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读书笔记
反思田野作业
2008300110039李超 1968年,拉比诺怀着对自身社会的厌倦和和失望来到摩洛哥这个新兴独立的国家开始自己的人类学田野工作,在那个异国他乡的阿拉伯部落社区,拉比诺期望获得当地人们生活的意义,从而来反思自身的社会,即通过对他者的理解来绕道理解自我,这种自我在罗伯特·贝拉看来是文化的自我,而不是个体的、心理的自我。《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整本书都在反思拉比诺自己的田野调查经历,以期更好的认识理解田野作业,其中有着两条主线:资讯人与调查过程。
资讯人是田野工作的主要部分,但是要寻求到一个好的资讯人是比较困难的,“一个优秀的资讯人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品质就是能将哪怕是最简单的(对他而言)及最明显的事情用各种方法解释清楚”。但是作为资讯人,在将自身的生活世界客体化对象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自己与研究者的差异,考虑到局外人如何看待自身生活世界的问题。很多以前没有注意的问题都在与人类学者的交流中得到思考,很多以前想当然下意识认为合理的行为也在这种交流中得到反思,换句话说,资讯人在提供信息的时候也在反思自身,理解自己的生活世界。在这里,存在着资讯人与人类学者对经验与理解的共建过程,共建一套共享的符号系统。因此,拉比诺强调要重视资讯人的主体性,资讯人(研究对象)与人类学者是同等的实践主体。但是这种共建是在人际的交流之中,在主体之间,因此,又是十分薄弱的、局部的。较之日常世界里人们的互动和日常行为中所承载的文化深度和广度,这种建构出来的文化深度和广度常常是不充分的。因而中断就不可避免。但是每一次的断裂往往都被证明是一个转折点,1
循环将重新开始。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会共享许多的经历,他们将会以较少的自我反思的态度来利用这些经历”(拉比诺,2008,P52)。这种变动的、逐渐深入的理解过程在田野工作中就变现为互为主体,相互建构的过程。尽管这种共建使得收集的信息和了解的事实变得更加可靠,但是在理论上仍旧未失其外在性。正如拉比诺所言,“无论‘参与’能推动人类学家在‘不把他人当他者’的方向走多远,情境最终仍被‘观察’和外在性所决定”。
人类学者在训练资讯人将他生活的世界对象化的同时,也帮助资讯人建立了比较清晰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通过为人类学者提供信息得到清晰的表达。但是这里,资讯人提供的信息是被双重调节的。首先,人类学者的兴趣指向、提出的问题、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对收集到的初始信息(没有经过资讯人解释)的理解都是受自身社会的历史文化以及自己理解和经验世界的方式而影响的;其次,资讯人在被要求自我反思之后提供的是解释,是以历史和文化为媒介的。这种双重调节再加上语言的翻译过程和问题使得跨文化的理解变得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这并不是说不可能。拉比诺之所以指出这点就是要求人类学者在收集分析数据的时候时刻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与反思。
在与资讯人交流的过程中,拉比诺逐渐认识到“他性”,这种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从在易卜拉辛那里第一次直接体验到“他性”开始,拉比诺进入了寻找他性的人类学状态。这种寻找的过程是伴随着苦恼、矛盾与冲突的。无论是在参加婚礼之后与阿里的冲突,还是村民们以各种理由借用汽车导致“我”(拉比诺)的烦恼;无论是阿里回村养伤为“我”提供很多敏感性话题的信息以及这件事对村民们产生的符号暴力,还是本·穆罕默德对于自身传统危机的认识与反思,以及与“我”的平等交流与探讨,对于来自另一种文化的拉比诺而言,都是在经验他性,理解他者。特别是在冲突、矛盾与苦恼的过程中,拉比诺清醒的意识到“他性”的存在。这种他性表现为作为生活在异文化中的摩洛哥人对日常生活之意涵有着和拉比诺截然不同的理解,因此必须站在摩洛哥人自身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他们的行为与态度。这有点类似柏柏尔人的故事(格尔茨,《文化的解释》)所揭示的:当事三方主体各有自己的行事规范。这种对他性的注意与反思是人类学者在田野作业中必须要做到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实质上的他者,大家都是各自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对方认知和认同的支撑物,因而都是对方的他者。这个他者的本质,“是不同历史经历的总和”。“隔开我们的,基本上是我们的过去。”不同的意义之网切割着我们,但是现在这些意义之网至少部分的缠绕在一起。而正是因为意义之网的部分缠绕才使得我们能够部分的理解他者,同时也使得对他者的理解变得更加迫切。因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差别,当我们对传统赋予我们的象征系统保持扬弃式的忠诚,对话才成为可能,对自我以及自身社会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
拉比诺在反思自己的田野作业过程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在揭示着田野作业中价值性和情感性判断的涉入。特别是在与资讯人的交往中,情感性与价值性判断无处不在。正如拉比诺自己所言:“如何限定并控制住资讯人的支配趋势是贯穿我整个田野调查的中心问题。”资讯人与研究者对于双方的合作有着 不同的理解,因而双方的行事策略也是不同的。资讯人如易卜拉辛总是把“我“视作一种资源,不断在试探着”我“容忍度与界限,而马里克甚至希望能够控制我收集信息的范围,对于一些敏感的话题,很多如马里克的村民都在力图掩饰与回避。而当这种沉默被阿里打破之后,就对其他村民造成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迫使这些村民认为自己有责任将自己所知的信息告诉”我“。这种强
迫性在拉比诺看来就是一种符号暴力,它内在于情境的结构之中,在田野作业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但是正如罗伯特·贝拉所言,”危险的不是价值判断的在场,而只是这些判断被置于批评性反思之外并无意于在经验的参照下被修改“(《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序,P19,2008)。所以说,拉比诺这种面对价值判断在田野作业之中无处不在状况的泰然自若的态度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拉比诺的这些反思很多在当前的人类学田野调查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是真正做到这些又不是那么地容易。而原本切割我们的意义之网现在缠绕的更加密切,如何通过理解他者来绕道理解自我在当前显得更加紧迫。在“我文化”和“他文化”相互缠绕的当前,真正理解“他文化”,并站在“他文化”的背景下去理解对方的行事规范和思维方式又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可以说,当前人类学任重而道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反思人类学田野作业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真正化这些常识为行动,才能真正的理解“他文化”和“我文化”。
参考文献:
【美】保罗·拉比诺: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商务印书馆2008年1月第1版
第二篇:读书笔记作业
读书笔记是开始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好的读书笔记会为今后的研究不仅积累了资料,更重要的是理性地归纳、认识了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一:作者、典籍的自然情况。
读书笔记的内容应该包括关于所读之书的作者、成书背景等自然资料。鉴于我国古代典籍,特别是秦汉典籍的特殊情况,对于那个时代的典籍的作者、成书经过等都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这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著。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二:主要内容
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是读书笔记的核心内容。这部分不应该是原著的简单摘录,而是按照一定的理性逻辑对原著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这显示了读者对原著理解的程度。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三:心得体会
这是在对主要内容归纳整理之后,在自己平时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对原著的升华性认识,往往带有读者的主观认识、评价等。如果平时知识积累单薄,则这部分很难有创见。下面贴了一篇我自己针对这课作业而写的读书笔记,写作时间匆忙,难免有错误,希望给我指正,不胜感激。
很高兴同学们能够对一门选修课这样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准备作业。但是,随着同学们作业的进展,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怎样读书?
选择什么样的书?
对于这个读书笔记,同学们首先面临的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这个作业要求读中国古代的原典著作,主要是关于思想、历史的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如秦汉诸子、二十四史、文人笔记等。有的同学读了有关中国文化史的现代人的专著,如中国园林文化史、中国服饰文化史、中国建筑文化史等。这一类的书的读书笔记作为我们这门课的结课作业不被接受。其原因请参看有关中国文化史作业说明
(二)。
选择什么样的版本?
有的同学看书很快,尽然在几天之内把《论语》《孟子》看完了!我很诧异,原来他们看的是现代人的译注。其实我们读古书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古人的想法、古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译注一方面离古人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另一方面这些都经过了现代人对原著的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已经不是原典了。所以好的版本很重要。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书。另外对于秦汉诸子推荐《十三经注疏》、《新诸子集成》,历史著作推荐中华书局出的绿皮的那套二十四史。
如何阅读?
选定了书之后,应该完整地阅读。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读完,那么可以选择其中完整的篇目或完整的一部分,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有选择地、挑着读。如,有个同学读《论语》,想写关于《论语》中“仁”的思想,就将《论语》用电脑检索的方法,把带“仁”字的句子挑出来读。这是不行的,尽管《论语》难成篇章,但其篇目还是有一定的完整性,不能割裂来读。
认真读书的最终受益者是同学们自己,希望同学们能过认真读书。为了作业而读书,这不是我的初衷。
第一个问题: 这次作业要求同学们阅读中国古代的原典,就你所阅读的文章写篇读书笔记。
阅读原典是开始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也许,同学们都已经习惯于阅读一些现代人的著作,并从中得到学习和启发,这固然不错,但是于研究而言,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从阅读原典开始是我们进行专业训练的第一步。就如同打乒乓球,也许你自己打得可以了,但在行家看来,你没有专业训练,你的打法是野路子,业余时间玩玩可以,但是要想参加正式比赛,这种打法是没有前途的。同样的,看别人的著作,固然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但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是没有前途的。现在,要求同学们阅读原典,写读书笔记,就是在学习专业打法,从头来,把你的野路子扔掉,从基本功练起。把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条条框框扔掉,就你所读的文章本身而言,你到底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读过的就别写,尤其是那些道听途说的、转引自他人著作中的东西。
别再谈什么,从某某中看中国古代的什么什么文化之类的东西。第二个问题:要注意所阅读的原典的版本。
作业刚布置了没2个星期,有个同学就告诉我说把《孟子》都看完了。我很惊讶于他的阅读速度,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看了一个简注本。随便找了一个现代人的注释本,甚至是文白对照本来读,这实质上和读现代人的著作没什么区别。就像当年,我的老师说有的同学写有关《红楼梦》的论文竟然没有看原著而是看的“小人书”!对于古书的注释,越是和著作时间接近的,越接近原意,这样,也就越能更好地读懂原典。
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原典校注被学界所接受的,推荐中华书局的《新诸子集成》。
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说)的课总是人不全,同样的问题好像要说上几遍,在这里一并地说了,有问题的话先看看这个帖子,然后再来问我好了。
有关作业的选题问题
时间与地域限定:因为是中国文化史,我们给了它一个时间限定,就是到19世纪末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化,20世纪的中国文化当然也是我们现代文化的传统,但在这里我们不过多提讨论这个问题。同样,我们也要给它个地域限定,就是中国境内的古代文化,不包括古代的外域的中国文化,但包括少数民族的古代文化和古代的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是要区分开中国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我们现在还保留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化。
内容规定:只要是中国古代文化均可,可以包括思想观念、宗教信仰、艺术以及所有的文化的物化形式。这里不建议同学们谈论古代文学,因为这是你们的专业。所有选题必须要有文献或考古学依据,也就是说,一定要在阅读了相关古代文献基础之上,确定具体的选题。同时,选题不宜过大,要具体,有针对性,类似可以写成一本书,甚至n本书的宏大选题不被接受。
有关作业文体的问题
文体限定为论文。不能写成游记、概述、说明、导游手册之类的文章,像《我的故
乡——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西藏行》、《我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孔府、孔庙介绍》等。其实,这类文章的选题范围没有问题,问题是要写成论文,要有论点、要有文献方面的论据。例如,选择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可以选择一部谈论茶的古书、笔记等,看看古人是怎样认识茶的;还有如选择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要从中国的古代的衣冠制度角度去谈;孔府的建筑特点在《礼记》中寻找相关证据。
考虑到同学们写作论文的难度,作业可以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是原文摘录,其内容包括所读文献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你对这些观点的认识(可以运用比较研究、原因分析等方法)。阅读文献没有限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时间、阅读能力等情况,自由选择,并非必须是秦汉文献。
有关作业的字数、完成时间等问题
作业要求3000-5000字。少于3000字,不能有一定深度地讨论一个问题;多于5000字,我没时间看。12月的最后一次课交上来,在这期间可以讨论、修改。过期不候。篇二:学生名著阅读作业展示之一读书笔记类
学生优秀暑假作业展示之一——读书笔记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选
(一)何浩鹏
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好词摘抄:
润湿 挣扎 昏沉沉 呻吟 温存 堕落 气势汹汹 勾肩搭背 纠缠 谩骂 志同道远
神出鬼没 废寝忘食 一声不响 喜出望外 高谈阔论 气忿忿 莫名其妙 东倒西歪 猖狂 衣衫褴褛 目瞪口呆 损人利己 空荡荡 死里逃生 神气十足 狼吞虎咽 闪闪发光
谄媚 娇滴滴 惊愕 意味深长 惊慌失措 无拘无束 心神不安 精彩句段摘录
这惊人的噩耗从敞开的大门溜出了机械房,又以狂风一样的速度闯进了车站,冲到暴风雪中,在铁路线和交叉点上面旋卷着,然后像一阵刺骨的冷风,吹入了调车场那一扇半开的大铁门。
精彩句段赏析
这句话用了拟人手法,把噩耗飞快地传入调车场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心有一得 在文章合适的地方用上合适的修辞,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阅读感悟:
今天,我看到剩下的最后一部分。
保尔失去了他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战斗的能力,因此,他已经无法再返回到他那革命的队伍里。他认为,自己已无法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也无法充实生活。他觉得自己只能做一个旁观者而不能投入战斗,只是队伍的累赘。他试图自杀,但他又想到自杀是怯懦的表现,是假英雄的行为。他认为即使生活到了实在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因此,保尔放弃了这种假英雄的行为,选择用剩下的岁月再为队伍做贡献。最终,保尔拿起他的新武器——笔,又回到了战斗的队伍中,开始了新生活。
保尔全心全意地投入他的工作中,甚至把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其中。我们应该向他学习。我认为做一件事,要不不做,要不就是要做到最好,同时中途也不能放弃,不然这样做就是毫无意义。
做事就要全身心投入,这才能做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选
(二)冯洁洪
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好词摘抄:
吞吞吐吐 浑身哆嗦 跑东颠西 仇恨满腔 震撼人心 白雪覆盖 精彩句段摘录:
炉膛里的火光忽影忽闪,红色的火舌颤抖着,交融成淡蓝淡蓝的、长长的螺旋圈;保尔觉得,仿佛是一个人对他吐出舌头,嘲笑他,讥讽他。
精彩句段赏读:
作者利用火的形态,刻画出保尔的愤怒,对这个社会的不满。那火的形态也能比喻成那些地主的无耻和洋洋得意。
心有一得:
保尔和我们一样的年龄,但他就要去做工。工作既辛苦而且薪水又少,还要让年幼的保尔看到了肮脏的事情。相比于我们保尔的生活很残酷,但他没放弃,一直坚持着。这不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坚持的精神吗?
阅读感悟: 我们看到,在文章最后的部分写道:保尔的心怦怦直跳,他梦寐以求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又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段话让人感到激动和希望。
之前的保尔是失落的,现在就找回了生的意义。我们社会当中也不乏这些失落的人,特别是身体有残缺的。这些人很难面对残缺的自己,害怕他人异样的眼光。
但我们需要记住:虽然身体上有残缺,但我们的心绝不可以有任何残缺,不然我们就真的完蛋了。我们以前的路走不下去了,不妨放开眼界,我们还是有很多的选择的。
上帝会让我们永远地失去一些东西,因为他眼红我们了;却不能让我们失去一切,因为他是上帝。既然连上帝都不能让我们走近绝路那就不妨再放胆地闯一次,或许就能有了不同的辉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选
(三)徐烨文
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好词摘抄:
殷勤 花言巧语 如饥似渴 忧心忡忡 迫不及待 懒懒散散 生气勃勃 难以抑制 抽抽搭搭
火烧火燎 苟且偷安 微不足道 波涛汹涌
精彩句段摘录:
他又有了学习的可能,而且因为他不顾一切地努力学习,他就忘掉了身体经常发烧带来的剧烈疼痛,忘掉了眼睛的火烧火燎的炎肿,以及对他残酷无情的生活。
精彩句段赏读:
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出保尔热爱学习的程度之深,令人敬佩。心有一得: 不管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希望,就不能放弃。阅读感悟:
保尔的热爱学习、努力工作、不畏困难??他的一切,都足以证明他是一个伟大的、值得敬佩的人。他有着钢铁般顽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他的坚强和努力是他身上最耀眼的光芒,没有人能忽视。
这本书讲述了保尔从莽撞顽皮的青年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布尔什维克的故事。保尔经历过无数的磨难痛苦,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多少次与疾病顽强斗争,但这些都不会影响、也没能影响保尔对生命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他虽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他仍坚持下去了。他说:“即使生命活到了实在是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活下去,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
这就是保尔,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他的心里想的永远都是祖国、人民。而经过那么多的磨难,保尔明白了当一个人身体健康、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坚强是一桩比较简单和容易的事;而只有在生活用铁环紧紧把你箍起来的时候,坚强才是光荣的事情。我想,这应该也是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选
(四)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好词摘抄:
愁眉不展、根深叶茂、吵嚷 精彩句段摘录:
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是整章整章的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保尔写字的时候,她不敢靠近他,只是趁着替他捡起滑落在地上的手稿时才怯生生地说:“保夫鲁沙,你最好还是做点别的什么事吧。哪里见过像你这样的,老写个没完没了„„”
保尔见母亲如此不安,不由得笑了起来,并安慰老太太说,他还没到完全“发疯”的地步。精彩句段赏读:
这是一段描写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笔作为武器的一个场景。生动幽默的语言衬托出保尔乐观豁达的性格,增强了文字感染力。
心有一得:
没有一个人不能承认作为一个人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对生活的热情和战胜困难,与厄运战斗、抗争到底的坚韧和勇气。他的一生展示了精神对肉体的胜利。阅读感悟:
精神是支持人生活下去的一个信念,真因为有了精神,才支撑和鼓舞了保尔?柯察金和许许多多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以及国,家的利益而艰苦地奋斗。也正是因为有了精神,才使得创业者和建设者以百倍的信心而往我地工作。这种精神也正是值得我们珍惜发扬的。
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路途中,总会遇到重重的打击与困难,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人生重重障碍后回过头看,这些都是磨练人生的炽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少英雄豪杰,壮士伟人不是顶着这团火,反而将自己心中的“那团火”烧的更旺。和他们相比,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敷衍、搪塞过去?毕竟我们的苦难与他们相比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裹足不前?不如带上微笑重新出发。
顶着“精神”这团火,带着微笑勇敢地向前方走去,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最初的梦。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选
(一)任晓琳 阅读书目:《骆驼祥子》
好词摘抄:
年轻力壮、腿脚灵便、衰损、甘居人后、微叹 精彩句段摘抄:
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有想到自己能与养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慎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中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
精彩句段赏析:
这群无路可走才抄起车把的车夫们的经历令人叹息,也许仅仅因为自己一个错误的抉择,就赔上了所有的财产和未来,只能当一个兢兢业业却赚不到多少钱的车夫。
心有一得:
做事要学会三思而后行。
阅读感悟:
“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都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人间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打击。”
这句话将样子此事的渺小,和当时穷苦下层人民任人欺凌的处境完全表现出来。样子没有错,可是却被曹先生的事牵连,没有人救他,他的善良和仗义都成了笑话。他只是个无辜的车夫,他们却依旧不肯放过他,他们威胁他、勒索他,他却无法反抗。即使是现在,又有多少这样的事发生——富商压迫穷人,高官剥削穷人,人与人之间毫无平等可言。穷没有错,可原因也恰恰处在“穷”身上。因为他们穷,所以他们没有人救,所以他们低人一等。或许,我们更该问问自己,这个社会究竟怎么了?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选
(二)张华彬
阅读书目:《骆驼祥子》 好词摘抄:
贵人语迟、憋闷、空旷渺远、敢情、老实巴焦、秃喳喳
精彩句段摘录:
“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精彩句段赏析:
“低着头,声音低”看出祥子的自责与羞愧,“有力”又显得他不含糊,决心要为自己的错失而负责,这样的一个单纯的农村人物形象勾画得十分鲜明,也很真实。
心有一得:
用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勾画出人物的形象。
阅读感悟:
合上书,《骆驼祥子》算是看完了,但我仍是不能平静下来。是的,谁看过后,都会揪心地痛着。一个小伙子,一个由乡下来的,无牵无挂、纯洁、要强、处处努力的小伙子,走过了城市里残酷的日子后,成了个自私、虚伪的人,彻底地堕落了。
老舍先生在书中说:“为个人努力的也知道怎样毁灭个人,这就是个人主义的两端。”我听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回望祥子来到城市后的日子中,就正如这句话的“为个人努力”。他辛苦地来到城市中,家里没有人需要他的照顾,他能养活自己就好了。但他有梦想,要努力攒钱,去买车,无论需要多少年。
但是,当他买上第一辆车后,又失去了它。又攒了几年的钱,快要买上了,残酷命运却把这些钱给夺走了。后来,他遇上了虎妞,但后来死了;又遇上了小福子,也还是失去了她。最终,祥子发现,自己奋斗那么久,还是一无所有,以
前的努力都不过是为了延续自己终会消失的生命。他堕落了,每天得过且过,快活一天是一天,走向了毁灭个人的道路。
如果祥子能找到依赖,或一个集体,他就不会在个人主义的两端徘徊,不会有那悲惨的结局。而这种个人主义,只会使人堕落、自私,在社会里迷失方向,然后走向死亡。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选
(三)李梦婷
阅读书目:《骆驼祥子》
好词摘抄:
有模有样 白耗 忧惧 谨慎 粗大 趴伏 悲哀 红霞碎开 感慨 污浊
精彩司段摘录:
天地的旋转慢慢的平静起来,他的心好似由老远的又落到自己的心口中,擦擦头上的汗,他又迈开了步。
精彩句段赏读:
这里运用环境描写,来反衬人的内心,达到以景传情!我觉得十分有意义。“以景传情”这个词语十分深切,十分有意义!
心有一得:
我学会了““以景传情”这个方法,了解怎样让文章更加深动,更加充实!这个是我受到的最大的益处!阅读感悟:
人生理想需追求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要你不断得奔跑,就会到达终点,而这终点,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理想”。但要实现理想必须不断地追求!
祥子,为了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包车,整天起早摸黑地出去拉客,虽然有一天他终于得到了包车,达到了理想,可因为自己的不谨慎,又让包车离自己远去。是啊!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可能平坦,但我坚信,如果太容易达能的目标,就一定不是属于你的目标,只有坎坷的道路的尽头,才会有价值的存在!我想做一名主持人,可是因为我并没有别的女孩子一样声音甜美,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声音十分特别,这说明,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是怎样看自己的,只要自己看得顺眼那就行了!但前提是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行!
可能你在追求理想而走在平坦路上,那你就要时刻注意,可能下一刻你就会陷入深渊!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选
(四)柴狄潇
阅读书目:《骆驼祥子》
好词摘抄:
老老实实 缝缝补补 拐弯抹角 稳稳当当 一刀两断 一笔勾销 花花绿绿 鸡毛蒜皮 嫁鸡随鸡 七手八脚 自怜自慰 狼吞虎咽 三五成团 昏昏沉沉 惊慌失措 慌手慌脚 四面八方 半死不活 胡思乱想 安安顿顿 迷迷糊糊 结结巴巴 歪歪拧拧 自言自语 精彩句段摘录:篇三:寒假作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读书笔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以美国少年生活为主体写成的。故事的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圣彼得堡。
这是一个小孩子的故事,作者马克在适当的时候搁笔了,在孩子们结婚前搁笔了,因为再以后他们就成大人了.这个故事叫汤姆索亚历险记.故事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典型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哈克,各干出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妙事。比如汤姆被包莉阿姨罚粉刷围墙,但是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代替他工作,还自动奉上谢礼。后来和哈克逃到荒岛去,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听??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不能给我们做模范,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地挺身出来作证人,拯救那无辜的罪犯穆夫波特。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哈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钦佩的小英雄。看来,汤姆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汤姆正是童年,顽皮是他的天性,当然也和我们一样,会犯错误.这种童真过了孩童时代就很难再寻,能让我们找到的,就只有一点点偶尔才会想起的甜蜜回忆。虽然我也想自由自在,但我还是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因为我现在的小放弃,现在的自我约束,才能换来以后的幸福。
汤姆·索亚是多么勇敢啊!每当遇到困难想退缩时,每当受到挫折想落泪时,我就想起汤姆·索亚那高大的身影。从汤姆·索亚身上,我读懂了坚强不屈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向汤姆·索亚学习:面对困难,不要悲观退缩,要勇往直前,去战胜它。我们必须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我想了很多,其实在忙碌紧张的五年生活中,我更多得到的是一种充实感,这让我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更充满信心,我既然是社会一员,也就应履行好社会赋予我的责任和使命,为获取主宰命运的自由而努力奋斗下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
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感触很深。读时的心情是随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命运而起伏。细细品味着这本书,品味着保尔的精神。越发觉得我们应从保尔精神中汲取营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记得书中有段名言脍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应该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但是却未必人人都会炼就一块好钢。那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的炼钢场面。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努力——在战火纷飞的战场,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后退;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倒下;在双目失明、疾病缠身的情况下,面对书稿丢失、身体每况愈下的无情打击,他仍没有屈服,终于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和顽强作风的共产主义战士。
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就会领悟到,那是磨炼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伟人,都是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 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造就优良的素质,并有执着的追求,在正确的生活目标,他才不会被生活所拖累,不会被不幸所压倒,他才会在苦难的熊熊烈焰中坚强起来,成熟起来,去热爱生活,去充实自己,迎接美好的明天。
《童年》读书笔记 1.童年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是美妙的,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是值得回忆
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那么的恐怖,悲惨,令人不敢去回想。
可怜的高尔基3岁丧父,失去了亲切的父爱,跟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从此,黑暗的生活降临到高尔基的头上。外祖父的脾气十分的暴躁,经常打外祖母和高
尔基,使高尔基幼小的心灵出现了阴影。
后来高尔基又结识了知心朋友小茨冈,两人无话不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好景不常,可怜的小茨冈就被两个凶狠的舅舅给害死了。高尔基就这样失去了好友。雅可夫和米哈依尔是魔鬼,欧打自己的老婆,还天天闹着要分家产,兄弟之间一点也不团结,两个儿子萨沙也被教坏,处处捉弄高尔基。此后,高尔基又认识了木匠“好事情”,成了好友。结果被外祖父赶走,高尔基得了个继父,十分凶常打人,几年后,最疼爱他的外婆死了,母亲也死了,就被外祖父赶出门靠捡垃圾为生。这“一家子蠢货”外祖父卡什林性情暴躁、乖戾、贪婪、自私;俩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连小孩也与他们一起热烈地参加了一份。只有善良、和蔼,富有感
情的外祖母让他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有一丝丝的安慰。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老舍—一个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一个让后人永远敬仰的文学巨匠,一座永恒的丰碑。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比如:长篇小说《离婚》,《老张的哲学》;戏剧《龙须沟》,《茶馆》,《春花秋实》;短篇小说集《火车集》,《樱海集》等等。但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骆驼祥子》了。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
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压迫。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他的寄托—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鲁迅前辈,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人。对于他的文学功底,不是我最钦佩的;而他那大无畏的精神和满怀为国的火红的心,是令我崇敬的。鲁迅前辈也是人,然而他不甘做一个平常的人,他不愿在沉默中死去,而愿意在沉默中爆发。他像一道雷鸣闪电,炸醒了沉睡的人们,震惊了后人的我们。
新中国成立后,鲁迅的革命性开始逾越他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身份而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其实鲁迅是个根本的文学家,他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很高的。我们应该全面地学习他的文章,多关注其中的文学精髓。鲁迅先生那精练的文笔,有趣的传说和风趣的语言将带领我走近鲁迅,走进他的心灵。《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她受到泰戈尔
《飞鸟集》的启发后,才整理起来的两本小诗集。
可也许将会成为我以后的指航灯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
内容提要:
《格列佛游记》由四部分组成: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游记和慧骃国游记。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不留情面地对十八世纪前半期的英国社会进行全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挞。
主要内容: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鲁滨孙漂流记读书笔记 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看到了扉页上的“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这句话,觉得有点不服气,心里嘀咕着:“别小瞧了我们!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这么说??”但是我读完后,我曾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是鲁滨逊?? 如果我是鲁滨逊,当船在暴风雨中失事,我会像他那样不向命运低头而继续远航吗?不,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才不会去接受那充满困难和挫折的生活,因为我没有他那样的坚强。如果我是鲁滨逊,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自弃,努力求生吗?不,我不可能像他那样随机应变,积极自救,因为我没有那种能力,我更没那份自信。篇四:研究性学习指导读书笔记作业
读书笔记 学习应该learning to live ,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be。其中,learning to live就是学生活的知识,learning to do就是学生存的技能,learning to be就是学生存的意义。
“生活着”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要具有蓬勃向上的精神追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肉体“活着”,而且要精神“活着”。传统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过于拘泥于生活,其结果是驯化出大量的“字纸篓”、“存储器”、“书呆子”。从我们学习生涯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同学只知埋头苦学,却忽略了他周围的朋友,从小到大一个人孤单的学习着会给他带来财富的知识,到最后发现社会容纳不下他这种“用功苦读”的学生却也为时已晚。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接受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具体来说,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意义。
一、促使教育实践从脱离现实转变为脚踏实地 中国如今的现状就是太注重“技”的层面而轻视了“理”的方面。这从很大的程度上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上面说的“书呆子”等等。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维持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不仅仅是文化传递,而是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创造力量充分诱导出来。
二、促使学校由适应社会发展转变为导引社会发展
学校是一个“真空世界”,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是一个“真实世界”,是一个大学校。研究性学习着力推倒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让学生走出课堂,颠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思想观念。社会需要的是能够使它促进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只知道读书的呆子,所以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去体验社会,以便我们能融入社会。
三、促使儿童由竞争转变为合作,由片面发展转变为全面发展
中国的教育过多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对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却重视不足,从而导致的学生片面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伴的相当严重的利己行为。比如说学校明面上不对学生排名但是老师人手一份排名册,分快慢班等等,还有课堂合作变成了大家互相抄袭。
四、促使课堂由单调空间转变为多彩世界
中国教育是在单调的教室里用单调的方法单调的重复单调的知识,这样会揠苗助长,使学生的能力发展被忽视,心理发展被扭曲。教育要融于社会,亲近生活以达到“生活即教育”的状态。此外,网络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社会,更加方便的与人进行交流沟通。篇五:初一语文读书笔记格式及作业要求(经典)2011——2012学年初一语文摘抄作业说明
一、读书笔记格式要求
1、纸张的右边留出四分之一的空间作为自己日后回读写感想。
2、3 注:(1)这两种格式中“原句”和“点评”应该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便于区分。
(2)鼓励同学们将“好词”“佳句”等条目依个人表达的需求大胆创造,如“好词集中营”、“妙语集锦”、“好句佳段任我评”、“句宝盆”、“佳句共赏析”、“我之心语”、“心灵的感悟”等等。
4字。做这部分内容可以有如下方法:
(1)质疑法:对作者观点的质疑,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质疑,对文句哲思的质疑,可以只疑不答,最好是有疑有答,哪怕回答不是很成熟亦可。
(2)比较法:将该文章和与之主题相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3)联想法:由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此时即可一并诉诸笔端。
(4)批判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阅读中应该大胆批判,甚至向权威发出挑战,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表二
温馨提示:
1、作业字数形式要求:周记不少于500字,并且第1行要写年月日,星期,天气,每篇周记都必须有题目,内容要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
2、作业完成时间要求:日本有一位前马拉松世界冠军,他取胜靠的是智慧。他的智慧就是把全程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语文学习、作业也是如此。同学们要学会将目标分解为阶段任务,在每一个时间段里都全力以赴。在完成每一个小目标的同时,我们就向大目标前进了一步,坚持不懈,大家一定会取得成功。希望同学们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时间,不要把作业都堆积到周末来完成。为了帮助同学们,我们对作业缴交进行分解——周一交周记,周三练字,周五文言文阅读(3篇),校本作业乃每课一练。
第三篇:马克思作业读书笔记
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不朽的马克思主义
姓名: 李佳芮
学院: 会计学院 学号:日期:2012.09.0
5摘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不能停滞不前的。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完备着,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这也是马克思不朽的主要原因之一。关键词:不朽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解放,社会主义 正文:
当今,世界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形势波谲云诡,一些人落伍了,一些人叛变了,但是,越来越多的无产阶级革命群众、革命志士更加坚定、更加团结,他们没有迷失方向。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如同林中的响箭、破晓前的号角,暴风雨中的惊雷,响彻云霄。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现象是,近年来,在西方世界,马克思不止一次地被评为民意测验中得票最高的世界名人。上世纪和本世纪交替时,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西方的一些大学中,许多人选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了对这个理论浓厚的兴趣;一些学校、地方以马克思的名字冠名,被引为荣耀。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不渝地成为西方进步知识分子、进步群众分析资本主义,并与之进行斗争的最锐利的武器。
当着全球化进入高潮之际,人们突然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所作的很多预言,都在一一成为现实。马克思主义是“不朽的”真理。马克思对人类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贡献,一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唯物史观。马克思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他考察与分析社会经济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生产关系的揭示和研究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贡献。他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最精辟的表述。二是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分析,特别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揭露了被掩盖着的资本主义进行剥削的秘密,即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和掠夺。对于这两个贡献,恩格斯认为哪怕马克思只作出其中的一个贡献,就“已经是幸福的了”。为什么称作幸福?我自己的咀嚼和体会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是无情的,也是至为深刻的。无论资本主义世界的御用学者怎样费尽心力为资本主义涂脂抹粉、乔装打扮,给资本主义披上一件件美丽的衣衫,而马克思的理论贡献如同一面照妖镜,使资本主义的丑恶剥削无所遁其原形。它擦亮了人们的眼睛,提高了人们的阶级自觉,“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增强了为维护自身的切身利益同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不懈斗争的决心和信心。这对于千百万无产者来说,应该是,当然是至为幸福的事情。马克思主义给了一切争取自身解放的人们一个锐利的思想武器,那就是马克思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广大无产阶级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改造世界。我们大家迄今无时无刻不在受用着马克思的伟大贡献,使我们沉浸在巨大的幸福之中。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资本主义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中国人民从对自己的近百年近代史的学习中得到了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社会主义,绝不是像某些西方头面人物所说的那样,已经到达“历史的终结”。
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世纪伟人,千年伟人,马克思主义永不朽!
参考文献:
《环球视野》摘自2008年第5期《中华魂》
《千年伟人马克思》
《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
第四篇:读书笔记作业要求
读书笔记是开始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好的读书笔记会为今后的研究不仅积累了资料,更重要的是理性地归纳、认识了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一:作者、典籍的自然情况。
读书笔记的内容应该包括关于所读之书的作者、成书背景等自然资料。鉴于我国古代典籍,特别是秦汉典籍的特殊情况,对于那个时代的典籍的作者、成书经过等都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对这方面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著。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二:主要内容
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是读书笔记的核心内容。这部分不应该是原著的简单摘录,而是按照一定的理性逻辑对原著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这显示了读者对原著理解的程度。
读书笔记的内容之三:心得体会
这是在对主要内容归纳整理之后,在自己平时知识积累的基础之上,对原著的升华性认识,往往带有读者的主观认识、评价等。如果平时知识积累单薄,则这部分很难有创见。
下面贴了一篇我自己针对这课作业而写的读书笔记,写作时间匆忙,难免有错误,希望给我指正,不胜感激。
很高兴同学们能够对一门选修课这样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准备作业。但是,随着同学们作业的进展,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怎样读书?
选择什么样的书?
对于这个读书笔记,同学们首先面临的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这个作业要求读中国古代的原典著作,主要是关于思想、历史的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如秦汉诸子、二十四史、文人笔记等。有的同学读了有关中国文化史的现代人的专著,如中国园林文化史、中国服饰文化史、中国建筑文化史等。这一类的书的读书笔记作为我们这门课的结课作业不被接受。其原因请参看有关中国文化史作业说明
(二)。
选择什么样的版本?
有的同学看书很快,尽然在几天之内把《论语》《孟子》看完了!我很诧异,原来他们看的是现代人的译注。其实我们读古书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古人的想法、古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译注一方面离古人生活的时代过于遥远,另一方面这些都经过了现代人对原著的解码和编码的过程,已经不是原典了。所以好的版本很重要。这里向同学们推荐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书。另外对于秦汉诸子推荐《十三经注疏》、《新诸子集成》,历史著作推荐中华书局出的绿皮的那套二十四史。
如何阅读?
选定了书之后,应该完整地阅读。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读完,那么可以选择其中完整的篇目或完整的一部分,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有选择地、挑着读。如,有个同学读《论语》,想写关于《论语》中“仁”的思想,就将《论语》用电脑检索的方法,把带“仁”字的句子挑出来读。这是不行的,尽管《论语》难成篇章,但其篇目还是有一定的完整性,不能割裂来读。
认真读书的最终受益者是同学们自己,希望同学们能过认真读书。为了作业而读书,这不是我的初衷。
第一个问题: 这次作业要求同学们阅读中国古代的原典,就你所阅读的文章写篇读书笔记。
阅读原典是开始学术研究的第一步。也许,同学们都已经习惯于阅读一些现代人的著作,并从中得到学习和启发,这固然不错,但是于研究而言,是要有一定的方法的,从阅读原典开始是我们进行专业训练的第一步。就如同打乒乓球,也许你自己打得可以了,但在行家看来,你没有专业训练,你的打法是野路子,业余时间玩玩可以,但是要想参加正式比赛,这种打法是没有前途的。同样的,看别人的著作,固然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但于真正的学术研究是没有前途的。现在,要求同学们阅读原典,写读书笔记,就是在学习专业打法,从头来,把你的野路子扔掉,从基本功练起。把从别人那里得来的条条框框扔掉,就你所读的文章本身而言,你到底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读过的就别写,尤其是那些道听途说的、转引自他人著作中的东西。
别再谈什么,从某某中看中国古代的什么什么文化之类的东西。
第二个问题:要注意所阅读的原典的版本。
作业刚布置了没2个星期,有个同学就告诉我说把《孟子》都看完了。我很惊讶于他的阅读速度,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看了一个简注本。随便找了一个现代人的注释本,甚至是文白对照本来读,这实质上和读现代人的著作没什么区别。就像当年,我的老师说有的同学写有关《红楼梦》的论文竟然没有看原著而是看的“小人书”!对于古书的注释,越是和著作时间接近的,越接近原意,这样,也就越能更好地读懂原典。
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原典校注被学界所接受的,推荐中华书局的《新诸子集成》。
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概说)的课总是人不全,同样的问题好像要说上几遍,在这里一并地说了,有问题的话先看看这个帖子,然后再来问我好了。
有关作业的选题问题
时间与地域限定:因为是中国文化史,我们给了它一个时间限定,就是到19世纪末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化,20世纪的中国文化当然也是我们现代文化的传统,但在这里我们不过多提讨论这个问题。同样,我们也要给它个地域限定,就是中国境内的古代文化,不包括古代的外域的中国文化,但包括少数民族的古代文化和古代的少数民族文化。需要学生特别注意的是要区分开中国古代文化与现实生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我们现在还保留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化。
内容规定:只要是中国古代文化均可,可以包括思想观念、宗教信仰、艺术以及所有的文化的物化形式。这里不建议同学们谈论古代文学,因为这是你们的专业。所有选题必须要有文献或考古学依据,也就是说,一定要在阅读了相关古代文献基础之上,确定具体的选题。同时,选题不宜过大,要具体,有针对性,类似可以写成一本书,甚至n本书的宏大选题不被接受。
有关作业文体的问题
文体限定为论文。不能写成游记、概述、说明、导游手册之类的文章,像《我的故
乡——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西藏行》、《我国古代的服饰文化》、《孔府、孔庙介绍》等。其实,这类文章的选题范围没有问题,问题是要写成论文,要有论点、要有文献方面的论据。例如,选择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可以选择一部谈论茶的古书、笔记等,看看古人是怎样认识茶的;还有如选择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要从中国的古代的衣冠制度角度去谈;孔府的建筑特点在《礼记》中寻找相关证据。
考虑到同学们写作论文的难度,作业可以是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不是原文摘录,其内容包括所读文献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你对这些观点的认识(可以运用比较研究、原因分析等方法)。
阅读文献没有限制,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时间、阅读能力等情况,自由选择,并非必须是秦汉文献。
有关作业的字数、完成时间等问题
作业要求3000-5000字。少于3000字,不能有一定深度地讨论一个问题;多于5000字,我没时间看。
12月的最后一次课交上来,在这期间可以讨论、修改。过期不候。
第五篇:读书笔记、反思(范文)
读书笔记
用心读书
如果你想对一个故事加入一点点你的想法的话,你就首先必须要读懂这个故事。那究竟怎样才能读懂一个故事呢?就是要用心去读。这里的用心包含两点:一是要投入感情,二是要有一定的智慧。我觉得幼儿园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们认识世界的缤纷多彩,让孩子们知道怎样的故事才更精彩,为他们以后叙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做个扎实和正确的铺垫。我们教师不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陌路人,我们应该是他们的朋友甚至亲人;我们用付出的爱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爱,我们用付出的感情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友情亲情。我们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心去读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特别是一些大家所谓的‚坏孩子‛们,只要我们用心,一定能读出他们故事里也有很多美好的情节,也有很多闪光点;只要我们用温情对他们稍加引导,他们以后的人生故事一样会充满阳光,也一定会很精彩。当然了,教育不光是老师真心的对待学生就够了,毕竟老师还要负责传授学生各种知识,每个学生不同阶段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们老师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我觉得还是要用心,就是要用心去想办法,用你的智慧和行动为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我读完了,但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因为我的学生还会有很多很多。从这本书里我读懂了‚怎样去坚守教育的良知?‛也收获了许多‚读懂一个故事‛后的快乐。如果每个孩子真是一个故事的话,那我说:只有用心才能读懂这个故事!
好习惯铸就好人生
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好习惯好人生》。看完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古时,曾有位名人说过:‚欲做事,先做人!‛看似多么简单的话,却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做起来更是不简单。我是一名幼儿教师,在我的身边是一群活泼而稚嫩的孩子,看完这本书后,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从小就养成的‚小霸王‛的性格,在各个方面都比较‚独‛,而在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对育人者的我们来说,肩上更承担着无比重要的责任。孩子太小,分辨是非和自律的能力较弱,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违规行为。像我们班的鹏鹏小朋友,在区域玩玩具时,老喜欢抢别的小朋友的玩
具,而且还把别人玩着的玩具占为己有,像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马上制止,并跟他讲明白,有事或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和别人商量,如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是不能随便就去拿别人的东西的。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制止,时间久了,次数多了,也就形成坏习惯了。因为习惯也就是在平日的生活中形成的嘛!另外,在生活中,我们也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做人习惯。因为做人的习惯的核心就是爱。所以,我们用心去爱幼儿,让幼儿感受我们无限的爱。在与小朋友交往中,我们提倡团结友爱,做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其次,就是诚实守信,作为教师,我们就是幼儿的模范者,所以,我们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兑现,答应幼儿的事就一定要办到,这样,在要求幼儿的同时也约束了自己的行为。
好习惯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中,作为实施者,我们应一点一滴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好习惯铸就好人生。
反思
对老帅的观察: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用橡皮泥做小人儿。活动开始,我先给孩子展示了示范画及制作过程,激起孩子兴趣后,便给每个小组发下材料进行操作,当发到第三组时,操作盒刚放到桌子上,老帅‘唰’的就把橡皮泥里的操作工具抓在了手里。
孩子们认真的操作着,都忙着为自己设计的小儿穿漂亮的衣服,装饰眼睛、鼻子、嘴巴、扎麻花辫子等。这时,三组的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我们这组的黑色橡皮泥不够用,‛‚为什么?‛‚老帅自己都拿着,不给我们用,‛三组的孩子齐声回答。黑色橡皮泥就一块大的,我一再强调要轮流用的。当我问凡凡时,他竟然认真的说:我还没用完。
实施措施与效果:
面对老帅的行为,我先是采用了说服教育,讲道理:让他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让他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你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有的权利,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就像操作中的工具、黑色橡皮泥本来就不多,如果轮流用是完全可以的,你要装饰眼睛、头发等,但别的小朋友也要装饰啊,假如别人也这样都自己拿起来的话,你怎么用啊?接着又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的一番话,老帅好像意识到了
自己的不对,便拿过操作工具(塑料小刀),从手里的大橡皮泥上切下了一小块,然后把大的一块放到了操作盒里,并且说:‚我们每人切一小块一起用吧!‛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操作着,我感到无比的欣慰。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予孩子。无论孩子的什么要求,家长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因为是一个,也不会有人去和孩子争抢,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得如何去谦让。
所以孩子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家园共育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首相要以身作则,当孩子有谦让行为时,应及时给予鼓励,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让孩子懂得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受欢迎的;作为老师,我们应将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贯穿于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及时引导。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最棒的!
心怡太能说了
每天她都有说不完的话,不管是上课、做早操、吃东西还是老师在讲话说事情的时候,她都在那里聊天,跟她讲了很多次,可是还是这样。也和会跑到老师这来告状,说这个小朋友这样了,那个小朋友那样了,跟他说了很多遍,说别人的之前首先要先管好自己,不要一点小事,不问原因就来告状。
今天上午上活动课,我知道他肯定会在那讲话,不认真听讲,所以我交给他一个任务,上课监督班上小朋友,看小朋友有没认真上课,抓到一个小朋友才能换他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首先她要自己认真听课,这样子效果还是挺好的,他上课不但认真在听,举手也很积极,其他小朋友也都在认真听,没有给她抓到的机会,表现都很不错,活动后,我在小朋友们面前表扬了心怡,告诉她以后都要这么乖,那就能得到更多的表扬,更多人喜欢你,和你玩,让你参加更多的活动。分析反思: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幼儿教育又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尤其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启蒙教育重任落在幼儿教师了身上。我们在幼儿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