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2 13:3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编推荐)》。

第一篇:“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编推荐)

“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快速作文实验研究”是哈尔滨市教学研究“十五”规划一般课题。该课题主要是针对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作文指导方法陈旧,作文讲评方法松散拖沓,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等现状进行的作文教学改革,历时3年实践证明:实施快速作文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而且写作教学着眼于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文章中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讴歌生活中的真、善、美。

一、快速作文实施的理论基础:

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提高作文课堂效益,是时代的需要。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人们交往频繁,竞争激烈,快速写作对于信息交换意义重大。《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快速写作能力,是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形势的必然要求,是落实《课程标准》的根求。快速写作是时代的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佛斯坦认为,不同能力水平的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他们具有可变性的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可以殷未被开发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掘出来。快速作文训练的基本做法,就在于采取强化训练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从而使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通过快速作文训练,学生将变得思想蹩、思维敏捷,将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机制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改变作文教学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的现状,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找到突破口。该课题由湖南省新邵县一中杨初春老师首创,经过八年的艰苦实验,取年丰硕成果。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借鉴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形成了我校《快速作文实验研究》的基础。

二、课题实施过程简述:

本课题筹备于2002年初,于2002年7月完成课题方案申报立项并经哈尔滨市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审定,哈尔滨市教育科学了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确立为哈尔滨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一般课题。

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而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已被公认为先进的教育经验(有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有较普遍的意义;有很好的代表性,有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因而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研究中的验证式研究。(同时辅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按照与杨初春老师相同的方法重复进行,通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在实施阶段对两个实验班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修订、补充、完善,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熟的经验。对课题实施过程的记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评测,都为课题报告提供了翔实的客观材料。

本课题历时三年,分三个阶段,试验班按教材规定的作文训练内容,制定出了相应的训练步骤,试验班从2002年11月起开始启动:每位课题组成员都制订各自的实施方案,按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的实验序列,分五步实施,每完成一步均为方案适时修订,课题组教师均进行交流、研讨、反馈改进,有阶段小结、有汇报。经过三年的研究,课题组积累了许多资料,课题组成员相继写出了反思、总结及相关论文,完成了实验方案中制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实验的方法与操作:

(一)、基础训练: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年了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实验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作文入门的兴趣教育,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积累写作材料,丰富写作语言,训练书写能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方面产年原动力。实践证明,学生对写作产年了良好兴趣,不必为作文搜肠刮肚无话可说了,写起作文来,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捡钱包”、“让座”之类的雷同文了。作文命题上也贴进了学生生活实际。

(二)、在思维训练方面,让学生多思多辩,虚实结合。

训练内容:加强抽象思维训练,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如在写议论文时,我们老师组织了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更允许学生和老师唱“对台戏”鼓励学生在课外争论问题。这部分内容与初三第一学期教材对应。

(三)、技巧训练方面,采用专题指导、讲红结合。

训练内容: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布局谋篇、快速修改技巧,分专题进行归纳和指导,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各种应用文的快速写作技巧,分专题指导,分专项练习;克服了快速作文中出现的走题、空调、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等毛病的方法,这部分是这两个班学生训练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辛勤努力,从作文成绩比照中,我们发现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作文成绩已有明显区别,从下表可看出(抽样)

“嫉妒之心说起”开头引用孙膑与庞绢的故事,“小老师”在旁批中不失时机地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引用贴切,体现孙膑的善良,庞绢的心狠手辣,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批语,本身不就说明学生的阅读而和作文水平已经在不断提高了吗?这无疑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自己的作文,不知胜过老师批改的多少倍。

(四)、速度训练:

我们采用的基本做法是严格要求,限时作文,当堂定卷。一切立足于“快”。40分钟的时间分配大致是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和布局谋篇(编写写作题纲)不超过5分钟,写作30分钟,修改5分钟。

具体训练内容是:快速审题立意的方法;快速布局谋篇的方法;快速成文的方法,快速修改的方法。在这部分训练过程中,全学期学生作文达到了25篇。且都是在课内当堂成文。学生在意别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又从老师当堂选读的优秀作文中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这样的作文课学生乐此不彼。

(五)、综合训练:综合前二年掌握的快速写作方法和技巧学生具备了快速写作的基础。

为了全面提高快速作文能力,必须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强化训练。

1、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快速综合运用。

2、审题、立意、构思、成文、修改的快速写作技巧的综合运用。

3、记叙述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的快速作文综合训练。

4、话题作文的创新思维快速综合训练。

快速作文训练的方法与操作,在两个实验班进行,完全是有步骤、循序渐进进行的,学生作文基础夯得实,由于大量的课外读写训练作为后盾,学生对快速作文兴趣空前高涨,尤其实验班教师还创造性地将话题作文的创新训练,引入快速作文机制,收到了非常好的成效。实验班的学生在作文课的师生问好中,用“我们生活在21世纪,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生活节奏快,知识更新快,我们作文速度也要快!快!快!”口号来激励鞭策自己,这样的教学氛围怎能不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呢!

四、实验的措施和保障。

为了保证快速作文实验方案的顺利实施,在具体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采取如下的措施进行训练:

1、重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双管齐下,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

2、重视第二课堂,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每学期初教者都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定出必读书目,每学年不少于10本,如《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童年》等,通过名著赏析、读书报告会、向你推荐1本好书等课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读书多了,记得多了,作文就会越来越通顺,语言也有了文采,诸多的优秀学生习作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3、重视社会实践。本课题历时三年,教者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积累了写作材料,提高了分析能力。

4、重视信息反馈。在快速作文过程中,教师及时收集来自学生家长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

5、重视训练计划。快速作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强化训练,每个学期教材对写作内容规定的侧重点不同,对学生作文快速训练的侧重点也就不同,这些修订的内容在修改方案中均有体现。这就克服了作文教学中,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现象。

6、重视方法指导。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在写作技巧和思维训练方面,教者已把基本的快速作文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并具体指导学生用于协作实践。在这方面实验教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7、重视教师素质。“师高弟子强”,快速作文训练尤其如此。教师教学能力强,掌握的知识丰富,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有效地保证了快速作文的实施。

8、重视组织领导。在快速作文启动伊始,学校由校长具体领导负责快速作文实验,及时解决了快速作文实验中出现的如图书管理、资金来源等有关联的具体问题。

为确保实验成功,在实验前,实验班教师首先摸清学生作文现状,向学生广泛宣传,介绍快速作文的神奇魅力,让学生对快速作文感兴趣,调动学生快速作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有一股动力推动自己进行快速作文写作。

五、课题的成果介绍。

快速作文的实施,为我校作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机制,受到学生的喜爱,家长也转变了起初的怀疑态度,赞许快速作文带来的益处。三年来,学生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习作,其中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学生作文已达到30余篇,教师也写出了若干优秀论文,并协助课题组对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写出了反思,这些都为最终完成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供外校教师参考。

呼兰区杨林中学课题组

2005年5月16日

“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杨林中学孙淑芳

第二篇:《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来源

该课题由湖南省新邵县一中杨初春教师首创,经过八年的艰苦实验,取得了丰硕成果。1993年后,杨初春老师先后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讲学100多次,上观摩示范课300多节,听众达10多万人;全国26个省、市、区办起杨氏快速作文实验班5500多个,投入教师10万多人。数十万名学生接受了快速作文训练,贵州、海南及我省将快速作文作为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引进,并在全省推广。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的作文指导方法、作文讲评方法和松散拖沓的写作习惯已无法适应祖国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而快速作文既是时代的需要,又符合《全日制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能开发学生写作潜能,提高学生写作素质。因此积极进行快速作文实验,努力完成作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提高作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具备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快速写作能力,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和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形势的需要。《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语文学科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并且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写作速度”,因此快速写作是时代的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改变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和效果不佳的现状,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改革找到一个新产突

破口。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快速作文训练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强化训练。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未被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我们目前只运用了脑力和体力的一小部分。”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佛斯坦也认为,不同能力水平的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他们多数人具有可变性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可以把未被开发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掘出来。快速作文训练正是依据这一理论,采取强化训练措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使学生变得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并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课题研究假设

通过强化快速作文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从而使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参加训练的学生将变得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将具有广泛性、独立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将不但提高写作能力和整体语文水平,而且对其它各学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课题研究内容

(一)实施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基础训练: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积累写作材料;丰富写作语言,训练书写能力。

2、思维训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抽象、形象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3、技巧训练:快速审题、立意、布局、写作、修改等技巧;

三种基本文体的快速写作技巧;分专题指导、练习,克服快速作文中出现的走题、空洞、松散、结构混乱、词不达意等毛病的方法。

4、速度训练:快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成文、修改的方法,完成40分钟600字的速度目标。

5、综合训练:综合运用前二年掌握的快速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写作。

学生通过系统的快速作文训练熟练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在40分钟内完成600字的作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字迹工整、有新意。

(二)实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重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双管齐下,以阅读带写作,以写作促阅读。

2、重视第二课堂。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要规定必读书目,全期不少于10本,具体书目另定,定期组织读书报告会。

3、重视社会实践。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认识生活,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分析能力。

4、重视信息反馈。在快速作文的训练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来自学生的家长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

5、重视训练计划。快速作文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的强化训练,因此必须分步骤制定具体计划,克服作文教学中无目的无计划的盲目现象。

6、重视方法指导。要研究写作方法和思维方法,要把基本的快速写作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并具体指导他们用于写

作实践,以提高写作速度。

7、8、重视教师素质。“师高弟子强”,快速写作训练尤其如此。重视组织领导。成立快速作文实验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快速作文实验,及时解决实验中的有关具体问题。

六、实验研究的方法

1、验证性实验研究法。鉴于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而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已被公认为先进的教育经验,有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有很好的代表性;有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因而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研究中的验证性实验研究法。2、3、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

此两法按照与杨初春老师相同的方法重复进行,力争积累较为丰富和成熟的经验,从而取得更深刻的规律性的认识。

七、完成实验研究的条件及保证措施。

1、学校重视该课题的研究,每年特批一定数量的研究经费,经费能得到保证。

2、课题组成员年轻,工作热情高,学历达标,有两人已是区科研骨干,其中副组长孙丽敏已接受第三期市科研骨干培训。研究人员科研意识与科研素质、科研能力能得到保证。

3、学校定期派课题组成员轮训,并能得到区教科所的技术支持,有课题实验研究的技术保证。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5.8——2005.10)

启动,组织人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将任务落实到实验教师,选择被试。师资培训。

(二)实施阶段(2005.11——2008.5)

实验周期为2年半,每次课题组成员都要制订各自的实施方案,扫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的实验序列,分五步实施。每学期一步(共计五个学期五步)。每完成一步,都进行交流、研讨,反馈改进,阶段小结、汇报。

(三)总结阶段(2008.6——2008.7)

全面总结,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四)结题验收阶段(2008.8)

宣传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九、成果形式1、2、实验研究报告 科研论文

十、组织机构

(一)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李渐君杨林中学校长

副组长:马占发杨林中学副校长

孙丽敏杨林中学科研骨干教师

成员:孙淑芳语文教师

司海玲语文教师

朱贺语文教师

高巍语文教师

金良语文教师

实验班级:初一年级一、二班

十一、参考资料

《快速作文法》杨初春

第三篇: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课题简介

省级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于2000年正式启动,我校是州教科所确立的首批参研学校之一;2001年10月,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开题报告会,正式确立了我校研究的子课题为:《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从而标志着我校对该课题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

(二)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本估价

1、就学生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好的。当然,由于我校生源范围广,涉及到全县各乡镇及周边各县市,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因而目前无法对我校的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作出精确的数量描述,而只能作出比较概括的判断。

2、无论是我校的初中部还是高中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

①自我认同感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辩证看待自身发展与环境的关系。②理想状况较差,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学习没有动力。③人际关系紧张,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交友原则,不能正确处理与周围人群的人际关系,显示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生与家长关系紧张。

④暴力倾向严重,相当部分学生有明显的暴力倾向,主张用暴力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

⑤是非观念淡漠,自尊心歪曲明显。

⑥法律意识淡漠,社会集体观念差,没有积极维护社会、集体、班级荣誉的正确认识。

(三)国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把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作为德育目标之一。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 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4、《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把健康心理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对我国中学生基本的素质要求之一。

5、《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标准》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并以此规范教育实践。6、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由此可见,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需要,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全新的课题。

(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

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德、健康的情绪和性格特征,可以增强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效果,促进学生智能的协调发展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能消除致病的心理因素和不良行为,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

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克服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进而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缓解人际冲突、密切人际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研究目标

1、学生方面: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教师方面:

教师普遍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与学生进行教育的沟通,能有效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具有一定的咨询能力。部分教师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具有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能力,具有一定的教改研究能力。

3、家庭方面: 探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力求形成较好的家庭育人环境,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研究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有效地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根据其年龄特点,初中重点放在自我和人际关系方面,高中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生活及社会适应方面。

(四)研究思路

课题开展后进行学习——遇到新问题——再学习——再修订——再发展 这种研究思路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形成一种有效的双向磨合和互动发展态势,其结果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五)课题研究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系统性原则:

对整个研究工作作系统安排,使各个系统形成有机整体。

3、可操作性原则:

课题研究应在学校工作系统的常态条件下进行,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实效性。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体发展特点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5、教育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作用,同时启发和调动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6、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原则。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一)课题研究体系的建立

课题专家组成员为:州教科所谌业锋老师

县教研室李 林、吴锡云老师 课题领导组成员为:学校行政领导 课题顾问组成员为: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

(二)具体措施(这一部分可以提炼为技术成果)

1、学校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全校教育渗透心育

A、每学期举办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2—3次。

B、学校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组织有关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游戏、娱乐活动和文娱演出。

C、政教处、电教室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大量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音作品。D、由校团委和学生会负责的心理广播站,每月都有一次“心灵直通车”专题,针对学生心理困扰较大的问题进行指导、化解。②年级教育渗透心育

A、新生的军训内容中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培训内容。

B、根据各年级特点,进行年级专题心理讲座,如毕业年级进行“消除考试焦虑”的心理健康辅导,或进行心理问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予以化解。

C、为搞好家、校教育配合,特别是针对多数家长缺乏必要的心育知识与经验,学校要求各年级利用召开家长会之际,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培训。③班级教育渗透心育

A、班主任利用每周班会时间,针对本班出现的学生心理困扰问题进行化解,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B、各班主任利用批改周记或随想录的方式,积极与学生沟通,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④个别教育渗透心育

一是发展性辅导,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

二是预防性辅导,针对学生表现的一定心理偏差苗头进行辅导,预防心理异常; 三是救助性辅导,确认学生存在不健康的心理现象时,进行矫正。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妨碍他们学习,因此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必须加强学习心理渗透教育,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我校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如下方面:情感教育、学习心理教育、认知障碍研究、思维与识记训练等。

3、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

学校主要在初

一、初

二、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般都由课题参研教师共定题目,共同备课,然后资源共享,在各个班级展开活动课。活动课的方式一般从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到结合学生实际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进行心理体验。

4、心理咨询 ①电话咨询

我们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电话:5201160 ②信件咨询

我们建立了“心语”信箱,每天都有老师负责开启信箱,有值班老师负责回信。③当面咨询

主要接待同学们的当面咨询,有不少同学会事先进行预约,指定接受咨询的老师,也接受了不少家长的咨询。

5、创办了一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纸——《心语》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调节方法,发表学生习作,展示学生的心路历程。

6、推动学生与老师的自我心理教育。

①学校图书阅览室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书籍和相关杂志。②每周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

③参研老师坚持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④积极参与省、州组办的学术交流会、专题培训会和活动观摩课。

7、课题组档案室加强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和完善了课题组档案管理模式。

四、课题研究成果(这一部分实际上是效果)

由于我们采取了上述七条措施,以及在州教科所谌业锋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使得我校的子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局面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教师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1、课题开展之初,很多教师对课题持观望、等待的态度,通过学习培训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既不是政治思想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心里不平衡问题和心理失常问题。教师们深感自己过去所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够,主动去图书室借阅相关书籍和订阅相关杂志的教师增多。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组相关活动。每当题组组织理论学习和相关课题研讨会时,都有非课题组教师主动参与,交流心得体会。

3、很多教师主动向《心语》报投稿,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1、学生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

由于学校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业县城,造成了学生的封闭心态,与心理咨询所要求的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课题组刚开始开展咨询时,甚至出现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象。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渐开展,以及部分大胆的同学通过咨询后感到受益匪浅而逐渐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有不少同学先是信件咨询,然后电话咨询,进而当面咨询。也有不少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向教师进行倾诉、渲泄。

学生打开心扉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问题,提出化解方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比如高2003级的舒靖同学正确估计自己的潜能,制订适合自己的中短期奋斗目 标,通过努力成为全州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

3、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

我校高、初中都有几个学生,身患严重的疾病,有患白血病的,有患严重的下肢麻脾症的等等,他们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顽强地向病魔抗争,其中高中部的两名同学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初中部的一名同学于2004年以650分的高分考入我校高中。他们的意志之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4、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经我校住校生为例,以前不少住校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生活管理员反映,通过实施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住校生之间为小事争吵发生矛盾的比例下降,住校生学会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渐掌握正常交往的准则和技巧。

目前我们的参研课题已接近结题阶段,但对全校师生而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才开了个好头。我们今天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学校领导班子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要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德中的教育不仅应为社会输送大批人才,更应为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劳动者。

(以下内容是从效果检测报告中提出来的)

主要教改措施所产生的教育实践直接效果

1.实效措施认定(主要由哪些观念、措施带来教改效果)

一.学生学习压力大热点聚焦、社会竞争激烈、不会处理各种关系,许多中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困惑。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困扰明显,心理矛盾突出。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普遍在的,主要表现在:1.自我认同感受差,自我评价值低,不能辩证看待处身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2.学习压力大。3.偏执、敌对,认为他人不可信,自以为是,偏于固执,是非观念淡漠,自尊心歪曲明显。4.人际关系紧张,总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暴力倾向严重。5.抑郁,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精神苦闷、情绪低落。6.焦虑、心里烦躁不安。7.适应能力差,对新的环境和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 7 不喜欢学校的活动。8.情绪忽高忽低极不稳定。9.心理不平衡。当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后,总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健康应该是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卫生处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

以上的问题和观念,是产生子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的基础。

二.具体措施

1.学校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① 学校教育渗透心育②年级教育渗透心育③班级教育渗透心育④个别教育渗透心育

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4.心理咨询:①电话咨询②信件咨询③当面咨询

5.创办了一份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专题报纸----《心语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心理调节方法,发表学生习作,展示学生的心路历程。

6.推动老师与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

①学校图书阅览室订购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书籍和相关杂志②每周升旗仪式举行国旗下的讲话③参研老师坚持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心理辅导与咨询的能力④积极参与省州组织的学术交流会、专题培训会和活动观摩课

7.课题组档案室加强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建立和完善了课题组档案管理模式

2.主要效果(学生方面、教师方面、教育运行机制方面)

学生方面:①学生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②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③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④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⑤ 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教师方面:①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与课题相关的活动③很多教师主动和向《心语报》投稿,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④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⑤教师的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教育运行机制方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英明决策,构建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保证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建立了由学校党支部,政教处,教导处,教科室,校团委,年级组,全体班主任,学生会等形成的一个自上而下的教育科研机制。由心理建康教育室的老师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相关工作。形成了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教育理念。将“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困扰研究”内化为学校各部门工作的思想意识,并付之于实际工作。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对课题组教师学习、研究的指导。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交流学习情况、实验活动情况,对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讨论,研究解决方案。每学期课题组成员及班主任都要完成数万字的理论学习笔记或论文,促使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新理论,吸收新经验,研究新方法。

3.成果推广所产生的效果

课题成果《走进心灵》的推广产生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1. 它有效的保护和增进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了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弱化了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因素,矫正了异常行为,使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纠正心理偏差,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社会适应、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完善人格,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能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

3. 成果推广,能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有利于优化学生心理素质,也能有效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

三年中,课题研究组加强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针对子课题,选取了符合校本教育的教学内容,并采取了 科学的教学管理。确保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内容、原则、根本目的非常明确。课题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科学而有序,工作思路清晰。课题研究的工作开展情况良好,理论学习坚持了每月一次,研究的进展情况顺利,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日常管理和阶段工作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完成得很好。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组成员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而且卓有成效。

通过子课题《怎样化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局面在不长的时间之内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教师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与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1、课题开展之初,很多教师对课题持观望、等待的态度,通过学习培训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广大教师认识到学生中的不少问题既不是政治思想问题、也不是道德品质问题,而是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造成的心理承受能力问题、心里不平衡问题和心理失常问题。教师们深感自己过去所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不够,主动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和订阅相关杂志的教师增多。

2、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组相关活动。

3、很多教师主动向《心语》报投稿,主动提交心理教育论文,主动观摩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4、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全面负责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有所下降。

1、学生的心理问题自助和求助能力提高

由于学校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农业县城,造成了学生的封闭心态,与心理咨询所要求的敞开心扉、渲泄情感是格格不入的。课题组刚开始咨询时,甚至出现了咨询室门可罗雀的现象。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渐开展,以及部分大胆的同学通过咨询后感到受益匪浅而带动了更多的同学,有不少同学先是信件咨询,然后电话咨询,进而当面咨询。也有不少同学在课间休息时间向教师进行倾诉、渲泄。

学生打开心扉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问题,提出化解方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自我意识普遍提高,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比如高2003级的舒靖同学正确估计自己的潜能,制订适合自己的中短期奋斗目标,通过努力成为全州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大学。

3、学生意志向健全、坚强发展

学校高、初中部都有几个学生,身患严重疾病,有患白血病的,有患严重的下肢麻脾症的等等,他们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顽强地向病魔抗争,其中高中部的两名同学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初中部的一名同学于2004年以650的高分考入我校高中。他们的意志之坚强,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

4、学生人际关系趋于和谐

过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比较狭隘,不宽容,常因小事发生矛盾,口角纷争不少,甚至打架,通过实施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数学生学会了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逐渐掌握正常交往的准则和技巧。

第四篇:生活作文课题研究 研究报告

建始县民族实验中学

“生活作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加入了WTO 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开放力度的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极开展以提高中学生读写能力为主的实践研究,旨在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有现代素质的实用人才,这对中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与世界交流和合作至关重要。

2、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面向全体,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形式,积极开展以提高中学生读写能力为主的实践研究,将为中学各科素质教育找到一个着力点和突破口,使学生学会学习,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从而为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把生活与作文联系起来,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时代精神。

4、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即语文教育。这既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生活作文”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课题,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5、我校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对作文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颇丰,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学校虽地处山区小城镇,但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积淀丰厚,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建树。因此,无论是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还是山川人文的绚烂多姿,还是语文自身的发展,“生活作文”的研究都具有可行性,前瞻性,适用性。

二、课题的界定。

我们对初中生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作如下的界定:所谓生活作文就是引导学生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欣赏生活、创造性地生活,紧密生活与作文的联系,探索优化作文教学的策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提高学生表达生活、思想、情感的能力,在学习作文中丰富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研究内容、目的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内容。

1、回归生活是作文发展的必由之路:(1)什么是生活作文?生活作文是对伪作文、假八股的一种反动,但又有别于所谓的“原生态作文”、“绿色作文”。它应该具有自己的特点。(2)生活作文为什么是作文回归的一种必然。(3)生活作文是作文自身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语文人文教育发展的需要。

2、作文与生活:生活滋养作文。作文是生活沃土上长出的苗,是这苗上开出的花,是这花结出的果。(1)材料(素材)与生活;(2)立意与生活;(3)情感与生活;(4)表达与生活;(5)语言与生活。

3、生活与体验:(1)怎样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活作文观;(2)学生的生活(类型、范围、特点);(3)怎样引导学生真正投入生活:对待生活应有的正确态度、激发投入生活的兴趣、投入生活有效的方式、怎样从生活中获得体验。

4、生活与感悟:(1)生活中感悟的特点、形式;(2)从生活中获得感悟的主客观条件;(3)感悟对生活作文的意义;(4)感悟的方

式、技巧。

5、加工生活:(1)作文为什么要摒弃原生态对生活进行再提炼、加工;(2)提炼生活的原则、方法、技巧;(3)作文来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

6、作文美化生活:(1)写作对生活的反作用;(2)作文美化生活;(3)作文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7、读书与作文:读书、看电视、遨游网络是精神生活的一种,是个体的必须的间接生活。(1)读书、看电视、上网是对生活一种有益的补充、拓展;(2)读书、看电视、上网对生活作文的意义;(3)生活作文的与时俱进。

8、生活作文的批改与评价:(1)批改的方法;(2)评价的体系、标准。

9、生活作文的愿景:防止庸俗化。

10、资料收集整理,整合各项研究成果,建构初中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11、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二)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和实践,高效达到中学生作文训练要求,提高表达生活和思想的能力,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使学生的作文能力适应生活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生活作文的基本途径,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生活作文的操作性结论,寻找生活作文目标大面积高质量达到的有效途径。

3、通过生活作文的写作,引导学生过有意义的生活、过有趣的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从而提高精神生活质量。

(三)理论依据。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强调“生活即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精髓。这启示我们,作文教学同样要与时俱进,贴近生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站在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现代人”这个高度,来审视构建培养目标,开展作文的教育教学。

2、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是什么呢?要写出自己的经验。经验又必须深刻、必须正确,这要从整个生活里下工夫。”(《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第3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刘国正先生说:“语言天然是和生活联系的,它产生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反映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印象、思想、感情等等。”“语言是躯壳,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灵魂,它们水乳交融,难解难分。”(《刘国正文集》第1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4、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知识思维活动的动态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的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所以,学生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新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要求,以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与积极学习的发生。”(陈东编《开发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5、写作理论。无数成功的写作实践,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美是生活”(马雅可夫斯基)这一论断的真知灼见。学生作文虽不能等同作家创作,但就其写作过程而言,有着惊人的一致。因此,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之水。

6、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是一个潜在的天地,都有他自己所倾向的学习类型、工作方式和气质性格,都有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因而,呼唤构成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方式。生活作文,亦是如此。

7、现代教育思想与新课标理念。现代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倡导的理念精髓是关注人的发展。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意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性。

四、课题的实施。

一)搜集资料,组建队伍,建立课题研究网络,选取实验对象和选用研究方法。1、2012年5月至12月,课题申报,前期准备,确定课题领导小组成员,积极筹措科研经费,确定子课题负责人。

2、实验对象:2013年1月至5月,随机抽取非毕业班级三个班为实验班级,进行调查研究。抽到的班级为当时的七(3)班、七(3)班、八(1)班、八(6)班。

3、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分析数据,寻找突破口,拟定对策。2)行动研究法:确定行动目的,通过调查、采访、阅读活动、写作实践等行动方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3)实验对比法: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验证,探索中学各科教学中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途径和方法。

4)经验筛选法:结合子课题研究,总结经验,撰写文章,定期召开研讨会。

5)资料积累法:积累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的参与资料和研究成果。二)开展“学情”调查,加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调查的对象是全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合计268人。调查的内容是中学生写作的态度、能力、习惯、存在问题等方面。调查的方式是问卷式匿名调查。调查后写有调查报告。

三)开展多种研究活动,探索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新模式。

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课题通过举办课题讲座、开设研究课、示范课、课题研讨会等形式,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座式。利用讲座形式,比较系统地讲授写作方法。

2、演绎式。教师先讲授有关写作方法,并结合教学具体内容,指导学生仿写。

3、诊治式。教师向学生提供诊治的文章,让学生自主批阅,改错别字、病句,找美词、美句,写评语等。

4、交流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写作心得,通过生生互动,提高写作能力。

5、渗透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的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活动式。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查资料,参观考察,做实验,掌握写作素材,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四)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辐射。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课题组将研究成果推广到非实验班,在师生中获得了一致好评。多次向全县乃恩施州开设研究课,现县内其他兄弟学校均表示要借鉴本课题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广大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加强,这种影响并已辐射到其他教师身上。过去我校教师只重视学生书本知识理论的积累,不大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过去教师把写作仅局限于文学作品,忽略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现在,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都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发散了学生写作的思维。

2、涌现出一批教育科研骨干。各个子课题的负责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教育科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由原来的不自觉或半自觉状态,转化到能自觉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带动了其他教师的科研,有力地推进了师资队伍建设。

3、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有所增强。由于本课题立足于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有了新的改变。原来大部分学生一直以为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事,现在明白了写作是生活的需要,每门功课都需要写作,因而增强了写作的兴趣,加强了写作训练,提高了写作能力。

4、写作指导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

1)通过实践研究,本课题组探索总结出了一个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模式,即:积累——感悟——练评——反思。积累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要学生积累生活材料,二是要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三是要学生积累写作经验。感悟,即让学生对自然、生活、实验等现象进行探究,领悟其中的奥秘。练评即一方面让学生去练笔,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反思,有教师方面对写作指导的反思,也有学生对自己写作各方面的反思。

2)、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大胆实验,撰写了100多篇经验总结和论文,分别获得了县、市、省级论文评比奖,并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还有不少课题组成员上了校、县、市级观摩、示范课。

5、教师和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大面积提高。近三年来,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写作能力普遍提高,在省、州、县举行的教师论文和中学生作文竞赛活动中,在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中,在其他诸如实验器材征文、环保征文、书信大赛、建始县首届网络作文大赛、“我与建始公安”征文等活动中,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实验班的语文大考成绩也高出非实验班3至5分。

1)教师方面

摸索出了如何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方法和经验;如何发挥文学社团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中学生读写能力提高的一些较具体的、带有规律性的作法:强化自身活动,找准“辐射”载体,使社团的“影响”作用,能有效的施展。具体说,就是要搞好文学社团自身的活动,努力做出点成绩,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在班级里组建起“兴趣小组”,作为施展“辐射”作用的载体,建立起一条“影响”的渠道,有效地发挥文学社团的带头作用与促进作用。其次,通过实验教学自身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或以理论或以实践的形式体现了实验中的所得。本阶段的实验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写出了论文和总结120余篇。课题组拟将教师优秀论文结集为《生活作文课题研究论文集》,因经费不足而未果。

2)学生方面

实验初与实验中期,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对照班进行了读写能力的考查,并对读写兴趣等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相关数据如下:第一次考查,实验班均分为:阅读均分38.4,写作均分为46.5,阅读、写作总分均分为84.9,而对照班合计均分为81.3。实验中期测试成绩,实验班为85.1,而对照班是82.3。很显然,实验班的读写能力,较之对照班有明显的提高。而在问卷中的有关数据则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在文学社成员的带动之下,相当一部分学生克服了以往对读写对文学的畏惧心理,在100份问卷中显示,有48%的同学对读写产生了浓厚兴趣,表示愿意加入文学计团;而对照班则只有21%的同学有这愿望。其次,在文学社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文学社成员的读写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文学创作与参加作文竞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多人在省州级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累计100多篇。课题组将学生在各级刊物发表的文章和部分优秀习作编辑出版了《最美的声音》在全县范围内交流。

六、课题研究体会及心得。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价值和创新之处

在课题研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次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各科教学偏重于知识点的教学,导致了多数教师的课堂缺少了人文性和趣味性,变得面目可憎;再加上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数理化作业训练等抢占了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导致学生花在阅读和写作上的时间大为减少。而通过课题研究的开展,我们发现许多同学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加强,这一点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比照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对进一步提高中学生读写能力充满了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课堂教学中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实验研究,就是在各科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研究,强调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然而,生活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多色彩的。要写好生活作文,学生必须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有较自由的时间和较广阔的空间投入生活、熟悉生活,值得探讨。

2、在现行的中考制度下,如何激发学生增强各科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如科技小论文等)的写作兴趣和能力,尚需进一步研究。

3、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尚待进一步研究。

4、由于科研经费不足,导致研究程序和研究成果展现的简化,有损于研究的实效性,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

第五篇: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总结

参加 奈曼旗小学“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

暨“实验小学教改大课堂”阶段性研修总结学习心得

为了进一步推进“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研究的进展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2018年6月12日、13日,在奈曼旗实验小学召开“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阶段性总结暨“实验小学教改大课堂”阶段性研修总结会。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现将我的收获与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会议伊始由实验小学徐文君校长致开幕词,徐校长的发言让我感受到“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课题组提出的“提大问题、提供大空间、形成大格局”理念在他们学校已经生根发芽,同时给老师们鼓足了士气。

二、12日上午听了实验小学于晓华老师执教的《神奇的圆片》,王海萍老师执教的《推理》,闫海燕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从于老师的课中我体会到数学教学中应借助直观想象、理解抽象的教学方法,同时于老师的课让学生中自主的摆一摆、想一想中体会有序思想,这样的设计实现了活动化的课堂要求。从王老师的课堂展示中,我有以下三点感受:

1、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这里充分看出了王老师平时的训练到位。

2、在教学中总是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3、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方法优化的培养。闫老师的课堂开始让同学们齐说班级的口号,增加了孩子们的士气,对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三位老师的课堂让我们看到学生在“问题情境”驱动下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了能力。

三、12日下午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张英杰老师进行了《基于“教学方案评价标准”的专业化备课案例解读》。张老师以一年级下册用七巧板拼图和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为例,详细的讲解了教室专业化备课的方法与技巧,从教学内容的定位,课标的解读再到教参的圈、理、拎的提炼,课堂教学环节包括活动的设计都一一作了指导。从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看,都是围绕课堂结构发展进阶图为前提进行设计的。

四、13日上午由我和东明学区中心校的芳芳老师、奈曼四小的韩春燕老师进行进行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通过课堂展示让我们体会到了“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活动化课堂的育人过程”“敢于把学生放开”“由高到低的教学”。

五、13日下午田主任,东明学区中心校的王丽华主任,大镇第四小学的杨桂新主任分别做了本校课题阶段性总结。随后教研室张主任进行《课题组阶段性总结及课题研究关键要素再解读》,让我们深入理解“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的研究方向和目的,为以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为以后的工作提出要求。

本次活动成功召开,使我对“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课题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的研究会在我们八仙筒学区中心校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硕果累累!

下载“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快速作文实验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实验研究小结

    课题实验《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小结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和摸索,在紧张繁忙而又有序的实验过程中,使我们的“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试验阶......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宁阳四中 程国栋一、简介部分1、标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2、摘要本......

    实验小学 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龙山县实验小学课题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教育教学研究管理,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有效开展,根据《恩施州教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教育科......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5篇)

    《评课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长期以来,在我们很多人心目中,学校只是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的发展受到忽略。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成长提......

    课题实验研究学生情况小结

    课题实验研究学生情况小结 1、养成了及时记录错题,重视错题的修改,养成自觉纠错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生对做题养成反思习惯。在做完题后学会了从3方面进行自主检查:如检查数......

    小班化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九台市兴华小学 二0一四年三月 《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一、课题实验的目标 1.探索“小班化教学”的课堂......

    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如城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加大我校校本教研力度,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引导广大教师在研......

    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报告

    几年来我们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课题组在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领导下,在项城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朱伯英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通过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