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

时间:2019-05-12 13:46: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

第一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

为了忘却的纪念

学习目标:

分析探讨课文题目的意义;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归纳课文各部分大意,并能说明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全文的主旨。

学习革命先烈追求真理,为革命舍身忘死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领悟作者爱憎分明的坚定立场,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

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提高复杂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一、辨识下列挽联或对联分别是写的哪一历史人物。

①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

③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二、字词和典故

隐约其辞:由于某种原因说话或写文章故意不把意思直说出来。隐约: 使不明显,不清楚。欣幸:欣喜而庆幸。

郑重其事:对事情的态度严肃认真。

刚健质朴:坚强有力,朴实而不矫饰。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或文艺作品的风格。永诀:永别。依稀:仿佛。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淤积:(水里的泥沙等)沉积。

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存的呼吸,意为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明珠暗投: 旧时比喻怀才不遇。这里比喻好东西落到坏人手里。

惴惴: 忧愁,恐惧。这里是担心的意思。

情随事迁: 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人心惟危: 人的心地险恶难测。语出《尚书·大禹谟》

急于事功: 做事急于求成。积习: 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眷眷: 怀念,依依不舍。拳拳: 诚挚恳切。

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典故,要求能够看懂和复述。

三、补充新知并简介文章背景。

1、“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先生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2、文章的时代背景:见课本P36

整体感知文本

文章五部分分别讲述了什么?

为什么说五部分的结构安排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第一部分: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及柔石的为人(兼及冯铿)。

第三部分:写白莽与柔石的被捕。

第四部分:写柔石等“左联”五位青年作家被捕遇害的经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罪行,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和赞扬。

第五部分:抒发了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之情,表达了对反动派的必然灭亡、人民革命战争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这五个部分是否可以颠倒一下顺序,能否先对烈士进行一番颂扬,再说与他们的交往呢?(同学讨论)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同为写人,但从下文看,柔石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否先写柔石再写白莽呢?

理清每部分大意后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

标题

课文题目是不是一个病句,应该怎样断句,如何理解?

明明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可作者却用上了“忘却”这个词,是否有些不妥? ①课文题目如何理解?

课文题目为《为了忘却的记念》,对于这个语意曲折含义深刻的标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词,意思把悲痛暂时搁置一边,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

B、“忘却”指暂时忘掉“两年以来时时袭击我的心”的“悲愤”的情感,振作精神与敌斗争,并以此作为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C、“忘却”与“记念”不矛盾,“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

D、反映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真挚深切的感情和坚强的斗志与必胜的信心。研习新课

研读第一部分:

1、第一段能否删去?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敢”者、“不愿”者,“不屑”者各代表哪类人?

不敢载:进步报刊的态度

不愿载:中立报刊的态度

不屑载:反动报刊的态度

隐约其辞:“左联”领导的刊物的态度

全句不仅说明了五烈士是被秘密杀害,而且反映出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各界施行高压政策,白色恐怖严重的现实。

2、在鲁迅的印象中,白莽是怎样的一个人?(或者说白莽的性格特点怎样?)

3、作者和白莽第三次相见时,白莽才告诉作者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出”,这说

明了什么?

4、第一部分末尾处,为什么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研读第二部分:

1、讨论: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提示:①为人随和,单纯、善良。(“迂”)②联系全文得出柔石是一位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好青年。(硬气)

2、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提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将为后人敬仰和赞颂;同时,作者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思考第三部分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前两部分分别记述了作者与白莽、作者与柔石的交往,这一部分交代了白莽、柔石的同时被捕,由此过渡过记叙五人被捕,也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可以说这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研读文章的第四部分:

1、讨论并概括第四部分的主要信息。提示:①与柔石最后一次见面的原因、情形、时间。②作者也因此而受到了株连。③烈士在狱中的情况及其遇难。④痛悼烈士,控诉敌人的罪行。⑤略及李伟森、胡也频、以白莽的诗作结。

2、研究探讨以下问题,深入领会作者的无限悲愤之情。①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个典故是针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柔石

被害的案情也是“谁也不明白”;秦桧捉拿道悦,与国民党反动派要抓鲁迅又非常相似,暗示了这个社会有如秦桧当道的时代。当然,鲁迅先生对道悦自行涅槃的做法是不赞成的,他并不像道悦和尚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②“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提示:不能删。这段文字详记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表明这是集体遇难,秘密屠戮,是虐杀。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柔石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敌人强暴罪行的揭露和控诉,抒发了极度悲愤之情。

“原来如此”单独成段,感情十分强烈复杂。叹号表明愤怒与抗议,省略号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复杂感情。

深层含义: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地对待无辜青年,柔石这样的好青年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是作者始料不及的。全段记叙、抒情、议论结合,有利于表达感情,深化主题。

师生共同朗诵第五部分,深入领会作者的感情。

1、引导学生质疑:这一部分和前四部分大的不同是什么?(抒情色彩更重。)

2、研究探讨: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提示: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同向子期相比,意在揭露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的晋朝一样,在政治上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稍有不慎,都可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无写处”的。

3、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了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形象地概括了三十年来,一切反动统治者残酷屠杀革命者的罪行。“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延口残喘”表明斗争的艰难。“这是怎样的世界”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全句表现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切齿痛恨和顽强斗争精神。

4、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血的教训使作者既看到黑暗统治如夜,又看到革命之路还长,斗争还很艰巨。“不如忘却”与文章开头呼应,再次扣题。作者意识到“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表明他相信烈士的血不会白流,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这就表达了对胜利的信心,与敌斗争到底的精神。省略号表示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

第二篇:为了忘却的纪念学案

为了忘却的纪念学案

一、整体把握:课文共有五部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二、把握人物形象(细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鲁迅与白莽有三次见面,通过研读请概括白莽是怎样的一个人?

2、第一部分末尾处,为什么要提及给白莽送书是托柔石送去的?

3、柔石是怎样的一个人?(到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分析。)

三、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揣摩作者情感

1、“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为什么说“将悲哀摆脱”,不说“将悲愤摆脱”?用“袭击”一词有什么好处?

2、第二段中提到:“……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其中“不敢”、“不愿”、“不屑”有什么区别?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区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思考:画横线的句子可不可心删去,为什么?“原来如此!……”中“此”指代什么?叹号和省略号各表达什么作用?试把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说出来。

4、我沉重地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5、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6、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 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夜”、“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句话整体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理解引用三个典故的用意

1、深入领会作者把柔石比附方教孺的用意

2、作者提及《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有什么用意?

3、作者说:“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现在我懂了。”作者到底“懂得”了什么?

四、问题探究

1、你怎样理解课文的标题?作者要忘却的是什么?要记念的又是什么?

2、如何看待鲁迅的逃走?

第三篇:为了忘却的纪念学案

《为了忘却的纪念》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文中所抒发的感情。

2品味语言,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3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4了解五烈士献身革命的崇高形象,学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情感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安排:三课时

背景资料

柔石,原名赵平复,最初从事教育工作,并参加新文学运动。1923年开始创作;1928年夏,他到了上海,与鲁迅有较多往还,在鲁迅的帮助下译介外国的尤其是东欧和北欧的文学,编辑《语丝》、《朝花旬刊》、《萌芽月刊》等刊物,这些活动对于他的创作起了积极的影响。他曾经写《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

胡也频于1924年开始文艺活动,与人合编了北京《京报》附刊之一《民从文艺》,同时用胡崇轩署名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1928年春,他到了上海,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明确地以文学为革命服务。在《到莫斯科去》的序文中,他强调创作应“抓住这斗争底时代的现实”,“深入于无产阶级的社会而经历他们的生活和体验他们的意识”,这些主张影响到他的创作。他曾写《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等作品。

殷夫,原名徐祖华,笔名白莽。他从1924年左右就开始写诗,1928年创作较多,迅速成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诗人。殷夫与革命发生关系较早,1927年4月在上海第一次被捕。1929年,他离开学校,专门从事青年工人运动,创作趋向高潮,以殷夫、白莽、莎菲等笔名发表了不少诗歌、散记、论文。鲁迅十分珍惜殷夫的诗作,在《孩儿塔》的序文中,他这样写道:“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李伟森,李伟森,湖北武昌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日日新闻》总编辑。参加二七大罢工。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曾任共青团广东区委宣传部长、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团中央宣传部长、团中央南方局书记等职。1928年夏主编《上海报》,5月任苏准会上海办事处负责人。1931年1月17日在东方旅社被捕,2月7日牺牲于龙华。笔名李求实,主要从事实务工作,他从革命需要出发,写了不少论文、杂文,编过《革命歌集》,译了传记《朵思退夫斯基》(即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作过一些文艺短评和零星翻译。他不是左联成员,但与左联关系密切。

冯铿(1907年10月10日—1931年2月7日)女,又名岭梅,广东潮州人。现代女作家。1930年加入“左联”。1931年初与柔石、胡也频、李求实、白莽等人同时被捕,死于龙华狱中。1986年才出版了她唯一的著作集《重新起来》。

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竦()身迂()戳()穿吮()血 隔()膜()偈()子涅()槃()信札()镣()铐()挈()妇将雏()缁()衣 禁锢()淤()积

2.解释下列词语。

拳拳:

隐约其辞:

素不相识:

情随事迁:

人心惟危:

急于事功:

延口残喘:

3.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

第一课时

一解题:既然纪念为什么还忘却?

二朗读课文,理清内容,感知本文严谨的结构

三找出记叙抒情议论的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二课时

分析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一指导学生阅读第一部分讨论概括白莽的性格。

二快速阅读第二部分,讨论

1概括柔石的性格及可贵的品格。

2为什么要引用方孝孺的典故?

三讨论第三部分在文中的作用?

四有感情的朗读第四部分讨论,这部分写法上与前三部分有什么不同?

第三课时

品味语言,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的朗读第五部分讨论

1引用思旧赋的作用?

2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

3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4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第四篇:为了忘却的记念导学案

导学案为了忘却的记念

作者:鲁迅

班级:姓名:学号()

第一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品读文题的含义,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

2、概括课文五个部分的内容,重点解读白莽的性格特征。

二、学习重点:概括课文五个部分的内容,重点解读白莽的性格特征。

三、学习难点:品读文题的含义,理解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

四、学习方法:圈划、品读、讨论交流

五、学习过程:

(一)、课前认真阅读书下注释,特别关注36页注释1,把握文章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文意。通读全文,圈划关键语句,总体上把握五个部分的内容,并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每部分大意。

(二)、关于文章标题的思考:

(“记”与“纪”:20世纪30年代有些字词依然保留古今通用,如“记念”即今日所谓“纪念”。本文标题中的“记”所以未改,出于保留文章原貌和历史实感的考虑。)

1、本文的题目用了两个逻辑上相对立的概念,大家在阅读时会有这样的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忘却”?“忘却”什么?“忘却”的手段是什么?“忘却的目的是什么”?细读全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2、再来品读文章“忘却”与“记念”的关系?

(三)、关于文本的研读:

本文写于1933年2月7日至8日,是鲁迅先生在“左联”五位青年作家遇

害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这五位青年作家是、、、、。本文详写了 和,略写了。

请大家认真阅读文中有关白莽的文字,思考:作者与白莽有过几次交往?从

中可以看出白莽是个怎样的人?

导学案为了忘却的记念

作者:鲁迅(主备人:关红扬)

班级:姓名:学号()

第二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解读柔石的性格特征,感受“左联”五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2、学习以情感为线索的行文结构和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理解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解读柔石的性格特征,感受“左联”五烈士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三、学习难点:理解鲁迅先生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四、学习过程:

(一)、文中详写的另外一个人就是柔石。精读课文第二部分,鲁迅先生在文中写柔石的最突出的性格是“”、“”。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柔石这两个性格特点是怎样理解的。

(二)、鲁迅先生在文中运用了三个典故,结合下文关于这三个典故的介绍文字,结合课文内容,任选一个典故谈谈你对作者用这个典故用意的理解。

1、方孝孺(课文38页):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效命于明惠帝朱允汶,后惠帝的叔父燕五朱棣为夺帝位,带兵攻陷南京,惠帝自焚(一说下落不明),方孝孺入狱,因不肯替朱棣起草诏书被杀,祸及870余人。方孝孺为姓朱的争位而丢掉性命,连累亲友宗族,被诛十族。

2、《说岳全传》高僧“坐化”(课文40页):秦桧为了扫除卖国投降的障碍,说动皇帝传十二道金牌从抗金前线召回岳飞。岳飞途经镇江,拜访了金山寺的道悦禅师。禅师预言,“元帅此行恐防有牢狱之灾、奸人陷害之事”,劝岳飞“不如潜身林野,隐迹江湖”。但岳飞没听,回去后便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后,秦桧得知此事后,大怒,立即派何立去捉拿道悦。何立一到,道悦便留下一个偈子,“坐化”了。

3、向秀与《思旧赋》(课文42页):参看书下注释③

五、学习日记:

请结合单元主题“为崇高的理想而斗争”,谈谈“左联”五烈士与鲁迅先生的理想是否一样,他们在为理想而斗争的方法上一样吗?(结合本文中具体语句来谈)

第五篇: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日子。那时候我刚进入大学,在校住宿期间,每个礼拜五都会回家一趟,然后周日再乘车回学校,带些换洗的衣物、生活用品或是吃的东西等等。在某个周日,我从回学校的车上下来,提着几个购物袋准备过马路的时候,一辆电瓶车毫无减速的向我驶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已经被撞倒在地了,驾驶电瓶车的人也摔倒在地上,但他爬起来之后不但没来道歉或是关心一下被撞倒的我,而是直接扶起自己的电瓶车准备开车走人了,我立马叫住了他,要求赔礼道歉,然后就放他走了。回到学校之后检查了下之前撞了的地方发现一大块的淤青,然后讲给爸妈还有同学听后,他们都说当时就应该抓住他要求赔偿什么的,或是报警的,可是当时完全没有想到,所以要警戒所有的人,以后遇到这类的事情一定要抓住他把事情弄清楚才行,万一以后留下什么后遗症,我之后留下的后遗症就是膝盖不能跪着,不然就很痛很痛,只怪当时太草率的解决问题了,也没有去做检查,导致现在膝盖不是很好,这也是一个教训提醒下大家。要是遇到此类事件,被车子撞到之后,就应该报警,严重的还要验伤什么的,之后后续还有很多手续事情要办理,为了以防万一以后有后遗症什么的,所以一定要检查清楚了,不然吃亏的就是自己了。被撞倒之后要寻求帮助并且要留住肇事者,要是肇事者不承认,最好收集一些当时的证据,比如肇事时的摄像头的资料,有没有目击证人,有没有留下书面材料等等。分享我的经历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帮助和借鉴,不要吃亏了。

下载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为了忘却的纪念 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了忘却的纪念

    234里的众奇葩们234 ——我大学里的第一个家。 二三四,多么诡异的寝室编号,唯独少了一。姐妹们一条心,不就可以弥补缺憾了吗? 无畏则无惧,无惧则无邪,无邪乃至诚也。我感激涕零的......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一生难忘的经历 在我成长的这些年中,见过许许多多令我感动的人,但最让我受影响的人还是在5.12大地震中出现的一个放弃自己生命,拯救孩子安危的英雄母亲。我想她将永远留在我童......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对越自卫反击战33周年“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这是一首纪念自卫反击......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杨坤坤 鲁迅,这一个名字已淡淡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中。 鲁迅,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有人曾言:“鲁迅以革命自负,而竟仇视革命作家,纯用冷讥热嘲的口语来逞着豪兴,没......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白云隐了踪迹,只留下了空旷而又空旷的蓝天,淡雅、清亮。 雨后的清凉打湿了许多学子的心,那夏日不应有的温凉在心里散开,直至冲寒全身。 坐在向前疾驰的车上,凝目......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 一、知人论世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有次闲谈的时候,有个朋友不经意的问我,当一个人经常回忆往事的时候,是不是说明人已经进入老境。还是一次闲谈,又有个朋友不经意的问我,当一个人不喜欢结交新朋友的......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记赵县职工子弟学校教师西柏坡之行2012年4月1日7时,春暖还寒,子弟学校一行88人前往西柏坡参观学习。两辆客车缓慢驶出校门,满载着教师无限的憧憬和期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