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演哑剧习作教学设计定稿
《演哑剧》习作教学设计
金剑小学万良勇
【教学理念】
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写作的依据和材料,初步培养学生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事,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初步学会修改自己和别人的习作。
【教学目标】
1、能主动参与游戏,按照提示进行观察,并将游戏过程有条理地、清晰地记录下来。能具体表达,写出内心的真实感受。
2、能初步批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
3、在游戏中激发学习兴趣,享受习作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件、培训主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师:哈哈,一说起玩游戏呀,我发现有的同学立刻双目放光,眼睛贼亮贼亮的。能说说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吗?唉,可不包括电脑游戏哦。
看来咱们班同学喜欢玩的游戏还真不少。同学们,咱们今天的课上也要玩游戏,确切地说是上一堂游戏作文课,咱们边玩游戏边写作文,老师保证今天每个同学都能有东西写,而且都能写出好作文来。
唉,那今天玩的是什么游戏呢,这个游戏啊我猜大部分同学都没玩过,想不想试一试? 请看游戏规则——
多媒体出示游戏规则。生读。
(演戏规则: 在游戏过程中师生都不准说话,只能用手势、眼神和屏幕上的提示来进行交流和表演。)
那准备好了吗?好,咱们开始倒计时,倒计时结束,大家就不能再说话了,清楚了吗? 集体倒计时。10……0
二、快乐游戏
游戏过程:
1、大屏幕出示游戏名称“以一敌十”。
2、点击课件,打出:招大力士一名。
师伸出一指,到学生中找出一名男生上台。(特别胖或特别瘦的、活泼点的)该男生上台,老师引导其向大家抱拳施礼。(环教室二抱拳)
3、屏幕出示:请大力士展示肌肉。
师引导该生展示肌肉:
A、展示臂肌(师对着其瘦小的手臂比划小圆圈)
B、展示胸肌、捶胸
C、拍肚子展示腹肌
D、挥舞双拳,做“V”形手势。
4、师做“十”字形手势,请出十位女生上台,纵队排列于男生的对面。
5、师假装从墙角拿起长绳,从男生这边拉到女生那边。师假装拉绳,跨绳,让学生明白这是拔河比赛。
6、大屏幕出示:提示:
1、场上队员须根据屏幕的提示进行游戏(比赛)。
2、充分发挥你的表演才能,把“比赛”演得像。
看完提示,师冲表演者点头,生回应。
师做裁判,吹“响”哨声
7、进行比赛。
师点击课件分别出示:
1、相持不下
2、拉锯大战
3、大力士获胜。
生根据提示进行比赛。师相机引导下面的观众当拉拉队员。
8、大力士将绳拉至观众席,女生倒地
师吹响比赛结束哨,手握大力士右手,提示观众“欢呼”。
大力士挥拳,做V形手势庆贺,大力士做兴奋状连连挥舞手臂,飞吻,下台。
师至女生面前做摊手表示遗憾的动作。请女生下台。
三、交流感受,渗透习作指导
师:谢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
同学们,游戏已经结束了,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还沉浸在游戏带来的快乐中。来,谁愿意把自己玩游戏或者看游戏的过程中的感受和大家说一说。
1、谈感受,指导分步写
师:谁来具体说说哪些环节让你觉得很搞笑?
〔生亦可说其它环节,让学生说完再引导到下一环节〕
师:其它同学是不是和他有同感?唉,大力士展示肌肉的步骤是怎样的呢?请问有哪位优秀的摄影师把这个环节记录下来了?
师:在展示臂肌这个小环节中,哪位摄影师记录得更详细?
师:摄影师,大力士在后面还做了哪些动作?
师:你觉得他有肌肉吗?没肌肉,只有一点点瘦肉是吧?
小结:同学们,咱们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啊,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要把作文写具体。你看,刚才这位同学在介绍大力士展示肌肉这个环节时,是分成三个步骤来介绍的,首先……接着……然后……,这就告诉我们要把事情说具体、写具体,就得分步进行。〔板书:分步写〕
2、指导抒真情
同学们,我们在写纪实作文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抒真情”,也就是咱们作文课上常说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心理活动。〔板书:抒真情〕
在这里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得如实回答。平常在写作文时是不是常常觉得没东西写,勉强写起来篇幅也很短,而且读起来很枯燥?哈哈,看来很多同学都深有体会。别急,老师现在就教你们一个绝招,对付某些写人记事的作文包管有效,无效退货。
什么绝招呢?那就是在作文时多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这不但可以使你的文章变得更长,而且马上会使你的作文变得更加细致生动。
比如当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招大力士一名”,结果却找了***上台时,你作何感想?
师: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若有所思、心有所想的?
师:哼,要是真的比,非把***――(师划弧线指窗外)
师:你看,这样一写生动多了吧。怎么样?绝招学会了吗?
3、指导多角度表达
师:除了记录下了展示肌肉和比赛过程这些主要的画面外,我还想知道哪位优秀摄影师还从其它角度记录了哪些别人没有记录到的内容?
师:干嘛把这么好的词用给他,来,给他一个贬义的。
生:……摆出一幅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姿态来。
师:看来金牌摄影师就是不一样,他们能从多个角度来捕捉有价值的画面为自己的作品服务――整体的、局部的、台上的、台下的……这和咱们写作文是一样的,要把事情写具体,就得从多个角度来写。〔板书:多角度〕
4、指导展示细节
另外,咱们听着刚才几位同学手舞足蹈加唾沫横飞的讲解,仿佛又回到了刚才搞笑连连的游戏场面,表演者滑稽的动作,搞笑的表情,甚至连女同学不服气地撅起嘴的样子都让我们历历在目。同学们,这就是展示细节的魅力。板书:展示细节。
咱们在写作文时,如果能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展示出来,你的作文就会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细节展示得越具体,给人的感觉就会越强烈。
四、课堂作文
同学们,这堂课的游戏有意思吗?但你的伙伴呀,家长呀,他们都没亲眼看见,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把它写下来好吗?但是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咱们今天就先不写全文了,你可以直接挑选你喜欢的游戏环节写一个片断,可以是***展示肌肉的环节,也可以是双方的比赛过程,当然,如果你想有详有略地把这两个环节都写下来也行。
在动笔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二点温馨提示:
1、你能具体地、有条理地把你所写的游戏环节叙述清楚吗?
2、你的片断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吗?
现在给大家十二分钟左右时间,选择自己想写的片断开始写。
五、课堂点评
师:已经写好的同学请举手,好,没写好的同学我建议你也先停下笔。
同学们,平时你们的作文由谁批改?老师是吧。那今天咱们自己来试着当当老师,改改作文怎么样?不过今天老师不是让你改自己的作文,而是改同桌的作文。
(一)指导批改
1、现在我们先来讨论讨论,帮同学批改作文应该注意些什么,有哪些标准。
生:内容要具体、真实、要抒真情,详略分明、有层次感,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对,但是老师还要提一个要求,如果你的批改做不到下列要求的,你的批改不合格。批改的时候,如果遇到好词,请在下面圈上小圆圈;好句,请在下面划波浪线;如果觉得这一段都写得特别好的,就用五角星标出来。如果你一个优点都找不出来,那你的批改不合格。还有,如果你发现他的作文中有写得不太恰当的地方,该怎么办?
师:在改之前最好先去询问一下,听听作者的意见,跟他商量着改。知道吗?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开始。
(二)交流作文
师:想推荐同桌作文的同学举手。
师请这两名同学将作文拿到实物投影仪前。
师:接下来我们边听作者朗读自己的作文,边听评委(点评作文的同学)的点评。作者读自己的作文,师示意评委相机打断进行点评,师可稍加点评。
师:评委,我看到你在这个词(句)下面圈上了圆圈(划上了波浪线),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六、课堂总结、提出希望
同学们,刚才部分同学念了自己的习作片断,评委和其他同学也提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回去之后请大家把自己片断修改修改,并把其它环节也补充完整,当然得注意详略,再加上精彩的开头和结尾,这就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了。
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你们的表现真的很精彩,演得精彩,说得精彩,写得更精彩,而小评委们也是出手不凡,大有专家风范。你们觉得今天的作文难不难?最后,老师希望你们能把今天这节课上 “作文一点都不难”的感觉带到以后的习作中,从此不怕写作文,从此爱上写作文!
第二篇:《哑剧对对碰》习作教学设计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哑剧表演对对碰》
土门关中心学校土门关小学:严香
●设计理念:
教学生写作,不能急于在走的形式和技巧上下功夫,应该将着力点放在树立表达信心,培养习作兴趣,养成练笔习惯上。其中,在习作习惯的培养上,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自发寻找素材,自能积累语言,自主随心表达”。本课教学针对学生好玩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学生轻松、主动、积极而迅速地进入状态,在玩中激发灵感,张扬个性,体验情感,发展语言。把学生带入演、猜的情境之中,入境生情,融情入境,让他们带着情感去观察,去体验和感受游戏带给自己的快乐。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动机,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切实地履行写真、写实的质朴的写作原则,实践着“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理念。●教学目标:
1、把游戏引进课堂,创设一个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的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体验、感受,然后将自己在课堂上的经历、感受写成作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在两张纸条上写上“放鞭炮”、“时装秀(模特表演)”学生容易表演的内容。
2、教师相机指导的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0分 ●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1、师:模拟表演举重(板书:表演——哑剧)
生:猜教师的表演(对对碰)
2、游戏前 —— 规则(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某个同学从老师手上抽一张签,根据签上的内容进行表演,表演时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动作神态等肢体语言来表示意思。如果猜对了,就给予表演者和猜对者掌声鼓励。)
表演者即兴夸张性的表演——观众猜——猜中奖励
二、观察表演、敢于说话
1、出示观察要求:仔细观察他思考的神态、动作——猜想他的心理活动——观察如何表演的。
2、表演者抽签(放鞭炮)——思考——即兴表演。
3、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引导说话要细致,请个别学生说话)
4、出示例文——仿说法、写法。
5、抓典型(模特表演)再创造——互相交流、补充评点
三、习作构思
分享游戏的快乐—— 交流写作思路
1、游戏前 —— 规则
2、游戏中 ——详写(给人印象最深的)
略写(其他的)
3、游戏后 ——欢声笑语
四、明确写作要求
1、写真、写实
2、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板书设计:
哑剧表演对对碰
1、游戏前 —— 规则
2、游戏中 ——略写(其他的)
详写(给人印象最深的)
3、游戏后 ——欢声笑语
● 《哑剧表演对对碰》课堂教学反思
执教年级:四年级
本着简单、活泼、有序、高效的原则,我设计了《哑剧表演对对碰》的情感体验类作文教学。执教以后有几点体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使之滋生蔓延,有更多的蜜汁可吮。
1、课前要善于捕捉意外的灵感,点燃课堂的星火。
在设计中没有酝酿出,但在课前,突然有了灵感,让学生表演唐僧师徒四人,激起一浪;又让学生模仿自己班主任习惯的动作和发怒的神态,推波助澜,有了开课高潮,使学生在兴奋中进入正课,很有实效性。
2、课堂中教师的激情是点燃学生激情的原动力,自然流动出的有生命号召力的心语,是感染学生情感的最好纽带。适时的加一些教师随堂涌动出的有灵性的语言,课堂也有了灵动。
3、不指名说话,教师不定点的随机牵引出发言者,使全员参与,也能使学生时时处于有意识的注意状态。
4、敢于给某个学生多次的体验,在多次的体验里一次比一次有效果。
5、针对学生实际,降低要求,使学生反复体验,边体验边练习说话,切实做到我口说我心,从而达到“我要说”的效果。
第三篇:习作《哑剧表演对对碰 》教学设计
习作《哑剧表演对对碰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仔细观察同学哑剧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说一小段通顺的话。
2、根据表演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教学准备:
教师在近十张纸条上写上“洗衣机”、“猪八戒脚踩西瓜皮”、“电视节目真好看”、“我碰到了难题”、“口渴喝到了烫水”、等学生容易表演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师:(板书:表演)说起表演,大家一定兴高采烈,今天的表演与以往不同,而是(板书:哑剧)不能说话,只能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示。(板书:对对碰)表演者要根据抽到的纸条上的内容进行夸张性的表演,让我们下面的同学来猜,猜中了,表演者有奖。
小黑板出示表演要求:
认真看:表演的同学的表情和动作。台下的同学的表情和动作。细心听:场上有什么特别的声音?
用心体会:你当时想到什么?(感受)不准说话:不准下位,可以鼓掌。
二、观察说话
1、请一号表演者抽签。抽到后思考几秒钟马上表演,同学们仔细观察他思考的神态,动作,猜想他的心理活动,特别认真观察是如何表演的。然后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情景。(引导说话要细致,请个别学生说话)如:金彩同学从老师手中小心谨慎地抽出一张纸条,看了看,眉头拧在了一起,嘴里嘀咕着:怎么表演啊!说着,向老师投去了求救的目光。吉老师笑盈盈地鼓励他:“一定行,赶紧表演吧!”金彩灵机一动,用手比划着一个一个大大的长方体,接着好象用手拧开一个水龙头,伸出手指,揿下一个开关,自己不停地转动着身子。转了好一会儿,看同学们没有感觉,他赶紧脱下自己的外衣,抱在怀里有转了起来,这下,我们都异口同声地叫起来:“洗——衣——机——!”
2、请二号同学表演。
(要求观察细致,说话清楚明白,请平时发言机会少的同学,引导口语表达提高)
如:丁朋高高地举起手,大喊:“让我表演,让我表演”老师满足了她的愿望。丁朋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看她的架势好象表演冠军非他莫属。等她笑眯眯地抽出老师手中的纸条后,傻眼了,时而搔搔头皮,时而挤眉弄眼,时而扭动着身子。王达一看,赶紧往台上走,拿过丁朋手中的纸条后,迅速,把手捏成拳头,放在嘴边,摇头晃闹,嘴里还念念有词,跟电视里的歌星差不多。这还不算,两条腿一个劲地前后左右跳动,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忘记了说表演的内容“载歌载舞”了。
3、多位同学上来抽签,分别表演,学生猜表演的内容。(观察者选择其中一、二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话)
4、交流中评点孩子写的内容
三、习作构思
1、师:我们在欢声笑语之中进行了“哑剧表演对对碰”的游戏,大家是不是觉得游戏特别有趣。愿意让其他班里的同学也来和我们分享游戏的快乐吗?那我们就把整个游戏的过程写下来。怎样写才合适呢?我们先自己考虑一下,再和同学交流。
2、交流写作思路
(教师听学生交流,边板书)游戏前 规则
详写 洗衣机、猪八戒踩香蕉皮、载歌载舞(给人印象最深的)游戏中 略写 喝烫水·····(其他的)游戏后 欢声笑语
教师提示,写作思路要拓展,不能局限板书上的一种,可以多种多样的。如:开头伊始就写欢快的场面,接着写事情的起因、经过,最后再次出现欢快的场面。
3、怎样把略写部分写好
师:略写部分如果写得好,也能给文章增彩。
如:其他的表演也精彩纷呈。“电视节目真好看”栩栩如生;“我遇到了难题”也感觉不错;“开水烫着了嘴”惟妙惟肖······
四、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第四篇:习作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要求:
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同学们都作了自我介绍。这次习作,根据自己说的和同学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向别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你。写完之后再加上个题目,如《我给自己画张相》《这就是我》《爱哭鼻子的女孩》。还可以把习作读给了解你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并认真改一改。
三年级下册习作介绍自己,是一篇写人的习作。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就有类似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不过那篇习作是以熟悉的人为主,抓住一件事情写来,其实还是主要是写事。四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下册分别有习作《我敬佩的一个人》和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本单元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教材里列举的三方面的内容,提示了习作 的不同角度,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是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特点,如爱笑,爱哭等。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1,老师先自我介绍,让学生说说老师都介绍了哪些方面(年龄,性格,爱好。)
2,学生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年龄,性格。
(二)说说怎样了解自己
1,通过照镜子来了解自己的长相
2,通过他人来了解 二,怎么样写
(一)题目1,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确定题目(二)开头1,可以概括写自己的住址,年级,班级,年龄等
2,可以写自己的外貌
3可以设置悬念
(三)中间部分
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来写人的突出特点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抓住自己独特的特点,通过一两件事来写。
(四)结尾(简洁明了)三,怎么样写好? 外貌抓特点
1,出示:这个人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不白也不黑,你猜猜他是谁?(可以是很多人)
2,以班级一名同学为例:这个人高高的个子,说他是个男同学吧,他后面扎着一个小辫,说他是个女同学吧,他的恶作剧功力可不是女孩子能做到的,连老师都拿他没办法,他平时喜欢戴个小红帽,一笑起来露着两颗白白的大牙。
问:为什么第一个同学们都猜不出,而第二个同学们一下就说出来了呢?
答:因为外貌抓住了特点
3,让同学们以班级里任何一个同学为例,说说他的外貌,让同学们猜猜是谁? 事例写具体
事例写具体可以运用到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出示一段文字让学生说说运用到哪些方法。
在家里,这个女孩子鬼点子还蛮多呢。(总起)有一次她到乡下外婆家里去做客。那期间,她常和表哥到河边去捞鱼虾。虽然她明知自己打水仗不是表哥的对手,却偏偏爱“引火烧身”,直到弄得浑身上下湿淋淋的才罢休,回家后,妈妈看到她那副狼狈相就气不打一处来,一把逮住她,正要动手打她的时候,她却抢先将手往妈妈的胳肢窝里一阵“捣鼓”,等妈妈手一缩,她就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了,当她换好衣服再次见到母亲时,她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学着电视中古人的样子走到母亲跟前,跪下一只脚低着头说:“拜见母亲大人,女儿请罪。”那副滑稽的神态,把火气未消的母亲弄得啼笑皆非,只好叹回气:“唉,真是豆腐掉迸灰里面──吹也不是,打也不是!”(事例)
四,总结
其实写作文并不难,写出好的作文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遥不可及。只要你们平时认真观察,注意积累,然后在学习中不断修改、推敲,你的作文就会大有长进。
第二课时
一,光荣榜
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光荣榜进行表扬 二,如何评改作文?
(一)评改要求 1,书写要工整 2,标点会运用
3,语句是否通顺,有条理,内容是否和题目相符,是否具体
(二)修改方法
看:习作格式,标点书写正确
读:语句读出来别扭,不通顺,那就一定有毛病。删:重复啰嗦的句字删去 三,佳作欣赏
出示优秀作品中好的段落让学生评评好在哪里?是否抓住的特点?
1,晒晒好题目
2,秀秀好开头 3,说说好结尾 4,品品好段落 四,老师点评
出示学生的典型问题习作,老师点评 五,同学互评
出示问题学生的习作,同学之间互相出主意,修改作文
六、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
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七,回顾整理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介绍自己,这节课我们又一起学习了怎样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了自己的习作成果。其实只有我们认真观察,多积累,认真修改,写习作并不难。
第五篇:习作教学设计
写出景物好色彩
教学设计 贵州省遵义航天小学
张
立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情况
第三单元的内容紧扣秋天,展示人们对秋天的观察及情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本次习作内容是根据秋天的图画练习写文,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累对秋天美景的感受,学习运用已积累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2.目标设定 本课设定了“学习构段,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核心目标。三年级学生正式进入写段、篇的训练,如果不打好基础,习作就会成为学生的“老大难”。目前,很多同学对习作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时时面对无米之炊的尴尬,无处下手的困境,因此如何做到言之有物在我们的习作指导中显得尤为重要。当面对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条理不清的作文现象,如何做到言之有序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段在三年级学生的习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前连词句后举篇章。写段是低年级学生说话、写话的继续,是高年级成篇作文的铺垫。因此,2011年版课标中更明确地提出了中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把一段话表达清楚,描写具体。由此可见,段的教学举足轻重,因而,中年级应注重并坚持进行各种结构段的训练。与此同时也要重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结合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来构段”,为他们的写段训练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3.教学理念
力求在习作课上既重表达又重积累;既重主体又重指导;既重目标的达成又重动机的激发;既重个体的思考又重合作的创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与联系生活,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确定习作内容,做到言之有物; 2.通过对单元教材的感知,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构段,做到言之有序; 3.在欣赏同学习作的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尝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词句进行表达;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单元教材的感知,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构段,做到言之有序。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初步预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及语文园地三的内容,积累表示色彩的词语;
2.学生课前准备好自己画的一幅秋天的图画(纸张:A4纸大小)3.教师制作好教学所用的PPT;
4.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开展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交流。
五、教学过程
(一)言之有趣:揭示习作任务
1.习作起步,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聊天激趣,相机渗透景物描写 2.紧扣教材,出示习作任务
(二)言之有物:激发习作欲望,尝试运用积累 1.展示自己课前画的秋天图,激发交流欲望 2.游戏:围绕主要意思想开来 出示关
键词——秋天 3.尝试运用积累
(1)出示课文《秋天的雨》片段,自读感悟,交流发现:初步体会文章抓住“色彩”这一特点进行表达的写法
(2)提取积累过的有关色彩的词句
4.说说,写写,发挥想象,尝试运用“写出秋天好色彩”的写法使句子更生动
(三)言之有序:合作学习,交流感悟,学习构段
1.结合板书,梳理写法,合作完成写一段关于秋天景色的话 2.小组展示:交流感悟构段方法:围绕主要意思排好序
(四)展示、评价:学人之长 汲取鼓励
(五)归纳写法,拓展延伸,激发思考。
六、板书设计
写出景物好色彩(声音、气味、形状)秋风
秋叶
抓特点
秋 天
有顺序
围绕一个意思
秋雨
秋收
善想象
课堂实况
习作(人教版 三上)
写出景色好色彩
执教:贵州
张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好!看来你们对我还不够熟悉。那我就自我介绍。(出示ppt,自我介绍)老师到过桂林,陆陆续续已经有五次了,想不想知道我对桂林的印象是什么?我最喜欢桂林的话,等会儿请大家用桂林话来跟我打招呼,介绍介绍自己好不好?(生自我介绍)这是我的家乡话。谁再来啊?多有趣啊!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师也说几句家乡话,我还要用我的家乡说说几个词,看你们能不能辨别出我说的是什么?刚才的这三个词可是当地的小朋友最喜欢玩的游戏。
做花园、果园、菜园游戏(说游戏规则)。那么多孩子发言,一下就激发 了你们的想象。
猜谜语。(香蕉)他一下抓住了香蕉的颜色。葡萄。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能抓住这个水果的形态。石榴。你又是怎么知道的?他刚才猜的时候又抓住了石榴的形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玩了游戏,猜了谜语,不由让我们想到了一个花果飘香的——秋天。今天就让我们走就这秋天的画。
板书:秋天的画
二、围绕秋天展开联系,练习写秋天一处景物。
1.展开联想话秋天。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衣服秋天的画,从这幅画上你看出了什么?(出示秋景图)
你好棒!她抓住了颜色,还抓住了颜色铺在那个地方的样子,这就是秋天的特点。
形容的真没,不仅有形状这个特点,还想象成珍珠,你为什么比作珍珠?多会联想啊!
为什么是洗过的蓝呢?所以就想洗过一样,非常的汉语想象。继续。
你看到了土豆的颜色,这是它的特点。你觉得用什么量词更好?还有谁来说?
你们都很会说,也很会比喻?你为什么会把茄子比作月亮?
孩子们,在我们的交流中,有的同学抓住他们的形状、颜色来抓住特点,向我们刚刚猜谜语一样,这就叫做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板书:抓特点)
刚刚有同学把稻田比作地毯,有些同学把茄子比作月亮,这叫善于想象。(板书:善想象)
2.写秋景。刚才同学们说得很棒,写得肯定也很棒。现在请同学们也选择一样景色,像刚才一样抓住它的特点,还要善于想象,开始写吧!
生实践习作。师巡逻指导。
3.展示。刚才老师在你们写的时候走了一圈,发现了咱们班的同学字写得很工作,在句子里面也写得很生动、具体。老师还请了纪几位同学上台来跟我们分享他写的句子。(六位同学)
在分享之前,老师请你们先自己读读句子,看看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有没有展开联想,如果没有马上改过来。
觉得自己做到句子通顺的请举手?
我们一起来分享台上同学些的句子/
生1:描写石榴。生2:描写红苹果。
生3:描写稻谷。
生4:水灵灵的葡萄。
生5:金灿灿的稻子
师1:你们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跟他们提提?
4.分享汇报。刚才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句子。现在张老师有一个新的想法,把他们的句子串起来组成一段话,你们觉得有问题吗?
生串起来读。
好啦,各位小听众,我把它们串起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生:把“我看见”去掉。
师:我们来试试看。看还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读。
还能发现什么问题?
生2:可以把地点加上。
加上这些就会怎么样呢?通顺具体。
生3:把秋天放前面。
我听出来了,你是说把时间放在前面,就更通顺了。
生4:多加比喻句、拟人句等,这样会更具体生动一些。
生5:加成语
生6:把秋天比作漫画书,是五谷丰登的季节。
这句话可不可以加进去呢?同学们听听这话加在哪里最合适?
为什么呢?五谷丰登是什么意思?后面同学们写的花果都是?
这里面的同学有的写的是水果,有的写庄稼,你们看一篇丰收的季节就叫做——五谷丰登。
三、合作学习,交流感悟,学习构段。
1.在我们学习的第一单元有一段话描写秋天(出示《秋天的雨》片段)。师生共读。
第一句写秋天的雨是颜料,后面都是写秋天的色彩,他们是什么关系?
也就是说后面的句子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
就像刚才我们这位同学说的一样,要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放在第一句。我们现在把这位同学的第一句话放前面再读。
生串起来读。
是不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这就叫做围绕一句话来写?(板书:围绕一个意思)
还有什么发现吗?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想这样就叫做——有顺序。
现在写水果的同学站左边,写庄稼的站右边,我们再来读一读,看看是怎么样?
这样的秋天怎么样?美不美?我们还可以再后面加一句——我们的秋天真美!你们看,这就成了一段话。
2.现在四人小组像刚才我们展示的那样你们也把你们写的句子串起来,自己修改修改。如果你们写的景物少了,还可以加进去。
小组讨论。
小组分享。
四、小结,布置作业。
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写景物时要抓特点,善想象,还要有顺序,围绕一个中心写。这样你们的文章才会很美。同学们可以打开课文的习作要求,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幅画,配上一段动人的文字。不要忘了给文字加上题目。下课!
五、板书
抓特点
秋天的画
按顺序
善联想 围绕一个意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内容
推销从心开始
教学设计
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邓剑东
一、教材分析
《推销——从心开始》是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内容。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习作的内容是练习写说明性文章,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设计这样一次尝试性推销商品的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运用说明方法学写推销词,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对象意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树立口语交际的自信心,给学生以商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学习诚信推销,培养负责任地表达。教学重难点是培养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
五年级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少推销,能进行简单的推销,但对于推销语言的特点了解的不多,如何有重点、有条理的、运用说明方法来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有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在这次交际中应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与个性化评价。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运用说明方法写推销词,让表达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
(二)学习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进行推销,让表达更有侧重点,初步培养表达的对象意识;
(三)学习诚信推销,初步培养负责任表达的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精心准备一件独特的“商品”带来(可以是日常生活用品、民族服饰、艺术品、装饰品、书籍、音像制品、食品、家乡特产等)。详细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仔细观察商品外观,着重收集了解商品的功用和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尝试推销,体验表达。
1.情境激趣,乐于表达。
出示各种推销场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推销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自信愉悦地表达。
2.尝试推销,敢于表达。
自主练习,尝试向同桌推销自己带来的物品。
自主学习提示:介绍清楚产品的名称、价格和特点。
3.展示推销,互动表达。
思考:他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推销的?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
4.生生评价,教师点拨。
(二)学习推销,表达得法。
1.范文引路,谋篇构思。
思考:推销词范文的写作顺序和选材构思。
学习如何抓住商品的优势特点重点介绍。
2.找出说明方法。交流最能打动顾客的语句。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3.归纳常用说明方法。
常用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4.写推销词。运用说明方法,增强说服力。
5.展示交流,引导方法,点拨语言。
展示习作,互评自评,勾画商品优势特点,旁批说明方法。
6.抓住优势,运用方法,自主修改。
7.展示评改,呈现发展,落实运用。
(三)创意推销,表达有针对性。
1.案例启发,创意推销。
2.针对顾客,找准需求。
3.表达创意,修改习作。
4.展示交流,师评生评。
(四)小结。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FF.tmp.png附板书:
口语交际·习作三
口语交际
我是“小小推销员”
这次口语交际,我们来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
为了清楚地介绍这种“商品”,你可以先阅读有关的说明书,再想想从哪些方面介绍。比如,“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在介绍时,你可以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为了使你的“推销”打动“顾客”,你还可以把“商品”带到学校,边展示边介绍。
一个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对“顾客”提出的问题,“推销员”要耐心解答。最后评一评,哪些同学介绍得好。
习作
读了本组课文,你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
你可以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在习作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介绍清楚了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改一改。
我是小小推销员
——重庆邓剑东口语交际(五年级)教学介绍
课前导入:邓老师先介绍冰糖葫芦,介绍北京人是如何“吆喝”冰糖葫芦,然后,教学生练习吆喝“大糖葫芦”。接下来,邓老师要学生介绍:你听到过哪些吆喝啊?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前交流。邓老师拿腔捏调、京韵实足的要和吆喝示范,学生对北京人冰糖葫芦的吆喝,很感兴趣,老师再带领学生一遍遍的拿腔捏调的练习,课堂上出现了“桂林京腔”的吆喝,令孩子们在课堂上捧腹。在这样欢快的情景中,老师在引导学生从“吆喝”走向推销。)
上课:
一、读课题,老师让学生读课题,再加上自己的名字,来读课题,要求学生读出向量和自信。—我是小小推销员***。
二、把自己的东西亮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我推销的商品是一支笔
我推销的商品是桂林特产桂花糕
我推销的是一个杯子(追问什么杯子)
„„
三、学习推销:
观看视频:看过跳蚤市场吗?
看视频,学生在推销商品,做广告,市场上,孩子们振振有词地介绍自己要买的商品——小熊。
老师提问:刚才这位小小推销员,他的推销抓住了小熊的哪些方面?
抓住了外形和材质。他还说了那只小熊的价格和用途。
(口语交际训练,听说兼备。观摩视频,进行讨论,这是听的训练,要学生认真听才行,才能抓住说话人言语的要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外观、材质、价格、用途„„
接着,老师又提问:他的那些语言打动了你啊?
买一送
一、比较的方法、让人感觉很划算,迫不及待想买
总结:“比较和列数字”
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举了两个例子
我觉得把眼睛比做了宝石,很吸引我。
总结:打比方。
(其实,吆喝也好,介绍也好,都是为了推销。推销,就得能够打动对方的心思,就得讲究推销的方法。邓老师从“打动了你”切入讨论,在锻炼学生倾听,抓住要点,这时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之一。听,不单纯是用耳朵听懂内容,而且得用心思考,抓住要点,是一边听,一边进行概括、总结整理;而且,要“动”,产生情感反应,“打动”,就是考虑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打动:这个话题讨论,邓老师在引导通过听,来总结口语交际的方法——推销的方法。)
四、练习推销
老师:你们能不能也这样做推销?
学生:能
教师提示:注意用上说明方法
(学生练习,向同桌推销自己的商品)
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我推销的是毽子子,外观花朵,底座不同,有铁环,但是是布做的。老师,我可以请人做一下吗?老师非常赞赏——请人适用,这也是推销的一种方法
请一个同学做踢毽子的体验,并说自己的感觉。然后,这名学生介绍毽子的价格,告诉大家,在推销完毕,学生提出:我推销完了,大家可以和我交流一下。
学生开始与他进行交流:
学生:你说质量很好,万一是假的呢?
卖方:你可以摸一摸„„
教师引导总结:这位小小推销员,是从哪些方面来推销的?
外观、材质和价格„„
价格、拿自己的毽子与别人的做比较,不光做了比较,而且打了比方,外形也吸引了我们。
老师总结:作为推销员,我们得全面了解自己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向顾客进行介绍。
(本单元,是说明文学习。介绍一样事物,就得对这种事物有所了解,多角度观察、了解。老师这样要求,不单单是概念性的说明,提出要求,而是在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要推销的商品,得先去认真了解他,并且在课堂上落实了这项要求“。)
五、提出新的推销要求,继续练习:
老师:但是,作为顾客,有耐心听你一一介绍完嘛?我们得抓住其中最独特的优势介绍,这样才会表达得有重点。
你能快速找到商品的优势吗?
以桂林矿泉水为例,训练学生抓住要点,根据不同顾客需求,迎合顾客心理来设计推销言语的重点。
老师:介绍桂林的矿泉水,贵是贵了点,但是有优势,阅读资料(矿泉水说明),找到优势。
这瓶矿泉水,优势是取自巴马山神仙泉的泉水——这里是健康长寿村
老师:这时这一款矿泉水的特点。
老师提出要求:向运动员、向老师、老奶奶推销
我知道老奶奶需要长寿的身体
我觉得足球运动员需要大量水分——迅速补充人体体能,盐分
看看我的样子,猜猜我有什么需求健康、瘦身、强身健体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老师对“说话——推销”的要求,始终随着“推销情景、推销对象的变化而提出新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学习探究动机。推销要揣摩顾客需求,心理活动状态。说话,就得考虑听者。口语交际,推销,讲究的是“简要、迅速打动”消费者,而不能长篇大论,这时“口语推销”与“发传单”最大的不同。这是生活本领。)
你能针对不同顾客需求进行推销吗?
所以,我们得了解顾客,这样,表达才会有针对性。
练习:针对顾客需求,推销桂林的矿泉水
(在这里,老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着口语交际“要充分考虑推销对象的内心需求”这样的要求,你说话,得考虑听众,向谁推销,就得考虑他需求什么,从言语内容,言语方式,都得有一些变化。老师用“矿泉水”为例,让学生结合矿泉水的说明书,有选择的找到“食用效果”的针对性内容,来向不同类人群推销,从而,“推销员”不再是“自说自话”的说话课,而是真实的情景下的口语交流实践。学生在这样的“真实交际实践”中,得到真实、有意义的交际体验,习得交际本领)
交流:
向老人推销、向运动员推销,向老师推销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结
(推销的要领,不是生硬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借助听,来自己探究总结。)
„„
(课后思考:
从选材来看,作者抓住了“桂林”有特点的东西,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自豪的东西;听,能够从中学到好的创意;老师在“推销”上,做足了文章,推销有对象,交际实质性发生,口语交际课就不单单是人人说几句话了,而切实是在“互动交流”。就本课而言,邓老师创设了很好的“真实的交际”的情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真实的交际互动,听和说,有机结合在一起,说话的要求,随着交际展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案例呈现的非常自然,给学生的感觉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
个人觉得,邓老师的课堂,在说的指导上,非常自然,到位,但是,对听得要求和指导,相对薄弱。
或许,因为本课的话题是推销,侧重了说的指导。但是个人以为,听,是口语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如何实现这个突破,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伯牙绝弦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张
聪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伯牙绝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话,77个字。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
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
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
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
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自读自悟中,丰富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通过组合阅读[1],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触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
教师准备:相应课件,组合文本。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二)体会知音情深
1.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知音深情:
(1)学生自由读。
(2)创设情境,感受知音深情。
(3)生生合作读。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知音”内涵。
(1)知志。
出示:
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吕氏春秋》
(2)指导读出伯牙、子期的志向。
(3)师生对读,烘托情感:
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
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
(4)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发现?
(5)再次创设情景引读,感受生命之交。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已听不到子期说——
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已听不到——
生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读写结合。
5.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
(1)交流对 “绝”字的理解。
(2)从“绝”字中发现文言文语言的特点。
(3)再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
(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
1.出示诗文,表达感受。
2.自读诗句,积累语言。
3.背诵课文。
板书:
伯牙绝弦
志
知音
千古绝唱
课文:
伯 牙 绝① 弦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⑤峨峨:高。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⑦洋洋:广大。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
(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资料袋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组合阅读”是组合阅读教学的简称,指为实现一定的阅读教学目标,从文体、文本、作家、时代等不同层面选择多篇与教材相关的文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引导学生构建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以发现性的思维方式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力和阅读品质的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使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有意义的阅读过程,感受阅读的快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伯牙绝弦(人教版 六上)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
张聪
课前谈话:
1、自我介绍——让学生看动作猜老师的姓:张弓射箭(姓张)
2、出示象鼻山图片,让学生介绍桂林的山水。(生介绍)
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3、师介绍北京的龙庆峡小漓江,邀请同学到北京游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学生读课文,指导读出节奏。
2、出示难读的句子,检查朗读情况。
3、出示带四个“善”字的句子,(“善”标成红色)问学生有什么发现?
小结:同一个表达的意思不同,这就叫一字多义。这在以后的学生中还会遇到。
4、让学生质疑。引入课文的学习。
生质疑:为什么世界上再无知音?伯牙为什么绝弦?
二、体会知音情深
1、板书“知音”,阅读课文,了解什么叫“知音”?(生默读,请三名学生
2、全班交流: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师点拨。
3、师生合作读句子,再现当时的画面。
4、知己在这里啊,(一一出示高山图、流水图)子期会怎么说?
生接着朗诵:“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这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伯牙还会想到什么呢?
6、板书甲骨文“志”字,解释字义,问:伯牙和子期的心去哪呢?
(引出杜甫、李白的诗句)
7、“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出了伯牙怎么胸怀?
(生:伯牙博大胸怀)
8、此时,你对知音有什么新的认识?(生板书:)
同学们对知音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从知心到知志„„
(生上台板书:志同道合,志向相同。)
9、伯牙在子期死后,为什么会破琴绝弦?(生借助阅读资料自学,再全班交流,师点拨)
10、哪个词写出了“再无二人”?生:知音难求(板书)
11、创设情境引渡,感受生命之交。
(师生合作读)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12、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
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
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师:可面对子期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绝。(配乐出示句子的播放录音)
忆昔去年春,„„三尺瑶台为君死!
伯牙绝弦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出示历代诗人名人提到伯牙子期的诗句)
师:从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谈理解。
13、出示诗句: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
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出示: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
1、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面前,师生合作读
2、尝试背诵课文。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伯牙绝弦》
2、《推荐阅读《列子 汤问》
五、板书:
伯牙绝弦
知音
心灵相通
志同道合
心有灵犀
志向相同
特等奖
【教师简介】
何刚:男
1981年出生,本科学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华小学高级教师,秀峰区名师工程培养对象。从教14年,在语文教学中逐步形成“本色语文”的教学特色,创设自然、和谐、幽默的课堂氛围,努力呈现、简单、扎实、轻松、有趣的语文课堂。多次参加省级、市级、城区级比赛分获特等奖、一等奖。
北师大版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二课
活
见
鬼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中华小学
何
刚
一、教材分析
《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破除迷信”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文字简练形象,内容幽默风趣,寓意深刻明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读,借助教材的编排特点(即古文同译文同时出现),让学生借助译文疏通古文文意,在学习中对比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大量不同形式,层层递进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本课的设计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充分调动,从而做到了在乐趣中学习知识,在乐趣中明白道理。
二、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读准读通课文。
(二)借助译文,了解文言文大意,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四)体会文章含意,明白世上本无鬼,心疑生鬼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体验,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品味人物内心,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二)初步了解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引入正课
1.板书课题
2.创设情境,反复读题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笑话,本身编者选择笑话这样一种形式的文言文,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觉得文言文其实不难学,不难懂。开课伊始,教师紧扣文本的“有趣”,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风趣的语言引导,从“鬼”字的字形入手,进而调动起学生对文本的求知欲。板书课题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活见鬼”这句口头禅在生活中使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借助拼音,读准读通
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2.把生字放在课文中读准。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多音字正音。
4.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强调了方法技能的重要。初次接触文言文,学生在朗读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不仅要对生字进行正音,本篇文言文中存在着一些多音字,学生会难以判断。此处教师顺学而导,设计为多音字正音环节,通过出示多音字不同读音所表达不同的意思,引导孩子掌握“联系上下文判读多音字读音”的方法,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达到初读课文读准读通的目的。】
(三)结合译文,读懂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对照译文,了解故事内容。
2.老师读译文,学生找出相对应的古文,巩固理解文章大意。
3.生生合作对读。
【设计意图:北师大版本的文言文教材与其他版本文言文文本教学有着一个显著的不同,不是出示单个字词的注释,而是将译文附在原文下方。如此编排,编者的用意显而易见,即是面对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魅力,为今后再次学习文言文埋下兴趣的种子。故教师设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原文、译文达到了解文章大意,加深文章关
键词句理解的目的。】
(四)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
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的朗读要注意把握节奏,通过抑扬顿挫的变化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2.四人小组练习朗读课文,模仿读出古文的韵味
3.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4.全班齐读,强调停顿节奏,表情夸张,读出古文的韵味。
5.小结:感受文言文语言简练。
【设计意图: 本篇教材的朗读难点就在于读出文言文的韵味。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自由读、推荐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的朗读,并加入自己的动作、表情,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
(五)抓词品读、升华感悟
1.创设情境,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2.抓词品读,角色扮演,体会“撩”字精妙,体验人物内心想法。
3.直击主题,体会:“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的含义。
4.小结学法:抓词品读
5.梯度作业,升华感悟
【设计意图:本文用精炼的语言通过一个“撩”字将撑伞者疑神疑鬼,担惊受怕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教师通过情景的创设,带领学生进入冯梦龙笔下的雨夜,抓住一个“撩”字进行角色体验,扩展想象空间,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到了本文的用词精妙,体会文章含义,突破文章中心。】
(六)以篇带面,拓展延伸
1.回顾总结学习方法
2.以篇带面,拓展延伸
3.总结提升,首尾呼应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充分利用文本这个例子,挖掘有利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方法,以篇带面,拓展延伸,学以致用。凸显语文教学“举一反三”的功能。】
六、板书设计
活见鬼
疑
恐
心
疑
生
鬼
课文:
活
见
鬼
(明)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鬼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jí)奔入其门,告以遇鬼。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鬼,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活见鬼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
广西桂林市秀峰区中华小学
何刚
课前:先放松一下,全班起来,伸伸懒腰,松松肩膀。
刚才有的同学在窃窃私语,你们刚才在聊什么?关于我,你想了解什么?自我介绍。带来一个笑话,放松一下。笑话的名称叫“贼”。你觉得笑话中的贼怎么样呀?我们把这些人叫“倒霉鬼”,小气的人叫“小气鬼”还有贪吃鬼、酒鬼„„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中就有一个鬼字,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板书并讲解“鬼”。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活见鬼”,看老师板书课题。这个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列举一些情境,学生读题目)
二、借助拼音,读准读通。
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学起来有信心吗?自由读文,注意生字。
2、认读本文生字
3、把生字放到课文当中,同学们还能读准确吗?(齐读)
正音:而趋
4、刚才有的同学读的时候,有些字有点儿犹豫。出示课件(撩、奔、号这几个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和意思),同桌互练,多音字选读。集体交流,给这些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文中找出这些多音字,快速把读音写到课文纸上。
看屏幕读句子,读好这些多音字。
5、齐读课文,读准读音,读好多音字。再次强调正音:奔、号
三、结合译文、读懂意思。
1、对这么一则文言文笑话,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自由读文,对照译文,读懂文章的意思。
3、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现在根据注释你知道了吗?借助译文,让我们更容易读懂文章的大意。
4、我来读译文,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文言文,师生合作读古今文字(示范一段)。
5、同桌按照刚才的方式合作读其余部分。
6、通过刚才的对比,让我们更了解了文章的大意
四、读出韵味
1、古文讲究读出味道,老师毛遂自荐,给大家范读一下,同学们体会怎样读出韵味。
2、你们听出来了,我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抑扬顿挫)
3、四人小组练习读文,加上表情动作,争取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4、我发现有一位同学读得特别好,请这位同学来读一下。生读,教师评价。
5、全班齐读。
6、大家比较一下,译文和文言文相比,你发现了?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练。
五、抓词品读、升华感悟
1、创设情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撑伞的那个人会怎么想?
2、抓住句子和句子中的“撩”字,理解撩的意思,并请一位女生到前面来表演这个字。采访一下:你描述的是谁啊?心里会怎么想?心中恐慌,脸上紧张。教师创设当时的情境,学生表演。
3、换一种方法,拍拍他或者敲敲他,你敢吗?他可是鬼啊?文中的这个人敢吗?为什么不敢?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板书:恐
4、后来,两人为何相视愕然,不觉大笑?笑的是什么?不光笑对方的狼狈,还笑自己的心疑生鬼。
5、学文言文新的感悟:
很有趣,很好笑,让我们探索。
6、两个有趣的练习,同桌合作完成。屏幕出示:
模仿练习:任选一题,合作完成。
一、读一读、演一演,感受古代笑话的有趣。
二、尝试从“躲雨者”的角度改编故事。
活见鬼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见一人持盖自蔽。
即————,久之,不语,疑为鬼也。忽被其——,狼狈上岸,遍体沾湿,愈益恐,值炊糕者晨起,踉跄奔入其门,——,复见持伞者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7、学生上台展示。
回到教室,回到教室大家交流,看看怎样把这则文言文改写
六、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呢?
读通,读懂意思,读出韵味,改编文言文。
2、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读课文中这样的文言文和课外这样的文章,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