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考察课封面
大 连 理 工 大 学
研究生作业 作业题目:
课程名称:
学号:
上交时间:
作业成绩: 对“中国责任论”的理解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1110060 姓名: 王佳琪 2012年11月20日授课教师:
能源与动力学院
第二篇: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2012
考 生 必 读
热烈欢迎考生申请和报考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
生!
一、招生类别
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实行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并行模式,进而促进研究生结构调整和研究生质量的提高。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全国在基础数学等150个学科、专业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应用统计硕士、艺术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简称MBA)、公共管理硕士(简称MPA)、工程管理硕士7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计招生3200余名(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类别有推荐免试生、全国统考生(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生、应用统计硕士生、艺术硕士生生、翻译硕士生、工程硕士生)、联考生(包括MBA、MPA、工程管理硕士)、单独考试生(包括强军计划生)。
二、申请或报考条件
(一)推荐免试生
欢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985工程”院校、研究生院学校和“211工程”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攻读我校学术型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MBA、MPA及工程管理硕士不接收推免生)。具体要求及申请办法详见研究生院招生主页《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办法》。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须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到报考点办理报名确认手续。
推荐免试研究生全部享受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先推荐进行国际联合培养。其中“985工程”院校推免生享受一等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优先推荐推免生进行国际联合培养。
(二)全国统考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必须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者);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同等学力考生:
①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自学考试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②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修完本科学位主干课11门以上并成绩合格(必须出具有资质的开课单位教务处的成绩证明),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署名前2名)的考生。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6.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需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7.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名时必须提交《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资格确认表》,并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公章,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地域)工作,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招生主页《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MBA、MPA、工程管理联考生
1.符合申请或报考条件
(二)中第1、第2、第4、第5、第6各项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招生主页《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招生简章》、《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MPA)招生简章》。
(四)单独考试生
1.符合申请或报考条件
(二)中第1、第2、第4、第5、第6各项要求。
2.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4年或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已经成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单位业务骨干,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本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招生主页《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
招生简章》;强军计划考生的具体要求详见研究生院招生主页《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强军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
2.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及现场信息确认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网报时间为准,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务必认真阅读报考须知,按教育部、考生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日期内,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
国防生须在备用信息中填写“国防生”。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含推免生、农村教育硕士生)均须进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照相。
时间:以教育部规定的时间为准
地点:全国统考生、推荐免试生到本人所在地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MBA、MPA联考生及工程管理硕士考生在大连市招生办确认,单独考试生到大连理工大学进行现场确认。仅网上报名,而没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现场确认的考生,报名无效。
四、考试
全国统考生、联考生、单独考试生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考试时间为准(详见准考证)。
2.初试地点:由报名点统一安排。
3.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
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中国近现代史、高等教育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初试科目为2门;MBA、MPA、工程管理硕士初试科目为2门。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我校研究生院招生主页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的招生专业目录。
4.初试成绩公布办法:初试成绩约在2011年3月中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并可下载,不再单独邮寄考生成绩通知单。
(二)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
2.按教育部规定,我校可自主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并采取差额方式复试。
3.复试方式一般分为笔试和综合面试两部分。复试具体的差额比例、时间、地点、办法及其他事宜请于3月中旬以后到我校各学部、学院(部)网站查询。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期间必须加试两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5.推荐免试生的复试时间和方式由各学部、学院(部)确定。
五、体检
学校将在复试阶段组织考生进行体检。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新生入学报到后需进行体检复查。
六、录取及调剂
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和录取类别。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符合我校第一志愿录取线但未被录取的考生,我校将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优先考虑其在校内相关专业进行调剂录取,也可以根据考生的要求调剂到其他院校。
七、学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3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2年(建筑学硕士学制3年)。
八、奖学金
我校是教育部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十七所试点高校之一,已从2007年开始实行新的研究生资助办法,建立了优秀研究生奖学金、“三助”奖学金、单项和专项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等新型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奖学金额度大幅提高。享受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学生不再缴纳培养费。
九、联系方式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411-84708338,84706301;传真:0411-84706411。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16024;
网址:http://gs.dlut.edu.cn/ZS/index.asp; E-mail:yjsyzb@dlut.edu.cn。
第三篇: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助教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试行)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的管理工作,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精神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岗位设置
第一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由研究生院(助研究生课程)或教务处(助本科生课程)核定,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教师完成批改作业、批阅试卷、辅导答疑、上习题课、协助教授指导毕业论文和准备教学实验等教学任务。
第二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由人事处核定,主要工作内容是协助学校各学学院、学部、系(部),各处、办,各直、附属单位工作人员完成各类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或服务、技术支持等工作任务。
第三条 助教岗位原则上博士生助硕士生或本科生课程,硕士生助本科生课程,不允许硕士生助硕士生课程。
第四条 需要聘用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在每学期末确定下一学年所要设置的助教、助管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期限和人员数量。填写《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设置申请表》。研究生助教岗位报研究生院或教务处核准。研究生助管岗位报人事处在编制限额内核准。所有岗位报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和人事处备案。
第五条 各部门如因工作需要,在核准的编制限额外需增加研究生助管岗位,须报人事处审核批准,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备案。申报时间同上。第六条 临时申请聘用(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研究生助管人员,由人事处审核批准,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组织安排助管人员,并将人员名单报人事处备案。
二、岗位申请与聘用
第七条 每学期初,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分别依据教务处、研究生院和人事处核定的助教、助管岗位发布招聘信息、接受报名。
第八条 研究生助教岗位竞聘由各学学院(系)、学部组织考核小组面试考核,由主管教学或研究生的院长(部长、主任)召集,考核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招聘结果经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或教务处审批后,报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和人事处备案。
第九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由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组织招聘会,并与用人部门一起组成考核小组,对申请者进行面试考核,提出是否聘用意见。考核、招聘结果由人事处审批,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备案。
第十条 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的考核与聘用应坚持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的原则。
第十一条 符合三助岗位申报条件的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经导师和所在学院(系)、学部同意,符合岗位招聘条件,均可申请研究生助教、助管工作岗位。
第十二条 每位研究生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受聘一个岗位,不能同时受聘多个岗位。
三、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必须参加人事处统一组织的岗前培训,未经培训者不得上岗。
第十四条 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工作,原则上由设岗部门负责。
第十五条 设岗部门应与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签订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工作协议,报人事处备案。
第十六条 研究生在担任助教、助管期间,工作时间最少不低于8小时/周,最多不超过12小时/周。
第十七条 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包括临时聘用的助管人员)于每月末填写《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工作履职考核表》,由用人部门审核签字后报人事处。考核合格者,经人事处审批,由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按月发放研究生助教、助管奖学金。考核不合格者,用人部门有权予以辞退。情节严重者,取消其再次申请助教、助管岗位的资格。
第十八条 每个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可以聘用1—4人,每位硕士研究生的助教、助管奖学金不高于250元/月。每位博士研究生的助教、助管奖学金不高于500元/月。临时聘用的研究生助管人员,助管奖学金不高于40元/天。助教岗位的硕士生原则上按每课时25元,博士生原则上按每课时50元的标准发放酬金。
第十九条 未经审批和备案的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不予发放助教、助管奖学金。
第二十条 人事处会同研究生创新基金管理办公室于每学期末对设有研究生助教、助管岗位的部门进行用工情况考核,并以考核结果作为是否继续设岗的依据。第二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助教、助管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试行)》(大工人内[2007]24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封面)
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课程代号:任课教师:论文/研究报告题目:完成日期:2014年4月日 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号:姓名:
成绩:
第五篇: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中特学习体会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中特学习体会
题目:对本学课的认识及学习体会。
一、对本学课的认识 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时代要求,学习借鉴现代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始终与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而硕士研究生是青年中思想活跃、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应用“专题教学”和“话题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增加教学深度、拓展课堂讨论交流,对于硕士研究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的认识,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要求我们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国际战略等。学习这门课程,能更好地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认识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方面的建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另外还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基本概念和范畴是一门课程的基础,也是理论思维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有助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各种思想观点也会影响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立足当代中国实际,认清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世界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把握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2.研究生怎样学习这门课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应该更加注重学习的理论性、研究性,更加注重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独立研究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努力达成新认识、收获新体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主要有:
一是要同研读马克思注意经典著作结合起来。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贯彻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方法论的重要前提。
二是要同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之一。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在掌握相关理论、观点和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三是要同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各学科原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专业知识。学习这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打好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学习体会
针对课程的学习,我想重点谈谈对针对文化和法治建设的学习体会。1.文化方面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
现阶段,中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还是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功能的发挥上,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够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不够大,在推动科学发展、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束缚文化发展的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文化体制机制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的要求;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还不多,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提供着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更应向前看,创造现代文化,现代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消解了地域和民族的差异,构建了新的体制模型,是民间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民主变革的重要方式,推动社会积极发展和进步。建设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大众文化需求的文化时,我们应该自觉坚持和弘扬民族文化在人民大众文化中的主导因素,使中华文化传统为人民大众文化注入鲜明的民族精神和强大的公众吸引力。21世纪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得文化的创造以及传播变得更加广泛和快捷,为人民大众文化在创意和发展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空间和条件。我国的文化产业,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虽然起步晚,基础弱,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以及可以直接吸纳先进技术和其他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的经验,速度和规模可能要快得多。首先是时代创造的科技水平优势。其次是我国人民大众文化的后发优势潜力。第三是走新兴工业化道路,使人民大众文化成为地区经济复兴的重要环节。第四是我国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教育素质的提高带来的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以及国际上对中国文化产品兴趣的增长为我国人民大众文化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传承的重要纽带,它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目的是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五是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改革创新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处理好涉及文化发展的重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法治建设
历史上,我们的法治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法制得到蓬勃发展,但是法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性法治理论观点和法治命题。重要的法治理论观点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等。重要的法治命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其中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公民权利保障法制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等。这些理论观点和理论命题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法治、什么是法治体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于用法律治理国家我充满期待,在此,我想谈谈法治与改革开放、党的领导、以德治国等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决定》确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180多项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同时,法治又是改革的牵引力、推动力和保障力。法治和改革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改革要于法有据,许多重大改革都涉及现行法律,如果在法律当中没有规定,就要抓紧制定法律;一些合理的改革如果与现行法律有明显冲突,法律应适应改革需要,抓紧“立改废释”。总之,要用法治来引领、规范、推进、保障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
关于党的领导与法律权威的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真正树立法律权威。法治建设是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党强大的组织力量、动员力量和思想力量来推进的。党的领导能够强有力地支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监督执法和司法,有助于树立法律权威。第二,宪法法律是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和领导党能不能尊重宪法和法律,能不能带头执行宪法和法律,直接关系到法律权威的存在与否。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德主刑辅”,这成为此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法治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非彼此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依法治国属于政治文明范畴,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以德治国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方式。今天,我们对此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讲,整个国家机器科学有效地运转,主要依靠法治;建立自由、平等、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也主要依靠法治。另一方面,我们除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之外,还有广泛的社会生活,比如家庭生活、社区生活、文化生活等,依靠强制力实施的法律在这些领域不太适合,道德则显现出了更多优势。所以,国家治理既要靠法律,又要靠道德。道德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也要靠法律来解决。比如违约失信问题、侵权损害问题、侵害社会弱势群体利益问题等。同样,法律要想得到有效实施,也要依靠道德的支持,例如,社会舆论的力量、善与恶的评价等保障着法律的实施。从法哲学角度讲,一方面,道德使法律更善,增加了法律的德性;另一方面,法律使人们对待社会道德问题更加客观,增加了道德的理性。可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法治不仅需要法律条文的支持,也需要法治队伍,法治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法治人才培养。在法治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现了这个目标,才能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理论环境、人文环境和舆论氛围,才能真正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当然,提升中国法治的影响力、话语权,既要提高硬实力,也要提高软实力。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文化的形成比法制体系建设更为艰难。但是,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法治信仰,养成法治思维、法治习惯,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建立起来。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使我们彻底告别了几千年的人治传统,真正从主要依靠政策治理国家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并使我们找到了国家治理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实践路径,这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法治实践与建设,例如,司法体制的巨大变革,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域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建设知识产权等专门法院等等,都让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