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析民俗文化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修改稿)
浅析民俗文化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明清时期佛山为例
孙丽霞
佛山市博物馆
【摘要】明清时期的佛山是全国经济最发达、民俗文化最繁荣的区域之一,正是因为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传统,孕育出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其创造了展示的空间,推动其不断发展。认识民俗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的作用,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的脉络,是我们现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民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
一、佛山的民俗文化活动概况
明清时期佛山是岭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一个镇,也是民俗文化活动最繁荣的一个区域。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六中记录的民间信仰、岁时年节的民俗活动就有北帝出游、开灯宴、北帝诞、天妃诞、浴佛节、龙母诞、端午节、出秋色、华光诞、团年等十九个。这些都是全民参与、盛况空前的大型民俗活动,可以说这些活动是当时佛山民俗活动的主干。但是,佛山的民间信仰活动远不止于此。屈大均说“粤人尚鬼,佛山为甚” 〔1〕明代佛山的庙宇已经远多于周边地区,“吾佛土为大镇,合二十四铺。地广人稠,神庙之多,甲于他乡。” 〔2〕但到了清代,佛山庙宇更以极快的速度发展。乾隆十七年,有26座,道光十年,有89座,宣统年间达154座。而且以这些庙宇为依托,“形成了各铺(注:铺是明清时期佛山镇内区域划分的基本单位,一铺相当于一个社区,明代有二十四铺,清发展为二十七铺。)的主庙、数街的公庙、各街的街庙三种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多重
〔3〕祭祀圈,而在每一铺中,这三种祭祀圈又是交叉在一起的。”另外,清乾隆年
〔4〕间,佛山各个宗族的宗祠也达376座。星罗棋布的的庙宇和宗祠,交错重叠的祭祀活动,可见当时佛山民间信仰活动是何等的繁盛。
由于经济的繁荣,清代佛山的行会和会馆数量激增,而且与其行业相关的民俗活动日益频繁,形式隆重。据朴基水推算,佛山清中晚期手工业行业、商业行
〔5〕会达224个,手工业会馆(堂)、商业会馆(堂)、地缘性会馆达80个。;佛山
各行业均有自己尊奉的祖师,每年的祖师诞祭祀是个各行业最重要的活动,拜师酬师也是那个以手工业、店铺商业为主的时代中行业活动的重要环节。地缘性会馆的同乡祭祀、岁时年节同乡聚会也是在佛的外乡商人迫切的情感需求。而酬神演戏则是所有会馆的主要活动之一,也很普遍,观看的人众多并不限于本会馆所属人群。“夫会馆演剧,在在皆然,演剧而千百人聚观,亦时时皆然。” 〔6〕
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相传东晋得名“佛山”,唐宋经济已有一定的规模,到了明清经济上一跃成为“天下四大镇”之一,人文方面成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在这样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安定富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之邦”背景下,必然在普通民众中也会形成极为丰富的风俗习惯。在佛山,民众日常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祭拜先祖、乔迁安家、升官授职、赶集庙会、开笔拜师等无处不有传统习俗,无处不有民俗活动。例如,佛山清末专门用来完成繁杂娶嫁婚俗仪式的“嫁娶屋”的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又如开笔礼,在我国,凡是有些历史文化积淀的城镇几乎都有孔庙,但是学童在上学前到孔庙行一套由麒麟引路、描红启蒙、握乾坤笔等八个步骤组成的开笔礼却是不多见的。直到现在,新学期的前几个月,在佛山孔庙里,〔7〕 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来行开笔礼。
二、明清—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与繁荣期
2005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省29项,佛山就有6项。2008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佛山又有7项入选。2006年5月、2007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分别公布了“广东省第一、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179项,佛山19项。2007年3月佛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了“佛山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多达29项。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佛山市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丰富的地区,在岭南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佛山市入选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石湾陶塑、龙舟说唱、广东醒狮、粤剧、木版年画、佛山剪纸,佛山秋色、佛山狮头、祖庙庙会、香云纱染整技艺、佛山彩灯、人龙舞、佛山十番共十三项,它们大都产生和繁盛于明清或者早年间已经产生但盛于明清。
石湾陶瓷业历史悠久,但石湾陶塑艺术是明清以后才达到了鼎盛期。被誉为石湾陶艺“四大名家”的艺术家苏可松(明)、黄炳(清)、陈渭岩(清)、潘玉书(清至民国)都是这时期的人。大师辈出的时代可以说是这一艺术的高峰时代。乾隆
〔8〕年间龙舟说唱真正广泛流传开来,发源于佛山的广东醒狮和佛山狮头扎制技艺
〔9〕也兴起于明,盛于清到民国。粤剧的源流有多个说法,但无论明代说还是清代
说,都可以看出,粤剧从明代到清代,经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改革,日臻完善,成为了一个流传广泛的优秀剧种。佛山木版年画始于明永乐年间,清代中叶至民
〔10〕国初年达到了鼎盛时期。佛山剪纸相传在宋元时期已经产生,但到清代乾隆年
间最为兴盛。当时营业剪纸的商号有三四十家,从业人员有数百人之多〔11〕。明正统年间,佛山秋色在佛山人击退黄萧养农民起义军的战斗中出奇制胜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原本简单的民间活动成为了“行者如海,立者如山”的全民盛会。〔12〕北帝诞祖庙庙会是祖庙为中心,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中记载“真武帝祠之始建不可考,或云宋元丰时,历元至明,皆称祖堂,又称祖庙,以历岁久远矣,且为诸庙首也。”明以前,祖庙庙会中对北帝的祭祀都是民间祭祀,明正统年间官府介入祭祀,到明景泰元年皇帝赐封祖庙为“灵应祠”,把北帝崇拜推向了高
〔13〕潮,也把祖庙庙会推向了高潮。佛山十番是清道光年间从福建传入佛山的,良
〔14〕好的艺术氛围和社会环境使其得到迅速发展并盛极一时。另外入选省、市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铸造技术、木鱼书、南音、粤讴、佛山木雕、行通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大都起源和兴盛于明清。可以说,明清时期是佛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三、民俗文化活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为非物质遗产的提供了生存、展示和发展的空间。佛山市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繁多,不可能一一例举,我们选择几项入选国家级代表作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展开说明。佛山木版年画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成于明永乐年间,到清代进入它的繁荣期。从其产生根源来看,主要“就是为了迎合普罗大众在春节和一些
重大节诞时,将门神画张贴于门上,或将年画张贴于厅堂室壁之上,以祈求驱邪纳福,或衬托节日喜庆吉祥气氛的习俗需要”。〔15〕从其种类和出现的场合来看,有岁时年节风俗画、正月十五上元节的灯画、逢年过节贴在大门上家里的门神画、神像画等,无一不与民俗文化活动有关联。“在日常生活中,大凡岁时节令、赶集庙会、祖师神诞,安家迁居、升官授职、酬师谢神、道场打醮、生子弥月等民俗,都必有年画点缀其盛,与人民群众的民俗心理密切相关。多式多样的年画制品,在形形式式的民俗事象中大派用场,为丰富各种民俗活动营造了热闹的氛围,〔16〕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从其所表达的内容,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民俗事象,如舞
金龙、舞狮、出秋色、放纸鹞等等。广东狮舞更是如此,作为发源地的佛山,“每逢喜庆佳节,迎神赛会,开张庆典,大型演出,必敲锣打鼓,舞狮助兴,以喻吉祥和避邪,这个习俗遍布城乡,经久不衰,而且不断有新发展”。〔17〕粤剧的起源时间有不同说法,从明代佛山相关的文献记载出现“演戏”、“演剧”等词起,从它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俗文化活动对它的推动作用。“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七月七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失之大体„„
〔18〕后之子孙,遵吾明嘱。”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节翁家箴写于明成化十七年。
这说明,明成化年间,演戏已成为七月七乞巧节的重要内容,而且还颇为流行,许多良家子弟都想学。“三月三乡人赴灵应祠肃拜,各坊结彩演剧,曰‘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廿三日,天妃神诞,天妃,司水乡,人事之甚谨,以居泽国也。其演剧以报,肃筵以迓者,次于事北帝。六月:初六日,普君神诞。凡列肆于普君墟者,以次率钱演剧,凡一月乃毕。„„十月晚谷毕收。乡田皆两熟,谷美亦甲他处,但习农者寡,获时多请外乡人。自是月至腊尽,乡人各演剧
〔19〕以酬北帝,万福台中鲜不歌舞之日矣”。粤剧演出是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中的重
头戏,也正是这些频繁的演出和交流,使粤剧一步步走向成熟。石湾陶塑艺术是一种雕塑艺术,似乎离这些热闹的喜庆活动远了一些。其实不然,作为石湾陶塑艺术重要代表之一的“瓦脊公仔”恰恰出现在了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从清中期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的祠堂庙宇会馆大量出现了石湾瓦脊公仔,石湾瓦脊公仔以民间传说、戏剧故事为题材,以戏剧典型剧情为造型,高高踞于建筑的正脊、垂脊之上,为这些建筑增添了庄严神圣的气势,也为在此进行的民俗文化活
动营造了隆重热烈的氛围。它们以另外一种形式参与了这些活动。佛山十番属锣鼓乐,多在端午、七夕、中秋、祖庙庙会等民间民俗节日,以及神诞、“出秋色”
〔20〕表演,民间更有“无十番不算秋色”之说。佛山彩灯在本地民俗活动中更是一
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月上元开灯宴,是赏灯的节日也是买灯的日子,“普君墟为灯市。灯之名状不一,„„曰鱼灯, 曰虾灯, 曰蟾蜍灯, 曰番瓜灯„„自元旦
为始,他乡皆来买灯。挈灯者鱼贯于道,通济桥边,胜门溪畔,弥望率灯客矣。”
[21] “六月十九观音诞,妇女或三五家,或十余家,结队而以素馨花为灯,以露
〔22〕头花为献,赶赴观音会”。佛山“出秋色”中灯色更是佛山彩灯中的精品,冬
〔23〕瓜灯、柚子灯、桃灯、针口灯、动物灯多姿多彩惟妙惟肖美不胜收。八月十五
家家要挂灯,婚庆要用红灯,丧祭要用白灯,小儿开学要用红字腰型灯,小儿满月回外婆家“捉抱”要用“长命富贵”灯。可见佛山的大大小小的民俗活动的需求是佛山彩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建国后,我们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或濒于消亡,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建国初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相当一部分民俗活动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被禁止,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市场的需求,没有表达的场所,也失去了其依存的生存空间,消亡就是必然的了。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活动本来就是两个紧密联系,既有区别又有相互重合的概念,二者相互依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某些情况下,两者甚至是合二为一的,例如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祖庙庙会、佛山秋色、三月三北帝诞、行通济等本身就是传统的民俗活动。民俗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与发展,是其存在和展示的重要空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反映了许多民俗文化活动所包含的民众情感、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等精神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精华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民俗文化活动更加盛大热烈,更加多姿多彩,更具有生命力。民俗文化活动犹如一片沃土,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如一朵朵在其中盛开的鲜花。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要任务的当下,通过分析明清时期佛山民俗文化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的民俗文化背景,更好地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轨迹、丰富的精神内涵,把握其发展的脉络,做到有效地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 中华书局1985年4月版
〔2〕《重修东头张真君庙记》《南海佛山霍氏族谱》卷十一
〔3〕〔12〕〔13〕罗一星《明清佛山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 版
〔4〕〔6〕〔19〕〔21〕乾隆《佛山忠义乡志》
〔5〕朴基水《清代佛山镇的城市发展和手工业、商业行会》
〔7〕王海娜 《试谈佛山孔庙开笔礼》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陈勇新《木鱼龙舟南音在佛山》《炎黄之光》 16期2006年7月
〔9〕〔17〕肖海明《舞狮的起源与佛山醒狮研究》 〔10〕〔15〕梁诗裕 《抢救佛山林版年画》 《炎黄之光》 第16期
〔11〕陈春陆 《佛山剪纸艺术》 《佛山文史资料》 第九辑
〔14〕《佛山十番》
http://jcy.chancheng.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schancheng/s6308/200701/34257.htm
〔16〕黄卫红《略论佛山木版年画的民俗研究价值》 《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学术论丛
第四辑:和谐社会与文博事业》 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18〕《太原霍氏族谱》
〔20〕林振勇等主编 《佛山历史文化辞典》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4年7月第一版 〔22〕道光《佛山忠义乡志》
〔23〕林明体《佛山秋色的起源与艺术特色》《广东工艺美术史料》1988.12
作者简介:孙丽霞,女,佛山市博物馆文博馆员。
单位地址:广东省佛山市汾江中路43号邮编:528000
电话:***电子邮箱:mengyou85@sina.com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10新添两项: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新添一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端午节
妈祖信俗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