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作文是怎样
·好作文是怎样“炼”成的(2012-5-24 14:02:00)王跃平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得分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比以前更重视作文了,但是很多人都想走捷径,往往只在作文的局部追求“亮丽”,如:择一个靓丽的标题,秀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磨一个明朗点题的句子,想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打造一个整洁美观的文面„„这些做法在短时间内也许可以奏效,但从评卷实践来看,这些招数也会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真正的高分作文必定是作文的整体出彩。高分作文怎样“炼”呢?笔者认为不仅应该使标题、开头、结尾等局部出彩,更应该从整体出发,考虑如何大题小作,如何变化角度,如何智慧地表达。
一、大题小作显真情
纵观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情况,往往“大题”较多,如命题作文“寻”“日历”“祝福”,半命题作文“也幸福”“像一样”,话题作文、不规定话题和立意的材料作文等,这类作文题具有开放性、宽松性、灵活性,弱化了以往作文的强制性和封闭性,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说自己想说的话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行文的主旨和体裁都趋于多样化,有利于优秀作文的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学生以往作文时多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习惯于带着沉重的镣铐跳舞,面对这种新的命题方式往往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如何大题小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如何才能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提炼出“人人笔下无”的主题来呢?相信下面的方法对同学们会有所启示。
作文内容不一定要是大事,只要我们善于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可能就是一个典型;一声轻语、一次微笑,可能有着丰富的内涵。进行“大题小作”,往往可以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因为,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往往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在有限中。比如,习作《一碗面条》里有这样的情节:
每次回家,钥匙刚插进锁孔,妈妈的身影会准时地出现在门口,当我把目光移向桌面时,准会见到一碗热乎乎的面条。那一瓣瓣的蒜头和绿绿的葱丝,看着就让我心动,面里的佳肴更是天天变换着式样。品尝着面条,户外带来的寒气顿时无影无踪。几口热汤下肚,一种家庭的温馨便渐渐地从心头升起。
本文小作者善于观察,感悟生活深刻,从一碗面条里看到了母亲对自己的一片浓浓的关爱。又如,晚上看书时,父亲送来一杯茶,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有位同学从父亲生病时送来的一杯茶里,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殷殷期待和严中见慈的深沉父爱。由于把事件提炼得真实深入,像《一碗面条》、《一杯热茶》这类文章,采用的都是“以小见大”、“平中见奇”的方式,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如何大题小作呢?关注生活中的小事情、小细节,尽量选择“点”,而不是“线”或“面”,请看下面两篇习作:
1、我是这样成长的“哇”的一声,我来到了这个世上。我降生后,首先“被迫”认识了自己的父母,还“被迫”认了个姐姐。聪明的我,六个月就学会了说话,9个月大时就会走路了。过了婴儿时期,就进入了童年,童年的生活过得“了无生趣”。4岁“被迫”进了幼儿园,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喊了自己根本不认识的老师,学了最基本的“火、土、水、木”和“1+1=2”……一切都在进行着。
读完了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分别了熟悉的同学们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们和老师,成绩平平,没有一点起色,但当我懂事时,就一头扎进了书海中。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让我为海的女儿而哭泣,为玫瑰仙子的幸运而赞叹,为白雪公主的美妙奇遇而陶醉。
可直到六年级,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成绩如梦幻中那样上升到前几名。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六年级时,我们必须进行小升初的考试,面对人生的第一战,我放弃了自己的最爱———课外书,但同时也获得了令人喜悦的成绩。
升入初中后,我告别了自己低幼的童年,逐渐迎来成熟,同时又告别与自己相处六年的熟悉的同学和老师,又“被迫”认识了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初中阶段比我想象中辛苦一些,并且有了较强的竞争意识,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成绩自然提高了不少。这就是我目前的成长历程,以后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从这些成长历程中,我也懂得了许多道理,不信,自己去瞧瞧吧!
2、点击成长
打开青春的电脑,点击成长的图标。
惊
“哇!怎么搞的,是不是我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定眼一看,我鼻子下面一丁点小绒毛在向我招手。“怎么一惊一咋的。”妈妈走进屋里。“妈,你瞧,”我指了指。“唉哟,长胡子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现在可14岁了!”“好啊,多吃点饭,身体长得壮壮的,为咱们家又添一名男子汉。”爸爸附和着。
忧
一张画满“红灯笼”的试卷飘到我手里,居然这么差,真笨真蠢!我拧了一把大腿„„“怎么搞的,饭白吃了,这么差。”试卷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我捡起来,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了我的小巢,真想哭,可又哭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呀?
拼
“你连续这几次考试都不理想,真不知你这阵子在干什么。下去认真反思一下,好好抓一下学习。”我带着班主任那恳切的教诲灰着脸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回到教室,我重重地拍打着书——拼了,看谁与谁争锋。埋头于题海书丛中„„
乐
“哈!我就知道能行的,果然不出所料。”我接过那布满红勾勾的试卷,一吐晦气,抬着头,向春光灿烂中走去„„
成长的脚印一个个清晰可见,有惊有喜,有忧有乐„„我明白自己会走得更稳更坚定„„
前者从出生落笔,婴儿幼儿小学初中全不放过,所选材料呈线条状。后者撷取成长路上的几朵浪花,精彩呈现,所选材料就是几个“点”。这就是窍门了:要选“点”,忌写“线”,最好不写“面”。“写线”,犹如聆听一位老太太不停地唠叨“那过去的故事”,波澜不惊而绵绵不绝,有谁愿意听呢?这种选材思路因其“历时”过长,用笔过“粗”,而往往很难出彩。写“面”更是很难驾驭,做到具体感人。“选点”,更容易去粗取精、去旧取新,更方便用各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现生活,抒写心曲。、变换角度出新意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应该学会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诠释话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立意“高人一等”。比如,面对命题作文“关心”,绝大部分同学写的是生病或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家长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有些聪明的考生偏偏转换视角,将目光移到了大家所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上,从而写出了新意。有写申奥的:一位考生把“体育一窍不通的妈妈”对报刊的那种关注,把“球迷爸爸”在等待中显示出的那份孩子般的烦躁,描写得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是对楼上楼下邻居们言行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位普通的中国人、一个个普通的家庭对奥运寄予的巨大希望。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一颗颗正在跳动的爱国心。有写环保的:作者把地球比作一位美丽的少女,通过古今比照,写出了她正在遭受的严重破坏,表现出当代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极大关注和对自然的无比热爱。还有写动物的:有考生将青蛙拟人化,用寓言的文学样式,对社会上残害生灵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力地抨击。虽是同一文题,切入角度各有特色,读来让人倍感新颖。
再如,命题作文《成长,需要挫折》,两个同学分别是这样写的:
1、成长,需要挫折
从小到大,我经历了无数次考试。如今,我走到了自己学生生涯的关键时期——初三。我暗暗下了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中考的成功。
大大小小的测试一个接一个的到来,我的成绩却犹如坐了摆荡船,忽上忽下。这次月考,我是那么认真地复习啊,本以为能考出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谁知道……唉!
拖着沉重的脚步,推开家门。不敢正视妈妈期望的目光,只好低着头。“考得怎么样?”妈妈问。“不好。”我的泪水差点儿不争气地落下来。妈妈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说:“孩子,没关系,你已经尽力了。就当这是成长道路上的一次挫折吧。”
是啊,成长需要挫折。妈妈说过,比起我的好成绩来,她更希望看到我的勇敢和坚强。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又振作了精神。我朝妈妈笑了笑,提着书包回到自己的房间,继续进行我初三的奋斗。
2、成长,需要挫折
孩子,不知不觉地,你在我身边已度过了十五个春秋。跟你说话,我已从俯视变成了仰视的姿态了。你从小就知道我期望你的学习成绩好,懂事的你也总是克制着玩玩具、看电视、打游戏的愿望,每天数小时地坐在书桌前,认认真真地完成一项项作业。初三了,你更加用功,然而,天不遂人意,你的成绩常常让我摸不着规律,也让你自己倍感烦恼。
这次月考,看得出你很想考好。每晚看着你埋头苦学的身影,我既为你自豪,又为你担心。这回你应当拥有满意的分数了吧,可今天,你为什么又垂头站在我面前呢?
又一次没考好,你像霜打了似的。尽管我是多么希望你带回喜讯,不是为我虚荣心的满足,真的,是希望你能得到多一些的自信心和成功感,这对人生太重要了。但是,不是所有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种瓜得豆的情况其实很寻常。所以,“孩子,虽然你又失败了,但请你抬起头吧,走过这些挫折,你会更勇敢,更坚定的。”
看着你含着泪水、咬着嘴唇,慢慢走向自己的房间,我笑了。因为我知道,你其实心里很明白:成长,需要挫折。
看到这个题目,不少同学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写,而第二位同学站在妈妈的角度写,就显得
3、反面着笔求深刻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从表面上看,是违背人之常情或人之常理的,却也能够“逆理”而“成章”;有些事情从正面写,可能难以激起读者的兴趣,从反面着笔,却能使情节变得
曲折,主题变得新颖而深刻。比如就话题作文“关心”而写的满分作文《这个名字最贱》,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亲朋戚友给一个百日小孩取小名的情景:爸爸认为“名字越贱越好”,于是大姨为他取名“野草”,舅舅取名为“狗儿”。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响声,原来,躺在小黑屋里病床上的爷爷――脏兮兮的,瘦瘦的,热天还盖着被子――想喝水,由于身体虚弱,一不小心摔碎了杯子。面对围过来的客人,老人挣扎着坐起来,口里吐出了几句话:“我看,就叫„„‘爷爷’好了,那‘野草’、‘狗儿’,都没有‘爷爷’这两个字贱!”这位考生从反面落笔,对比鲜明地点出了大家对待小孩与老人的不同态度,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当今社会上某些人漠视老人的不良现象。
4、靓化语言添情味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女孩子的皮肤如果白一点,可以遮掩其他长相方面的不足。同样,如果作文的语言美一点,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方面的欠缺。如作家刘亮程的《对一朵花微笑》有这样一个片段: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这样的语言是情感化的,是智慧性的,是富有情味的,是美的。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口舌之于心脏。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一天。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的开篇。短短一段,言辞丰富,书卷气浓郁。如此开篇,哪有不征服阅卷老师的道理呢?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的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
当然,作文要想得高分,还有很多的方法,有待于我们不断去探寻,去实践。下面的一篇考场佳作《祝福》也许会带给大家一定的思考。
祝福
(南京市玄武区一考生)
但愿我的祝福跨越千年的阻碍来到你的身边。
——题记
红砖高墙阻不断你莺雀般明媚动人的欢笑。只见你慷整纤纤玉手,攀上秋千。风扬起你的流云水袖,笑声扬起你唇畔的弧度,无意间瞥见那一角青衣袂衫,你匆忙躲进小廊。回头时却把那青梅一嗅,九双年华的你是那样清新自然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水莲,清俗得不近世人。
我祝福你,祝福你的人生总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欢愉,愿我的祝福是那翩翩而至的清风,扬起你嘴角自然的弧度...时光翩跹,擦过岁月的枝桠,你难忘心中的愤懑,“靖康耻,犹未雪”。伫立在滚滚流逝的乌江前,清泪滑过你未及粉饰的脸,憔悴的你映在乌青的江水上,一脸笃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般的豪言壮语是你积聚内心多久的郁积?“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这是多么的可悲,然而,这血雨腥风的战场又岂是你一个赢弱女子所能左右的。可是你恨,你恨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你恨朝中小人的曲意奉承,你恨自己面对这些的无能无力……
暗青色的乌江仍然静静地流淌,静静地冲刷着千年的罪恶与血腥。那泔青的水流动静止,然后凝固像是你此刻的心情,皓腕执青毫,你要将丹心字句笔摹绘“金戈铁马,执剑护山河!”
我祝福你,祝福你“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的一腔热情。愿我的祝福是那翩然而至的清风,吹散你眉宇紧皱的愁情.......光阴滤出尘埃,暮春的建康凋残了花儿一季的生机,一夜春雨未消,窗外却早已映上了红妆。你轻轻撩起流苏幔帐,望着案桌上的《金石录》却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国破家亡的忧愁并不会暗淡了你人生的风光,那一行行情词的背后蕴含着你多少的幽怨情仇,可是,我相信你并不会被击垮,我祝福着你,祝福这你饱含沧桑的人生,看到了吗?风雨过后是晴天,阳光跳跃着落在你的肩上........但愿我的祝福是那清风穿越厚重的历史尘埃,萦绕在那个伫立的你身边。纤陌古道边,李清照,你走出愁情万丈的深渊,迎着一片光辉灿烂,走近我深深地祝福里面。
清风扬起流云水袖,看到了吗?那是我的祝愿。
第二篇:好作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好作文是怎样写出来的初二三班 李雨遥
同学们:
大家好!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要从五个方面考虑。
一、首先要注意审题,通过作文题目的审读揣摩分析,来确立写作的方式或范围,把握好写作中心,否则就容易出现“文不对题”或“下笔千意,离题万里” 的情形。
比方说我选择的这篇文章《勇敢面对挫折》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主题,写道:“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或喜或悲,或快乐或忧伤,这其间,不期而至的挫折与痛苦常常伴随着我们。挫折或痛苦,有时能将人淹没,也有时会把人推到浪头的顶峰---全看你的水性如何。”在文章中从矮个子的英雄拿破仑在疆场上旗子倒过,鲜血洒过,泪却不曾流过的钢铁意志写到终日以泪洗面的弱者李煜,他虽是出色的词人,但不是可敬的斗士痛苦的琏绮无限扩张,终于招致杀身之祸,结束了“愁”比“水”长的悲楚,无奈。作者紧紧围绕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而出现的不同结果,写得更有说服力。
二、要写好作文需要一个很精彩的开头。它会给作文增色不少,这个开头首先要写得干净利索、引人入胜,直达题下。
比方说我选择的这篇文章《提醒感恩》一开头就干净利索地说:“我唯独钟爱感恩节。它以一种平和温暧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遗失那颗感恩的心。” 文中作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醒我们要重拾感恩。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是让我们学会感恩,感恩于
生命,感恩于苦难,感恩于机遇,感恩不仅在每一个感恩节,也在每一天。
这篇文章从头至尾结合得很好,这个精彩的开头就起到了引人入胜的作用。
三、要写好作文还要注意文章的合理结构把每段掌握好层次分明。
比方说我选择的这篇文章《体育》从北京体育赛场到抚今追昔,回顾一百年的奥运体育历程,每段都展现了人类体育运动的奥运精神,这篇文章层次没有脱节,前后连贯,一气呵成。
四、一篇好的作文,是不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的。它不仅要和文章的开头照应,起到画龙点睛、启人深思而且要力求完美。
比方说我选择的这篇文章《拒绝独角戏—合作精神》文中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人在看戏,戏也看人。久而久之,人就成了戏的一部分。”又举例说:“很多大陆的尖子生奔仆香港读大学,往往成绩平平。主要原因在于,大陆的尖子生太注重个人英雄主义。香港是一个颇具欧美风格的国际化都市,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它深知合作的力量是成功的基石。所在在香港的大学,常常是五六个同学一组进行研究活动,再由其他师生评分,有的大陆尖子生为了表现个人实力,拒绝合作不好好合作,从而影响了学习。”最后文章结尾部分说明观点:“成功就是拒绝独角戏,成功就是学会合作。”这个结尾既简明又有力度,比较完美。
五、要写好作文不是凭空想象,无中生有,需要有平时的扎实的语文功底和贴近生活的日积月累。
如饭店的饭菜要烹调得色香味俱全,才能吸引顾客的食欲。文章亦是如此,比方说我选择的这篇文章《勇气》写道:“人是需要勇气的,没有勇气的人就像失去了脊柱。综观历史,没有哪一个伟人名士缺乏勇气。正因为有了勇气,他们才变得出类拔萃,能站在时代的颠峰傲视群雄。拥有勇气,你就有了开道的长戟,一路过关斩将;拥有勇气,你才拥有完整的人生。”这篇文章生动自然,全文观点明确,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教育作用。
我认为好的作文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要以这些优秀作文为例,努力写出我的好作文!
请大家多指教,谢谢!
第三篇:什么是好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让阅卷老师流泪的中考作文
时间: 2008年07月03日作者:李樵来源:楚天都市报
从中考阅卷情况看,部分考生语文作文只追求形式,没有真情实感,得分不高;数学均分与去年持平,但高分层明显降低;科学卷中最难题是一道地理知识题,失分率最高。
据介绍,武汉市中考阅卷顺利结束,阅卷工作人员正在计算考生总分,预计本月4日左右可上网()查分。
语文:老师边读作文边流泪
整体书写比较规范,大多数考生都掌握运用母语交际的能力。考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较大提升,注重了对文章的评析,学会了与作者“对话”、与思想“对话”。
从卷面得分情况来看,有些学生的学习还不够严谨,这点表现在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二(即精读题)中尤其突出,考生得分偏低。
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题目,有些学生并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罗列很多种答案,抱着侥幸的心理去“猜”答案。
在现代文阅读(二)中,题目的设计是要求学生精读文章,至少是通读三次才能比较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意图,做这道题应该在25-30分钟左右。但有的学生比较浮躁,文章只匆匆地看了一遍就写出答案,显然这样的答案并不能“品”出文章的内涵,也得不到高分。
部分考生只追求作文形式,结构上的华丽,但忽略了对生活的品析和真情实感,没有自己的思想。有些作文乍一看,形式很漂亮,还附有题记或后记,但仔细阅读后,却发现文章内容并无亮点。
阅卷老师对记叙文也会给高分。比如有一篇记叙文《一句话的力量》,写的是自己的母亲患有肾衰竭,而作者在病房对母亲很深情地说:“我们等待你回家!”就是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让有的老师边读文章边流泪,阅卷老师也一致评为优秀作文。
第四篇:怎样才是好作文
怎样才是好作文
作文,历来都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驾驭语言文字水平高低的反映,它是语文高考中的必争之地。人们如此重视作文,不仅因为它是语文试题中占分数最多的一道试题,而且对人们来说,它有着更为久远久远的心理积淀,所谓“文章千古事”,就是最好的映照。封建社会开科取士,更是一篇文章定终身。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有着大量的练笔机会,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什么是优秀作文缺乏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对于目前的高中生来说,怎样才是一篇好的作文呢?
就我看来,好的作文,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我手写我心。清末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同样叶圣陶先生也强调:学生作文必须“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这就是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他们把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这就要求学生们的作文要“从生活中来”,要做到“独抒性灵”。也就是文章的写作素材应该是从生活中逐渐积累而来,而且要抒发出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然而在目前学生们的习作中,一部分同学并不在乎写身边事,反而频频发出空洞的、言不由衷的豪言壮语,文章明显呈现出“假、大、空”的感觉,或者满篇的铺成排比,细细一读,却言之无物。这样的文章即使语言流畅,气势磅礴,也难免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让人只好摇头叹息。
还有的学生喜欢杜撰、虚构,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作文要讲究立意深刻,而生活太平淡,只好胡编乱造。其实写出自我、自然地自由地表达自己是一种大智慧。因而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应说真诚的、自己的话。只要态度端正,生活琐事都可以成为温馨素材,一草一本皆可入文,有的生活细节虽不起眼,但如若发现其闪光点,甚至不加修饰也能写成天然去雕饰的好文章。
2、关注现实,思考人生
纵观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这些命题总是脱离不了现实与人生的范畴。比如说今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这个题目既要求学生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又要求他们要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去实现理想。如果更为关注现实热点的学生们肯定会知道,仰望星空原来是出自于温家宝总理的一首诗歌,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来写文章,更会有内容可写。同样,今年浙江省的作文题以反哺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思考人生。
因而在日常习作中,学生们要注意随记、随感和随想。把一天中能引起自己关心的所见所闻、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理解看法以及在自己心中形成的奇思妙想、美好向往、心中理想记下来。要多加关注现实,注意接收新的思想与观点,善于思考人生,形成健康的、美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辩证思维,情理交融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一定要学会辩证思维。高一的学生由于还没有系统的学习哲学相关知识,还不会主动使用辩证的方法,但我们在生活以及日常学习中,其实已经具备了朴素的辩证逻辑,如“乐极生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要学会将这些思想渗入到日常生活与思考中,学会对一件事情进行理性的分析。
在作文中,给文章蒙上一层理性色彩也是未尝不可的。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概括,可以算做是好文章应该达到的一个层次。只是如何使文章做到情与理的和谐交融,还需要学生们多加揣摩,多加思考。要学会感悟生活,感悟生命,去感受生活中的大智慧;要不偏激、不片面,于平淡中见情理。
4、语言准确、简洁明朗
文章是要追求文采,但不能哗众取宠。“文采”决不是华丽辞藻堆砌出来的,“一篇文章的思想和文辞是相互依存的,就真正的意义来说,美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鲁迅杂文的艺术魅力更是首先来自于思辨的力量,借形象说理,内核是强大的逻辑。因而在作文中,语言一定要使用准确,无论华丽亦或朴素,都要以思想为其支撑点。同时写作文还要简洁明朗,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内涵,在立意上下工夫,在表达上下工夫,而不能单纯追求形式。
总之,写作文其实是你在与另一个人交流的过程,如果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得体通畅的文意,是很难成为一篇好作文的。
第五篇:怎样列好作文提纲
怎样列好作文提纲
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
“纲”原指网上的总绳;“提纲”,就是提住网上的总绳。古人认为: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拉开那数不清的网眼儿。这些道理,完全可以用来说明列作文提纲的重要意义。
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同学们看一看,下面就是一则比较优秀、实用的作文提纲: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
一、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二、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制定作文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讲:初学作文时,作文提纲宜细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动笔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纲后作文。制定作文提纲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自己写好这篇文章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对列提纲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提纲可有可无,甚至觉得老师要求列提纲是“多事”,于是,为了应付老师,竟然先写作文后“补写”作文提纲。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举。
第四,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写了一半又撕掉重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要缘故就是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的习惯,尤其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就提示同学们:要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作文。平时要这样,考试或参加作文竞赛更要这样。要重视从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练习不打草稿、依照作文提纲直接成文。
【思考练习】
(1)制定作文提纲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制定作文提纲要注意哪些问题?
(2)以《我为红领巾增光彩》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写前先列作文提纲。
作文《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找着,寻找着……
小时候,总是喜欢站在窗口边,仰望着缀满繁星的夜空。夜,是那么的深邃,幽静,恬美,给人一种浩瀚无边的感觉。常常,看着这美丽的景象会出了神,因为我知道,我要寻找的梦想,就在这一望无垠的世界中,就在这神秘莫测的海洋里,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找着,寻找着……
为了寻找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脚步从未停留过,从一个调皮捣蛋的毛头小孩,到现在成为一个不断追寻的学生,我都一直在为我的梦想奋斗着,而现在的我,尽管是在不断求学,但我知道,我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刻,都在为我的理想打下一根扎实的钢筋,砌上一块坚实的砖块,为有朝一日更上层楼而打下夯实基础。所以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找着,寻找着……
朴实纯净的田园生活,就是陶渊明所寻找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对于美学孜孜不倦的钻研,就是朱光潜所寻找的艺术高峰;对于X射线原理的探究,就是伦琴不惜生命所寻找的科学……历史中,国度间,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在不停寻找自己所向往的梦,是的,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而为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的人,终将攀上心中的峰顶,所以我坚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寻找着,寻找着……
我的梦,我知道你就在前面,对你的渴望、憧憬和向往,引领着我一步一步地走向你,也许,路会有些曲折、坎坷,但这无法阻挡那颗寻找你的赤诚之心,我会全力以赴冲向你,谁让你是我的梦想呢?
【点评】:本文紧扣话题,思路缜密,题目中虽未出现“寻找”二字,但一见之下就能使人了解到文章的中心及其积极向上的格调。文中语句朴实,回环往复,作者的梦想和追求目标的
我的翅膀
主要内容:在新的学校,老师帮我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中心思想:老师给了我自信的翅膀,让我飞翔。
结构安排:
一,有一位老师,她是我的翅膀。(点题,略写)
二,在新的班级里,我重新树立信心。(祥写)
1,刚转入时的没有信心的心理状态
2,在老师的鼓励下竞选班长
3,参加校园艺术节 4,考班级第一名
5,议论:对老师的敬仰
三,老师给了我自信的翅膀,让我飞翔。(略。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