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来看范文
从朱自清早期散文的独特风格来看,他是一位擅长于运用情景交融这一写作技巧的作家。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写景中,委婉而曲折地表达了他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的苦闷心情。在月光下,在荷塘畔,虽然自我陶醉了,感受到一种“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但仍然夹杂着摆脱不开的淡淡哀愁。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这种矛盾心理和思想情感通过“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曲折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宗明义、直抒胸臆。看来似乎是在写此时此地的心境,然而却是有所感而发。因为在那没有自由,没有是非,黑暗而血腥的岁月,只要是有正义感的人,都会觉得“不宁静”,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不过作者采取了委婉的表达方式,不露锋芒。作者就是负着这样的思想重压,为要摆脱愁思而“突然”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企图借月光下的“另有一番样子”来抚慰他那“颇不宁静”的心情,于是便沿着曲折的煤屑小径向荷塘步去。在淡淡的月光里,独步在如此幽僻的小径上,浏览着荷塘四周依稀的景物。作者非但不感到寂寞乏味,反倒变得心情开朗,备尝独处之妙,这又是何故呢?还是让我们读读作者的一段内心独白吧:
“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今天我们读这段话,觉得过于婉转,甚至感到有些晦涩难懂,但仔细品味,就不难发现,这里面包含着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由此可见,作者之所以要月下独游荷塘的用心了。由于现实世界里没有“我”的“天地”,“我”是一个不自由的人,因而只能说那些不想说的话,做那些不想做的事;而在这“僻静”的一隅,无边的“荷塘月色”却成了“我”的一片自由的小“天地”,我便象得到了暂时的安静和安慰,便超然物外,与世相隔了。作者那种对现实不满而又无可奈何的思想情绪不是溢于言表了吗?
为了寄托这种情思,作者通过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一个宁静、幽雅而又充满生机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清新、隽永的画面:荷叶田田,似亭亭玉立的舞女的彩裙在临风飘舞;荷花朵朵,如碧空里璀璨的星珠在闪烁生辉。轻风徐来,送来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仿佛歌声漫转,牵动魂魄;风摧叶颤,吹皱一湖春水,留下道道“碧痕”,更是风致妖冶。寥寥几笔,形、神、色、香俱全,使满塘荷叶荷花意趣盎然。
更有甚者,“月光如流水”。一泻无余地罩在荷塘上,似浮起一层薄薄的“青雾”,缥缈神奇;又象是“笼着轻纱的梦”,幽奥深邃。淡云掩映,虽不能朗照,而“别有风味”——似劳作后短时间的小睡,精神为之一振,柳影稀疏,不免有些参差斑驳,却千姿万态浑然“和谐”——如谛听小提琴上奏着的优美名曲,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间了。作者在这一段的描写中,调动了拟人、比拟、叠字等多种修辞手段,运用了细腻传神的笔法,把在月光下不断幻化的景物写得有声有色,如诗如画。这些除了归功于他高超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写作技巧之外,不能不归功于他那对于事物的细致的体察,对于现实的敏锐的感觉。因此,他能赋予笔下景物以生命,似乎它们都是能体恤人情,深谙世理的有情物。物与我的情似乎得到了统一,物我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似乎在这里得到了暂时的和谐,这一切是作者当时心情的微妙反映。
为了进一步表现作者此时思想感情,自个儿享受“月夜”独处的“妙处”,作者用“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的反衬手法,转过笔锋,复写荷塘四周树上的“蝉风”和水里的“蛙声”。“知了”的长鸣,“咯咯”的短叫,在那月淡星稀的夜空里,更显得深邃幽远,使人霎那间如沉醉在不知“我”之有无的境地。但是,严酷的现实破坏了作者借以自慰的幻想中的神奇世界,于是在静谧的月色中,作者敏锐地察觉了那“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的,“峭楞楞如鬼一般”的“黑影”的潜在,刚刚开朗的心情又投上了阴影。于是作者又发出了耐人深思的感叹!蝉声、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一下子把作者的感情沉了下来。“我什么也没有”寥寥六个字,充满了多少失望、空虚和觉醒的复
杂感情啊!月下独游并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脱“我”精神上的苦闷,不可能抛开那“颇不宁静”的心。但是作者并不甘于这种黑暗的桎梏、思想的苦闷,他要努力抗争:他凭借着想象的翅膀,为再度摆脱难耐的烦躁心情,联想起江南采莲的情景了。这种联想,是渴望美好社会生活的心情的曲折反映,是以古代的词赋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并非陡然发思古之幽情,慕往昔之岁月,于是由眼前的荷塘想到故乡江南,又由江南进而想到了古代采莲的旧俗。
作者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丰富的联想,将古人辞赋顺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把梁文帝肖绎的《采莲赋》和南朝无名氏的歌辞《西洲曲》化为绮丽动人的画面,涉笔成趣:“夏始春余”,“叶嫩花新”,年轻貌美的青年男女,荡起叶叶舟,游弋于绿萍红花之中,他们那刻着?首的小船,慢慢地曲折游动,船上还使杯饮酒嬉戏作乐,有时怕水珠湿衣而浅笑,有时怕船翻而拉起罗裙,那“热闹”、“风流’的场面生动逼真,跃然纸上。可是,这种盛极一时的场面已成为过眼烟云,严酷的现实生活已粉碎了那欢乐的风俗画面,“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留给他的唯一的只有惋惜而已!至于像《西洲曲》中的描画的采莲情景,同样也不可能出现。虽然现在的莲花也高“过人头”,可是“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岂能显出“莲子清如水”的高洁情操?而现在没有“脉脉的流水”,“不能见一些颜色,”那怎么能行呢?于是作者喟然长叹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是大革命风暴卷起的地方,是人们追求着光明与自由的地方啊!这里,作者再一次含蓄而深沉地表示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对于光明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是他对于黑暗现实所表现的极度不满,对于他所生活着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作者这种曲笔抒写衷肠的委婉笔法,舒卷自如,左右逢源,使全文更显得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当作者随着其思想感情的变化,生动逼真地描写了荷塘月色和向往江南采莲的生活后,笔锋一顿,戛然而止,仿佛从幻想中回到了现实:“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的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这种写法同样是为表现他那“颇不宁静”的心情,抒发自己的情怀服务的。因为“荷塘月色”也罢,都不能回避黑暗的现实,摆脱思想上的苦闷,所以,便只好回到那什么声息也没有的屋子。这既是对前文的照应,又是寓意深邃的一笔。
通观全文,皆用曲笔,似乎令人费解,但反复吟咏咀嚼,就会发现其文的奥妙。作者以含蓄婉转见长,不刻意追求景物的描写,而在于借景抒情,将景物的变化和作者的心情的变化融为一体,使读者通过这种微妙的变化看到现实的投影,而这现实世界的影子,又是透过生动的画面和具体的描写逐步披露出来的,二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不外露,不直说,但又不是矫揉造作。它是作者胸中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这种随着自然景物而流淌出来的思想感情,一方面反映出当时不少的知识分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另一方面,也准确地概括了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血雨腥风的时代特点。同时还应当指出,作者此时复杂而特殊的感情也就导致了文章的含蓄蕴藉,沉郁曲折,使一篇仅只一千三百字左右的短文,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我们如不深入地去咀嚼文字,设身处地去“以意逆志”,就很难在写景咏物的字里行间触摸到作者的心灵的悸动。反之,如果我们能深入地去咀嚼文字用心体悟就不难了解到正是这传神的艺术笔触才使该文成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名篇。
《荷塘月色》这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是以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贯串全篇,作为抒情的基调。作者缘情写景:呈诗情画意于读者面前,句句有意;借景抒情:融憧憬与希望于景物描写之中,字字含情。能将情景交融到如此地步,恐怕除朱老先生外是旁无他人的了。
第二篇: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
从《沉沦》来看郁达夫独特的风格
【摘要】《沉沦》艺术的表现了一种郁郁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创作风格: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善于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景色描写,并且在他的文章中能看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因素,敢于挑战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大都都是采用第一人称来描写,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郁达夫忧郁生命首先,郁达夫创作《沉沦》的背景是:这篇小说是写于他留学日本的时期,郁达夫先生1913年随其兄曼陀前往日本留学,于1922年毕业回国,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和东京帝国大学。在这段时间里郁先生刻苦攻读中外小说,创作了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集《沉沦》。当时他只有二十岁左右,身处异域,还是一个正在不断蚕食自己国土的国家,还要整日忍受着日本人的白眼和侮辱,这是多么压抑的事,一种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和浓烈的爱国之情交杂在一起,使得他不得不说,又不得不写,用饱涵深情的笔触宣泄心中的愤懑。被誉为他的杰出代表作品,也是他唯一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当时留日学生在日本受到的欺辱,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悒郁苦闷,具有爱国主义思想。最后主人公自沉大海,带有明显的颓废思想和悲观情绪。透过《沉沦》,我们可以能些微了解到郁达夫小说的创作的几点特点。
一、孤独抑郁的性格。
小说第一句“他最近觉得孤冷的可怜”的“孤冷”二字,便为郁达夫所有小说奠定了情感基调。早熟的性格、景色的优美、个人的忧郁都使得他躲避人群而亲近自然。这使得他的小说大都时候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周围的世界,他常常一个人于无事时就会到外边转转,不为什么,只是孤独而忧伤的看着这个世界。他同情那些车夫、弱女子。于自己一样贫困的身上,掏出几个铜板,给这个世界和他一样贫苦的下层人民。他的目光常常忧郁,固然由于其性格造成的,但是国家的落后,人民的不幸何尝不加重他的忧郁病。所以他的忧郁可以说是时代造成的,他的忧郁背后实际上是对现实表示莫大的悲哀与失望。这使他在他自己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二、景色环境的描写。
《沉沦》中第一部分就有大量篇幅的景色描写。如“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这样的描写在他的好多篇小说里出现多次。他孤独悒郁的性格使得他有一颗贴近自然的心,用自然之子的角度把景色和周围的环境写的格外的清晰。又如他对故乡的描写“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师,去杭州水程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一川如画’。”这样的对于故乡景色的描写差不多回家一次写一次,并且每次都用不同的角度写。随便翻翻《郁达夫小说全集》,你总能发现作
家善于描写景色环境的独特风格。没有一定文学功底的作家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文笔的。
三、对自我和“性”的大胆暴露。
《沉沦》里面除了描写了自己的行踪、留学生活外,对人性脆弱的地方,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自我暴露:如“他每天早晨,在被窝里犯的罪恶,也一次一次的加起来了。„„他犯了罪之后,每深自痛悔,切齿的说,下次总不再犯了,然则到了第二天的那个时候,种种幻想,又活泼泼的到他的眼前来。他平时所看见的“伊扶”的遗类,都赤裸裸的来引诱他。中年以后的妇人的形体,在他的脑里,比处女更有挑发他情动的地方。他苦闷一场,恶斗一场,终究不得不做她们的俘虏。”
窥视女性洗澡,如“轻轻的开了便所的门,他尽兀自的站在便所的玻璃窗口偷看。原来他旅馆里的浴室,就在便所的间壁,从便所的玻琉窗看去,浴室里的动静了了可看。他起初以为看一看就可以走的,然而到了一看之后,他竟同被钉子钉住的一样,动也不能动了。” 在野外偷听男女野合,如“他心里虽然如此的在那里痛骂自己,然而他那一双尖着的耳朵,却一言半语也不愿意遗漏,用了全副精神在那里听着。”这些封建社会不准涉及的描写,郁达夫勇敢直率的自我暴露出来,并对此些行为忏悔。而有时却又变得高大。《沉沦》里通过把主人公的猥琐和伟大的一面对毫无保留的刻画了出来,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尤其对于主人公内心在遇到罪恶时候产生的不断挣扎矛盾的心里刻画的非常细腻逼真。是继承了《红楼梦》的写实主义精
神的,从而写活了人物,使得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就像在写自己一样的。
四、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
《沉沦》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他不仅总爱自愁自怜,而且穷困潦倒,被社会主流意识所轻蔑抛弃,身受经济和精神的多重压迫,既孤傲不群,又自怜自卑。因此,“在常人感受到五分痛苦的地方”,他所感到的痛苦非增加到十分或十二分不可。作品中主人公的孤独痛苦表现在诸多方面,具体有如下线索:与世人绝不相容——敏感于别人的目光——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更孤独——仇恨日本人——仇恨中国人——仇恨自己的兄长。在与人的相处之中,他将自己的痛苦和孤独转嫁了,于是与所有人对立,气量极其狭小。如上课的时候,他虽然坐在全班学生的中间,然而总觉得孤独得很;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得的这种孤独,倒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得的那种孤独,还更难受。看看他的同学们,一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在那里听先生的讲义,只有他一个人身体虽然坐在讲堂里头,心思却同飞云逝电一般,在那里作无边无际的空想。这正是他自卑、孤独的一种体现,他需要在不相容、疏远和仇恨中减轻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自卑感,从而缓冲自己的孤独、苦闷。作家夸饰了这种孤独与痛苦,在主人公与世人间设置了一层厚厚的屏障,从而将这种情绪推向绝境。当主人公无法承载这种孤独痛苦的时候,他就找寻解脱的途径,那就是主人公对自然的病态眷恋。
五、显示出西方文化的影响
俄国文学的影响 屠格涅夫说:“我的自传,就在我的作品里。”与此相应,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取材于他所熟悉的生活,甚至直接取材于他的长期漂泊中的一些经历,把自己写入作品中。《沉沦》中“我”的经历其实是与作者的自身经历相似的。
法国文学的影响 启蒙运动的领袖卢梭在《忏悔录》中开宗明义地写道:“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郁达夫大胆而真实的写自己、暴露自己的隐私,把自己卑鄙的欲念、丑陋的恶习不加避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达到了“惊人的人心真实”。《沉沦》中主人公同样把自己喜怒哀乐的情绪'猥亵的念头,甚至性欲的苦闷,都不加掩饰的展示出来。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一直视“性”为洪水猛兽,它要求人们“存天理灭人欲”,而《沉沦》中。却如此真实细腻的把一个人的性苦闷、性压抑抒发了出来,他那大胆暴露而取得的人性真实和艺术真实,不惜以真血肉去碰挡虚伪,也许力量就来自于卢梭,来自于启蒙运动。
郁达夫先生的小说是富于创新的小说。他对唤醒“五四”时期迷茫的知识分子,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正如郭沫若所说:“他的清新的笔调,在中国枯槁的社会里面好像吹来了一股春风,立刻吹醒了当时的无数少年的心!”他的人生恰如他的小说所写的一样,是富于传奇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
第三篇: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
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
◆孙桂珍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在艺术化的口语技巧,生动传神的字句修辞技艺及景为心语的抒情艺术。学习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对于丰富语言,创新和提升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语言风格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
一、口语入文,朴素清新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通俗浅近、明白如话的“口语化”艺术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语言风格之一。朱自清的“口语”,以北京口语为主要基础,兼融其他方言中的有效表达成分,形成了具有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语言意境。这种境界,既体现出与人交心似的亲切、随和,又具有了一个文思敏捷的文人精心组织后的清新、典雅。如《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朱自清散文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善用修辞,音韵优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1.巧妙运用叠词叠句
叠字叠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2.善于运用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朱自清常用新颖的比喻,使文字别开生面。《荷塘月色》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这类比喻可谓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3.敢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属一种“嗅觉”,似与“歌声”无甚关联,但作者却抓住了“清香”的“缕缕”与“高楼上歌声”的相通之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双重艺术享受。“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在《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三、寓情于景,意境幽远
朱自清散文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写景抒情,景语心境,寓情于景,意境幽远。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
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不着一点痕迹。写荷塘,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写荷叶,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即时风过荷塘那一瞬间的现象,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而且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细腻的描绘和生动新鲜的比喻更引起读者梦幻似的感觉,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形成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2]朱自清散文全集.[3]朱自清论文集.孙桂珍《谈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风格》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p87
第四篇: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片段精选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有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秾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选自《歌声》)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选自《绿》)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选自《春》)
一个五岁的“女孩子”卖七毛钱,也许不能算是最贱;但请您细看:将一条生命的自由和七枚小银元各放在天平的一个盘里,您将发现,正如九头牛与一根牛毛一样,两个盘儿的重量相差实在太远了!(选自《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那一个夏天他病的时候多,你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有好好儿睡过。那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瞧着他硬朗点儿你就乐,干枯的笑容在黄蜡般的脸上,我只有暗中叹气而已。从来想不到做母亲的要像你这样。(选自《给亡妇》)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选自《匆匆》)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象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象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选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第五篇:朱自清散文精选
《朱自清散文精选》读后感
泗阳实小五(4)姜泽宇
在寒假中,我读了《朱自清散文精选》,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视窗。我沉醉于其中,朱自清用他唯美的笔调描绘出了一个完美的意境,不论是美景还是一切生灵,在他笔下,都显得格外生动。我特别喜欢的一篇文章就是《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就是《匆匆》中所提到的,朱自清用对比的方式来突出了岁月流逝之快,不错,世间万物虽有毁灭的一天,但总会有重生的时候,而我们人,在这世上的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不能重来,岁月又何尝可以倒流呢?上天赐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但在指尖流过的岁月,谁又会在意呢?所以,当一个人的生命走到尽头时,就会加倍地珍惜仅剩的时间,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一句真理名言,在朱自清的笔下,就更衬托出了它的价值。朱自清的文字不仅包含深刻的道理,而且还十分优美,他对景物的描写可谓是淋漓尽致,仿佛可以活生生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