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2011年度安装工程分公司
质量、职业
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工作计划
编制:质安科
审核:王建民
批准:周鸿
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安装工程分公司
安装工程分公司2011年质量、职业
健康安全及环境管理工作计划
围绕公司2011年“系统管理年”和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年”工作年和公司发展战略规划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认真抓好 QHSE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分公司QHSE管理水平。
一、工作目标
1、质量目标:
1)单位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
2)分部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
3)合同履约率100%;
4)顾客满意度90%以上;
5)顾客投诉处理率100%;
2、HSE目标:追求最大限度的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
1)重大伤亡事故。即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大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为零;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为零;重大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2)职业病控制群体发病率和化工界区作业群体中毒率为零;
3)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4)废水、粉尘、噪音、废弃物排放达标;
5)重伤事故率≤1人/150万工时;
6)事故发生频率≤1起/50万工时
7)相关方投诉处理率100%。
二、主要工作
1、加强管理,不断完善QHSE管理体系。
1)将分公司的QHSE目标分解,下达到各项目部,各项目部根据分公司的目标制定控制措施,全年的QHSE工作围绕目标进行。
2)做好公司三体系文件、QHSE手册、项目管理手册下发,让广大员工了解三体系运行的基本概念、要求及理念,创建体系运行的良好环境,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3)加强“三项制度”(QHSE管理制度、QHSE责任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设,与各项目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建立安全生产问责制,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各项目部要结合施工现场施工特点,抓好现场作业人员对操作规程、技术规范的学习和安全交底工作,进一步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提升QHSE管理水平。
4)将施工作业前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贯穿于直接作业环节的过程中。在施工作业中严格按照QHSE体系要求,实施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分析的分级管理的方法,做好事前风险分析,事中预防,控制重大风险,确保良好的QHSE业绩。
5)统一施工现场企业形象视觉形象标识,按公司文件规定要求所有项目的标识标牌、工作服、安全帽和胸卡等都要按公司标准统一规范。
6)分公司及所属各项目部领导要定期召开QHSE会议,及时了解QHSE管理状况,检查落实QHSE管理措施;加强在建项目信息报送工作,规范各类QHSE报表管理;
2、加强全员QHSE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全员QHSE意识。
1)重点抓好三类人员(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
2)全面提高质检员、安全员队伍的素质,积极参加公司组织开展的质检、安全培训。
3)严格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分公司加强特殊工种的培训换取证、复审工作,以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
4)针对施工现场外聘员工较多、素质较低、预防能力差的特点,各项目部要重点加强管理、培训,提高其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及环保意识。
3、加强体系执行的日常指导、检查和监督考核,提升QHSE执行力。
1)认真落实各项QHSE规章制度。把QHSE工作的重点放在体系的运行上,强化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好危险作业的审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监督检查,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突出直接作业环节的现场安全管理。
2)加强对外来民工、临时工安全管理,严格外来民工、临时工及施工队伍的审查和安全教育,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必须对其进行QHSE教育和QHSE技术交底,并做好外来施工人员HSE教育台帐。
3)加强施工作业前的JHA分析,各项目部要发动班组作业人员开展作业前的危害分析,预防事故的发生。对于深基坑作业、高大模板作业、超高脚手架工程、大型设备吊装作业等危险性较大项目的作业前,必须经过JHA分析,经分公司/项目部经理审核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作业,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强化对项目部QHSE的分级监督。分公司要加强对QHSE体系内审,结合年中、年终HSE管理目标考核、质量安全专项审核做实内审工作;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各项监督检查记录;现场QHSE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加强现场质量安全巡检,及时查处质量和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三违”现象,及时做好各项过程记录。
安装工程分公司及处属各项目部要建立健全各级各项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项管理职责,严格过程控制,及时收集、整理、报验施工资料,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
第二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一、质量总体要求
为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满足顾客及相关方需要,项目经理组织经理部各职能部门依据合同和设计要求进行过程识别、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对管理体系进行周密的策划,形成项目质量计划,据此实行质量管理。项目经理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专项技术资源支持。
二、质量控制目标
项目部根据合同、业主的管理要求,局、公司质量控制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质量控制目标的制定如下: ⑵
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⑶
创优规划兑现率95%以上; ⑷
顾客满意度达到90%以上;
⑷ 确保全部达到国家、行业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
三、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为达到质量目标,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督促检查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
1.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项目质量管理的控制,成立项目部工程质量领导小
0
组。各项目部质量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各工程队领导、技术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2.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工作内容:
①制订本项目质量目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②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设置专门的项目质量管理部门,配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明确现场各工程队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建立各级质量岗位责任制,明确质量责任。
③督促检查各工程队在资质允许范围内进行施工,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
④根据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对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排查,编制项目质量控制计划,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查后,报公司总工审批。
⑤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推广实施工序作业要点卡片,指导操作工人执行好操作规程和作业要点,实现作业标准化。
⑥编制关键工序施工应急处理技术方案,报公司或局指挥部审批,落实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充分的应急救援能力。
⑦项目部每旬分别组织工程技术、安全质量环保、物质设备、综合管理部等相关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指定专人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⑧事故发生后按规定程序如实上报,并全力开展救援抢险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后续调查、安置等工作。
四、关键工序控制措施
⒈ 项目部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制定工艺的实施细则。
⒉ 作业指导书编制前,根据设计文件以及施工特点,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项目。
⒊ 项目部负责落实作业指导书在施工现场的贯彻执行,在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施工前,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培训,技术交底或培训必须有相关记录,并存档备查。
⒋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领工员检查落实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如发现违规操作的,应及时制止,对不听劝阻的,应向上级汇报,对多次警告无效、造成严重后果或质量事故的,要坚决将其清退出场。
⒌ 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应严格按施工规范、作业指导书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并加强对工序的监测工作,进行信息反馈,消除不稳定因素。
⒍ 涉及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环节施工时,尤其是外协劳务队伍承担的施工,项目部必须派技术人员及责任心强的领工员对施工全过程旁站监督,确保工序关键环节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7.工序检查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以工序质量保工程质量。
8.班组作业人员对施工工序各环节进行自觉检查,边施工边检查,工班长或项目部质检员负责对完工后的工序进行初次检查,作出检查记录,特别是定量的数据记录。
9.工序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质检工程师按照设计图纸和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填写检查记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0.工序完成或不同专业施工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以确保工序的工艺流程、操作标准达到质量规定的要求。
五、环境总体要求
合理有效利用资源,防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植被的破坏,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六、环境控制目标
项目部根据合同、业主的管理要求,局、公司环境控制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环境控制目标的制定如下: ⑴ 施工及生活废水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法规规定标准; ⑵ 烟尘、粉尘排放控制在国家及地方法规规定标准以内; ⑶ 施工场界噪声控制在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标准以内; ⑷ 固体废弃物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要求;
⑸ 资源、能源消耗实行限额管理,严格控制在额定指标以内; ⑹ 杜绝重大环境投诉事件、事故的发生。
七、环保组织机构
1.项目部应成立环保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为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并明确和配备环保管理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2.专(兼)职环保人员负责对工程项目和生活区域的环保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及时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沟通,加强环境监测,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八、环境因素调查和风险评价
结合本项目工程特点,由项目管理层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从工艺流程、工序、材料机具、文明施工等方面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具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污染物排放类;一类为能源资源的消耗;并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进行分析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1.按下列要求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⑴ 选择活动和过程应考虑: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交验——回访维修全过程。
⑵ 识别环境因素时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2.按下列要求进行环境因素评价:
⑴ 确定评价流程:分析调查环境因素的影响——评定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据局重要环境因素确定本项目重要环境因素。
⑵ 环境因素评价依据: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行业标准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环境影响的程度;环境影响发生的频次、概率;环境影响的持续性或可恢复性;能源资源消耗量的影响;相关方关注程度。
3.项目部在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时,采用评分法、专家评价法、经验分析法、类比法等方法进行。
九、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对重大环境因素,应采取的措施: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培训与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制定过程控制措施。
2.项目部针对本项目《重要环境因素》,组织编写《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方案》,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执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是围绕施工现场环境目标和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来制定的,使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控制,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十、环境因素动态监测与控制措施
当环境因素在管理过程中有变化或出现新的内容时,技术部和安质环保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工程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更新。
1.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对环境因素进行更新或补充识别: ⑴ 施工生产过程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 ⑵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⑶ 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提出要求; ⑷ 发生事故、事件、不符合;
⑸ 引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改变了生产流程及工艺;
⑹ 相关方抱怨或提出要求。
2.对生产过程和服务环节变化导致新的环境因素变化,由技术部和安质部负责进行补充识别。
十一、职业健康控制目标
项目部根据合同、业主的管理要求,局、公司职业健康控制目标,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具体职业健康控制目标的制定如下: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以及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障规章制度,为劳动者创作符合国家劳动安全标准、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减少职业病危害,依法对女职工孕、产、哺乳、和月经期进行保护,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制定职业健
康安全目标:“职工职业发病事故率控制在小于2‰,杜绝因劳动力保护措施不力而造成的重伤及其以上事故。”为完成目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十二、工地医疗卫生
a.食堂有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合格证;有基本的炊事用具;有排污水暗沟;有隔油池;有油烟滤过器。b.项目部应配备常用的医疗器械和药品。
c.项目部开工前,应进行施工新区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当地生活饮用水、气候条件、地方病、传染病、流行病和职工就医条件等情况,制定防病措施。
d.根据需要进行疫苗注射或预防服药。进行职业病防治。下页附职业健康安全保证体系图
十三、劳动保护
a.进入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保护措施。b.操作有放射性仪器的人员应佩带个人计量剂。c.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6).职业病危害公告与告知制度
a.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 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b.对从事存在职业危害的项目部在录用人员时,将工作过程
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设施、权力和义务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注明。劳动者调动工作岗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变时,应重新或补充订立劳动合同。
十四、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
a.购置设备应优选低噪声设备,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振动和摩擦,防止设备空转。
b.合理安排从事放射线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运输、保管放射性仪器设备,必须具备有效的屏蔽设施。非操作人员与辐射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c.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作息时间。防止中暑。
十五、员工健康保护
a.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b.女工在经期、孕期、哺乳期,不得从事高空、低温、重体力劳动。
c.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不得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人员、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妇女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
d.对接触粉尘的劳动者每三年进行一次尘肺病普查;对尘肺患者和观察人员的体检,每年进行一次。(8).职业禁忌症:
a.粉尘: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部疾患,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b.噪声: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c.高温: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病,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肺气肿,肝肾疾病,明显的内分泌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皮肤疤痕患者、重病后恢复期。
第三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SZ-21
市政分公司2008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00%,产品一次交验质量等级在合格以上,道路工程综合评分90分以上,排水工程综合评分85分以上,顾客满意度90%,投诉整改率100%。
环境目标:施工作业文明有序,废水排放、粉尘释放有控制措施,施工场界噪声按国家标准执行,减少废物、节约能源,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平均干净整洁,现场达到市区环境综合整治文明施工要求,无重大环境事故/事件,社区投诉处置率100%,无重大社区投诉。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火灾、机械伤人、管道中毒事故,全年一般事故力争减少或不发生,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职业病的发生,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施工现场按JGJ59标准评分合格率100%。
扬建市政分公司 2009年元月6日
第四篇: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评审报告范本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评审报告范本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时间„„„„„„„„„„„„„„„„„„„„„„„„„2/18
2评审人员„„„„„„„„„„„„„„„„„„„„„„„„„2/18
3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2/18
3.1 评审依据„„„„„„„„„„„„„„„„„„„„„„„2/18
3.2 评审资料来源„„„„„„„„„„„„„„„„„„„„„2/18
4评审目的„„„„„„„„„„„„„„„„„„„„„„„„„3/18
5评审内容„„„„„„„„„„„„„„„„„„„„„„„„„3/18
5.1 质量管理体系(QMS)„„„„„„„„„„„„„„„„„„3/18
5.2 环境管理体系(EMS)„„„„„„„„„„„„„„„„„„7/18
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9/18
5.4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落实情况„„„„„„„„„„„„„„„12/18
5.5 管理体系关注焦点„„„„„„„„„„„„„„„„„„„13/18
5.6 提交管理评审事项„„„„„„„„„„„„„„„„„„„13/18
6附件„„„„„„„„„„„„„„„„„„„„„„„„„„„15/18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评审报告
1评审时间:
2009年9月29日
2评审人员:
公司领导:
管理者代表:
单位主责: 评审依据及资料来源:
3.1 评审依据
3.1.1 GB/T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5.6条款。
3.1.2 GB/T24001-2008 idt ISO 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4.6条款。
3.1.3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4.6条款。
3.1.4 公司F-2007版《管理体系手册》5.6条款。
3.1.5 公司G-2007版MSP-00-4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3.2 评审资料来源
3.2.1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管理评审资料。
3.2.2 公司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需管理评审解决的事项。
3.2.3 公司F-2007版《管理体系手册》中“5.6.2 评审输入”条款规定的内容。3.2.4 2009公司第一次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
3.2.5 评审时间段内质保监督检查。
3.2.6 公司总部及项目部质保工作阶段性总结。评审目的:
根据公司领导指示,从优化管理体系,节约公司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的角度考虑,2007年4月底完成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整合,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手册、43个管理体系程序、75个管理体系作业程序、管理体系法律法规全文或摘录336项相继会签、批准并实施,接着以通知单的形式对文件进行了两次局部修改,并根据承担工程项目及法律法规变更情况出台实施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一、二、三、四,通过两年多的一体化认证审核、内审及质保监督检查等实践证明,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以“质保监督检查为主、各级内审为辅”的质保运作方式在公司总部及各项目部都得到了比较有效的发挥,管理体系“文件”、“意识”和“行为”三个统一既是目标又是责任,这次管理评审通过评价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的现状:
4.1解决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评审和检查公司方针、目标的适宜情况,识别改进机会。
4.2识别评价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管理体系实现目标指标的能力。
4.3评审公司的外部环境情况的变化、顾客满意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改进。评审内容:
5.1 质量管理体系(QMS)
5.1.1 总体情况
在不断加强的质保监督检查和内审等机制的约束下,广大员工能够自觉利用整合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思想改善工作方法和思路,管理体系与工程施工结合点越来越多,体系运行已经基本成熟和合理,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供的管理模式和原则对于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5.1.2 质量方针和目标
5.1.2.1 质量方针
“一流的工作、一流的产品”作为公司的质量方针,从2000年一直沿用到今天,能够充分体现公司员工的思想,体现市场和顾客的需求,管理体系手册对质量方针的解释和说明明确了公司质量方针在管理、生产和服务等方面与标准要求的一致性;同时,“一流”的内涵也是动态的,追求“一流”包含了公司“持续改进”的要求,公司通过确保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工作的“一流”(过程),实现产品的“一流”(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的“过程方法”质量管理原则。
5.1.2.2 质量目标
截止到2009年9月份,工程施工共验收分项工程10337项,优良10291项,优良率99.55%;其中建筑7406项,优良7360项,优良率99.38%;安装2931项,优良2931项,优良率100%。截止到8月底,总计完成高压焊口数1193641只,检验数量143989只,不合格数量1335只,一次探伤合格率99.07%。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比较好,均实现了公司年初制定的建筑分项工程优良率≥90%、安装分项工程优良率≥95%,承压焊口一次探伤合格率为≥98%的质量目标指标的要求。
截止到8月底,累计原材料试验2108组,砼试验3194组,钢筋焊接接头802件,回填土试验2131点,金属材料光谱分析816491点,测厚3682只,硬度8791只。
截止到8月底共建立计量器具3103台件,送检计量器具1300台件,在用计量器具送检率100%,送检合格率96%。
截至目前为止,公司在用完好机械设备共计6481台件(包括办公设备)。2008年9月至今新购入机械设备303台件,主要新购大型机械设备包括:2台130t龙门起重机、1辆80t牵引车、1辆SY5380THB-42型泵车、1台PR90型90t履带起重机等。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完成大修机械72台件,其中大修大型施工机械14台。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共调拨机械1330台次,保证了各项目施工资源的合理配备。2008机械设备完好率为98.5%,实现公司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目标指标(98%以上)。
5.1.3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从6月23日开始,对公司总部、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进行了一次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在内的一体化内审,到9月9日公司第一次内审全部结束,前后历时79天,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142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结合公司管理体系内审,根据MSP-00-3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规定,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也在本各组织了1~2次的项目部内审,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在内的不符合468项,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全部完成。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间较长,又与工程施工关系密切,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系运行已经趋于正常和合理。这一点在不符合项的分布越来越分散就能看出来。文件和资料的控制、施工技术管理、焊接管理、机械管理、工程监察、培训管理及采购等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展开比较容易一些,相关文件执行情况比较好一些。但也有一些如顾客满意度测评、工程施工不符合控制、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过程的控制虽然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仍没有完全满足标准及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这些过程的控制目的虽然都明白,但真正做起来仍没有很好地深入下去。
从不符合项分布情况来看,趋势不明显,不象往常一样,不符合项集中在那几个条款或程序上,而是分布越来越分散,因此对于不符合项的整改各单位不能局限在本单位发现的不符合项上,而是从发现不符合项的总体情况(已在早些时候网上公布)纵向横向考虑本单位体系的保持和完善。
5.1.4 质保监督检查
根据今年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来看,质保监督检查是保持和完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主要方式,它的随机性、具体性、高频率是内审工作所无法比拟的,对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作用越来越明显,质保监督检查逐步处于公司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机制的主导地位。
根据各项目部企业管理部工作月报统计,从2008年10月到今年8月,惠州、青岛、黄岛、费县、运河、菏泽、滇东、沙洲等项目部完成重要施工项目的质保监检107项,完成签证104项,完成日常质保监督检查717项,发出并整改验证关闭管理体系观察项1523项,现场问题601项。
5.1.5 上次监督检查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复评后的第二次监督检查,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3项,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继续使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1.6 顾客信息
面对工程项目点多面广、工程技术人员缺少、管理跨度大、工期紧且集中、原材料市场波动大、市场开发及工程经营风险高等新形势和特点,主管部门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加大了人员、机具等各方面的协调力度,严格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对项目部进行了重要项目(含大件设备的吊装和机械布置)和体系主管要素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项目部均相继完成了公司里程碑计划,实现了公司年初制定的生产、质量目标,各在建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均处于有序的控制当中,在建工程项目部加强与监理、电厂等方面的多方面协作,认真对待和积极处理监理、电厂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现未发现业主或其代表的投诉及不满意情况。
5.1.7 培训
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充分考虑项目部分散、内审员变化频繁等状况,错开施工高峰,组织对公司范围内226名内审员进行了继续教育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全管理体系标准、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相关的体系审核知识,并全部通过了内审员专业技能考试。公司充分利用网站、标语、报刊、培训班等方式广泛开展了公司级、项目级一直到各单位的全员管理体系文件学习、宣贯和普及。
5.1.8 锅炉压力容器安装检验管理状况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鲁电锅监[2000]14号文《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管理规定》的要求,在我省在建和新建的火电工程中正式实施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
公司成立了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安装组织机构,建立了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检系统。2008年,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修订了《锅炉安装质量手册》,顺利通过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锅炉安装许可证》换证工作顺利结束,8月24日取得新证。
今年第一季度,广泛收集了各职责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修订、会签并实施了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8月份又对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管理手册、程序及各岗位职责部分作了换页修改,为迎接10月份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换证审查做好准备。
5.1.9 审定项目管理手册
根据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及项目部要求,审定了运河、费县、菏泽等项目部管理体系文件,监检和督促辛店、沾化及众泰等项目部严格按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项目部管理体系,为项目部持续有效地开展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
5.2 环境管理体系(EMS)
5.2.1 总体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与质量和职业健康安全两个管理体系不一样,公司事先没有一套完整的工作模式和机构,意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虽然经历了近六个年头的体系运行,取得的成效仍然不明显,将环境管理意识变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断的努力,那么行动的依据首先是公司与环境管理相关的体系文件。
5.2.2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根据MSP-00-0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公司于2008年底下发了环境因素和危害评审的通知,各单位和在建项目部(包括新开工项目)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本单位涉及的环境因素进行认真评审,公司结合当前实际承担的工程施工情况对反馈的评审结果进行了汇总、整理、审核确认后,认为现有的环境因素仍能涵盖公司总部及所属项目部涉及的职能及全部活动过程,环境因素不需要更新,仅从时态、状态等方面调整了环境因素,重新评价了重要环境因素(共34个)并修订了控制计划,修编并实施了A-2009版《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及控制计划清单》。
5.2.3 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5.2.3.1 环境方针
公司的环境方针(遵纪守法经营、奉行预防为主;依靠全员参与、节能降耗增效;努力持续改进、共建美好家园)体现了公司环境管理的主导思想,表达了公司员工致力于环境保护的心声,符合相关方及标准要求,因此该方针仍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指导公司的环境管理工作。
5.2.3.2 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2009年,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共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四项,为了目标、指标的实现,又制定并有效实施了管理方案,各相关单位及项目部根据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了分解,完成情况如下:
a. 施工场界噪声均未超标:白天最高70分贝,夜间54分贝;吹管时噪声最高为79分贝。
b. 建筑安装垃圾处置:各项目部通过分类处置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基本做到了无公害处置。
c. 1211灭火器的使用:根据公司《2008年环境管理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制定的1211灭火器替换指标为35具。其中,青岛项目部10具4kg1211灭火器4月20日直接报废,新海项目部6月15日对6具1211灭火器也予以报废,共计16具。
d.逆变焊机替代直流焊机:2009年上半年新购逆变焊机15台,处理直流焊机45台。
5.2.4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
今年,公司组织各项目部特别是沿海、沿江项目部(如沙洲、青岛、黄岛、新海等)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及时做好应急预案演练演习,适时启动了洪水、大风应急预案,防汛、防风工作组织到位,经过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得生命财产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5.2.5 合规性评价
按照管理体系整合的要求及MSP-00-08《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获取、识别和更新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法律法规进行了重新整理和适用性判定,删除了废止和替代的法律法规,增加了新颁和修订的法律法规,并印发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一(2007年12月)和二(2008年8月)。
按照MSP-00-08《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获取、识别及合规性评价程序》的有关要求,公司在相关单位获取与公司生产、经营和服务有关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网站、中国法院网的法律法规规章检索系统、国务院公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查询系统以及中天法律查询系统等途径进行了广泛地获取和认真地识别,2009年1月份和2009年7月份分别整理形成了管理体系法律法规清单修正表三和四,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新增48项,更新77项,废止19项,其中,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74项,标准、规范、规程等其他要求70项。
公司组织安监部、工程部、公安保卫部、检测中心、职工医院、人力资源部、物资公司等单位对适用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进行了合规性评价,做出了合规性评价结论。各单位评价认为,公司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适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服务,能够得到比较及时的获取和更新,基本上能够满足指导、规范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的需要;同时认为,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体系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在本部门以及本部门管理的业务范围内能够得到认真地遵守和实施,能够较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达到了预期目的。
5.2.6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环境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86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环境管理体系由于与公司日常的管理关系不是很密切,其运行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工意识的强弱,从审核来看,职工的环境意识由于“社会大环境”及“公司小环境”的影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还应从关系职工的切身利益做起,从日常一些小事做起,积极引导和督促,持续不断地施加环境影响,确保环境管理体系正常、持续运行。
5.2.7 上次监督检查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中质协质保中心复评后的第一次监督检查,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项3项。不符合项发出后,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继续使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2.8 新版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宣贯情况
新版GB/T 24001-2008 idt ISO 1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及使用指南)已于2009年5月15日实施,按1996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的证书有效期到2009年5月15日,共有一年的过渡时期,为了避开2006年5月15日到10月下旬这一段时间环境管理体系证书的无效期,公司决定在今年环境管理体系第二次监督检查时将证书转换过来,同时依据新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对管理体系文件做适当的修改,以满足新标准的需要,并分级分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宣贯,就此在上半年已于中国质协质保中心进行了沟通,中心也同意了我们的意见,因此公司应在完成质量管理体系复评的同时做好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转换。
5.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5.3.1 总体情况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由于与安全监察体系的关系,有许多可靠的经实践证明了的制度、办法制约,安全意识已开始逐渐深入每个职工心中,体系文件对安全管理指导作用逐渐加强,基本满足标准的要求,但要想以最优化的人力、物力取得最佳的效果,还需要对每一位职工进行严格要求,规范其行为,使其逐渐向标准要求靠拢。
5.3.2 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
按MSP-00-02《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和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要求,年初公司组织对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及风险评价,确认后认为现有的危害仍能涵盖公司总部及所属项目部涉及的职能及全部活动过程,没有更新的危害,修订了重大危害及控制计划清单。
5.3.3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及管理方案
5.3.3.1 职业安全健康方针
根据公司目前的状况和相关方的要求,以及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绩效,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以珍爱生命为主线,注重预防,强调遵章守纪,依靠科学管理确保公司的体系的持续改进,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遵章守纪、营造文明环境;科学管理、永保一流体系;预防为主、消除一切隐患;珍爱生命、确保健康安全)体现了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宗旨和方向,突出了公司“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思想,符合规范及公司体系运行的要求,本方针已经在公司广大职工及相关方中间广为传播,并得到贯彻实施,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对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5.3.3.2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及管理方案
a.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完成情况
公司20099年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是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杜绝重大交通、机械、火灾事故;人身轻伤负伤频率≤2.5‟;杜绝重大职业卫生伤害事故。
截止9月29日,公司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未发生重大机械、交通、设备、火灾事故,未发生职业病及大面积食物中毒、流行性疫病事件,安全生产处于“可控、在控”状态,累计实现安全生产3623天。
b. 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从公司开展的历次安全检查情况及各项目部定期上交的安全报表中可以看出,管理方案得到了有效实施。
◢ 分目标一“防止高处坠落、高处落物伤人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新开项目均能及时组织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并经体检合格、办理上岗证后方上岗作业。
2)各项目部严格按照公司《安全设施标准化》和《安全文明施工整体策划手册》的要求,不断推进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使得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3)各项目部施工现场的脚手架搭、拆规范,能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公司《脚手架安全使用规定》,并于7月份开展了脚手架专项检查,各工地认真组织、积极整改,为提高工人脚手架搭设、使用的注意事项,各工地相继举办了脚手架专项培训班。
◢ 分目标二“防止起重作业伤害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起重工器具均已建立台帐,定期进行保养、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做明显检验标识,不合格的禁止进入现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2)加强对分包队自行购买的机械、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检验力度,坚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
3)严格各种吊笼的管理,不允许使用自制的吊笼,必须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并且经过检验的产品,吊笼提升架均加设限位、自锁安全装置。
◢ 分目标三“防止电动工器具触电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对电动工器具均能及时进行定期检验,并做了检验标识。
2)各项目部施工人员进行电气作业、操作电动工器具时均能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各项目部严格把关,认真检查箱式变和漏电保护器的性能,漏电保护器的性能和动作的灵敏性。
◢ 分目标四“防止重大交通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严格车辆的出入制度,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派车计划,坚持对驾驶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学习事故案例、吸取经验教训。
2)各有车单位均已完善车辆维修、保养安全规程,维修大型车辆时安排专人监护。
3)禁止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违章作业,机械公司实施《派车、用车单位安全责任连责办法》。
◢ 分目标五“防止重大火灾事故”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单位对所属的油库、化工库、氧气、乙炔站等危险场所和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作业场所均悬挂明显的安全提示牌和配备消防器材。
2)各单位在重点防火部位施工,均按照公司程序办理动火作业票。
3)各项目部物资公司对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贮存和使用均有明确规定,各专业单位化学品二级库基本上是零库存,做到了随领随用,危险品能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贮存和使用。
◢ 分目标六“降低射线探伤作业职业危害”管理方案实施情况
1)各工地检测中心已按规定为射线探伤作业人员配备了标准化安全防护服,现场射线探伤作业时,均能够提前发出通知,并在影响区域边缘设立警戒区和警告标志。
2)各工地合理安排射线探伤作业时间,在现场其它作业的休息时间进行射线探伤工作,避免与非放射人员的交叉作业。
5.3.4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参见本报告第5.2.5条。
5.3.5 内审情况
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符合总共97项,分布情况见附件1、2、3,整改验证关闭工作基本完成。
由于与安全工作的关系比较密切,安全监察体系的许多标准、制度及办法,再加上多年来安全工作经验,与环境管理体系相比,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相对比较容易一些,但是关于现场安全管理的制度、办法及实际情况等由于经济、人员素质、工程工期、工程分包等因素,完全落实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文件化、程序化及规范化管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和难度,这是产生不符合项的根源。
5.3.6 上次复评情况
2008年10月下旬,公司通过了中质协质保中心认证后的第一次复评,抽查了公司总部及青岛、黄岛等两个项目部,发出次要不符合项2项。不符合项发出后,公司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向质保中心提供了完备的整改验证关闭资料,经认证决定组评定同意批准颁发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予以注册,不符合项将在本次审核过程中验证。
5.4 上次管理评审结果落实情况
5.4.1 根据各单位反馈的管理评审信息、内审情况、质保监督检查情况以及早些时候收集到的信息,统一整理、核实、汇总、调整、会签、审批后,印发落实管理体系文件第一次修改通知单,2009年6月满足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转换需要,又印发落实第二次修改通知单,对公司2007版整合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局部修改、调整或补充。
5.4.2 针对管理体系不符合(包括观察项、认证审核出现的不符合等)整改过程中的迟缓、同类问题反复出现、验证资料不充分等现象,落实内审员考核机制,利用公司网络资源公示管理体系工作比较常见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落实解决方案,检查解决结果,对责任单位进行季度量化考核,目的是为了保持管理体系运行的严肃性。
5.5 管理体系关注焦点
随着公司执行管理体系标准和文件的不断深入,标准所反映的方法和思想(如过程方法、持续改进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等)已经逐步应用到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管理体系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已经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但我们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焦点问题,请各单位、项目部注意:
5.5.1 今年认证审核(外审)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复评;二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2000版向2008版转换审核。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各单位、项目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参与,不论现场管理,还是文件资料,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大量细致的工作,相关工作已分期在公司网站上作了安排。
5.5.2 公司已经取证培训了242个内审员,公司总经理进行了授权,但通过统计数据显示,个别项目部取证内审员比较少,就是取证内审员比较多的项目部也大多没有从事或兼职管理体系工作,取证内审员从事或兼职管理体系工作大约只占30%,造成了很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和体系工作的被动,请各单位在协调和调动管理体系工作时优先考虑公司取证内审员,以学以致用。
5.5.3 根据工程进展,环境因素及危害也相应发生变化,依据这种变化确认、补充和更新环境因素和危害,并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害,制订控制计划,制订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各单位、项目部需要依据本单位、项目部实际情况对于这些环节进行适时有效控制,本单位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应与其他相关单位及上级(包括公司或项目部)形成的各类文件和资料之间高度统一,避免矛盾、遗漏及冗余现象,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文件和资料也应引起同样的注意。
5.5.4 避免管理体系文件执行过程中的“三套主义”(文件一套、现场一套、记录一套),在内审和质保监检过程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证据,这对于文件的执行和落实非常不利,还要引起各单位的共同关注,不要发现问题再去查找文件。
5.5.5 根据公司内审及现场质保监检来看,员工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质量管理体系最好,职业健康安全次之,环境最次。因此,需要逐步改变这种局面,从现场管理到资料管理,增强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信心和决心。
5.5.6 顾客满意、数据分析、工程施工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等仍然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点要素,也是控制难点,在历次审核时倍受关注,通过今年的内审和监督检查来看,由于执行以上要素涉及的文件目的不统一,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证据仍然不足。因此请主管及相关单位多加注意,这些要素的控制是从质量管理的角度以事实本身的处理、以持续改进工程或工作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强调“预防为主”,没有任何人的定向思维因素。
5.5.7 有效性、充分性、适用性是文件必须具备的重要属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是考核文件科学性的主要指标,从这两个方面考察个别单位编制的与管理体系文件相关的制度、办法或规定,没有结合本单位的管理流程和特色,纲领性、口号性、原则性的语句多一点,可操作和考核的内容不具体或太少,职工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
5.5.8 根据内审和质保监检显示,管理体系运行的自查自纠环节,由于担心问题的处理过程及结果,有些单位往往发现不了问题,自查自纠形式主义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那么管理体系仅靠主管部门的监检维持运行,整个管理体系运行的监检体系就出现了断层,不利于体系的持续正常运行。
5.5.9 在执行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时,各单位应及时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注意体系文件规定的即时性、周期性、必要性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最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查性,最容易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公司管理体系的持续正常运行提供非常有力的证据。
5.5.10 各单位、项目部应注意发挥内审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内审员管理程序》的规定要求应落到实处,一个集体管理体系运行的优劣与内审员职责的发挥有很大的关系,内审员直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5.6 提交管理评审事项
根据各单位、项目部提交的本管理评审阶段内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调查、汇总、整理将以下问题提交管理评审,请公司领导指示:
5.6.1 工程管理部提出:由安监部主管现场文明施工工作。目前,工程部在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给予了积极配合,上次管理评审已提出现场文明施工工作的职责划分,但此项工作的主管责任划分仍没有书面明确,各项目部的管理职责也未统一。
答复:现场文明施工工作仍由工程部主管,安监部行使监察职责。
5.6.2 企业管理部提出:在今年认证审核(外审)前后启动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修改程序。公司整合后的管理体系文件已经经过了两年多的运行,在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修改通知单的形式进行了逐步的完善,目前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已经转换,文件中的许多条款也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一些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也有改变或新增,公司工程管理的现状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有些管理流程需进一步改进、细化、优化和提高,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换版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因此为了满足标准和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外审前后各主管部门就要站在标准要求和工程管理需要的高度从可操作性、可检查性的角度考虑本单位本相关的体系文件的修改工作,外审以后企业部组织文件修改意见的汇总、整理、协调、调研、会签及审批等一系列工作,估计2006年第一季度出台。这次各单位提出的修改建议将统一融合到新版文件中,换版以前仍按原文件执行,以便迎接外审,保证文件执行的连续性。
答复:企业部组织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修订换版工作,各单位站在满足标准和工程管理要求的高度本着持续改进的原则重视体系文件的修订换版,计划2006年第一季度完成。
5.6.3 企业管理部提出:内审员取证培训。2007年公司分三期集中脱产取证培训了242名内审员,两年的有效期已经结束,根据需要公司仍将聘请专职教师结合新版公司管理体系开展内审员的取证培训工作,并以此推动公司新版管理体系文件的全员学习。
答复:企业部组织内审员取证培训,计划2006年第二季度完成。各单位、项目部从内审员素质和取证情况考虑项目部内审员配置。
以上事项的落实跟踪验证参见工作联系单。附件
附件1: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体系—项目)
附件2: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单位—体系)
附件3:2009公司第一次内审不符合项分布情况统计报表(单位—项目—体系)
剑舞倾城
2011-04-19 11:42 汗,楼主是个什么公司啊,好像是建筑公司一样的,还有项目部的哇.呵呵.
第五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学习心得
三体系学习心得
——工程技术部、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
公司管理手册自5月15日发布实施以来,我技术管理部、安全管理部和工程技术部组织部门成员认真、系统、全面的学习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加深了大家对管理体系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落实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于2010年5月15日正式发布实施。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管理手册
三体系管理手册是对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全面描述,它是全部体系文件的“索引”,对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有特殊的意义,是管理体系中的a层文件。
公司管理手册确定了公司管理方针:精心设计 诚信服务;预防为主 保护环境;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科学管理 持续改进。并制定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手册的内容包含了管理体系运行的一系列相关的程序描述,和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的界定,制定了管理体系的运行准则。我技术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是管理体系运行的主要负责部门,负责管理体系的日常维护、年审和管理体系文件的归档整理。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就是为了完成管理体系要素所规定的方法。在书面或文件化的程序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做;应采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其内容是描述实施管理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的b层文件。
公司根据管理手册和公司运营特点,制定了20个程序文件,用于支持管理手册的相关要求。程序文件详细的规定了公司运营中各个部门的过程职责,并指导各项管理工作的实际运行步骤和方法。设计到我工程技术部、技术管理部和安全管理部的程序文件主要有: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程序、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施工安装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程序、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符合事件处置控制程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改进过程控制程序和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第三层次:作业文件 作业文件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一个程序文件可分解成几个作业文件,能在程序文件中交待清楚的活动,就不再编制作业文件;作业文件与采用要素的程序相对应,是对程序文件中整个程序或某些条款进行补充、细化,不脱离程序;国家、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规范不作为作业文件,单独在“标准规范目录”中体现。在作业文件中通常包括活动的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以及如何
做,应采用什么方法、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即5w1h原则。作业文件的内容是描述为实施程序文件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具体活动。作业文件是管理体系文件结构中的c层文件。公司的作业文件由各个部门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制定,用于支持程序文件,使之便于操作。
通过此次的管理体系学习,我部成员对管理体系有了重新的认识,以下是我对管理体系的一些理解: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按照标准要求使公司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最终使得公司产品在质量上满足顾客要求,并达到公司自定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的整个环节中,过程的概念一直贯穿其中。所以我对过程这一概念有较深的理解,公司的质量、安全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就是按照过程建立。对单个过程的管理,基本思路是采用pdca的方法 1)过程的策划。2)过程的实施。
实施就是具体运作,按照策划要求组织实施,使过程正常运转起
来。在实施中,应当对过程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3)过程的检查。
对过程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根据验证结果对过程进行确认。所谓验证,就是对过程输出进行某种方式的测量,然后对照输入的要求,看其是否符合。如果符合要求,说明过程是成功的,如果存在问题,就应该采取纠正措施。
4)过程的改进。
过程经过检查,发现有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改进。也就是对过程的结构、输出、输入、活动、人员及其它资源进行改变,甚至可能导致对过程的重新策划。
对公司内各种过程或部门内各种过程的管理,也是采用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要求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内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关注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应用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
1)过程的识别
识别过程可能会遇着两类情况。一是过程已经存在,则仅是过程的识别;二是过程尚未存在,那么此时的识别即为对该项过程的策划。2)理出关键过程
企业的过程网络非常错综复杂,不管是对于哪一级管理者来说,理出关键过程,并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对质量管理来说尤为重要。3)简化过程
过程越复杂,过程的结果、运行成本、管理难度、失控可能性等各个方面就越容易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过程进行简化,我认为是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功。所谓简化,一是将过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较为简单的小过程,二是将不必要的过程取消或者合并。4)按优先次序排列过程
由于过程的重要程度不同,管理中应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将资源尽量用于重要过程。当然,这并不代表对次要过程可以放弃管理,可以不给予资源保障。5)制定并执行过程的程序
要使过程的输出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必须制定并执行程序。没有程序保障过程就会混乱,结果是过程要不未能完成,要不输出达不到要求。我认为程序的类型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已形成文件的书面程序,一种是以工作习惯形成的一些潜规则。一个公司的潜规则不能太多,应受到控制,有所节制。6)严格职责
任何过程都需要人去控制才能完成。因此,必须严格职责,确保人力资源的介入。7)关注过程接口
所谓接口,是上一个过程的输出和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之间的连接处。如果接口不相容或不协调,过程的运作就会出问题,而这可篇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武汉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标准 wises-sc-2009 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手册
编制:贯标工作小组 版本号:a 武汉x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xxxxxxx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co.,ltd 手册修改记录
目 录
0.1 最高管理者声明
0.2 管理方针、目标发布令 0.3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0.4 公司简介 0.5组织结构
0.6 过程职能分配表 1.前言 2.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4.1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和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5.2.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 5.2.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危险源控制 5.2.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5.3 管理方针 5.4 策划
5.4.1管理目标
5.4.2管理体系的策划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5.5.2管理者代表 5.5.3内部沟通 5.6 管理评审
资源管理 3.1 6.1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2.1总则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4.1 产品实现与运行控制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 7.2.2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 7.2.3顾客沟通
7.3 设计与开发(删减)7.4 采购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 7.5.2确认过程的控制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7.5.4顾客财产 7.5.5产品防护
7.6 监视和测量装臵的控制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8.2.2 内部审核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 产品(服务)的监视和测量 8.2.5 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 5.1 测量、分析和改进篇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
红河恒林化工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运行情况总结报告
我公司从2010年编制引入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思想已深入人心,从管理上较原来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现将近四年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言
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2010年3月我公司编制了第a版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并于2010年3月9日公司开始全面运行。通过体系的运行控制、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相关规定、制定完善作业指导书等多项措施对各质量过程控制、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进行控制,自体系运行以来,公司所有的部门都按照体系的要求执行。未发生任何重大的质量事故和顾客投诉事件及,有效降低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二、体系运行成效
公司于2010 年开始建立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展至今体系已经运行达4年之久。不仅强化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增强了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客户满意度,为员工创造了安全、温馨的工作环境,而且树立了较好的企业形象,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建立了科学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循环式的运行方式,各项工作都处于比较严格的受控状态。公司的行政文件、体系文
件和技术文件都进行了有效管理,均按照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执行。各部门都建立了外来文件清单,质量纪录清单等,合理运用各项管理机制和表单进行工作的管控,方便了日常的管理工作。通过定期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工作质量检查,运用数据分析等各种科学手段,对系统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力求不断改进工作,促进系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确保预期方针、目标的实现。
(二)促进了公司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确定管理者职责,各项内部事务工作都制定了文件化的工作程序,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要求,让全体工作人员都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做和做得怎么样、如何自我评估和自我控制。全体工作人员均按规定的要求去做,形成一个全面控制、高效运转的质量管理体系,克服以往那种凭经验管理的不规范做法,解决基础管理弱化、内部协调不畅等问题,使管理工作步入科学、系统、规范的要求。
(三)制定出各部门的质量目标。部门的目标管理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质量目标检查,各部门基本实现了本部门的质量目标,且各部门依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严把质量关,使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 100%、用户满意率达到85%以上。
(四)对我公司生产区域涉及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职业健康进行了相应的风险辨识与评价,通过管理程序的运行控制、严格执行三层次文件相关规定、制定作业指导书等多项措施对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进行控制,有效降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根据公司环境、职业健康目标、指标,制定了管理方案;收集了各业务部门工作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公司生产区内环境、职业健康目标的实现,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存在问题的纠正改进措施 i体系有效运行最根本的要求是:“说=写=做”。即“写下要做的,做所写的,检查所做的”。质量体系管理的这三条基本要求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一)对导入体系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在公司执行体系标准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内部体系审核和工作质量检查等发现,部分人员对公司推行管理体系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在实践中不能完全有效地运用管理方法,从而在部分工作中出现了生搬硬套的现象。
(二)因为iso标准中概念太多不好掌握。公司现有的管控程序虽然很规范,做到了事事有记录,时时有记录,但太细,执行起来不是很方便,影响了工作效率,也造成工作成本上升问题等等。所以,有效运行体系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断地实践,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持续改进,切实将iso标准的管理理念与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相融合,促进公司的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和机关效能的全面推进,最终实现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的提高。
鉴于此,改进措施如下:
(一)管理层高度重视,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管理者推动是关键,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首先,管理者要树立质量、安全健康意识,做履行职责的明白人、带头人。其次,建立相关的责任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施最终的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再次,为有关的过程、部门的质量职能质量活动,提供履行管理体系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和评价准则,诸如作业指导书、评价与验证规范等,并配置必要的资源。最后,管理者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强化日常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沟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各部门、各岗位的业绩与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二)提高意识,加强培训
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与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密不可分,若要提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意识,加强管理水平,就要抓好管理培训。管理培训内容是一个要求不断提高的纵向过程;对培训对象而言,一个从高层领导到一般管理人员,再到一线操作人员的全员培训,这是一个横向过程。由此可见,教育培训贯穿于公司全面质量管理的所有人员和所有与质量相关的过程。管理培训的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意识,首先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并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为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然后针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对领导培训内容应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着重于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内容和人文因素,对基层员工培训则应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知识为主。同时抓好技能培训,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
(三)人人重视,人人参与
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某个、某几个质量管理人员或质量管理部门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上到最高管理者,下到每一名员工。首先,最高管理者质量管理的驱动者,观念、意识、态度以及行为方式是公司全体员工参照效仿的典范,正如一艘大船上的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其次,各科室与各基层单位组成质量管理链的各个节点,任何一个节点的失控,都会导致质量管理运行不畅。因此各部门都应积极投入质量管理活动中,齐心协力完成其在服务实现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职能。再者是个人参与,个人是团队最小单元,生产的具体操作者,所以他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符合质量、安全标准或要求的重要性,以及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将会造成的损失,进而自觉地去识别和解决服务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
题。只有每个员工“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减少差错,防微杜渐,才可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体系才能有效运行。
(四)加强管理的过程控制
体系管理是通过过程来实施的,公司要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必须对过程进行控制。过程控制的重点要抓工艺管理,工艺是产品建设管理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操作规程管理、生产管理、材料管理、人力调配、生产环境等都要由操作规程提供基本依据(简称人、机、料、法、环)。这就要求管理者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并对关键过程进行重点控制。
事实证明:科学的、先进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我公司运行是有效的、适宜的、符合的。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按照iso9001:2008 标准的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积极开展过程控制、客户满意度的测量、服务、纠正预防措施等有效的持续改进工作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将体系的运行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取得更好的成果。篇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北京中油宝石油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依据gb/t50430-2007 gb/t19001-2008 gb/t24001-2004 gb/t28001-2001标准)
文件编号:zyb/qeom-2011 版本号/修改状态: 受控状态及分发号: 编制人: 文件编制小组 审核人: xx 批准人: 吕小华 2011年3月10日发布
2011年3月10日实施 篇五:(2013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q/jtd 天湖供电局企业标准 q/jtd-20308001-2012 代替q/jtd-20308001-2008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手册 2012-12-01发布 2013-01-01实施 天湖供电局 发 布
目 次 目
次.................................................................................................1 前
言................................................................................................2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3 1
范围..............................................................................................3 1.1 总则..............................................................................................3 1.2 应用..............................................................................................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4 4 管理体系.............................................................................................4 4.1 总要求............................................................................................4 4.2 管理体系文件.......................................................................................5 5
管理职责..........................................................................................7 5.1 管理承诺..........................................................................................7 5.2 关注焦点..........................................................................................8 5.3 管理体系方针......................................................................................8 5.4 策划..............................................................................................9 5.5 职责权限与沟通...................................................................................14 5.6 管理评审.........................................................................................16 6 资源管理...........................................................................................16 6.1 管理体系的资源提供...............................................................................17 6.2 人力资源管理.....................................................................................17 6.3 基础设施管理.....................................................................................17 6.4 工作环境管理......................................................................................18 7 供电和服务的实现...................................................................................18 7.1 供电和服务过程的策划管理.........................................................................18 7.2 与电力客户有关的过程管理..........................................................................19 7.3 电力工程设计管理.................................................................................21 7.4 采购管理.........................................................................................22 7.5 电能供应和服务过程管理...........................................................................23 7.6 计量和测量设备管理...............................................................................25 7.7 电力运行过程的环境保护管理........................................................................25 7.8 电力运行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26 7.9
电力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26 8 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26 8.1 总则.............................................................................................26 8.2 管理体系监视和测量管理............................................................................27 8.3 不合格品管理.....................................................................................29 8.4 数据统计和分析管理...............................................................................30 8.5 改进管理.........................................................................................3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天湖供电局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职能图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天湖供电局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天湖供电局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能供应和服务流程图 q/jtd20503014-2008 前 言
《职业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手册》根据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以下简称“管理体系”)编制。2012版《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与2008版的不同点为: 1.全文根据xxxx”xxxx”的要求重新进行了编辑性修改,凡是”xxxx”明确规定的输入和输出,《管
理手册》将强调对过程的控制(如“三集”中明确规定物的集约化管理,《管理手册》在描述7.4“采购”条款时,重点强调的是对进库物资品质的监督和向主管部门进行采购物资品质的信息反馈)
2.根据xxxx三集五大的要求对局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做了调整; 3.根据调整后的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对管理职能做了相应的修改; 4.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对手册全文的结构做了编
辑性修改。5.根据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对手册中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条款的文字
做了修正。6.在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与农电网管理有关的xxxx企业标准的目录。
为便于使用者准确地理解管理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条款的对应关系,凡管理手册段标题引用管理体系条款的地方,均用小五号黑体注明与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条款的标题,没有标注条款标题的为《管理手册》的要求。
本标准为天湖供电局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中的一项标准,列入第三项“电力生产管理”模块。本标准的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天湖供电局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天湖供电局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天湖供电局局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飞玲、陈家炜。
本标准2008年首次发布,2012年第一次修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1 范围 1.1 总则
《健康安全环境质量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为天湖供电局规定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管理体系”)要求,并阐述了本局建立管理体系的目的: 承诺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 证实有能力稳定地提供电能供应和服务,保证满足电力用户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通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持续改进的过程,增进电力用户、社会成员和员工的满意程度; 确信天湖供电局在22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电能的供应和服务过程,符合所声明的管理体系方针并向外界展示这种符合性。
通过第三方认证,确认管理体系审核、认证和注册。1.2 应用
《管理手册》规定的所有要求,均适用于220千伏及以下电能供应和服务以及有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活动。
考虑到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1.1条款中的注1对产品定义为“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产品实现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天湖供电局管理体系认证的范围为电能的供应和服务,不包括7.3条款“设计和开发”,故予以删减。但考虑到在输变电网架规划和工程设计与电能供应过程中的质量(电能能耗、环境保护、供电半径等)与优质服务、环境保护等均有着直接的关系和影响,故电力工程规划、设计应按照7.1条款的7.3.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和7.3.4“设计和开发的评审”、7.3.6“设计和开发的确认”、7.3.7“设计和开发的更改”条款控制。对7.3.1“设计开发的策划”7.3.3“设计开发的输出”和7.3.5条款“设计开发的验证”予以删减。单删减上述三个条款并不影响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责任和能力。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q/gdw 340-2009 《农村电网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规范》 ——q/gdw 519-2010《配电网运行规程》
——q/gdw 520-2010《10kv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规范》
——q/gdw 512-2010《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3.1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和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所规定的术语和定义。3.2本手册中出现的术语“产品”,按照1.2条款的定义。3.3 “jtd”为杭州天湖供电局的汉语拼音缩略语。4 管理体系
(对应iso9001:2008标准第4章“质量管理体系”)
(对应iso14001:2004 标准第4章“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对应ohsas18001:2007 标准第4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01范围
第四章规定了局建立文件化管理体系的要求、程序、步骤和方法。
第四章适用于局最高管理层(管理者代表),局办公室在建立文件化管理体系的管理内容和要求。
4.02 管理内容和要求 4.1 管理体系总要求
(对应iso9001:2008标准4.1.条款“总要求”)
(对应iso14001:2004标准4.1.条款“总要求”)(对应ohsas18001:2007标准4.1.条款“总要求”)4.1.1 管理体系建立 4.1.1.1 按照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1.2条款“ 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当《管理手册》在描述相应的要求涉及到本局的管理体系时,简称为“三标一体”,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