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使用网络语言要有度
高考作文:使用网络语言要有度
名师点拨
高考作文是每年考前考后都会引起公众兴趣的话题。在高考还剩下最后一周时,如何挖掘潜能提升作文,本报通过华附在线学习中心邀请华附高三语文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张诚为考生支招。
全篇网络语言易引反感
“凡客体”、“咆哮体”、“私奔体”……网络语言一波接一波出现,这种语言能写进作文吗?张诚认为,网络语言走进高考还有一个过程,使用网络语言要有度。比如“神马都是浮云”流行一段时间了,大家都接受了,就可以适度使用。但大多数还没有为社会普遍习用,如以此为文,评卷老师自然难以接受。高考作文要适应改卷老师,否则语言的隔阂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网络语言作为活跃语言的手段,那是可以的,但全篇变成网络语言的演绎,则容易使改卷老师反感。”张诚认为,高考作文中题材选择也要慎重,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不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写早恋等敏感话题。
考前多琢磨优秀范文
考前一周如何提升作文?张老师认为,可以把过去的文章翻一翻,以改带练,提升作文。尤其是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要选择一个小角度,强化一种印象,前后呼应,注意点题,高考作文不能玩深奥,那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发现一篇优秀范文,可以多琢磨一下。”张诚认为,琢磨不是简单的看,而要反复体味其写作的精妙,力争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考场中,有着深刻印象的优秀范文可以影响到作文写作。
第二篇:求职信要有度
自我推销与谦虚应适当有度
写求职信就是推销自己,就要强调你自己的成就,强调你对所选单位的价值,这就少不了自我介绍一番,但是一定要讲究技巧。比如,你信中要表达“有能力开创企业的新局面”,让人听起来就很刺耳。应用点技巧来表达,可以说:“我可以用所学的知识,建立一套新的管理计划,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可以为企业搞一些形象设计”等等。
对于中国人来讲,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谦虚的人,可以使对方产生好感。但对于求职者来说,过分的谦虚,同样会使人觉得你什么也不行。谦虚不是自我否定,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所以,写求职信应遵循“适度推销”的原则。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对外资企业可多一些自吹,对国内企业应多一些谦虚。
少用简写词语,慎重使用“我”的字句
平时你与人交谈时,可能习很简称自己的学校或所学的学科专业,但在求取信上最好不要用简称,因为用人单位的领导不一定都了解你的学校或专业、简写,往往容易使他们因不明白而产生误解。如“科大”,究竟是指中国科技大学还是北京科技大学?专业的简称有时就更让人莫名其妙。另外,多处简写有时还会使人觉得你做事不能脱离学生本色,或认为你态度不够慎重,从而影响录用。此外,在求职信中需要用“我觉得”、”我看”、“我想”、“我认为”等语气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时,要慎重,否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你自高自大,思想不成熟的感觉。
突出重点
求取信要突出那些能引起对方兴趣、有助于获得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自身特长和个性特点等。有一点项特别注意,即在介绍专业知识和学历时,切忌过分强调自己的学习成绩。许多人,特别是刚出校园的学生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社会上也和学校一样,重视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就会谋到一份好职业,甚至为自己全优成绩而沾沾自喜.这是不成熟的表现,很容易导致求职失败。因为以自己的学习而夸夸其谈,只能给人以幼稚和书生气十足的感觉。而用人单位要重视的是经验和实际能力,所以应一般地写知识和学历,而重点突出工作经验和能力。
第三篇:做事要有度
做事要有度
记得有一句广皆词说得好:“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呦!”酒虽好酒,但多了会伤身体,喝酒也需要有限度,做事情也同样如此,有了度才会产生美。
有诗云:“花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花虽美,但过度的爱惜,反而弄巧成拙,欣赏不到花的美丽,虽曰爱之,真实害人,爱花,我们需要有度。弹琴鼓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弹好了,我们可以领略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境界,但过度的弹奏,超过了琴弦的弹性限度,那也就会“断弦舞指间,苍海变桑田”,悲凉而凄壮。所以说,做事有了度,我们才会收到美的效果,才会领略春花、夏炎、秋实、冬寒的真正内含。
回首千年,小小的秦国凭借其足智多谋的军事策略最终统一了全中国,在之后的几百年秦国大兴土木,搜刮民财,建阿房宫,使天下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他的这种做法超过了百姓所能承受的限度,最终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令人悲哉。秦国超过了治国准则的限度,才会一败涂地,枉费基业。如果秦国治国有度。那也许会使秦国振兴上千年,落个国泰民安呢!故此,抛弃了限度,他就会报复你,让你疮恨累累;把握了限度,他就会感恩你,让你飞黄腾达。所以治国也需要有度。
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无疑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代名词,但随着网络的出现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这不仅是浪费金钱,也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我们运用网络,是从中获得知识,学习最新科技知识,而不是整天沉迷于网游中,打打杀杀,荒废了学业,所以说我们运用网络也得有个限度,创造一个学、玩良性循环的环境,这样,我们才会有进步,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
做事有了度,花才会更美,月才会更圆,风才会清凉,雪才会飘盈。做事有了度,我们的人生才会更辉煌。
第四篇:做人要方圆有度
做人做事要方圆有度 [原文地址]
南怀瑾说:他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其实是错误的。这叫邪见,也叫戒禁取见,“未达人气。”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所谓方刚的人,很方正,很刚强,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方者就是方者,圆者就是圆者。道理讲得非常对,可是他实在是“未达人气”,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都不懂,他自己虽然也是个人,但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南怀瑾经常说,过去的读书人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在现代商业社会,读书人则是“学会数理化,卖给资本家”。但南怀瑾自己,既没有把自己“货于帝王家”,也没有把自己“卖给资本家”。早年,人家拉他进入官场,他没有干。后来,在台湾蒋家父子当权的时候,他有机会踏进仕途,也没有动过心。
另一方面,他并不拒绝与台湾当局的一些高层人士有来往。一天,南怀瑾在给他所创办的协会中的一个“特别班”上课,看到底下坐的全是少将中将,一数他们军衔上的星星,一共有二十八颗。这些人都是“党国重臣”,握有实权的大人物,是一些台湾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大师智慧活学活用
远离政治是南怀瑾先生的一贯标准,也就是他所坚持的“方”。因此他一生不愿为官,不愿与蒋氏父子过于亲近;另一方面,他并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只要是专程来听课的,他都来者不拒,并不有意回避。这又体现了他处世的“圆”,或者他所说的“达人气”,也就是有人情味。所以,他不从政,却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这就是“方圆有度”处世的大智慧。
其实,南怀瑾先生所指的“圆”、“达人气”,实际上是说,要通晓人情世故。他对“人情世故”四个字还曾作出了一种另类的解读。他指出,其实,不管是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懂得“人情世故”,方能自在做人。“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懂得人,懂得事。
孔子有一句话,为中国人所熟知,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这句话,南怀瑾先生从“人情世故”的角度作了全新的解读。他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十五年后,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经历过的人生磨炼,到了三十岁,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就“立”住了,然而,这时候心理还不稳定。到了四十岁,才真正没有任何疑惑。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耳中经过心中自定,毁誉不摇,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他,使其成为好人。然后再加十年,到了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过人与人之间的范围。此时的孔子,已经完全通晓人世间的人情世故了。
人生在世,就要通晓人情世故,要懂得方与圆的道理,然后还要灵活运用,才能做到方圆有度。
1.要做到“行方”
所为“行方”,是指做人要有棱角,要遵循规矩,要坚持做人的原则,要有人的骨气和品格,要表里如一。
比如,经商要奉行的金科玉律是一个“诚”字。真正的大商人必是以诚行天下,以诚求发展,绝不会行狡诈、欺骗之伎俩,为一些蝇头小利或眼前得失而失信于天下。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长进,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沽名钓誉之徒终将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2.要做到“智圆”
所谓“智圆”,就是说为人处世要周到细致、审慎干练,要把事情办得圆满。
处世要圆。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这里所谓的“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而是一种圆通,一种宽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在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智圆者,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不因坚持己见而感到压迫和惧怕,不因附和别人而随波逐流。这需要很高的素质和技巧,需要极强的悟性,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黄炎培曾给儿子写过四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就是希望儿子像古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对人要宽容和善,像春风一样;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像秋霜一样。这与南怀瑾先生所推崇并遵循的“外圆内方”的做人准则不谋而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南怀瑾说:他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其实是错误的。这叫邪见,也叫戒禁取见,“未达人气。”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所谓方刚的人,很方正,很刚强,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方者就是方者,圆者就是圆者。道理讲得非常对,可是他实在是“未达人气”,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都不懂,他自己虽然也是个人,但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南怀瑾经常说,过去的读书人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在现代商业社会,读书人则是“学会数理化,卖给资本家”。但南怀瑾自己,既没有把自己“货于帝王家”,也没有把自己“卖给资本家”。早年,人家拉他进入官场,他没有干。后来,在台湾蒋家父子当权的时候,他有机会踏进仕途,也没有动过心。
另一方面,他并不拒绝与台湾当局的一些高层人士有来往。一天,南怀瑾在给他所创办的协会中的一个“特别班”上课,看到底下坐的全是少将中将,一数他们军衔上的星星,一共有二十八颗。这些人都是“党国重臣”,握有实权的大人物,是一些台湾政坛的重量级人物。
大师智慧活学活用
远离政治是南怀瑾先生的一贯标准,也就是他所坚持的“方”。因此他一生不愿为官,不愿与蒋氏父子过于亲近;另一方面,他并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只要是专程来听课的,他都来者不拒,并不有意回避。这又体现了他处世的“圆”,或者他所说的“达人气”,也就是有人情味。所以,他不从政,却不反对与政要人士来往。这就是“方圆有度”处世的大智慧。
其实,南怀瑾先生所指的“圆”、“达人气”,实际上是说,要通晓人情世故。他对“人情世故”四个字还曾作出了一种另类的解读。他指出,其实,不管是为政或做事,都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懂得“人情世故”,方能自在做人。“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懂得人,懂得事。
孔子有一句话,为中国人所熟知,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这句话,南怀瑾先生从“人情世故”的角度作了全新的解读。他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十五年后,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经历过的人生磨炼,到了三十岁,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就“立”住了,然而,这时候心理还不稳定。到了四十岁,才真正没有任何疑惑。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耳中经过心中自定,毁誉不摇,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他,使其成为好人。然后再加十年,到了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过人与人之间的范围。此时的孔子,已经完全通晓人世间的人情世故了。
人生在世,就要通晓人情世故,要懂得方与圆的道理,然后还要灵活运用,才能做到方圆有度。
1.要做到“行方”
所为“行方”,是指做人要有棱角,要遵循规矩,要坚持做人的原则,要有人的骨气和品格,要表里如一。
比如,经商要奉行的金科玉律是一个“诚”字。真正的大商人必是以诚行天下,以诚求发展,绝不会行狡诈、欺骗之伎俩,为一些蝇头小利或眼前得失而失信于天下。
做学问信奉的是一个“实”字。一步一个脚印,一天一点长进,方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那些沽名钓誉之徒终将会成为人们的笑柄。
2.要做到“智圆”
所谓“智圆”,就是说为人处世要周到细致、审慎干练,要把事情办得圆满。
处世要圆。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这里所谓的“圆”,绝不是圆滑世故,更不是平庸无能,而是一种圆通,一种宽厚,是大智若愚,是与人为善,是在居高临下、明察秋毫之后,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智圆者,不因洞察别人的弱点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别人高明而盛气凌人,不因坚持己见而感到压迫和惧怕,不因附和别人而随波逐流。这需要很高的素质和技巧,需要极强的悟性,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黄炎培曾给儿子写过四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就是希望儿子像古铜钱那样外圆内方,对人要宽容和善,像春风一样;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像秋霜一样。这与南怀瑾先生所推崇并遵循的“外圆内方”的做人准则不谋而合,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第五篇: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调查报告
研究性学习成果
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调查报告
学校: 崔召中学
班级: 九年级三班
学生: 窦子茜(组长)李艳 杨豪
研究时间: 2016.09----2016.11
指导老师:王成旭 联系电话:***
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与关注。网络语言正日益显出它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网络语言已经有了“走出网络,走入生活”的趋势。表现有三点:首先,网络语言已走进了大众媒体。其次,网络语言已经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一些年轻人的日常交际用语中,特别是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再次,网络语言已引起了一些语言学家的关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将应运而生。”,网络语言“非文字符号”的趋势将更为明显,网络语言被使用的频度也将越来越高;网络语言的使用将更加规范和文明。
二.调查目标
1.了解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2.研究怎样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网络语言。
三. 调查方法
1.采访法。2.问卷法。四.研究过程
1.确定课题,分析课题。2.拟写调查问卷。
3.学生调查,走进课堂,调查访问。4.分析讨论,提出解决方法。5.总结,书写调查报告。五.调查问卷
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调查问卷
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身边的人会和你说网络流行语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2、你会用网络流行语和别人沟通吗? A、会
B、有时
C、不会
3、你认为网络流行语与生活密切相关吗? A、息息相关
B、有点关系
C、毫无关系
4、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流行语的频率?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从不
5、你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A、网络流行语是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网络文化,可以支持 B、应加强引导,弘扬主流文化
C、不符合语言规范,难登大雅之堂,不提倡 D、语言幼稚难懂,易造成泛滥,应限制使用 E、与自身无关,喜欢就用
6、你认为网络流行语的优点是?
A、能简化平时网络聊天,提高信息传递速度 B、方便日常交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C、倍感亲切,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D、幽默风趣、简洁生动、形象表达 E、不认为有优点
7、你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缺点是? A、部分网络流行语让人无法捉摸,甚至产生误解 B、多为贬义、脏话,会影响社会风气 C、破坏了传统汉语语言文化和语言规范 D、不认为有缺点
8、你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原因是?(多选)A、很多人都在用,可以融入群体 B、流行,不会使用显得落后
C、在无意识、不自觉的状态下开始接受使用 D、体现了创造力
E、能搞笑、减压、调侃、掩饰隐私,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 F、纯粹喜欢
9、你认为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的心理有什么影响?(多选)A、引起青少年关注一些社会流行问题 B、自我娱乐,不乏幽默地宣泄内心情绪
C、产生消极态度与抱怨心理,逃避现实问题
D、产生积极态度,自信乐观的融入社会,挑战困难 E、扭曲青少年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就购买手机的心态、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总体利弊,以及影响中学生购买决策因素等进行调查。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在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成功回收93份。在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男性占56%,女性所占比例是44%。经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其结果分析如下:
调查中发现,100%的中学生都接触过网络语言,96%的中学生使用过网络语言,80%的中学生是由于好奇而使用,另外20%的中学生是由于流行,周围人在使用等原因。下面是我们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分析:
中学生所接触的网络语言大体可有如下四类:
1.汉字类:①缩略型。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②谐音型。如瘟都死(windows)。③比拟型。如灌水(指乱留言)。④讹变型。如监介(尴尬)。
2.数字类:①汉字谐音型。如886(拜拜了),7456(气死我了)。②外语谐音型。如3166(日语“再见”的谐音)。
3.字母类:①声母缩写型。PF(佩服),BT(变态)。②外语单词缩写型。如GF(女朋友)。③比拟型。如S(指拐弯抹角)。④谐音型。如TAXI(英文谐音“太可惜”)。
4.符号类:用标点、拉丁字母和示意符等单独或组合以摹状表意。如Zzzz……(睡觉)。
七.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1.网络对话匆促。远程的对话交流需要在瞬间完成,有的同学QQ中有一百多个好友,如果同时对话的话,几乎没法表述完整,所以常选用缩略型符号类的语言表达,会简易快捷一点。
2.输入软件问题。大部分同学常用全拼输入软件,自己的普通话有方言缺陷,再加软件词库不完善,所以会以误为正。如:你看VCD用什么软件?超级结巴(超级解霸)。
你饭量大吗?我嘴多(最多)时吃8个馒头。我先下去了,886!挖难(晚安)你怎么这么多愁善感?一点也不像滑稽(花季)少女。
3.标榜自我之路。高中生常有叛逆、特立独行的冲动,会积极使用新鲜的网络语言,甚至主动创作,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不去理会母语规范的问题,一味追求一种新奇、陌生化的效果。
4.虚拟掩饰本质。中学生不喜欢在网络中展示自己真实身份,网上又没有身份、年龄、性别门槛,所以他们尽情变幻自己的假想个性,尽量表现很成熟,使用潮流语言来“神侃”。
5.网络时代使然。语言是活的、变化的。特别在网络上,外语词汇和术语的大量介入,汉语也必然有一定的发展,像伊妹儿、网虫等词语多年后也进入常用语言范畴,中学生的认同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八.建议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文明教育的重要场所,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块阵地不放。当前,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道德教育课,但是,对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语言文明等课程,还处于“真空地带”,应着眼于加强学生的网络语言文明教育,增设这些课程内容。首先,在信息技术教师讲解网络同时,应同时提示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学习初期就让学生了解网络的正反特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解决网上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第二,要强化孩子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通过制定和经常强调网络语言文明规范,在孩子头脑中建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他们清楚哪些网上语言不道德、不文明甚至是非法的,促进其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增强。第三,学校还要充分运用激励措施,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网络语言也是自身语言的一部分”、“网络语言不文明就是自身不文明”等观念,对于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人要坚持抵制与拒绝,营造出有利于网络语言道德建设的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