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刚《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3:3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建刚《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建刚《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

第一篇:管建刚《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

管建刚《我的作文评改举隅》,不仅有原文,有影印的评改痕迹,还有详细的评改说明。细品这些说明文字,深受启迪。高明的语文教师,一定也是厉害的外科大夫,擅长通过恰到好处的修改,让平淡的文字焕发神采,让自卑的学生鼓起自信的风帆。

1、改作文,不只将意思写清楚,还得考虑,怎样改,读起来顺。

2、“头”和“脑袋”,意思一样,却没了对称的美。

3、关联词,能不用就不用,能用半个就用半个。

4、这样改,意思一样,语气却强了不少。修改,很多时候,改的不是意思,而是意思的强弱程度。

5、“的时候”,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可删去。

6、写作文,要善于讲长句改为短句,便于读者的阅读。

7、要让学生多积累不同的表示“说”的字、词、成语,如“打圆场”、“吹牛”、“辩解”、“口出狂言”等。

8、能让故事本身隐藏起来的、人们一读就懂的“中心”,尽量不要直白地写出来。

9、第一人称的作文,往往不写“我觉得”,读的人也能知道是“我觉得”,而非“别人觉得”。

10、小学生作文,大都写自己的事,写的时候,事情已经发生过了,事情的结局都已知道,容易把后面的事,移到前面来写,这要不得。“星期三”,删去,这事发生在“星期三”或“星期四”,没价值。

11、“我说:‘阿婆,谢谢你’”,改为“我谢了阿婆”。说话句改为转述句,简洁,干净。什么时候用直接的说话句,什么时候用转述的说话句,有讲究。

12、删去八、九、十节。这些对话,没什么用。写人的对话,要思考:哪些话有意思,要写;哪些话,可写可不写。可写可不写的,要删。

13、写心里的想法的句子,绝大多数的“我想”,都可以删去。

14、表决心的话,往往是“说大话”,作文中,这类话,能不写,尽量不要写。

15、很多时候,提示语并不要用表示“说”的字词,用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心里想法,就行了。

16、第二、三节,合为一节。两节意思很紧,不能分开。分节,要找到一个意思的“断”点。

17、作文,不是要把所有的对话,都写进作文;也不是要把所有的心里想法,都写进作文。内心想到的话,也要选择。

18、前后说的话,两个意思,提示语放中间,能起到区分、转折的作用。

19、删去第二节,与中心“诚实”,没关联。要学会从“中心”出发,剪取材料。

20、“我们边吃着这人间的美味边开始赏月”,改为“吃着人间美味,赏着天上月亮”,意思一样,语言的美感、节奏感不一样了。作文,要追求这样的语言。

21、“写景”不像“写事情”。事情本身有顺序,景色本身没顺序。不少同学,看到哪里写哪里,写出来的作文,肯定乱。写景,写后的“改”,更重要:能合并的要合并,重复的要删去,冲淡整天美感的,也要删;当然,考虑不周的地方,要改,要添。

22、“妈妈告诉我说”,多了个“说”字。“告诉”已含“说”意。此类病例,较常见。如“振振有词地说”“回敬我说”,都多了“说”字。

23、题目改为《保安素描》,简洁,有新意。“素描”,美术上的专用名词。将数学、科学、体育、音乐、地理、化学、历史、计算机上的专用名词,活用到作文里,常有想不到的好效果。

24、网络时代,有同学写作文,喜欢用网络符号,这不好。网络语言,可以用一部分,那些流传广的,大家熟知的网络语,可以用,如“给力”、“羡慕嫉妒恨”、“神马都是浮云”。网络符号,能不用,尽量不用。

25、文中,有不少地方,删了“我”字。第一人称的作文,往往能删去不少“我”。

26、整篇作文,用了太多的感叹号。感叹号用多了,好比人吃多了药,产生了抗药性,那可不是好事儿。

27、删去“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故事到这里,还不知道下文有“意外”,很多同学都犯这个常见病——后文的结局,写到前文来;(2)删去了,有悬念。

第二篇: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读书笔记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读书笔记

柯秀珍

在书店的时候看到《不做教书匠》这本书,题目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了想读的念头。这是管建刚老师这本书的标题。当听到杨校长跟我们推荐《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时,脑海中就有一个疑问:“不做教书匠,做什么?”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渐渐了解了这是一本针对青年教师的心理而写的书,深入浅出,有如青年教师的“圣经”,一些西方油画的插图更增加了这种感觉。随着阅读的深入,也开始明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做“教书匠”,“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做一名有约束感的教师;做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上进感的教师;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专业感的教师;做一名有亲和感的教师;做一名有智慧感的教师。”

书中亲切生动的语言,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通过细细的品读,让我的确是受益多多。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学质量不高。请记得,你没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这对于刚上岗并没有几年的我来说,看到这样的语句,这样深入我们年轻人内心的语言,这样贴心地为我们分析失败,鼓舞进步,怎能不让人激动?我缺少的就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我很多时候在失败面前迷茫而不知所措,这本书,给了我启发,给了我无限的鼓舞。让我有勇气去面对失败,让我有勇气去接受失败,让我有勇气去挑战失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勇于创新与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读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是呀!小孩子是无暇的。我不禁想起我现在的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真是一副和谐的画面!年轻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许多作为教师作为青年应该有的。突然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这个小孩我一点都不喜欢”,“真巴不得早点送走他们”云云。刚舒张的笑容立刻收敛了下来。我在问自己,为什么?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丢了教师该有的亲和力。管校长说:“教育是朵带笑的花。”教育工作更需要微笑,我们微笑的价值,将超越经济的总和。是啊,所有孩子都喜欢老师能把微笑挂在脸上。当你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教师们从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我国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渔。当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并把它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国外教育界提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可见重视学生的后天学习、后天发展,是最科学的教学方法。回顾自己的教学,大部分时间只是比较机械的传授学生以知识。正的成了管老师所说的教书匠了。

《不做教书匠》只要我们心中有教育,心中有学生,我们每天都很努力地学习着,工作着,始终跟着时代的脚步在前进,我们就能成为学生心目的好教师。这是最重要的!

第三篇:管建刚作文

管建刚和他的“作文教学革命” 《小学语文教师》 记者 朱文君

编者按:管建刚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与他在一起,他大部分时间总是微笑着,认真地听你讲话。可是,读他的文字,你会感受到另一个管建刚:锐利、深刻、独到的思想纵横捭阖,令人叹服。作为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语文老师,他始终坚持把自己的思考化为实践,创下带班两年,学生发表作文 200篇的记录;先后出版《作文魔法营》《不做教书匠》《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等书,均引发广泛反响。

记者:您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叫《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大家很想知道,您在作文教学上有怎样“革命性”的行动? 管建刚: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名叫《评价周报》,配一本“评价周记”;“评价周记”又分两个部分,一是“每日简评”,二是“每周一稿”。每个双休日,写稿件向《评价周报》投稿是学生的唯一语文作业;周一,从学生稿件中选用部分作文,由学生输入电脑,制成《评价周报》,周五出版。这—写作系统的构建,目的是唤醒学生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使学生明白写作是自我表达、与人对话。

“作文教学革命”之“动力系统” 记者:办班级作文报并不是很新鲜的作文活动,很多老师都办过手抄报啊、电子报啊,为什么您的实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管建刚:我想,最关键的,是我坚持做了8年,和学生们一起办了300多期的《评价周报》。一件事情,当你坚持做8年,你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你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才能坚持下去。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同时,也就是教育智慧的孕育和诞生之际。在这8年里,我依托班级作文周报逐步构建了小学生写作的“动力系统”“助力系统”“保障系统”“训练系统”。

记者:作文教学最困扰教师的,就是学生写作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您的“动力系统”都有哪些内容,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管建刚:班级作文周报本身对学生有吸引力,学生想在周报上发表文章,它刺激着学生的写作欲望。但一两个月,周报的新鲜感消失,这份动力就会削弱。怎么办?我策划了三年的作文教学方略。

第一年:“等级评奖”。

学生每发表一篇文章,就发“刊用纪念卡”一张。“刊用纪念卡”用普通的名片纸制作,卡上印一段激励的话。获得3张“刊用纪念卡”,获“作文新苗”称号;再发5篇文章,获“作文小能手”称号;再发表7篇文章,获“班级小小作家“称号;之后,是“班级诺贝尔文学奖”,要获得这个奖,需在周报上出两三个“小作家专栏”,并在正式报刊上发表文章。获得“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的同学,有资格出版“个人专刊”。“等级评奖”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教学细节,教学的力量其实就来自于教学细节。

第一次出版要“煽情”。出版班级作文周报,实际上是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练习写作的场景与状态。教师要做好第一期班级作文周报的投稿动员工作,充分造势,煽起学生激情,使之跃跃欲试。第一次选稿要“偏心”。主要是偏向于作文中等生和困难生,中等生是个接口,能使比他们厉害的人产生不服气的心理:他行,我怎么不行?第一次选稿要有学困生的作文,使学困生们感受到“我也行”。

第一次发卡要隆。第一次发“刊用纪念卡”要隆重,让学生在掌声中上讲台,掌声中回座位,感受作文给他们带来的尊严和自豪。我常用数码相机把这些场面拍下来,这同样是一笔童年的财富。形式的隆重会使学生更看重写作。当学生把写作与尊严、自豪联系在一起时,写作的动力才能持久。

第一次授称号要少。第一批获“作文新苗”称号的人不宜多,让学生产生神圣感,觉得这是一项值得为之努力也需要努力的荣誉。最后—批“作文新苗”要多,让他们全部跨上一个台阶。

第一次示范要到位。每接一个新班,第一周的“每日简评”和“每周一稿”我会和学生一起写。每天放学前,我把自己写的“每日简评”读给学生听。

第二年:“积分活动”。

所谓“积分活动”,就是学生在《评价周报》上发表一篇作文,就获得一张相应的积分卡,如学生甲发表的作文计491字,获得491分的积分,学生乙发表的作文计941字,则获得941分的积分。

积分,也用名片纸制作,印上下面的话:

祝贺您在第()期作文周报上发表文章《 》,据统计,您的这篇文章获得()分的积分。期待着您再次写出精彩之作,祝您在下一次获得更多的积分!

学生积分卡上累积的分,是“素质报告单”上“作文”项成绩的决定性依据。“积分活动”有以下规则:

(1)基分。即学生发表习作的字数所得的相应的分。

(2)扣分。每期《评价周报》出版后,有四人小组对报上的作文进行评审——四人小组是按顺序轮的,发现一个错别字、错标点,从“基分中扣去10分;发现一个病句,扣去20分;发现一个交代不清或前后矛盾之类的问题,视情况扣去50—100分。扣下的分数,奖给四人小组。因此,四人小组和作者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方想多得到些积分,—方不想让到手的积分如煮熟的鸭子飞了。

(3)加分。《评价周报》每月开展一次“点题征文”。一等奖加500分,二等奖加400分,三等奖加300分。学生发表的作文被评为“佳作”,加100分。作文正式发表,奖300分。学生一个月若能写完一个周记本,奖500分。出一个“小作家专栏”,得1500分。

(4)排行榜。每位小作者获得的积分,由学生小助手记录于Excel文档里,月底利用电脑里的“工具”统计出一个“积分排行榜”,发在“班级作文周报”上。“排行榜”10人左右为一个军团,军团按积分排,前10名为第一军团,11—20名为第二军团,21—30名为第三军团……每个军团都分设冠军、亚军和季军。“排行榜”每月发布一次。教师在操作时,每个月都要搅动、打乱“排行榜”的排序,有意让第三、第四军团的学生进入第一军团。有“动”感,才有活力。第三年:“„稿费‟活动”。

如果说发表是“精神”刺激的话,那么稿费就是“物质”刺激。发给学生的“稿费”不是真“钱”,而是在一张名片纸上敲上“《评价周报》第期稿费 元 角”字样的章,以此模拟稿费单。“稿费单”有什么用?——换课外书。书从哪儿来呢?起初,我从自己口袋里掏,学生每年在正式报刊上发表上百篇作文,学校对我有奖励,我就用这个钱买书。后来,我设想了三种经费来源:A学校提供。B家长资助。C收取实验费。

这样做,效果出奇地好,学生无论是写“每周一稿”的劲儿,还是对录用稿件修改的积极性,都超出想象。但也有问题。作文优等生见老师发一些不怎么样的文章,会问:为什么发他的不发我的?

为此,我推出了分版面设置“稿酬”活动:A版是“精华版”,每千字 8元;B版是“升级版”,每千字7元;C、D版是“大众版”,每千字5元。C、D版“酬金”低,录用的文章数却多。学生写好稿件向编辑部投稿的时候,必须注明投什么版。录用A版的文章只在投A版的稿件中产生,录用B版的文章只在投B版的稿件中产生。这就形成了作文优等生同作文优等生竞争的良好局面,空出版面给其他同学发表作文。

第斯多惠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不断地点燃、维护、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作文教学革命”之“助力系统”

记者:管老师,听了您的介绍,我能想象学生在“动力系”下的别样的写作状态。刚才您提到的“助力系统”又是怎么回事呢? 管建刚:“动力系统”只是个大架构,需要一些灵活多样的点子来推波助澜,我把这些点子称为“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之“助力系统”。第一,佳句精选。作文困难生的作文整体来看不如人意,里面却也常有一两句话写得不错。为此我推出新栏目——“佳句精选”,专门刊发学生的佳句。第一年,三次入选“佳句精选”,获纪念卡一张;第二年时,每人选一次,得50分;第三年时,每人选一次,得5毛钱“稿费”。“佳句精选”到六年级时作用很大。那时,学生作文越写越长,周报受版面所限刊发文章的篇数明显减少,这会损伤学生的写作欲、发表欲。“佳句精选”能够让更多学生的名字出现在周报上,使他们得到鼓励。

第二,心语港湾。即学生在上面写祝福的话,比如祝福同学、爸爸妈妈的生日,祝福某同学发表文章、获得奖励。也可以在“心语港湾”上说道歉的话,与朋友伙伴难免有疙瘩,与爸爸妈妈难免有摩擦,有些话当面不好说,那么,把这一切交给班级作文周报吧。第三,话题辩论。班级作文周报使文字有了一个实现交流、交际功能的舞台,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现实功能,“话题辩论”,则是进一步发挥文字的交际功能、作文周报的舞台功能。“话题”最好选择一些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两难”话题。如:同桌,自选好还是老师安排好;流行歌曲进课堂,该,不该;网络游戏,好,不好;和伙伴怄气,该不该先低头求和……

第四,想象接力。我们陆续开展了《鸡大婶奇遇记》《大话三国》《明天的故事》《小旅行记》等“想象接力”。学生展开想象,一个接一个地写,有的“想象接力”。写了数万宇,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第五,优先卡。“优先刊用卡”,简称“优先卡”,顾名思义,学生在投稿的时候上“优先刊用,同等质量优先刊用。“优先卡”要尽可能地运用到与作文“无关”的事件上。如数学考试得了满分,歌唱得动听,运动会上获奖……这样奖,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才运卡。每期“班级作文周报”,教师都要选定5篇“佳作”。学生也从本期周报中选出5篇佳作,猜中3篇以上者,有资格进入“才运大抽奖”,这是“才”的含义。抽到谁,要看运气,这是“运”的意思。凭“才运卡”可在“心语港湾”栏目上发表文字,也可以用两张“才运卡”换一张“优先刊用卡”。

第七,新星亮。一般每月推出一位作文“新星亮”。被选中的同学上了“新星亮”,一月里将连续发表3至4篇文章,“一炮打红”。就三年整体设计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成为“新星亮”栏目的“新星”。“新星”多挑选中后等学生。中后等学生的成功,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大石块,波澜向着四周扩散。

第八,出专刊。除了为班级小作家推出“个人专刊”,我们还有以下“专刊”:“假期专刊”“月末增刊”“新年专刊”“毕业专刊”等。第九,装帧大赛。学生每天写“每日简评”,每周写“每周一稿”,一学期下来,少的写了五六个本子,多的写了十几乃至二十个本子。每学期末,我举办“„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评比“最美的书”“最厚的书”“最有创意的书”“最佳前言奖”和“最佳封面设计奖”。

“作文教学革命”之“保障系统”

记者:这么丰富的作文教学金点子,看来,是会让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写作激情。您在“保障系统”里又做了哪些创造性的工作呢? 管建刚:中国最年轻的专栏作家蒋方舟的母亲、作家尚爱兰说:“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才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等于文字的高位截瘫者,他的文学生活不能自理,要靠别人才可以存活,等于是一个高度迟钝者,到处都是食品,根本就看不到哪一种是可以吃的,要别人指定了才知道吃。”“我的作文教学革命”里的“保障系统”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拥有“发现”的眼睛。——这主要依托“每日简评”。“每日简评”,要求学生每天用几句话简要记一件事儿。招术虽小,作用却大。我们都有这类生活经验,五天前花掉的钱,五天后怎么也想不出用在哪儿了。当时若记上几个字,一看到这几个字,不仅知道了花费在哪里,而且知道怎么花费的,那天消费的情形也历历在目。“每日简评”是模糊记忆中的一个线头,有了这线头,人就有了一条走向记忆的绿色通道,能够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每日简评”由三个部分组成:(1)日期、天气和心情指数。“心情指数”,即学生在记录这个事件时的心情。学生根据当时的心情,标上表示生气、高兴、烦恼、哭泣的人物简笔头像。(2)题目。要给素材起题目,这对发展学生的拟题能力有好处。拟题能力是一个很重要、很现实的写作能力。若能配合黑板报开个“好标题集锦”栏目,每日上墙更换,相互比赛,相互学习、借鉴,更好。(3)记叙或描写所积累素材。素材可以有两类写法,一是简要记叙事件的全过程,相当于概括全文;二是详写事件中的某个细节。

学生初次接触写“每日简评”,随意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放开他们思维的手脚,打消他们记载的顾虑。在此基础上,又适当收一下,处于收收放放、放放收收的调节状态。“收”的类型有:全收型,本周的“每日简评”的主题由老师定,同学都写这个话题。半收型,由学生自己确定本周“简评”主题,但都有一个连续观察、体验的对象与话题。活动型,以“保护一个蛋”为例,一周里,学生每天都带一个生鸡蛋在口袋里,“每日简评”记录护蛋的情况,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伙伴的。这些年我用过的“收”的话题如:“女生眼中的男生”“男生眼中的女生”“话说管老师”“老师发脾气”“咱们班的课前准备情况”“调皮鬼的调皮事”“咱们班的作业拖拉王”“每天烦恼一点点”“班级大明星的故事”…… 除了“每日简评”,“保障系统”还有两个支撑性的活动活动日”“作文活动课”。

“作文活动日”,定于每周一,它是“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作文训练最重要的基点。这一天,主要开展以下活动:(1)修改活动。晨读时间,四人小组相互阅读、修改伙伴的习作。伙伴阅读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写下推荐语: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为什么要推荐它发表在班级作文周报上、推荐语要签名。被推荐的学生习作录用了,发表了,小作者可以选用一条伙伴的推荐语附在后面发表,待遇等同“佳句精选”。

(2)作文活动课。主要有以下环节:第1个环节“让我呼喊你的名字”,大家齐声高呼这期周报上发表的作文的题目和小作者姓名。第2个环节“佳作真精彩,看看又是谁”,揭晓上一期的佳作,看看哪些同学榜上有名;之后同学选本期周报上的佳作。第3个环节“你有才我有运,才运大抽奖”,进行“才运大抽奖”。第4个环节“佳作齐欣赏”,邀请部分被评为“上期佳作”的同学朗读“佳作”,教师一旁做点评。第5个环节“走进大本营,练好真本领”,此环节是一个作文技能训练。每次的训练点,一定要与学生发表在周报上的作文的精彩之处挂起钩来,也就是与“佳作赏读”紧密联系在一起。

(3)发布用稿消息。下午放学前,宣布本周班级作文周报录用的稿件,宣布完毕,也可请人选文章的同学代表做一分钟即兴发言,这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又增强学生发表作文的荣誉感。记者:管老师,老师们肯定非常关注两个问题,放在最后请您解答: 1.您学生的写作负担和您的批改负担是不是增加了?2.“作文革命”会对孩子们的作文考试成绩带来什么影?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下的学生的写作负担并不重。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靠几篇大作文和小作文训练是写不好作文的,负责一点的语文老师都要求孩子写日记、周记。“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不再写传统的“大、小作文”,只写“每日简评”和“每周一稿”,从学生的写作数量和老师的批改数量来讲,并不比任何一位负责的语文老师多。实践中,学生的写作热情被激发,自觉自发地写日记,一些同学一年写了一二十万字,那是在兴趣之下的写作,有兴趣,就没负担。坦率地说,教师批阅这种发自心灵的作文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本质上属于自由作文,作文考试正好相反。我无法让孩子们回避考试,因此我在训练体系里增加了“点题征文”这个活动,一个学年有十来次征文,三年有30来次征文,选取教材上、教材外可能会考到的、或有典型意义的题,练一练。

第四篇:作文教学-管建刚

管建刚作文讲评教学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一、姓什么

师:知道我姓什么吗? 生:姓管

师:知道我最想认识你们班的谁吗? 生:最想认识我们班的管弦乐。

师:管弦乐在哪里?(找到学生)管弦乐,咱们握握手,管老师跑了那么多地方,要找到一个姓管的同学,有多么难,你知不知道?所以请你把手握得紧一点!(握手)师:你不仅姓管,这个名字比管老师,管建刚,不知好听多少!管老师就是没生个儿子,要是我生个儿子,一定叫管弦乐。

师:我想认识的第二个同学,也是她的名字吸引了我。姜莱。姜莱在哪里?(找到学生)你是姜莱?你就是我们的姜莱? 师:请问一下你的将来想做什么? 生:我想当警察。

师:英姿飒爽的女警。每次别人喊你“姜莱”这个名字的时候,你是不是都会想起将来的这个梦想?

生:有些时候会。师:有些时候会是吧?我希望别人每次喊你姜莱的时候你都记得。我记得根据哈弗大学的一个研究,这个世界上如果他从此刻开始,就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为梦想而努力的人,你猜有多少,只有3%。而这3%,经过哈弗大学的研究,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人生成就。师:大家喊喊她的名字。生:姜莱

师:你喊他的名字,想起了什么?

生:我想起了我的将来,如果我学习努力的话,我的将来就是一片光明;如果我学习不努力的话,只能当一个普通人和平凡人。

师:首先,普通人和平凡人是现实的;第二,有一个远大的梦想,做一个不普通、不平凡的人,那是最好的!我非常欣赏她,当她喊道别人名字“姜莱”的时候,她想到的是自己的将来,自己的伟大。

师:姜莱——一个多么神奇的名字!每一个人,当你喊到“姜莱”的时候,就像她那样,想一想自己心中的梦想。

师:我想认识的第三个同学姓蓝,好像是叫蓝伊宁。(找到学生)你真的姓“蓝天”的“蓝”,“蓝颜色”的“蓝”? 师:姓“蓝颜色”的“蓝”,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那么有没有姓黄,“黄颜色”的“黄”呢? 师:有没有姓白?中国姓里有没有姓白的呢? 生:有。

师:有没有姓黑? 生:没有。

师:错了,这个名字很好玩,姓也很好玩,姓白的姓黑的都的。姓紫的,说不定也有。师:我还想认识几个名字,梅兰婷,吴鹿野,林嘉强,应该是个男生吧!尽管那个发型有点„„余坦悦。

师:四个女生一个男生,咱们班的男女比例就那么失调吗?是不是应证了一个古老的传说:男生的作文都不如女生?错的?希望如此,那我看看这堂作文课上,男生和女生的表现如何!上课„„(师生问好)【教学过程】

一、好题欣赏

师:我为什么记住这些名字?因为他们的题目,读你们的作文,读到了他们的作文题目,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师:(课件出示)一起读。生:叠出来的快乐

师:你看了这题目,就知道他写什么吗? 生:叠被子

师:可是他不讲叠被子,他讲,读—— 生:叠出来的快乐

师:真是好题目(出示课件),读—— 生:《我是可以打败他的》 师:读—— 生:《功夫不负有心人》 师:继续 生:《粽子,我来征服你》 师:还有一个 生:《我是小厨娘》

师:这些作文的题目取得真好有些同学的题目就不咋的!他做的家务是拖地,他的作文题目就是—— 生:《拖地》。

师:他做的事情是洗碗—— 生:《洗碗》。

师:他做的事情是叠被子,他的作文题目就是—— 生:《叠被子》

师:哪有这么给你作文起题目的呢?按照这样的理论的话,你如果姓黄,生你出来的时候爸爸看到了凳子,你就叫“黄凳子”你要是姓白,爸爸正好看到的一支粉笔,你就叫“白粉笔”。是这样起名字的吗?可是,怎么有这么多人给你的作文这样起名字呢?作文的题目应该是这样起的(课件出示),一起读—— 生:《叠出来的快乐》 《我是可以打败他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 《粽子,我来征服你》 《我是小厨娘》

师:不要忘记这些好题目背后的作者,一起念—— 生:林彦辰、吴鹿野、林嘉强、姜莱、余坦悦 师:以后给你的作文起题目,就应该这样动脑子。

二、好词欣赏----时代感强的词

师:这次读大家的作文,不仅让我发现了这么多的好题目,也让我发现了很多让我吃惊的好句子,让我吃惊的非常棒的字、词。

课件:原来衣服就是这么洗的,貌似很难……

----陈佑

老爸老妈最终也屈服于我,成为我最忠实的拥戴者和子民。——方隅 师:我们现在看第一句。你来—— 生:读句子

师:陈佑在哪里?你来读—— 生:读句子

师:方隅在哪里?我很喜欢这两个句子,因为这几个词(课件点红“貌似”),念。生:貌似 师:“貌似”什么意思? 生:好像的意思。师:对。

生:相似的意思。

师:对,就这个意思,不说。

师:猜一猜,管老师和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没有这个词? 生:没有。师:为什么?

生:因为以前还没创造出来。

师:这个词是你们这个时代才有的。我很喜欢陈佑,用了这个时代的词来写作文。写作文要用你这个时代的词。再看„„(课件点红“老爸、老妈”)读 生:老爸、老妈。师:你今年几岁 生:12虚岁

师:你说得那么清楚干吗?你12虚岁,你爸爸是不是很老? 生:是的。

师:你妈妈是不是很老? 生:还行。

师:把你爸爸抛开,你说你妈妈还可以,那你为什么称他老妈? 生:因为这样子就会有种亲切感。

师:这个老妈并不是表示妈妈老,是不是?老爸也并不表示爸爸很老,是不是?读„„ 生:老爸、老妈。

师:告诉你,管老师小时候,从来不知道叫爸爸该叫老爸,叫妈妈该叫老妈。我估计如果我叫了老妈,我老妈会狠狠揍我的。这是你们这个时代的词,是不是? 生:是。

师:写作文应该像陈佑那样,用你们这个时代的词。你脑子中还有没有些这个时代的词? 生:神马。生:浮云。生:星座。生:给力。生:杯具。师:还有餐具? 生:杯具。生:有木有。

师:记住,写文章要用上你们这个时代的词,别人一看,才知道,哦,你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人。

师:你是这个时代的小朋友,一起读——貌似 生:貌似、老爸、老妈 3.好词欣赏----用词准确

师:王彦然在哪里?你来读!课件出示句子:

“我迫不及待地告诉妈妈:“妈妈,妈妈,这碗是我洗的。”妈妈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王彦然 生读句子。

师:采访一下,这段话有没有哪个词你写得很得意? 生:写满了。

师:怎么,人家都不说,你说了干嘛? 生:还有“迫不及待”。

师:你觉得“迫不及待”比“写满”还好吗?你来 生:我觉得“写满”更好

师:可能你认为“迫不及待”好。但是,我必须告诉你,在这段话当中,作者少讲了,“写满”这个词,要合这一现象。来,读—— 生:读句子

师:你这个词,怎么来的呢? 生:我老爸告诉我的。

师:有的时候,背后的答案不知道的为妙。读—— 课件出示: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可就因为这一口吃下去,_______________。师:这个“迫不及待”是不是用得好?别急嘛,迫不及待干嘛呢?想要答案。可是,这一口吃下去,味道很不好,怎么说?迫不及待地说——

生:一口吃下去,结果我的“迫不及待”变成了应该要冷静。师:他说一口吃下去,味道很不好,你会怎么说味道不好? 生:一口吃下去,我为自己的“迫不及待”付出了代价。师:这句好,不错。

生:一口吃下去,我的心情从“天堂”降到了“地狱”。师:也不错,都给你们打90分。

生:一口吃下去,我才发现自己的处地有这么糟糕。师:90分的句子。你来!

生:一口吃下去,我“热情的火焰”被浇灭了!

师:写这样的句子真好,可是,比你们更好的!把眼睛睁大,特别是小眼睛更要睁大。谁这么有才呢?这才女在哪里?刚才男生不服吧?传说中,女生比男生的作文好。人家才女就是才女,一起读,来!

生:可就因为这一口吃下去,我的脸立刻变形了。师:再读快点,看看这次是女生胜还是男生胜!不过这句话不是你们的,是我刚刚想起来的。它就写一个同学的眼睛特别小,你会怎么说?

生:小得比老鼠还小。

师:老鼠的眼睛你那么仔细地看过?

生:他的眼睛特别小,笑起来几乎看不见了。师:笑的时候就看不见了吧?

生:他的眼睛特别小,站在远处看,不知道它是睁开的还是合上的。

师:我宣布,男生胜利!因为,睁大你的小眼睛看——(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师:写文章是非常好玩的事情!好玩在哪里?你要写出这样好玩的句子,让所有看到你句子的人都为之发笑,要崇拜你这么有才的。写文章,你写的时候,美妙的语言出现得越多,越快乐,越幸福。把它当作作业来做的人,越痛苦。恨不得跳楼。

三、用词细思量----词语的节奏美

课件出示:我卷起裤脚,拿着拖把,拎着水桶,拖着拖着,一不小心滑了一跤。生读句子 师:(点红“卷起裤脚,拿着拖把,拎着水桶,拖着拖着”)你看,这句子写得好,四个字,我卷起裤脚,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一起读!生:读点红部分 师:郑梦婷,你这个四个字四个字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实话实说,没有对错,只管说来。有意把它打造成四个字四个字的,还是无意当中妙手偶得?

师:你要考虑那么长时间,管老师就要考虑你是无意当中妙手偶得的。师:林彦辰,你读。

课件出示:天呀!这个乱七八糟的地方是我林彦辰的温馨小窝?被子一半在床上,一半在地止,枕头这儿一个,那儿一个,还有一个竟然成了台阶。生读句子

师:我尤其关注这些,请大家从“被子”这个地方开始读。(生按要求读)

师:要问和郑梦婷一样的问题,一半在床上、一半在地上,5个字5个字;这儿一个,那儿一个,4个字4个字,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得之?(无意得之)

师:很好,这两句话特别清楚,对得那么工整,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我们班无意得之得的那么好!然而有些同学就不是无意得之,他们出了点小事故。出示:“嘻唰唰,嘻唰唰”,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擦地板,很惬意吧!师:我觉得这句话里,要么去掉一个字,要么加上一个字。你来!生:我觉得应该去掉最后面的“吧”字。

师: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字,不在痛处和痒处。生:它没说是谁一边擦地板。师:那是我给省略的。(提示学生关注红线部分)

生:我觉得应该加上一个“着”字,一边哼着小曲一边擦着地板。师:如果要去掉一个字,应该是哪个字? 生:一边哼着小曲的“着”。一边哼小曲一边擦地板。

师:这样子写就不是无意了,就是故意的。如果你能这样故意的话,你的文章就会经常出现刚才那么美好。这个同学也是无意的,但是他的无意就出现了麻烦。你看出来了吗? 出示:喜的是苍蝇被歼灭了,忧的是我的桌子弄脏了—— 生:悲的是我的桌子被弄脏了,少了个“被”字。师:上面有“被”字啊!

生:喜的是苍蝇被歼灭了,忧的是我的桌子被弄脏了—— 师:对,你发现它多了两个字。生:我的

师:去掉“我的”是吧?他可以用去掉的方式。咱们一起读!生:喜的是苍蝇被歼灭了,忧的是桌子被弄脏了——

师:我估计他也是故意的,不故意能让句子变得那么对称,那么有节奏? 师:能不能加上? 生:能

师:谁说能的?你来得一下!生:喜的是我把苍蝇歼灭了—— 师:没有“我把”的。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可以?

生:因为加上去就不对称了。

师:你把它改成一样的不就对称了吗?变成“我的苍蝇”。生:苍蝇是有生命的,是它自己的。师:你很有众生平等的意识。

生:喜的是我把苍蝇歼灭了,忧的是我把桌子弄脏了。师:可以,当你故意去这样制造的时候,你的语言会渐渐渐渐走向富有对称富有节奏的美感。师:以后要写文章要有这么一点点故意。

四、诊断“连词病”

师:你们写好的作文有没有修改? 生:没有。

出示:我装作没听见,只见我一手按住衣服,一手紧握着板刷,在涂了许多香皂的外衣上来回漫不经心地刷着,可无论我怎么刷,衣服上那一片脏兮兮的油渍始终未被刷去,依旧顽固地停留在那儿。师指名姜启越读。

师:姜启越这样的话在班里作文里面我找了好久,像这样的话实在太少了。属于稀宝。为什以呢?因为我在我们班里的作文里看到的大部分不是这样写的,是这样写的。

出示并师读:我先装作没听见,然后我一手按住衣服,一手紧握着板刷,接着在涂了许多香皂的外衣上来回漫不经心地刷着,最后还是没有刷去。师:在写文章的时候,在写做家务的时候,用了“先”“接着”“然后”这样的同学„„你用了吗?(连问5名学生,都说“好像用了”)师:咱们来看看。师板书:

出示:我小心翼翼地拧开煤气灶,慢慢地放上水,盖上锅盖。师:我就在想,难道学做家务就一定要用“先”“接着”“然后”吗?我就发现,这句话就一定要用“先”和“再”吗?读(学生齐读出示的句子)师:通吗?(连问4人“通吗?”)师:再来!读。生:我先烧了„„ 师:有个“先”,我的耳朵还可以。读----生:我烧了一壶热水,倒进水池里,向里面挤一些洗洁精。师:你开了个小差。你来读。生:略。

师:这句话你这样读通不通? 生:通。

师:谁说不通?

生:我觉得不通。没有连贯起来。

生:我认为“向里面挤一些洗洁精”在“挤”和“一”中间加一个“了”。师:你的问题不是出在“先”、“再”上。

师:同学们,我告诉你们,在这里这个“再”是不需要的,这个“先”也是不需要的。因为,你烧了一壶水在前面,是不是已经是先了,接下来向里面挤,是不是已经是后了?本身句子的顺序就表明了先后,这就不需要了。师板书(先 再

接着

然后

最后)

师:这些词,在写写作文的时候,要进入你用词的黑名单。这些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师:板书“连词“

师:连词和关连词一样,是文章的胶水。胶水的味道好闻吗? 生:不好闻。

师:胶水是化学物品。胶水用得越少越好。你连词用得越多,文章中的胶水味越浓。用多了连词,不该用的用了连词,这就是你写作文的一个语言的病。师板书“连词病”

师:不止这么短的可以去掉,长一点的,用了很多很多连词的都可以去掉。

出示:一切准备就绪,首先往锅里倒入菜油,油烧热,然后放入牛肉,用锅铲翻炒,同时加点酱油、盐。牛肉炒得时间不能太长,不然会炒得很老。接着放入青椒一起炒,放点葱,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最后牛肉炒青椒出锅了。师:有哪些连词? 生:有“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同时”。师:完整地说一遍。师:咱们把它们都去掉。

生:一切准备就绪,首先往锅里倒入菜油,油烧热,然后放入牛肉,用锅铲翻炒,同时加点酱油、盐。牛肉炒得时间不能太长,不然会炒得很老。放入青椒一起炒,放点葱,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牛肉炒青椒出锅了。

师:把这些连词去掉以后,这个语言就变得干净了。师板书“干净”

师:去掉这些连词,你的语言就变得干净。你写作文的语言美不美,其中有一个标准:干不干净?

师:发了一张小纸条,这张纸条里有不少连词,请你马上拿出笔来改一改。生修改句子:

师请一名学生上台修改。

师:好了的同学去掉之后读一读,看通不通。

生齐读改好文章:只见周谊拿出一袋面粉,舀出两勺(略)

师:去掉之后通吗?顺吗?去掉之后就更通更顺。这就叫语言的美。干净之美。记住这是我们语文里的一个病,(“连词病”)一起读。闭上眼睛背。

师:不到迫不得已,不用连词,不用语言的胶水。没有连词的话,真的很精彩。出示:“哗、哗、哗”,我使劲地甩动着被子,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被子已经干干净净的了。我双脚成马步,双手拿着被子,一甩,哈!被子终于变了模样,从皱巴巴变成了平缓缓,这真象人们坐电梯——可能比电梯快,来得快呀!指名陆珏瑶读片段。

师:没有一个连词吧!通吧?顺吧?美吧?

五、寻找小插曲

出示:不知是手太滑还是衣服太滑,风衣掉在了地上,我一不小心踩了上去,手刚好拿住一只袖子往上一拎,我一个重心不稳,往前趴去。眼看就要撞上前面那块大岩石板了,我把手往前一挡,谁知,它又借住了弹力,反弹了回来,眼看就要来个四脚朝天了,“啊”我尖叫了起来。大概过了一秒钟左右,我“安全”地着陆了。指名王舒艺读片段。

师:读到这里,听到一个“先”、“接着”、“然后”吗?通吗?顺吗?美吗?你懂了,就是真美,如果是不懂,就是臭美。

师:这段话真好,不仅没有连词病,更重要的是她写了一个做家务的小插曲。(板书:小插曲)

师:你们在做家务的时候有没有碰到类似的小插曲呢?说说看,生:刚擦过玻璃,又有灰尘了。

生:晒衣服,领口太小了,套不上去。生:被子太宽,难折。

生:地板上都是泡沫,滑一跤。生:用洗洁球擦碗。生:打蛋,蛋掉锅里了。

师:直接掉锅了,省了一个步骤。师:同学们,你要写要你的“做家务”,就要像王舒艺那样,要寻找小插曲,这很重要。师:要有寻找小插曲的本领。一起读,一读背。师:寻找小插曲很重要。读 生:寻找小插曲

六、放大小插曲

师:寻找小插曲还不是最大的魅力。魅力还在于“放大小插曲”。板书(放大小插曲)

师:王舒艺是怎么放大的呢?(出示红线部分)你们读,我来计时。(学生读文,师计时)师:这个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很短的。这一秒钟的事情,你读了45妙,放大了45倍。一定要有这个功夫----放大小插曲(学生读)

出示:我右手拿起刀,左手扶着西红柿,手不能扶的太多,也不能扶太少,切的时候不要太犹豫,要干脆果断。师指名余坦悦读。

师:有没有开始切啦?还没切呢!已经写了两行半了!怪不得她的作文能写到800多字呢!出示:我轻轻用手指在蛋糕上点了一下,软软的,像是一个微型的蹦蹦床,你按下去,一放手它有弹回来。

师指名王诗雨读,其他学生不停地做点蛋糕状,数次数。

师:你那个不叫点,叫戳。生:60次。

师:这叫马蜂窝了。

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写作本领,读 生:放大小插曲。

七、模拟小插曲

请刚才读文的几名学生起立。

师:王诗雨有一个重要的本领。写了980字。

师:是不是很期望他们公认他们放大小插曲的秘诀? 生:看作文书。

生:要找出做这件事的细节。师:更细小的动作。生:要注意观察。一个很小的细节,也可以写出很多。师:你是写的面包。你是怎么观察的? 生:按下去之后感受它弹力,然后写下来。师:更小的细节是怎么来的? 生:就是洗衣服的时候„„

师:洗衣服有很多元素,一边洗一边想怎么写作文。

师:是不是真的很难说出来的。这个事情不能请教他们,应该请教另外一个人。生:作文书。

师:列夫*托儿斯泰(出示图片)

师: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不颁给列,是文学史上最大的损失。师:他有三本书,《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你知道什么叫世界名著吗? 生:就是世界上都十分有名的著作。师:这种解释叫故名思意 生:世界上举世闻名。

师:怎么判断他是不是有名呢?首先第一条必须这个作者已经死了。第二,至少死满30年,他的书还在不断地流传。你知道列死了多少年了吗?到今年101年。我们来看看它中文版本有多少?(看中文版的封面《战争与和平》)

师:问谁,问他。我来讲一个列的故事。怎样让更小的细节,揪出来。有一天,列在书房里写作。女儿突然听到书房里传出汪汪的狗叫声,而且还持续了很长时间。爸爸就很害怕,爸爸从来不养狗的,是不是有野狗闯进来了。女儿一看,正看到列趴在地上像狗一样叫和爬。女儿就问:爸爸干什么这样子啊?列就说我正写到一条狗走和叫,于是我就模仿这条狗走和叫。就是这个故事,你悟到点什么东西? 生:要经过亲身的经历。

师:没有一个人会变成一条狗去经历的!对不对?于是他采用一个什么办法? 生:模仿。

师:模拟。你只能像狗一样,爬叫,感觉到他的状态。

师:放大小插曲不是观察得来的,是模拟,是虚拟。你就会发现很多很多王舒艺讲的更小的动作。

师拧开了水杯的盖子。

师:老师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看着我一起来虚拟一下。你假想你面前有杯子。(2次)师:你发现了一个什么动作? 生:扭。

师又做动作:除了这个扭还有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把杯子提起来。师:虚拟是不用花钱的。生:轻轻把瓶盖拧开

师:开了又合上又反方向,是不是动作更多了? 生:老师握住瓶子。师:哪只手。生:左手。

师:看活生生的人。(再看师演示)师俯下身子。师:你也做一做。生:弯腰

师:这不叫弯腰,这叫—— 生:俯视。

师:我们班有没有玩琉球?(做玩溜溜球的动作)我不会玩怎么写呢?模拟就能找到更多细微的。一起读

生:寻找小插曲,放大小插曲。

师:回家后改作文,看看你的作文里有没有 生:连词病

师:再看看有没有 生:小插曲。

师:这个故事一定要 生:寻找小插曲。师:再像**一样 生:放大小插曲。

师:放大并不一定要再去做这件事情,而是去 生:模拟。

师:模拟地去做一做。回去就这样改自己的作文。记住改作文甚至比写作文更重要。师:下课。

第五篇:管建刚作文教学

我的作文教学课例

——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

这本教学课例和实际的课堂结合比较紧密,管老师把自己的教学思想,主张深入到实际的课堂中,应该说是把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应用到不同的课堂中。

这本书是在不同地方上课的实录,更类似于公开课的资料集。通书读下来,总结出管老师整个课堂的流程大致为:赏析——挑刺——训练三个环节,管老师对每个环节进行了总结,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赏析,主要是选出好学生的好字,好句,好段,只要是学生的亮点,他都会给予鼓励,让孩子体验到一种写作文的乐趣和享受。欣赏的点通常有,节奏感,真实感,现代感等等,他对学生有点的赏析不是笼统的表扬,而是把这种好落到实处。挑刺环节,主要是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评讲,最值得我么借鉴的是,管老师思考问题的思路,他把一些常被我们大家忽略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把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合理归类,总结了各种写作中存在的病,“心想”病,“今天”病,及开头,结尾的通用模式病,其实这些问题是作文教学中常存在的问题,但却被我们一直忽略,而管老师帮我们做了梳理的工作,融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再创造,形成自己的上课模式。训练环节,主要是根据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当堂训练,修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现学现用。

以上是本书的主要写作框架,表面上看只是一种实践的总结,其实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班本化”的教学思想的展现。尤其是课后讲评的理念,彻底颠覆了我们一直提倡的作前指导,作前指导越详细,学生的作文越偏离自己生活的实际,学生的内心世界,经验都被作前的种种要求所限制了,哪里还有自己的想法呢?基于以上,管老师提倡作前指导的淡化,让学生写自己的作文。我笔述我情,当学生的作文写出来后,再给予详细的指导,这样才会更有针对性,不是空口说话。

这也就能解释了,管老师的理念“以写定教”,根据学生的作品来选择上课的内容,但这似乎也有一个前提,老师必须要有评讲作文的系统的知识,否则,要想根据学生的作品灵活定教学目标,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这也就给一线教师提出了隐性要求,要想真正实现“班本化”教师就要多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自己的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灵活运用。

最深的感触:教学一定要有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管老师高明就在于,能发现作文中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系统化,找到适合的解决办法。所以,在自己以后的教学中,也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总结问题。遇到问题也不能逃避,搁置,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多想想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其次,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内心的想法。尤其是教学经验,更要及时整理,总结理清楚自己的思路,使其明朗,条理化。

PS:买这本书,纯属偶然。但看完之后发现,很有感触,这本书虽是课例,但更想看看管老师的教学思想,理念及其理念产生的源头等,如果仅仅是知道一些学生作文中的共同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感觉自己学到的只是皮毛,还更应该探究下,管老师的思想,对他的作文教学理念,最好形成自己的完整的认识。也很有必要更正下自己的看书习惯,把以前零碎的习惯变成系统习惯。从思想到实践,才能更深刻理解其教学思想。

下载管建刚《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建刚《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建刚教作文

    管建刚:作文革命 摘自《江苏教育》2011年第1期我的教育人生经历 (一) 1991 年 6 月 19 日,我一生铭记的日子。 那天,我住院了。 消息从看望我的同学那里传来:拍毕业照了,毕业联欢......

    管建刚作文主张

    管建刚作文教学主张之一——比“兴趣”更重要的 人物名片:管建刚,男,1973年生。经过商,没赚到什么钱。没读什么书,却成了语文老师。1998年起用心当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

    管建刚作文革命

    管建刚的“作文课堂”革命 我们的作文课一直以“作前指导”为核心,“作后讲评”只是“作前指导”的一个附属环节。管建刚提出“讲评重于指导”“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的观点,......

    初三小作文举隅

    初三小作文举隅 ——以学习《邓稼先》一文为例 一、我们也应有谨慎求实的作风 学了《邓稼先》一文之后,最令我感动的是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中面对作者关于寒春是否参加......

    管建刚体会

    管建刚老师《记一件成功的事》的作文讲评课冀家村中心学校胡红娟这是一节平实中带着让人忍俊不禁的冷幽默,扎实中满溢教学智慧的作文讲评课。 课堂清晰地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

    学习管建刚

    管建刚带给我的作文教学启示 一年级语文 孙玉芝 一、 会晤管建刚 因作文研究而“怦然心动” 大概是在07年左右,我阅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又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了管建刚,买......

    管建刚作文教学读后感

    最近,又重新阅读了管建刚的几本书,心里颇有些感触。光是看作者简介就让人纳闷:一年大病,二年养病,三年经商。就这样的老师后来却成为了名师。因为后来的十年他潜心研究作文教学,......

    管建刚作文教学启示

    低段的作文教学 ------听管建刚报告有感 我有幸再次聆听了管建刚老师对作文教学的诠释,依然很感动。虽然我是一个低年级的老师,作文教学还不是我们的教学重点,但“万丈高楼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