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标准
[小学作文评分标准]小学作文评分标准小学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32—35):
1、字迹工整、美观;
2、写作文题目,格式正确(在作文格中写题目不允许加书名号);
3、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4、精心选材,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
5、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想内涵;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达到规定字数,小学作文评分标准。
二类文(29—31):
1、字迹比较工整、美观;
2、写作文题目(在作文格中写题目不允许加书名号);
3、语句较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偶尔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4、内容比较具体,能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得较清楚,描述较生动;
5、能合理地分段写作;
6、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7、达到规定字数。
三类文(23—28):
1、字迹欠工整。
2、写作文题目(在作文格中写题目不允许加书名号);
3、语句基本通顺流畅,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缺乏常用的修辞方法;
4、内容欠具体,中心基本明确,缺乏生动的描写;
5、层次不够清楚;
6、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7、达到规定字数。
四类文(17—22):
1、书写不够认真;
2、语句的完整性和通顺程度不够,句子的表达不完整,有语病,错别字较多;
3、内容比较简单,中心不明确,文章的意思表达不清楚;
4、层次不够清楚;
5、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6、字数略少。
五类文(0—16):
1、字迹潦草辨识困难;
2、语句不通顺、不完整,病句多,错别字多;
3、内容很简单,没有中心,记流水帐,重复啰嗦,不知所云;
4、标点符号错误明显;
5、跑题;
6、字数很少、只写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干脆空白
第二篇: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多样化批改及评价
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多样化批改及评价
习作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是让学生头痛、老师费神的一项教学任务。我相信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深有体会,很多老师在收上一份学生的习作之后,不管是错别字还是谋篇布局或者综合效果,都对学生的作文大动干戈,到最后,学生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老师们自己也改得头昏眼花,精力耗费了不少,可很多学生在拿到这份凝聚着老师 “心血”的习作之后,有多少学生会仔细看呢?于是,我们老师为了让学生“进步”,就让学生把老师精心修改的习作再誊抄一遍,誊抄之后,教师们又再次辛苦的批阅一遍,有时,批完全班的习作往往要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时间,真是苦不堪言。当然,也有一些老师为了省事儿,只粗略看过一遍文章,就写下“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或反之的话,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想,我们必须依照这种传统的方法来批改作文吗?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的作文水平就能提高吗?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需要的是大胆创新,从而寻找一条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道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改善学生“写作文难”、教师“批作文更难”的现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我认为,这就是多样化评价,所以今天,我要和各位老师交流的题目是“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多样化批改及评价”。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阶段作文批改及评价的几个现状:
现状一:一个人评价
就是指教师自己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是便于教师全面的掌握学生的习作完成情况,更好的指导学生习作。缺点是:1.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评价方式不仅使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也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2.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好恶来评价作文。这种评价方式对一些视角独特、构思新颖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种扼杀。
3、批改,就是教师对生的一种检查,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
所以,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教师应转变的第一个观念——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把作文作为平台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平和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鼓励式的评价结果,这是一种人本化的宽松的评价要求,它可以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
改变一个人评价的对策:
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是作文评价中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一篇作文写完了,让学生自读作文,边读边修改错字病句,认真思考,肯定优点,找出不足,并写在作文本的评价栏中。但长时间下来,我发现学生自评能力还是很弱,大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发现自己习作中最本质的问题,自己修改完后,离题或偏题的还是如此,甚至于错字、病句都不能找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于是,我决定让学生们相互找找毛病,也学学别人的长处。一开始是同桌、四人小组互批,优点是省时,缺点是时间长了容易思维局限,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而城里的孩子更渴望有新的突破和挑战,这种简单的批改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之后呢,我设计了一个自批与互批相结合的方案:
(一)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当堂完成习作初稿,并自己修改;(一、二课时)
(二)学生依据完成习作的快慢顺序将习作交给教师,教师初略审阅,大致心中有数;(课间)
(三)教师将习作随机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开始互相批阅;(批阅要求:
1、速读,看是否离题或偏题;
2、画出病句、圈出错字,不修改;
3、写出两至三条优点或不足,签名。
4、完成一份后或前后交换或随机交换,再次批阅,最初一节课要求看完两至三份习作,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可提至三至四份。
(四)将习作归还本人,本人根据批改后意见有选择的再次修改。我设计这套方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多看别人的习作,取长补短,同时,通过互批互改,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让学生从批改的实践中去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通过写建议,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要求,也就明白了习作应从什么方面入手,从而会写习作,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二、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现在教材的习作训练往往放在口语交际之后,或者直接和口语交际融为一体,这也满足了学生先说后写的认知规律,在习作完成后,很多老师也采取让学生朗读习作的方法,学生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可以上台念给大家听,大家评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口语得到训练的同时也接收到来自成功的喜悦;缺点:
1、得到展示机会的学生不多;
2、参与度低,发言的总是几名习作写得好的学生,更多学生只是在听,或者有的根本不听。
3、修改习作得不到更有效的训练。该怎样做才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呢?在五年级下学期时,有一次习作要求中有一项要求学生进行速记,也就是在听他人习作时边听边记下关键的词或短语,我眼前一亮,这能作为一个突破口吗?于是,我又设计了新的一种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我分两步进行: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读读自己的作文,评评他人的习作,小组长带领组员选出一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准备推荐给全班,组员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这篇习作的看法和建议,组长则负责把每个同学的评价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分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小组朗读本组推荐的习作,组长介绍推荐理由;另一方面,其余学生准备好纸和笔,在听的同时进行速记,记下优点和不足,也可以简单的是写得好的一个词或一句话,然后开火车进行评价,不重复。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更出人意料的是,学生自评不但基本到位,台下的听众由于有任务,也是听得格外的认真,并纷纷发言,有的根据文中
一、两句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有的根据习作内容进行阐述,有的说出了写作方法的优劣,这种评价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的评价中来,将评价的视角从注重结果转移到了关注习作的生成中来,同时,孩子们还学会了倾听,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而且能敦促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认识、鉴赏能力,作文能力得到发展。
三、群体评价、家长评价穿插使用
在作文评价中群体评价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评价的方法。他和前面的评价不同在于,前者注重倾听,后者注重观察。在群体评价时教师将学生的作文用多媒体出示,让全班学生边读边评议,发现问题就马上提出,小作者根据个人的意愿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小作者可以答疑,也可以说说自己对同学提出的意见的想法,大家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到了中高年级,家长越来越关注孩子的作文能力,而有些孩子就是不让家长看自己的作文,有些还因此闹起了矛盾。针对这种情况,请家长参与评价作文是解决矛盾的一个办法。我们也能从家长给学生的评语中受益。家长参与作文评价虽不能从写作技巧上给予学生多大的帮助,但是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打破了校内、校外的界限,使校内外的教育紧密结合并得以延伸。
现状二:一次性评价
当前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主要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评价方式,从本质上说就是为了判定等级差异,具有选拔和甄别的功能,因此,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所以,教师要转变的第二个观念是——由选拔式评价变为激励式评价。改变的做法:
一、即时评价
学生写完作文后会有一个热场,也就是情感的消退期。而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学生的作文做完就收上来,由老师评改,改完之后再在下一堂课来评价修改。这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事实上,根据学生的遗忘规律,一周后,学生对上次写的作文已经模糊不清了,评价起来自然效果不佳。这样的做法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情感资源,所以,要取得好的效果即时评价非常重要。因此,学生的作文一写完就进行评价,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也是最能产生灵感的,许多精彩的语句就在这一瞬间产生了。
二、修改后再评价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评什么,怎么评,改什么,怎么改的方法。
首先,在作文起步阶段,评价重点是“书写是否正确美观,格式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意思是否连贯等”。随着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渐渐达到“是否有精彩感人的细节描写,是否有特色等”。每次在评价时侧重总结主要优点,找出主要问题,即全班共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并引导学生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再观察、再深入地思考并修改自己的作文。
其次,教师可在学生修改习作后再次进行评价,可用此次成绩作为本次作文的成绩。甚至鼓励学生多次修改后给予多次评价,直至达到学生自己满意的评价为止。这样既突出了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又培养了学生不断改文的好习惯。当然,这种方式费时较长,且不可经常使用,否则学生会产生倦怠感。我常用的做法是,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后,我再进行评价,而这时的作文,我已不需要做细致修改,只需根据学生习作特点写出特色评价即可,一到两节课即可完成。
三、特色评价
欣赏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要由挑毛病变为找“闪光点”,由扣分变为加分,对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具有创新思维的作文,教师的评语也应推陈出新,避免一成不变的“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等评语,而是加以“一个独特的视角、一颗善良的心、一个感人的故事、一篇温情的文章”之类的特色评语。
除了以上两个误区之外,教师在批阅习作时还应注意以下“四性”:
一、联系性
1.联系前次作文批语。
教师要表扬那些按批语要求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学生,充分发挥批语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养成认真看批语、按批语要求改正作文毛病的习惯。
2.联系阅读教学批语。
学生在作文中能用上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新的表达方法、写作知识,甚至新的句子、新的词语等,教师在批语中都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写作中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评价。
学生作文内容离不开他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也必然反映出他们的学习生活,表达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写批语时,对文章所表现的这些内容与了解到学生本人的真实表现进行联系,给予鼓励表扬。这样不仅评价了文章,也评价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引导性
在前面我们谈了很多关于学生习作的多样化修改及评价的方法,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在习作多样化批改中,学生的自批、互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修改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批改,客观上可能会减轻一些教师的批改负担,但是这只是一个副产品,不是习作多样化批改改革的出发点。让学生参与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才是我们期望的目标。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能脱离对学生习作的批改,同时要严格控制学生互批习作的频率和范围。不能把批改一股脑儿全下发给学生。学生互批的次数以不超过课本习作训练的1/3为好。教师要从全局把握,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三、层次性
学生自批、互批习作要明确范围,落实操作,加强指导。可以倡导学生在习作完成以后,从修改漏字、多字、错别字和标点开始,再逐步提高要求修改病句,接着根据每次习作训练的重点,学习增删修改句群和段落,最后学习眉批和评价。要把自批的重点放在学生修改意识和习惯的养成上。
四、控制性
学生的互批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要确保不论是学生自批还是互批,教师必须要认真进行批改检查,不仅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打分,还要对学生所写建议进行精当扼要的点评,并打上批改分。积以时日,多次练习,学生之间的评分会变得更规范,学生们完成习作和批改的质量也会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是很成熟,很多都只是在实践和检验的过程中,由于作文批改及评价是困扰很多老师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交流、研究,走出一条减负背景下的新课改作文评价对策,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
第三篇:小学实验教学评价标准
实验教学的评价标准为了更好地开展进行好我校的实验教学,结合本校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实验教学评价标准,希望实验教师能够切实按照实施执行:
一、教学态度:
1、实验准备充分,新开实验或开新实验课前预作实验,有完整的实验记录,能找出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治学严谨。
2、认真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实验结果、数据,耐心指导学生实验,紧紧抓住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先进,科学合理,深度、广度适中,实用性强,有利于 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验项目优化合理,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实验项目比较丰富。
三、教学方法:
1、口齿清楚,语言简练生动,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语言表达基本清楚。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联系实际,启发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精心组织,动手示范,因材施教,抓两头带中间措施具体。
四、教学组织:
1、按教学计划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实验开出率为100%,学生能独立操作。
2、学生按时编写实验报告,教师及时认真批改,批改率为100%
3、改革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装置,改进操作技术有成效,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
五、素质培养:
1、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效果良好,学生能全部掌握实验内容。
2、从严执教,严格课堂管理,结合实验课内容教书育人,无实验事故。
第四篇: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两汇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
1、目的明确,能针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具体适度的要求;
2、更多地关注学生,注意面向全体及兼顾学生差异;
3、突出态度、情感、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把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纳入教学目标;
4、教学重心定位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材处理:
1、能掌握课程标准,通过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正确把握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
2、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具创造性的改组。
3、强调深刻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处理教材,采用灵活且贴近学生实践的教法,设计出有创意、有新意的教案。
三、教学过程:
1、学生
(1)态度积极:学习积极性高,情绪饱满,求知欲强;有竞争合作意识;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无“死角”、无“闲人”。
(2)思维活跃:(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控制单向授课时间)课堂上较多的时间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分析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尝试探索等手段,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积极思维;为解决问题积极生动地去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假设、观点。学生练习时间充分,能通过当堂作业巩固提高。
(3)气氛和谐:(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尊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多边多向,互动性强的自主信息交流。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的习惯,并进行正确的评价,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说出独特的感受的能力。
2、教师:
一、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新,在教学过程等的设计中能体现当前教育教学中新的理念,注意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成果。
二、教学方法
①、注重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②、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关注、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特别是文化课教学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④、重视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独立分析,主动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知识技能,培养提高素质;
⑤、能恰当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三、教学评价
从关注教师教的情况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学的情况;从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课堂上老师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效果:
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等方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合作、分享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学生的素质(如态度习惯、数学能力、语文素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实验实习动手能力等)得到培养提高。
第五篇: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当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又显苍白,更谈不上有真情实感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从教学工作中去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
作为教师应时常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了他们现有的积累?平时命题作文是不是切近了他们的见闻、理解、情感和思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积累、生活情感积累和技巧的积累,而且教师还得训练有方。
一、丰富积累——打好基础。1.生活中的积累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
2.阅读中的积累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
3.情感积累
积累小学生的情感除了充实生活这一途径外,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例如,学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使学生在对祖国自然美景的欣赏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烈士诗抄》等,能够使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会有样可循,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如写运动会,不要以《记运动会》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应选择更小的角度命题,如《跳高冠军xx》、《坚持跑到终点》、《我为班级争荣誉》等。写到某地参观,不要以《记一次参观》为题,这样的命题太虚,而应当切实一点,如以《难忘的照片》、《观后感》等为题。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一吐为快的欣喜感。如写教师,不要出《我的老师》之类的题目,可出《我和老师讲悄悄话》、《老师给我补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之类的题目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联想,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按两步进行指导。
第一步引导回忆,再现情景。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所写题材的当时的情景。如写主题班会、队日活动、文艺演出等,可先唤起记忆,再进行体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状。若写《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几天前,我们带着风筝一起到郊外比赛,那天的天气怎么样?大家的心情怎样?到达目的地以后,大家又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放风筝的全过程。”
第二步开拓思路,弄清主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比较分析,变生活内容为写作内容;二是训练条理思维,变生活思路为写作思路。如上面提到的《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做以下启发:“请同学们写清楚比赛的全过程,重点写几位同学的风筝放得高、以及为什么难忘。”在作文指导时,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太死,只宜做大范围、大方向的指导,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与思维。
在作文批改时要注意对学生作文写作手法作出恰当的评价,保留与中心有关的材料,舍弃与之无关的内容并注明舍弃理由,让学生逐步明白。对于学生恰当的想象,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许。
典范作文,可选择学生作文中的佳作,也可以是其他类似文章或教师自己的作文。作文讲评课最好先范读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别人是怎样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的。教师下水作文,可与学生一起写好,放在评讲时再读,启发学生去比较、思考,最后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得失再写作。
总之,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文外功夫深,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此所谓“蓄得丰”和“训得巧”是作文教学的两大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