抄袭。又能调动广大同学思考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