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作业检查制度
学生作业检查制度
理念: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
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每节课都要求布置适量的作业和预习任务。
2、作业的内容:
(1)教师必须熟悉中考考试说明和近年的中考题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平时作业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2)布置的作业必须经过同科教师精选,严禁不加选择的盲目翻印已有资料(特别是单元、期中、期末、中考等阶段、综合性练习)。
(3)对配合教材下发的同步练习册的题目,同科教师认真研究后,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完成。
3、作业的形式:
(1)作业一般可分成基础型、模仿型、创造型等几种类型;作业注意基础性、递进性和创造性。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自觉空间。
(2)提倡布置趣味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形式灵活、少而精的作业,坚决反对布置大量的、机械的抄写性作业。
教师批改作业的要求:
1、作业收交及时(每课一收),认真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说服、指导,及时追交,达到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出现以机械抄写多遍作业的形式对不交或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
2、教师批改作业要准确无误,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批改作业。
3、提倡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
4、如果作业出现大量错误,在找原因、想办法、搞清楚的基础上必须重做;如果出现普遍性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强化此类题型的练习。
5、收集学生优秀作业。教师有责任留心并收集推荐观点新颖、思维创新、解题独特的优秀作业或作品,分别编辑成册或以其他方式,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学校对教师布置批改情况的检查
1、学校坚持严格的作业检查制度,以此作为衡量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教学切实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
通过查阅,座谈,问卷等形式,真正体现“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理念,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2、用检查、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教务处在每月对学生作业进行不定期抽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了解学生作业的收交率及教师的批阅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将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记入教师教学综合考评量化。
王庄中学教务处
2011年11月
第二篇:作业检查制度
作业检查制度
一、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
1、作业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知识内化、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每节课都要求布置适量的作业和课后作业。
2、作业的内容:
(1)教师必须熟悉中考考试说明和近年的中考题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平时作业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
(2)布置的作业必须经过同头教师精选,严禁不加选择的盲目翻印已有资料(特别是单元、期中、期末、中考等阶段、综合性练习)。
(3)对配合教材下发的同步练习册的题目,同头教师认真研究后,结合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完成。
3、作业的形式:
(1)作业一般可分成基础型、模仿型、创造型等几种类型;作业注意基础性、递进性和创造性。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作业,让学生有足够的自觉空间。
(2)提倡布置趣味性强、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形式灵活、少而精的作业,坚决反对布置大量的、机械的抄写性作业。
(3)教师可指导有能力的学生阅读教师精选过的优秀课外读物,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作相应的督促指导与鼓励。
二、教师批改作业的要求:
1、作业收交及时,认真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同学,任课教师说服、指导,及时追交,达到杜绝不交作业的现象。严禁出现以机械抄写多遍作业的形式对不交或没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惩罚。
2、我校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都实行全做全批(作文除外)。从教师的批改日期标注评语、到学生的作业本的整洁格式书写、改错方式等都要严格规范,借此确保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教师批改作业要准确无误,严禁利用学生批改作业与试卷。
4、提倡教师运用人性化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与交流。
5、如果作业出现大量错误,在找原因、想办法、搞清楚的基础上必须重做;如果出现普遍性错误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并进一步强化此类题型的练习。
6、收集学生优秀作业。教师有责任留心并收集推荐观点新颖、思维创新、解题独特的优秀作业或作品,分别编辑成册或以其他方式,以示对学生的鼓励。
三、学校对教师布置批改情况的检查
1、学校坚持严格的作业检查制度,以此作为衡量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使教学切实落实到平时的教学训练中。通过查阅,座谈,问卷等形式,真正体现“教师走进题海,学生走出题海”的理念,切实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将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2、用检查、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教务处在每月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不定期抽查,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对学生作业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了解学生作业的收交率及教师的批阅情况并进行详细登记,将检查结果在教师全体会上通报,并记入教师教学综合考评量化。
第三篇:作业检查制度
作业检查制度
完成作业是学生保证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常规工作。为提高作业的实效,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教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了解教师上课、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情况。依据我校教学实际和一般教学规律,特制定鸡东县永和中学各学科作业检查制度,请全体任课教师配合执行。
一、检查的时间
采用定时检查、随时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1.定时检查:每月一次,由教导处组织,对全校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的实施情况作全面的检查。
2.随时检查:根据需要,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对某个年级、某门学科或某位教师任教的部分学生作业进行检查。
二、检查的形式
通过查阅、问卷调查、作业展评等形式,对需要检查的内容作全面的了解,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填入《教师作业情况检查登记表》中。
三、检查的内容
1.看教师对作业的设计
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要体现适切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2.看教师对作业的布置
教师布置作业的数量要少而精,体现作业的整合性。
3.看教师对作业的批改。
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每次批改都注明批改日期。
4.听学生对作业的意见
对作业的检查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感受、意见和建议。
四、检查结果的反馈与评价
教导处把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中获得的信息要分析总结,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向有关课任教师反馈检查结果,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在教职工大会上作讲评,并计入绩效工资的考核。
本制度于2008年节9月1日开始实施
附:各学科作业批改量化标准
科目 必做题练习册日记作文钢笔楷实验报告语文2次/周 1次/周 6次/学期1次/周数学 4次/周2次/周英语 4次/周2次/周1次/2周物理 2次/周2次/周1次/2周 化学 2次/周2次/周1次/2周 政治 2次/周2次/周历史 2次/周2次/周地理 2次/周1次/周生物 2次/周2次/周1次/2周 备注:1.作业量由学校统一规定,教导处适当调整。2.考试试卷要求全批。3.教导处检查重点:必做题、练习册、各类考试试卷、语文和英语学科的作文。
作业检查制度
鸡东县永和中学
2008.9.1
第四篇:如何检查学生作业
如何检查学生的作业?
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
第一,把学生分层(优、中、低三层);第二,把学生分组(每个小组4-5人,不宜过多)(每个小组的人员要求:优、中、低结合:1:1:3,男、女生也有一定互补性;学生的性格与气质类型也要有一定的互补性,责任心强的、有威信及管理能力的做组长,可设正副两名组长)第三,老师随机检查各小组的作业,各组组长的作业老师必查,以确保组长能对作业把关,组长要每天检查本组每个组员的作业,汇报主要问题与指导修改情况,老师要把重点问题进行记录,设计指导方案或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其次,作业分层。对第三层的学生可只要求抄写例题,或与例题形式一致的问题。要有对应的检测原题或例题,组长每要负责这项任务,老师要随机抽查。有一定效果后逐步提高要求。
第三,以上述做法均要有评价与评比:公布各小组作业的情况,组长检查的情况,通过班中的板报或数学报公布、鼓励,一定要以鼓励为主。
第四,对于检测或考试成绩,既重视个体成绩,也重视小组的整体成绩,进行整体成绩的比较,促进学生努力。
第五,表彰家长,大面积地表彰,不表彰的是少数,少数才没有市场,就会有人行动。但对家长不宜批评、指责,一定要以鼓励为主。但一定要引导家长的行为不能起负面作用。(我们这里有一所学校家长因各种原因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经过学校利用家长会,多方面评比,多角度引导,这个学校的整体的成绩上升非常明显。)
如果是初三可改为逐层帮带的方式,对于第三层的学生建议您可以考虑把作业换成中考试题模式的作业,即有针对性的布置,包括课上,比如专门解决1-5题,其过关了,再向后发展。这个方法提高成绩是比较有效的,就是用题带点(知识点),但要给这样的学生找师傅,让其能问。
以上方法均要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教师与家长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数学老师要学会与学生说话,这一点我不多说了,但这很重要。要会欣赏学生的每一个行为,特别是在数学方面的行为,把其自身好的方面“诱导”出来。学生会渐渐会爱上数学并喜欢数学老师。
第五篇:西关小学学生作业检查制度
银城街道西关小学学生作业检查要求
根据学管会对学校评估检查的标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现制定作业批改要求。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其基本要求做到“四精四有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评,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一、作业布置
1、各科基本作业有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
2、作业要精选,作业量要适当。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分层次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3、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做作业实行“四先四后”,即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后解题,先思考后动笔,先解题后验证或检查。要教育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按照本学科的规范要求来书写或解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作业批改
1、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各科作业要尽快批改,应在下一堂课前批改完毕,并发给学生,教师要做作业讲评。作业批改要认真,无科学性错误,字迹端正、规范。作文要全收全批,有眉批有总批,书面作业除一般的全批改外,特殊的可以面批。
2、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字迹要端正,书写要清楚,批语要简明,批改符号要统一。各种作业批改一律采用等级制,即甲、乙、丙、丁。
评价等次的一般标准:
甲:作业内容全部正确,书写符合要求(端正、整洁、美观)。
乙:作业内容略有小错,书写较好,基本符合要求。
丙:少数作业有大错,书写一般,或作业内容无大错但小错较多,不够整洁、端正。丁:作业内容错误较多,书写马虎、潦草、不合格式要求。
3、对优秀作业和有进步的作业,要适当写表扬或鼓励的评价语;对作业中出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必须在全班及时分析、讲评并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对有困难的学生应个别指导。评语中应多鼓励,不能出现伤害学生的语言。严禁以罚做作业的形式变相体罚学生。
4、教育学生按时按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本封面上写明校名、年级(班级)、学生姓名。封面和封底都要保持整洁。要求学生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字迹端正、清楚、整齐、清洁、大小适中,努力做到整洁美观。
5、对学生的作业本做到放置整齐,封面整洁,四角平整,用完后妥善保管,以备检查。
6、要求学生独立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不抄袭,做完后仔细检查。对不完成作业或作业马虎的学生,要分析原因,通过教育、辅导让其重做。
7、每次作业批改时要有批改记录,重点记录、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作业情况,并加强指导。
三、各学科作业项目及次数:
(一)语文
一年级:上学期:①汉语拼音簿 ②生字本。作业次数:至少每课一次
下学期:①语文作业②生字本。作业次数:至少每课一次
二年级:①语文作业②生字本。作业次数:至少每课一次
三至六年级:①课堂作业,每课一次;②周记,间周一次; ③作文,每单元一篇;④家庭作业可用配套练习册。
(二)数学一、二年级:①课堂作业,每周三次②配套练习册。
三至六年级:①课堂作业,每周三次②家庭作业可用配套练习册。
(三)英语:3至6年级英语作业,每学期20次。
(四)品德与社会:课堂作业:每周一次。
(五)科学:课堂作业,每课一次。
(六)美术:课堂作业,每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