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危化品安全生产落实方案
附件一:
山东xx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4】49号)及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桓台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桓政发【2014】16号)要求文件精神的要求,从6月中旬起,开始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攻坚活动”,以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摸清安全风险底数,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结合我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攻坚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减少违章操作,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集团公司充分认识攻坚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相关措施,严格落实攻坚行动的各项工作要求,对攻坚行动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明确整改要求、时限和责任人,及时整改,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切实负起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主体责任,组织好集团公司的自查自纠,认真做好统一组织协调攻坚行动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
三、重点攻坚工作任务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单位负责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充分认清当前安全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干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确保本单位不出问题,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由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决策,安全环保中心监督管理,各职能部门、车间、基层班组贯彻执行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二)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根据集团公司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各单位的安全培训,提高各岗位员工安全意识、安全防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的全员培训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作业监护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认真组织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确保持证上岗,为集团公司日常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
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为理论依据,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方式,强化安全管理效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四)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以强化应急救援预案、队伍、装备、信息系统和指挥系统建设为核心,结合集团公司特点,为职工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预案管理,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进一步修订完善集团公司各单位应急预案,确保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认真组织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各单位要细化排查工作措施,结合季节性特点,对重要岗位、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开展自查、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建立台帐,分类管理,及时归纳分析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深入剖析问题和隐患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隐患产生根源,避免类似问题和隐患重复出现。各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措施进行整改,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加强 “两重点、一重大”装置设施安全和检维修作业现场专项整治,针对集团公司加氢、裂化等危险工艺特点,进一步完善自动控制、紧急停车系统和安全联锁装置,确保自控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和落实重大检维修作业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动火、进入
受限空间、破土、临时用电、高处、吊装、抽堵盲板、设备检修等危险作业安全规范(AQ-3021~3028),从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作业前风险分析、作业许可管理、作业过程监督等方面,严把作业票签发关、交接验收关、盲板关、吹扫置换关、化验分析关和作业监护关,全面排查整改问题隐患,有效遏制危险工艺和危险作业环节事故发生。
(六)严格危险化学品装卸环节监管。储运车间、铁路物流中心应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装卸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发放要求,认真做好车辆登记、核准、核查工作,严格检查安全设施及附件,加强装卸过程的检测、巡查力度,保障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安全。
(七)夯实班组安全建设基础。各单位应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和精益生产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力宣传倡导班组安全文化理念,充分发挥职工们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活动形式,营造安全文化“软环境”,使安全文化更加具体化、更加实用化、更加制度化、更加规范化,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二日
第二篇:危化品安全措施落实
******有限公司
危化品安生产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为贯彻落实《《转发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办发〔2016〕67号)、市政府安委会《关于印发**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发〔2016〕34号)、《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监发〔2016〕68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从11月中旬起,开始在公司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活动”,深入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以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企业安全发展,摸清安全风险底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事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深刻吸取近期省内外事故教训,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促进危化品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2017年“两节”“两会”创造良好环境。
2、通过本次大检查活动,进一步推进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从采购、运输、库存、领用、生产、检维修等全部环节,制订安全生产制度和采取安全措施,减少违章操作,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公司充分认识本次安全大检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相关措施,严格落实安全大检查的各项工作要求,对大检查活动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明确整改要求、时限和责任人,及时整改,做到查处到位、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切实负起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的主体责任,组织好公司的自查自纠,认真做好统一组织协调大检查活动工作,并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财务经理)、(技术总工)
成员:(车间主任)、(财务科长)、(安全科长)、***(维修组长)、***(仓库管理)、***(车间职工)
三、重点检查内容
(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各单位负责人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充分认清当前安全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主线,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干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人,确保本单位不出问题,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安全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到各岗位员工,全体职工要认清自己的本职工作,明确责任内容,认真遵守各自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决策,安全环保中心监督管理,各职能部门、车间、基层班组贯彻执行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二)完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组织各单位的安全培训,提高各岗位员工安全意识、安全防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的全员培训考核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作业监护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认真组织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确保持证上岗,为公司日常生产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为理论依据,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深刻吸取近期省内外化工行业事故教训,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方式,强化安全管理效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公司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
(四)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以强化应急救援预案、队伍、装备、信息系统和指挥系统建设为核心,结合公司特点,为职工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定期检查和更换消防设备设施,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强预案管理,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进一步修订完善公司各单位应急预案,确保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五)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纠活动。
结合《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认真组织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各单位要细化排查工作措施,结合季节性特点,对冬季四防、重要岗位、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开展自查、互查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建立台帐,分类管理,及时归纳分析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深入剖析问题和隐患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隐患产生根源,避免类似问题和隐患重复出现。各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制定隐患整改方案措施进行整改,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加强 “两重点、一重大”装置设施安全和检维修作业现场专项整治,针对公司投料、调漆、灌装等危险工艺特点,进一步完善机械控制、紧急停车系统和安全联锁装置,确保监控系统正常运行。建立和落实重大检维修作业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动火、破土、临时用电、高处、吊装、设备检修等危险作业安全规范(AQ-3021~3028),从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作业前风险分析、作业许可管理、作业过程监督等方面,严把作业票签发关、交接验收关、盲板关、吹扫置换关、化验分析关和作业监护关,全面排查整改问题隐患,有效遏制危险工艺和危险作业环节事故发生。
(六)严格危险化学品装卸环节监管。
危化品仓库、危废仓库、产品运输应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装卸环节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发放要求,认真做好车辆登记、核准、核查工作,严格检查安全设施及附件,加强装卸过程的检测、巡查力度,保障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安全。
(七)夯实班组安全建设基础。
各单位应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和精益生产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力宣传倡导班组安全文化理念,充分发挥职工们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活动形式,营造安全文化“软环境”,使安全文化更加具体化、更加实用化、更加制度化、更加规范化,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好地为安全生产服务。
**市****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廿五日
第三篇: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
一、安措计划的编制依据
1、国家发布的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部门发布的劳动保护规定、标准。
2、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
3、预防火灾、爆炸、工伤、职业病及职业中毒采取的技术措施。
4、发展生产所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职工提出的有利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
二、安措计划编制的范围
1、以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和职业中毒为目的的劳动保护技术措施。
2、劳动保护科研、试验、劳动安全检测、安全宣传教育等设施、安全图书资料和教材,应经厂长批准。
3、以防火、防爆、防止工伤为目的的一切措施。
三、编制与审批
1、由专人编制计划、方案、提出具体内容、时间及所需费用,项目负责人等。
2、安措计划应于每年11月份报安全员,经汇总报厂长批准,通知实施。
3、已经批准的安措计划不得任意变动,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劳动保护政策,加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管理,逐步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人力、设备齐全。
四、检查与验收
1、对于安措的执行情况,厂每月一次检查,一并考核。
2、对于安措项目,竣工后应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验收,重大项目请上级有关部门派人参加。验收后的项目转入使用单位正常管理。
第四篇: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危化品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目录
一、安全规章制度文件管理规定…………………………(4)
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政府文件获取管理制度…………(5)
三、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管理及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6)
四、安全生产通用规定………………………………………(7)
五、奖励与违规违章惩罚制度……………………………(9)
六、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0)
七、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1)
八、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12)
九、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3)
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和管理制度………………(14)
十一、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5)
十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6)
十三、持证上岗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17)
十四、非正常情况下不得生产的规定……………………(18)
十五、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9)
十六、公司负责人和涉药生产线负责人值(带)班制度…(20)
十七、动火作业审批制度…………………………………(21)
十八、技术档案管理制度…………………………………(22)
十九、工艺和技术管理制度………………………………(23)
二十、工(器)具管理制度………………………………(24)二
十一、机械设备安装、维护和检修管理制度…………(25)二
十二、安全用电管理制度………………………………(26)二
十三、职工考勤及外来人员(车辆)出入厂(库)区登记
制度………………………………………………(27)
二十四、厂(库)区门卫值班制度………………………(28)二
十五、原材料购买、检验、验收、储存及使用管理制度…(29)
安全规章制度文件管理规定
一、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每两年由安全及技术部组织、其它部门参与,进行一次全面的讨论、修订、审核并发布实施。
二、出现以下情况时,分管负责人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时修订:
① 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在本行业适用的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政府文件时;
② 在公司的归属、工艺、生产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③ 在公司生产的产品、技术和设备等发生变化时; ④ 当公司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时。
三、修订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成立相应的修订工作组,工作组由安全、生产、技术等人员组成。
四、修订后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审定并批准发布实施。
五、发布后由办公室及时发放到各相关部门,在发放时认真填写发放记录表,发放记录保存3年以上。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管理及安全生产
责任制考核制度
一、安全生产方针是:“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由主要负责人在安全生产会议确定,并发文施行。
三、安全生产目标包括: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考核合格率;隐患排查和治理完成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目标。
四、安全生产目标发布后,主要负责人与各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安全生产工作具体计划。
五、考核工作领导组对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在安全生产会议上每季度对各部门考核一次。
六、按照先进、达标、未达标三个等级进行评定,年终综合考核评定,并给予相应的奖惩。考核记录保存3年。
奖励与违规违章惩罚制度
一、奖励包括:表扬、发奖品、发奖金、升级(职)等。
二、惩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公司通报、罚款、停职检查、开除。
三、惩罚
(1)对人员违规、违章行为视其情节轻重可处50―500元罚款,如情节特别严重,直按严重影响公司生产安全者,作开除处理。
(2)因失职危及安全或造成相应经济损失者,视情节处100―1000元罚款。
(3)各项安全检查中出现需要整改的问题,未及时发整改通知或未进行整改的视情节处50―500元/天罚款。
(4)各级监管部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进行整改的,视情节处200―2000元罚款。
四、奖励:在安全管理、隐患整改、紧急情况处置中有突出表现的、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考核中达到先进的、其他工作业绩突出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200―2000元的奖励。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一、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对生产经营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并记录。
二、重大危险源每三年评估一次,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
三、当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以及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四、在进行安全评估后,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及时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五、建立并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配备不间断的视频监控设施,并保存记录30天。
六、每月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七、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状况每月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
八、进行安全知识、操作技能、自我防护、应急处置等教育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并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措施。
九、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0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每年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二、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三、建设与职业危害防护相适应的更衣间、洗浴间、休息间等防护设施。
四、对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五、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六、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应参加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二、各部门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并做好会议记录。
三、各部门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特种作业人员安全例会,各生产管理人员应参加,并做好会议记录。
四、主要负责人不定期的抽查各种会议记录,发现未按照要求召开安全例会的,按照违章进行处罚。
五、所有会议记录存档3年。
4持证上岗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均应取得相应资格证方可上岗。
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相关要求进行安全技术技能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上岗从事特种作业。
三、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公司内部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取得本公司颁发的上岗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特种作业人员具备的初步条件:
① 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② 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③ 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五、特种作业人员应接受定期复审。
六、有如下情形,安全及质检科应立即取消该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操作资格或调离特种作业岗位:
① 超过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未延期复审的;
② 特种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已不适合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
③ 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规定的安全设施包括:防爆设施(防护屏障、防爆电气)、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设施设备、视频监控设施、各种安全标识标志等。
二、安全消防设施设备由安全及质检科负责监督、检查、发整改通知和建立管理台账。
三、对防雷防静电设施每一年检测一次,确保检测合格。
四、视频监控设施由办公室负责,监控记录保存30天。
五、安全及质检科每月对安全消防设施设备检查一次。
六、对新、改、扩建或提升本质安全改造时,安全消防设施、设备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和同时投入使用。
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一、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生产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炙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二、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在遇节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三、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保存期限为1年;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四、审批人应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并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五、办证人须按《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办理好《作业证》后,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批准开始作业。
六、动火作业的《作业证》由分管负责人审批。
0工艺和技术管理制度
一、工艺和技术管理由各部门负责。
二、对主要物料流程、辅助物料流程及其设施进行改变时,技术人员必须提出完整的调整方案,经公司分管负责人审核后,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三、工艺和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必须按相关标准进行。
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应经充分论证和试验,由技术人员编制工艺和技术操作规程,经安全及技术部审核后,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五、论证、试验和审核等记录应及时归档。
2机械设备安装、维护和检修管理制度
一、设备安装位置应保证疏散通道畅通,不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出入;与墙体等物体之间有相应的距离,便于检修和维护作业。
二、机械设备由各车间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三、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后应立即断电停机,由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四、在有药工房进行设备检修时,应将工房内的药物、有药半成品、成品搬走,清洗设备及操作台、地面、墙壁的药尘,将设备拆除移至专门修配场地进行修理。
五、带电设备的维修应由具有电工作业资格的专人负责维修。
六、进行设备维修需动火时,应办理动火作业证。
七、设备维修后应经技术人员重新确认其符合相应的环境要求和使用等级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4职工考勤及外来人员(车辆)出入
厂(库)区登记制度
一、职工在上下班时,应进行考勤登记,考勤采用指纹打卡机。
二、在工作时间内,职工因事外出,应在值班室进行登记。
三、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出入厂(库)区时,门卫室(值班室)应按照要求填写外来人员、车辆登记表。
四、值班人员应提请外来人员进入厂(库)时留下火种。
6原材料购买、检验、储存及
使用管理制度
一、应按供应合同向固定、配套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原则上不得随意改变供应商。
二、采购人员按照各部门生产计划安排和仓库存量,有序的、定期的、定量的进行采购。
三、采购的材料必须是合法厂家生产的合格的材料,严禁采购违禁原材料。
四、原材料购回后,采购人员及时办理交验手续。检验检测人员按原材料质量标准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隔离,立即报分管负责人处理。
五、保管员对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及时登记台帐。
六、原材料入库时分类、分品种按规定要求堆码,不得混放、乱放。要定期检查材料的数量,如发现帐物不符等问题,要上报分管负责人。
七、保管员每天对库房的储存、安全等设施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八、原材料发放要按购买的先后顺序进行、先购买先发放,并认真填写发放登记表,领用人和发放人应签字。
九、有储存超期的、变质的、结块的等不合格的原材料,应登记并报告分管负责人,不得私自处理。
十、验收记录、台帐、发放记录、检查记录等归档,保存3年。
烟火药安全性检测制度
一、新研发的烟火药都应送到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安全性指标的测定。
二、烟火药检测的安全性指标包括: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电感度、相容性、74℃热安定性、吸湿率、水分含量、PH值等8个主要指标。
三、检测合格后并经专家论证后,方可投入试生产。
四、储存期超过两年的烟火药,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烟火药检测不合格,严禁投入试生产。
六、送检前的抽样,由技术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抽样规定进行抽样。
0半成品储存、出入库管理制度
一、半成品:包括非裸药效果件、装药后的药饼、封口后的引饼、已结鞭的爆竹等。
二、根据半成品的种类、特性储存于指定的专用仓库。
三、应分库、分间按标识储存,严禁混存、混放、超量存放。
四、储存作业人员应每日对半成品、储存条件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五、入库前应进行登记,内容包括数量、包装和标识;出库时认真填写出库登记。
六、严禁作业车辆进入库房内装卸。
2产品购销合同和流向登记管理制度
一、根据《烟花爆竹流向登记通用规范》(AQ4102-2008)等流向登记管理的内容包括烟花爆竹流向登记表、供货单位信息登记表、购买单位信息登记表、产品信息登记表中所列内容。
二、出入库前均由仓库保管员进行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数量、类别、品种、规格、标识、包装和危险标志等,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出入库手续。
三、严格按照烟花爆竹产品流向信息化系统的要求,给本公司生产的每箱产品打印、张贴唯一的条形标识码,在仓库保管员验收合格后扫描入库。
四、供销科应与合法的购买单位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应使用《烟花爆竹安全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签订。购销合同由供销科负责管理。
五、保管员应根据合同购买单位开据的合法烟花爆竹运输手续中载明的品种、规格、数量和供销科负责人开具的出库单据核对无误后,扫描发货。
燃放试验管理制度
一、各部门负责各自产品的燃放试验,安全及技术部门不定期进行抽检。
二、设立专用的燃放试验场子,设置明显的标牌、警示语;配备专用的安全、消防器材。
三、燃放试验应严格按照燃放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做好燃放试验记录,记录存档2年。
四、在遇到天气、环境不适宜时不得进行燃放试验,应及时中止。
五、燃放试验完成后,应彻底清理现场。
六、禁止在燃放试验场外进行燃放试验。
6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制度
一、发生轻伤事故时,当事人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公司负责人报告;发生火灾、爆炸、职业急性中毒、重伤以上事故时,当事人或最先发现者应立即向主要负责人报告,主要负责人应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二、成立事故调查组,对轻伤事故或受政府委托的事故进行调查。对其他事故应协助政府部门的调查组进行调查。
三、在调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如实提供证据、证言,不得拒绝,其他人员不得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四、事故处理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并采取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凡属责任事故,均要追究责任。事故调查结束后向全体从业人员通报事故原因、事故教训等内容。
五、凡是违章操作,玩忽职守,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擅自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违章指挥,造成本人或他人伤害,根据情况轻重,分别给予责任者罚款、纪律处分或直接辞退。
六、有毁灭、伪造证据,破坏、伪造现场,干扰调查工作或者嫁祸于人的,隐瞒事故、慌报或故意拖延不报的从重处罚。
七、涉及到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
总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一、总经理为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的组织领导责任;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
三、认真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四、组织制订和审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计划、劳动保护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五、组织企业开展职工安全知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和教育,实施“三级”安全培训制度,考核劳动保护工作;
六、有权拒绝上级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七、组织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劳动条件,完善防火防爆设施和设备;
八、发生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损失。并在规定时间内将伤亡事故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当地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等部门。对事故责任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调查处理,严格整改;
九、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档案、记录。
0车间(生产线)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一、部门、车间负责人应对本部门(车间)的生产管理、劳动保护、安全防火等工作负具体的组织、领导责任;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标准、规定及本企业制度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三、认真组织实施安全工作计划,及时进行检查、总结、评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四、组织本部门(车间)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有关法规、标准及本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五、对新职工上岗或职工调换工种前要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及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
六、及时整改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七、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采取防范措施予以解决。发生事故要立即上报,同时要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八、有权拒绝上级下达的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指令和意见;
九、建立部门(车间)安全生产档案、记录。
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一、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环境卫生工作;
二、负责在本班组宣贯安全法规及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
三、负责对新进班组的职工或调换工种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四、经常检查本班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立即上报;
五、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矛盾、认真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并收集第一手资料,具体落实安全防范、整改措施;
六、建立班组安全生产档案、记录。
第五篇:危化品安全标准化样本
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以下简称《规范》)和《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2007〕135号)精神以及省安监局《关于印发〈江西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赣安监管一字(2010)74号)等文件要求,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全面开展,结合我公司(厂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遵循“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和公司(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理念。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通过实施《规范》,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矿山本质安全程度,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任务目标
国家和省、市安监局规定:2013年底凡未达到最低标准化等级的,一律依法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关闭;2010年之后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未实施安全标准化的,不予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第三轮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之前安全标准化未达标的,不予延期换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考核检查发现未启动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不予通过考核检查;将是否启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列入日常监督检查重要内容。
根据创建标准化工作的统一部署,我公司(厂矿)在2011年8月底前,完成所有整改、试运行、考评工作,并出具考评报告和结论,向省安监局提交申请材料;2010年10月底前,完成安全标准化等级认定等所有工作,并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的企业必须具备的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地勘资质、矿山工程施工资质有效,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履行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批程序)且具备法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2007-2006,以下简称《规范》)要求建立并良好运行标准化系统6个月以上的企业;
(三)尾矿库必须达到正常库标准;
(四)至申请之日前一年内,未发生死亡、重伤3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三、技术指导及考评机构
由专家组对我公司(厂矿)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由省安监部门组织专家对我公司(矿)进行考评定级。
四、组织机构
(一)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
组
长:汪水泉
副组长:何景良 黄金春 王锦斌 李特来 谢高明 曹华雁
成员:赖炜
汪永明 卢德文 柏振兴 朱自芬 龙礼珠汪华阳 汪飞龙 龚清海
各厂矿负责人
(二)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小组
组
长:黄金春
副组长:王锦斌
成员:李特来 赖炜 汪永明 卢德文 柏振兴 朱自芬
龙礼珠 汪华阳 汪飞龙 龚清海 王福荣 柏振兴
胡振好 汪胡林 边辑
苏日文 各厂矿有关人员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培训、宣贯、策划(时间:2010年8月底以前)
1、组织召开安全标准化动员大会。
2、成立安全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3、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培训。
4、组织召开工作小组成员会议,布置下阶段工作任务。
第二阶段: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估(2010年8月至10月30日)
1、各单位工作小组成员对本单位全体职工传授并巩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技术。(2010年8月至9月10日)
2、工作小组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进行系统、全面的危害因素辨识,为安全标准化支撑系统的编写提供法律依据。(2010年8月至9月10日)
3、工作小组收集梳理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识别与安全标准化规范体系等相对应的制度、文件、规程或其他要求,为安全管理制度手册编写提供依据
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威海公司石岛油库整体安全水平,促进安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夯实安全生产基础,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防止发生中石化销售企业等级事故;依据《安全生产法》、《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在威海石岛油库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油库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深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油库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原则。
二、活动时间:
二00九年一月五日至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安全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油库主任为组长,主管为副组长,各班组组长及自评员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根据威海市安监局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库实际,组织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及时向上级安监部门汇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工作开展经验;提高全员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认识,指导和协调基层部门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改;联系考核机构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评审;逐步实现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四、做好安全标准化工作,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沟通、宣传与学习,这是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外部: 与安监部门沟通,掌握对该工作的最新要求; 汇报企业工作开展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情况;
试点企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联系专家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内部: 标准化文件的上传下达;
工作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气氛;
标准化内容的教育培训;
相关资料的相互传递与信息沟通
2、安全标准规范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前提。通过学习,明确日常管理使用的相关规范,为自查测评提供依据。
3、自查与综合测评,这是查找和消除隐患的重要手段,是搞好安全标准化工作达标的保证。我们可以结合省、市公司的安全设备检查工作,利用安全标准化检查表的方法进行打分自评。
4、隐患整改,这是我们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通过对隐患的落实整改,消除油库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者将其控制在公司可承受范围内,保证生产的安全。
内容:a)设备设施存在隐患的查找、整改; b)各种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修订补充;
c)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d)其他
五、本次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过程可分五个阶段,上述四方面的工作贯穿其中。
1、宣传发动阶段(2009.01.05—2009.02.28)
a)安全标准化相关文件的传达贯彻;
b)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对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宣传;
c)对全员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学习培训,获取全员对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的认可。
2、初始状态评审阶段(2009.03.01—2009.04.30)
结合各级安全设备检查,对现行的安全管理状况、设备设施隐患进行评审,发生的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搜集整理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下一步整改、工作提供依据。
3、风险分析阶段(2009.05.01—2009.06.30)
a)结合省公司推行的HSE做好《安全评价报告》的工作,完成对油库个作业环节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工作。
b)各部门针对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及识别危害、评估风险的结果,对隐患确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4、具体落实阶段2006.07.01--2006.10.31)
a)各部门做好各类安全台账、记录的填写.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会议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b)按规范对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破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清罐等危险性作业环节加强管理,做好作业记录及作业许可证的填写工作。c)在库区、泵房、发货区悬挂或张贴警示标志,进行危险、危害告知。
d)按照《中石化重特大事件应急预案》,结合石岛油库实际情况,编制石岛油库应火灾、爆炸、油品跑冒泄漏、洪水、地震、台风、传染病等应急救援预案。
5、自评与评审阶段(2009.11.01—2009.12.31)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后,结合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进行自评,自评活动由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按照《考核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进行现场考核打分。并编写《自评报告》;提出考核评级申请。评审考核组现场考核,现场考核应覆盖公司所有的部门、区域;考核组编写考评报告,将考评报告分别交给企业和考核机构;申请考核机构根据考核组的考核意见进行评审,确定对企业的考核评级结果。
中国石化山东石油分公司 威海配送中心
安全生产标准化定义:
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编辑本段规章颁布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编辑本段目录
前言...II
范围...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和定义...1
一般要求...1
4.1 原则...1
4.2 建立和保持...2
4.3 评定和监督...2
核心要求...2
5.1 目标...2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2
5.3 安全生产投入...2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2
5.5 教育培训...3
5.6 生产设备设施...4
5.7 作业安全...4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5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6
5.10职业健康...6
5.11应急救援...7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7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8
编辑本段全文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国庆、高明、侯茜、王屹、高英杰、李会英。
本标准首次发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4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一般要求 4.1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评定和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核心要求 5.1 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5.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5.4.2 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5.4.3 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5.4.4 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4.5 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5 教育培训
5.5.1 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5.5.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5.5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6 生产设备设施
5.6.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5.7 作业安全
5.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企业应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7.2 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标志
企业应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企业应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5.7.4 相关方管理
企业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企业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企业应对进入同一作业区的相关方进行统一安全管理。
不得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企业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7.5 变更
企业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8.1 隐患排查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企业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5.8.3 隐患治理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5.8.4 预测预警
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运用定量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技术,建立体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预警指数系统。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9.1辨识与评估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5.9.2登记建档与备案
企业应当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5.9.3监控与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5.10 职业健康
5.10.1职业健康管理
企业应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企业应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制定应急预案,配置现场急救用品、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各种防护器具应定点存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企业应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5.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企业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企业应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救治措施。
5.10.3职业危害申报
企业应按规定,及时、如实向当地主管部门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5.11应急救援
5.11.1应急机构和队伍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企业应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无需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服务协议。
5.11.2应急预案
企业应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关规定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
应急预案应定期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
5.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企业应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11.4应急演练
企业应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11.5事故救援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5.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2.1事故报告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5.12.2事故调查和处理
企业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5.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13.1绩效评定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评定工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将结果向所有部门、所属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
企业发生死亡事故后应重新进行评定。
5.13.2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